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中國與緬甸簽訂過哪些協議

中國與緬甸簽訂過哪些協議

發布時間: 2023-05-27 06:33:15

『壹』 緬甸果敢與中國有什麼關系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1962年中緬重新協商劃分邊界線,果敢地區被正式劃入緬甸撣邦管轄。

果敢地區民族(果敢族)來歷介紹:

在明末以前,果敢地區為不毛之地,只有少數「老葫人」居住,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獸出沒。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皇帝朱由榔出逃緬甸,在緬人和清朝平西王吳三桂的夾擊與圍剿下,其部分隨從及軍士逃入科干山深處隱匿避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國邊境居民遂徒步遷往科乾地區開荒謀生,或依籍貫或依民族形成部落,各自為政,互不相屬。

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漢人楊高學,明末遷居大理, 後娶順寧(鳳慶)一商人之女為妻,生子楊映,明末清初遷至科乾落籍,落腳火燒寨,歸屬「興達戶」部落。「興達戶」部落在各部落中發展最快,勢力漸大,成為後來果敢的發展基地。

(1)中國與緬甸簽訂過哪些協議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介紹(截止清朝):

1、13世紀至14世紀,為中國元朝雲南行省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鎮康路軍民總管府和孟定路軍民總管府的領地。

2、14世紀至17世紀,為中國明朝鎮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領地。

3、17世紀至19世紀,為中國清朝雲南省永昌府鎮康土知州的「六戶」領地。

4、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聯合「大西軍」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舉旗反清」,兵敗後從騰越(騰沖)一路出逃,退入緬甸。

5、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進攻當時緬甸東吁王朝,逼迫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緬王莽白將朱由榔送交清軍,並押解回昆明。次年,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朱由榔的部下隨從,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楊高學的帶領之下逃入中緬邊界線附近科干山(今日的果敢地區)避難,此後又長期在中緬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其後,清朝在今臘戌附近設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進入300年左右的楊氏土司政權時代。

6、雍正八年(1730年),楊高學的後代楊猷才以「誥封奉正大夫」之名在果敢地區行使職權。

7、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楊猷才病故,其長子楊維興繼職,此時其轄區范圍已超過「興達戶」三倍。 乾隆六十年(1795年),楊維興長子楊有根襲父職,次子楊有泮助理執政。

8、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楊國華襲職期間,雲南總督念其捍衛邊防有功,「奏封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並頒發封印,從而取得了合法的漢族土司統治權。

9、同治十三年(1874年),楊國華之子楊春榮襲職,此時果敢轄境,東至尖山寨,南至滾弄,西至勐汞長箐山,北至慕泰、紅岩。

10、光緒十二年(1886年),英國吞並緬甸貢榜王朝,將其作為印度的一個省。緬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紅降英後,與之關系親昵的楊土司投向英國,成為英緬治下的土司。

12、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英在倫敦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明確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

『貳』 1960~1969年,我國與緬甸簽訂了哪些條約

1960年10月1日,中國和緬甸聯邦政府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盯宴條約》。
兩國「一致認為,兩國間久懸未決的邊界問題,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兩國政府「根據和平共搭則模處的五項原則,友好協商、互諒互讓,克服了種種知緩困難,終於順利地全面地解決了兩國邊界問題」。

『叄』 緬甸與中國有司法協助條約嗎

緬甸與中國有司法協助條約
中國已與81個國家締結引渡條約、司法協助條約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國際司法執法合作,綜合運用引渡、遣返、境外緝捕、異地追訴等法律手段,一大批外逃人員和贓款被依法依規追回。
2020年10月12日,外逃27年的金融領域職務犯罪嫌疑人鄒文海回國投案,並主動退繳贓款;5月31日,「紅通人員」強濤、李建東在緬甸落網並被遣返回中國;4月28日,「紅通人員」胡亦品在越南被緝捕並遣返??

