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1944駐緬甸盟軍受到什麼困難

1944駐緬甸盟軍受到什麼困難

發布時間: 2023-05-17 07:47:30

『壹』 1944年在西線盟軍遇到怎樣困難

蘇軍在1944年夏季已經開進中歐和東歐。然而1944年年冊猜悔底,西線出現了對盟軍不利的戰州正況,德軍在阿登地區反撲,突破盟軍防線向前推進了兆埋90千米。這種情況迫使丘吉爾於1945年1月6日向斯大林求援,請求蘇聯在東線發動強大攻勢。

『貳』 盟軍在1944年的突出部戰役的詳細情況

阿登戰役歷史上也稱突出部戰役。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傷亡10萬人,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盟軍損失約8萬餘人(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其中7.7萬人是美國軍人。阿登戰役之後,希特勒再無後備力量可以補充,德軍在西線再也無力阻檔盟軍的前進了。所以阿登戰役當之無愧地被後人稱為歷史的轉折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由美、英等國軍隊組成的盟軍迅速向西線防禦的德軍發起了進攻。1944年深秋,戰線向德國本土逼近,德國面臨絕境,為扭轉這一局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場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奪讓州回主動權。為此,從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統帥部十分秘密地著手制定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阿登反擊戰計劃。
這個計劃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該計劃的主要設想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在列日與那慕爾之間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切斷美軍第1集團軍和英軍第21集團軍群的後方交通線,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穩定西線形勢。然後再轉過頭來對付東線蘇聯。
西線總司令龍德斯泰特元帥和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雖然對元首野心勃勃的計劃大吃一驚,但勸說無效後也不敢再多言。最後計劃包括每一個細節甚至炮轟時間都是希特勒在大本營制定的。11月3日,元首的特使約德爾上將趕到設在西線克雷菲爾松樹林的B集團軍司令部,將「萊茵河衛兵」的詳細作戰計劃交給龍德斯泰特和莫德爾,上面還有元首的親筆警告:「不得更改」。
希特勒選擇的反攻地點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處,就是4年半之前(1940年)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阿登山區。這個地區是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喬治·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北側由第1集團軍負責,南翼有第3集團軍負責,兩個集團軍之間大約85英里寬的艾弗爾山到蒙紹的防區由第1集團軍所屬的第5、第8兩個軍共6個師的兵力防守。希特勒認為該地區是「現有部隊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線單薄,他們也不會料到我們會發起突襲。因此,充分利用敵人毫無防備的因素,在敵機不能起飛的氣候下發起突然襲擊,我們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希特勒要「決心不顧一切地推行這項計劃」。他甚至認為,「在西壁防線前面證明不可能的事(指打敗西線盟軍)通過從西壁防線內的進攻,將成為可能」。他的計劃不可謂不大膽,如果他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後盾,或許他能成功。但是他沒有。
為實施這個計劃,德國政府發布了關於建立「人民近衛軍」的命令,應征年齡從16歲到60歲,很快召募大批新兵,在經過6至8周的短期訓練後,調往西線,加入了攻擊部隊。12月初,德軍共集結了20個師,由B集坦兄蔽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指揮。右翼是狄特里希指揮的第6黨衛軍裝甲集團軍,轄有4個黨衛軍裝甲師、5個步兵師。大約有640輛坦克。中路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轄有3個裝甲師、4個塵春步兵師。大約有320輛坦克。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轄4個步兵師。其任務是負責掩護第5裝甲軍團的側背,保障中央進攻。
盟軍在西線共計有87個師,其中25個裝甲師。然而在阿登一線卻只有6個師的兵力。而且盟軍高級指揮官們對德軍反攻的可能性預料不足,認為目前德軍的處境已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德軍在進攻前實施了「格賴夫」的作戰計劃。「格賴夫」一詞在德語中指神化中那種鷹頭獅身長有翅膀的怪獸,如果就它在盟軍中造成的巨大而驚人的混亂而言,這個名子取得十分恰當。德軍組織了一支約2000名的會講英語的突擊隊,由黨衛軍中校斯爾策尼指揮。斯爾策尼擅長冒險,曾使用滑翔機從一個山頂監獄搭救出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斯爾策尼的突擊隊扮成美軍,乘坐美軍的吉普車深入盟軍防線內部,他們分成小隊到處切斷電話線,倒轉路標,使守軍的預備隊走錯方向,掛上紅布條表示路上埋有地雷,盡其所能地製造混亂。美軍被這少數德國兵的活動擾得驚恐不安。因為他們造成一種印象,好像不知道有多少這種單位在美軍後方活動。為搜索這些德國小分隊,美軍到處攔截車輛來實施檢查,50萬美軍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盤問,幾百名士兵在答復問題時因使人感到懷疑而被拘捕,連身為12集團軍群司令的布萊德雷也不例外。然而,這一計劃的第二步,即用一個完整的裝甲旅——第150裝甲旅,駕著美式坦克,穿著美軍制服,長驅直入並佔領馬斯河橋的設想卻未能實現。12月16日,德第66軍的一名軍官,在從軍部駕車去前線時被俘,隨身攜帶的幾份該計劃的作戰命令落入美軍手中,從而使美軍及時作出了反應。
12月16日拂曉,德軍分兵分三路突然出擊。密集的大炮對幾乎所有的美軍陣地猛轟,蜷縮在睡袋中的美軍士兵從睡夢中驚醒,連滾帶爬地鑽入掩體,驚恐中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緊隨著炮火,幾百架探照燈又罩住了美軍陣地,為在暗夜中發起進攻的德軍提供照明。在混亂中,德軍突擊部隊在坦克的掩護下向美軍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美軍陣腳大亂,損失慘重。
本次作戰中最重要的是第6黨衛軍裝甲集團軍的快速突破,因為它最接近馬斯河上的重要地段,因此空降部隊用在這里是最有價值的。但是自從1941年克里特島空降戰役之後,德國傘兵部隊都被當作地面部隊使用。僅僅在作戰前數周,德軍才勉強湊出編成一個傘兵營。由海德特中校率領。然而海德特卻發現,這些是有一半沒有空降作戰經驗的傘兵,而配合他們的運輸機也缺乏編隊飛行的經驗。只有三分之一的飛機勉強到達目標區——大部份因飛行員的失誤被投落在德軍自己的防線後方——而且到達目標區的傘兵空降的十分分散,所以海德特只能集中兩百人,無法完成原定的任務。數天之後,疲憊的海德特向美軍投降。
