乾隆年間的緬甸叫什麼
㈠ 緬甸曾經是中國的屬國嗎
緬甸不曾是中國的屬國。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01月0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0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0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㈡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大清國力空前強大,為何最終卻無法打敗一個小小的緬甸
作為大清朝最自戀的皇帝,沒有之一,乾隆皇帝認為自己功在千秋,是一個十全皇帝,在位期間多次平定各類叛亂,擴充大清朝的版圖,實現了大清帝國強盛的巔峰。所謂盛極必衰,清朝在乾隆年間達到最強盛的地步,乾隆以後,或者說乾隆晚年以後,大清就開始衰敗,只不過這種衰敗是不可能被史官記載到史書里的。
乾隆帝完全可以停兵議和,允緬入貢。可是,他仗恃「大清國全盛之勢」,硬要一錯到底,堅不允降,而且竟有意要滅掉緬甸。這個行為蠻橫無理,欺人太甚。困獸猶斗,何況新緬王懵駁,繼承開國之君瓮藉牙的寶貴遺產,擁有大批猛將和剽悍士兵,久經征戰,他又善用計策,當然會動員緬甸人民武裝反抗,打一場保家衛國的全面戰爭,擺脫亡國亡族的危險。乾隆帝這次征緬的不正義的性質,從根本上決定了他不能取勝,必將失敗。
㈢ 乾隆征緬甸的詳細資料!!!!
清初,中國和緬甸之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建立起正式的官方聯系,但兩國地域毗鄰,民間來往很是頻繁。乾隆十八年,通過與緬甸關系較密切的雲南茂隆廠主吳尚賢的介紹,兩國開始有了交往,清政府允許緬甸使節來華,這是兩國之間正式接觸的開始。但這良好的開端卻由於不久發生的緬甸內亂而中止。從乾隆二十年起,緬甸軍隊不斷侵擾清朝耿馬、孟連等土司。乾隆三十年,緬軍甚至進犯雲南九龍江橄欖壩,入據車里城。雲貴總督劉藻遣兵征討,因指揮失宜,反為其敗。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清政府又派大學士楊應琚自陝甘移督雲南。楊應琚到任後,指揮軍隊擊退了緬軍的進犯,收復了失地。但楊應琚卻因此而傲慢輕敵,貪功啟釁,他白普洱移駐永昌後,致書緬甸國王,聲言將率大軍數十萬征討,要緬甸投降。於是緬甸起兵迎戰,雙方戰事再起。清軍數戰不利,緬甸軍隊乘機進擾雲南。乾隆帝聞訊大怒,詔逮楊應琚至京,賜死。乾隆三十二年,派將軍明瑞分兵五路征緬。戰爭之始,清軍連戰皆捷,進展很快,已逼近緬甸國都阿瓦(今緬甸曼德勒),但畢竟是孤軍深入,糧草不繼,終於在第二年二月兵敗退回,明瑞也自盡身亡。
清軍慘敗的消息使乾隆帝甚為震驚,他見軍情緊急,「必須重臣前往督率調度」,於是授傅恆為經略,阿里袞和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經辦征伐緬甸事務。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傅恆率滿、蒙兵一萬三千六百餘名出征。臨行時,乾隆帝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胄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希望。
這一年三月,傅恆抵達雲南,四月到永昌、騰越察看情況,著手進行戰前准備。他得知緬軍防守「專恃木柵」,而「清軍向來用尋常槍炮攻取,無濟於事」,就「訪聞茂隆廠一帶有善造大炮之人,將來進兵時兵弁各帶銅、鐵一斤,遇攻柵時隨時暗鑄大炮,出其不意」。他還聚集眾將,商討進兵方略。鑒於過去明瑞將軍專由陸路進兵,緬方得以集中兵力防禦,而遭敗績的教訓,傅恆決策水陸三道並進。因緬甸都城阿瓦在大金沙江以西,若由東路錫箔江進,則阿瓦仍隔江外,於是定議一路由戛鳩江(亦名蘭鳩江,或檳榔江)出河西,取道孟拱(今緬甸密支那之西)、孟養(今緬甸密支那),直搗阿瓦,此為正師;一路由伊洛瓦底江東岸,經孟密(今緬甸傑氻)夾江南下,這是偏師:另一路則由伊洛瓦底江水路,順流而下,先造船於蠻莫(今緬甸八莫),以溝通前兩路軍的聯系,壯大聲勢,並兼及供應兩軍所需。
但是要實現水陸並進的方針,首先要解決船的問題。早在傅恆未到雲南之前,乾隆帝就曾有造船的打算,並派副將軍阿里袞去經辦此事。但阿里袞以「邊外峽行湍險,舟楫不通,沿江亦無辦公所奏止」。隨後,傅顯與佐三泰又奉命前往察勘實情,「所言與阿里袞等同」。這樣,造船之事只好暫且擱下了。傅恆抵滇後,詳細地察詢當地居民,獲知蠻莫附近的翁古山樹木較多,而位於此山旁邊的野牛壩,氣候涼爽無瘴氣之害,是建造船隻的好處所,於是傅恆就派遣傅顯督工運料,並令湖廣未的工匠造船。不久,一批船造成了。乾隆帝聞報很是高興,特頒旨嘉獎,作詩《造舟行》以壯此舉。
