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些什麼村子
1. 我國雲南瑞麗和緬甸交界處的銀井村又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因為這個寨子的特殊性,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來到這里參觀遊玩,但是你來到這還是需要辦簽證的,因為只有這個寨子的人們才會享有這個特殊的權力,也就是說只有當地人不需要簽證才能一隻腳踏上兩個國家。在這個寨子里還建設了一個神奇的鞦韆,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因為鞦韆就建設在邊境線上,你在這里盪鞦韆前一秒在中國那麼你下一秒就在緬甸了,所以說也是很有趣了。你是不是對這個寨子也產生了興趣呢?那下次去雲南旅遊不妨就去這個寨子里逛一逛吧!
2. 緬甸羅興亞5千人的村子只剩下100人其他人去哪裡了
距離緬甸羅興亞危機的爆發將滿一年,但對於不少羅興亞人而言,逃離仍然是他們的選擇。
此外,還有孩子的教育問題。據英國《衛報》23日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EF)當天發布的報告顯示,身處孟加拉國-難民營的羅興亞難民兒童因為無法接受正常教育,可能會成為「失落的一代」。
報告稱,在難民營生活的38萬兒童的生命和前途面臨險境。
不過,路-透-社稱,難民營目前已有人開始計劃修建學校,而可容納後續難民的避難所也已新建動工。
安置難民,多方的拉鋸戰
2017年8月25日,因緬甸安全部隊遭到「恐怖襲-擊」而引發的交火事件造成數十人死亡。發動襲-擊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被緬甸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緬甸軍方隨後展開清剿行動。
交火持續數日,至少130名羅興亞人在沖突中死亡。居住於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被曝受到驅趕、縱火、轟炸,萬千羅興亞人開始舉家徒步穿越邊境抵達孟加拉國避難,其中以婦女和兒童居多。
不過,根據緬甸軍方後來發布的內部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否認有殺害任何羅興亞人、焚毀羅興亞村莊、強-暴婦女或盜取財物的行為。報告還稱,緬甸安全部隊「從未向無辜的孟加拉人開-槍」或造成「無辜人員死亡」。
在沖突發生後的9月與10月,分別有數十萬人穿越邊境赴孟加拉國尋求難民庇護。
緬甸政-府此前宣布,9月5日後,清剿行動已停止,逃離家園的居民可以返回。但迎接難民返回的進展緩慢。
去年10月12日,昂山素季發表全國電視演講時,宣布緬甸將為若開邦發展建立新機制,推動若開邦居民回歸、重新安置問題的解決以及地區發展與和平。大約兩周後,孟加拉國與緬甸於10月24日商定同意合作遣返羅興亞難民。
去年11月,美國時任國務卿蒂勒森訪問緬甸,先後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和緬甸國務資政、執政黨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季會面,就如何解決羅興亞人危機展開討論。
敏昂萊表態稱,在「真正的緬甸公民」准備好接納他們以前,羅興亞難民將不能夠回到若開邦。
今年1月16日,孟加拉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說,孟加拉國與緬甸計劃在遣返開始後2年內完成羅興亞難民遣返工作。根據安置方案,孟加拉國將建立5個過渡營地,被遣返人員將從過渡營地回到緬甸的2個接收營地。緬方將提供臨時住所並盡快修建房屋來安置被遣返人員。
昂山素季形象受損
羅興亞危機發生之後,昂山素季於9月6日首次就此發表評論,稱大量有關若開邦局勢的「虛假消息」正在流傳,目的是製造矛盾、助長恐怖勢力。9月19日,昂山素季首次就這一問題發表電視講話,並譴責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