『肆』 中國政府根據哪一項協定,調派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進入緬甸

1942年2月,中國政府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巧碼輪,調遣3個軍10個師共10萬多人孝信,組成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率領第5、第6軍進入緬甸,不久,又增調第66軍進至緬甸北模山部的重要城市曼德勒地區作戰。這一仗,一打就是半年多。

『伍』 與我國簽署禁毒協議的國家有幾個

1990年8月,公安部禁毒代表團首次訪問緬甸和泰國。自此,圍繞東南亞「金三角」地區的區域性禁毒國際合作拉開了序幕。1993年10月,中國、緬甸、泰國、老輪裂撾和聯合國禁毒署代表正式簽署了次區域合作的《禁毒諒解備忘錄》。

1996年,我國先後與俄羅斯、巴基斯坦簽訂了政府間禁毒合作協議。1999年,我國政府與塔吉克簽訂了政府間禁毒合作協議。2002年來,我國與有關方面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禁毒協議、中國與烏茲別克禁毒合作協議、中國與吉爾吉斯共和國禁毒合作協議、中國公安部與俄羅斯聯邦禁毒總局禁毒合作協議等進行了認真磋商,其中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禁毒協議、中國與烏茲別克禁毒合作協議於2004年6月簽署。在南美地區,臘蔽閉我國已於1996年、1998年和2002年先後與墨西哥、哥倫比亞和秘魯簽訂了政府間禁毒合作備忘錄或議定書。我國與阿根廷政府間禁毒合作協議正在積極磋商中。

在南美地區,我國已於1996年、1998年和2002年先後與墨西哥、哥倫比亞和秘魯簽訂了政府間禁毒並畢合作備忘錄或議定書。我國與阿根廷政府間禁毒合作協議正在積極磋商中。

1987年中美兩國政府簽署了《中美禁毒合作備忘錄》。1993年11月,公安部與法國內政部簽署了為期三年的禁毒合作協議。1997年2月,中法雙方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內容涉及禁毒合作等。當然還有加拿大 澳大利亞 韓國和日本

『陸』 中國與印度和緬甸的爭議領土有多少

中印邊界由於沒有正式勘界,沒有確切的長度,通常說是1700多公里(但這是傳統習慣線的大約長度)。 中印邊界現在實際是四段,即:東段(藏南段)、亞東錫金段、中段、西段(阿克賽欽、巴里加斯段)。除了亞東錫金段外,其它三段都有邊界爭議。爭議地區面積總共約12.5萬平方公里。除去我們控制的西段,印度共佔領我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台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我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柒』 (10分)2009年6月16日,中緬簽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聯邦能源部關於開發、運營和管理中緬原

(1)地勢低窪,排水不暢;降水豐富,來洪量大;大河入海口,海潮頂托強烈。(每點2分,6分)
(2)地勢崎嶇不平(山河相間);滑坡、泥石流多發,施工難度大,經過河流多(4分)
(3)減少石油進口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保證我國的能源安全;縮短進口石油的運輸距離;促進西南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西南地區經濟,有利於西南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

『捌』 我國和多少個國家解決了邊境

截止2021年,我國和12個國家解決了邊境劃界問題。這12個國家分別是:緬甸、尼泊爾、朝鮮、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羅斯、寮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越南。

我國和多少個國家解決了邊境

中國與擾寬頌14個國家接壤,截至2021年,中國已同12個陸地鄰國劃定了邊界,占陸巧搜地邊界線總長的約90%。

20世紀60年代,中國先後與緬甸、尼泊爾、朝鮮、蒙古、巴基斯坦、阿緩鄭富汗6個國家簽訂邊界條約或協定,這是我國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個高峰。

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俄羅斯、寮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越南6個國家簽訂邊界條約或協定,解決了邊界領土爭議問題。