在興造船隻的同時,傅恆對征緬的其他准備事務也在加緊進行。清政府增調的軍隊陸續抵達雲南,馬匹和糧草也大體齊備。乾隆三十四年七月,滿、漢精銳之師數萬余眾,馬騾六萬余匹,以及各種火器,如京師的神機火器、河南的火箭和四川的九節銅炮等「皆刻期雲集」。然而當時距霜降尚早,部下諸將以「南徼地多瘴,群議宜俟霜降後出師」。傅恆雖然也有些猶豫不定,但他害怕時間拖長了,不僅耗費很多物質,而且士兵也會產生鬆懈情緒,事情就更不好辦了,所以他就不顧部下的勸阻,毅然下令進兵,打算乘敵准備不足之機進攻,收出其不意之效。同年七月二十日,傅恆祭旗進發。時副將軍阿里袞已患病,傅恆要他留下養病,阿里袞堅請從征,傅恆同意了,只留阿桂於蠻莫督造戰船。傅恆領軍至戛鳩江後,徵集船隻,打造木筏,用十天的時間,全軍渡過了戛鳩江。然後揮軍西進,一路之上,孟拱、孟養兩土司先後歸降,並「各獻馴象四,牛百頭,糧數百石」。此時緬甸正值秋收季節,一時未集軍迎戰,同時盂拱、盂養離緬甸中心地區又較遠,因而傅恆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己前進了兩千里。但是這期間,天氣十分惡劣,「惟途間忽雨忽晴,山高泥滑,一馬倒,則所負糧帳盡失,軍士或枵腹露宿於上淋下濕之中,以致多疾病」。加之,清軍人地生疏,經常迷失方向,實在是難以深入了。面臨如此險惡的困境,傅恆只得改變原先攻佔木疏(即今緬甸甘布魯),由陸路直取阿瓦的計劃,於同年十月回師至蠻莫,與東路阿桂軍會合。傅恆因率軍「奔走數千里,疲乏軍力,而初無遇一賊,經略之聲名遂損,因羞恚得病」。雖然如此,傅恆還是帶病指揮,試圖扭轉這不利的局面。他見水戰所需戰船已大部造就,並且福建和廣東水師也已到達蠻莫,就把軍隊重新布署,以阿里袞為西路,阿桂沿江東南下為東路,而自己則督舟師居中,沿伊洛瓦底江南進為中軍。此時,緬甸亦集水陸軍前來迎戰,雙方經過一番激烈交鋒,緬軍敗退,清軍三路告捷。不過,清軍雖一時得手,但阿里袞隨之病亡,許多官兵不是負傷就是患病,已無力再向阿瓦進攻。於是集全力圖謀奪取阿瓦城北五百里的老官屯,以迫使緬甸乞降。老官屯前臨大江,緬軍在江東西岸周圍二三里的地帶樹立了許多高大的木柵,柵外掘三重壕溝,溝外又橫放大木頭,使尖利的樹枝朝外成鹿砦,使人無法通過。這是緬軍的慣用之法。傅恆先命部下修築土台,將大炮置放台上,向敵軍陣地轟擊。炮彈雖然將木柵擊穿,但它卻不塌落,而破損處又隨即被緬軍修補好。傅恆見此法不能奏效,就又「屬生革為長絙鉤之」,但力急繩斷不能倒其柵。隨後他又派士兵「代箐中數百丈老藤,夜往鉤其柵」,使數千人曳之,但藤卻被緬軍用斧砍斷,此法又失敗了。雖然屢次失敗,傅恆仍不甘心,就又施用火攻,「先為桿牌御槍炮,眾挾膏薪隨之,百牌齊迸,逾濠抵柵,而江自四更霧起,迄平旦始息,柵木沾潤不能爇,兼值反風,遂卻」。最後,傅恆又派士兵挖地道,埋火葯轟之,然而火葯引爆後,雖然「柵突高起丈余,賊號駭震天」,但隨之落平,「又起又落者三,不復動,蓋柵坡迤下,而地道平進,故土厚不能迸裂也」 。
此時,傅恆若以小部兵力繼續圍困老官屯,而以大部兵力從江西岸直攻阿瓦,還有扭轉不利戰局的可能,但他卻堅執統軍非取老官屯不可,於是清軍陷於進退兩難的因境之中。特別是日趨加重的瘴氣,使清軍大量減員,傅恆在給乾隆帝上的奏報中說:「奈因本年瘴癘過甚,交冬未減。原派各營兵三萬名,滿兵一 千名,見計僅存一萬三千餘名。」
乾隆帝接到奏報後,知清軍已陷困境,遂下令暫行撤兵,並命傅恆返京師,「老官屯既不可久駐,野牛壩地方尚高,酌量於該處留兵屯守,並著土司等於關外相度地勢駐扎防範。令其以暫時退駐,明年再行進兵之言,宣示於眾……著傳諭傅恆將善後事宜交阿桂籌辦,即速馳驛來京」 。
與此同時,緬軍在清軍的攻勢下,也日感震懼,加之阿桂的戰船又截斷了東西岸緬軍之間的聯系,他們也不願再打下去了,於是就主動派人向清營遞送文書,請求雙方選擇一適中地點,商談休戰罷兵之事。傅恆集眾將商量對策,阿桂和其他將領皆「以兵多染瘴,日有死亡,爭勸受降撤兵」。傅恆雖不願以議和結局,但也沒有別的好辦法,只好聽從諸將的意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的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休戰撤兵協議。同年十二月,傅恆上奏,說緬甸方面答應清方提出的十年一貢的條件,請求乾隆帝批准協議。乾隆帝本來就已下令暫行撤兵,現在緬方又答應向清朝進貢,當然很快就予以批准。這樣持續數年的戰爭宣告結束。
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傅恆還至京師,乾隆帝命他與其子福隆安同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然而不久,傅恆的處境就很不妙。主要是緬甸一直未履行進貢的許諾,乾隆帝認為這很失體面,很是惱怒。只是因傅恆的病日見沉重,不忍心處罰他。傅恆本人更是羞愧難忍,數月之後即病死,終年還不足五十歲。乾隆帝親自到其府宅祭奠,下令以宗室鎮國公例喪葬,謚號「文忠」。這以後,乾隆帝東巡途經傅恆墓時,又進行了祭奠。嘉慶無年(1796),傅恆之子福康安去世,推恩贈傅恆郡王銜。
傅恆作為乾隆帝的寵臣,直軍機處二十三年,「日侍左右」,他對乾隆前期朝政影響之大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他提拔重用了不少有文韜武略的干練之才,「惟以尊奉前輩,引擢後進為要務」。一些頗有作為的文臣武將,如孫嘉淦、岳鍾琪、盧焯、畢沅、孫士毅、阿爾泰和阿桂等,都是經他之手,得以施展才能,顯露風採的,「故一時英俊之士多集於朝」。其次,他對下屬「每多謙沖」,「毫無驕汰之狀」。乾隆二十三年吏部尚書汪由敦死後,傅恆極力推薦其子汪承需,終使其得授兵部主事之職。
後汪承需奉命外任福建邵武知府,傅恆因其母年已八十,無人照看,特為之陳請,使汪承霈得以留京供職。兵部尚書舒赫德因處理阿睦爾撒納歸降一事不合君帝,觸怒乾隆帝,被籍沒遣戍,傅恆特地拿出自己的銀兩贖買其宅,等後來舒赫德被赦歸後,又把宅贈於他。由於傅恆對下謙和,常為之解難,故人「皆感佩其德,久之不衰」 。
