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什麼要撤退緬甸
A. 乾隆為何跟緬甸開戰
乾隆跟緬甸開戰的主要原因是:緬甸壓迫清朝邊疆少數民族,並對清朝進行挑釁和入侵。清緬戰爭,是十八世紀末中國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國力強盛的清王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
緬甸貢榜王朝建立後,憑著其軍力,迅速壓服中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在對原緬屬各撣族土司確立統治後,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配合這些撣族土司的部隊以軍事威脅向中國管轄的內地土司強制要求徵收傳統的「花馬禮」(即為貢賦錢糧,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都繳納這貢賦)。這些內地土司有些屈服於緬甸的兵威,有些並不屈服。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雲南地方官府請求軍事支援。但當時乾隆皇帝忙於平定準噶爾,無暇南顧,不願與周邊國家發生軍事沖突,因此雲南地方官府對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綏靖政策。而當乾隆皇帝從平定新疆這一事情脫身後,開始對緬甸這種壓迫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和挑釁中國國威的行為採取強硬態度,中緬邊境局勢逐漸緊張。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方面再次向這些內地土司徵收貢賦未果, 遂出兵入侵中國。正式點燃了中緬兩國邊境沖突的導火線。
B. 乾隆時期清朝遠征緬甸,為何最終大敗而歸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乾隆認為緬甸只需要地方軍就可以擊垮,不過大清之所以失敗,是一次次的大意輕敵。還有一些不良官員的作為,特別是最後一次很不巧,清軍正好趕上了疫情爆發,其實讓他們失敗的是錯誤的國家政策。
而且明面上看大清失敗是因為輕敵,實則不然。當時緬甸的武器其實是比大清先進的,也並不單純是輕視了敵軍,而且敵軍確實強大。而且清朝實行不和外界交流的原則讓軍隊發展被大大的限制了,連看不上都小國緬甸都比不上了。閉關鎖國,耽誤了中國幾百年,要是當初像唐朝一樣多和外界交流,想必當初中國也不會受這么多苦難。
C. 清緬戰爭清朝的失敗原因有哪些
征緬有五難。一是辦馬難,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出兵規模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急切難辦。二是辦糧難,按四萬兵、十萬馬算,單十個月就需兵糧四十二萬石,全省倉糧也不過三十五萬石,供應嚴重不足。三是行軍難,從內地永昌到邊境就路難走,邊外地形更差。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而如果到了境外,國人不願意出境,境外人煙稀少,僱用役夫幾乎不可能。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
緬兵部分裝備的是燧發槍(來自英、法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或通過購買,或通過俘獲),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都遠勝清兵。
緬甸戰略戰術對頭,北路堅守要隘,南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終於將清兵擊敗、驅逐出境,但也暴露出了緬兵不擅長平野決戰、不善打殲滅戰的弱點。清軍不明敵情,盲目輕敵,純粹自取其敗。但清兵在作戰中也給緬兵沉重打擊,迫使緬甸不大敢野戰,而是選擇守勢。
緬兵善守,營內木柵為深埋地下的濕木,露出地面仍高二丈,內外均有深溝,溝旁又埋銳利竹木,緬兵在營內挖了不少深及三尺的土坑,兵員在其間既可躲避炮火,又可隱藏目標。木柵堅固無比,外加槍炮火力極猛。緬兵有木柵保護,槍炮難傷,而從柵隙處以火槍射擊,則命中奇高。
D. 清緬戰爭清軍取得了勝利,為何沒乘機收了緬甸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華夏便有了一個集中統一的概念,在此之後,開疆拓土成為了無數帝皇的心中所願,這種功勞也被稱為了不世之功。中國古代,華夏兒女對於土地的認同以及強烈的需求不是現在人可以理解的。王朝興盛時,開疆拓土是每個皇帝所嚮往的,王朝低迷時,保護好自己國家的每一寸土地是皇帝的任務。
而除了這個,當時還有兩個更為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大小金川戰役”與“統一準噶爾之戰”。我們來看看時間,清緬戰爭發生在公元1762年到公元1769年這段時間內,而大小金川戰役是在公元1747年到1776年這個時間段,平定準噶爾則是在公元1688年到公元1758年。
通過這個時間點我們不難看出,乾隆“平定準噶爾”之後便發生了清緬戰爭,而清緬戰爭進行的時候,大小金川依舊還沒打完。而光是一個大小金川就使得清王朝投入了60萬人力、7000萬帑幣,更別說連續來三次了。
如果說一次,乾隆耗的起。但如此不間斷的來三次,康乾盛世也是耗不起的,肯定是需要時間去休整恢復實力的。所以當緬甸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清朝在贖回面子後,想都沒多想就答應了和解。而我們也看到了,連打都實際上沒打贏,又怎麼會有將緬甸納入版圖這一可能呢?
