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南撣幫怎麼不和泰國合並

緬甸南撣幫怎麼不和泰國合並

發布時間: 2023-05-20 10:10:46

㈠ 緬甸主要民武有哪些,果敢同盟軍、佤邦、克欽軍到底怎麼分

在東南亞地區領土最大的國家就要屬緬甸了,這個國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經歷了近六十年的殖民地生活,一直到1945年。盡管緬甸從英國獨立出來了,擺脫掉了殖民地的身份,但是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依舊彌漫著硝煙。由於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多到你完全想像不到。

在薪水這一方面,由於緬甸這一國家並不是特別發達,所以總的來說普遍的工資水平也沒有特別高。克欽軍每個士兵的月薪大約是五十到一百元元人民幣,而瓦邦軍的會更高一些,大概有前者的兩倍。不僅如此,每個月還有大米可以領取。這樣看來還可以從士兵的狀態來看是屬於哪一個民族武裝部隊的,畢竟吃的好的總會比吃的不那麼好的,狀態更好一些。

㈡ 撣邦的獨立運動

1947年2月12日,撣邦、克欽邦、欽邦及緬甸本部於撣邦境內彬龍(Panglong)小鎮上簽署〈彬龍協議〉(Panglong Agreement),協議之目的為聯合撣邦、緬甸、克欽邦、欽邦及英國統治下的各邦,聯合向英國爭取聯合獨立。
1947年9月24日,倉促完成《緬甸聯邦憲法》(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on of Burma)。
1948年1月4日,聯合獨立成功,緬甸聯邦(Union Of Burma)誔生。國家依《緬甸聯邦憲法》運作。
1948年,緬甸聯邦第一任聯邦總統由撣邦撣族土司王蘇瑞泰擔任。任期1948年至1952年。
1952年,吳努為首之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為緬甸聯邦執政黨。同年,緬甸藉驅逐中國國民黨殘軍為由,進軍撣邦。
1958年,奈溫將軍強迫吳努讓其成立「看守政府」。同年《緬甸聯邦憲法》賦予撣邦的去留權力,被看守政府擱置,由撣邦人民組織而成之軍隊,與看守政府之國防軍發生歷史第一次交戰。《緬甸聯邦憲法》明定憲法運作十年後,撣邦、克倫尼邦有權決定自己是否還願意成為緬甸聯邦一份子。
1962年,吳努的聯邦黨(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廉潔派改名)競選獲勝而組織政府。3月2日,緬甸軍事強人奈溫將軍政變奪權,同年作廢《聯邦憲法》,成立革命委員會進行軍人獨裁統治。聯邦憲法之作廢等於宣告緬甸聯邦解體,從此,各邦紛紛為原有之自主權而與緬甸本部交戰,遍及緬甸全國之內戰於焉展開,並一發不可收拾。
1964年,撣邦人民組織正式之撣邦軍(Shan State Army),正式為收復撣邦國土而努力。
1968年,緬甸共產黨進入撣邦東部,並於當地成立人民軍(People's Army),人民軍主要由當地佤族組成。
1988年8月8日,緬甸全國人民起義,結果被軍方殘酷鎮壓,導致了舉世震撼的屠殺案。
1988年10月26日,撣邦眾民族民主聯盟(Shan Nationalities League for Democracy)成立。
1989年3月12日,彭家聲的部隊於果敢宣布脫離緬甸共產黨。並建置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是年與緬甸軍政權逹成停戰協議。4月,林明賢之815軍區宣布脫離緬甸共產黨,並另立門戶組織撣邦東部同盟軍(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NDAA)。同年,與緬甸軍政權逹成停戰協議。4月17日,鮑有祥之佤部隊於佤邦宣布脫離緬甸共產黨,並成立緬甸國家團結黨(Burma National Solidarity Party)隨後更名為佤邦聯合黨(United Wa State Party 或 UWSP),武裝部隊命名為佤邦聯軍(United State Wa Army 或UWSA)。5月18日,佤邦與緬甸軍政權逹成停戰協議。
1989年,緬甸當局將緬甸國名之英文名自(Union Of Burma)改為 (Union Of Myanmar)。
1989年,撣邦軍分裂,北撣邦軍(Shan State Army-North)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其餘撣邦軍(Shan State Army)繼續為收復國土而努力。
1990年,緬甸舉行全國普選,昆吞屋領導撣邦眾民族民主聯盟(Shan Nationalities League for Democracy)在撣邦地區取得壓倒性勝利。同時,翁山蘇姬女士領導之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在緬甸本部地區也取得壓倒性勝利。遺憾的是選舉結果被緬甸軍政權否定。
1993年12月12日,被外界稱為毒品大王之撣邦軍(Mong Tai Army) 領導坤沙(Khun Sa),宣布撣邦脫離緬甸聯邦獨立建國。
1996年1月24日,坤沙領導撣邦軍(Mong Tai Army) 在佤軍、緬軍、泰國政府壓力下,向緬甸軍政權投降。
1996年11月16日,撣族民主聯盟(Shan Democratic Union)在海外成立。
1999年3月,撣族婦女行動網 Shan Women Action Network (SWAN)創立。
2002年,撣族婦女行動網成員,由姜冬女士 (Charm Tong)為首撰寫之強奸准證 (License to Rape)報告在國際上發布,撣邦撣族婦女被緬甸軍隊強奸蹂躪事件,得到國際社會之廣泛重視。
2003年撣邦軍(Mong Tai Army) 不願投降之部隊於南撣邦老泰亮山(Loi Taileng)正式建置南撣邦軍(Shan State Army-South),並繼往開來為收復撣邦國土而努力。
2005年3月25日,流亡於加拿大的緬甸聯邦第一任總統蘇瑞泰之長子召坎帕(Hso Khan Pha)與南撣邦軍第758旅合作建置撣國過渡政府(Interim Shan Government,ISG)。南撣邦軍因此而呈現分裂狀態。
2005年4月17日,撣國過渡政府(Interim Shan Government)又再次正式對外宣布撣邦獨立。值得一提的是,撣邦主要之各政、軍團體並不支持 ISG。緬甸本部之NLD以「一個國家不能出現兩個平行之政府」委婉表示反對。
2006年5月24日,撣邦憲法起草委員會(Shan State Constitution Drafting Commission),公布第一版撣邦憲法草案。
2006年7月16日,撣國過渡政府軍方不支緬甸軍政權圍剿,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
2006年8月1日,因緬甸軍政權並無誠意履行停戰協議,因而重回叢林為收復國土而努力。據報,極有可能會重回原東家南撣邦軍(Shan State Army-South)麾下,而撣國過渡政府則繼續流亡海外。