右翼狄特里希的第6黨衛軍裝甲集團軍突破了美軍防禦後,迅速插向斯塔佛洛,抵達昂布萊夫河上的一個渡口,挺進約30英里。其黨衛軍裝甲師先頭縱隊「派佩爾戰斗隊」抵達並佔領了渡口。然而,這只縱隊迅速插向斯塔佛洛時,對近在咫尺的存有250萬加侖汽油的美軍的燃料庫及重要橋梁竟沒有能夠及時奪取,以致美軍增援部隊利用其設置障礙(燃燒汽油、炸毀橋梁),阻住了其前進的道路。差勁的路況,嚴重交通阻塞和缺乏油料妨礙他們的推進。臭名昭著的「派佩爾戰斗隊」,屠殺了幾批已經解除武裝的美軍戰俘和比利時平民(包括馬爾梅迪大屠殺)。第6黨衛隊軍裝甲集團軍在艾森伯恩山嶺進攻遇到美軍第2步兵師和第99步兵師的頑強抵抗,延緩了他們的推進。戰斗至12月18日,德軍第6黨衛軍裝甲集團軍的中部和右翼的進攻行動基本被阻止住。
美軍在戰鬥打響後的開始兩天里,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美軍第1集團軍仍推測德軍意圖是對北面戰線上美軍對魯爾水壩地區攻勢的反擊。直到17日早上,盟軍主要司令官們才承認德軍全面進攻已經開始,美軍第7裝甲師南下聖維特進行增援,第3集團軍的第10裝甲師一部則北上進入受威脅的地區。盟國遠征司令艾森豪威爾急調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趕往巴斯托尼——聖維特一線進行增援,阻止德軍西進。加文將軍指揮的美第82空降師被派往聖維特防線,而麥考利夫將軍指揮的第101空降師則馳援巴斯托尼。
在中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進展迅速,到17日,成功的用一個鉗形攻勢包圍了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並且迫使7000人以上投降,這是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損失。增援的美軍第7裝甲師趕到小鎮聖維特,一處極重要的道路匯集口,包括第106步兵師殘部,成功抵擋了德軍的進攻,德軍第58裝甲軍、第66軍在聖維特及其以南地區發動了新的強大攻勢,12月21日迫使美軍第7裝甲師後撤。德軍原計劃在12月17日佔領聖維特,德軍進攻的時間表遭到重大拖延。18日,曼特菲爾的第5裝甲集團軍第47裝甲軍進抵公路交通樞紐巴斯托尼,美軍被迫退守巴斯托尼和諾維爾一線。
左翼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所轄的4個師均渡過奧爾河,其中第5傘兵師突至12英里處的維爾茨,在南側為中路部隊建起了一道壁壘,小有進展。但第7集團軍在美軍的頑強阻擊下前進緩慢。
至12月20日,當面防守的美軍已基本制止了德軍在突破口南北兩個「肩角」的進攻,德軍的進攻部隊已形成一支寬約100公里、縱深30至50公里的突出部,並繼續向前推進。
19日,艾森豪威爾在凡爾登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商討對策。會議決定採取南攻北守的方針。具體部署是: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團軍向北靠攏保護巴頓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必須頂住從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區的德軍,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堅守陣地,並准備由北向南反攻,與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合圍德軍。
德軍曼陀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在20日包圍了巴斯托尼的美軍第101空降師後,第47裝甲軍以兩個裝甲師又繼續向馬斯河沿岸進攻。德軍南面戰線上的第7集團軍右翼的第5傘兵師繼續向前推進,並構成了對美軍防守的巴斯托尼的合圍。第5裝甲集團軍進展迅速而第6裝甲集團軍的攻勢遠遠落後。希特勒決定把原計劃由第6裝甲集團軍但任的主要進攻任務轉移到第5裝甲集團軍。
12月22日,巴頓率美第3集團軍從南面發起了攻擊。德軍也在當天要求被圍在巴斯托尼的美軍投降,但只得到第101空降師代理師長麥考利夫一個詞的回答:「有病!」(英文原文:「Nuts」,也可譯為「該死!」)。這個美國俚語含意頗深,從此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巴斯托尼成為阻擋德軍推進的一個釘子。德軍只得饒過巴斯托尼向前推進。18000名美軍死守孤城,抗擊德軍的進攻。直到聖誕節德軍也沒能突破第101空降師的防線。由於作為交通樞紐的巴斯托尼被美軍占據,導致德軍的後勤供應大量被堵塞在道路上,使突出的德軍裝甲師腹背受敵,補給困難。巴斯托尼防禦戰成了盟軍整個防禦計劃取得勝利的決定性環節。第101空降師因此獲「優異集體嘉獎」,這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唯一的全師獲此榮譽的部隊。
12月24日,巴頓的第3集團軍摧毀了德第7集團軍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進攻的屏障依託。緊接著,巴頓命令加菲將軍的第4裝甲師「拚命狂奔」,全力解救陷入德軍重圍的巴斯托尼。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裝甲師的戰斗群突破了德軍對巴斯托尼的包圍。次日,大部隊沿打通的道路駛入城內,加強了該城的防禦力量。25日以後,德軍又重新開始了對巴斯托尼的爭奪戰,許多師陸續被調到這一地區投入攻城戰。
24日開始,天氣逐漸轉晴,盟軍的飛機大批出動,對敵人運輸道路進行地毯式轟炸,使德軍後勤供應機構幾乎癱瘓。與此同時,盟軍的空軍對已前出到塞勒斯的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的第2裝甲師及裝甲教導師猛烈轟炸。塞勒斯是德軍推進的頂點,距馬斯河只有5英里。於是中部戰線形成了一個凸出部(阿登戰役因此又稱為凸出部戰役或凸角之戰)。在聖誕節那一天,德軍第2裝甲師與剛趕到的美第1集團軍之第7軍第2裝甲師爆發激戰,到該天結束,德軍第2裝甲師陣亡2500人,1050人被俘,損失81輛坦克(原有88輛)。是役美軍第2裝甲師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稱號。26日,德軍遂開始後退。德軍強渡馬斯河的希望落空了。
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盟軍機場進行了幾個月以來最猛烈的轟炸,盟軍的260架飛機被毀。接著,德軍地面部隊向巴斯托尼發起了圍攻。
1945年1月3日,盟軍轉入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由巴斯托尼向東北出擊,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由北向東南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巴斯托尼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斗。雙方血戰了5天,最終德軍仍未能拿下這個重鎮。雖然德軍停止進攻,但仍然控制著在盟軍防線上的突出部,盟軍在攻勢剛開始時,在嚴寒天氣以及德軍抵抗之下進度受到限制進度十分緩慢,多數德軍以邊戰邊撤的方式成功的撤離戰斗區域,因為油料的缺乏使德軍大多數的裝甲車輛被放棄。
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月12日,蘇軍在東線提前發動進攻配合作戰,希特勒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到東線作戰。盟軍迅速乘機推進。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勝利會師,到1月28日,德軍被徹底趕回到原來的陣地。
阿登戰役是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17200人死亡,34439人受傷,16000被俘,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盟軍損失約8萬餘人(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其中7.7萬人是美國軍人(死亡和失蹤29751人,受傷47129人)。從戰略上來看,希特勒使用了西線主要的機動兵力,並受到了極大的損耗,阿登戰役之後,德軍再無後備力量可以補充,德軍在西線再也無力阻檔盟軍的前進了。

