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曼德勒有多大多少口人
㈠ 曼德勒省的自然地理
曼德勒省是集高原山區、平原和丘林地為一體的一個省,高原山區位於曼德勒省東部與勃固山脈相連接的部分,東部與勃固山脈相連沿線有部分高山海拔達6000到7000多英尺,勃固山脈最北面的勃巴死火山高達海拔4981英尺,是這一帶最高的山區。
平原分兩部分,分別為西部伊洛瓦底江流域平原和東部曼德勒-皎色平原,東部的平原與錫唐北部平原相連,新古鎮和曼德勒市之間的東部有廣闊的平原,這一平原即稱為曼德勒平原。敏建鎮附近的親敦江流入伊洛瓦底江後,在敏建鎮附近兩江水匯合處形成沖積土島嶼。緬甸古代首都阿瓦(又稱茵瓦)附近有撣邦流入的米額河及其支流班朗河,昭基河流進米額河,斯孟河流入班朗河。 曼德勒省的氣候由多種構成,東部高原為溫帶潮濕氣候,最南面為熱帶撒哈拉氣候,其餘地區為熱帶初始氣候。平原地區最熱的月份平均溫度約華氏88度,中午最熱時最高可達華氏105到110多度。
東部高原雨量較多,平原雨量較少,年均降雨量分別為莫谷100多英寸,彬烏倫60多英寸,平原地區的彬文那約56英寸,曼德勒、皎色和梅鐵拉在32和34英寸之間。伊洛瓦底江和親敦江匯合地區附近為雨量最少的地區,敏建鎮的年降雨量僅約27英寸。 據1996年統計數字,曼德勒省共有600多萬人,為緬甸第二人口大省,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424人,曼德勒-阿麻羅布羅地區人口密度最大,其次為敏建鎮區,人口密度最小的鎮區為平原較少、沒有較大城鎮的德貝金鎮區。
曼德勒省人口最多的民族為緬族,東部高原包括彬烏倫在內,除緬族外,還有撣族和少部分德努族,莫谷和德貝金鎮區還有撣族、傈僳族和布朗族。 曼德勒市:曼德勒市是緬甸北部的一個重要城市,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1994年的人口統計數約65萬多人。曼德勒市位於伊洛瓦底江東岸,通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線路,是上緬甸的一個主要的貿易與工業城市。
阿麻羅布羅鎮:阿麻羅布羅鎮位於伊洛瓦底江東岸,有織布廠和弗及尼亞煙葉烘煙廠,也是緬甸名牌絲混沙籠的產地。
省內其它有名的鎮區還有:梅鐵拉、敏建、皎色、米達、皎班丹、那突基、彪白、央米丁、彬文那、德貢和累韋等
㈡ 曼德勒是哪國人權領袖
曼德拉是一位爭取民族平等的人權領袖。意思是說:在重重黑暗中看不到一點光明,就在黑暗中度過(不要因為黑暗纖念而嚇趴下)。
如果你發出正義的聲音(可能會被逮捕),那麼就不要說話;如果沒有能力引領光明,就不要強迫自己做不切實際的事情;但是不要因為生活在黑暗中久了就不敢爭辯。
不要為了苟且偷生就得意,不要嘲諷那些勇敢而有積極向上的人們。我們可以像泥土一樣卑微,毀臘困不可以像扭曲的蛆一樣。(我們是高貴的有尊嚴人)。
曼德勒(Mandalay),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於緬甸中南部的內陸,是幾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如蒲甘城、阿瓦城),也是華僑大量聚集的城市。
曼德勒地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可看的古跡很多。伊洛瓦底江從城市西邊流過,城市街道橫平豎直,以數字作為街道名稱。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的第二大城市,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
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雍笈牙王朝於1857年興建的新首都(明東王於1857年命名)。
故都位於現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古皇城和城樓。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是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22米。人口1,726,889(局渣2014年)。
㈢ 緬甸有多大
國土面積:676581平方公里
比四川大多了,比青海小一點
青海省 面積72.23萬平方千米
四川省 面積48.14萬平方千米
㈣ 2020緬甸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截止到2021年4月。
緬甸約有5386萬人口,人口在世界上排24位。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
區域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准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准。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網路-緬甸
㈤ 緬甸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截止到2021年4月1日,緬甸約有5500萬人口。
根據最新的統計報告,緬甸人口總數比2020年的5458萬增長了42萬人。其中仰光省人口最多,為860萬人,其次是曼德勒省和撣邦,分別為660萬人和650萬人。統計報告顯示,在緬甸全國5500萬人口中,有2630萬男性和2870萬女性。男女比例為91.6:100。
緬甸人口在世界上排26位。面積676,578平方公里。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
㈥ 曼德勒是哪個國家的城市
曼德勒(Mandalay),是緬甸第二大城市。
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雍笈牙王朝於1857年興建的新首都。故都位於現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古皇城和城樓。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是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6)緬甸的曼德勒有多大多少口人擴展閱讀:
景點
1、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位於曼德勒市區北部,舊稱羅剎女山,是緬甸著名的佛教聖地。曼德勒山不高,只有236米,但卻是整個曼德勒市最高的地方。
2、曼德勒皇宮
曼德勒皇宮(Mandalay Palace)位於古城內正中央,原為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火毀,現已在舊址重建。1989年,緬甸政府開始依據歷史圖片和資料重建,恢復了89個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並對公眾開放。
3、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Mahamuni Pagoda),亦稱大金佛,寺內的釋迦牟尼佛像高約4公尺,全身貼滿了金箔,供虔誠的善男信女以及世界各地遊客前來朝拜。但女士只能在外廳景仰,不能親近佛身。