㈢ 為什麼說緬甸和泰國是世仇

泰國在13世紀拜託真臘統治,而緬甸7世紀的驃國即為萬家大國。16世紀中期緬甸東塢王朝(建立,此時泰國為消滅速古台王朝的阿瑜陀椰王朝統治,二者有戰爭,緬甸佔有優勢,泰國長期對抗緬甸侵略。

1752年,東吁王朝覆滅,在東吁王朝基礎上,雍籍牙建立了貢榜王朝,並一度大舉侵入泰國,泰國的華人鄭信率領軍民英勇抗敵,樹立聲威,最後開創吞武里王朝。

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佔領曼德勒,國王錫袍被俘,貢榜王朝滅亡。泰國一直由曼谷王朝統治至今,但19世紀亦受到英國半殖民統治。

(3)緬甸南撣幫怎麼不和泰國合並擴展閱讀: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於2010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

㈣ 南撣邦軍的發展歷史

1958年撣邦軍民在撣邦土地上與緬甸政府的軍隊發生激烈的武裝沖突,較為有名的屬「當陽大戰」,當最大戰中撣方傷亡慘重。撣方軍隊主要由缺乏軍事經驗的撣邦知識分子組成,在45天的激戰中,4000多名撣族抵抗者被2萬余名訓練有素的緬甸政府軍擊潰。之後,撣邦境內出現了幾支以追求撣邦獨立為目標的撣族武裝。
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 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昭耀世(約瑟)率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總兵力約5000餘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2003年在南撣邦老泰亮山正式成立南撣邦軍。
撣邦民族軍(SSA)。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MTA)。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磨胡彎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總部設在孟蓋,總兵力3200餘人。2005年,撣邦民族軍與南撣邦軍合並,仍稱為南做爛撣邦軍,並宣布「成立撣聯邦政瞎悶府」。
坤沙武裝,1971年,坤沙利用民族情緒號召撣族革命,豎起「撣邦獨立建國」大旗,將部隊改組成「撣邦聯合軍」。
1985年,撣邦3支武裝(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撣邦民族軍SSA、撣邦聯合軍SUA)合並為MTA(蒙泰軍),後蒙泰軍力達2.5萬餘人,民兵近兩萬,成為繼緬共之後,金三角地區軍事實力最強的民族武裝。