『叄』 1944年發生的豫湘桂大潰敗是否與國內精英部隊派到緬甸作戰有關

這個,以中國大陸的觀點,注意是大陸觀點,豫湘桂大潰敗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迫近二戰末期,國民黨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反共而與日本人消極作戰,日軍接連在太平洋戰爭受挫,所以期望在支那戰場進行反攻贏取優勢,國軍則一觸即潰,收復的失地再次淪陷。
當然仔細分析的話肯定主要的潰敗原因還是在國民黨內部,但八路軍新四軍譴責國民黨的同時也會暗中擴充自己勢力,國共合作本來也是摩擦不斷才給了日軍可乘之機。
緬甸毗鄰中國腹地雲南和英國的重要殖民地印度,如果緬甸完全陷落,印度也將不保,中國將會被全麵包圍,盟軍將處於很危險的境地。當時遠征軍號稱國軍最精銳部隊,但在緬甸也是一敗塗地、退入野人山,在經過史迪威等盟國將領的訓練後才轉變為擁有新型美式裝備的世界一流部隊。
所以綜合來說,派遠征軍入緬的確是必要的,而這件事與豫湘桂大潰敗並無直接關系。

『肆』 介紹一下二戰的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日軍代號:ウ號作戦,1944年3—7月),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於1944年3~7月在印度英帕爾地區對英印軍進行的進攻戰役。1944年3月8日,日本緬甸方面軍發動英帕爾戰役(「烏」號作戰)。日軍企圖奪取盟軍反攻基地英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布爾,並切斷中印公路穗返,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參戰日軍為第15軍(司令為牟田口廉也中將,轄第15、第31、第33師團,共8.5萬人),由第5飛行師團提供支援。盟軍參戰部隊主力為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為W.J.斯利姆中將)的第4、第33軍,並有中國軍隊協同作戰。3月8日,南路日軍第33師團主力率先發起進攻,渡過欽敦江後經迪登、棟贊迂迴英帕爾。3月15日,日軍主力第15、第31師強渡欽敦江投入進攻。經過數月慘烈的戰斗,日軍的進攻遭到慘敗,7月10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停止英帕爾戰役。此役,日軍傷亡6.5萬人,英印軍傷亡4萬人。

戰役結果
8月20日,日軍潰退至欽敦江邊。此時欽敦江因暴雨和山洪,江面寬度已達1500米以上,而且各渡河點均暴露在英軍炮火和飛機掃射轟炸之下。欽敦江邊,大炮齊鳴震天動地,樹干枝葉和潮濕的泥土被拋入空中,日軍士兵血肉橫飛,廝殺一直繼續了好幾個星期,直到日軍的最後一批地堡被摧毀,5萬名日軍陳屍戰場為止。最終,由於日軍中發生飢荒和疾病流行,7月初日軍只好結束對印作戰。根據統計,日軍傷亡達6萬多人,英印軍傷亡僅1.6萬人。此時,中國遠征軍也在緬甸發起反攻。之後,日軍再無能力進攻印度本土。[2] 至9月初,日軍第15軍在欽敦江西岸已沒有一兵一卒,半年前他們越過欽敦江發起的英帕爾戰役,就這樣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5歷史影響
英帕爾會戰是第納族老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著名洞升戰役,西方和日本的軍史學家評價這是日本歷史上在陸戰中遭到最慘重失敗的一次戰役,日軍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斗中死亡或失蹤,並且敗退回原來進攻的出發地。英帕爾會戰後,作為日軍駐緬方面軍主力部隊的15軍,已不再具有一個戰役兵團的戰鬥力了。盟軍在印緬戰場,從此轉入了總進攻的戰略階段。

『伍』 滇緬之戰的經過和結局怎麼樣

中國遠征軍,以數萬戰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反攻作戰的完全勝利。滇緬戰爭解除了日軍對中國戰場西側的威脅,在 國際 上博得了崇高的榮譽。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滇緬之戰的經過和結局,希望你喜歡。

滇緬之戰的經過和結局
滇緬之戰是中國軍隊為支援英軍,保護中國西南大後方,與盟國開展 軍事 合作的一場大戰。此戰耗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准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部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 興趣 ,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中國駐印軍制定了一個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代號為“安納吉姆”,以保障開辟中印公路(中國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設輸油管。計劃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佔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1944年3月,我駐印軍新編第22師新編和第38師佔領孟關,消滅日本最精銳的第18師團的主力,繳獲其軍旗、關防、大量文件及各種武器。繼而這兩個師又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佔緬北重鎮孟拱,再次告捷。此役歷時一年半,殲滅日軍4.8萬餘人,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4萬餘人。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的反攻勝利,重新打通了國際交通線,使得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把日軍趕出了中國西南大門,揭開了正面戰場對日反攻的序幕;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日軍,為盟軍收復全緬甸創造了有利條件。
滇緬之戰開始的時間
日本對緬甸的侵略是1941年12月發起、1942年1月展開的,而滇緬戰爭是1942年1月-1945年8月。
滇緬戰爭的 歷史 地位
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是中國人民 抗日戰爭 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歷史地位,遠征軍將士們付出的努力和犧牲,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寫照。

從宏觀上看,首先,東亞和南亞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在亞洲戰場上,由於中國實際牽制了60%以上的日軍陸軍,徹底打破了日本軍部數月征服中國、爾後北進蘇聯與納粹德國會師、進入西亞和歐洲戰場的戰略構想;其次,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戰,粉碎了日軍經緬犯我的真正意圖,即:控制滇緬公路,切斷中國戰區的國際後勤補給線,迫使中國投降,轉而集中兵力,尋求與納粹德國在西亞、中東會師,繼而征服世界。