昂山素季當日表示,對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感到「擔憂」,但緬甸不懼國際調查,會努力調解羅興亞危機。
11月2日,昂山素季還首次訪問若開邦地區,並與當地民眾交流。這被認為是此次羅興亞危機緩和的標志。
不過,昂山素季在若開邦問題上沒有如西方所想那樣嚴厲批評軍方、為羅興亞人發聲,導致曾作為西方理念標桿人物的她遭受西方輿論批評。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昂山素季在今年8月21日對新加坡的訪問期間曾罕見地為緬甸政-府處理這場危機的做法進行辯護,她認為政-府和軍方的關系並不是很「糟糕」。同時,她一再重復,若開邦事件的首要元兇是「恐怖主義行為」。
據《衛報》統計,由於拒絕譴責軍方對羅興亞人所施的暴力行為,昂山素季將被剝奪「愛丁堡榮譽市民獎(Freedom of Edinburgh award)」。這也是她在過去一年中被剝奪的第七個獎項。
目前,緬甸政-府還在努力幫助羅興亞人的回歸。6月6日,緬甸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開發署簽署諒解備忘錄,三方建立合作框架,為羅興亞避亂-民眾自願、安全、有尊嚴、可持續地重返家園創造條件。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隨後歡迎緬甸政-府向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第一步,以幫助解決若開邦沖突的根源性問題。
眼下,一些羅興亞人的回歸願望也十分迫切。據美國廣播公司(ABC)23日報道,難民努爾·阿拉姆(Nurul Alam)就表示,「我還是想回去(緬甸),因為那裡還埋葬著我的父母。」
國家的錯。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3. 雲南銀井村被稱為「一寨兩國」,這個名號由何而來
主要是因為它這個寨子位於中國和緬甸的邊境線上,寨子里的馬路是中國和緬甸的邊境線,所以雲南的銀井村被稱為「一寨兩國」。
在銀井村「一寨兩國」景區,如果沒有中方一側威嚴的國門和值勤的邊防武警以及對面緬方高掛的國旗,你根本感受不到這里是兩個國家,往來出入的兩國邊民就像隨處可見到的情景一樣,騎著摩托車、自行車或者手扶拖拉機自由往來......其實在中緬邊境線上出現了很多「一院兩國」,一個鞦韆盪兩國。這個寨子里的結婚黑白喜事都是相通的,在中國境內堆的稻草會有緬甸那邊的雞過來下蛋,南瓜也會在圍牆的另一邊結果。中國的路,房子比緬甸建設的好一點,中國這面種什麼緬甸那邊也會跟著種,這個寨子里的人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4. 菜菜東南亞游 泰緬邊境的華人村落 密窩村
密窩村位於泰緬邊界,入村前得經過全長250公里,繞過1864個彎的山路。這是個有故事的泰國華人村落。
密窩村(Baan Rak Thai)是位於泰緬邊界的一個華人山村。由清邁前往密窩村的1095號公路是條漫長又曲折蜿蜒的道路。選擇自駕游是自我挑戰,也是避免暈車的上策。全長250公里的路程耗時至少5小時30分鍾,得繞過共計1864個彎的山路,才得以進入這個隱藏在鬱郁蔥蔥的山區里,恍如隔世的華人村落。
中途的拜縣(Pai)咖啡館林立,是個受背包客青睞的慢活小鎮,適合看書、寫信、發呆。我和伴侶則為了拜縣夜市裡的 美食 而逗留了兩天。雖然沿途風景絢麗,行駛在如發夾彎的山路也有親歷《頭文字D》里山道飆車的樂趣,但長時間消耗專注力,終於抵達密窩村時,我倆才有所釋懷。
密窩村的中國文化,入村前的拱門就已展露無疑。這里盛產高山茶葉,一入村子左手邊便是茶園與酒庄,茶園間一棟棟的土樓民宿是整個村落觀賞日出的最佳位置。街道兩旁大紅燈籠高掛,寫著客棧、茶樓等字樣,大部分店家的門口也都寫上橫批與對聯。右邊是水庫,村落後的山巒倩影映在水面上,無風的時候,靜止的湖面完美地呈現出一個顛倒世界,叫人如痴如醉。散步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喜愛的旅行方式,也是 探索 這個村落的最好方式。