但是,傅恆「頗好奢靡,衣冠器具皆尚華美」,這對當時日漸興盛的豪華奢侈之風,無異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傅恆對於貪贓枉法殘害民眾的官吏,往往不能嚴之以法。兩淮鹽政使高恆因貪污,下刑部議罪,定為死刑,「勾到日,上惡其貪暴,秉筆欲下,傅文忠(即傅恆)代為之請曰:『願皇上念慧哲皇貴妃之情,姑免其死。』上曰:「若皇後弟兄犯法,當如之何?』傅戰栗失色,上即命誅高恆」。因而當時就有一名叫汪松的參軍批評傅恆「以寬厚博眾譽」,「為台鼎重任,不知身任怨勞以濟國事,惟知含垢納污,以博一時虛譽。吾恐日後,必有徇庇之夫,假公譽以濟其私者。玩惕之風,由此日甚,先朝綦嚴之法,必因之隳壞矣。」禮親王昭槤甚至把乾隆後期和珅掌政後,官場盛行的苟且偷安之風也和傅恆聯系起來。他說:「後和相(指和珅)秉政,果以叢脞為風,以闒冗為能事,風俗因之日偷,實自文忠公(指傅恆)有以啟之也」。這話不無道理。
㈣ 緬甸古代叫什麼名字
緬甸古代叫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公元前200年驃人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漢書》稱諶離。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且建立蒲甘城。
㈤ 緬甸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緬甸屬於中國過嗎
緬甸不曾是中國的屬國。緬甸只在東吁王朝(1486-1752)末期向清朝朝貢過一次在英緬戰爭(1824-1852)以前經常和元,明,清各朝就領土問題或泰國北部小國的宗主權問題進行戰爭,但中國各朝仍視緬甸為附屬國 英緬戰爭之後,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直到1948年獨立
如有幫助望採納
㈥ 乾隆皇帝攻打緬甸,其實是場敗仗,是對方不想打了而已
刀劍相爭的黃沙戰場之上,彌漫著戰士們的熱血。
冷兵器的摩擦交鋒是乾隆皇帝登上王位的有利武器。
「十全武功」的威名之後蘊藏著鮮為人知的生命和權力糾葛——緬甸之戰,敗的精彩,贏得曲折。
歷史 中的乾隆皇帝—— 愛新覺羅·弘歷 , 是中國 歷史 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和最長壽的皇帝 , 弘歷在位時期武功繁盛,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
在乾隆晚年時期他為自己起了一個名稱——「十全老人」,象徵著他在位期間的十場戰役的 大獲全勝 。
然而乾隆自欺欺人的包裝無法改變戰爭結果的事實。
清朝進行過十多次大規模軍事行動,被命名為「十全武功」。
所謂「十全武功」指的是,「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其中「降緬甸」卻是一場看似結果風光的 敗仗 。
清代的開國皇上憑借滿族的重型冷兵器打敗敵人在中國的 歷史 上佔有 一席之地 。
許多人都認為滿清朝 重武輕文 ,實際上恰巧相反,滿清的文官依然享有很高的地位,是朝堂上關鍵的樞紐。
也正是 因為清朝後來對文官的重視,導致戰鬥力下降,和緬甸的斗爭中連連敗退 。
乾隆皇帝是雍正精心培養的皇位繼承人,雖然年齡尚且小,但是正是青年男兒,年少氣盛,不服輸的氣勁貫穿著他的整個皇帝生涯。
無論是 對外征戰擴增領土 ,乾隆皇帝都懷著清朝必勝的心情開疆擴土,雖然他在位期間,中國處於 歷史 上 最繁盛 ,領土最廣大的時期,但是也少不了乾隆皇帝傾盡清朝舉國之力,只為在戰爭中獲得榮譽的 狂妄之舉 。
而緬甸戰爭正是在清朝戰鬥力降低,領導人盲目追求勝利的情況下展開的,這樣的斗爭雖然維護了十全武功的名譽,但是究其根本,不過是 勞民傷財 ,損失性命的無意義戰爭。
乾隆初年,緬甸人雍籍牙在貢榜建立政權,後統一整個緬甸,史稱「貢榜王朝」也就是今天的緬甸。
緬甸高超的戰鬥技術和 蠻橫無理 的掠奪方式,讓他們在多次侵略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貪婪和慾望一下子就填滿了他們的內心。
1762年緬甸正式向清朝發動戰爭,一路北上攻佔到了雲南境內 。
雲南物產豐富,資源富饒,為緬甸軍人提供了很好的作戰後方,加上雲南多雨林,地形復雜,氣候濕潤,是作戰的強大後盾。
緬甸就以雲南為據點,以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打算攻佔清朝,成就另一番天地。
緬甸軍勇猛無敵,嚇壞了許多長期處於安逸清閑生活狀態的清代將領。
雲南總督劉藻也曾經奮力抵抗,可無奈長期處於平和的狀態, 實戰經驗不夠豐富 ,很快就在狡猾威猛的緬甸軍手中敗下陣來,他不敢上報朝廷,更不敢繼續留在雲南軍中,便披著他的一身鎧甲自殺了。
自此,雲南的清軍一下子 群龍無首 ,更別提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雖然雲南戰事吃緊,但是這並不妨礙乾隆皇帝內心對緬甸的輕視,長期的 剛愎自用 讓他瞧不起外來民族的驍勇善戰,在乾隆眼中,大清帝國無所不能,而緬甸不過是 魯莽跳腳小人 ,對強大的大清帝國無法構成任何威脅。
楊應 琚 在乾隆的審批下接任雲南督軍,繼續和緬甸斗爭。
楊應琚空留一身勇敢的武功殼子, 內部卻膽小怕事又善於逃避責任 。
他打不過緬甸軍,也害怕因此丟失自己的名利和才華,就向乾隆皇帝謊報軍情。
一位將領,一個皇上,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個為了自己的名利撒下 彌天大謊 ,一個還沉浸在謊言中,為自己國家的所向披靡 沾沾自喜 。
再大的謊言也包不住緬甸軍日益向紫禁城進發的腳步,謊言很快 敗露 。乾隆皇帝大驚失色,惱羞成怒,他既失去了天子的威嚴,也丟失了他引以為傲的面子。
乾隆皇帝只好開始 重視 緬甸戰爭,以免砸了自己王朝的招牌。