『陸』 歷史上中國曾經在1942到1944年幫助緬甸抗擊美軍的這段歷史誰能幫我詳細的描述一下、謝謝了

日軍於1942年1~5月在緬甸對中、英盟軍實施的進攻戰役。日軍企圖佔領緬甸,切斷美英向中國提供戰略物資的交通線滇緬公路,迫使中國屈服;並伺機進軍印度,促其脫離英聯邦,以保障東南亞地區日軍翼側的安全。日軍佔領緬甸後,1942年6月,日本駐緬甸佔領軍司令飯田祥二郎將軍宣布在緬甸成立日本軍政機構,各級行政機構的工作由日軍司令部負責監督,建立起了軍事殖民政權。飯田還宣布:在戰爭勝利結束以後,緬甸將獲得自由,緬甸必須准備長期戰爭,並為戰爭動員一切資源,違者將由軍事當局嚴加懲處]日本還制定了一個緬甸分階段獨立計劃,建立了一個由緬甸主要政治領袖組成的籌備委員會,負責與日本合作並制定緬甸殖民地憲法。
1942年,日本成立了大東亞省和隸屬於日本銀行的南方開發銀行,負責制定對佔領的東南亞各國的政策和掠奪各國的經濟。緬甸由於在日本預定的計劃中是入侵印度的橋頭堡,受到日本的特別重視。
佔領緬甸的日軍沒收了英國的全部財產,將緬甸倖免於戰火的技術設備和原料直接送往日本,發行既無黃金又無商品保證的佔領區紙幣。農業上,強行規定農民種植日本戰爭經濟所需要的作物,徵用牲畜和居民的其他財產,鼓勵發展日軍需要的家庭手工業,強制居民參加勞動。這樣,日本達到了以戰養戰,維持日軍的給養,並為日本戰爭經濟運轉輸送原料的目的。
日本確立了在緬甸的殖民統治後,以日本三井三菱為首的壟斷組織開始操縱緬甸的經濟資源,所有大城市都開設了橫濱銀行的支行。日本的殖民政策使緬甸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大批工人失業,人民群眾的生活境況急劇惡化。從這年夏季開始,日本開始在緬甸推行強制勞動,緬甸80萬工人和農民被強行徵募到「勞動軍 」中[註:V·湯普森:《東南亞的基本問題》紐黑文1942年版第9頁。],位居東南亞各國之首。為了減輕英美海上封鎖的壓力,日本強迫東南亞各國人民修築緬甸-泰國-新加坡鐵路,被刺刀驅使修築鐵路的5萬緬甸人,很少生還,而各國戰俘死去的大概有12000人以上,勞工死去的有25萬人以上。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了根本的轉折,德國法西斯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慘敗,美英在北非登陸成功。日軍在中途島和瓜達爾卡納爾群島遭受挫敗後,轉入戰略防禦。同時,由於亞洲各國人民的抗日斗爭空前高漲,牽制了大量日軍,威脅著日本的殖民統治。日本為了驅使緬甸人民為日本的侵略戰爭付出更大的犧牲,與日本一道,對同盟國作戰到底。於1943年8月,日給予緬甸「獨立」。同時,緬甸向英國和美國正式宣戰。此後,日緬簽訂同盟條約,規定兩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進行合作。」緬甸宣布「獨立」後,德國及仆從國立即承認緬甸為獨立國家。緬甸取得形式上獨立後,日本顧問取代日本軍官,控制了緬甸政治、經濟等一切領域。
日本的法西斯統治和橫征暴斂,暴露了給予緬甸獨立的真象,激起了緬甸各族人民的反抗。1943年初,緬甸CCP秘密舉行了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了中央委員會,制定了建立民族統一戰線,開辟群眾性抗日斗爭的決議。此後,緬共動員廣大工農群眾,開展游擊戰爭,不斷打擊日寇。為了團結一切愛國力量,組成廣泛的統一陣線,緬共同各派愛國政治力量進行了廣泛的聯系,使反法西斯的力量匯合成抗日洪流。緬甸愛國志士昂山將軍和緬甸領導德欽丹成為了利用合法身份進行斗爭,參加了政府,分別擔任國防部長和農業部長。
1944年8月,由緬甸CCP發起,反法西斯各派政治力量和武裝力量成立了統一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通過了關於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抗日本佔領者的斗爭的宣言。日本佔領緬甸後,世界局勢開始發生變化,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逐漸擺脫被動局面,英美聯軍勝利登陸北非。在二戰形勢開始發生轉折的時候,作為盟軍亞洲太平洋戰場重要基地緬甸的喪失,對盟國的總體戰略產生了巨大影響。滇緬路的截斷,使進入艱苦抗戰第6年的中國失去了取得盟國軍援的唯一陸上通道。雖然駝峰航線空運仍在進行,但數量十分有限。日軍佔領緬甸,打開了進攻印度的門戶,英印危在旦夕。緬甸的失陷,還加重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壓力和駝峰航線的空運負擔。這一切,迫使盟國不得不考慮反攻緬甸的戰略計劃1943年10月,中國軍隊發起了緬北滇西大反攻。中國駐印部隊從印度列多以南野人山出發,向侵緬日軍一路攻擊前進,經過一年多的作戰,先後贏得了胡康河、孟拱河谷戰斗和密支那戰役的巨大勝利,攻克了八莫、南坎等地。中國遠征軍於1944年4月,強渡怒江天險,從滇西開始反攻、連克騰沖、松山、龍陵和芒市等城市。1945年1月,兩支遠征軍在畹町勝利會師。至此,中國軍隊肅清了入侵緬北的全部日軍。3月8日中國軍隊又攻克臘戍,續向康沙追擊。殘余日軍向景東方向潰退。至此,戰役結束。是役歷時一年半,中國軍隊以陣亡31443人、負傷35948人的代價,斃傷日軍25000餘人,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

『柒』 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的搶灘登陸:盟軍徹底站穩腳跟

聯合作戰

當盟軍登陸灘頭成為鞏固統一的登陸場後,就按預定計劃向內陸發展,美軍第1集團軍奪取瑟堡,擔負主攻;英軍第2集團軍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為佯攻。

德軍雖然最初的反擊已告失利,但並不甘心就這樣任由盟軍發展,隆美爾調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線,抽出裝甲部隊以反擊手段來阻止美軍的進攻。但還沒等新的部署調整好,英軍就先發制人發動了攻勢,打亂了德軍的計劃,有力保障美軍對瑟堡的攻擊。

聖索沃大捷

1944年6月13日,英第7裝甲師在向卡昂西南的維萊博日推進途中,與正從亞眠趕來的德軍黨並搭滾衛軍第2裝甲師遭遇,雙方隨即爆發激戰,英軍人員、坦克損失很大,被迫後撤。雖然英軍的進攻沒有進展,但卻將德軍精銳的第2裝甲師吸引在卡昂地區,為美軍進攻創造了條件。當美軍佔領卡朗坦後,德軍從卡昂地區無法抽出部隊,只好從布列塔尼半島緊急調來黨衛軍第17裝甲師,攻擊美軍側面以消除美軍對瑟堡的威脅,美軍經激烈戰斗,擊退了德軍,並乘勝於1944年6月14日突破德軍在聖索沃地區的防線,最終於1944年6月16日攻佔了聖索沃。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在該地區的4個師必須全力阻滯美軍的前進,然後向瑟堡且戰且退,死守瑟堡。隆美爾清楚地知道,這4個師幾天來在戰斗中兵力裝備消耗很大,已無力勝任堅守瑟堡的重任,即使退入瑟堡,充其量不過使瑟堡多堅持幾天而已。所以他向希特勒請求將這些部隊直接撤往塞納河,加強塞納河的防禦。但希特勒拒絕了他意見。當聖索沃地區出現被突破的徵兆時,隆美爾不顧希特勒的指示,果斷命令所有能絕余聯絡上的部隊迅速向南撤退,這才挽救了不少部隊。

1944年6月18日,美軍攻佔了科湯坦半島中部的巴內維爾。

1944年6月19日,美軍出色發揮機動性強的優勢,掉頭直取蒙特堡,將科湯坦半島攔腰切斷。

同一天英吉利海峽風暴突起,風力達8級,浪高1.8米,給盟軍帶來很大損失。在美軍地段的桑樹A人工港,浮動碼頭解體枝清,沉箱斷裂,十字形鋼製件相互碰撞而嚴重受損。在英軍地段的桑樹B人工港,由於受到海底礁石的保護作用,損失較小,只有4個沉箱被毀。在登陸灘頭,盟軍共有7艘坦克登陸艦,1艘大型人員登陸艦,1艘油船,3艘駁船,7艘拖網漁船,67艘登陸艇被大風刮沉,1艘巡洋艦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損壞,還有一些艦船因洶涌的風浪引爆了德軍布設的水壓水雷而被炸傷。狂風暴雨還將近800艘艦艇拋上陸地,迫使盟軍的卸載中止了整整五天,使2萬輛車輛,10萬噸物資無法按計劃上陸。風暴造成的物質損失大大超過了十三天作戰中的損失,並迫使盟軍的後勤補給出現嚴重困難。如果德軍能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戰機,進行反擊,戰局極有可能改寫。可惜當時德軍兵力僅僅能勉強進行防禦

德軍求援

德軍雖從匈牙利調來剛從蘇聯戰場撤下來整編的黨衛軍第9、第10裝甲師,該兩師由於法國境內的鐵路遭到嚴重破壞,部隊集結機動都很困難,無法及時到達,錯失了這一絕好時機。

