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事哪些地方軍事沖突
① 中國和緬甸在邊境上發生沖突了嗎
2018年5月12日凌晨6時45分左右,德宏州瑞麗市相鄰的緬甸木姐地區發生武裝沖突事件,導致邊民進入我境、流彈打入我境。有一枚疑似火箭炮落入我方境內200餘米,並發生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緬甸政府軍和當地武裝緬甸的內政問題)
現場圖
此前,緬甸政府軍就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武裝等組織在克欽邦的德奈等地區交戰,使得大批難民逃亡密支那等地,而目前戰火又蔓延到了撣邦的主要邊貿城市木姐。據悉,目前已經有一部分木姐居民逃往中國邊境一側躲避。
② 為什麼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
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原因:民族復雜各有武裝,且和解進程實現未果。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按地理劃分為8個大族群。緬甸共有7個省和7個邦,緬族占緬甸人口的六成左右,主要生活在緬甸的7個省,剩下7個大的少數族群分別生活在7個邦。撣族主要生活在撣邦,而撣邦中又有33個民族,包括果敢族。
緬族掌握國家的主要政治和經濟資源,少數民族多數生活在邊境地區,那裡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滯後,不少少數民族擁有武裝力量並各自占據一片地盤,有的還建立特區實行自治。
比如,果敢族在果敢地區建立了「撣邦第一特區」(現果敢自治區),其軍隊稱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果敢同盟軍。
另外一支由克欽族人在上世紀60年代為爭取獨立而組建的反政府武裝名為「克欽獨立軍」。1994年與政府停火,成立「克欽邦第二特區」。
隨著緬甸民主進程的推進,2008年緬甸通過了新憲法。為保證2010年大選順利進行,緬甸中央政府著手收編少數民族武裝。
有些武裝比較順利地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有些則進行了強烈抵抗。
(2)緬甸軍事哪些地方軍事沖突擴展閱讀:
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在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英國殖民緬甸時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分裂。
1947年2月,為了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幾個國家的圖謀,緬族與主要少數民族在彬龍會議上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陰影還是讓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與中央政府對抗。
在緬甸,緬族雖然是主要民族,但並不佔絕對優勢,其他的主要勢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撣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還有欽族、克耶族、克倫族和若開族等等,很多部族都割據一方,並不服從政府領導。
1988年以來,緬甸軍政府實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截至2011年年初,先後有40支武裝與政府實現和解,有的完全放棄了武裝,有的被改編成民兵或編入中央領導的邊防軍。
③ 緬甸軍事沖突怎麼回事
緬甸的軍事沖突是緬甸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軍閥之間的內戰
由於歷史原因,緬甸中央政府和緬甸北部和東北的一些地方割據武裝一直都有著很多的矛盾,雙方的內戰也是經常打的很激烈。而緬甸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也就是那些地方軍閥們其實也不一條心,他們背後也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和背景,很多都有外部大國的支持。
作為緬甸的鄰國以及把緬甸當做西南出海口之一的中國,我們是希望緬甸國內保持和平穩定,並且人民生活健康,富餘的。因為穩定的緬甸能更好的充當中國的西南出海口,而戰亂的緬甸肯定沒法充當出海口的角色。所以中國對緬甸政府軍和個別地方武裝軍閥也是都有著聯系和支持的。至於如何判斷那些地方武裝是中國支持的,那你看看中國出面調解緬甸政府和地方武裝沖突的時候,那個地方武裝支持,不出來挑事就知道了。而出來挑事的,那肯定不是中國支持的,而應該是西方某些大國支持的來攪亂緬甸國家局面,阻止中國西南出海口建立的。
