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哪裡買緬甸貓
『壹』 緬甸貓,記住,是緬甸貓,在哪裡能買到,比較很純的(抱歉這塊說的有點不通順),在哪裡能買到
一般的寵物店不會有,在一些大城市或者緬甸才有,這種貓並不是很多人喜歡養,所以很難買到 。
『貳』 撫州市哪裡有寵物店
撫州布拉格寵物店 慶五周年。地址人民公園往下200米哦,目前有邊境牧羊犬
『叄』 「曾氏」來源
姓氏起源:
曾姓來源比較純正,據有關史料查證,主要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國歷經夏、則旁盯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孫和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對於同姓聯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郡望:
1、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 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2、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東北),三國啟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肆』 撫州市聖誕禮物店在哪裡
紀念日百貨配余。
在撫戚鄭州市紀念日百貨可以買到許多的聖誕禮物,有鮮花和各種聖誕小禮品,用來送給對象再合適不過。
地址位於:大公路124大號公路與具慶巷交叉高賣頌口20米。
『伍』 請問「曾」姓的祖先是誰祖籍在哪
曾
姓氏名稱: 曾
拼音: zeng[一聲]
序號: 0384
介紹
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湧泉西庄村有一支曾氏族人以宋朝曾肇為始祖以曾與達為一世祖其間相差四百年不能續接
介紹文件
介紹文件
曾姓分布
曾姓當代分布
據統計,按人口多少,曾姓為中國第38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 0.49,人口大約有600多萬,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福建等省為多。
四川 什邡縣,曾姓為該縣44大姓的第8大姓;井研縣研城鎮2382戶,10117人中有曾姓族人57戶,275人;夾江縣 224姓有曾姓。
江西 德安縣,曾姓為人口聚居較多的村莊和人口較多的9大姓之一;崇義縣 155姓有曾姓;定南縣168姓有曾姓。
河南 商丘縣328姓、潢川縣494姓、西平縣302姓、虞城縣328姓、息縣340姓、太康縣467姓、淅川縣108姓、林州市321姓、淮濱縣207姓、登封縣337姓、光山縣 334姓、長葛縣206姓、長垣縣214姓、柘城縣235姓、鄢陵縣231姓、延津縣265姓、新縣272姓、夏邑縣292姓、扶溝縣 279姓、南陽市613姓、商水縣281姓、西華縣249姓、濮陽縣223姓中均有曾姓。
上海 川沙縣523姓、嘉定552姓、寶山404姓、金山395姓中均有曾姓。
湖北 紅安縣239姓有曾姓;漢川縣 210姓有曾姓。
海外分布
曾姓族人已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安家落戶了。
介紹文件
曾姓起源
曾姓起源
天下一曾無二曾,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鄫(zeng 曾)國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聖君夏禹的後代,名副其實的四千年。
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時代才被莒國所滅。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魯國,其後代為紀念故國以「鄫」為氏,後去邑旁(即「阝」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
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是少有的幾個來源比較純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對於同姓聯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遠祖大禹
1、大禹治水
4000多年前,在我國黃河中游的許多氏族、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 「華夏部落聯盟」。
相傳在堯作華夏部落聯盟領袖的時候,發生過一次大洪水,持續了很長時間。田地被淹沒,莊稼被沖毀,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濫,逼得人們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難。居住在這一地區的人們,不少人就在大樹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時漲時退,人們根本無法耕種。
有一位名鯀(gun,滾)號若陽的人,是黃帝族後裔,為夏部落酋長,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為崇伯,賜姓姒。鯀是一個很能乾的人,他生性耿直,為人有些恃才自負。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堯命鯀去治理洪水。
鯀採用築堤圍堵的方法,企圖把洪水堵住。這不僅沒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圍住的水越積越多,最後把堤沖潰,大水更加橫流泛濫。鯀雖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東邊西邊潰堤,圍了南邊北邊泛濫,始終沒有把洪水制服。這時堯由於年老讓位給了舜。舜見鯀治水9年,非但沒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損失,就革去了鯀的職務。
