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官用什麼字表示
『壹』 關於緬甸 仰光 緬甸幣 緬甸語
仰光是緬甸聯邦的原首都(2006年遷都內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稱。地處緬甸最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仰光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類金屬礦藏等。
貨幣(英文):Kyat
貨幣縮寫:K
貨幣輻幣:分
貨幣輻幣(英文):Pyas
緬甸語為官方語言,還有民族語言。
其它的你看網路.
緬甸的風俗習慣:
緬甸人一般不說謊,也不全說實話:不大喊大叫,也不易怒:座時腿不交叉,更不沖他人:來客人先喝茶,遞茶用右手,喝茶也要用右手:和尚與軍人是社會最高階級:
1、服裝:緬甸是多民族國家,但無論男女,下身均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稱"特門":
2、稱呼:緬甸人都無姓有名。通常在自己名字前加上稱號,以表示性別、長幼、社會地位或官階的區別。男子一般自稱"貌",表謙虛,對晚輩也稱"貌",意為"弟弟":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表尊敬,對平輩或 青年人稱"郭",是哥哥的意思、;軍官或醫生或教師,別人可稱其為"波脂貌"或"塞雅臘貌":緬甸女子通常稱為"馬",是姐妹的意思,年齡大或受尊敬的婦女,不論結婚己否,均稱"杜"。
3、禁忌:
(l)、緬甸人認為在星期二做事必須做兩次才能成功,因此一般避開星期二做事:
(2)、星期五不過河:
(3)、送別人東西,必須在星期一到六,星期天忌送物,尤其是衣服、紗籠等:
(4)、避諱母雞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財;
(5)、避諱旅途遇蛇,若遇蛇,貝返回並推遲行期:
(6)、忌在"安居期"結婚、宴請、遷居、娛樂、僧人亦不得外出:
(7)、忌睡高床:
(8)、吃飯時須按男右女左入座:
(9)、進佛塔或寺廟,不論男女、高官或外國使節都必須一律脫鞋:
(10)、不可歧視女性,男女亦可於傘於走路:
(11)、旅客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等作出輕率動作,不能跨座佛像拍照:
(12)、座位一般不應高過和尚座位:
『貳』 如何稱呼緬甸人
緬甸人不論男女,都是有名無姓的。通常在名字前冠上一個稱號,以表示性別、長幼、社會地位和官階的區別。
一般青年男性自稱「貌」(以表示謙虛),對晚輩也稱「貌」(意思是弟弟,以表示友善,熱情)。
對陌生青年稱「郭」(意思為小夥子,以表示熱情,友好);對與自己平輩的人也稱「郭」(意思是哥哥)。
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稱 「吳」(意思是叔叔或伯伯,以對他表示尊重)。
對於婦女,無論結婚與否,或自稱時都稱「瑪」(意思是姐妹);在緬甸農村叫幼小的小姑娘時稱其「密」,相當於「乖」。
年齡較大或受人尊敬的婦女,不論已婚或未婚, 都稱「杜」(姑、姨、嬸的意思),而且緬甸婦女在結婚後,仍然保持自己原來的名字,不改為夫。
許多愛國者,凡是參加德欽黨的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德欽」(以表示自己不做奴隸,要做自己國家的主人)。獨立後,也有一些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耶波」(意思是同志)。
在常用的尊稱中,還有其他一些稱呼,如「波」意為「軍官」。如果一個人自稱「波」,那麼,這個人就是曾經當過軍官,或者現在正在軍隊任職;「塞耶」,意為「老師」。
緬甸孟族男子一般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孟」的稱號,以表示自己是孟族人;在撣族土司的名字前,要加上「蘇巴」;「蘇」既可用於撣族土司,也可加在一般男子的名字前;在克倫族男子的名字前也加「蘇」或者「曼」;而克倫族女子的名字前都加「諾」;在過去,克欽族土司的名字前要加「杜瓦」。
(2)緬甸軍官用什麼字表示擴展閱讀
緬甸人在人際交往中待人十分謙恭、友好,他們所採用的見面禮節,主要有下述三種。
其一,合十禮。由於緬甸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他們在社交活動之中,一般都習慣於向交往對象行合十禮。在緬甸,關於行合十禮,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見到僧侶時,對其只能行合十禮。二是在行合十禮時不僅要問候對方,而且戴帽子的人必須首先將帽子摘下來,並且夾在腋下。
其二,鞠躬禮。緬甸人在見到長輩、上級或學者時,大都要向對方行鞠躬禮,以表示自己特殊的敬意。
其三,跪拜禮。在民間交往中,緬甸人在參見父母、師長或者僧侶時,往往講究要"五體投地",向對方行跪拜大禮。這種禮節,其實出自佛門。按照佛教教規,在行跪拜禮時,行禮者須使自己雙手、雙腳、雙肘、雙膝、額頭同時接觸地面,並且在此前後雙手合十舉至頭頂。
在日常生活中,緬甸人對長輩尊重有加。他們講究,晚輩在向長輩遞送東西時,必須使用雙手。在遞細小物品時,可單用右手,但應同時以左手托扶右手下部。
在長輩面前通過時,晚輩應當躬身低首,輕輕走過,不允許昂首闊步,或是奔跑通過。長輩來到室內時,晚輩必須迅速起身迎侯。向長輩告辭時,晚輩先要躬身施禮,然後後退兩步,方可離去。