④ 2015年2月11日緬甸果敢同盟軍戰爭在線
緬甸北部地區少數民族武裝一直和緬甸政府軍沖突不斷。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沖突分別是2009年緬甸政府軍與果敢民主同盟軍、2011年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兩次沖突。不過在2013年緬甸和克欽獨立軍停火後,本地區沖突明顯減少。本次克欽族獨立軍再度和緬甸政府軍爆發沖突主要原因有:
這牽扯到了緬甸東部另外一支武裝——「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該武裝在2009年緬甸政府軍圍剿後,實力大幅減弱。不過在2014年末到2015年初,原果敢特區主席彭家聲再度重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隨後在2015年元旦期間,對緬甸政府軍發起伏擊戰,打死緬甸政府軍40人,算是近年來緬甸北部較大規模的沖突。
據緬甸北部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果敢武裝伏擊緬甸政府軍,得到了克欽獨立軍的支援。緬甸政府軍近日對北部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其中本質原因之一,就是報復果敢和克欽武裝的伏擊。根據果敢方面的咨詢顯示,1月17日,緬甸政府軍也在東部向「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發動猛烈進攻,果敢武裝被迫再度退入深山避難。而克欽獨立軍為了策應果敢部隊脫困,也對緬甸政府軍發起了進攻。
之前新浪軍事也提到,自2014年10月起,在重要翡翠產區帕敢鎮就已經出現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的對峙。此次緬甸政府軍的進攻目標其一是進行「懲罰性」進攻,其二就是為了進一步爭奪帕敢地區翡翠開采權。
提到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武裝發生沖突,很多國人都感覺這是發生在國門邊上的戰爭,不由得為中國境內的安全擔心。事實上,這種擔心確實是存在的。比如2011年的緬甸政府和克欽邦獨立武裝戰斗,就發生在距離中國邊境僅有65公里的八莫附近,導致超過10萬當地平民無家可歸。
不過2014年的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沖突,距離中國實際上比較遙遠,最近幾日的沖突都位於緬北最重要的寶石產區帕敢附近。根據稍早前的美聯社報道,在2011年-2012年的沖突後,緬甸政府已與14支反政府武裝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克欽武裝仍持續抵抗。自2014年10月起,帕敢鎮傲巴雷村的克欽獨立軍就一直處於政府軍66旅的壓力下,當地形勢持續處於緊張狀態中。
但是,這以上情況不代表此次緬甸政府軍與克欽武裝沖突不會重現2011年的情況。1月18日,緬甸政府軍對中國瀘水縣六庫鎮西側緬甸境內克欽獨立軍陣地再度發起進攻。不排除帕敢礦區戰斗導致克欽邦進入2011年一樣的全面沖突,再度導致大量難民湧入中國境內,或者緬甸政府軍誤擊中方境內目標。
⑤ 緬甸政府軍與南撣邦軍交火戰況如何
據悉,7月9日,駐扎在緬甸撣邦南部壘林縣麥改鎮區的南撣邦軍(RCSS/SSA)一營地,遭受到緬甸政府軍的攻擊。
據了解,緬甸政府軍駐扎在麥傍的薩卡嘎17師下屬的嘎瑪亞569營,直接對麥改市的南撣邦軍軍隊營地直接發動攻擊。
撣邦建設委員會的撣邦RCSS/SSA軍隊簽署了全國停火協議,除此之外,它也是一隻為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所領導的21世紀第三次彬隆會議能成功召開而努力的撣邦武裝軍隊。
來源:緬甸中文網
⑥ 最近的緬甸內戰是怎麼回事又為何升溫
這個問題非常復雜,除了緬甸民族的矛盾,剩下的就是大國博弈。(引用國際問題專家的分析—)
1:解釋緬甸內戰:
最近愈演愈烈的緬北戰事就在中國雲南省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臨滄市等地境外發生,有些戰場距離中國邊境僅幾十公里,鄰國的和平與穩定同樣會影響到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寧,因此,緬北戰事也引起了國內及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截止到2015年2月4日,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的戰事已全面升級,戰火已蔓延至接近緬甸古都也是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緬甸政府軍陸軍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已經投入到緬北戰場上,其精銳部隊33師、66師等已全部投入戰斗。