6月20日,美軍有3個師推進到距瑟堡僅8公里處。瑟堡位於科湯坦半島北部,是法國北部最大港口。德軍築有混凝土野戰工事,還利用河流和水渠設置反坦克障礙,在城郊部署有20個設在暗堡里的炮連,其中15個是口徑150mm重炮,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標射擊,又可控制內陸道路。只是兵力不足,因為前一時期的戰斗已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城防司令施利本將軍把勤雜人員編入戰斗部隊,才勉強湊起4個團的兵力

強攻計劃

1944年6月21日,美軍為保全港口設施,以廣播敦促守軍投降,遭到德軍拒絕。於是美軍決定對瑟堡實施強攻。

1944年6月22日,盟國空軍進行攻擊前的航空火力准備,出動500架次飛機對瑟堡實施密集轟炸,投彈1100噸。隨後美軍3個師從南面發起猛攻,德軍殊死抵抗。激戰到1944年6月24日,施利本已耗盡了所有預備隊,他致電柏林要求空投鐵十字勛章,授予有功人員以激勵士氣,仍准備死守到底。為盡快攻下瑟堡,美軍迫切需要海軍提供艦炮火力支援,可惡劣天氣使得艦炮火力支援直到1944年6月25日才開始。海軍派出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組成艦炮支援編隊支援地面部隊,美第7軍軍長柯林斯中將為避免艦炮誤傷己方部隊,要求軍艦除提供召喚射擊外,只能對射擊軍艦的德軍炮火還擊,取消了其他一切遠距離艦炮射擊。海軍軍艦進行了長達七小時的艦炮射擊,極其有效壓制了德軍炮兵火力。在強大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下,美軍第7軍於1944年6月25日黃昏沖入了瑟堡市區。次日,施利本和港口海軍司令亨尼克少將一起宣布投降,但個別同主力失去聯絡的據點仍負隅頑抗,美軍使用坦克和轟炸機協同攻擊,將德軍殘部逐步壓縮到瑟堡最西北端。1944年7月1日最後據點里德軍被迫投降。至此,美軍佔領整個科湯坦半島,在奪取瑟堡和科湯坦半島的戰斗中,美軍傷亡達2.5萬人,德軍傷亡被俘約3.6萬人。

瑟堡雖被佔領,卻已是一片廢墟。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軍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就預料到盟軍必將奪取瑟堡,立即開始有計劃毀掉瑟堡,碼頭、防波堤、起重機等港口設備都被一一炸毀,港口水域里遍布水雷,還用沉船堵塞航道。美軍的一位工兵專家看了瑟堡的毀壞情況,認為是「歷史上最周密、最徹底的破壞。」盟軍一佔領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撈分隊、掃雷艦艇進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個星期,掃除133枚水雷,打撈起20艘沉船,這才恢復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7月16日,盟軍從瑟堡卸下第一艘運輸船物資。7月底,瑟堡日卸貨量已達8500噸。到9月日卸貨量又上升到1.7萬噸。再經三個月的努力,使瑟堡的卸載能力僅次於馬賽,成為盟軍在歐洲的第二大港。截至1944年底,共有2137艘運輸船進入瑟堡,總卸貨量達282.6萬噸。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捌』 1944年底是什麼再次給盟軍帶來了巨大麻煩

1944年底,雖然盟軍已經在西歐開辟了第二戰場,但是納粹仍在頑抗。盟軍由於破譯了納粹的「謎」密碼機,以及採用銷模了新型雷達,本來已經將德國潛艇「狼群」逐出了大西洋。但是德國海軍司令、「狼群」戰術的發明者鄧尼滲斗消叢知茲並不死心。他把裝備了通氣管的潛艇投入戰場,再次給盟軍帶來了巨大麻煩。

『玖』 中國的1944年有什麼困難/事情

1月3日,中國軍隊在緬發起反攻。 1月4日,蘇軍第一次越過波蘇邊界。 1月8日,墨索里尼判處齊亞諾等死刑。 1月25日,中國軍隊在緬甸發起全面反攻。 1月,新四軍發動的冬季攻勢勝利結束。2月7日,回族名將馬本齋病逝。 2月8日,閻錫山部挑起事端,毛澤東令先行忍讓。 2月下旬,中國軍隊在緬甸孟關大敗日軍,全殲十八師團。 3月6日,新四軍攻克淮安東橋鎮,日偽軍舉起白旗。 3月,昆明貨物囤積,四川物價飛漲。 3月,柯藍的中篇小說《抗日扒喊英雄洋鐵桶》發表。 4月12日,毛澤東發表《學習和時局》的講演。 4月12日,日本人民解放聯盟在中國正式成立。 4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挽救其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援救它侵入南洋的孤軍,並摧毀美軍在華東、華南的空軍基地,首先從河南發動了向國民黨戰場的平漢、粵漢和湘桂鐵路沿線新的進攻。 4月20日,魯中八路軍解放村鎮千餘個,人口30萬,打通了沂、魯、泰、蒙各山區的聯系。 4月,中國軍隊在緬甸發起第二次旱季攻勢,日軍全部春信野崩潰。 5月11日,中共中央向華中局、北方局發出《關於向河南發展方針的指示》,要求河南地區組織抗日游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 5月20日,國民黨五屆十二中全會在重慶開幕。 5月21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楊家嶺召開六屆七中全會。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選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同志組成主席團,毛澤東為主席團主席,並決定在全會期間由主席團處理黨的日常工作,書記處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職權。 5月24日,日軍坦克部隊以強大的炮火突入洛陽城。 5月,中國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出版。全書分5卷,50萬字。 6月3日,日本從南京向重慶國民政府再次發出誘降廣播。 6月5日 中共中央加強城市工作 6月6日,由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部隊組成的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第二戰場。 6月9日,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到達延安采訪。 6月16日,浙江省景寧縣立簡易師范學校成立。 6月16日 中共中央擬向華南發展 6月,美國副總統華萊士率團訪華.7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軍發出《關於整訓部隊的指示》,確定在現有基礎上,通過整訓,提高部隊的政治和軍事素質,為將來部隊發展一倍至數倍准備條件。 7月4日 中共代表對國共和談不抱希望 7月22日,美軍赴延安觀察組考察延安。 7月24日,鄒韜奮在上海病逝。 7月24日,諾曼底登陸戰役結束,盟軍共投入288萬人,5300多艘戰艦和13700多架戰機。 7月,日汪強征中國婦女充當日軍軍妓。 8月1日,波蘭華沙軍民5萬餘人舉行大規模武裝起義,反抗納粹佔領軍。起義者浴血奮戰63天,終因力量懸殊而遭鎮壓。起義中約有1.8萬名戰士犧牲,18萬華沙市民死亡。 8月8日,堅守88天的衡陽城失守,死傷5.5萬人。 8月15日,新四軍以5個團的兵力進軍中原。 8月,重慶國民黨破獲英國間諜組織,而後與其合作。9月4日,中共中央鮮明地提出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9月5日,國民參政會三屆三次會議在重慶開幕。 9月5日,張思德同志犧牲 9月6日,美國總統代表赫爾利來華提出十點建議。 9月12日,新國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英勇犧牲。 9月15日,中國共產黨代表林伯渠在重慶舉行的三屆三次國民參政會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9月19日,中國民主同盟在重慶成立,黃炎坦鬧培當選民盟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 9月24日,重慶各界愛國人士和各黨派代表董必武、張瀾、沈鈞儒、馮玉祥等500餘人舉行會議,要求實行民主,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 9月27日,參加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國中的22國代表在《布雷頓森林協定》上簽字。 9月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名中國民主同盟。 9月,美國政府派赫爾利以美國總統私人代表身份來華活動,開始實行扶蔣反共的對華政策。10月,美國政府應蔣介石的要求,撤回贊同國共合作抗日的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史迪威。 10月4日,日軍佔領福州,福州地區第二次淪陷。 10月13日,國共兩黨談判改變了性質,談判已成僵局。 10月28日,日軍包圍桂林,直逼柳州。 10月,中國戰區參謀長,中、印、緬、美軍司令史迪威被免職召回美國。 10月,蔣介石發起10萬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10月31日,八路軍一二○師第三五九旅主力4000餘人組成南下支隊,以王震為司令員、王首道為政治委員,於11月1日召開誓師大會,10日由延安出發,向豫、鄂、湘、粵敵後挺進,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12月,粟裕率新四軍第一師主力由蘇中渡江南下,執行中共中央提出的向東南敵後發展、控制蘇浙皖邊和發展浙東沿海地區的戰略任務。11月7日,美國總統特使赫爾利飛抵延安。 11月10日,汪精衛病死於日本。 11月,日本發動了號稱「一號戰役」的豫湘桂戰役。此役中國損兵60萬~70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陷於日軍的鐵蹄之下。 12月30日,安藤利吉就任台灣19任總督。 希望能幫到你

