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方武裝多少人
Ⅰ 緬甸軍為什麼和果敢軍打起來果敢軍有多少軍隊果敢軍地區有多少人民果敢軍是不是很窮還有果敢軍那
進入2015年,緬甸北部的戰事就由零星交火逐漸發展到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也逐漸吸引了國人關注的眼球,如今戰火已經綿延近三個月,而擁兵數萬,還有飛機、坦克等重武器的緬甸政府軍,卻始終奈何不了只有千把人,裝備也是多為輕武器的果敢同盟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參加閱兵的緬甸政府軍。
首先是士氣,緬甸發動的緬北戰事更多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現在的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2009年時還是個普通的少將,之所以在短短幾年間就如同坐火箭那樣飛速晉升到大將,並且超越很多同輩執掌三軍帥印,就是因為2009年他主導的收復果敢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勝利。今年是緬甸的大選之年,如果在他領導下,再能拿下一兩個民間地方武裝,那麼他在緬甸政壇上的地位,即便不能取代吳瑞曼成為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能鞏固現有地位,讓新總統不敢小覷。所以這場沖突更主要的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利益,而與普通官兵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更沒有師出有名的道義上的正義,基層官兵的士氣自然不會太旺盛。而反觀果敢軍一方,既有 2009年的前仇未雪,又有眼前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是既懷著一雪前恥的復仇之志,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哀兵之勇,士氣之高昂,自然不需再多說什麼了。兩相對比,孰高孰低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其次是地形,緬北是連綿的山地,又是亞熱帶叢林地帶,在這樣的地形作戰,大兵團未必就有優勢,因為受到地形限制,即便是數萬大軍也很難部署。集中主力吧,機動也好,攻擊也好,都很難迅速展開。分散兵力吧,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果敢軍各個擊破。真是個兩難的選 擇。而果敢軍方面,雖然只有千把人,反倒是個最理想的兵力規模,你若是大兵壓境,我就可以化整為零,讓大部隊在這潮濕悶熱的叢林里兜圈子,就像高射炮打蚊 子;你若是分兵合擊,我就集中著千把人選擇有力地形,針對你一路,打你沒商量。所以在這樣的地形上,兵力上的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戰鬥力上的優勢。
果敢軍在密林中挖掘的地道。
再就是武器方面,盡管緬甸政府軍有飛機,有坦克,裝備方面的優勢更是壓倒性的。但是,在緬北復雜的地形上,緬甸空軍缺乏精準的目標指引,加上飛行員訓練水準也不咋的,要想真正有效地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緬甸軍機一再進入中國領空發生誤炸事件的客觀原因。至於坦克部隊在緬北的復雜地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施展出坦克部隊橫掃千軍的雷霆之威,弄得不好,反會像陷入泥潭的大笨牛,成為果敢軍火箭筒的活靶子。倒是果敢軍的輕武 器,在這種戰場環境最能發揮出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效能,要知道,在叢林中,一支AK47可遠比一門榴彈炮更有作用。
復次,就是緬軍步兵戰鬥力 並不那麼強悍。現在只需站在臨滄—南傘的公路邊,就能看到「果敢戰爭直播」。公路下方是大竹箐村,與這個雲南省鎮康縣村落正對面的,是緬甸果敢地區的扣塘 村。當地村民楊老三說:「真是嚇死人了,緬甸的重炮昨天早上8點就開始狂轟扣塘村山頭上的果敢同盟軍陣地,然後是步兵沖鋒。步兵在第一波攻擊中退下陣線, 再用重炮轟擊。10點40分左右,緬軍發動第二波步兵沖鋒,結果又敗了。後來,緬軍又從老街東城和其它地方調兵來,雙方一直打個沒停。」村民楊老三正在和 記者說著。談話間,眼看著1公里遠處的山上,就有果敢同盟軍部隊在追擊潰逃的緬軍。緬軍以多打少,發動3輪進攻都已失敗告終,最後還被對方的反沖鋒,打的 到處跑。可見戰斗能力和意志並不高。
果敢軍重機槍陣地。
這幕情景引來不少過往人員駐車圍觀,以至於過路的公安巡邏車不得不用廣播警告:「趕緊散了,小心流彈危 險!」果敢同盟軍最高指揮員告訴記者,自16日起,緬軍地面部隊和炮兵先後對鄰近中國南傘國門的同盟軍211旅防區、311旅的扣塘防區發動猛烈進攻,果敢同盟軍17日下午1時42分也突襲了緬軍由臘戌至老街的運輸車隊。
最後,果敢軍還有一條退路,就是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大不了退入中國境 內。盡管中國方面會出於維護治安的考慮,收繳果敢軍的武器,但是一般不會拘禁果敢軍的官兵,一旦避過風頭,果敢軍的官兵又會回到緬北,雖然只是赤手空拳, 但要知道在緬北,要搞到槍支武器,可是比搞到蘋果手機更容易啊。而緬甸正規軍由於國境線的限制,是根本無法實施迂迴包抄的戰術,而且漫長的邊境線也使政府軍防不勝防。甚至可以說,就是由於背靠中國,就使果敢軍有了即使被打敗也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不死金身」。