㈤ 南撣邦軍的現狀

南撣邦軍現今控制緬甸東北部的撣邦大部分地區,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2012年5月份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南撣邦軍在第二輪談判中達成停火協議,雙方還同意徹底清除撣邦境內的毒品種植與生產活動。負責與國內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談判的緬甸鐵道部長昂敏日前在與南撣邦軍領袖昭耀世會談後表示,南撣邦軍同意進行新一輪和談以結束當地的武裝沖突,這是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最新談判成果。他稱,緬甸軍方與南撣邦軍與最近的沖突都是由於鳴槍示警而引發的誤會。昂敏還表示,撣邦復興委員會及屬下的南撣邦軍已經擬定草案以清除金三角區內鴉片與安非他命的生產。撣邦復興委員會還呼籲資助種植罌粟的緬甸農民改種穀物,各方共同進行跨國緝毒行動,加強打擊毒品走私活動。撣邦軍是緬甸最大的少數民族武裝之一,主要駐扎在靠近泰國的緬甸邊境地區。撣邦軍於1989年分裂為南北二支,其中,北撣邦軍與緬甸軍方達成停戰協議,並於2011年1月份最終簽署了和平協議。

㈥ 在歷史上,有很多東南亞國家都被殖民過,為何沒有泰國

在亞洲近代歷史上,除了日本發奮圖強躋身強國之列,避免被殖民的命運外,就算是昔日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都曾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

但是,作為內陸小國的泰國,在周邊國家盡被殖民的圍堵下,卻成為東南亞甚至南亞大陸,唯一一個沒有被西方殖民統治的國家。這不禁讓人疑惑,泰國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讓西方殖民者望而卻步呢?

(二戰時期的泰國王室)

國王的表態再次挽救了泰國。再加上泰國並未直接和英法軍隊正面沖突,因此,盟軍認可了泰國的和平宣言。當然,這和美國為控制馬六甲海峽,對泰國的支持不無關系。

看中了泰國戰略優勢的美國,不僅幫泰國重回國際社會,讓泰國搖身一變為二戰戰勝國。還以二戰對泰國造成巨大損失為由,幫泰國向日本索賠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

就這樣,作為二戰軸心國成員的泰國,因為地理優勢,成為大國的拉攏對象。不僅沒有蒙受戰火催殘,還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不少領土。

正如泰國國王拉瑪四世所言:作為一個小國,我們賴以保護自己的武器,除了嘴巴,就只有充滿智慧和健全思想的一顆心。

㈦ 緬甸的禪邦和中國有聯系嗎

有。

唐時,南詔興起於雲南西部,天寶十四年以後,形成了一個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轄的地方民族割據政權。緬甸境內的傣族或傣撣民族的先民均處於南詔的統治下。

緬人勢力崛起,建立了蒲甘王朝。蒲甘王朝興起後,緬族的勢力在向南部孟人地區和西南部阿拉甘地區擴張的同時,也開始向北部和東北部的傣撣民族地區擴張。

大理國時期的西部邊疆一直與印度為界,元朝時期雲南行中書省的西部邊界線亦沿襲不改,這一帶地區的傣撣民族仍在中國元朝的管轄之下。

蒲甘王朝末期,緬甸一度控制了「金齒」 的一些地區,元緬戰爭以後,蒲甘王朝衰亡,元朝先後於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今緬甸太公城一帶設了太公路。

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在今瑞麗縣西南部境外的瑞麗江南北兩岸設了蒙憐路和蒙萊路,後又在今緬甸興威一帶的木都之地設了木邦路,後至順四年(1333年)又在緬甸本部設了邦牙等處宣慰司。

因緬王領地「處雲南極邊」,雲南行省鞭長莫及,於1342年撤消了邦牙等處宣慰司,將其轄地仍交由緬王治理,作為元朝的屬國,不再隸屬雲南省,雲南行省西南部的一段邊界仍退回到太公路南部地段。這一帶地區的絕大部分傣撣民族當時仍在中國元朝的統治下。