為了彰顯自己對此次戰爭的重視,也為了表現大清帝國依然人才濟濟 ,乾隆皇帝派出了自己的侄子明瑞出征。
皇室的人才從小就被精心培養,戰場上更是一條血氣方剛的漢子,只可惜被 寄予厚望 的明瑞並沒有如乾隆所願,把緬甸軍徹底打敗。
相反,他還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生命在這無情的戰場上。
老官屯的一場惡戰,讓明瑞再也無法看見紫禁城華麗的磚瓦。
痛失兩名大將和一位親人,對於驕傲的乾隆皇帝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打擊,更是一種 徵兆 ,標志著乾隆皇帝為了自己的自尊必然會想方設法贏得此次戰役的勝利。
緬甸軍人駐扎在老官屯,憑借那裡 易守難攻 的地勢,和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讓清軍沒有一絲一毫勝利的可能。
加上老官屯出現了一種極易感染的病症,當時的醫學技術無法根本治癒,這樣的情況弄得 人心惶惶 ,就連當時乾隆所派去的又一親信傅恆也染上了疾病。
多次失敗的打擊加上猛將的不斷夭折,讓乾隆皇帝不得不隱藏他所向披靡的 驕傲之心 ,重新審視這次的戰爭。
可是從頭到尾,清朝都不是最大的贏家,這就像是光輝 歷史 中的一個 污點 ,讓力求完美和榮譽的乾隆皇帝 耿耿於懷 。
1976年,乾隆皇帝似乎對緬甸戰爭已經沒有興趣,看起來他好像已經不在乎他也中了這些 蠻夷之族 。
實際上,雖然乾隆驕傲自大但是此時此刻,金川內大小戰事湧出,乾隆分身乏術,只能暫時放棄一雪前恥的機會。
不過在他的內心深處,緬甸戰爭依然是他 不可言說的痛楚 和 恥辱 。
緬甸和清朝的關系,就像是 拉緊的弓 ,隨時隨地都有崩壞的可能。他們互不順眼,卻又無可奈何,一方 覬覦 清朝的領土,一方這是一場長期的戰役,也是一次 歷史 成功的角逐。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得到消息,孟雲發動 宮廷政變 ,繼承緬甸王位。與此同時,清朝與緬甸的仇敵暹羅的「曼谷王朝」建立朝貢關系。
緬王孟雲為避免 腹背受敵 ,決定和清朝恢復友好。
此時此刻,對於乾隆來說簡直是 天賜良機 ,可以血洗曾經的黑暗和恥辱。
緬甸似乎知道自己在劫難逃立刻表示出前所未有的 謙遜 。
乾隆五十三年,孟雲派出使者,向清朝稱臣納貢,並表示「 求大皇帝如天之量,恕緬國以前之罪,永得作外域之臣 」。
一番真摯的進言說的乾隆皇帝身心舒暢,虛榮心和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滿足,瞬間打消了他多年的心病。
乾隆皇帝也有著比較清晰的判斷和看法,雖然緬甸願意臣服,但是清朝的國力早已不像可以承受戰爭那樣 雄厚 了,緬甸願意主動低頭,已經是清朝這么多年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歲月無常 , 時境過遷 ,誰能想到當年在中國的雲南領土上有著赫赫威名的緬甸軍,也終於臣服在了清朝之下。
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是乾隆皇帝的努力,但是實際上這不過是 歷史 的玩笑 ,把兩個國家捲入了無限的政治紛爭之中,從而角逐出無可厚非的冠軍。
乾隆是榮譽的奴隸,緬甸是領土的追求者 。
他們被戰爭成就,也在權力中迷失自己。
雖然乾隆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這也無法抹殺他在緬甸戰役中所表露出的 盲目自信 ,以及因為他的驕傲而受到的重大損失。
歷史 是一把雙刃劍,讓乾隆更加明確的認識到戰爭的損失和多面性,這也為他晚年的多種有意義政策實施而鋪展了理論基礎。
緬甸之戰, 敗有淚水和離別之痛 ,贏有 歷史 教訓和未來榮光。
㈦ 緬北民族與中國歷史
在中國史書中關於緬甸最早的記載,我們叫它驃國,這是在魏晉時期,記載有驃國進貢,所以唐代宮廷音樂中有一部是驃國樂。但是在緬甸自己的編年史里,在此之前它還有很多王朝,問題是這些歷史都是後來追記的,那麼,這段歷史到底怎麼回事就不是很清楚。實際上早期的緬甸王朝,它的影響力主要還是集中在中部地區,對北部山區的影響相對有限。
緬北地區涉及中緬關系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事件是,東漢時期設立了永昌郡。永昌郡的設立對中國、緬甸和印度的交通及經濟文化的交流影響很大,它是西南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地。
永昌郡具體在哪兒?學界尚有爭論。譚其驤先生主持的歷史地圖集把它定在保山金雞村,是根據傳說所定。方國瑜先生把它定在施甸,我覺得在位置上可能還是有點偏。近年考古普查說現在保山城漢營有蜀漢前後的遺址,這個遺址規模不大,發掘程度不高,但我認為可能就是永昌郡。
在東漢時期,歷史記載說在永昌做官可以「富及十世」,因為當地產瑪瑙,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根據上報的人口數字,永昌郡是全國第二大郡。
永昌郡人口為什麼這么多?前人的研究都認為,是因為此地與其他地方的統計口徑不同,南中(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幾個郡中最繁華的地方是滇池周圍,即當時的益州郡,而益州郡統計的人口數量不足永昌郡人口數量的10%,益州郡統計的可能是漢族人口,永昌郡的人口數字則包括了投附民族的人口。按照方國瑜先生的看法,現在緬北的很多地方是永昌郡管轄的,不過,這一說法現在還不是定論。
東方早報:中緬之間,在緬北地區更為確實的沖突關系發生在何時?