舜命鯀的兒子禹去繼續治理。
禹聯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後稷等許多部落,總結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放棄了築堤堵水的辦法,改用疏導的辦法。他根據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積水,讓洪水順著河道宣洩,流向大海。經過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們紛紛從高地上下來,回到平原上。接著,禹又帶領人們開鑿溝渠,引水灌溉,化水害為水利,在黃河兩岸的平原上開出了許多良田和桑土,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地方。
禹聰明能幹,吃苦耐勞,為天下人謀利益,一心撲在治水事業上。在外面一共13年,曾經3次經過自己家門,卻沒有進去看一看。「三過家門而不入」遂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佳話。
大禹治水勞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區氏族部落的擁戴,被尊稱為「大禹」,在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僅中原地區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華夏集團的部落聯盟,就是東方的東夷集團、南方的苗蠻集團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團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後加入了華夏集團的部落聯盟,夏部落的勢力也隨之壯大起來。
2、大禹傳子
舜年老以後,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到了禹的時候,部落聯盟首領的權力已經很大。 按照傳統的「禪讓」制,禹也事先推薦一個人,即曾經幫其治理政事的東夷族首領皋陶(gao yao,高姚)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薦皋陶的兒子伯益作為繼承人。但是,當禹年老死後,聯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這就是歷史上的「大禹傳子」。
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3、少康中興
當啟登上夏王寶座以後,首先遭到了一個姒姓部落有扈(hu,戶)氏的反抗。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區西邊的一個大部落,他們的活動中心在今陝西戶縣一帶。啟率領軍隊親自討伐有扈氏,最後把有扈氏滅了。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下場,沒有人再反抗了。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專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去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那時候,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後羿(Y),義),野心勃勃,想奪取夏王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發現對岸全是後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後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
後羿是一個著名的弓箭手,百發百中。民間有後羿射日的傳說。 後羿開始還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乾脆把仲康的兒子相攆走,奪了夏朝的王位。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齣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zhuo,啄)。寒浞瞞著後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後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他殺了。
寒浞殺了後羿,奪了王位,霸佔了後羿的妻妾,並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叫澆(ao,傲),一個叫殪(yi,意)。寒浞怕夏族再跟他爭奪,決意要殺死被後羿攆走的相,便派兒子澆將相殺死。
那時候,相的妻子後緡已懷孕在身,見相被殺,就從城牆一個洞中逃了出來。後緡是夏王朝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後就直奔有仍(今山東濟寧)。後緡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個兒子,這個相的遺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後氏之遺孤,對他特別愛護。少康長大後,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對寒浞 和澆滿懷仇恨。
而少康在有仍那裡作牧正的事,沒過多久就被澆知道了。澆振了親信椒前往有仍尋找少康。椒還沒到有仍,少康得 到了消息,就從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諸侯叫 虞思,是有虞氏之後,世代與夏後氏親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熱情接納,並命少康作了有虞國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 食的官,而且將兩個女兒(二姚)嫁給他,又把綸(今河南虞城 東)這個地方分給他住。在此地,少康有十里見方(一成)的土地,有五百個(一旅)人供其使用。於是,少康便以綸為基礎,積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備復國又安撫在夏王朝中作過官的人。