『叄』 佤邦軍如何區分上下級
今天,我們軍方的軍銜和制服,看一下整個武裝力量的軍銜體系是如何建設的。總體上講,緬甸武裝力量三個軍種的軍銜結構都有美式軍銜的特點,他們將軍銜劃分為「軍官軍銜」和「其他軍銜」。其中,其他軍銜包括准尉、軍士和兵等人員,軍官軍銜區分為將官、校官和尉官三個等級。
在軍官軍銜方面,敏昂萊的軍銜是高級上將(Senior General),相當於美軍的五星上將。在歷史上,原來的軍銜體系中,上將是最高級別的軍銜,保留一種名譽軍銜「最高上將」(Superior General),尊稱為「gyoke」。
陸軍將官軍銜包括准將(Brigadier General)、少將(Major General)、中將(Lieutenant General)、上將(General)、副高級上將(Vice-Senior General)和高級上將(Senior General),一共六個級別,而其校官只區分為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區分為上尉、中尉和少尉,足見該國對於將官的重視程度。其實,將官等級區分得細致了,也便於軍方領導人實際控制。另外,緬甸海軍只編制有1.9萬人,空軍人數也不多,因此這2個軍種的最高軍銜僅是上將。
盡管軍銜採用美軍體系,但是軍官軍銜肩章標志卻仿照英國軍裝制服的樣式。軍官的大檐帽也能夠區分軍銜,將官帽的帽檐上有2道月桂花環標志,上校和中校的帽檐有1道月桂花環,少校以下的帽檐上沒有花環。另外,中校及以上軍官的使用金色的頦帶,少校以下軍官使用黑色的頦帶。
三軍的其他軍銜分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二級准尉和一級准尉7個等級士官和士兵軍銜;空軍和陸軍人員分為八個軍銜。其他軍銜都使用袖標標志。
在軍裝制服方面,緬甸陸軍配發有淺卡其色禮服、綠色野戰勤務服,海軍使用藍色,空軍使用深卡其色。
曾裝備過四色大花偽裝樣式的迷彩服,的一名女上尉(左)和一名女兵,士兵合適軍銜臂章標志。
目前,已經裝備了叢林數碼迷彩服,官兵們可以佩戴寬邊叢林帽或卷檐帽在野外執勤。另外,緬甸陸軍盡管已經配備了先進的叢林數碼迷彩服,但是並沒有專門的作戰靴或迷彩服,很多士兵執勤時腳上穿的仍然是高腰解放鞋。
『肆』 既然緬甸沒有姓氏,對於緬甸人應該如何稱呼呢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伍』 緬甸 使用什麼文字
緬甸的官方語言是緬甸語,緬甸傳統上也不屬於漢文化圈,不使用漢字。緬甸語是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人口約2800萬,在泰國、孟加拉、美國等也有少量分布。仰光話是現代緬甸語的標准語。緬甸語既然是緬甸的官方語言,說明緬甸語翻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還是有一定比例的。
『陸』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習慣:緬甸人常用米粉、面條或炒飯作早點,也有喝咖啡、紅茶和吃點心的。午餐和晚餐為正餐,以米飯為主食。菜餚特點為油多、帶酸辣、味重。常用各種幼果、鮮菜嫩葉作小菜,蘸佐料吃。進餐時將米飯盛在盤子里,用手抓著吃。隨著社會發展,用刀、叉、勺進食者逐漸增多。
服飾風俗:緬族的服飾與中國雲南傣族相似,不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男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外衣,女上衣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場合,男人多戴緬式禮帽(緬語稱「崗包」,用細藤編胚、以粉紅或淺黃色紗巾裹扎而成)。
宗教風俗:緬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教)與中國的佛教(大眾部,俗稱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緬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誠,每天早晚均要念經一次,每逢緬歷初一、十五或齋戒日都要到寺廟朝拜、布施錢財、物品。
姓名風俗:緬甸人只有名字,沒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稱,以示性別、長幼和尊卑,對長輩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吳」(叔、伯之意),對晚輩則稱「貌」(意為弟弟)。
(6)緬甸軍官用什麼字表示擴展閱讀
前往緬甸的注意事項:
緬甸為佛教國家,視佛塔、寺廟為聖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國家元首、外國貴賓,下至平民百姓,進入佛寺一律要赤腳(脫鞋、脫襪),否則就被視為對佛教不敬。
緬甸人忌諱撫摸小孩的頭。小孩兩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對大人的尊敬。
緬甸人時間概念比較強,每場活動前請提前或准時到場,千萬不要遲到。
『柒』 軍人的標志是什麼
軍人的標志是軍種符號。
軍種符號這是表示軍人、部隊屬何軍種的識別標志。圖案由單一或多種象徵性圖形組成,一般用金屬或塑料製作,與領章、肩章或袖章配合使用,為領章、肩章或袖章的組成部分。
亦可印製和描繪,用在證件或裝備上。現代世界各國軍隊多有軍種符號,其造型能反映軍種的特點。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5年實行軍銜制時,制定有