密窩村住有約200戶人家,這里的村民原屬中國國民黨。1949年,國民黨戰敗給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大部分黨員逃向台灣,而國民黨93師則從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一直西撤到緬甸。上世紀60至70年代,這個區域曾是臭名昭彰的金三角一部分,受困於此地的國民黨黨員自然也成了整個「特貨」交易中的重要角色。後來,泰國政府想通過國民黨士兵去牽制邊境地區的其他獨立武裝,雙方才達成協議,泰國政府允許他們在北部邊境居留,作為交換條件,他們則協助打擊泰共武裝。1980年代中期,泰國平定了下來,國民黨士兵放下槍支改握鋤頭,開始務農。
在泰國郊區,言語不通的窘境不時上演,但在密窩村,一句「你會說中文嗎?」就能輕松打破僵局。這是我們無意間走進一家以黃土及稻草築成的土樓小鋪後收獲的 歷史 故事。店內的老先生指著牆上的照片與舊文物樂此不疲地與我們分享著,帶有濃濃雲南鄉音的口吻始終親切。
以水庫為中心環湖而建的密窩村,很快就能繞完一周。村莊再往北一公里,就是泰緬邊境的管制站。管制站只有兩個亭子與一條紅白相間的橫欄,不時有人騎著電單車或進入或離開邊界,搞不清楚他們是泰國人還是緬甸人。駐守軍人拒絕了我們越境的請求,但卻為我們指點了一個不在計劃中的景點,說只要爬上關口的制高點就可以眺望緬甸。小小的山坡上保留了戰爭年代的哨崗戰壕,布滿沙包和地道,還有一個以軍綠色帆布搭建的半露天廚房,是意料之外的驚喜。抵達坡頂,對面山丘一條土路直通緬甸的撣族村。啊,我這是站在泰國,眺望緬甸啊!更微妙的是,緬甸小孩的朗讀與嬉戲聲穿越山谷,由風傳遞到我耳邊,聲聲回盪。在如此安逸的氛圍中,確實很難想像這里曾是軍火酣戰。
傍晚時分,回到密窩村的主要大街,十字路口處一所不設窗戶的單層平房上掛了個「密窩學校」的簡陋牌匾,此時正有20來個年齡看起來參差不齊的小孩在學 華語 。老師見在一旁張望的我們便忙著過來招呼,一以華語搭上話,魯老師的話匣子便打開來。密窩學校2016年才正式開課,他和兒媳婦就是密窩學校里僅有的兩位老師。即便村裡的小孩都有政府的泰文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但他們堅持讓小孩學中文,莫忘傳統。以前,他們教學生學習繁體字,後來年輕一輩反映在外頭當導游時看不懂簡體,出了糗,魯老師這才意識到簡體字更為通用,改以簡體教學。
密窩村的夜晚空氣持續降溫,少了日間玩鬧的小孩與遊客,一切又恢復寧靜。繼店長與魯老師之後,我們還遇上好幾個歷盡歲月滿腹 歷史 故事的老人,見到祖輩一樣源自中國的我們,眼神不經意地就流露出雀躍光芒。可見即使生活習俗日漸同化,密窩村年長的一輩仍不忘 歷史 ,不忘先輩,對遙遠的家鄉抱有根深蒂固的情懷。
我們學泰國當地遊客在這個古樸自然的村落湖畔扎營。12 月的泰北冬季,隔著雙層帳篷裹著棉被,依然可以感受到帆布外冰冷冷的空氣。隔天一早查看溫度計,竟然是攝氏8度那麼低。我說這個地方嘛,不管是人文、建築、氣候還是 美食 ,都顛覆了一般人對泰國的傳統印象。
離開的那個清晨,陽光微暖,漂浮在湖面上的蒸氣令村莊籠罩在一片朦朧 之美 。這個曾經民風彪悍的地方,如今竟略顯靦腆。
雖有 旅遊 業的加持,但村落依然朴實無華,不過相較老兵們初來乍到時的一片荒蠻,這群遺留在泰北的孤軍老兵與後裔總算可以在這個稱得上家的地方安頓下來。臨行前我再次回望,早起的村民已開始為生活耕耘,一貫作業,恬淡。
歲月靜好,安然若素,我步入車內,准備再次踏上那條路轉峰迴的來時路。
5. 緬甸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密支那
密支那(Myitkyina)緬甸北部邊陲重鎮,克欽邦首府。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邁立開江西岸,是緬甸北部最重要河港。人口約3.5萬。地處北部山地丘陵區,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戰略據點。產柚木和其他木材,種植水稻、甘蔗等。繅絲、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農產品集散地。北部地區交通重鎮,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貿易中心。
2、羌達海灘