『拾』 遠征軍入緬何以慘敗主要原因不在史迪威,而是英國的傲慢與偏見

1942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形勢極為嚴峻的一年。軸心國的進攻咄咄逼人,各大反法西斯戰場均承受著巨大壓力,戰爭危機仍在不斷加深。

剛剛建立的中美軍事合作關系不僅面臨全球戰爭形勢吃緊和聯盟體系內在缺陷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而且也深受中、美兩國對既定政策和軍事合作關系所持的不同立場和見解的影響,中美關系中潛在的各種問題暴露出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雖然成立了中國戰區,但中國並未在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派駐代表,美、英兩國也沒有具體討論過中國大陸的戰略指揮和部署問題,盟國也沒有地面部隊在中國作戰。中國基本上仍是獨立作戰。中國和盟國進行軍事合作的主要舞台是緬甸戰場。

緬甸戰役是中美(也包括中英)結盟後開展的首次軍事行動,也是初生的中美同盟經受的第一場考驗,貫穿其中的復雜關系及其結果是戰時盟國在亞洲關系的一個縮影。

珍珠港事變後,日軍挾珍珠港奇襲成功的餘威,從印度洋到西南太平洋一線全面出擊,英國的防線頻頻告急。

1942年1月中旬,日軍主力從泰國向緬甸進攻,打響了第一次緬甸戰役。

日軍進攻緬甸旨在切斷從仰光到昆明的運輸線,從軍事上奪取緬甸這樣一個從東南亞到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防線的西南戰略要沖,從政治上迫使重慶政府屈服,並對印度形成強大的軍事政治壓力,使英國在遠東的防線徹底崩潰。

日軍一路所向披靡。3月8日,日軍佔領仰光,並繼續北犯,企圖奪取緬甸全境。

美國對緬甸防禦的思考更多地出於對華政策的考慮。在羅斯福看來,保住緬甸是體現美國對華政策政治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

羅斯福認為,殖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為了自身的安全,西方世界必須拋棄那種把亞洲人視為劣等民族的做法,而平等地對待中國是防止「東西方今後發生根本裂隙」的最好辦法。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從軍事角度考慮,認為要支持中國抗戰,必須守住緬甸,保持援華通道暢通,但英國主要是為了維護殖民統治現狀而戰。

但是美國對緬甸作戰既沒有總的戰略計劃,也沒有為緬甸派出地面部隊,只有陳納德率領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的100架p40老式戰斗機和100多名志願隊員參加了戰斗。


鑒於有關緬甸戰役的各種決定都需要在英、中、美三方之間取得一致,還必須考慮澳大利亞的態度和反應,因此美國對緬甸戰役的作用主要不是體現在前線殺敵,而是體現在負責軍火供給和協調各種關繫上。

預見到仰光可能失守,作為對策,美國軍方提議啟動兩項重大工程,即開辟飛越喜馬拉雅山的航線和修築中印公路。

在1月30日日軍攻佔毛淡棉、仰光難保之時,羅斯福為了鼓舞中國士氣,維持中國抗戰的生命線,在內閣會議上提出了開辟一條空中運輸線和一條陸上補給線的計劃,並責令哈里曼與當時常駐美國的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具體商談。

宋子文更傾向於開辟空中航線。這條航線是從印度東北阿薩姆邦地勢最高的薩地亞到中國昆明,全程七百英里,他估計用100架DC-3型運輸機每月可以將12000噸租借物資運到中國。租借物資可在加爾各答登陸,然後經鐵路北運至阿薩姆邦。哈里曼表示贊成宋子文的建議,只是對該航線飛越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所產生的困難有點擔心,但總統保證任何純後勤問題都能迅速「解決」。

2月初,空軍參謀長阿諾德向總統建議,鑒於緬甸的主要港口仰光危在旦夕,有必要新辟一條從印度進入中國的空運航線。羅斯福便不失時機地予以推動,並於2月9日向蔣介石保證,「我們正在加大經非洲和印度到達中國的飛機渡運航線,無論仰光是否失陷,經過印度到中國的航線都將保持暢通」。

國民政府對於開辟中印航線和修築中印公路的要求最為迫切。

1942年2月9日到21日,蔣介石夫婦在英國駐華大使卡爾陪同下訪問印度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強中、英兩國在共同對日作戰中的合作,並爭取英印當局對於開辟中印陸空交通線的贊同和支持。

中國與英印當局於同年4月達成協議:

在中、美、英三國的共同努力下,1942年5月,從印度阿薩姆邦飛越喜馬拉雅山到中國雲南昆明的空中戰略運輸線——「駝峰」航空線正式開通,從而實施了世界航空史上迄今為止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戰略空運行動。

開辟陸上通道中印公路的計劃也很快啟動。早在日軍打進緬甸境內之前,中國就預見到下緬地區有可能丟失,故1942年1月1日中國便提出用租借物資修築一條公路的請求。

該公路預計從印度阿薩姆邦的利多起,穿過緬甸北部的崇山峻嶺、森林河流,同中國境內的滇緬公路城鎮龍陵連接起來。它要經過一條車輛從未走過的路線,是一項比開辟空中航線更為艱難的工程。

盡管美國工程專家估計要兩年半的時間才能建成該公路,但作戰計劃處把它列為「緊急軍事需要」。 因此,在史迪威到達中國或緬甸之前,這條後來被稱為史迪威公路的修建計劃已經得到有關各方的贊同。但是這條道路能否開通最終要取決於緬甸戰事的進展。