楊煜達:比較確定的,對這一帶進行管理的是南詔和大理。
8世紀中葉南詔建立,8世紀後期它突破了吐蕃對它的束縛,到和唐王朝結成同盟關系之後,也就是在國王異牟尋的時代,南詔有一個大擴張。《蠻書》有南詔遠征驃國的記載,說它向南打到了海邊。我認為這個時候南詔至少對這一帶有相對間接的控制,驃國,對南詔維持著某種朝貢關系。甚至不光是緬甸這一塊,包括泰國中南部一些小的王朝實際上也對南詔大理維持著某種朝貢關系。
到了南宋時,忽必烈為征服南宋,迂迴而行先打垮大理,在這里設置了雲南行省。之後蒙元帝國和緬甸王朝發生了沖突,導致中原王朝對緬甸的第一次大規模征服,這次征服使緬族建立的第一個王朝——蒲甘王朝被摧毀,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在這之後,元朝在緬北地區,包括中緬邊境地區就建立若干個撣族和傣族的土司政權。
其後,明王朝完整地繼承了元朝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明初在這些地方設立了九個宣慰司,包括了泰國北部到緬甸中部、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這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是麓川政權的興起,麓川的核心地區就在現在的瑞麗,這個政權的興起導致了明王朝對它的三次大規模征伐,戰爭大多發生在現在的中緬邊境地區。
關於這次戰爭的原因,中國的史書講是因為麓川向內地擴張,緬甸史書則同時記錄了麓川政權向緬甸一側撣族土司地區的擴張。大規模的征伐肢解了麓川政權,其政治後果就是緬北和雲南邊境地區的傣族形成了若干個互不隸屬,相互之間有聯系又有爭斗的土司政權,這就導致在這樣一個過渡地帶一種分割的狀況,成為若干個大的政治勢力之間的一種過渡區域。
麓川政權實力很強大,明王朝將它肢解,分割成若干土司之後,它還幾次入侵緬甸的腹心地區。到16世紀中期,緬甸興起一支勢力,產生了兩位非常偉大的君主莽瑞體和莽應龍,他們統一了緬甸中部,建立了緬甸的東吁王朝。
莽瑞體和莽應龍是兩位君主在中文裡的名字,相應地,他們這支勢力在中國被稱為東吁宣慰司。這里就涉及一個政治制度史的問題,明朝設立這些宣慰司起什麼作用?明朝對於這些宣慰司的管理和內地的土司相比有無異同?
東吁王朝建立之後第一步要征服的是南部孟族的殘余勢力,就是南部沿海地區;在這之後就要處理北部的撣族土司。
我有一個比喻,緬甸的中部就是它的黃河流域,緬甸南部就是它的長江流域,統一了這兩個地區轉過來就一定要打「蒙古高原」——撣邦就是蒙古高原。因為一旦撣邦強大,從撣邦居高臨下沖入緬甸腹心地區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從緬甸王朝的角度來講,撣邦高原是勢在必爭的。
明朝和緬甸對這一地區的爭奪持續了半個世紀,一直在戰爭,但大部分時候中國軍隊並沒有出境,而是當地的土司在和緬甸打仗,只是當戰爭打到了今天的德宏州、保山市一帶,明王朝才發動了一個大規模的反擊,將它們打到伊洛瓦底江以西。在爭奪的過程中,緬北就基本形成一個穩定的局面,也形成了中緬之間大體穩定的國境線——比現在的國境線靠外一點,但不是太多。
邊境穩定下來之後形成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包括木邦、八莫、孟養這些土司,它們承認自己是明王朝的宣慰司,但實際控制它們的是緬甸;在中國境內的一些土司對緬甸有某種臣屬關系,但實際控制它們的是中國。就是說,中緬邊境既有涇渭分明的一面,也有政治模糊的一面,這就是我書中介紹的「花馬禮」形成的背景,也是明末清初中緬邊疆北部地區的歷史背景。
清朝「稀里糊塗」捲入了緬甸內戰
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系,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東方早報:清初,中緬關系在這一地區是怎樣的情形?
楊煜達:清初吳三桂追擊永曆皇帝,率兵進入緬甸,緬甸把永曆皇帝交出來之後,兩個國家就沒有正常的政治往來,但是經濟交流非常頻繁,遠遠超過以前。
我們知道西南絲綢之路開通得很早,但是這條路上物流量實際上是不大的,因為交通條件十分困難,只有價值特別高的珠寶、絲綢等類商品才得以在這條道上流通。到了清初,這種貿易完全變化了,有大量雲南內地漢人到木邦等撣邦高原地區種棉花,又有客商將棉花帶回雲南。因為雲南本地不產棉花,棉花就變成中緬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產品,貿易量非常大。而內地大量的絲製品、銅鐵金屬和各種日用百貨也大量進入緬甸,可以說,雙方的經濟往來直接影響到了滇緬雙方人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雍正時期有記載說,緬甸王朝誤聽謠言以為清王朝要收回木邦,於是就閉關不讓雲南內地人過去種棉花,然後雲南的棉花價格飛漲,老百姓就缺少衣料可買。可見,雙方的交流已經遠遠超過過去以奢侈品為主的貿易。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是,從明代開始,大批內地人來到這個地方開礦,主要是銀礦,當時比較著名的大礦有茂隆銀廠、波竜銀廠,後來英國人也在波竜銀廠大規模開采,這里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銀鉛鋅礦。
我曾經對這里的銀產量做過估計,歐洲專門做冶金史的專家討論認為這個估計偏保守,依據他們的判斷這里的銀產量更大。這樣的白銀產量對中國的白銀流通影響很大。所以,緬北地區的經濟對西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都是有影響的。
東方早報:那麼,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邊疆態勢是如何被打破的?