僅剛剛在抹谷、孟密、瑙丘、皎邁、莫湄等地區與德昂民族解放軍爆發的大規模武裝沖突中,緬甸政府軍參戰部隊就有:明布駐軍重裝88營、曼德勒駐軍重裝95營、莫湄駐軍機動223營。
到目前為止,雙方交火仍在繼續中。
其它在克欽邦密支那、八莫、帕敢等地,撣邦還有如棒賽、蠻崗、大勐穩、南帕嘎等很多地方的武裝沖突也仍在繼續中。
現在緬北地區,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之間的激烈武裝對抗交火仍持續不斷,且有擴大蔓延的趨勢,武裝沖突尚未看到有趨緩和停止的跡象。
中緬兩國接壤並有著長達2000多公里的國境線,中緬邊境國境線南段全部在雲南境內,北段在西藏。
緬甸自獨立以來,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從未曾得到過真正的和解。
所謂的緬北戰事其實由來已久,如果對緬甸的國情沒有一定的了解,只是看新聞是弄不明白緬北戰事究竟是怎麼回事的,追根溯源就要回到緬甸的民族問題上去。
一些朋友在媒體上看到了關於緬北戰事的報道,近日來已經不止一次被問到緬北戰事的情況,但多數朋友可能並不清楚緬甸國內民族矛盾的來龍去脈,因此現特將祝湘輝先生關於介紹緬甸民族矛盾的一篇文章整理如下。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就能對緬北戰事的由來和成因略知一二。
《緬甸政府軍與克欽60年的恩怨纏斗》
——作者:祝湘輝
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加上各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步,作為緬甸主體民族的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民族矛盾和較深的隔閡。
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戰火綿延半個多世紀,少數民族武裝(國內習慣稱之為民地武)數量之多也屬罕見,民地武與緬甸政府對抗之激烈,持續時間之長,不僅在東南亞獨一無二,在全世界也屬獨一份。
緬甸各少數民族與緬甸政府沖突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經濟和社會等背景,想要弄明白這一切就要追朔到緬甸獨立之前甚至更久遠的歷史。
2:升溫原因:
簡單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
一、殖民地時期:埋下禍根
緬甸自古就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在這片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彼此之間形成了一種錯綜復雜的關系。
緬族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在十一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建立了蒲甘、東吁、貢榜三個封建王朝。
孟、撣、若開等少數民族也曾分別建立起過自己的政權或曾一度統治過緬族。
由於地理原因,加之緬甸各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步,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並因此演變成為不同程度的民族矛盾,彼此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
長期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只是形式上處於中央政權的統治下,但在中央政權出現危機時,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就會反抗緬族統治,積極謀求擺脫緬族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十九世紀,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建立了對緬甸的殖民統治。
英國殖民者為維護殖民統治,制定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緬族集聚居住地區實行直接統治,並先後啟動了一系列行政司法制度改革。
