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小麥收購廠在哪裡
1. 小麥秸稈哪裡收購
小麥秸稈哪裡收購收購小麥秸稈,如果是自家地里的話,都有人會去村裡面收購的。
2. 農民將青小麥收割,1500元一畝賣給飼料企業,到底是誰在高價回收
農民將青小麥收割,1500元一畝賣給飼料企業,應該是一些飼料廠家在高價回收。雖然說小麥是糧食作物,但是小麥的收購價格實在是太便宜,相對於小麥的收購價格來說,麥青收購一千五百元一畝地,就是比較高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自然願意把麥青賣給價格更高的飼料廠家。畢竟現在小麥的收購價格,可能還顧不上種植小麥的成本,辛辛苦苦一年到頭,除去人力成本,還要倒貼錢,這對於農民來說是不劃算的。
- 三、小麥減產成為飼料。
除了飼料廠家的高價收購之外,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小麥的減產,雖然說是一樣的種植方法,但是因為低溫天氣的影響,除草劑的危害等等一些客觀的因素導致小麥出培此現了一些長勢不佳的狀態,所以賣麥青,相對於收割小麥來配搏迅說就更劃算。因此,人們就會選擇收割麥青。正如專家所說的那樣,等級比較低,產量少的小麥,還不如收割下來做飼料。
3. 緬甸在哪
緬甸在亞洲,在中國西南方位的位置。
緬甸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凳滲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緬甸也叫緬甸聯邦共和敗粗首國。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
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察數主義共和國。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最大城市仰光遷至內比都(前稱彬馬那)。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緬甸與其他國家關系
民盟政府上台後希望與西方保持較好關系。2017年5月,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訪問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6月,昂山素季訪問加拿大。017年1月,英國外長鮑里斯、約翰遜訪緬。
11月27日,教皇方濟各抵達緬甸仰光,成為首位訪問緬甸的羅馬教皇。2018年1月18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訪問緬甸西部若開邦。這是首次有外國政府閣僚進入若開邦地區。
在若開邦暴力沖突發生後,西方主要國家普遍指責緬甸侵犯人權。2019年9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緬甸,這是韓國總統時隔7年再次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緬甸
4. 小麥農業小常識
1.有關小麥的知識
小麥的分類
小麥的種類,通常可按以下三種方法進行分類:
(1)按播種季節分,可分為冬小麥與春小麥兩種。播種的小麥稱春小麥;秋季播種的小麥稱冬小麥。我國以冬小麥為主。春小麥籽粒兩端較尖。腹溝較深,皮層料厚,故出粉率較低。
(2)按皮色的不同,可分為白皮小麥與紅皮小麥兩種。白皮小麥呈黃色或乳白色,皮薄,胚乳含量多,出粉率較高;紅皮小麥呈深紅色或紅褐色,皮較厚,胚乳含量少,出粉率較低。
(3)按籽粒胚乳結構呈角質或粉質的多少,可分為硬質小麥和軟質小麥。角質,又叫玻璃質,其胚乳結構緊密,呈半透明狀;粉質胚乳疏鬆,呈石膏狀。凡角質占本糧粒橫截面1/2以上的籽粒,稱角質粒。含角質籽70%以上的小麥稱硬質小麥。凡角質不足本糧粒1/2(搏坦包括)籽粒,稱粉質粒。含粉質粒。含粉質粒70%以上的小麥,稱為軟質小麥。
世界上自北緯67度的北歐至南緯45度的阿根廷南部,從低於海平面150米的中國吐魯番盆地到海拔4100米的中國 *** 高原,都有小麥種植。主產區在北半球的北緯30-60度之間的溫帶地區,南半球的南緯25-40度之間的地帶陰一定的種植面積。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小麥面積。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小麥面積佔世界小麥面積的90%,主要分部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
冬小麥秋季播種,次年夏季收獲,面積約佔3/4,分布廣泛。春小麥春季播種,當年夏、秋季收獲,面積約佔1/4,多分布在緯度較高地區。
2.農業種植知識
暈。專業問題:
水稻一般是插秧的,水稻秧苗一畝地可以播種40-50斤種子. 看你出苗率的高低,如果是80%以上的話,可以插40-45畝田左右. 還要看是三系種還是兩系種,一般兩系種用種量小些,可以多插幾畝.
