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與日本哪個震源深度大
『壹』 緬甸發生4.7級地震,為何此地頻頻出現地震
根據當地新聞媒體的報道,這一次發生在緬甸的地震強度為4.7級,震源深度為20km左右,這則消息被傳出來之後,有很多的網友都提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現在發生在緬甸的地震是如此頻繁地,對於這個問題,我將會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如何在地震當中緊急避險?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輩子都不可能碰到一次地震,但是如果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之後,還是能夠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真的遇到地震,首先千萬不要慌張,不要急著下樓去尋找空地,因為在這個時候,地震是最猛烈的,下樓往往是最危險的,首先需要找一個穩固的地方躲藏起來,然後等待地震的餘波過去,再去廣闊的地方等待救援,在這這時候才是比較安全的,當然如果被埋住的話也不要慌張,要耐心的等待,同時不要喪失生存的希望,而且還要保存體力。
『貳』 地震多發國家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
巴西
墨西哥
美國
加拿大
智利
日本
印度
俄羅斯
土耳其。
其中:日本最高。日本是個多地震、多火山的國家蔽知,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率最高的國家.一年之中天天有地震。其中大多數只是小小的地震,毫無破壞性。日本全國有火山200多座知掘,約有45座活火山.地震十分頻繁。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頻率最高的國家.年之中天天有地震當然,其中大多數只是小小的地震無破壞性。另一個地震高發區是地中海區域,與此相反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從搭並核千萬年前的冰河期以來至今從未發生過破壞性地震。
『叄』 有關地震知識
全球地震分布區, 1963年–1998年
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鐵元素組成;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即內力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超級地震指的是震波極其強烈的大地震。但其發生占總地震7%~21%,破壞程度是原子彈的數倍,所以超級地震影響十分廣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壞力的。 地震,是地球內部發生的急劇破裂產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 全球板塊運動
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像海嘯、龍卷風、冰凍災害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災害。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五百五十萬次。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地震波發源的尺老握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 中國地震火山帶分布
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觀測點距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長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含蘆能感到水平晃動。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 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 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就大陸地震而言,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60千米),全部的中源(6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千米),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編輯本段地震圖片
地震後,埋在廢墟中的人
編輯本段規模
目前衡量地震規模的標准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地震震級
地震震級是根據地震時釋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級別就越大。目前人類有記錄的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智利發生的9.5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一顆1800萬噸炸葯量的氫彈,或者相當於一個100萬千瓦的發電廠40年的發電量。這次汶川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約相當於90萬噸炸葯量的氫彈,或100萬千瓦的發電廠2年的發電量。 目前國際陵慶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地震規模。里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准。里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2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 32)倍。 小於里氏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規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里氏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里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里氏規模竟達9.5。
地震烈度
中國百年大地震一覽圖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葯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還有就是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1度到12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I至Ⅶ 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中國1980年重新編訂了地震烈度表(見表)。 中國地震烈度表 1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2度:微有感-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4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6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7度: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度: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10度: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11度: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6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1920年海原地震,是我國歷史上唯 一被定為12度的地震。
編輯本段地震分布
時間分布
08-08-31世界地震情況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世界主要有三個地震帶: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台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歐亞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三是中洋脊地震帶,包含延綿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極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帶僅含全球約5﹪的地震,此地震帶的地震幾乎都是淺層地震。
中國的震區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大小地震帶上。
編輯本段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特徵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建築物,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震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託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編輯本段成因和類型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構造地震
由與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編輯本段成因新說
地震核變成因論 地震是地幔中核變的及時效應在地殼上的表象。 地幔的長期沉澱、析出、分層,在地球深處形成較純凈的核裂變(如鈾等)物質圈,同時由於地幔的長期析出或內部物質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對地表的液態、氣態物質(如海水、石油、空氣等)的吸入、熱解,在地幔的上層(地幔、地殼之間)聚集了較為純凈的核聚變物質(如氫等)。地幔的對流造成核裂變物質相遇,以超過臨界體積,發生核裂變,(如果此時附近存有核聚變物質)進而引發核聚變,產生瞬間極速膨脹,反彈地殼產生縱波,縱波拉伸地殼產生橫波。(本章內容在尚未得到權威認可之前,切不可用於相關考試的答案)