楊煜達:十八世紀中期,按照緬甸的說法,東吁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很腐敗,任用非人,導致了緬甸的內亂。緬甸內亂首先就表達為民族戰爭,表達為孟族對它的反抗,並且也是孟族人最後攻佔了緬甸的都城阿瓦。
在阿瓦被攻佔之前,緬甸國王派了一個使團,由在茂隆銀廠開礦的礦主吳尚賢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進貢,表示臣服,但是這個使團還沒有回到緬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時清王朝態度很有意思,雖然說緬甸王朝已經前來投奔,但是清王朝採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緬甸的一個王子和王妃逃到邊境——就是現在的瑞麗,要入境避難,北京表示不同意,這些人從此就沒有下落了。
後來大規模戰爭的發生,緬甸軍隊幾次進入內地。起初雙方發生沖突的原因是緬甸一方要求中國歸還入境的難民,這要求不過分,但前提條件是這些難民願意回去,難民中有些人是反緬的,他就不願回去。
東方早報:清廷為什麼選擇完全中立的態度?
楊煜達:緬甸內戰是從乾隆初年開始,緬甸使團入京朝貢是在乾隆十五、十六年,緬甸王子要求避難的時間是乾隆二十年前後。
當時清朝整個戰略的中心是對付准噶爾,一方面是無暇顧及,第二個方面就是它對整個西南的戰略態勢是防禦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壓力減小,它也不願意在這個地方輕易開啟戰端。盡管後來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戰爭前期,它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而且,戰爭前期是緬甸王朝和不服從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這裡面的情況很復雜,緬甸會在土司政權中扶植親近自己的勢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間也會打仗;這些土司又會聯合起來和緬甸王朝打仗,這就形成反復的戰亂。乾隆二十七年以前,這些戰亂基本沒有波及中國邊境,所以中國對這一地區也沒有做出直接的反應。
另外,這與地方官員、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關系。當時雲南的官員,包括總督愛必達、吳達善、劉藻這些人都不喜好邊功,他們開邊患的積極性不高。我在書中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參加緬甸內戰的桂家宮里雁,一個是積極防邊的礦民集團的首領,總督吳達善把這兩個人都處斬了,可以看出他不願意惹事的心態。
東方早報:既然如此,中國最終是如何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
楊煜達:中國是稀里糊塗被卷進戰爭的。
關於這場戰爭有兩份重要檔案,一個是《莽匪節略》,一個是《木匪節略》。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注:緬甸貢榜王朝起家的地方叫木疏村,故稱為「木疏夷」);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系,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花馬禮矛盾和土司歸屬是戰爭直接原因
沖突結束以後,清方雖然規定緬甸十年一貢,但是,雙方使節來往頻繁,特別是以雲南地方督撫名義和緬甸的交涉也比較多,這樣雙方的經濟聯系也就更加密切了。同時,清王朝和緬甸建立的宗主-藩屬的關系,在19世紀後期對中英之間的邊界談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東方早報:中緬之間進行這場戰爭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楊煜達:從當地關系來看,要分兩個層次來講。
一是王朝之間的關系。王朝之間實際上有清楚的勢力范圍,但是當時有一個矛盾就是「花馬禮」(花,即花銀,馬,即馬匹,也就是每年給緬甸送一定數量的以銀和馬匹為代表的禮物)的問題。
前述中緬之間有涇渭分明的一面,也有政治模糊的一面,一個表現就是中國的幾個邊境土司因為常受緬甸的侵擾,而不得不向緬甸繳納貢稅,即「花馬禮」。
對土司來說,這是花錢買平安。對此,清政府是知道的,但並不幹涉。在清政府看來,雖然我不能禁止這些土司向緬甸繳納「花馬禮」,但是我對土司的重大事務有決定權,你緬甸不能幹涉。
然而,緬甸卻有不同的認識。緬甸的國家領土觀念發育較清朝落後,它還是傳統朝貢、屬邦觀念,把向其進貢「花馬禮」的土司看作是它的屬邦,認為對其有一定的權力。
清代前期進貢「花馬禮」的土司主要有兩個:孟連、車里(今西雙版納)。問題是「花馬禮」是緬甸東吁王朝強盛時期向北征服的產物,在東吁王朝覆滅後,這些土司已經停止進貢「花馬禮」。
緬甸新王朝要恢復「花馬禮」,有的土司願意給,有的土司不願意給。其中孟連土司給了,但車里土司沒有給,於是導致了緬甸對車里的入侵,當然緬甸入侵車里也還涉及別的原因。
但是後來緬甸要求徵兵孟連,攻打車里,孟連拒絕,於是也起來反抗。從孟連的角度來說,可以花錢交「花馬禮」,但是幫緬甸出兵打車里,就是形同叛逆,所以他理所當然拒絕,那麼,就被緬軍蹂躪。另外兩個被緬軍侵擾的土司是耿馬和孟定,但這兩個土司實際在清前期並不存在「花馬禮」,因此當然拒絕了。
沖突一開始,雲南總督吳達善不願調綠營兵,僅調取文山的沙練和邊境的廠練(銀廠中的礦民自衛武裝)去防堵;而當劉藻接任總督的時候,沙練、廠練已經不能抵禦緬軍,這才調綠營兵防禦,戰爭於是全面升級。
東方早報:王朝之外的另一個層次是土司?
楊煜達:對,還有一個是土司層面。中緬之間一部分土司歸緬甸,一部分土司歸中國,但是土司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交織的,因為它們都是同等地位相互交往的,沒有這么清楚的王朝認同,這些土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交遊圈。這個交遊圈可以以歐洲中世紀的貴族來理解,比如中世紀的德國,德國由很多諸侯邦國組成,它們之間互相聯姻、打仗。
西南傣族-撣族土司之間也是這樣。土司可以娶很多夫人,但是只有掌印夫人有地位,這是傣族政治制度中很特別的一點。掌印夫人的權威特別高,子以母貴,只有掌印夫人生的兒子,才有優先的繼承權。掌印夫人一定要找門第高貴的,為了顯示門第高貴就會陪嫁很多東西,包括土地。所以,緬北的一些土地會在土司之間倒來倒去,也搞不清楚土地的具體流轉,果敢地區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至於王朝對土司的管理,乾隆年間這場戰爭結束之前,王朝主要管土司的繼承(保證土司的合法性以防止土司內部的動亂)、土司對王朝應盡的義務,包括進貢和出兵等等。至於基層事務,王朝並不直接管。土司之間的往來,王朝也不完全知道,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果內地的兩個土司把土地作為嫁妝陪嫁來陪嫁去沒有關系,但邊境土司之間的這種交往就有問題了。也就是說,至少在清代前期,王朝對邊境上的這些土司的控制是不夠的。
東方早報:經過這場戰爭之後,中緬關系有怎樣的變化?