1942年日本入侵緬甸,取代了英國在緬甸的殖民統治,也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禍根。
二戰初期,被譽為「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選擇了與日軍合作,試圖依靠外部力量謀求緬甸獨立,而克欽、克倫和印度選擇效忠英國。
在隨後發生的戰爭中,50萬印度人被迫離開緬甸,同時克倫族在與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的沖突中,也造成1800名克倫人的死亡。
雖然昂山此後努力加強民族關系和解,但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不信任這時已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二戰結束後,昂山將軍來到緬北,說服了撣族、欽族和克倫族一起聯合建立國家。
1947年9月24日,各民族力量經過較量並利益均衡後,共同制定了緬甸聯邦憲法。
憲法規定給予各民族上層很大權利,包括保留了各民族的世襲特權,還規定了撣邦和克耶邦可以在10年後通過投票決定是否繼續留在聯邦內。
但1947年的憲法並未能最終解決克倫族問題。
二、吳努時期:打開潘多拉盒子
緬甸獨立後,以吳努為首的自由同盟開始執政。
緬甸中央政府開始嘗試從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實現全國統一,對緬甸獨立前許諾給予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的特權採取了限制、削弱和剝奪的措施。
中央拒不兌現1947年憲法賦予撣邦和克耶邦可以通過公民自決選擇是否脫離聯邦的權利,同時在各民族中推廣佛教、推行緬語、著緬服等各方面對各少數民族進行其統一緬甸的措施。
接著在1961年緬甸聯邦議會通過憲法第三修正案,這一舉措激發了各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
1949年1月,克倫族為謀求民族獨立,正式與緬甸中央政府決裂,開始了克倫族與緬甸政府間曠日持久的武裝沖突。
戰火迅速蔓延開來,點燃了其它少數民族要求獨立或謀求更大自治的熱情,一時間緬甸烽火四起,大大小小的戰爭此起彼伏,硝煙彌漫。
在克倫族聯盟的支持下,以蘇貌雷為首的克倫族民族武裝不斷壯大,他們要求實現民族獨立,成立克倫國。
在撣邦,由於上層失去了傳統特權,而緬甸政府軍以追剿國民黨殘軍為由進入撣邦,引發當地撣族的不滿,最終形成武裝對抗。
與此同時,各少數民族紛紛揭竿而起,雖然各少數民族的訴求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自治權,有的是要求獨立建立自己的民族自治邦,反對緬甸政府幹預少數民族內部事務,盡管各少數民族政治訴求五花八門,但都是以反對聯邦政府為目的。
這一時期,緬甸民族矛盾已完全激化,武裝對抗持續不斷,延續至今。
三、奈溫時期:壓制與反抗
1962年3月2日,在緬甸民族問題日趨嚴峻的形勢下形勢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奈溫將軍領導的軍人集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了國家政權,組成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和立法權。
軍事政變之後,奈溫立即宣布中止1947年憲法,並解散了聯邦議會和地方議會。
在民族政策上,奈溫監禁了多名撣邦和克耶邦的領袖及其它少數民族上層首領,還加大對少數民族武裝的軍事打擊力度,企圖減少或消滅民族自治權。
奈溫政府還採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以允許販賣毒品為條件,要求各地的自衛隊效忠緬甸政府,並協助緬甸政府打擊其它少數民族武裝。
奈溫政府迷信武力征服,就在政府軍人數不斷增多的同時,少數民族武裝也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上個世紀80年代末,緬甸共有29支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這些少數民族武裝主要有:克倫、撣、克欽、克耶、孟、若開、勃歐、崩龍、拉祜、佤等民族的反政府武裝,總人數超過4萬人。
奈溫政府統治時期,其中實力最強的一股反政府武裝是緬共人民軍,緬共人民軍鼎盛時期總兵力曾經達到1.5萬人,緬共人民軍其中大部分士兵就是來自於少數民族,主要是佤族。
奈溫政府越採取高壓政策,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方政府間的矛盾就愈發尖銳。