一斤水稻種子的價格么:每斤7角到9角。各地按品種應該有差異的。
麥子么。一畝大概是50斤。和發芽率也有關系。
小麥種子價格應該是每斤6角到1元1角。也是看地域和品種了。
化肥么:一般80斤就可以了。初春20斤尿素做追肥
3.對小麥各個階段發育需要了解哪些知識
小麥在完成生長的周期,不同階段需要一定的綜合的外界條件也是不相同的,如水分、溫度、光照、養分等,其中有一、二個因素起主導作用.了解小麥的階段發育過基氏桐程,就可以更好地種植它.從栽培的角度,可以分為:1、營養生長階段:即從萌發到幼穗開始分化之前,特點是生根、長葉、分櫱.2、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核和並進階段:自幼穗分化到抽穗,特點是幼穗分化發育與根、葉、櫱、莖的生長並進.3、生殖生長階段:即抽穗到成熟,為開花授粉、形成子粒和灌漿成熟階段.第一階段決定穗數,第二階段決定穗粒數,第三階段決定粒重.其中第一階段決定穗數是構成產量的基礎.。
4.誰能告訴我昌濰地區小麥種植的有關知識
冬季麥田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壯苗,保證苗全、苗勻、苗齊安全越冬。
苗壯應有3個以上分櫱、粗壯、葉寬色深,根系發達。苗全就是保證麥田全苗,沒有缺苗斷壟。
苗勻就是要求麥苗分布均勻,無疙瘩苗。苗勻是壯苗的基礎。
苗齊是指整個田塊麥苗整齊一致。安全越冬就是要減輕麥苗凍害,防止死苗。
1.開溝覆蓋,保持麥田良好墒情 播種時來不及開溝的田塊,應及時開好田溝,並結合開溝,對麥種進行補充覆蓋。可在地表覆蓋農作物秸稈或稻草等,以保墒、增溫,同時提高了土壤有機質。
2.看苗追肥 小麥進入分櫱期以後,是促根增櫱的重要時期。合理追施肥料,不僅能滿足幼苗生長需要,而且可以起到冬施春用的效果。
對於基肥施用不足的或者播期偏遲的田塊,應早施分櫱肥。分櫱肥可在越冬期結合臘肥施用,臘肥宜選用優質的腐熟有機肥,每畝用量1500千克左右。
未施臘肥或臘肥施用量偏少的田塊,應將春季的追肥時間適當提前,於返青期每畝施用4~5千克尿素,促進麥苗分櫱發根。對於底肥不足的麥田要及時進行追肥,促弱轉壯,旱地麥田冬前追肥,可以充分利用雨雪發揮肥效。
冬前追肥量一般畝追尿素5~10千克。採用隔行溝施、穴施,施後覆土,提高肥效。
3.及時中耕鎮壓 對麥田普遍進行一次中耕,消滅雜草、破除板結,對於播種偏早,生長偏旺麥田,可採取深中耕或噴施壯豐安等進行控制。大力推廣化學除草新技術。
旱地麥田要在封凍前進行一次鎮壓,以利於提墒、踏實土壤、增溫保苗等作用的發揮。 4.合理灌溉 小麥播種後至返青拔節前,一般不需要進行灌溉。
但在天氣持續乾旱、土壤墒情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應積極抗旱灌溉,保證出苗整齊,生長健壯。有條件的地方,高產田塊可灌溉冬水,有利於保苗越冬和高產群體的形成。
5.採取措施,控制旺長 由於小麥播量偏大、氣溫偏高,容易造成一部分田塊出現旺長過苗的問題,不僅不利於幼穗發育,造成穗小粒輕,還加大了倒伏、凍害的危險。冬前可進行鎮壓、深中耕,中耕深度可達10厘米左右;起身期採用矮壯素、多效唑等葯劑進行化控;並控制肥水的施用,追肥時間適當推遲。
6.適時進行病蟲草害的防治 播種出苗後,應抓緊利用冬前的溫暖天氣,進行化學除草,防止春後雜草基數過大,防治困難。蟲害、病害也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5.小麥有關的地理知識
以下知識希望能幫到你
春小麥:喜冷涼氣候,比較耐寒,適應性強,分布廣,日平均氣溫 0℃左右;即「頂凌」可播種,4-5℃時種了即可發芽出苗,苗期可耐-6℃左右低溫。因早、中、晚熟品種不同,全生長期需要≥ 0℃,積溫在1600-2100℃之間,生長期為85天- 105天。而北部、西北部乾冷以及西南高寒的民族地區均可滿足春小麥的生長條件。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寧夏、甘肅臨夏、甘南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 *** 從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賓平原,從濕潤、半濕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均有種植。近十幾年業,民族地區的春小麥種植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強,適應面廣,豐產性高的春小麥良種,並已在各地得到推廣。如內蒙古地處陰山丘陵的察右中旗、卓資縣、固陽縣等地春小麥曾突破千斤關,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洪農場創造了畝產1585斤世界最高紀錄。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近年來春小麥有由北向南擴展的趨勢。
冬小麥:在民族地區主要有廣西、貴州、雲南、 *** 等區(省)。這些區(省)大多以水稻為主,冬小麥作為冬種作物在旱地種植,種植面積雖少,但它的種植可有利於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總產量。由於這些地區的群眾以稻穀為主糧,小麥商品率較高。冬小麥在種植地域上已跨上新高度,在海拔4100米的青藏高原上試種成功,在高原3000-3800米地帶,可獲得高產,也不易發生銹病。1959年培育了「肥麥」良種,1972年開始大面積推廣,很快就成為 *** 第二大栽培作物,超過了春小麥,僅次於青稞。「肥麥」適應強、耐水肥,具有分櫱力強、有效分櫱率高、抗逆性好、莖桿粗壯堅韌和抗倒伏的特點。1979年在 *** 彭波農場的11.6畝試驗地曾生產出畝產1339斤的高紀錄。