羌達是伊洛瓦底江省下的一個小村莊,也是一個海灘度假村,以羌達海灘最為著名。羌達海灘是距離仰光最近的海灘,兩地之間只有5個小時的車程。相對於附近的威桑海灘(Ngwesaung Beach)和那布裏海灘(Ngapali Beach),這里的吃、喝、玩、樂的價格相對較低,因此更為熱鬧,是仰光人最喜歡去的海灘。羌達(Chaungtha)海灘中的羌(Chaung)字源於一條流經村莊西部的叫做「羌」的小溪,「達」(Tha)在緬甸語中有歡樂、快樂的意思,因此羌達意為一條快樂的小溪。
3、昂山市場
昂山市場始建於1926年,英國殖民統治晚期,位於仰光市中心,是仰光最大最熱鬧的集市。該市場以其殖民時期的建築結構和內部用鵝卵石鋪成的步行街而聞名於世,市場內既有面向國外遊客出售的各種古董、緬甸手工藝品、珠寶、藝術品以及服裝等,也有針對當地居民消費的葯店、食品店、國外商品店等。昂山市場原名斯哥特市場(Scotts Market),是為紀念英國殖民時代一位叫詹姆斯約翰斯哥特(James George Scott)的公務員而命名的,約翰斯各特最先在緬甸引入足球這項運動。
4、不歸湖
不歸湖位於緬甸和印度邊界地帶班哨村(Pangsau village)南部,臨近印度長廊縣區(Changlang District)。班哨村曾是修建利多公路(Ledo Road)的工人最早居住的地方,利多公路也稱史迪威公路(Stilwell Road),位於緬甸和印度邊界,是1942年西方盟國為蔣介石部隊提供援助而修建的。居住在班哨村的居民都是印度坦撒(Tangsa)部落的居民。現在,隨著印度和緬甸關系的發展,不歸湖在支撐印度長廊區旅遊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更多關於緬甸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cfe3a161807089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6. 緬甸有個小村子叫孟文嗎如果有那孟文離中國的雲南瑞麗遠嗎真的很急 我把全部積分都給了。知道的給我圖
在緬甸境內、瑞麗南幾十公里處,有「勐穩」村。
勐穩族是緬甸135個民族之一搏段激,族源是雲南漢族。
勐穩村在地圖上找不到,其地理位置在貴街(通常寫成「貴概」)附近,緬甸木燃困姐南方的一個鎮,在地圖上可以找到。
如果是其他的「基襪孟文」村、寨,就不好說了。
7. 兩個國家的人住在同一村莊裡面,中國最特別的邊境線位於哪裡
兩個國家的人住在一個村寨裡面,這個村子就是中國跟緬甸的接壤之處,名叫銀井寨。銀井寨位於中國緬甸邊界71號界碑旁,在這里是典型的一寨兩個國家。在這一個村裡,中國跟緬甸村民的關系相處得很融洽。
銀井寨和緬甸的人他們會同用一口井,如果井出問題了,大家還會一起維修。因此在這個地方中國跟緬甸的人世代友好相處也很和諧,沒有什麼戰爭就跟在中國自己的家裡一樣。在銀井寨這個村莊里會有很多的留學生,因為他們都是跟村莊相鄰的學生都會來到這個學校上學。人們就會說在這里是留學生最多的一個學校,確實也是這樣的,早上上學跨過緬甸的邊境來中國學校上學,下午放學又快過邊線回到自己的家裡。
8. 中國最神奇的村落:一村兩國,一半中國一半外國,你知道在哪嗎
在全球化以及地球村的概念被提出以前,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其實遠沒有現在密切和普遍,特別是戰爭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需要萬分謹慎,因此各國人民之間也不會存在過多的交集。除非是同一陣營的國家,不然很難看到兩個人民的密切交流。不過即便現在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就是和平,但是這也不意味著人們能夠輕松的輾轉於各國之間。如果需要出國辦事情或者去國外旅遊的話,必須通過相當嚴格和麻煩的手續區辦理護照,然後才能夠順利出國。不過世事無絕對,有時候出國也不一定需要辦理護照,比方說我國有一個堪稱是「最神奇」的村莊,它正好處於國界線上,因此不需要辦理護照就可以出國,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
9. 誰能介紹一下緬甸撣邦的情況