在奈溫執政的20多年間,民族武裝沖突一直是緬甸國內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因為緬甸中央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連年戰亂,使得緬甸的社會經濟發展嚴重受阻,甚至倒退。
四、新軍人政府時期:國中有國
在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凋敝,緬甸的生活物資嚴重匱乏,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1988年3月開始,緬甸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政府遊行,迫於反政府運動的壓力,奈溫辭職,但隨後上台的領導人仍然未能控制住國內局勢。
1988年9月18日,以國防軍總參謀長兼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高級軍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對緬甸實行軍事管制。
新軍人政府對少數民族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和改革,改變了過去主要依靠軍事鎮壓和政治強權的做法,轉而採取了一系列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軟硬兼施的策略。
從1989年以來,新軍人政府先後與脫離緬共的4支少數民族武裝進行和談並達成停火簽署了停火協議。
對於仍然支持反政府武裝的少數民族地區,軍政府繼承了奈溫時期的堅壁清野的戰略,將少數民族群眾強行驅趕到政府劃定的居住區,換句話說,也就是把少數民族群眾強行遷移至政府控制區內居住,想以此切斷少數民族武裝與當地群眾的聯系。
軍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經過新軍人政府的一系列行動,直至上個世紀末,共有17支少數民族武裝與新軍人政府簽訂了和平或停火協議,由此,與新軍人政府簽訂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在形式上成為了「特別行政區」,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之間長達50多年的對抗關系開始得到逐步緩解。
停火協議和特區自治模式雖然為緬甸換來了20年的相對和平,緬甸經濟在此期間也得以復甦,但卻因此形成了「國中有國」的尷尬割據局面,實際上緬甸並未能實現真正的統一,也沒有真正解決緬甸國內的民族矛盾。
為了在2010大選前徹底解決少數民族問題,為未來的民選政府執政鋪平道路,2008年4月開始,新軍人政府分別與克欽獨立軍、撣邦軍和佤邦聯合軍等少數民族武裝進行了談判,要求他們將自己的軍隊改編為邊防警衛部隊,並安插政府軍官實行雙重領導,但槍桿子是緬北民地武(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的簡稱)安身立命的保障,因此,由新軍人政府提出的方案遭到各少數民族武裝的斷然拒絕。
2009年8月,新軍人政府對果敢特區發動了軍事攻勢,驅逐了彭家聲政權,扶植了聽命於中央政府的白所成,並持續向佤族特區和克欽特區增兵。
在新軍人政府的高壓下,部分民地武如克欽新民主軍(丁英部,原緬共101軍區)和克倫尼各少數民族人民解放陣線逐步接受了政府的改編,但新軍人政府與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撣東同盟軍的談判卻陷入了僵局。
五、吳登盛時期:推動和平進程
2010年11月7日,緬甸舉行了20年來的首次大選,但第二天在泰緬邊境妙瓦底地區就爆發了民主克倫佛教徒軍第五旅與政府軍的軍事沖突。
2011年上半年,撣邦、若開邦、克倫邦、克耶邦、克欽邦等幾個地方武裝較多的邦基本開始處於戰爭狀態,戰爭一觸即發。
佤邦聯合軍和撣東民主同盟軍等武裝則與政府軍沒有爆發大規模正面沖突,但雙方也斷絕了政治關系與對話,自此與政府軍形成對峙。
2011年2月,12支少數民族武裝在泰國清邁成立了聯合民族聯邦委員會,開始共同對抗中央政府。
時間進入2011年下半年,新政府發出與民地武和解的信息,吳登盛於2011年8月18日發表了與緬甸各少數民族建立和平的宣言,並向各民地武提出停戰談判的邀請。
佤邦聯合軍和撣東同盟軍與緬甸政府在撣邦東部的景棟進行了談判,會後簽署了初步和平協議。
直至2012年底,先後有欽民族陣線、南撣邦軍、克倫民族聯盟等10支少數民族武裝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或和平協議。
但非常吊詭的是,緬甸政府一方面與主要民地武進行和談或達成停火、和平協議,另一方面卻又與克欽獨立軍矛盾激化,2011年6月9日以來,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雙方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武裝沖突,使得整個緬北局勢嚴重動盪。
