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1885年緬甸是哪個國王

1885年緬甸是哪個國王

發布時間: 2023-05-27 09:54:57

❶ 緬甸是如何被英國滅亡的,國王流放哪兒

1885年英國滅亡緬甸,流放緬甸國王及皇後於印度!英國滅亡緬甸後與中國簽訂協議承認中國是緬甸宗主國,緬甸需向中國十年一貢!1895年英國再次與中國簽訂協議將所佔包括果敢在內的木邦土司轄區中國領土全部交還中國!1897年英國卻以中國清王朝將西雙版納勐倫、勐烏送給法國為由拖延交還木邦給中國!!

❷ 緬甸在歷史上是如何脫離中國的管轄完成獨立的

中國古代天朝體系裡有一個特點,就是臣服中國的藩屬一般都是較為弱小的國家。而其中一個國家卻有一個較為強大的帝國,也甘心成為中國的藩屬,這個國家就是緬甸。

薛福成

緬甸的獨立

1942年5月,日軍佔領緬甸後,成立以巴莫為首的政府,在日本支持下反對英國統治,昂山等人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宣布獨立。

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但實際上仍受英國控制。1948年1月4日,英國議會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不過獨立之後的緬甸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分裂之後的緬甸至今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統一,國家內亂還在持續。

緬甸是中國天朝體系中最強硬和最遠的一個,緬甸即便是在國家處於危亡之時也沒有想到去中國求援,可見其對中國宗主地位的不認可。但是奇怪的是元明清三朝都認為緬甸不過是地方土司,到清朝時甚至提出過禁止朝貢作為懲罰手段,可見當時目光的短淺。

然而緬甸卻是西方世界打給中國的一扇窗,無論是明緬戰爭還是清緬戰爭,中國都應該看到對方武器的強大,但是統治者們都選擇了閉眼,讓人好不唏噓!

❸ 大家都知道清朝也知道緬甸,那大家知道清朝的緬甸叫什麼嗎

清朝緬甸叫貢榜王朝,「緬」字表示遙遠的,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所以「緬甸」的意思是「遙遠之郊外」,這就是古代中國西南人對這片土地的稱謂,元朝時成為中華人士對其最廣泛之稱謂。

清朝和緬甸貢榜皇朝發生一場戰爭,這是一場屬國對宗主國主動挑起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爆發前,貢榜王朝就經常騷擾清王朝的邊境,經常派兵侵犯清王朝的領土,向清王朝的土司收取貢賦錢糧,如果那個土司不交,緬甸就開始用兵對付。

清王朝在忍無可忍之下,終於在1762年派兵出擊,打算教訓一下這不聽話的小弟。但沒想到的是,竟然打不過緬甸,這場戰爭直接進行了七年之久,最後緬甸國小耗不住,主動求和,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3)1885年緬甸是哪個國王擴展閱讀:

緬甸的貢榜王朝:

(1752年~1885年)

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雍籍牙創立,因此也稱為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

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國王(孟雲)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以及並吞印度邊界的曼尼坡與阿薩姆,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憂心緬甸的威脅。英國挑撥位於貢榜西邊的阿拉干王朝動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緬戰爭



❹ 緬匐有什麼國家之稱

緬甸稱為洪沙瓦底。

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4)1885年緬甸是哪個國王擴展閱讀:

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

公元前200年驃人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漢書》稱諶離。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且建立蒲甘城。

蒲甘王朝是由阿奴律陀國王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阿諾耶塔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

❺ 請問一下1885年到1889年發生了什麼戰爭(主要與英國有關的)

1885年英國佔領了緬甸首都曼德勒,俘虜緬甸國王。
1886年,英國宣布上緬甸並入英屬印度,又進而逼迫清政府承認其吞並緬甸。
1888年,英國出兵西藏,攻佔隆吐山、亞東等要隘

❻ 緬甸的歷史

1.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2.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3.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形勢惡化,緬甸全國爆發遊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1997年改名為「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宣布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於2010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2011年2月4日,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

❼ 胞波歷史關系

胞波是什麼意思

胞波:[compatriots;relatives] 親戚,緬甸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親切稱呼。由緬語音譯而來,原義為同胞。是對中國人的親切稱呼。緬語同胞、親戚之意。 緬甸 人民慣以此語稱呼 中國 人民,以表示親切。因稱兩國人民之間的情誼為胞波情誼。