元朝末年,今雲南西部中緬邊境一帶地區的傣撣民族以麓川為中心逐漸擺脫元朝的控制,明朝初期除了車里等地區外,今中緬邊境兩側幾乎所有傣撣民族地區均被「麓川」所兼並。

建文元年 (1399年),思倫法卒,原先被麓川兼並的傣族各部,紛紛脫離麓川政權而自立,明廷分別建立了許多土司政權,先設了孟養、 木邦、 孟定三府 ,隸雲南,又設干崖 、 潞江、 大侯 、 灣甸四長官司,隸金齒。重新控制了傣撣民族的廣大地區。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緬甸東吁王朝統治者莽應龍攻佔阿瓦後,便開始向今緬甸撣邦地區和德宏境內侵擾。

先後奪去了木邦,侵佔了隴川、干崖、孟養等地。莽應龍死後,莽應里繼續為東吁國主,進一步向傣撣民族地區進犯,並一度侵入內地。明代後期,許多原先屬於中國的傣族地區淪於緬甸。

清朝初年, 一些早先附緬的傣族首領又在中緬之間徘徊 。

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後,英國佔領了緬甸王都曼德勒,隨即揮師北上佔領整個緬甸,其殖民統治也隨之向上緬甸擴展。

1886年,英國將除了撣邦的上緬甸劃定為規劃區,即無須議會通過法律,總督可自行頒布行政法令直接管理的地區。眾撣邦仍然由撣族土司們統治,不隸屬緬甸本部。

1887年6月,南撣邦投降,1888年1月, 英國軍隊佔領了北撣邦,基本上控制了撣邦大部,1890年,英軍才越過薩爾溫江,征服了撣邦的最後一個地區景棟。

1920年3月,撣邦土司接受了建立撣族聯邦的計劃。

1922年8月,英屬印度政府批准了該計劃。撣族聯邦由北部撣邦6個地區和南部撣邦35個地區組成,是與緬甸本部同級別的行政區,由總督直接管理。

1925年,改名為撣族聯邦行政區,為撣族聯邦專員所管轄,專員駐東枝。

1947年,撣邦與緬甸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共同從英國手中獲得了聯合獨立,是年基於彬龍協議與緬甸組建了緬甸聯邦。

1949年,緬甸以驅逐中國國民黨殘軍為名進入撣邦。

1960年,中緬雙方協商劃分邊界線,本來名義上屬於中國的果敢、佤邦、小勐拉、南坎、木姐等地,正式劃入緬甸撣邦。


(7)緬甸南撣幫怎麼不和泰國合並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撣邦位於撣邦高原,著名的山嶺間有江河谷地有黑河盆地、錫波盆地、登尼盆地和景棟盆地等。主要河流為薩爾溫江,該江發源於中國,流經撣邦,南流去。撣邦和寮國之間有湄公河界河。

㈧ 緬甸南撣邦軍的一些資料和來歷歷史

緬甸政府宣布撣邦軍(南部)為恐怖組織

--------------------------------------------------------------------------------

2006年08月26日15:15 新華網

新華網仰光8月26日電 據緬甸官方的《緬甸新光報》26日報道,緬甸政府已經宣布約瑟領導的撣邦軍(南部)為恐怖組織,該組織成員為恐怖分子。

緬甸內政部25日發布公告說,約瑟領導的撣邦軍(南部)火燒民宅、綁架村民、製造爆炸、射殺無辜,製造民眾流血和恐慌,為害國家和人民,因此政府宣布該組織為恐怖組織。公告還羅列了這一組織製造的多起事件。

緬甸政府2005年8月已經宣布約瑟領導的撣邦軍(南部)和另外3個反政府組織為非法組織。2006年6月,由吳蒙新率領的800多名撣邦軍(南部)成員與政府實現和解,但撣邦軍(南部)更多人員仍在從事反政府活動。

今年4月,緬甸政府曾宣布4個反政府組織為恐怖組織,它們是「緬甸聯邦聯合政府」、「緬甸工會聯合會」、「全緬學生民主陣線」和「民盟-自由世界」。(完)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5月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總兵力3200餘人。

撣邦聯合革命軍。 成立於1960年。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總兵力約5000餘人。

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 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