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首都哪個城市
㈠ 緬甸的首都是哪裡
緬甸的首都是仰光。
㈡ 緬甸的首都是什麼地方
內比都。
內比都(NayPyiTaw,曾用名彬馬那Pyinmana),人口約80萬。
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㈢ 緬甸有幾個首都
緬甸有1個首都,是內比都(Naypyidaw),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位於仰光以北,距仰光約400公里。2005年11月6日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都到此,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Taw(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
內比都原名彬馬那,為緬甸第三大城市,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戰略地位重要。亦是前首都仰光與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內比都城市規劃分成賓館區、住宅區和政務區等不同區域。面積約有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市大9倍多。
國家簡介
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Myanmar),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人口5458萬(2020年4月),共有135個民族,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全國分7個省、7個邦和2個中央直轄市。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緬甸為東盟成員國,已加入東盟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韓國—東盟自貿區、日本—東盟自貿區、印度—東盟自貿區。
㈣ 緬甸的首都是哪裡
原來是仰光,現在改成了「內比都」
1、簡介
內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原稱彬馬那(Pyinmana,緬甸語),於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名。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的首都。
2、遷都時間
緬甸軍政府在事前毫無徵兆下,突下令多個部門在2005年11月6日一天內搬遷。資訊部長覺山將軍翌日(2005年11月7日)才對外證實已經遷都。
根據BBC的報導,其實緬甸軍政府在過去幾年間已開始特別關照這地區,並於約12個月前大規模的建設開始。所以,相信緬甸軍政府早在數年前已開始籌劃這個遷都計劃,只是並未有對外公布。
3、遷都目的
根據報導,緬甸政府遷都的目的,相信主要是因為該地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路進侵,及控制欽族(Chin)、克倫族(Karen)、卡雅族(Kayah)和撣族(Shan)等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據BBC的報導,遷都時所有人都不可以帶家眷前往,許多未婚的單身漢也被軍政府下令遷住該地。
4、基本設施
政府消息稱,新政府建築群位處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根據藍圖,它建成後將包括有總理官邸、議會大樓、機場、醫院、中型水力發電站、高爾夫球場、酒店,以及40幢各可容納500名官僚的大樓,供各部門使用。另還有一個軍事大樓,內設軍方總部和地堡。
㈤ 緬甸首都不是仰光嗎
不是。緬甸的首都經過搬遷,現在是內比都。仰光是原來的首都,現在成了經濟文化中心。
緬甸現在的首都是內比都,2005年之前是仰光,因為仰光的地理位置沒有內比都易守難攻,緬甸政府考慮到如果發生戰亂,內比都容易防守,所以從仰光遷都了。
緬甸是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它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㈥ 緬甸首都是哪個城市仰光
內比都(Naypyidaw),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位於仰光以北,距仰光約400公里。2005年11月6日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都到此,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Taw(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內比都原名彬馬那,為緬甸第三大城市,曾是緬甸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沖及緬甸共產黨游擊隊大本營,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戰略地位重要。亦是前首都仰光與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內比都城市規劃分成賓館區、住宅區和政務區等不同區域。面積約有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市大9倍多,目前比較空曠但比較適合旅遊觀光,很多市政設施和建築物正在建設。其中新政府建築群分散在內比都的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
㈦ 緬甸首都在哪裡
緬甸首都在內比都。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為緬甸的首都和第三大城市。該城市為「皇家首都」之意,是緬甸2005年新定的首都,於2005年11月6日從仰光遷都至內比都,是世界十大發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
內比都處於山谷之中,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建有總理官邸、議會大樓、機場、醫院、中型水力發電站、高爾夫球場、酒店,以及40幢各可容納500名官僚的大樓。
內比都是一座新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娛樂設施建設正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為了方便市民的出遊和平日娛樂,興建了一系列的公園,包括內比都動物園、國家草葯公園、內比都國家野生動物園、內比都噴泉公園等。
內比都最受歡迎、最具人氣的宗教建築為歐巴達丹蒂佛塔,為內比都的地標建築,金碧輝煌,外形與仰光大金塔相似,塔高為返差99.06米,僅比仰光大金塔低0.30米。
地理環境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首都。氣候上分為夏季、雨季和冬季。
「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北依山勢,南望平川,戰略地位重要。內比都包括下轄彬馬那縣、達貢鎮和雷威鎮,人口為924608人。