『玖』 中英續議緬甸條約的簡介

1884年中法戰爭後,雙方簽定中法新約,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其後英國為進一步擴大自己在東南亞的影響,遂有吞並整個緬甸的野心。早在19世紀上半葉至中葉,英國已與緬甸爆發過兩次英緬戰爭,佔領了原緬甸的大片領土。但這次,英國決定直接統治整個緬甸,將其納為殖民地。1885年11月,英軍出兵攻陷緬甸首都曼德勒,俘虜緬王。次年元旦,宣布上緬甸並入英屬印度。
此後,中英兩國開始出現滇緬邊界的領土糾紛。中國駐英公使曾紀澤就曾提出滇緬邊界問題。英國外交大臣克雷向曾紀澤表示,願意在界務上做一定讓步:第一「將潞江(即怒江、薩爾溫江)以東之地,自雲南南界之外起,南抵暹羅北界,西濱潞江,即洋圖所謂薩爾溫江,東抵瀾滄江下游,其中北有南掌國,南有撣人各種,或留為屬國,或收為屬地,悉聽中國之便」;第二,以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為兩國「公共之江」;第三,在八莫近處勘明一地,允許中國立埠,「設關收稅」。(薛福成:《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出使奏疏》卷下,第28-29頁。)而英國方面即使在內閣更迭、外交部換人以後,對此也表示「仍踐前言」①。
清政府把整個中緬界務問題當作未定論看待,以「派員會勘」一句話概括,對中英雙方在邊界問題上曾達成過的一些協議毫不提及,無疑是缺乏近代外交談判的技能與經驗。事隔多年以後,駐英公使薛福成在與英國外交部談判劃定中緬邊界時,再提出英國曾允讓的這些條件,當然會遭到英國政府的拒絕,薛福成也毫無反駁的理由,只能是靠其三寸不爛之舌重新向英力爭。
中英《緬甸條約》的簽訂並沒有解決清廷自始憂慮的「唇亡齒寒」問題,清政府得到的只是一個十年一貢的虛名,英緬政府事實上一直未向清政府派出過貢使。現在回過頭來審視清政府對緬甸問題的處理,不禁會對其外交談判的方針感到迷惑不解。
緬甸對華十年一貢,中緬關系遠不如中越關系那麼親密。同時,隨著清政府自身實力的衰退,中緬兩國之間的關系也在不斷趨於疏遠:緬甸使團來華的次數與人數逐漸減少;第一次英緬戰爭爆發後,緬甸並沒有派人入告清政府,而在第三次英緬戰爭爆發前夕,緬王對於英國要求的管理緬政的回復是「奪緬主權須德、法、俄、美允准」②,並不提中國。但是,清政府也意識到一旦英國佔領北緬,「則滇西邊界後患甚長,緬為華屬,近年已在若存若亡之間,然唇亡齒寒,似未便全置不理」⑨。因此,緬甸問題出現後,清政府不能也沒有置之不理。而對於如何避免唇亡齒寒、保疆固圉,清廷內部出現了分歧?當時的駐英公使曾紀澤,不像在越南問題出現時那樣,力主以軍事部署為後盾,與英國進行強硬交涉,維護中緬之間的宗藩關系,而認為「宜自騰越西出數十里取八募(莫),據怒江上游以通商,勿使英近我界」①。這在當時無疑也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有利辦法,然而,清廷主政者卻認為難以辦到,即使如願,也是不義之舉,不願採取這種方式保疆。其實,對於曾紀澤建議的可行性,英國後來也給予了承認:
「如果中國政府迅速利用1884一1885年中國人對八莫半強盜式的佔領,毫無疑問,他們將完全有理由對瑞麗江與伊洛瓦底江上游左岸之間的那片土地享有權力,其中包括八莫在內。因為安德生(Adamson)少將得到的命令是,如果他發現八莫已被中國軍隊占據,就不要再去佔領」
清政府放棄了這一大好時機,寧願與英國進行談判,以口舌爭之,而在談判力爭的過程中,又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保存緬甸對華進貢問題上,八莫展地的交涉居於其次,所謂「上不可以失國體」,對於緬甸問題,只有在維護了清政府「國體」的前提下,中英兩國才『能繼續在邊界等細節問題上訂立條約。最後由於緬祀問題的懸而不決,邊地未能拓展,八奠隨即為英軍佔領。
同時,在中英談判過程中,為避免開啟邊釁,就是對中緬邊界一些緬甸土司的主動投靠、內服,清政府的態度也十分謹慎。阿瓦政權被英軍強力推翻後,緬甸各地的反英斗爭如火如荼開展起來。面對英國的入侵,緬甸邊界的稔祚土司、木邦土司均投稟雲南地方政府,請求中國援助抗擊英國侵略,或要求內服。其實,如果這些請求得到清政府的允諾,也將是曾紀澤招降拓界提議的最好實踐,會對中國的西南邊防及中緬邊界談判發揮重要作用。而清朝統治者卻表示,「朝廷軫念藩邦,迭經諭令曾紀澤與英辯論,尚無成說」,「斷不能僅據該土司稟詞輕開邊釁……至該土司等若再來請示,即諭以現在中國與英人尚未定議,毋庸瀆訴也」。就連雲南地方官採取的暗助野人軍火的方法,清政府也認為「非但於事無益,且恐別啟釁端,張凱嵩辦理邊防,惟當嚴飭各路防軍認真巡守,慎勿輕率從事,致茲後患」又一次失去了占據談判優勢地位的大好機會。
總之,清政府從國家安全利益的角度出發,雖然已意識到緬甸存亡對中國邊疆具有的重要影響,但在外交談判的實踐中卻始終堅持把國體威望放在首位。對於緬甸的安排,清政府只要英國同意立教王繼續對華進貢,緬甸的一切內政外交均可交由英政府處理。這樣的談判方針體現出了清政府傳統的「差序格局」天下觀。其實不僅僅在緬甸問題上,與此同時,馬建忠對朝鮮問題的處理、鄭觀應在暹羅問題上的意見,都反映出希望繼續維持傳統朝貢冊封體制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已完全失去了它的適應性(中國並不是世界,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只是世界文明的一員)。盡管宗藩制度本身所反映的觀點是:若天子賢德,四方小國便會自動前來臣服於中國,但事實上,實際的強力在這一制度的運作中仍起著重要的作用。
清政府隨著自身實力、地位的衰落,已經無法提供宗藩制度運行的保障,隨著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擴張,所謂的「國際法交往原則」已成為世界各國接受的基本理念,清政府想將歐洲國家置於傳統的華夷秩序下,繼續維持傳統朝貢體系下世界秩序,不僅是依其實力難以達到的,就是達到了它所預定的「興滅國,繼存祀」的最高目標,這樣的苦苦力爭,對於中國的國家利益來說,實際上也毫無價值可言。從近代國家利益的角度看,清政府在這場關於緬甸問題的外交交涉中,可以說沒有任何外交目標可言,爭無所爭。這也是近代中國在對外交涉中常常犯下的一個毛病:
外交上制服夷人的方法不在於抗爭捍衛國家的實力與主權,而在於精神上施以貶抑和折辱。
西方大國強力政策的緊逼和自身實力的限制,這樣的方針必然使自身的外交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在中緬邊境逐步陷入一種消極防禦的境地.這一後果產生的內在原因在於清朝統治者心中的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觀念,即「一個人確認自己屬於那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究竟是怎樣一個圍家」的心靈活活動。因為「國家利益來源於國家身份(認同),我們必須先知道我們是誰,然後才能知道我們的利益是什麼」當時清朝統治者的國家認同仍建立在幾千年的「天下主義」文化觀基礎上,雖然歷經西方列強的沖擊,晚清政府的「國家」觀念有所調適,但多年的大同主義或世界主義的心態仍使清朝統治者難以完全放棄在藩屬朝貢體系下的傳統身份,這樣的國家認同無疑對清政府的外交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
雙方於與1886年7月24日(清光緒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北京簽訂《中英緬甸條款》,中方代表為總理衙門大臣奕劻,英方代表為英國駐華大使歐格納。此條款於1887年8月25日在英國首都倫敦交換批准書 。