6.關於玉米小麥的生長知識
葡萄氣候、土壤、地域條件是葡萄生長的先決條件。
一般來說,葡萄樹適合溫和的溫帶氣候,所以全球大部分的葡萄園都集中於南北緯38度~53度之間的溫帶區。影響葡萄成長的氣候因素有很多,以陽光、溫度和水最為重要。
葡萄受天氣變異的影響也很大。尤其是成熟期的雨和霜凍。
葡萄園的土質對葡萄品質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般葡萄樹並不需要太多的養分,所以貧瘠的土地特別適合葡萄的種植。
斜坡既有利於陽光集中照射,又擁有更好的排水性能,所以要比土壤過於肥沃的平地更適合種植葡萄樹。 荔枝 荔枝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實,別名丹荔,麗枝。
原產於我國南部,以廣東、廣西、福建、四川、台灣、雲南等地栽培最多。每年6~7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去外殼,取假種皮(荔枝肉)鮮用或乾燥後備用。
在今日中國的台灣、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四川及雲南,都有種植荔枝,大約是從北緯18度至北緯28度都有。中國以外很多國家亦有種植,近者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如越南、泰國等都有荔枝出產,引入荔枝栽種的國家有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加利福尼亞、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印度、南非、馬達加斯加、以色列和墨西哥等。
廣東省茂名地區是全國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產基地,全市水果種植面積達430多萬畝,其中荔枝面積176.57萬畝,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產國印度的荔枝面積(84.3萬畝)的兩倍多,約等於中國以外世界各國荔枝面積的總和,荔枝年總產量佔全國25%,佔全球20%。 龍眼龍眼分布區年平均溫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
喜乾熱生境,在全年生長發育過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氣溫和適當的乾旱,夏秋間(5--11月)生長期需要26--29℃的高溫和充沛的雨量。為喜光樹種,幼苗不耐過度蔭蔽,壯齡樹更需充分陽光。
天然更新良好,屬深根性樹種,能在乾旱、瘦瘠土壤上紮根生長。萌芽力強,採伐跡地或火燒跡地的樹樁,能迅速萌芽更新。
龍眼原產於我國南部及西南部,現我國龍眼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等省(區) ,此外, 海南、四川、雲南和貴州省也有小規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龍眼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
甘蔗甘蔗是熱帶、亞熱帶作物,具有喜高溫、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長期長的特點。它對熱量要求尤其較高,冬季最低溫度如果低於0℃,就有可能遭受凍害。
我國南方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水熱條件較好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是適宜種植甘蔗的地區。甘蔗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國位居第三,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還有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等。中國蔗區主要分布在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區)。
油菜 油菜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
從我國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印度公元前2000-1500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關於「沙遜」油菜的記載。