“胞波”系緬甸語譯音,原意是一母所生同胞兄弟。相傳,一位名叫彌漫蒂的龍公主,為守衛四位佛祖的金杯而在海島上邂逅了太陽神。他倆彼此相愛,龍公主生下三個龍蛋。其 中一個在誕生時破裂,化成美麗璀燦的寶石, 故今緬甸 盛產寶石;一個孵化成女孩,由眾神 把她護送到中國,成為中國的皇後;一個孵化 成男孩子,由一位驃族冊漏老漢撫養成人,後來成 為緬甸歷史上有名的驃族國王驃苴低。這個 神話在緬甸廣泛流傳,所以緬甸人把中國朋友 親切地稱為“胞波”。

胞波在緬甸語里的意思是兄弟,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與緬甸吳巴瑞總理親手締造了中緬兩國兄弟般的友誼。現在的胞波節更成了兩國人民共同的歡樂盛典。中國與緬甸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源遠流長。在緬甸聯邦67.658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緬之間就有著長達2185公里的邊界線。
胞波歷史關系
在歷史上,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建立的政權只要有機會就北犯中國,兩國間的和平只存在於中國軍力對其保持強大壓力時。緬族政權歷來都很強勢,緬族精英階層視擴張為體現民族精神的途徑,國力稍有積累便要發動侵略戰爭,完全不顧雙方的實力對比,盲目的擴張傳統使緬甸屢陷險境。緬族底層人民是熱情友好的虔誠佛教徒,緬族政權在精英層的掌控下,從來就不是中國的好鄰居。
1.1 南詔故民建立蒲甘王朝
緬族人建立的王朝中唯一沒有入侵過中原王朝的是蒲甘王朝(1044-1287年),因為他們沒機會,宋朝的玉斧沒揮到南疆,蒲甘王朝與中原政權不接壤,蒲甘王朝面對的北方大國是大理國。大理國的前身是南詔,南詔是彝族古部落與夜郎後裔趁中原自南北朝以來陷入亂局無暇南顧之機,在諸葛亮平定的南中地區建立的古國,屬於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緬族的祖先白狼羌曾是南詔的臣民,為南詔的擴張立下汗馬功勞。

雖然緬族的官方文人聲稱其民族上層來自尼泊爾,但是民族學與語言學的大量研究成果都表明緬族的祖先來自中國的黃土高原,是古羌人的一支,帶有游牧型經濟文化特徵。西漢至隋唐時期,白狼羌生活在川藏甘交界地帶及其以南地區,很可能接受過馬超的領導。白狼羌在與吐蕃人的戰爭中失利後就不斷沿著川滇這個民族遷徙大走廊南下,一路留下遺跡,四川省雅江縣康巴漢子村的郭崗頂古遺址就是白狼羌在唐朝時建立的白狼國遺址。

白狼羌在《華陽國志》中稱為白蘭,內分“白”(Brah)和“蘭”(Mran) 兩支,所以緬人或自稱為Brah ,後變Ba,即稱Ba-ma(巴瑪=大巴),或自稱Mran,後變Myan,即稱Myan-ma(“緬瑪”=大緬)。公元832年,南詔滅了在緬甸地區立國已久的驃國,作為南詔先鋒的白狼羌人在緬甸中部叫棲一帶定居下來,與其他部落融合,成為農耕民族。

849年,披因比亞建立蒲甘王國,蒲甘城位於伊洛瓦底江西岸與親敦江匯合處,在曼德勒西南145公里。當時的緬甸地區列國並起,蒲甘四處征戰,慢慢強大。1004年,蒲甘王國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1044年,阿奴律陀建立緬族第一個團笑王朝蒲塌姿含甘王朝,把上座部佛教傳入蒲甘王國,並立為國教。之後的國王不是暴虐無道便是荒淫無恥,民不聊生,叛亂四起。

蒲甘北方的撣族(傣族)隨之興起,不斷襲擾蒲甘,導致其勢力日衰。元軍滅大理後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1287年,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甘王朝滅亡,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緬甸至此進入分裂動亂時期,直到1531年緬族的東吁王朝建立才終止。50年後,東吁王朝開始侵犯明朝邊疆。
1.2 東吁王朝與明朝的戰爭
在貢榜王朝之前的東吁王朝(1531-1752年)曾進犯中國。1581年,莽應里繼莽應龍之後繼位東吁國王,開始大舉入侵中國雲南邊境地區。1582年,東吁軍隊攻破干崖,進入姚關(在今雲南施甸縣姚關),進攻順寧(今雲南風慶)、盞達(今雲南盈江縣蓮花街),緬軍所到之處“殺掠無算”。明廷派雲南總兵沐昌祚移駐洱海指揮作戰,封劉綎為騰越游擊,鄧子龍為永昌參軍,調動數萬軍隊趕赴雲南前線。