E.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大清國力空前強大,為何最終卻無法打敗一個小小的緬甸
作為大清朝最自戀的皇帝,沒有之一,乾隆皇帝認為自己功在千秋,是一個十全皇帝,在位期間多次平定各類叛亂,擴充大清朝的版圖,實現了大清帝國強盛的巔峰。所謂盛極必衰,清朝在乾隆年間達到最強盛的地步,乾隆以後,或者說乾隆晚年以後,大清就開始衰敗,只不過這種衰敗是不可能被史官記載到史書里的。
乾隆帝完全可以停兵議和,允緬入貢。可是,他仗恃「大清國全盛之勢」,硬要一錯到底,堅不允降,而且竟有意要滅掉緬甸。這個行為蠻橫無理,欺人太甚。困獸猶斗,何況新緬王懵駁,繼承開國之君瓮藉牙的寶貴遺產,擁有大批猛將和剽悍士兵,久經征戰,他又善用計策,當然會動員緬甸人民武裝反抗,打一場保家衛國的全面戰爭,擺脫亡國亡族的危險。乾隆帝這次征緬的不正義的性質,從根本上決定了他不能取勝,必將失敗。
F. 與緬甸的四次戰爭,乾隆說了什麼,導致大敗,暴露大清衰亡真相
這句話就是「騎射乃建國根本,我們不能忘卻」,乾隆大概的意思是說,面對緬甸這種小國,根本不需要去引進西方先進的火炮,用大清的鐵騎完全可以壓垮它,但是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清朝在跟緬甸進行的這十餘年戰爭中沒有取得過一次勝利,而且還有著四次慘敗。
要不是後來緬甸內部出現了問題,再加上國內資源不比清朝豐富,我想緬甸斷然不會再講和的協議上簽字的,甚至會侵佔中國南方大部分的領土。
G. 1762年,乾隆為何與緬甸開戰當時清朝強大綜合國力為何會鎩羽而歸呢
清朝與緬甸的戰爭,總體而言,清軍表現的還可以。不僅阻止了緬甸吞並泰國,一統中南半島,成為威脅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還拖垮了緬甸。只是由於連續幾任清軍統帥對緬軍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盲目自大。再加上緬甸的惡劣氣候讓清軍忍受不了,這才導致清軍沒有達到乾隆皇帝的戰略預期。
H. 乾隆時代遠征緬甸的具體原因是什麼結局怎樣
清初,中國和緬甸之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建立起正式的官方聯系,但兩國地域毗鄰,民間來往很是頻繁。乾隆十八年,通過與緬甸關系較密切的雲南茂隆廠主吳尚賢的介紹,兩國開始有了交往,清政府允許緬甸使節來華,這是兩國之間正式接觸的開始。但這良好的開端卻由於不久發生的緬甸內亂而中止。從乾隆二十年起,緬甸軍隊不斷侵擾清朝耿馬、孟連等土司。乾隆三十年,緬軍甚至進犯雲南九龍江橄欖壩,入據車里城。雲貴總督劉藻遣兵征討,因指揮失宜,反為其敗。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清政府又派大學士楊應琚自陝甘移督雲南。楊應琚到任後,指揮軍隊擊退了緬軍的進犯,收復了失地。但楊應琚卻因此而傲慢輕敵,貪功啟釁,他白普洱移駐永昌後,致書緬甸國王,聲言將率大軍數十萬征討,要緬甸投降。於是緬甸起兵迎戰,雙方戰事再起。清軍數戰不利,緬甸軍隊乘機進擾雲南。乾隆帝聞訊大怒,詔逮楊應琚至京,賜死。乾隆三十二年,派將軍明瑞分兵五路征緬。戰爭之始,清軍連戰皆捷,進展很快,已逼近緬甸國都阿瓦(今緬甸曼德勒),但畢竟是孤軍深入,糧草不繼,終於在第二年二月兵敗退回,明瑞也自盡身亡。
清軍慘敗的消息使乾隆帝甚為震驚,他見軍情緊急,「必須重臣前往督率調度」,於是授傅恆為經略,阿里袞和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經辦征伐緬甸事務。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傅恆率滿、蒙兵一萬三千六百餘名出征。臨行時,乾隆帝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胄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希望。