⑦ 緬甸果敢事件是什麼啊
緬甸果敢事件指2009年8月8日凌晨,緬軍以果敢槍械修理廠制毒的借口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強搜該廠。緬甸政府軍與果敢特區連日爆發激戰,大批難民爭相逃出果敢,果敢長年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三萬華僑定居,在戰爭過後幾乎全數撤離果敢,果敢特區主席曾透過媒體向國際求援,但在緬甸與中國控制消息的情況下,戰爭未獲得國際廣泛關注。
起因:8月7日,緬方聲稱,查到小中山與小母乃附件有一個毒品加工廠,他們請求果方配合。打擊犯罪組織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作為果敢同盟軍,當然義不容辭。當天晚上7點鍾,果方當即決定令執法處派10名幹警、禁毒委派10名幹警前往配合。可誰也沒有想到,緬軍說查抄毒品製造廠是假,轉而前往楊龍寨把槍械修理廠包圍。但是,被派往配合緬方的隊伍到了楊龍寨後,發現情況不對,馬上把情況向高層領導作了匯報,對突如其來的事情,隊伍沉著應對,並在修理廠門近200米處與緬軍對峙。
經過:緬時早晨7:00鍾,從緬甸中央派來的二級參謀哼索、軍事安全局彤彤尼來到特區辦公室,要與果方進行談判。果方派出了代表團與其進行談判。但由於緬軍的要求太苛刻,以致談判進行了兩個半小時也沒有談判成功。最後,緬方代表說,要果方各常委11:00到他們的營區去進行談判,但果方並不予理睬。下午1點鍾,緬軍再次到特區辦公室,要與果方進行談判。這一次,果方代表團與他們進行了正面對話,3點鍾,果方代表團帶上緬方駐果最高軍分區司令溫貌、中央軍事安全局一級參謀彤彤尼、二級參謀季嘟、少尉昂昂等緬方代表前往楊龍寨槍械修理廠一看究竟。當緬軍看完了槍械修理廠後,當即表示道歉。因為廠里沒有任何與毒品有關的器皿與化學物品。最後,他們只得無功而返。
影響:緬甸政府軍與果敢特區連日爆發激戰,大批難民爭相逃出果敢,果敢長年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三萬華僑定居,在戰爭過後幾乎全數撤離果敢。特區政府稱軍事行動造成果敢上百億人民幣的損失。原果敢特區政府的成員在彭氏家族以及隨之退出政府的人士離開之後,改組為果敢地區臨時管理委員會,接替了原果敢特區政府的角色,其成員中的多數仍由緬共時期的將領所組成。特區政權對外的名稱也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改為「緬北撣邦果敢臨時管理委員會」。原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在8月25日出任果敢地區臨時管理委員會主席,表示會服從緬甸軍政府有關果敢的整兵命令。
⑧ 2015年一月分聽說緬甸克欽軍又和政府軍沖突了嗎
是的
緬甸克欽軍圍攻政府軍 中國公民困境有所緩解2015年01月19日08:41 環球時報
【環球軍事報道】北京時間18日19時30分,克欽帕敢地區的戰事發生逆轉:1月15日至16日期間被緬甸政府軍主力66師攻佔的帕敢克欽獨立軍門灑崗、瓦界、蘇峒陣地、丹貢陣地全部被克欽獨立軍所奪回。從18日上午10時30分起,克欽軍聚集兵力欲報2年前之舊恨,開始圍攻緬軍66師前線指揮部所在地庚昔據點。該據點曾是克欽獨立軍第6營舊總部所在地,2013年下半年為緬軍主力66師攻佔。截至18日晚23時,雙方仍在此地激戰。消息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於氣候和地理因素,緬軍空軍、空降兵、裝甲兵、重炮部隊無法緊急有效救援66師前線指揮部,緬軍66師因此陷入困境,而被戰事所困的克欽當地民眾及中國公民2000餘人的困境因此有所緩解。【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背景資料:緬甸政府軍攻打中緬邊境城鎮 引發中國居民擔憂
在休戰17年後,政府軍與克欽反政府武裝的沖突於2011年爆發,至今已導致超過10萬當地平民無家可歸。由於反政府武裝近期不斷丟失領地,戰火逼近緬中邊境。18日,緬甸政府軍攻打中國怒江州瀘水縣六庫鎮對面的克一旅七營陣地,引起六庫鎮居民的擔憂。
據美聯社報道,緬甸政府已與14支反政府武裝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克欽武裝仍持續抵抗。自2014年10月起,帕敢鎮傲巴雷村的克欽獨立軍就一直處於政府軍66旅的壓力下,當地形勢持續處於緊張狀態中。