這個地方07年2月我去過。把旅行日記給你看:)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撣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撣邦算是緬甸最保有原始味的一個邦,這里也是傳說中下蠱毒最厲害的地方,所以,男士們可別輕易去招惹此地的姑娘──華人導游小李的開場白挺嚇人的。而三年前女導游阿英也曾提及一則傳說,原來這深山裡的水上民族有一種行水葬的怪習俗,阿英的祖父在50多年前就親眼見過,他們將棺木鑿了許多小洞沉入茵萊湖中,目的是讓小魚入棺啃食屍身,以屍體養魚。等過約三個月再撈起棺木打開,哇!裡面全是又肥又大的鱔魚,煮出來的湯味道可是甜美!人們把魚撈來吃,把人骨再丟回水中,實在令人毛骨聳然,後來只要飯桌上有鱔魚大夥就都反胃不吃。不過小李說這習俗已然廢除了。就在奇風異俗的流轉下,我展開了真正深入茵萊湖風土民情的旅程。
黃香粉、純煙草集市采風樂趣多
我們首先就去趕這熱鬧的集市,集市裡的物品對我們來說都是稀奇罕見的,像那鋸成一節節賣的木頭,第一次看到還以為是賣給人當柴火的,其實是一種黃香樹(MureaExotica),也就是緬甸女人臉上塗的那一圈圈黃粉的來源。緬甸人家裡都有座小石磨,就是用來磨這種樹皮的,磨成粉狀再沾水擦在臉上可防曬去斑,這也是她們的習俗,阿英說小時候曾因未擦黃香粉去上學而被老師處罰呢!
市集里還有他們自製的紙卷煙、葉卷煙,緬甸的方頭雪茄Cheroots大部分是此地做的,這里的煙草沒有加化學品很純,可以慢慢的抽上數個小時,是一種享受。其他還有炸蟋蟀、炸橡樹蟲,橡蟲很肥,一棵樹只有一隻,一隻賣200緬幣,約合台幣10元,可油炸也可生吃,真是無奇不有。市集也是少數民族集聚處,以墠族人居多,他們著深藍服飾很好辨認。
觀浮田、賞月色、湖上飯店做好夢
Inlay的In是緬語數字的4,Lay是湖,茵萊湖原是由四個小湖泊匯成的大湖,它位在多霧的墠山群山環抱中,是座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公尺,面積158平方公里,近年來湖水乾涸,湖面也縮小了。
茵萊湖也有人稱它夢湖、奇幻湖,傳說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Inthas的家。茵萊湖上有二百多個水上村落,彼此間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條水道也和陸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還有指標標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數,只差沒有紅綠燈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在茫茫湖面上絕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單腳劃船Leg Rowers只在茵萊湖看得到(中國紹興的東湖船夫是坐著用雙腳搖櫓)如今已成了茵萊湖的獨特標志,他們多半用左腳支撐右腳勾住槳一張一合的劃,穿著沙龍也照劃不誤,遠看就像跛子在水上行進,很搶眼,也是拍攝剪影的最佳目標。他們空出的雙手可以用來捕魚,茵萊湖的捕魚郎可不用網捕魚,他們用一個喇叭狀的大竹簍,捕魚時將喇叭口朝下放入水中,再用手中的竹竿(槳)插入竹簍中戳呀戳的,讓水草中的魚兒亂了方寸四處竄逃,結果便卡在竹簍上成了漁人的階下囚。這種捕魚方式在我看來有點拙,很少看到豐收鏡頭,但看他們一個個悠閑而與世無爭的模樣,根本漁翁之意不在魚,你就不會替他們擔憂了,捕不到魚時他們會挖些污泥回去填補菜園或撈些水草做肥料,一天在湖上晃呀晃、拐呀拐的也是一種度日方式吧!至少為萊茵湖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10. 最有趣的村子,為何會一半在中國一半在緬甸
國界,在地圖上你看到的是一條條的細線。在實際中你看不到細線,只有一個個界碑,告訴你這是國界!犯我疆界者,雖遠必誅! 和諧友好應該是這樣,這個國家的人民可以隨便出入邊境,到另一個國家買個早餐吃什麼的,來去自如沒有任何問題。
一個寨子,兩個國家,橫跨中國和緬甸,居住裡面的老百姓語言還相通,習俗還相同,盪一下鞦韆就可以出國,可謂是人文奇觀了。住在這里的人可能自己沒有體會到稀奇,可是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特別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