劉綎和鄧子龍指揮的軍隊在當地少數民族地方勢力的配合下,大敗緬軍於姚關以南的攀枝花,收復了灣甸、耿馬等地。劉綎的大軍長驅直入隴川,收降岳風,接著又收復孟養、孟璉(今雲南孟連)。1584年2月,劉綎在威遠營(蠻莫舊城瑞亨山)築壇誓眾,參加者有孟養、木邦、隴川三地的宣慰使和孟密安撫使,誓詞是:六慰拓開蘭宣恢復諸夷格心求遠貢賦,洗甲全沙藏刀思窟不縱不擒南人自服。1618年,劉綎在抗擊後金軍隊時於薩爾滸之戰中殉國,時稱劉綎為晚明第一猛將。

明軍的自衛反擊雖然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由於明朝政府當時貪腐盛行,雲南地方將官的貪賄勒索逼得蠻莫安撫使思順、孟養、孟密等地土司再次依附緬甸。官逼民反,內地上山,邊疆叛國,古往今來,莫不如是。1591年,被萬曆皇帝重新啟用的鄧子龍暫時穩定了邊境局勢。鄧子龍後來參加了萬曆援朝抗倭戰爭,在最後的決戰中與李舜臣一起犧牲。

1593年,緬軍再次大舉入侵,號稱有30萬大軍,雲南巡撫陳用賓組織反擊,曾一度收復蠻莫。此戰之後,陳用賓為了加強邊防,在騰越州西北至西南邊界築八關,關址距當時中緬邊界數十里至數百里不等。這八關就是神護關(故址在今騰沖縣西北孟卡山上)、萬仞關(故址在今盈江縣西北孟養山上)、巨石關(故址在今盈江縣西北息馬山上)、銅壁關(故址在今盈江縣西北布哈山上)、鐵壁關(故址在今隴川縣西北)、虎踞關、漢龍關、天馬關。清末中英勘定中緬邊界時,沒註明現在地址的三關被劃屬緬甸。

1604年,緬軍又攻佔孟養和孟密。1606年,緬軍30萬攻木邦,明朝救援不及,木邦失陷。東吁王朝發動的侵華戰爭前後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破壞了木邦、孟養、孟密等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這一地區“殘破凋敝不振”,緬軍入侵所到之處,留下一片“白骨青燐”,以至數年之後“人猶切齒”。明朝在與緬甸的戰爭中實際處於下鋒,戰爭結束沒多久,明朝就滅亡了。
1.3貢榜王朝三侵清朝
近三百年來,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不是越南,而是緬甸。貢榜王朝(1752-1885年)時期,緬甸曾北侵華東滅暹羅(泰國)西擊英,盛極一時。1840年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出動艦船47艘和陸軍4000人打上門來,以微不足道的傷亡便讓清政府割地賠款。1824年發生的第一次英緬戰爭卻是緬甸在向西擴張中與英國主動發生的碰撞,雙方為爭奪現印度境內的阿薩姆邦大戰三年,緬甸雖然戰敗,英軍戰死者也近15000人,英國在印度的經濟幾乎崩潰,印度總督阿美士德險被撤換。

此後,英國又經過兩次英緬戰爭花了61年的時間才於1885年將緬甸完全納入英國殖民地范疇,征服緬甸讓英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緬族政權戰鬥力強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緬甸處於東南亞與南亞的樞紐地帶,長期接觸歐洲殖民帝國的先進事物。然而他們的眼界並不比清朝統治階層開闊,除了更多地使用西洋火器,他們一再拒絕接受近代工業文明的洗禮,緬族上層抱著“緬魂洋用”的狹隘思路,僅憑一以貫之的尚武精神,四處用兵,終致滅國。

尚武的貢榜王朝自建立之初便與清朝爆發了三次戰爭。清朝中期,緬甸有一個華人與當地少數民族結合形成的武裝集團——桂家,帶頭者是南明王朝軍隊後裔宮里雁,他們縱橫緬北,曾多次戰勝緬甸各個政權的軍隊,後兵敗北上,請求歸附中國,雲南總督吳達善聽說宮里雁有一個七寶鞍,向他索要,宮里雁不允,吳達善將其驅逐出境。宮里雁率部投奔孟連土司刀派春,被刀派春擒住獻給吳達善,宮里雁遇害。

刀派春垂涎宮里雁妻子囊占的美貌,囊占假裝答應刀派春的要求,在婚禮當天殺死刀派春為夫報仇。她帶領桂家舊部逃到孟艮部落,說服孟艮土司入侵雲南,隨行的還有緬甸貢榜王朝的軍隊,清朝展開反擊,緬甸更多軍隊介入。