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認為有兩個:亞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歐洲地中海地區是甘藍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芥菜油菜是多源發生的,我國是其原產地之一。
我國古代油菜稱芸薹,東漢服虔者>中,「芸薹謂之胡菜」。最昌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現在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其後逐步在黃河流域發展,以後傳播到長江流域一帶廣為種植。
歷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50年代在長江流域推廣,並以勝利油菜為基礎逐漸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產甘藍型品種。
70年代初,甘藍型油菜引入黃淮地區,由於具有較好的豐產性的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區大面積推廣。
7.農業知識問答現在澆小麥越冬水合適嗎
小麥澆越冬水是在過去的生產條件下形成的一項傳統技術。過去冬季氣溫低,土地瘠薄,加之早期品種抗旱能力差,因此生產中一般都要澆越冬水,以此保證小麥冬季有適宜的水分供應,鞏固冬前分櫱,穩定地溫,壓實土壤,防止凍害死苗。
與過去相比,現在生產及氣候條件有了明顯的變化。因此小麥澆越冬水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
1.小麥播種時深層底墒充足、秸稈還田及整地播種質量高、土壤地力基礎較高、播期播量合適、播深適宜、播後很好鎮壓、冬前苗情達到壯苗標准,這樣的田即便不澆越冬水,小麥也可安全越冬。
2.遇以下幾種情況小麥則要澆越冬水:未澆底墒水、搶墒播種、深層底墒不足時。
對於需要澆越冬水的麥田,應掌握好澆水的最佳時間,澆得過早或過晚均不利。澆越冬水時間應以日均氣溫3℃~5℃時為宜,大概為11月中旬至12月初。
8.小麥的種植方法,詳細的步驟和過程
小麥栽培技術 (一)整地1、土地平整。
2、土層深厚。3、結構良好。
4、有機質和養分含量高。(二)麥田整地技術做到:早、深、松、碎、凈、平。
早——前茬收獲後及早整地;深——適當加深耕作層;松——表面疏鬆通氣不板結;碎——土渣細小;凈——及時滅茬,表土無作物根蔸;平——地面平整,廂平溝直。(三)施肥1、小麥施肥特性 (1)小麥對氮、磷、鉀吸收:氮素在小麥籽粒中占乾重2.2%,是構成細胞原生質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麥籽粒中占乾重0.7-0.9%,是 *** 白的組成成分。鉀素在小麥籽粒中占乾重0.5-0.6%,是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和運轉。
(2)小麥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生產100公斤小麥) 純氮:2.75-3.23公斤,折碳銨46.8-54.9斤;五氧化二磷:0.88-1.39公斤,折過磷酸鈣106-16.7斤;氧化鉀:2.4-4.0公斤,折氯化鉀14.4-24斤。(3)小麥與微量元素。
小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錳、鋅、銅、硼、鉬等微量元素。缺錳:小麥葉片柔軟下披,有時出現灰色斑點。
缺鋅:影響小麥分櫱,降低成穗率。缺硼:雄蕊發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結實率。
缺鉬:小麥植株矮小、穗小、粒少、產量低。(4)施肥方法 A、生產200-25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准畝):總施氮量為12.5公斤;生產450-50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准畝):總施氮量為碳銨5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鉀肥10-15公斤,有機質佔60-70%。
B、基肥:標准畝施有機肥2500斤,N、P、K肥占總肥量的60%。追肥:追肥佔40%。
(5)種植密度 A、密度與光合生產的關系:小麥生產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轉變成有機質的過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過低,浪費光能,光合產物減少;密度過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產物也增加,通風透光不良,功能葉片死亡提早,光合壽命縮短,合成有機質減少。
B、密度與產量構成因素的關系:種植密度一般基本苗,它是產量形成的基礎,密度增加時,單位面積的穗數得到提高,但穗粒數和千粒重下降;密度降低時,穗數減少,但穗粒數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一般要求每畝基本苗數在15-30萬才是適宜的種植密度。
(6)選用良種。優良品種的特點: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產量穩定。