主要居民為緬族,另有撣、克欽、克倫、克耶、搏銀德努、勃朗、勃歐等少數民族雜居於此。農業和林業為支柱產業,主要作物有稻米、黃麻、柚木、蔬菜、水果等漏銀皮。從「內比都」再往北320公里是緬著名古都曼德勒。
㈧ 緬甸是哪個國家的
緬甸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
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准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准。
(8)緬甸首都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緬甸國內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國。其中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均發源於中國。
伊洛瓦底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緩,從北向南依次流經克欽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個省份,最後從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長2200公里,總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為13600立方米/秒。
薩爾溫江為緬甸第二大河,由雲南潞西出境進入緬甸,在緬境內1660公里,流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經過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和孟邦,最後由莫塔馬灣歸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雙版納進入緬甸,主要流經緬甸撣邦與寮國、泰國的邊境線。
㈨ 緬甸從前的首都是什麼
緬甸從前的首都是仰光Yangon,緬甸最大的城市。2005年遷至內比都Naypyitaw。
仰光靠近海邊,內比都在中部,緬甸遷都應該是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防止敵國從海上直接入侵,二是更好地控制本土。
附緬甸周邊地圖:
㈩ 緬甸的首都是哪裡
緬甸於本月上旬開始悄悄搬遷首都———從仰光搬至中部地區的小城彬文那,一切都十分神秘。迄今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如今,新首都彬文那與舊首都仰光的生活與運轉一切正常嗎?而圍繞著本次大搬遷,說法卻越來越多……
三年前就已選址
近日,來自西方媒體的披露稱,盡管緬甸首都於半月前的搬遷行動來得十分突然,但是事實上,緬甸軍政府的選址工作於三年多前就開始啟動了,只是正式對新首都的動工興建是在12個月之前。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自從選址之後,緬甸軍政府直到12個月前才開始在當地動工興建,而在彬文那地區,當地的新建築包括有機場、國會大樓、外國使館區、軍政府領袖官邸及其他政府官員宿舍。據透露,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一切都是「靜悄悄」的,所有行動完全保密,禁止外界人員進入。
多久搬完是「國家機密」
從11月6日開始,緬甸政府便開始悄悄的搬遷行動,當天共有至少9個部已部分搬遷到了新首都,包括商務部、外交部、內政部等。
據緬甸新聞部長覺山表示,遷都是因為緬甸要建設一個現代化首都,選擇彬文那做首都,因為它處於緬甸的中心地帶,與緬甸各地交通都很方便。
然而,在各種場合,政府高官都始終拒絕透露用多長時間完成遷都計劃,也拒絕回答記者的各種提問。有關多長時間搬遷完畢似乎變成了緬甸的國家級機密。
不過,目前仍有不少人對彬文那能否成為完全成熟的新首都表示了強烈的懷疑。有人甚至放出風來說「他們肯定會回到仰光」。盡管緬甸高層早就看上了彬文那,但對於到底要不要搬,什麼時候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緬甸政府比較猶豫,因為高層仍存在著分歧。
遷都經費從何而來?
據報道,緬甸遷都的經費來源只有三種可能:一是多年來的積累,換句話來說是國庫所有,來自於政府稅收;第二種可能是向各大公司攤派費用,以解決建設和搬遷過程中的部分問題;另一種可能則是有多少花多少,年復一年,直至建完,而不必一步到位。
圖:仰光可能成為緬甸經濟文化首都。
新舊對比
新首都生活仍不便
彬文那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目前常住人口估計不足10萬。
自從緬甸搬遷新都以來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然而在新首都生活並不如意。據悉,由於許多政府官員被要求不得攜家帶眷同往新都,因此突然遠離家人使他們極不適應;其次,由於許多生活設施仍未完善,當地的生活條件仍顯簡陋,比如一些低級官員目前還只能睡在辦公室的地板上,甚至連吃飯的問題也無法很好地解決。此外,從彬文那至仰光雖然只有390公里的路程,但是由於並非高速公路,因此回仰光與家人團聚的一個單程往往需要一天的時間。
舊首都將成經濟文化中心
仰光面積352.86平方公里,人口300萬,仰光在緬語之中有「和平之城」的意思。
自從搬遷開始以來,在緬甸的舊首都仰光,一切仍然正常,絲毫沒有受到搬遷的影響。包括中國駐仰光的大使館在內的各國大使館依然與往常一樣正常進行著辦公,而大使館仍未接到搬遷的通知。與此同時,仰光的旅遊業也絲毫未受影響,來自各國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一些在大使館工作的外國人表示,現在,他們覺得與平常並沒有什麼不同。
分析人士認為,在今後不排除仰光漸漸成為一座經濟與文化為核心的首都;而彬文那則將變成國家政治與軍事的中心。這意味著緬甸將可能同時存在兩個首都。而這樣的情況在其它國家是有先例的,比如拉各斯與阿布賈就分別是奈及利亞的經濟與政治首都。(姜書)
國際觀察:遷都為什麼如此突然?
王介南教授是我國研究緬甸問題的最知名的學者之一,是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緬甸問題專家。他分析說,緬甸突然遷都,主要有兩大原因:
此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就緬甸的毒品等問題向緬甸軍政府施壓。緬甸軍政府十分緊張,他們意識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攻緬」信號燈已經亮起。在緬甸政府高層看來,當初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在沒有任何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發起的,而現在則有了現成的(針對緬甸)的聯合國決議,這等於有了行動的依據。因此,就在國際社會還未完全反應過來時,緬甸政府悄悄開始了首都的搬遷。這極有可能是緬甸軍政府在秘而不宣的情況下悄悄搬遷首都的主要原因。
至於另一個原因,王教授則分析說,遷都彬文那將使軍事指揮中心更靠近有反政府武裝活動的邊境地區,會對這些旨在謀求獨立的民族武裝起到極大的威懾作用,並且更有利於控制和打擊這些武裝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