楊煜達:戰爭結束,在乾隆中期以後,王朝越來越強調對土司下層土目的控制,把這些土目也變成土司,由王朝直接任命。這一方面可以分割土司的權力,另一方面可以對土司下層控製得更為具體,以前大的土司有一個府的面積,小的也有一個縣的面積,後來就是要將其控制到一個鄉的級別,通過這樣逐步分割土司的權力,加強王朝對邊疆的控制。
就中緬關系來說,經過20餘年的沖突,清王朝和緬甸重新建立了宗主藩屬關系。當然,這種友好關系是在按中國大一統觀念建立的宗主藩屬關系下實現的,即使在緬甸看來,它並不認為是清王朝藩屬,但是中緬之間和平友好的關系一直維持下來,直到英軍佔領緬甸,對其進行殖民統治。
經過這場沖突,實際上雙方建立了正常的對話機制。沖突結束以後,清方雖然規定緬甸十年一貢,但是,雙方使節來往頻繁,特別是以雲南地方督撫名義和緬甸的交涉也比較多。這樣雙方的經濟聯系也就更加密切了。
同時,清王朝和緬甸建立的這種宗主-藩屬的關系,在19世紀後期對中英之間的邊界談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㈧ 如今中國周邊的國家在古代都叫什麼名字呢
中國周邊國家眾多,其中還有不少是古國,那麼他們在古代都被叫做什麼呢?
印度、巴基斯坦:東漢、南北朝、隋唐、兩宋叫天竺或身毒。兩宋時又名摩伽陀、婆羅門。明代,印度東部被稱為傍葛剌,中部被叫作沼納朴兒,“印度”之名亦見於《明史》。
尼泊爾:唐代叫泥婆羅,清代叫廓爾喀。
菲律賓:明代,其北部叫呂宋。明清,菲律賓被史籍稱為“蘇祿”。
汶萊:明代叫婆羅,也叫汶萊。
蒙古:明代叫韃靼,韃靼西邊的蒙古部落在明代叫瓦剌。今蒙古國在清代被稱為藩部,當地主要有喀爾喀土謝圖汗部、喀爾喀車臣汗部、喀爾喀賽音諾顏部、喀爾喀札薩克圖汗部等。
俄羅斯:《清史稿》作鄂羅斯或俄羅斯。
中亞諸國:《清史稿》均歸為“浩罕”名下,其中,哈薩克叫哈薩克部,此地漢代稱為“康居”。阿富汗在清代已定此名,當時亦叫愛烏罕。
㈨ 揭秘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始末
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發生在十八世紀末,當時中國清朝與緬甸貢榜王朝之間由於領土問題和對資源的控制問題上產生分歧,矛盾越積越多,最終爆發了清緬戰爭。
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由緬甸貢榜王朝首先發起,他們在1762年的時候侵入了中國雲南地區。早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貢榜王朝已經做了很多影響兩國和平的事情,他們頻頻侵犯中國清朝管轄的領土,向那些邊境的土司收取貢賦糧錢,對中國土司動用軍事力量。但由於當時乾隆在平定準噶爾上耗費了很多精力和物資,無暇顧及南方緬甸的挑釁,使得貢榜王朝越來越猖狂。緬甸貢榜王朝對中國雲南地區的騷擾集中發生在乾隆三十年,為了得到大量的糧食和人力送到與暹羅戰爭的戰場上,緬甸在中國雲南大肆掠奪財力、人力和物力,這時清王朝不再堅持綏靖政策,派兵出擊,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一觸即發。
在七年的戰爭中,乾隆先後派去多名信任的將領前去雲南指揮作戰,緬甸方面也不得不將暹羅的兵力調到中國雲南地區去參加清緬戰爭。雙方交戰激烈,都動用了超過五萬的兵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的損失也達到一萬之上,遲遲不能分出勝負。
最終雙方簽訂了合約來結束這場戰爭。雖然名義上緬甸向清 *** 臣服,但實際上中國清朝並沒有取得這場戰爭的完全勝利,尤其是在國力強盛的乾隆王朝時期,沒能真正平定「南荒小夷」,成為乾隆帝的一大憾事。
清緬戰爭詳細過程分析
清緬戰爭持續長達七年之久,這期間清軍一共進行了四次出擊,每次出擊的結果都不盡人意,使得清朝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雖然最後取得了名義上的勝利,但是對於征戰數年的乾隆來說,這次戰爭卻是一場完全失敗的戰爭。那麼,清軍是經歷了怎樣的清緬戰爭過程,才讓清軍在國力強盛、兵力強大的時候沒能完全戰勝一個東南亞小國呢?