當前生產上應用的良種有:鄭麥9023、鄂麥23、鄂麥18、華麥13.(7)播期、播量及播種方式 A、播期。冬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7-18℃,在10月以後播種;半冬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種;春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3-14℃,在10月底開始播種;華北地區在9月中旬播種;華南地區在11月中旬播種;華中地區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
B、播量。一般畝播15-18斤。
C、播種方式。分三種播法:條播、撒播和點播。
小麥的田間管理 一、出苗分櫱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田間管理1、生育特點:出苗分櫱階段,自播種出苗開始,到拔節為止。春性小麥出苗—拔節4葉進入幼穗伸長期;半冬性小麥出苗—拔節5葉進入幼穗伸長期;冬性小麥出苗—拔節7-8葉進入幼穗伸長期。
2、栽培特點 (1)要苗齊、苗壯。(2)爭取早分櫱、早發根。
(3)達到壯苗越冬。(4)營養物質積累多,有利於安全越冬,為增產打基礎。
3、管理措施 (1)苗肥:齊苗後追一次速效肥,促進幼苗生長,提早分櫱,一般每畝追尿素5-8斤;(2)分櫱肥:分櫱肥用量不可過多,防止冬前旺長,降低抗寒能力,一般畝追尿素8-10斤;(3)臘肥:冬至過後,一般施有機肥2000斤,鞏固冬前分櫱,促進幼穗分化。(4)化學除草:在播後至出苗前,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300克兌水120斤噴霧,在下雨期間噴葯最好。
(5)壓麥:壓麥一般在越冬期間進行,對生長壯、旺苗進行鎮壓,控上促下,縮短莖基部一、二節間長度,增加粗度,提高抗倒能力。(6)防禦凍害:防禦凍害的主要措施有,選用抗寒強的品種,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寒潮來前澆水,減輕凍害。
二、拔節孕穗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田間管理1、生育特點:拔節孕穗階段包括拔節、孕穗、抽穗等生育時期,屬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早春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小麥開始拔節,拔節後分的櫱一般為無效分櫱。
孕穗以後是小花發生分化和部分退化的時期。拔節期以莖、葉生長為主,孕穗期以莖、穗生長為主。
2、田間管理:1追肥。拔節期:一般每畝追尿素15斤左右,增粒增重,防早衰。
孕穗期:一般每畝追尿素5-6斤,增加穗部營養供應,促進生殖器官發育。2清溝排漬。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麥開始拔節,3月份雨水逐漸增多,導致小麥各種病害發生,麥田要注意清溝排漬,降低水位,減輕病害。3預防倒伏。
a、採用矮桿品種。b、合理應用肥水。
c、控制旺長,小麥過旺生長時,可用矮壯素進行防治。三、抽穗成熟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田間管理1、生育特點。
本階段指小麥抽穗後的生殖生長時期。長江中下游小麥在4月中旬前後抽穗,抽穗時間大約40天左右。
本階段是小麥籽粒形成時期,也是決定小麥粒數的關鍵期。2、管理措施。
(1)合理排灌。小麥抽穗後,生理需水量增大,是小麥一生中需水的高峰。
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相當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為宜。南方4、5月份多雨,要注意清溝排漬,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
(2)防治病蟲害。
9.怎麼樣種植小麥能獲豐收
10~15 天,幼苗可長到 10 厘米高 每年澆水灌溉3次,秋季施入基肥後澆第一次水,小麥出苗時澆第二次水,8月底至9月澆第三次水。
小麥草種植方法: 1 、小麥苗栽培盤尺寸: 29 厘米 *42 厘米 2 、無化學肥料的有機土 3 、小麥種子應妥善保存,以分裝小包, 存放溫度在攝氏 10 至 25 度為佳,防蟲蛀蝕及受潮,可放電冰箱保存,使用時首先去除 雜物及破裂、缺胚、瘦弱、腐壞等不能發芽的麥種,務求凈盡。 4 、將挑選過的麥種約 8 英兩( 303 克),用冷水浸泡約 6 至 10 小時,以促進小麥快速萌芽。
夏季浸泡時間可酌減,以免久泡傷 腐胚芽,冬季浸泡時間可加長。 5 、將浸泡約 6 至 10 小時後的水分瀝干,再沖水洗凈後瀝干, 傾斜放在架上,瓶口罩上細目尼龍網,催芽約 12 小時。
室溫 25 攝氏度左右為最適發芽的溫度,室溫過低則緩慢。 夏季溫度超過 29 攝氏度時,室內應開空調機,以防溫度過高, 使麥種腐爛 6 、將純凈有機土倒進栽培盤後灑水,使土壤濕潤,但不可泥濘。
7 、將催芽麥種均勻分布在泥土上。 8 、用噴壺灑水使其濕潤,但不可泥濘。
略微傾斜以防積水而腐爛。 9 用盤或報紙覆蓋二至三天。