海軍、空軍、公安軍等軍種符號。符號的圖案形象直觀,易於辨認,如鐵錨表示海軍,飛鷹兩翼表示空軍,盾表示公妥軍。
(7)緬甸軍官用什麼字表示擴展閱讀:
1965年6月軍種符號隨軍銜製取消。1988年10月實行新的軍銜制,同時制定了新的軍種符號,為金屬製品。軍種符號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圖案色彩明晰,三軍區別一目瞭然。
三軍軍種符號都以「八一」紅五星為主體,在紅五星下,陸軍符號底襯五條金黃色的寶劍形光芒線,象徵陸軍以陸地武器為基礎,英勇善戰,所向無敵;海軍符號底襯金黃色鐵錨,象徵艦艇。
空軍符號底襯飛鷹兩翅,象徵人民空軍飛行無阻。鐵錨和飛翅是國際公認的海、空標志。軍種符號一般佩戴在軍常服和制式襯衣衣領上。
『捌』 緬旬人,是先名後姓還是先姓後名
世界上很多國家、民族的人沒有姓、名的區別,而是單有一個名字。比如傳統的蒙古人、藏族人只有名字,美洲原著民族也是如此。緬甸也一樣!以下摘自環球網
對緬甸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緬甸近代的領導人,如緬甸政府第一任總理吳努、緬甸前總統吳奈溫及前總理吳貌貌卡、曾經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吳丹等都「姓」吳,難道這是巧合嗎?到了緬甸後,我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緬甸人的名字並沒有傳承家族符號的功能,緬甸人有名無姓!
我的一位緬甸朋友介紹說:「『吳』不是緬甸人的姓,而是緬甸人對男性長輩的尊稱。」
緬甸男子成年之前,向別人介紹自己時往往在名字前加一個「貌」字,以示自謙;有時為了表示親近,長輩稱呼比自己年輕的男性晚輩時,在其名字前加一個「貌」字。人們稱呼與自己平輩或者年輕的男性時,在其名字前加一個「哥」字。比如,一對緬甸夫婦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叫覺溫,覺溫未成年時人們叫他「貌覺溫」,成年後叫他「哥覺溫」,等他年長時或者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後,人們便尊稱他為「吳覺溫」了。
與男性相同,緬甸婦女的稱謂也隨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稱呼年輕或和自己平輩的女性,該女性的名字前通常加一個「瑪」字。「瑪」意為「姑娘」。年輕的女性表示自謙,自報名字時一般會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一個「瑪」字。如果稱呼年長的婦女,人們要在她的名字前加一個「杜」字,以示尊敬。
緬甸人的尊稱和謙稱能區別人們的性別和年齡。
雖然沒有姓,但是緬甸人非常重視給孩子起名字。從小孩出生後的第七天到第十四天內,家長要挑選良辰吉日為小孩舉行隆重的命名儀式。在命名儀式上,父母用藤金合歡葉和大解寶葉熬制的水給小孩洗頭。然後,給孩子換上干凈的新衣服,噴點香料水。接著,主持命名儀式的長者根據孩子出生的時辰和日子給他取名字。
有趣的是,緬甸人的名字一般都和星期有關。根據緬甸的風俗,一個星期中的每一天都有緬甸語中的字母與之相對應。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通常將孩子出生那天所對應的字母放在名字的首位,出生後第五天所對應的字母放在名字的末位。所以,只要知道緬甸人的名字,就能猜出他是星期幾出生的了。
『玖』 緬甸 果敢
取名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右手,右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婚姻禁忌
緬暦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暦9月、10 月、12月內結婚。他們認為,在9月結婚,將會不育,一輩子無兒女。在10月結婚,會破產。在12月結婚,夫妻會兩地分居,不得團聚。出席緬甸人的婚禮, 不能穿藍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則會帶來不吉利。
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不會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拾』 在緬甸為什麼男人要自稱自己為「貌」
緬甸人不論男女,全部都有名無姓。因此他們通常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上一個稱呼,以區分男女、長幼、社會地位以及官階大小。
一般而言,緬甸男子一般自稱「貌」,表示謙虛,而他們對於晚輩也稱「貌」,這里則是表「弟弟」的意思;對平輩或者青年人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者地位崇高的人則稱「吳」,意為「叔叔」或者是「伯伯」。例如一名男子名為永旭,人們就可以根據他的不同身份在他名字前面冠以不同稱呼,比如他是一個晚輩,就叫他「貌永旭」,是一個長者,則稱呼他為「吳永旭」。
比如一個大齡女子名字叫賢賢,她則會自稱「瑪賢賢」,人們稱呼她「瑪賢賢」或者「杜賢賢」都可以。與國內有所不同的是,緬甸女子由於無姓,結婚後仍然使用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