在日軍大軍壓境之際,盟國在緬甸防衛問題上卻陷入矛盾和紛爭之中,首先是中國軍隊入緬作戰的問題。

英國出於輕敵思想、低估中國軍隊戰鬥力,特別是防範中國對亞洲民族主義影響的心理,對中國出兵要求推三阻四。1942年1月19日當日軍攻佔緬泰邊境的土瓦時,雖然迫於戰爭形勢,韋維爾於19日和21日分別答應中國第六軍第九十三師和第四十九師入緬增援,但是對於駐扎在中緬邊境的中國第五軍和第六軍的其餘部分仍不肯放行。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沒有任何政治的或行政的難題足以阻止中國軍隊參加緬甸防禦,羅斯福親自出面干預,他直接和丘吉爾進行磋商。 當時英國防線處處告急,丘吉爾對羅斯福的干預立即作出反應,敦促韋維爾允准中國主力入緬參戰,韋維爾勉強同意,中國遂於2月3日下令第六軍的其餘三個師和第五軍入緬。

如何協調盟軍,特別是英、中在緬甸盟軍指揮權問題上的矛盾,也是這時美國面臨的棘手問題。

美方考慮到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穿越緬甸,曾建議將緬甸置於中國戰區范圍之內,馬歇爾所擬方案中緬甸西北部是在中國戰區范圍之內的,但是韋維爾希望把緬甸防務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出從印度防區的角度能更好地處理緬甸問題。

最後經過折中,將緬甸劃在了韋維爾的美英荷澳戰區,而不是他的印度防區,旨在強調與中國的戰略合作關系。

但是日軍的神速推進使阿卡迪亞會議建立的英美聯合指揮系統受到挑戰,韋維爾的美英荷澳戰區司令部於2月25日解散。

3月8日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決定進行戰區調整,將戰略責任一分為三:

根據這一調整,韋維爾現在是印度防區總司令,緬甸便根據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授權劃歸韋維爾的印度防區。

史迪威的軍隊在印度或者緬甸的軍事行動都在韋維爾的統帥之下,此後不久亞歷山大接替韋維爾任緬甸指揮官。

這種責任劃分在緬甸問題上埋下了麻煩的種子。

首先,上述安排包括蔣介石將在聯合參謀長會議指導下實施地方性戰術行動這一點並未徵求蔣介石的意見,特別是讓英國統帥指揮緬甸戰事的安排,令蔣介石非常憤怒。

這不僅是對蔣介石作為中國戰區參謀長、中國作為大國地位的漠視,而且也不合情理。當時中國在緬甸參戰兵力遠遠超過英軍的數量,結果形成中國出兵,歸英國統帥的局面。蔣介石極力反對由英國人來指揮中國軍隊,主張由史迪威來指揮緬甸戰事。

3月9日蔣介石致電外交部長宋子文,囑其轉達羅斯福總統,鑒於英軍在緬甸只有兩個師,而中國有超過英軍四倍以上的兵力,強烈要求由史迪威來指揮在緬甸的盟軍,希望羅斯福就此事直接與英國政府協商,後又提議將緬北劃入中國戰區。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史迪威與新任緬甸指揮官亞歷山大的許可權劃分問題。

史迪威使華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指揮緬甸作戰,但是英國人卻不樂意看到史迪威出現在緬甸,亞歷山大希望能指揮中國軍隊,而且在他看來,史迪威既沒有參謀部,也不熟悉當地的情況。

丘吉爾補充說,英國人為中國軍隊准備了供給設施,並建立了師級層次的聯絡系統。亞歷山大向總統提出建議,史迪威必須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之下。

對於中、英在緬甸指揮權問題的爭論,美國的立場是堅持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的決定,同時盡力協調中英矛盾。對於蔣介石強烈要求由史迪威指揮緬甸戰事的請求,羅斯福以此事極端敏感,但是相信史迪威會妥善處理為由予以婉拒。

至於英方要求史迪威在其節制之下的請求,羅斯福和馬歇爾也予以應允,並向丘吉爾承諾,史迪威將在指揮權問題上與亞歷山大配合,直到蔣介石同意。

與此同時,史迪威也積極致力於解決中英緬戰指揮權之爭,盡力說服英國人在裝備中國軍隊的問題上盡量讓蔣介石滿意以換取他的合作。

在史迪威的努力下,英軍答應解決供給問題。至於指揮權問題,暫時以史迪威和亞歷山大達成密切合作的協議加以解決。 3月27日亞歷山大訪問重慶會晤蔣介石,中國終於同意將指揮緬甸作戰的最高指揮權暫時交給亞歷山大。

理順在華各種關系、有效指揮入緬中國軍隊作戰也是此一時期美國實施對華政策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史迪威到中國後面臨的局面與他的預想很不一樣。 因為各種原因,美國駐華軍事使團並沒有一個能夠正常運轉的參謀機構供他接管,於是史迪威利用駐華軍事使團的成員,加上自己帶來的一幹人馬組成了一個司令部,於3月4日在重慶成立。


史迪威和蔣介石的第一次會晤於6日在重慶舉行。

史迪威最急於了解的是蔣介石准備授予他的對中國軍隊的指揮許可權及蔣介石的戰略計劃。

雖然史迪威很快就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中國戰區參謀長和指揮入緬軍隊(第五軍和第六軍)的任命,蔣介石還對史迪威說,他已令其將士只聽史迪威的指揮。

但是根據有的美國學者的說法,蔣介石關於中國軍隊的指揮權幾經變動,一開始「給了史迪威,又收回來,然後又給了他」。

關於緬甸防衛問題,蔣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更大。

在史迪威看來,緬甸作戰不僅是為實現保住緬甸,保住中國對外通道暢通這一重要軍事目標,而且是為保住中國抗戰的信心。

史迪威的計劃是,如果仰光失守(在他制訂計劃的那一天,即3月7日,日軍進攻了仰光),他打算利用中國軍隊和英軍一道發動強大反攻,奪回仰光。如果反攻不成,盟軍就退守曼德勒以東的高地,對向北進犯的日軍側翼構成威脅,並控制上緬地區。

10日,在史迪威與蔣介石的談話中,史迪威說,緬甸對於中國的重要性要超過對於英國的重要性,因為英國守緬甸只為防守印度,但中國如失緬甸,就斷絕了與外部世界的交通線。

蔣介石則認為,中國第五軍、第六軍「入緬之目的,原在固守仰光,現在仰光失守,我軍入緬之目的已不存在」。

他擔心敵軍可能乘中國入緬之機,由越南襲擊雲南,「苟此舉得手,滇省告急,大局將不堪設想,故調回入緬部隊以固滇省及長江流域之防務,實為應有之考慮」。

如果說有留駐緬甸之必要,則是收復仰光,而這又非中國軍隊力所能及。而且蔣介石一再強調,第五軍、第六軍是中國的精銳部隊,只能勝不能敗。

可見,史迪威是一心想守住緬甸,保住一個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通道;而蔣介石在仰光失守之後已經無心再戰,希望保住精銳部隊,回防本土。

由於盟國在保衛緬甸問題上紛爭不斷,在緬北保衛戰中,盟軍在指揮和戰術配合方面舉步維艱。 3月11日,史迪威入緬指揮作戰。其間史迪威與蔣介石爭議不斷,中國軍隊和英國軍隊互相指責。

在這種情況下,1942年3月開始的緬甸保衛戰幾乎是災難性的。組織散漫、充滿失敗主義情緒的英國部隊以及指揮失靈的中國軍隊,根本不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並抱有明確目標的日軍的對手。