就在少康准備恢復夏朝的同時,有個逃居在有鬲(li,利,今山東德州)叫伯靡的夏遺臣,也在積極地准備行動。少康與 他聯合進攻寒浞。 少康派親信女艾前去刺探澆的情報,同時派自己的兒子季杼去誘殪。然後,少康親自率軍消滅了澆,季杼的軍隊滅了殪,伯靡也率領斟灌、斟尋之師討伐寒浞,攻下了夏邑。
伯靡和夏後氏的貴族們擁立少康繼位為夏王,又重新奪回政權,恢復夏後氏統治。史稱「少康中興」。各地的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復了夏禹的業績,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維護了夏朝原有的統治,又都紛紛帶著貢物前來朝賀。
夏王少康從小就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流離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復管理生產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並挑選得力的人選擔任這些與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官職。社會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王朝的統治也得以鞏固。
曾姓的受姓始祖是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興以後,奴隸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兒子曲烈,被分封到一個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國。據說,曲烈天生神異,精勤思考,善於製做和改進工具。他製作了木工用來求直角的矩尺;製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魚網——罾 (zeng,曾);製作了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增(zeng,曾);燒制了蒸飯盛菜用的陶器——甑(zeng,贈);教族人紡織出各種各樣圖案的絲織品——聞名於世的繒(zeng,曾)。公元前 567年,鄫被莒國所滅,鄫國子孫遂以曾為氏。
少康封給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縣北。《國語·鄭語》昭註:「繒,姒姓,申之與國也。」繒作為申國的與國,當與其相近。申國在今河南南陽市北,而北面方城縣有繒關。
夏被商滅掉之後,其同姓親族,或被俘虜作了商的臣僕,或被迫向四方遷徙。惟獨曾人卻留居中原。
周武王滅商後,封鄫為子爵,移封鄫於山東臨沂蒼山縣西北部城。由於鄫國是春秋時的一個小國,常常被莒、邾和魯國欺凌。為了改善同鄰近侯國的關系,鄫便與較為強大的魯國建立了姻緣關系。襄公四年 (前569年),魯國向春秋霸主晉國要求,願把鄫國作為自己的附庸國,並代魯國負責向盟主國提供一部分貢賦。
此前,魯僖公之女嫁給鄫君時泰,生公子巫。不久,時泰又娶莒女,生子後欲立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國靠近晉魯的行為,自然受到莒國的反對。同年十月,莒國聯合邾國攻伐鄫國,魯國派大夫臧紇出兵救鄫,結果吃了敗仗。次年,鄫人又在戚 (今河南濮陽)參加晉、宋、陳、衛、鄭、曹、莒、邾、滕、薛、齊、吳等國的盟會,聯合抗楚,鄫國才得到喘息的機會。公元前567年,鄫國因自恃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掉了鄫國。
鄫國滅亡之後,包括太子巫在內的臣民,為了生存逃往魯國居住下來,為表達離開故土而不忘先祖的決心,遂將鄫國的「鄫」字去掉耳朵旁(右耳朵旁為「邑」,古代稱國為邑),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便有了曾姓。
少數民族中曾姓:
少數民族中只有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滿族、苗族、黎族中有極少數人姓曾。
京族 我國南方一個以海洋捕撈為生的民族,原稱「越族」,自稱「安南」,其祖先是在400多年前從越南所塗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陸續遷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山心、漓尾、巫頭、潭吉諸島上的。曾姓京族居住在潭吉島、巫頭島上,京族曾姓族人遷入潭吉島的時間較早,在此已居住8代;巫頭島上的曾姓族人遷居於此稍晚,僅傳3世。
滿族 今河北省隆化縣的中滿族有曾姓。
布依族 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來就生息繁衍在黔南、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和安順地區的鎮寧和關陵兩個布依苗族自治縣、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和貴陽市郊,屬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鎮寧布依苗族自治縣布依族中有曾姓。
土家族 在貴州省沿河縣土家族有曾姓。
介紹文件
曾姓遷徙史
曾姓遷徙概述
曾姓源於山東,漢代之前未出山東,自西漢開始以山東為中心向周圍發散。西漢時曾光徙居長沙(今屬湖南),是為長沙房,曾頊徙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後曾玉、曾(氵昌)分別遷居於冀州(治今河北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淄博東南)。王莽之亂後,曾據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並以此為中心不斷向湖南、福建、廣東等地繁衍,曾據也因此被稱為江南曾氏之鼻祖。自清代起,曾姓族人開始向台灣及海外遷徙。