緬北戰事緊張之時,恰逢美國高級軍政代表團訪緬。消息人士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此次美國代表團陣容堪稱「豪華」,成員包括美國助理國務卿馬利諾夫斯基、美軍太平洋總部副司令克拉奇菲爾德、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哈維等。這個代表團原計劃1月11日至15日在緬甸活動,結果延長到17日。據透露,人權對話和民主改革是美國代表團訪問緬甸的兩大議題,16日至17日意外延長的行程則是美緬最高級軍官間的秘密會晤,討論與緬甸鄰國的關系、南海問題等「亞太敏感問題」。
緬甸Eleven媒體集團17日報道稱,超過1000名農民、學生和物弊政治活動家16日在曼德勒舉行示威,抗議吳登盛政府在處理農民、學生和工人權益方面的做法,也對其處理民族事務不滿意。在仰御螞灶光,昂山素季也對少數民族事務部長緩和民族沖突鎮扮不力表示不滿。事實上,緬甸各界非常擔心的是,如果緬北的戰事持續下去,那麼緬甸總統吳登盛原定於2月12日號召全國簽署停火協議的計劃將成泡影。
⑨ 是什麼導致了緬甸果敢地區的軍事沖突
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有一百多個民族,主體民族是緬族占總人口的27%,主要生活在下緬甸。緬甸分為下緬甸和上緬甸,就像中國的南方與北方一樣。下緬甸屬於平原地區上緬甸是高原山區。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高原山區。歷史上緬族人的統治從來就沒有觸及目前沖突撣幫北部,上千年北部民族一直處於自治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的國力遭到重創,二戰結束後英國人已無力顧及廣大的海外純橡殖民地。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政府經過談判從英國人手裡獨立,緬甸政府軍是日本統治時期成立的緬甸軍,相當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戰鬥力很差,國民黨殘軍退到緬甸在撣幫北部統治了二十多年緬甸政府軍一直拿他們毫無辦法,直到緬共進談褲腔入這一地區才把國民黨殘軍清除干凈。(就是目前處於沖突狀態的果敢(第一特去)瓦幫(第二特區)還有第四特區)。
歷史上緬甸一直就是鬆散聯邦,緬甸獨立後,昂山在第一屆議會上對各地方政府承諾:這一屆政府到期含衫後你們對中央政府不滿意可以退出聯邦。這一態度可以看出昂山從法理及各方面都是不自信的。昂山在緬甸政府算是素質高的(現在緬甸的民主鬥士昂山素姬是昂山將軍的女兒)不久昂山遇刺身亡。
第一屆議會是在英國人按排下組成的,少數民族占的比例相當高,第二屆議會變成了幾乎全是緬族人。引起其它民族強烈不滿,紛紛與中央政府產生了離心力。緬族人的外貌特徵與印度人有些相似,印度有種姓制度,前幾年緬甸總理欽紐來第四特區視察,來了幾卡車政府軍我與老緬兵有過近距離接觸,看他們一個個那個樣子,拿的槍摩的漆都掉了,像根柴禾棍,人臟兮兮的像土猴一樣,眼神給人感覺很愚昧。
緬族的文化屬於印度文化范疇,而且是印度劣等種姓文化。緬甸其它民族受中國影響屬於漢文化范疇,相當多民族都會講雲南漢話。緬族人從1948年獨立以來一直想用緬族文化影響其它民族,從印度劣等種姓文化與漢文化比較其它民族從心理上就瞧不起緬族文化,用落後的文明去影響先進的文明這種做法是不合邏輯的,是難以融合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⑩ 緬甸緬甸是不是在打仗
當地時間5月12日凌晨4點左右,緬甸政府軍與周邊的民族地方武裝在緬甸北部城市木姐發生沖突。法新社12日援引緬甸軍方消息人士的話稱,此次沖突造成至少19人死亡,多人受傷。
據了解,撣邦位於緬甸東部,與中國、泰國和寮國接壤。報道稱,此次沖突發生於緬甸政府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之間,後者是在緬甸北部為爭取更多自治權而戰的幾個叛亂組織之一。該組織發言人表示,今早5點開始沖突在3個地方發生,分別為2個在木姐的軍事基地和一座通往臘戍鎮的橋邊。近幾個月來,隨著國際社會聚焦於該國西部的羅興亞危機,緬甸北部靠近中國邊境的沖突不斷升級。軍方被指控對若開邦的無國籍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清洗運動。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2日凌晨4點左右,緬甸政府軍與周邊的民族地方武裝在緬甸北部城市木姐發生沖突,大批緬軍士兵進入市區,槍炮聲接連不斷,就連緊近木姐的中國姐告也能清楚地聽到槍炮聲,目前已經有在路上的司機被流彈擊中。中緬邊境的木姐邊貿通道暫時中斷。此前,緬甸政府軍就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武裝等組織在克欽邦的德奈等地區交戰,使得大批難民逃亡密支那等地,而目前戰火又蔓延到了撣邦的主要邊貿城市木姐,目前已經有一部分木姐居民逃往中國邊境一側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