編輯本段相關知識
我們最熟悉的波動是觀察到水波。當向池塘里扔一塊石頭時水面被擾亂,以石頭入水處為中心有波紋向外擴展。這個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顆粒運動造成的。然而水並沒有朝著水波傳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著一個軟木塞,它將上下跳動,但並不會從原來位置移走。這個擾動由水粒的簡單前後運動連續地傳下去,從一個顆粒把運動傳給更前面的顆粒。這樣,水波攜帶石擊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邊運移並在岸邊激起浪花。地震運動與此相當類似。我們感受到的搖動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產生的彈性岩石的震動。 第一類波的物理特性恰如聲波。聲波,乃至超聲波,都是在空氣里由交替的擠壓(推)和擴張(拉)而傳遞。因為液體、氣體和固體岩石一樣能夠被壓縮,同樣類型的波能在水體如海洋和湖泊及固體地球中穿過。在地震時,這種類型的波從斷裂處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傳,交替地擠壓和拉張它們穿過的岩石,其顆粒在這些波傳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後運動,換句話說,這些顆粒的運動是垂直於波前的。向前和向後的位移量稱為振幅。在地震學中,這種類型的波叫P波,即縱波,它是首先到達的波。 彈性岩石與空氣有所不同,空氣可受壓縮但不能剪切,而彈性物質通過使物體剪切和扭動,可以允許第二類波傳播。地震產生這種第二個到達的波叫S波。在S波通過時,岩石的表現與在P波傳播過程中的表現相當不同。因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擠壓,使岩石顆粒的運動橫過運移方向。這些岩石運動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們與光波的橫向運動相似。P和S波同時存在使地震波列成為具有獨特的性質組合,使之不同於光波或聲波的物理表現。因為液體或氣體內不可能發生剪切運動,S波不能在它們中傳播。P和S波這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可被用來探測地球深部流體帶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現象,只有那些在某個特定平面里橫向振動(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過偏光透鏡。穿過的光波稱之為平面偏振光。太陽光穿過大氣是沒有偏振的,即沒有光波振動的優選的橫方向。然而晶體的折射或通過特殊製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為平面偏振光。 當S波穿過地球時,它們遇到構造不連續界面時會發生折射或反射,並使其振動方向發生偏振。當發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顆粒僅在水平面中運動時,稱為SH波。當岩石顆粒在含波傳播方向的豎直平面里運動時,這種S波稱為SV波。 大多數岩石,如果不強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動,具有線性彈性,即由於作用力而產生的變形隨作用力線性變化。這種線性彈性表現稱為服從虎克定律,是以與牛頓同時代的英國數學家羅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時岩石將對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變形。在大多數情況下,變形將保持在線彈性范圍,在搖動結束時岩石將回到原來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時發生重要的例外表現,例如當強搖動發生於軟土壤時,會殘留永久的變形,波動變形後並不總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這種情況下,地震烈度較難預測。 彈性的運動提供了極好的啟示,說明當地震波通過岩石時能量是如何變化的。與彈簧壓縮或伸張有關的能量為彈性勢,與彈簧部件運動有關的能量是動能。任何時間的總能量都是彈性能量和運動能量二者之和。對於理想的彈性介質來說,總能量是一個常數。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為彈性勢能;當彈簧振盪到中間平衡位置時,能量全部為動能。我們曾假定沒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復彈性振動開始,它將以同樣幅度持續下去。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在地震時,運動的岩石間的摩擦逐漸生熱而耗散一些波動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進來,像振動的彈簧一樣,地球的震動將逐漸停息。對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測量提供了地球內部非彈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動隨傳播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弱現象的形成還有其他因素。 由於聲波傳播時其波前面為一擴張的球面,攜帶的聲音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弱。與池塘外擴的水波相似,我們觀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漸減小。波幅減小是因為初始能量傳播越來越廣而產生衰減,這叫幾何擴散。這種類型的擴散也使通過地球岩石的地震波減弱。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地震波從震源向外傳播得越遠,它們的能量就衰減得越多。
編輯本段地震之最
註:3月11日的日本西太平洋9.0級巨大地震也是矩震級,准確的說是Mw9.0級,參見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和EMSC(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本震級排名也是根據上述兩個機構的震級數據排列的。現在全球的地震研究機構在表述地震能量釋放時,大部分都已經用Mw(改進後的矩震級)代替了傳統的里氏震級和矩震級的稱呼,不過這只在地震科學研究中使用,新聞媒體依然慣用里氏震級的說法。 矩震級達到8.6級的11次大地震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矩震級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 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矩震級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矩震級9.1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日本福島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矩震級9.0級。震中位於宮城縣以東130公里以外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根據日本官方統計(截止4月14日19時),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13498人死亡,14734人失蹤。 5.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大地震(1954年11月4日):矩震級9.0級。震中位於堪察加半島南部近海。 6.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矩震級8.8級。約1000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難,地震引發了大約5米高的海嘯沖擊了厄瓜多海岸,大約500人死於這次海嘯中。 7.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矩震級8.8級。震源35公里,這次地震至少造成521人死亡, 59人失蹤, 12000 人受傷。 8.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矩震級8.7級。震中位於阿拉斯加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的埃達克島附近。 9.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矩震級8.6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近海,震源30公里,共造成1313人死亡。 10. 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矩震級8.6級。震中位於阿拉斯加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的埃達克島近海,與1965年阿拉斯加8.7級地震震中位置非常接近。 11. 中國西藏墨脫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矩震級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中國雅魯藏布江及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地震數據之最 ●世界震級最大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里氏排名) ●中國震級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級地震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201年7月發生在地中海東部的地震,死亡110萬人 ●地震損失最大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損失金額估計在1220億至2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0億元到1.5萬億元)之間
『肆』 緬甸地震震源深度230公里是什麼意思
還得去了解一下地幔才能行。