10 、第四天掀開盤子,不宜置強烈陽光下直接曝曬過久,需移到有間接陽光照射之處,雨季可用普通日光燈照射代替陽光,每天灑水一次,保持土壤適度濕潤。 11 、長到 100 ~ 125 毫米高時可以收割,經沖洗後立即榨汁。
榨汁後需盡快飲用,如不能立即飲用時,則可放在冰箱中冷藏大約 12 個小時,超過 12 個小時就會變質,應該倒掉了。 餘下的不可沖洗,用塑料盒放電冰箱 中可貯存 7 天。
註:用過的土壤可用膠布蓋著三星期後即可再用。將根部留在土壤里做肥料,土壤便會愈種愈肥沃。
小麥苗培育架 小麥苗榨汁機 小麥苗汁、各種芽菜汁及葉菜汁,不適合用高速方式的果汁機榨汁, 應採用一種特別設計,用不銹鋼材料製造的慢速手搖或減速馬達榨汁機來榨汁,可保存完全養分. 以下有幾個原則: (l)可以用普通花盆,也可以用下面有排水洞的任何器皿,也可以用淺底(約一寸深)的無排水洞臉盆,十四至十八寸大小最適合(即快餐店供顧客載食物的那一種)。若無排水洞的話,澆水要特別小心,以免浸壞。
(2)最好用噴水壺淋水,保持均勻。澆水多少完全要看天氣,特別是溫度、濕度、風速而定,總之保持泥土濕潤就可以。
(3)把苗盆放在光線較強、通風、沒有直接陽光曬到的地方。 (4)泥土可到花市或花店買沒有人工化學肥料的培植土,或用泥炭沼與普通泥土混和。
(5)可以自己堆肥,但要一點知識技術和設備。每次收割之後泥土堆肥休息三至四個星期,可以循環再用。
(6)如果你每天食用一盆小麥草,就要買十二個淺盆,因為小麥草大約6-9天收割,另外頭三到四天要用另一個淺盆覆蓋著,使發芽更快。 (7)10度以下植物生長太慢,不宜種苗。
三十度以上容易發霉,要小心通風。若根部有霉出現,極小量則無妨(不吃那一部分),但份量明顯多起來,就要連泥一起棄種。
(8)要選用新鮮優質的種子,若一眼望過去已看出有些種子不妥,則不要買。最好買有機種子。
種植方法: (l)把種子催芽 a.將種子洗好,放入一個廣口玻璃瓶內(有色玻璃更佳),浸水四~十小時(視天氣及不同的種子而定,通常種子體積越小,浸水時間越短。)種子占玻璃瓶內的體積不能超過10%。
b.在瓶口用橡皮筋紮上一塊紗布或尼龍網,倒去所有的水,直到不再滴水為止。 c.把瓶倒轉成45度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每日二~四次加水倒水,浸一兩秒已夠,把水倒至不再滴水,放回原位。 (2)把泥土平鋪在淺盆上約一寸厚。
(用普通花盆亦可) (3)澆水至溫潤為止,勿多至水浸程度。 (4)種子在瓶中 15至36小時應開始發芽,這時除去沙網,均勻地鋪在泥土上面,挑出腐爛或不妥的種子。
(5)用報紙、膠布或另一個覆轉的膠盆蓋住,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如泥土太干(天氣炎熱或濕度較低),每日澆水,如不覺得乾燥則不用澆水。
(6)約兩日後,種子發芽有半寸高時揭開蓋子讓青苗曝光。 (7)大約第七天收割。
小麥草約5一8寸時收割最好。收割時用種剪盡量切近泥面。
(收割時間要看環境,水質、氣候及種植的品種而定,由5-12天不等。)。
5. 緬甸里共有一千袋小麥粉批發商運走的15車還剩下250袋平均每車運多少袋小麥粉
(1000-250)÷15=750÷15=50(袋)答每車運50袋麵粉
6. 湄公河產小麥嗎
湄公河不產小麥,湄公河是稻米生產的主要產地。
湄公河下流及其9條叉道流入南海時所形成的沖積平原,稱為湄公河三角洲,該河段也被越南人稱為九龍江,是越南第一大平原,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其中1/5屬於柬埔寨)。
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澤。越南南方60-70%的農業人口集中於此,是越南稻米生產的主要產地,也是東南亞著名的產米區之一。
湄公河流域
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長的河流,總長約4909千米,流域總面積:81.1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發源於中國青海省,流經西藏自治區與雲南省,此後成為緬甸與寮國之間,以及寮國與泰國之間的部分國際邊界,還流經寮國、柬埔寨與越南,然後在胡志明市(即原稱西貢)南面注入南海。
寮國首都萬象與柬埔寨首都金邊均在岸邊。
湄公河約3/4的流域面積在其下游流經的5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與越南。
瀾滄江流出中國國境以後的河段稱湄公河,占湄公河一瀾滄江總流面積的77.8%,幾乎包括整個寮國、柬埔寨和泰國的大部分地區、越南的三角洲地區和部分中部高厲河道平均比降約0.16‰。
7. 沙特的農業血淚史:曾是小麥出口大國,如今卻用石油換淡水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根據已探明儲量的數據顯示,全世界約有50%的石油儲存在中東的地下,這些石油足夠當地國家自給自足數百年甚至更久。可是,在未來主流能源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現實情況下下,中東各國不得不瘋狂地開採石油,以達到資源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年開采量的90%以上都被用來出口,可謂賺足了世界其他地區國家的錢,被稱為「坐在金山上」的國家。