這是緬甸戰役中最激烈的一場戰斗,顯示了史迪威一貫認為的中國軍隊只要有堅強剛毅的領導就能有不俗表現的良好素質。

中國軍隊雖然損失了不少 汽車 、迫擊炮、野戰炮和高射炮,傷亡人數達20%,但是他們的英勇作戰不僅拯救了緬軍第一師,而且也拯救了其東面的印度十七師。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亮點是由陳納德率領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的出色表現。根據4月份的統計數據,美國志願航空隊與敵機鏖戰於緬甸上空,擊毀日機33架,另外可能還有10架日機也被擊毀,美國志願航空隊僅損失飛機1架,9架遭到炮火襲擊,1名飛行員受傷。

但所有這些並不能挽回整個戰場的頹勢。

4月29日,東路日軍攻佔臘戍,切斷滇緬公路,並於5月8日攻陷該地,同時西路日軍攻入緬印北部邊境。

中國軍隊冒著滂沱大雨,穿越深山密林,突破日軍堵截,歷盡千辛萬苦,一部分退回雲南省,一部分由史迪威率領撤往印度。

緬甸戰役的失敗對1942年的中美關系影響至大,它不僅使史蔣之間相互積怨,使蔣介石對緬甸反攻、對史迪威的指揮和與英國人的合作充滿抵觸情緒,更重要的是它突顯了「保持中國於戰爭之中」的緊迫性與高難度,中美在如何扭轉危局問題上的爭論不斷發酵、升級,終於釀成中美關系中的第一次危機。

緬甸失守後,中國不僅同外部聯絡的陸海路交通被切斷,而且面臨日軍大舉進攻中國西南的軍事威脅。在陪都重慶,素來支撐國民黨堅持抵抗的信念似乎發生了動搖。

宋美齡在5月23日寫信給租借物資管理局局長居里說,中國的士氣「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低過」,委員長也「第一次」感到悲觀。

5月27日蔣介石在給羅斯福的信中指出,緬甸路失陷後,日本緊接著擴大對中國至關重要的南部、中部和西北部防禦區的進攻,形勢危急,而聯合國家在太平洋上和亞洲大陸不斷遭受挫折的現實,以及缺乏反攻決心的局面令人沮喪,中國抗戰已經進入了他從未經歷過的決定性階段。

馬格魯德甚至認為,日軍可能在雲南發動進攻,並佔領昆明,從而引起重慶政府的全面動搖,因此建議考慮作好撤離駐華美國軍事人員的准備。

對於中國的現狀,5月8日,高斯大使給國務卿赫爾連發兩封電報,分析了緬甸失守和目前不利的軍事形勢在中國引起的反響。

高斯認為美國應冷靜應對。

在他看來,日軍不會馬上對昆明發動重大攻勢;蔣介石會繼續抵抗;沒有人能搞垮蔣介石,來同日本人媾和;蔣介石仍是盟國最終打敗日本人的依託力量。

因此,美國必須在華穩住陣腳,「只要重慶政府繼續存在並繼續執行抗日政策,就不能作出任何引起中國人缺乏信心的舉措」。赫爾和馬歇爾同意高斯的判斷。

5月9日,馬歇爾向美國駐華軍事代表團發布指示,命令所有駐華美國軍官務必「繼續對中國的前途持沉著和樂觀態度」,無論是在制訂計劃時還是在談話時,都不得讓人覺得美國認為「局勢已毫無希望」,人員的行蹤也必須嚴加限制,避免可能被人誤認為美國人要撤退。

由此可見,緬甸失守後,維持中國繼續抗戰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中心問題。

美國在先歐後亞戰略之下所能設想的亞洲戰略就是支持中國繼續同日本作戰,以便最大限度地牽制日軍,並為最後反攻提供空襲日軍海上航線和轟炸日本本土的基地。

而由於緬甸失守,能夠把人員、武器、供給物資運入中國的一切可用的陸海通道均被截斷,中國能夠從外部獲得任何援助的唯一途徑就是「駝峰」空運。這條飛越世界屋脊的航線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運輸線。

空運在7000多公尺的高空進行,氣候條件惡劣(熱帶的雨季和世界屋脊的冰雪),飛機還可能遭到日軍的攻擊,加之可以提供的運輸機有限,開始時每月空運物資不過幾十噸,對於如此廣大的中國戰場真是杯水車薪。

羅斯福極為擔心中國退出戰爭,一直堅持給蔣介石打氣。

5月5日他要求空軍參謀長阿諾德將軍「研究」將物資空運到中國的「一切可能途徑」,因為「不管多麼困難,我們都必須使航線保持暢通」。

針對中國戰場與外部世界相隔絕這種困難局面,美國陸軍部作戰司於5月26日向馬歇爾提交了一份題為《保持中國於戰爭之中》的重要文件。

作戰司分析了中國戰場的形勢,認為空運並不能給中國提供足夠的供給,「重新開始經仰光向中國運送軍火是極端重要的」,「如不採取措施重新打開通往中國的陸上通道,美國援助中國的承諾就沒有意義」,「保持中國參戰」的政策便難以實現。

馬歇爾建議由史迪威來負責緬甸反攻行動,這得到總統的認可。

史迪威首先考慮的是由美國直接派地面部隊來解中國之圍。

他在5月25日發給陸軍部的電報中重提當初的要求,希望派遣一到兩個美國師用於對南中國海的盟國軍事行動。如果美國的戰斗部隊被派到印度,他打算把這些美國部隊補充到那些得到重新訓練和裝備的參加過緬甸作戰的中國軍隊中,藉助這支軍隊奪回緬甸,將日本人從泰國驅逐出去,然後從中國攻入河內——海南——廣東的三角地帶。

但在先歐後亞戰略下,馬歇爾一心想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根本無意把任何兵力抽調到亞洲戰場,所以馬歇爾只答應第十航空隊重新劃歸史迪威指揮。

訓練、裝備、改革中國軍隊是史迪威用於解除中國困境的根本出路。在史迪威看來,中國現有的政治和軍事組織事實上已經無可救葯,只有依靠一批在「新軍」中重新加以整訓、裝備和指揮的中國士兵,才能取得軍事上的勝利。

史迪威計劃組建兩支新軍。一支在印度建立,由他率領從緬甸撤退下來的中國軍隊余部組成,並招募新兵加以補充。 另一支規模較大的30個師的兵團將在中國雲南省西部調集。這兩個兵團將在美國人的指導下由中國軍官自己指揮,它們在重新訓練和裝備後將出師緬甸,在英軍協助下重新開辟通往中國的陸上通道。

根據上述設想,史迪威於5月26日提出了一個改造中國軍隊的方案,其要點為:

這一計劃如果得以實行,勢必完全打亂國民黨軍隊長期形成的派系,不但會遭到這些派系的拚死抵抗,而且可能從根本上觸動蔣介石的政權基礎。蔣介石對此反應冷淡是可想而知的。

宋美齡在瀏覽了史迪威的報告後所作出的評價是這並沒有超出以前德國顧問所提出的建議,並在20天後的一次會晤時說道,史迪威建議的激進的改革方案是行不通的,「如果頭被砍了,其它什麼都沒有了」。

隨後從5月26日到8月1日,史迪威也提過不少類似計劃,多達13個備忘錄,其中10個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但是為了安撫美方,蔣介石同意在印度訓練一支小規模的中國武裝部隊。

(正文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