隱蔽在山地中的果敢軍地堡。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果敢軍有這么 多的有利條件,怎麼在2009年會被緬甸政府軍打得丟盔卸甲,連彭家聲也只帶了兩三個人落荒而逃,整整潛水了四五年才重新露頭?2009年緬甸政府軍的大勝,關鍵是當時彭家聲家族掌控果敢地區的政治經濟大權,引起手下不滿,最後堅固的堡壘還是被從內部攻破,要是沒有內部的里應外合,當年果敢軍也絕不會輸得如此之慘。而現在東山再起的彭家聲顯然已經吸取了這一深刻教訓,必然會有所改進,政府軍這回再要想靠內部分化來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了。這也正是這次武 裝沖突持續了近三個月,政府軍空有兵力、裝備上的巨大優勢,也難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的原因所在。何況,本來緬甸政府軍先是和克欽獨立軍交火,而克欽獨立軍 可是緬北眾多民間地方武裝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兵力和裝備都在果敢軍之上,緬甸政府軍在進攻果敢軍的同時,還得提防克欽獨立軍會不會從背後來一刀,數敵太多,也是緬甸政府軍此次緬北戰事的戰略失策之一。
Ⅱ 緬甸現在還有私人武裝嗎
有的
緬甸現在除了政府軍還有不少的武裝割據,其中地方武裝大概有20支,將較大的有8支。我們比較熟知的規模比較大的,有佤邦聯合軍,果敢同盟軍,克欽軍等。
Ⅲ 緬甸有多少反政府武裝或獨立武裝
撣邦軍(SSA)。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 基。
Ⅳ 緬甸有多少地方武裝
■克欽獨立軍克欽獨立軍(KIA)是緬甸克欽族獨立組織的武裝力量,約有6000名常備軍,分為5個步兵旅和1個機動旅。該部的經費來自對自治區域的征稅和開采玉石、木料等自然資源。克欽軍的武器主要是仿製的AK-47步槍。
■佤邦聯合軍佤邦聯合軍(UWSA)是緬甸佤邦聯合黨的武裝力量。該部編有8個師,兵力約2萬人。有消息稱,該部可能裝備有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以及超過40家小型兵工廠。2003年,美國給UWSA貼上了販毒組織的標簽。
■民主克倫佛教軍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成立於1994年,成員主要是早期克倫民族解放軍中的佛教徒。該部雖然名義上「尊重」中央政府的權威,但只要政府提出「整編軍隊,上交稅務」的要求,DKBA就會顯示出桀驁不馴。
■南部撣邦軍南部撣邦軍(SSA)被認為是最難纏的反政府武裝,該部在泰緬邊境有5個基地。2001年5月,SSA同其他幾個地方武裝達成協議,共同抵抗政府軍的圍剿,以實現撣邦全面自治。2008年12月,撣邦國民大會在泰良召開。
Ⅳ 敢果同盟軍,現有多少地區武裝正規人數,他們的彈葯補給,是自己造,
屬於地方武裝,也就是反軍,是果敢地區最大的武裝勢力。
緬甸軍即緬甸成立於1941年12月27日,當時稱「緬甸獨立軍」。1945年3月27日被定為建軍節。1988年以後,調整國防體制,取消總參謀部,建立軍種司令部。
緬甸軍的最高決策國防安全總司令部。國防總司令部和國防部為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國防部為最高軍事機關,設部長一人。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第一特戰局、第二特戰局、軍務局、軍需局、任命和授銜局、軍檢局、軍法局、軍事情報局、軍訓局、炮兵和裝甲兵部、民團和心理戰部、國防工辦、采購處、軍械修理部、軍械局、工程兵部和軍醫局。
緬甸國防軍現有總兵力37萬人。年軍費約4億美元。實行志願兵役制。
2009年8月29日,有媒體報道佤邦聯合軍加入果敢軍。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簡稱:佤聯軍-正規部隊總數約3萬人左右,總部設在邦康,在南方的泰緬邊境還設有一個軍區叫做佤聯軍171軍區;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
Ⅵ 果敢同盟軍到底有多少人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又稱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縮寫MNDAA,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的武裝組織,是聯合了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多支「地民武」(地方民族武裝)。果敢同盟軍歷史上共9千人,主要防務為果敢地區(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同盟軍沒有重武器,可以打傳統戰爭,不能抗擊信息戰和高技術戰爭。果敢的同盟軍歷史上的體制和國內部隊基本一樣。2010年9月,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與聯邦博澳民族同盟、撣民族民主同盟、撣邦果敢民主黨和「佤」民族發展進步黨等五個政治黨派因沒有依照政黨登記法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登記,被緬甸政府取消政黨資格。主席為彭家聲
Ⅶ 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究竟誰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雖然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但是從武器方面,管轄土地范圍和軍隊人數方面對比,佤邦軍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由緬甸第六大克欽族支持的克欽軍隊預計總人口約100萬。克欽軍規定,13歲以上的人必須在軍隊服役,終身不能退休。每個家庭的子女都必須按一定比例參軍,因此據稱兵力已達到總人口的7%,即7萬人。不過,這只是為了嚇阻政府軍而誇大其詞。克欽軍的武裝戰士大約有15000人,其中包括攜帶槍支的平民和政府人員,總人數為32000人。佤族方面,佤族國軍管轄的人口有66萬,沒有克欽邦軍隊那麼多,但佤族人民更加團結,年輕人參軍意願很高,武裝戰士有3萬人。