在中東地區的諸多國家之中,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多年來一直遙遙領先,1990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就超過2500億桶,是世界上石油儲備最多的國家,直至2010年才被後起之秀委內瑞拉超越。但即使是這樣,沙烏地阿拉伯依然牢牢掌控著世界石油產量、出口量第一的位子,石油在沙特經濟佔比中也始終保持著主導地位。另外,沙烏地阿拉伯的天然氣儲量也很大,已探明儲量排名世界第五位,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大國。
按理說,沙宴州做特阿拉伯國土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有三千多萬,還擁有如此優厚的資源條件,靠著巨額能源收入的加持,應該可以順利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強國跡喊,在中東地區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但事實上,他們至今也沒能做到這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他們缺乏另外一樣更重要的資源-淡水。
淡水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石油。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但水卻是生命之源,任何生命的延續都離不開水,特別是淡水,無論是人口、農業還是工業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淡水來轉化。就拿中東地區常見的旱地作物小麥來說,每產出一噸小麥就需要消耗1000噸淡水,這對於乾旱缺水的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1000噸水的價值遠比1噸糧食要高。可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農業是一切產業的基礎,沒有足夠的淡水就無法支撐農業生產,而沒有強大的農業生產基礎,其他產業的發展都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所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沙烏地阿拉伯就曾對本國農業進行大規模重組,意圖通過自給自足和改善農村收入來實現糧食安全。在政府的數十年的大力主導之下,沙烏地阿拉伯的糧食產量迅速飆升,並在20世紀90年代初成為世界第六大小麥出口國。然而後來的事實卻證明,沙特的現代農業史等同於一步血淚史,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在淡水資源上的頹勢實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沙烏地阿拉伯國土面積雖然龐大,但其境內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以沙漠或者荒漠的形式存在,耕地佔比僅有1.7%左右,降水稀少,除了西南的幾個省份之外,其他地區的年降水量普片在100毫米以下,部分地區甚至低於60毫米,這種超低降水量,再加上沙漠地區的超高蒸發量,使得沙烏地阿拉伯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都十分匱乏。
根據資料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地區每年產生的地表水總量平均為20億立方米(約相當於沙特2010年城市用水總量),地下含水層儲水總量大約有500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17個丹江口水庫的儲水量。這個數據乍一看非常大,但事實上因為地表淡水補充有限的緣故,這些地下水中有5000億立方米是不可再生的「化石水」,只有10億立方米是可再生的淡水。也就是說,沙特的地下水其實是像石油一樣不可再生的,用完就徹底沒有了,每年能夠使用的淡水撐死也就20億立方米。
20億立方米對於沙特來說,是什麼概念呢?在沙特農業晌衡發展巔峰時期,也就是19世紀90年代初期,沙烏地阿拉伯居民、農業、工業每年所需的淡水總量超過300億立方米,即使把境內所有的地表水都100%利用完全,其佔比也會不超過7%,淡水缺口達93%之多,每年需要從地下或者海中獲取200多億立方淡水。沙特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並且沒有之一。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沙特政府就開始部署大量的財政預算,用以大興土木,在沙特境內興建電力設施,開發井泉、灌溉水渠、公路,以及建立農產品銷售系統。同時還修正了「公共土地分配條例」,將一定面積(5-400公頃)的休耕地分配給當地企業和個人,讓他們進行農業開墾,政府提供無息貸款以及補貼,並承諾會以不低於國內銷售和出口的價格收購這些土地上產出的農作物。另外,如果分配的這片土地在規定時間內被開發到25%以上的面積,那麼這片土地的歸屬權就會自動轉移給被分配人或者企業。這種舉措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沙特民眾的積極響應,積極地推進了沙烏地阿拉伯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發展進程。