地幔(Mantle):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團塌。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古登堡低速層),一般又稱為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岩石高溫軟化,並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軟羨穗流層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組成部分。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兄或卜呈可塑性固態。
『伍』 緬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時間間隔較短,但專家解釋說二者沒有直接的關系,專家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
因為兩地區並不在同一板塊交界處。日本是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緬甸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所以二者發生地震沒有直接的關系。
『陸』 緬甸6.2級地震,哪些國家是地震多發國
環太平洋地震帶,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布,中國、日本、美國、智利、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墨西哥、紐西蘭等多震國家都分布其中,全球大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除此之外還有印度、伊朗、土耳其。
而日本列島正好坐立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由於太平洋板塊稍薄,密度比較大,位置較低,因此當太平洋板塊向西水平運動時,就會橫沖至亞歐板塊的下面,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之下,交界處的岩層便出現變形、斷裂等運動,產生火山爆發現象與地震.
因此,日本會變為火山、地震的活動頻繁地帶.
所以對於這些地震頻發國來說,做好地震的預測工作以及災後重建工作,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柒』 關於地震的
地震 *** ,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地震(又稱地動)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動。自然現象和人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1963-1998年間全球地震分布目錄 [編輯]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隱歷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編輯] 按成因分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沖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佔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采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灶哪搜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為: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緩梁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來說, 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編輯]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准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編輯]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黎克特製地震規模。黎克特製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千米的距離為標准。黎克特製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製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製規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黎克特製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黎克特製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製規模達8.9。 具體參見:黎克特製規模 [編輯]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義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編輯] 地震分布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長時間范圍內的發生是比較均勻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圍內有差異,表現在時間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編輯] 時間分布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編輯] 地理分布——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兩大區帶上。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台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編輯] 地震災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通常來講,黎克特製3級以下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小,對建築物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人們對於黎克特製4級以上的地震具有明顯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較差切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黎克特製5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餘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央,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編輯] 地震預報 早在中國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嘗試著對地震做出預報,以便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好准備,減小地震災害的損失。一般認為科學的地震預報應對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作出較為准確的判斷。但由於地球內部活動的復雜性以及人類對此缺乏有效監測手段和預報模型,時至今日,地震預報技術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預報仍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發生在中國遼寧海城的黎克特製7.3級地震。中國的地震部門在震前數小時正式發布了臨震預報,當地 *** 及時採取了防護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據信這次成功的預報避免了數萬人的傷亡。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地震監測台網,科學家們還通過超深鑽井等手段獲取更多的地球內部信息。但是人類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僅限於通過歷史地震活動的研究,對地震活動做出粗略的中長期預報。在短期和臨震預報方面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如動植物、地下水等的異常以及地光、地聲等。後者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如地形變、地磁場、重力場、地溫、地應力的異常等。對地震前兆的觀察和監測是地震臨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護 地震發生時,關鍵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防護對於保證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是至關重要的。 通常可能造成危險的是比較強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振動較為明顯,應迅速逃生。逃生應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則,注意保護頭部。 在室內可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或牆角、廚房、衛生間等承重牆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注意避開外牆體等薄弱部位。主震過後,應迅速撤至戶外。在室外可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如在山區還要注意山崩和滾石,可尋找地勢較高處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設法逃生。如無力脫險自救,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員。
參考: ***
回答者: patrickchiu07 ( 小學級 5 級 ) 你一定系抄人答案!!!!!!!!!!