『拾』 緬甸與中國邊境線歷史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周恩來代表與緬甸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劃定兩國邊界,其中包括正式放棄對果敢的主權,讓予緬甸。
1960年,中國政府與緬甸政府經過友好協商,簽訂邊界條約,結果如下:

1)、北段:尖高山以北、「麥克馬洪線」以西的領土。

中國政府承認中國與緬甸的邊界線是「麥克馬洪線」,把尖高山以北的原來屬於中國的領土,約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全部劃給緬甸了,只是把這個地區本來就屬於中國的片馬、崗房、古浪三個地方收回,約153平方公里的地區。

2)、中段:南畹河和瑞麗江匯合處的勐卯三角地區。

中國政府考慮到緬甸的兩個邦聯系的公路經過這個地區,如果中國政府把這個地區收回,讓緬甸的這二個邦的交通中斷,考慮到中國與緬甸的友好關系,這個地區全部劃給緬甸。
這是很滑稽的理由。

本來,大清皇朝時,就是這片土地的地主,雖然,大清政府被我們罵成最腐敗賣國的政府,但是,他們沒有失去原則,被迫出租那是萬不得已,但是,每年還有1000盧比的地租好收,現在到好,領導們嘴一張,250平方公里的領土就這樣送出去了。
香港也是被迫出租的,但是,我們在1997年收回來了,現在,這個被迫出租的地區,通過條約的方式永遠給出去了,沒有一點補償,就連那1000盧比的租金也沒了。

我們的政府的領導們還非常貼心,很擔心他們國家的二個邦的交通中斷,所以,才把這塊領土送給緬甸的。

3)、南段:阿佤山區,所謂「1941年線」問題。

中國承認「1941年線」,中國政府撤軍,只收回了南段班洪、班老轄區內「1941年線」割出來以東的一塊地區,大約為189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