截止到1989年,沙烏地阿拉伯一共分配了超過1.5萬平方公里(150萬公頃)土地給予個人和企業。在此期間,由於福利政策優厚,收購價格較高的緣故(比同時期國際糧食價格高出數倍),這些分配出去的土地都被迅速地利用起來,使得沙特農產品產量出現暴增,特別是小麥的產量,不僅完成了政府早期的目標(自給自足),而且還出現了大量的生產過剩,最終導致政府不得不將收購價格下調,以控制不斷增長的小麥產量。
可是,任何政策都有漏洞,投機倒把的人哪裡都有。在80年代後期,沙特國內小麥的收購價格雖然經歷了數次下調,但下調的幅度卻不大,收購價仍高於國際市場很多,最高的一段時間收購價竟比國際價格要高出三倍之多,以至於有些人甚至直接拿進口的小麥充當自己生產的小麥欺詐政府。為了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沙特政府一方面鼓勵民眾種植小麥、大麥以外的經濟作物,另一方面對農產品的進口許可權做了規定,由沙特國家糧食儲備總局(GSFMO)壟斷經營。同時,對農業用水進行高額的補貼,對電力供應進行大幅度降價。
這個計劃引起了沙特民眾的巨大反響。因為種地的機械、設備、基礎設施是政府免費搞的,土地是政府免費分的,油價又近乎免費,唯一貴一點的就是水電了,如今水電價格再降新低,政府還高價收購,這不是送錢嗎?
於是在1983年至1990年間,沙特的農作物種類和產量進一步增多,但增長量最大的還是小麥,因為沙特地區的其他作物產量不佳,沒有小麥的經濟效益高。根據1989的數據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在這一年的小麥產量達到350萬噸,比五年前增加了2.5倍之多,沙特也因此成為世界第六大小麥出口國。
沙特 歷史 耕地變化
沙特 歷史 淡水消耗量(單位:百萬立方)
面對日益高昂的農業生產價格,以及水資源的日益枯竭,沙特不得不調整農業的發展方向。他們將部分農業產業轉移其他國家發展,比如說:美國、加拿大、非洲、阿根廷、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可用耕地較多的國家,這樣就可以利用他國富餘的土地資源發展本國農業,從某些意義上說,沙特的這種做法比直接進口更加有利於緩解糧食安全危機。
沙特焦夫省北部農業開墾變化圖
一般來說,沙烏地阿拉伯轉移到國外的都是耗水量極大的農業項目。比如說畜牧業,他們選擇在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購買土地,用以種植苜蓿,然後將苜蓿拉回沙特養牛養羊,這樣一來,畜牧業的淡水損耗大部分就都轉接到其他國家去了。在2016年,沙特境內僅奶牛的保有量就高達17萬頭,其他肉類牲畜數量更多,很難想像一個遍地沙漠的國家可以擁有如此規模的畜牧業。
在糧食安全和淡水安全問題上,沙特最初選擇了糧食(農業),但是最終他們又選擇了淡水。未來,沙特的農業將會朝著兩個方向前進,第一個是加大海外購地規模,將耗水性強的產業轉嫁到國外,第二個是加大海水淡化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使用石油作為能源來換取淡水,使之能夠達到供應本國農業的規模。
目前,沙特的海水淡化規模世界第一,僅在2011年就有27座海水淡化工廠,日產淡水可達330萬立方米,但海水淡化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還需要巨大的能源,沙特石油天然氣產量的25%用於海水淡化事業,預期到2030年,沙特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50%將用於海水淡化。在許多人看來,沙特是坐在金山上的國家,十分富足,但事實上,沙特卻一直在用能源換取淡水—— 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非常不起眼的資源。
8. 現在那裡在收小麥
河南者譽省的南陽、信陽、駐馬首陸段店、平頂山等地小麥陸續悉宏開始收割。此外,安徽、江蘇等地一些地區的小麥也進入收獲期。
9. 緬甸在哪
你知道嗎,不知道的話我來告訴你吧,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西運模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 。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5000年前,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旁昌緩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境內最大城市仰光遷至新都內比都。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迅數稻米、小麥、甘蔗等等。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