㈦ 曼德勒的簡介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
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明東王1857年命名;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是中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76米。人口 92,7萬(2005年)。
曼德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毀,僅有古皇城和城樓。工業有紡織、木材加工、造船和食品等部門,還有釀酒、木刻、玉雕、金銀飾等工廠。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密支那,南抵仰光。自仰光至密支那的鐵路和公路均在此經過,郊區還有干妙塔齊機場。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
緬甸中部文化中心,有藝術學院、科學大學和醫學院等院校。當地的緬醫、緬葯馳名全國。城東北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上有許多寺院、寶塔和紀念碑,從山麓到山頂有蜿蜒曲折的走廊,山頂廟宇建築精緻,山下白塔林立,是緬甸佛教聖地之一,也是旅遊勝地。
1、曼德勒省是緬甸的一個省。包括撣邦高原西緣和勃固山地北部,伊洛瓦底江從西北側流過。大部分河段構成與實皆、馬圭兩省的分界。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458萬(1983)。首府曼德勒。平原地區部分是緬甸的乾燥帶。有歷史悠久而設施良好的灌溉系統。盛產稻米、芝麻、棉花、甘蔗等,丘陵地有柚木林。工業主要集中在曼德勒。仰光—曼德勒鐵路南北縱貫,並有線路東入撣邦。主要城市有敏建、塔澤、彬馬那等。
2、曼德勒城又名「瓦城」。緬甸故都,曼德勒省省會,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76米。人口約53萬。地處中部乾燥區,1月平均氣溫20℃,最熱月4月平均氣溫33.9℃,絕對最高氣溫達45.6℃。年降水量863毫米,集中在5~10月。雍笈牙王朝於1857年興建的新首都。故都位於現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古皇城和城樓。
工業有茶葉包裝、絲綢紡織、釀酒、玉石琢磨、鑄銅和金箔工藝等,還有造船、食品、木刻、金銀飾等。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水路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至密支那、南抵仰光,有鐵路南通仰光,北達密支那、臘戍,多條公路交會於此,郊區還有干妙塔齊機場。
市內有達弗林城堡、故宮、廟宇、寺院以及古老的英國政府大廈等遺跡。郊區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頂廟宇建築精緻,山下白塔林立山下廣場。是緬甸佛教聖地之一,也是旅遊勝地。文化教育中心,市內設有文理科院校,師范學院,技術中學、美術、音樂和戲劇學校,還有博物館和現代化醫院。當地的緬醫、緬葯馳名全國。
㈧ 曼德勒主城區常住人口
曼德勒主城區截止2023年常住人口173萬。曼德勒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是曼德勒省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緬甸中部地區纖亂沒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其為瓦城。而曼德勒作為緬甸華人主要聚居毀納地,所以亦稱作華城。曼德勒是一個頗具文化底蘊和旅遊意義的城市,該地區還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陪缺。
㈨ 緬甸人口和國土面積
緬甸國土面積67.65萬km2,人口為5415萬.緬甸素有「稻米之國」的美譽,人民以大米為主食.緬甸政府制定了重振大米產業的政策:鼓勵跨國農業公司在緬甸投資;進口和銷售農業相關產品免徵商業稅,給普通農戶提供小額貸款等方式提高稻米生產的質和量,力爭成為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國.下圖為緬甸部分區域及中緬油氣管道示意圖.
作業幫
(1)簡述仰光與曼德勒共同氣候特徵,並分析兩地降水差異的原因.
(2)分析影響圖中油氣管道建設的不利自然條件.
(3)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穀產區之一.試評價該地區發展水稻種植業的社會經濟條件.
(1)仰光和曼德勒都在中南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其降水來自於西南季風.但仰光位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曼德勒位於西南季風的背風坡,因此,仰光降水多於曼德勒.
(2)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自然災害方面回答.
(3)該地區發展水稻種植業的社會經濟條件,要從不利條件和有利條件分析.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勞動力,交通,科技,機械化水平,飲食習慣等.
故答案為:(1)特徵: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
原因:曼德勒位於內陸且地處西南季風的背風坡,距海遠,降水較少;仰光地處沿海,受西南季風影響大,且多颶風,降水較多.
(2)沿線以山地、高原為主,山高谷深,地形崎嶇;位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施T難度大.
(3)有利條件:勞動力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大米是當地居民喜愛的主食;優惠政策支持.
不利條件:資金短缺,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㈩ 緬甸有哪幾個大城市,面積和人口各是多少。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700萬。
仰光,是仰光省的省會、緬甸的原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城市面積約578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上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人口約80萬。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確定為內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