春秋時期
曾姓遠出於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點,曾參(宗聖曾子)父子。曾姓族譜中把宗聖曾子作為自己的一世祖。
兩漢時期
發祥於山東的曾氏,於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時,舉族搬遷到了江西廬陵一帶。然後,他們又以廬陵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遷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廣東諸地,更是他們向外發展的主要目標,遂使曾姓發展成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曾氏於東漢時大舉南遷。15派曾據率宗族千餘人由山東渡江南遷。先居於廬陵吉陽鄉,後又遷至鶯遷鄉。
魏晉南北朝時期
曾參第23派孫曾曜於魏晉時期徙居蜀郡(四川)
隋唐五代時期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江西境內的百姓深受戰亂之苦,被迫東向溯章水進入福建的汀州,沿韓江以下而分布於潮州各縣。南豐曾氏經江西廣昌、石城,到達福建的寧化、長汀、上杭,最後達到廣東平遠、興寧、五華以及香港等地。
宋元時期
宋元間曾參五十三世孫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遷居廣東潮州府程鄉縣徐溪鄉。
香港新界《曾氏歷代宗親譜》說:「紆淳,官封魯國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寧化縣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輝,輝子楨孫、佑孫,因宋元兵擾,不能安居,由寧化徙廣東長樂縣家焉。」宋末已有曾姓先民到金門居住了。靖康亂時,金門亂世中的桃源,當時梁、傅、曾姓等豪門大族都率眾來到島上開發山海之利,做長居久住的打算。
《江陰曾氏續修宗譜》:「始遷祖孝寬,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晉江遷江陰」;
《海虞曾氏家譜》:「始遷祖懷,世為晉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遷居常熟。後官至右丞相,賜第縣治西袞綉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縣城遷居東鄉二十九都曾家灣」;
江陰《武城曾氏重修族譜》:「硅子第三十五世隱自吉陽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於明初自晉江移家江陰之南鄉,至其孫享祿、良祿之後析為東分、西分,散居於曾村、戈巷、金巷等處。」
江西南豐曾氏遷至潤州,《潤城西門外曾氏重修族譜》:「一世祖為北宋曾布,崇寧年間出守潤州,子孫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譜》:「始遷祖墳政、如湖、京益,元至順間自江西永豐縣龍潭徙至湘潭淦田。」
明清時期
漢壽《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始遷祖宣傑,明永樂二年自吉水遷至湖南龍陽邑南小塘」;
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第五十六世芝,明永樂至弘治間人,自永豐遷來寧鄉,居於麻田」;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譜》:「始遷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萬載遷湘鄉,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邊」;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頭江房譜》:「聖三郎元季由贛遷湘鄉,是為本族始祖。其子鎮撫明初徙居邑南黃花韶嶺間,卒葬榔山;其子紋祿自榔之神山徙居龍潭頭江」;
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出台「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中墾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紛紛遷入四川。曾姓也在其中。
雍正五年(1727年)歉收,由長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飢民」「日以千計」兩湖百姓攜家眷入川者,不下數十萬,這就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曾姓族人也在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順《西湖曾氏祠族譜》稱:「始祖志誠,元時由贛入粵。始遷祖蘭耀、集虞,清雍乾間由廣東遷四川富順。」民國《成都曾氏支譜》記載,僅廣東興寧曾氏就有成都、崇寧、新津、彭縣、彭山、嘉定、犍為、華陽、金堂、仁壽等地;民國《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說,廣東長樂曾氏分別遷往簡州、金堂、成都、華陽、新都、新繁、資陽。
遷入台灣
曾姓遷居台灣是在明末,最早到台灣開基立業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便到台灣開墾了。
曾姓大舉移居台灣卻在清朝,從清康熙到光緒年間曾姓入台者30人:
康熙年間,一人與許姓合墾新竹縣香山鄉(今歸新竹市),一人到今彰化縣竹塘鄉開墾;
康熙末年,曾機祿、曾瑞文入墾深耕堡(今新化縣沙山鄉);
康熙雍正年間,曾某與邱、烏二姓,合墾屏東縣車城;
雍正三年(1725年)福建南安(今屬福建)人曾才開墾大棣榔堡溪南庄;
雍正五年(1727年)廣東陸豐(今屬廣東)人曾國鵠入墾竹北二堡圓山(今新竹縣紅毛鄉);
雍正初年,曾某與巫、何二姓開墾貓羅堡柳樹林庄、登台庄;