地震(又稱地動)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動。自然現象和人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編輯] 按成因分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沖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佔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采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為: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來說, 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編輯]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准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編輯]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地震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千米的距離為標准。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芮氏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芮氏規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芮氏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芮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芮氏規模達8.9。 具體參見:芮氏規模 [編輯]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義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地震分布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長時間范圍內的發生是比較均勻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圍內有差異,表現在時間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編輯] 時間分布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編輯] 地理分布——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兩大區帶上。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台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編輯] 地震災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通常來講,芮氏3級以下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小,對建築物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人們對於芮氏4級以上的地震具有明顯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較差切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芮氏5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餘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央,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地震預報 早在中國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嘗試著對地震做出預報,以便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好准備,減小地震災害的損失。一般認為科學的地震預報應對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作出較為准確的判斷。但由於地球內部活動的復雜性以及人類對此缺乏有效監測手段和預報模型,時至今日,地震預報技術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預報仍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發生在中國遼寧海城的芮氏7.3級地震。中國的地震部門在震前數小時正式發布了臨震預報,當地 *** 及時採取了防護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據信這次成功的預報避免了數萬人的傷亡。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地震監測台網,科學家們還通過超深鑽井等手段獲取更多的地球內部信息。但是人類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僅限於通過歷史地震活動的研究,對地震活動做出粗略的中長期預報。在短期和臨震預報方面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 [編輯]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如動植物、地下水等的異常以及地光、地聲等。後者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如地形變、地磁場、重力場、地溫、地應力的異常等。對地震前兆的觀察和監測是地震臨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甚麼是地震? 土地突然出現震動,稱為地震。地震歷時通常都不多於20秒。每年地球上發生數十萬計的地震,但大部分都很輕微。所有地震都位於板塊邊界上。由此可證明,地震是板塊運動所致。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地震的成因: 無論板塊是相向、背向移動,或是互相擦過,都會受阻於摩擦力,增加岩石承受的壓力。壓力超越岩石可承受的極限時,岩石便會斷裂和位移,因而發生地震。 關於地震: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里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台灣的地震特別多嗎? 沒錯,台灣是地震非常多的地方,每年可能有8