Ⅷ 緬甸克欽邦有多少武裝力量
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縮寫KIA)或稱克欽(人民)解放軍,是緬甸克欽邦一支獨立軍隊,主要活動於緬甸北部的中緬邊境的胡岡谷地(英文:Hukawng Valley),1994年前一直與各類緬甸中央政府戰斗尋求獨立。
在與仰光的中央政府作戰的期間,克欽獨立軍由四個地區性的旅級單位組成。一般來說相信獨立軍的實力在1991年,與政府軍簽訂停火條約以後逐漸穩定成長。從那時起,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伐木(以柚木為主)、經營賭場(部分分布在中緬邊境)、玉的買賣和對跨國界貿易收稅,同時在整個克欽邦和撣邦北部招募新兵。根據一項2009年的估計,獨立軍應該有15000名到25000名屬於正規成員的男女。
Ⅸ 緬甸反對派有多少軍隊
緬甸反 政 府武裝眾多,軍隊人數近10萬
緬甸的主要武裝勢力:
1、克倫民族聯盟。該聯盟是緬甸獨立初最有實力的組織之一,克倫民族聯盟還聯合了一些地方民族武裝組織並組成了「民族民主統一戰線」。1994年該聯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和沖突,導至聯盟一分為二。一派是以波妙為首的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名稱。另一派改稱「克倫進步佛教協會」。1995年初,緬政府軍趁其內訌之機,向克倫民族聯盟發起了大規模進剿,一舉攻克其總部馬納普洛並佔領了其控制區。迫使該部轉移至緬泰邊境西線一帶開展游擊戰爭。
2、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
3、撣邦聯合革命軍。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約色率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該部現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總兵力約5000餘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
4、羅興伽穆斯林團結陣線。該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穆斯林游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1991年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穆斯林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穆斯林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斗爭,並向伊斯蘭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5、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6、佤邦聯合黨與佤邦聯合軍(MNSA)。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
7、克欽新民主軍(NDA)。是1989年10月由緬甸共產黨101軍脫離緬共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6000平方公里,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餘人。武裝力量有軍隊500餘人,民兵1000餘人。
8、新孟邦黨(NMSP)。成立於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1980年黨內出現矛盾發生內訌,分成兩派。1987年兩派經過協商又重新統一。1993年-1995年該黨與緬政府舉行過4次和解談判。1995年6月雙方簽訂了政治和解協定。1998年以來,由於緬政府在孟族聚居區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黨聲稱要中止與緬政府和平協定。現該黨總兵力7800餘人,各種武器8300餘件,總部設在耶羌帕。
9、撣東同盟軍(NDAA)。是1989年4月由緬甸共產黨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三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10、果敢同盟軍(MDNA)。是1989年3月由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出了彭家聲,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其他較小的勢力:
撣邦軍(SSA)。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基。
若開共產黨(CPB)。領導人沙吞吳,兵力300人,總部布帝洞。
Ⅹ 緬北有哪些武裝 為何亂個沒完
緬北六大武裝
撣邦武裝
撣邦擁有超過360萬人口,占緬甸人口總數的7%,信仰佛教,從300年前起就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發生武裝沖突。撣邦武裝最多時曾有100隻武裝,其中最出名有3隻,第一是撣邦軍(SSA),上世紀70年代,成為緬共最有利的同盟軍。
第二個為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與殘留緬甸國軍聯合,從事搜集情報,走私毒品活動。