這一年三月,傅恆抵達雲南,四月到永昌、騰越察看情況,著手進行戰前准備。他得知緬軍防守「專恃木柵」,而「清軍向來用尋常槍炮攻取,無濟於事」,就「訪聞茂隆廠一帶有善造大炮之人,將來進兵時兵弁各帶銅、鐵一斤,遇攻柵時隨時暗鑄大炮,出其不意」。他還聚集眾將,商討進兵方略。鑒於過去明瑞將軍專由陸路進兵,緬方得以集中兵力防禦,而遭敗績的教訓,傅恆決策水陸三道並進。因緬甸都城阿瓦在大金沙江以西,若由東路錫箔江進,則阿瓦仍隔江外,於是定議一路由戛鳩江(亦名蘭鳩江,或檳榔江)出河西,取道孟拱(今緬甸密支那之西)、孟養(今緬甸密支那),直搗阿瓦,此為正師;一路由伊洛瓦底江東岸,經孟密(今緬甸傑氻)夾江南下,這是偏師:另一路則由伊洛瓦底江水路,順流而下,先造船於蠻莫(今緬甸八莫),以溝通前兩路軍的聯系,壯大聲勢,並兼及供應兩軍所需。
但是要實現水陸並進的方針,首先要解決船的問題。早在傅恆未到雲南之前,乾隆帝就曾有造船的打算,並派副將軍阿里袞去經辦此事。但阿里袞以「邊外峽行湍險,舟楫不通,沿江亦無辦公所奏止」。隨後,傅顯與佐三泰又奉命前往察勘實情,「所言與阿里袞等同」。這樣,造船之事只好暫且擱下了。傅恆抵滇後,詳細地察詢當地居民,獲知蠻莫附近的翁古山樹木較多,而位於此山旁邊的野牛壩,氣候涼爽無瘴氣之害,是建造船隻的好處所,於是傅恆就派遣傅顯督工運料,並令湖廣未的工匠造船。不久,一批船造成了。乾隆帝聞報很是高興,特頒旨嘉獎,作詩《造舟行》以壯此舉。
I. 乾隆時期,清朝與緬甸的戰爭,為何清軍沒能大勝緬甸呢
1762年,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乾隆皇帝下令對緬軍展開反擊,清緬戰爭由此打響。這場戰爭打了7年多,最終雙方前線將領自行決定停戰議和。一直到1788年,緬甸國王孟雲主動派出使節奉表納貢,這場戰爭才算真正意義上了結。
盡管這場仗表面上是以清朝的勝利告終,但實際上清朝卻在此戰中損失了大量兵員,平白耗費了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
那麼,清朝為什麼會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呢?
(傅恆劇照)
停戰之後,緬甸方面主動派出使節進京議和。乾隆皇帝盡管「極不情願」,但最終還是同意了議和的請求。
說起來,乾隆之所以會很「不情願」。其實是他一直認為清朝乃是「天朝上國」,打緬甸根本費不了什麼力氣。但緬甸使者在議和時卻沒有送上貢表,這讓乾隆感覺很沒有面子,甚至差一點又下令重啟戰事。
不過,這場爭端最終變成了漫長的外交戰。直到1788年,緬甸主動奉表納貢,這場清緬之戰才真正意義上完結。
對於清朝來說,這場戰爭其實是非常失敗的。清朝之所以會損失大量士兵,主要是因為清朝使用的武器火繩槍,遭到了緬甸更先進的燧發槍全面碾壓。但乾隆皇帝卻根本看不到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沒有引起警惕,只一味端著「天朝上國」的姿態,這最終讓清朝在百年之後,遭到了列強的欺辱。
J. 清緬戰爭為何會讓乾隆鎩羽而歸
清緬戰爭維持了7年的時間,表面上看起來乾隆掙回了一點面子,但實際上清朝的損失慘重。且不論損失了多少大將和士兵,就說損耗的銀子就達到了上千萬兩白銀。這已經是國庫銀兩的三分之一了!
贏得了這樣的勝利,還不是真的把緬甸人打敗了,只是雙方都打累了,沒有力氣再戰了。於是各退一步,簽訂了議和書。緬甸在這幾年的戰爭中雖然沒有得到什麼明面上的好處,實際上撈到了不少財物。損失最大的,還是清軍啊!
結果後面越打越糟糕,越大越丟人,乾隆又拉不下面子,只能夠繼續打,在戰爭的最後四年乾隆派出了自己的最心愛的一名大將富察.傅恆。最終是贏得了一點面子,但是卻失去了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