雍正年間曾某與許、葉二姓合墾今新竹縣香山鄉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乾隆六年(1741年)漳州(今屬福建)人曾合記入墾今台北縣新店鎮(今新店市)頂城裡;
乾隆八年,廣東人曾某與廣東人賴、曹、溫三姓,福建人田、庄二姓,開墾苗栗二堡通霄庄(今苗栗通宵鎮);
乾隆三十年,同安(今屬福建)人曾某入墾今台北縣八里鄉埔頭村;
乾隆四十年曾某與何、巫二姓合墾今台中縣東勢鎮;
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今屬福建)人曾壁章開墾今台北縣林口鄉青湖村中湖;
咸豐六年(1856年)廣東人曾宣再與錢、詹、黃三姓合墾今新竹縣橫山鄉田寮村;
光緒二十年(1894年)曾干運入墾新竹縣寶山鄉。
遷徙台曾姓族人的籍貫
遷徙台曾姓族人以福建、廣東居多,多系龍山派苗裔。
新竹縣竹北鄉莰頂曾氏的祖先,就是第67派裔孫,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
台北縣曾氏,亦出晉江曾氏。桃園新屋鄉永安村曾氏,則來自廣東陸豐縣,自武城繁衍而來。
遷徙台曾姓族人的分布
遷居台灣曾姓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
晉江新市武城曾氏遷往台灣府、承天府、鹽水港魚寮庄(今屬新竹市)、竹塹、彰化、淡水(今屬台北縣)、大坪庄、東螺、澎湖嶼、浯島;
晉江畲店曾氏遷往咬狗竹、鹽水港;泉州龍筍曾氏遷往彰化城內、府城等。隨著當地曾姓居民的增多,隨之也出現了以曾姓命名的自然村,在台灣彰化縣秀水鄉有曾厝村,田尾鄉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區有曾仔寮、曾厝等。
民國四十二、三年間(1953--195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陽明山一特別區,及台北、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東、花蓮、澎湖11縣所作的調查表明,除桃園、雲林、台東、高雄4縣外,全省住民828804戶中,有曾姓12002戶,佔全部戶數的1.45,居全省737姓的第16位。
移居海外
福建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三十七年重修)載:108名族人移居南洋,
晉江《武城曾氏宗譜》載: 34人到海外謀生。
安海《武城曾氏族譜》載:「應助,明威將軍,生於順治己丑年(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國(今越南)」,
《武城曾氏宗譜》記載有的毓萱、毓應、毓蒲、毓寧4人:
毓萱,字秉可,號仕受,生康熙戊戌年(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東瀛……;
毓應,生雍正五年丁末(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
毓蒲,生乾隆丙辰年(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羅;
毓寧,生雍正壬子年(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羅。
安海《武城曾氏族譜》有坤觀、衍國兩人:
坤觀,字貽地,生乾隆乙酉年(1765年)十月十四日,卒乾隆辛亥年(1791年)六月初十日,歿於呂宋;
衍國,號懷遠,生於雍正丙午年
(1726年)八月十八日,卒於乾隆乙酉年門765年)九月廿九日,歿葬吧地。
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載:
傳龍,生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紀爐、紀案、紀壇均在南洋;
傳挺,生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連氏,生光緒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紀照、紀餞、紀墀均在南洋;
紀鞏,生宣統三年辛亥(1911年)九月二十二日,往南洋。配陳氏,生宣統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卒民國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葬南洋麻坡沙侖永德公冢山;
紀烈,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年),民國十七年(1928年)因匪亂,攜妻徐麗,子廣坡、廣闖、廣切、廣苔、廣錫等人往南洋拉美士。夫妻卒葬南洋,子孫現在拉美士;
廣聽,生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八月初七日,往南洋。配陳氏,生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九月初五日,卒民國十六年丁卯(1927年)四月二十九日,葬南洋麻坡沙侖永德山公冢;
昭美,字口煥,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年)九月二十八日,卒葬南洋。配黃氏,生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年),卒民國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葬南檳榔嶼眼唐。
晉江《武城曾氏宗譜》載:
慶(亻平),生於民國九年庚申(1920年),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配緬甸仰光口氏,子五,長台升,次台金、三台前、四台源、五台江。合家現住在仰光。
從僑居的地點看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地都有曾姓族人定居。
曾姓族人已開始向世界各地播遷,到目前為止,除大陸、台灣以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曾姓族人的足跡。
家譜
家譜文件
家譜文件
曾姓家譜介紹
曾姓家譜介紹
曾姓的最早家譜修於何時,已無從可考,《宋史·藝文志》記載的曾肇的《曾氏譜圖》一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譜了,該譜已佚。