第三個是撣邦聯軍(SUA),其規模最大時,擁有超過2萬武裝力量,裝備有薩姆7型防空導彈,迫擊炮等武器。雖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現在仍有相當力量在緬北活動。
佤族武裝
佤族生活在緬甸阿佤山一帶,靠近中國滇西南。該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數十個世襲部落首領統治整個社會。60年代,緬共來到佤邦建立根據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緬共軍隊,從而緬共為佤邦培養出大批軍政人員。
1989年4月,緬共中部軍區副司令鮑有祥,第12旅旅長趙尼萊突然包圍緬共中央總部,成立佤邦聯軍。
佤邦聯軍地盤與中國雲南的滄源縣,耿馬縣,瀾滄縣,孟連縣等接壤,總面積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佤聯軍的路線是: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戰略構想。
佤聯軍現在可以說是緬北最大的武裝力量,主要軍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陳祥,趙岩祥,魏學榮,扎老布,李祖烈,賽堂,三不勒等等,擁有5個師級部隊,超過2.5萬軍隊,裝備有地空導彈,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擊炮,75毫米無後坐力炮,4管高射機槍,53式輕重機槍,56式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和M-16步槍。
佤聯軍還辦有4所軍事學校,並重金聘請解放軍和台灣退役軍官擔任教官訓練部隊。改變過去緬共陳舊的作戰方式。
果敢武裝
果敢特區面積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軍的最後一戰,失敗後流亡緬甸的明軍及其家屬。1942年,日軍侵佔緬甸後,果敢自衛軍與日軍作戰百餘次,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OBE勛章。果敢民風強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稱謂。
現在果敢最大武裝是果敢同盟軍,最早為1989年脫離緬共的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部隊。果敢同盟軍控制面積較小,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在2000人左右。
克欽武裝
克欽是緬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萬,與中國境內景頗族是同一民族。
克欽獨立軍,現在控制區域1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克欽在其控制區實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現擁有7000武裝力量和5000名民兵,實力僅次於佤聯軍。
為獲得武器,克欽武裝想盡辦法從印度,緬甸,泰國走私M-16步槍,M-24沖鋒槍,M-79型火箭筒及子彈。
克欽新民主軍,該武裝最早為1989年,緬共第101軍區部分部隊改編而成,駐地在中國雲南怒江州,保山地區邊境外,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4%,擁有大量珍貴木材。其武裝力量包括1500名常備軍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槍,56式自動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82毫米迫擊炮和馬克辛重機槍。
克倫族武裝
克倫族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分布在克倫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為遠古古羌人集團較早南下的一支,與中國漢族同源。
克倫族自古代起就與緬甸中央政府作戰,英國殖民緬甸期間,又協助英軍進攻緬軍。二戰期間,更是在英國幫助下,猛烈進攻親日的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軍。
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
始創於1945年,目前控制區域1.3萬平方公里,人口13萬。軍事力量包括7個旅6個直屬營等7000人。
克耶解放軍
成立於1949年7月,是一支以實現民族獨立和自治為理想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其主力近萬人已經接受民族和解,但仍然在其控制區進行武裝割據,自我管理。
緬甸政府的資金力量,軍事力量和武器質量都遠遠超過各個地方武裝。緬甸盡管在資金方面並不充裕,仍在20年間,引進價值16億美元中國武器,雖然這些武器不是最先進的,但對於壓制民族武裝綽綽有餘。例如在2010年,緬軍與克欽軍戰斗,緬軍以105毫米,120毫米,130毫米榴彈炮與加農炮占據絕對火力優勢。威力更強大的中國產155毫米榴彈炮和火箭炮還未投入戰斗。
在數十年的戰爭中,緬甸政府相繼擊敗眾多實力雄厚的地方武裝,現在緬甸民族武裝實力相對於70-80年代,實際已大幅度下降。早已不具備與緬軍正面對抗,乃至大規模游擊戰的能力。
但各個民族武裝已與緬甸中央政府交戰半個多世紀,各個民族武裝襲擊緬軍,緬軍又強迫當地居民遷移,以隔斷民族武裝後援,導致雙方怨恨很深,相互猜疑。有時為了打壓另一個民族武裝,緬甸軍方又不得不與其他民兵團體合作達成和解。又打又和,即是可利用的朋友,也是必須出掉的敵人,這也許就是緬甸近幾十年的現狀。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