在清緬戰爭中,清軍一共進行了四次出擊。前兩次都犯了輕敵的錯誤,被緬軍逼得退守到雲南。第三次出擊,乾隆派出了自己的又一大將明瑞,將清緬戰爭的過程推向 *** 。明瑞身經百戰,在多次受創後決定直接攻打緬軍的強兵並取得了最終勝利。然而明瑞依然沒有重視這個對手,依然抱著輕敵的態度與他們交戰。緬軍抓住這個機會,採取誘敵戰術,將清軍誘至地形復雜的地區,使得來自北方的士兵在這種地形下發揮不出自己的優勢,最終被緬軍所滅,死傷嚴重,明瑞也戰死沙場。第四次出擊的結果也是不盡人意,緬甸由於無法顧及長期的戰爭,與中國簽訂了合約,戰爭結束。
這就是清緬戰爭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看來,清朝之所以沒能打敗緬甸,正是因為 *** 上下的剛愎自用和輕敵。在這樣的心態的影響下,裝備較好的清軍在雙方交戰過程中頻頻受挫,也讓他們失去了本可以獲得的勝利。
明緬戰爭與清緬戰爭對比
明緬戰爭和清緬戰爭都是中國和緬甸之間發生的戰爭,兩場戰爭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明緬戰爭和清緬戰爭的導火索都是緬甸對中國邊境的頻頻騷擾。萬曆年間的緬甸東吁王朝和乾隆年間的貢榜王朝,都仗著自己軍力強盛,對中國境內的多個土地進行慘無人道的掠奪,不斷向中國挑釁,在土地和資源方面展開掠奪,逐漸發動了戰爭。還有相似的情形是當時中國朝廷內部都有一定的矛盾。明朝時,朝廷很多人,包括皇帝對當時緬甸和雲南邊境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當權者也不聽有識之士的建議,沒有及時對緬甸的挑釁採取行動,給了緬軍極大的休養時間,同時,明王朝的反擊措施也不是很合適,使得明軍在戰爭伊始頻頻受挫。到了清朝,情況也沒有太多的轉變,乾隆時期的清朝國富力強,朝廷上很多人都沒有把緬甸這樣的小國放在眼裡,不僅沒有及時阻止他們對中國的掠奪,更是在已經受挫的情況下仍然認為緬甸是「南蠻小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這場戰爭持續了七年之久,清軍損失慘重。
明緬戰爭和清緬戰爭最大的不同點是明緬戰爭以明軍的勝利為結局,在明軍的反攻下,緬甸向明軍投降,東吁王朝的勢力也被趕到一些偏遠地區,邊境地區的土司們也紛紛表示歸順明王朝。而清緬戰爭在名義上取得了緬甸的臣服,但清兵在戰場上損失慘重,更是失去了明瑞這樣的大將,實際上並沒有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清緬戰爭是起因引起的
清緬戰爭起因最早是因為緬甸貢榜王朝對中國雲南等邊境地區進行頻頻挑釁,當時乾隆正集中全力平定準噶爾,並沒有將他們的挑釁放在眼裡,也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阻止他們,這使得緬甸變本加厲,在乾隆三十年的時候,他們的侵略行為空前頻繁,清軍開始反擊,清緬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緬甸的貢榜王朝建立後軍事力量強大,在迅速征服中緬邊境的一些小土司後,他們開始向中國境內的土司進行軍事威脅,讓他們向貢榜王朝交出貢賦糧錢,迫於自身安全,這些土司不得不聽之任之。這是清緬戰爭起因之一。有些不願屈服的土司派出人馬給當地官府報告此事,朝廷聽說後卻採取綏靖政策,以忙於平定準噶爾、沒有空閑時間顧及南方為由拒絕了土司們的請求。直到乾隆完成了平定新疆之後才開始對緬甸的行為進行反擊,中緬的關系越來越向著無法挽回的緊張局勢進展。
乾隆二十七年的時候,緬甸的貢榜王朝再次向中國境內的土司徵收貢賦被土司拒絕,惱羞成怒的緬甸軍方直接派兵侵入雲南,這一事件成為清緬戰爭的導火索,正式引起了兩國邊境問題的沖突。入侵的緬甸軍隊不僅焚燒中國土司的房屋,更是進行財物掠奪,雖然當地軍民奮起反抗,但由於清 *** 的不作為和緬甸的軍事壓迫,他們最終不得不屈服於緬甸。乾隆三十年,由於緬甸在暹羅戰場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們就將目光轉向了中國車里,車里成為他們掠奪物質的總目標,這件事成為最終的清緬戰爭起因,至此,長達七年的清緬戰爭正式開始。
清緬戰爭時清軍裝備如何
清緬戰爭發生於十八世紀末,當時的中國由乾隆皇帝執政,國力強盛,國富兵強。但在東南小國緬甸面前卻吃了不少虧,雖然乾隆派出多名大將前往戰地雲南指揮清軍作戰,但這場戰爭還是持續了七年之久,清軍損失了高達一萬多名的兵力,成為乾隆一生的遺憾,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強大的清王朝打不贏「南蠻小夷」呢?那麼首先來看看清緬戰爭時的清軍裝備。
這次戰爭,清軍派出了明瑞、阿桂等大將和六萬多士兵,但作戰時頻頻受挫。清緬戰爭時的清軍裝備主要以弓弩為主,士兵大多也是騎兵,其中滿洲八旗兵作戰勇猛、善於騎射,穿著甲胄,騎著大馬,緬甸的軍隊一聽到這個名字連軍營都不敢出。可是在地形復雜的雲南地區,騎兵的優勢被削弱了很多。緬甸方面主要採用火器,當地氣候潮濕,空氣濕度較大,對火器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以弓弩為主的清兵來說,潮濕的氣候無疑是雪上加霜,弓弩的勁力遠遠低於北方。
清緬戰爭時的清軍裝備還有火繩槍、紅夷炮、腰刀等,這些武器在清 *** 對其他地區的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清緬戰爭中也是靠著武器和戰術與敵人僵持七年之久。所以,清緬戰爭時的清軍裝備並不是很差,戰術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兵器卻不像在北方作戰時那麼好使,這也是清朝不能完全取勝緬甸的原因之一。
清緬戰爭為什麼會清朝輸了
有的人看到一些與清緬戰爭相關的評價後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清緬戰爭為什麼會清朝輸了?最後兩國不是以握手言和的方式解決了這場戰爭嗎?其實不然,雖然在名義上,中國的清王朝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是嚴格來說,這場戰爭是清朝輸了,乾隆在晚年的時候也認為沒能打贏緬甸是他抱憾終身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說清朝輸了呢?其實在雙方交戰的時候,清朝屢屢受挫。首先說兵器,當時的清軍使用的武器以冷兵器為主,尤其善於騎射,但清緬戰爭的戰場在如今的中國雲南地區,那裡地形復雜,氣候潮濕,並不適合在北方生活、訓練的清朝騎兵,而且由於空氣過於濕潤影響了弓弩的勁力,在緬甸的火槍面前自然沒有任何優勢。其次是作戰心態,清朝上至乾隆、將領,下至普通士兵,都認為緬甸只不過是一個「南蠻小夷」,軍事力量、作戰能力遠遠不如國力強盛的清軍,在這樣的輕敵情況下,清軍作戰沒有規劃,最終被敵人誘致深處、大舉殲滅,清軍傷亡嚴重,將領明瑞也戰死沙場。
所以清軍輸了的原因就是清軍根本沒有在戰場上大獲全勝,派去六萬多士兵與緬甸軍隊抗戰七年也沒能將他們徹底打敗,更是失去了中緬邊境的一些領土,最後還是因為緬甸沒有精力與清軍進行長久戰而採取談和的措施,所以這場戰爭就是清朝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