000多次的地震。不過每年大約只有一次地震會造成災害。台灣的地震這么多,是因為台灣剛好位於兩個板塊碰撞的地方。這兩個板塊是構成歐洲與亞洲的「歐亞板塊」與比較小的「菲律賓海板塊」。 事實上,就是因為這兩個板塊的碰撞,才造成台灣從海洋中隆起,成為島嶼。只要有碰撞就會造成地震。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地震,就沒有今天的台灣。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還在繼續碰撞、推擠當中,所以整個台灣還在不斷地升高,當然地震也就會常常發生。 直接性災害 1.地面斷裂:當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到數公尺的錯動時,就會造成地面破裂、地盤拱起或陷落的情況,地表也會出現規模不一的斷裂。如果建築物的基礎正好跨越斷層帶,那就難免被撕扯,發生扭曲或斷裂,使得建築物倒塌。 2.山崩:斷層活動時造成的激烈振動會使鄰近斷層的地區發生大量的山崩,造成災害。 3.岩層液化:地震發生時,強烈的震動會使原本吸附在岩層中的水滲出,使岩層「液化」而變得軟弱,建築物的地基因此失去支撐,容易使建築物產生下沈、傾斜或倒塌的情況。 1906年梅山地震在民雄以西至新港之間所造成的地表大量噴眇,即為岩層液化所形成的一種現象。 容易發生液化的地點通常出現在離震央數公里至數十公里范圍內: (1) 河灘及海灘地 (2) 離河岸不遠的砂質沖積層基地 (3) 砂質的舊河道堆積地 (4) 位在湖邊或其他水邊的填士新生地。 4.地陷:發生地陷會損壞一個都會區的溝渠、地下水道、河流兩岸的堤防等,甚至導致海水倒灌,對都會區造成致命的影響。 5.海嘯:如果斷層造成海底的地形變化,則會攪動海水而形成較長的波浪,並向四周傳布。地震在大洋所引起的起伏波浪,通常高達數公尺甚至更高,當波浪傳到海岸時,因海水變淺而使波浪變得更高,此即為海嘯。 1958年於阿拉斯加所發生的地震,山崩引發大量的沙石、泥土灌入海灣而掀起6O公尺高的巨浪。根據記載,1867年於基隆外海發生的地震曾經引發海嘯,造成數百人死亡。 ■ 間接性災害 1.火災:地震時劇烈的地動將會直接破壞如水管、瓦斯管及電線等,外泄的瓦斯若碰上電線走火或其它燃燒的火苗便會引起火災。此時由於大部分的水管已被震裂而斷水,在無法搶救的情形下便會形成不可收拾的大火。 1923年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引起的大火在強風助勢之下,造成了超過14萬人喪生。 2.水壩破壞:地震時水壩可能因為水庫中大量水體的劇烈震動、強烈的地表震動或山崩而被破壞,所引發的 洪水可能對水庫下游居民帶來比地震本身更巨大的傷害。 3.建築物傾毀:如房屋倒塌、橋粱斷裂、道路坍方等災害導致人員與財物損失。 什麼是斷層? 造成地震的力量來自板塊的推擠、拉扯或錯動:而地震發生的地點,則通常在已有的斷層上。 什麼是斷層呢?斷層就是岩層斷裂的地方。地表其實是由不同性質的岩石,一層層相疊而成的,這一層層的岩層如果發生斷裂,斷裂的地方就叫做斷層。 ■ 斷層是怎麼產生的? 岩層其實也是有彈性的。我們可以把岩層想像成很厚的塑膠板。我們用力折塑膠板時,塑膠板就會因為彈性而彎曲。當我們非常用力,超過塑膠板所能支撐的程度時,塑膠板的某處會先斷裂,然後其他的部分也會跟著一起斷。 岩層如果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量,就會像塑膠板一樣,先扭曲變形,然後在某一處先斷裂。斷裂的一剎那,就是地震。這第一個斷裂的地方,就是地震發生的地方,叫做震源。隨後同一組其他的岩層也會連續斷裂,並且彈跳到新的位置。當整個岩層斷裂,並且都到達新位置後,整個地震的過程就結束了,而新產生的破裂面就是斷層面,穿過地表的一條線,就稱斷層線。不過斷層並不只是一條線狀的分布,它通常具有相當的寬度,我們把它稱作斷層帶。 岩層的斷裂,當然不如塑膠板折斷時的動作那麼誇張:但是在區域廣大時,對於住在地面上的人們只要有一點點震動就會影響很大。(想想看如果有一隻螞蟻正好爬在斷裂中的塑膠板上,會有什麼後果。) ■ 怎樣的斷層容易發生地震? 已有的斷層,尤其是有記錄的活動斷層是很容易再發生斷層活動而引發地震的。就像一群累犯,再度犯罪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所謂活動斷層,表示這個斷層兩邊的岩層可能正受到力量的推擠或拉扯,因此,從這里繼續發生斷裂、引發地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究竟哪一條斷層是活動斷層呢?通常活動斷層是指最近(在地質年代中,最近大約指一萬年左右)有過移動記錄,或者根據某些證據,科學家認為這里很可能在未來發生移動或地震的地方。 但是除了活動斷層之外,我們還必須注意仍有其它的斷層會引發地震,這道理與社會中除了累犯,還會不斷地有新罪犯產生是一樣的。
參考: earth.fg.tp.e/learn/eq/index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地震的網頁::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 14k 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第一個答的對。
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zh. *** /wiki/%E5%9C%B0%E9%9C%87
『捌』 緬甸發生5.2級地震,都有哪些地區震感強烈
根據中國地震網公布的消息說,緬甸也就是北緯21.99度,東經99.23度,震源深度為10千米,緬甸附近震感都比較強烈。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緬甸的地理位置,位於全球第二大的歐亞地震帶,也就是印度洋板塊的亞歐大陸板塊交界處。眾所周知地震頻發是自然現象,由於板塊運動,板塊交界的地方很容易發生地震或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根據專業人士的統計,地球上每年都會發生好幾百次的地震,其中有很多比較小的地震人們甚至感受不到,有些會給人們帶來災難的地震每年大概有十幾二十次左右。
總之,希望這次緬甸5.2級地震帶來的慘痛能夠很快過去。
『玖』 緬甸為什麼會發生地震緬甸6.2級地震是什麼情況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1月12日2時26分在緬甸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18.38度,東經96.10度。
北京時間3點12分發布:當地時間2018年1月12日凌晨零點56分38秒,緬甸中部勃固省山區中發生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18.23度,東經95.94度,震源深度40千米,之後又連續發生多次餘震。仰光、內比都等城市均有明顯震感。距離震中所在位置最近的是興實達、彪關等城鎮,但這些地區目前尚沒有人員傷亡的消息。
原因:緬甸地震屬於構造地震,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帶上: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其中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的3/4。
而全球第二大的歐亞地震帶,主要是從地中海向東延伸,從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經過緬甸成弧形轉向東西,最後到達印度尼西亞,緬甸地震,正是發生在歐洲地震帶的緬甸地震弧上。
屬於歐亞地震帶,地震帶走向為印尼-中南半島-中國西南-南亞次大陸-伊朗高原-小亞細亞半島-地中海北岸-亞速爾群島,這個地震帶佔世界地震發生總數的15%,緬甸位於第二環,中南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