現存族譜大都是明以後所修;從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山東、四川、湖北、江蘇、江西、香港、台灣等地區,尤以福建、廣東、四川、江西為多。
其體例大多採用前序、後跋、中正文的體例,分別闡述修譜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譜系、族規家法、宗祠祭祀等內容,其中尤以譜序最具影響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譜往往都要請學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明代刑部尚書何喬新都曾為曾姓族譜作序。
家譜文件
曾姓家譜文獻目錄
曾姓家譜文獻目錄
曾姓家譜一:
《溫陵曾氏族譜》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興寧曾氏族譜》
廣東梅縣《曾氏族譜》
香港新界《曾氏歷代宗親譜》
晉江《武城曾氏族譜》
《清源曾氏族譜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譜》
《江陰曾氏續修宗譜》
《海虞曾氏家譜》
漢壽《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寧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譜》
湘鄉《武城曾氏榔山族頭江房譜》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譜》
四川富順《西湖曾氏祠族譜》
福建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民國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縣潯中鎮《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安海《武城曾氏族譜》
曾姓家譜二:
曾氏宗譜口口卷 明隆慶活字印本 北京大學卷)
(安徽旌德)旌陽曾氏宗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昌期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崇本堂活字本四冊北圖
(湖南湘潭)石蓮曾氏六修族譜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追遠堂活字本
十六冊 北圖、河北大學
曾氏(族譜)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 1976年鉛印本 精裝一冊 北文獻會附註在台曾氏裔孫譜系
曾氏族譜人事編、譜系編不分卷 游有財 民國1971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 精裝一冊 北文獻會 附註在台曾氏裔孫譜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光緒間刊本 福建師大
註:譜始修於清嘉慶十一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譜續修 (清)曾新修四年(1907)稿本 一冊 福建圖
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曾達文 清光緒—一冊 哥倫比亞大學
海虞曾氏家譜六卷 曾達文民國十三年清光緒三十十年活字本鉛印本
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附 曾傳著 清光緒二十六年活字本 十四、十六冊 哥倫比亞大學
(廣東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冊 (清)光緒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重刊本 廣東汕頭市檔
(廣東興寧)曾氏族譜不分卷 曾慶良 民國十三年油印本 一冊 廣東興寧、日本靜嘉堂
(廣東)蕉嶺曾氏族譜不分卷 (清)曾毓郯重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廣東中山圖 註: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廣東)梅縣曾氏祠不分卷 (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序刻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註:封簽作《梅城鳳尾閣曾氏大宗祠譜》
(廣東)南海曾氏家譜不分卷緒三年(1877)鈔本 廣東中山圖
(廣東)南海曾氏族譜不分卷緒五年(1879)刻本 廣東中山圖 (清)曾夢鴻等編 清光 (清)曾毓郯重修 清光註: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廣東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譜不分卷 (民國)曾清河修 民國十八年(1929)石印本 一冊 廣東中山圖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廣西容縣文管 註:殘存本載有山東嘉祥、湖南寧鄉、廣西容縣三地曾氏
曾氏族譜不分卷 曾氏族譜編委會 1971年創譯出版社鉛印本 精裝一冊 國史館 附註曾氏裔孫譜系
(福建)長樂縣感恩村曾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曾尊椿等修 民國十九年(1930)長樂曾氏石印本 四冊 哈爾濱師大、福建圖 註: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 曾達文 清光緒二十年木活本
一冊 哈佛大學
曾氏四修族譜十六卷 曾傳著 1967年影印本
哈佛大學
曾氏族譜不分卷 游有財、曾氏族譜編輯委員會年鉛印本 一冊 哈佛大學
(安徽黃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