戰事初起之時,雲南地方官員並不想戰事擴大,貪腐官員的共同特徵是不願意自己受到上級關注,擔心貪腐醜行被查出,有的甚至害怕升遷,因為無法繼續捂蓋子。邊境一位礦場的場長報國心切,帶兵過江擒殺緬兵,被官府以“殺良冒功”處死。

中緬邊境的銀礦主兵多糧足,本是中國抵禦外敵的有力依靠,場主卻屢屢被清朝政府斬殺,最有勢力的銀礦主吳尚賢居然是在上北京進貢時被下獄關死的,封建君主的階級本性決定了他們防自己的人民甚於防敵,也就註定了清朝在這場戰爭中失敗的命運。1763年,緬軍再次入侵西雙版納,滇緬邊境的土司紛紛請求清庭予以保護,戰事迅速擴大,蓋子捂不住了。

1765年4月,緬清戰爭爆發,乾隆皇帝迭遣重臣,三次征緬。先後任命雲貴總督楊應琚、伊犁將軍明瑞、大學士傅恆為主帥,共征調官兵八萬多名參戰。由於清朝軍隊上層腐朽無能,錯誤連連,前線屢屢傳來失利消息。緬甸長期與西方殖民帝國打交道,葡萄牙人幫助緬甸建立了一支火器裝備數量遠超清軍的軍隊,戰鬥力很強,清朝始終不能徹底打敗南疆小國,只能以龐大的國力拖服緬甸。楊應琚因作戰不利被遣送入京賜自盡,明瑞戰死於小孟養。傅恆攻佔孟艮、孟養等地以後,見好就好,於1769年11月在老官屯與緬甸簽訂和約,乾隆自己都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此時的清朝已顯頹勢。

1788年,孟雲派出一個100多人的使團向清王朝進貢。1790年,乾隆帝80大壽,孟雲又派出使團到北京祝壽,並請賜封、開關禁,得到清廷同意。同年6月,清高宗正式賜封孟雲為緬甸國王。至此,兩國完全恢復了友好關系。孟雲變得如此謙卑,是因為清緬戰爭讓緬甸失去了新征服的暹羅(泰國)。1767年,緬甸滅暹羅(泰國)大城王朝,為應付與清朝的戰爭,緬軍僅留下9000人鎮守。1768年,暹羅(泰國)華僑鄭信趁機率民眾起義,復國成功,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後在內變中被部下殺害,鄭信手下

將領昭批耶卻克里回師平亂建立曼谷王朝,鄭信被尊為泰國五大帝之首,這也是泰國近兩百年來對華友好的源頭。當然,華人在東南亞的境遇完全由中國的實力決定。清朝當時居然不知道這一情況,失去了與暹羅(泰國)夾攻緬甸的機會,連學習西漢聯合烏孫攻匈奴的遺策都不會,足見清朝已日益腐朽了。
1.4 建國以來的中緬關系
清政府與國民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中國在中緬邊境地區失去大片領土,北段爭議部分被緬甸實際控制,中段“猛卯三角地”永租地被國民政府自行放棄,1941年6月18日,國民政府和英國當局用外交部換文的方式將“1941年線”確定下來,中國失去南段爭議部分一萬余平方公里的領土。

建國初期,中緬進行劃界談判。緬甸依據英國與清政府、國民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趁中國百廢待興之時,要求全盤繼承英國的殖民地遺產。爭議領土裡居住的少數民族上層不願在中國的民主改革中失去自己的特權,加上緬甸政府的煽動,少數民族上層強烈反對劃歸中國。經過周恩來力爭,中緬雙方達成協議,以班老地區換孟卯三角地,收回片馬、古浪、崗房等地區,相對於國民政府時期增加了約122平方公里左右國土面積。

周恩來解決邊境領土爭議的策略是,與大國發生邊境爭端時不惜動武,顯示國威,阻止可能發生的侵略,爭取和平建設環境,在與小國解決邊境爭議時作適當讓步打破英美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參考列寧簽署的《布勒斯特條約》,似乎也可以理解,領土的最終歸屬由實力決定,到時候什麼條約都是浮雲,如有人認為此言過時,請看現今之世界。

以中國當時的戰鬥力,就算將整個緬北地區都劃到中國,把反對的少數民族上層當土匪剿滅,緬甸政府也毫無辦法。英軍在解放軍面前就是渣,美軍迫於前蘇聯的壓力根本無力再開辟新戰場,當時的中國政府似乎有些過於謹慎了。

中國作出如此巨大的讓步,緬甸政府並未領情,仍然小動作不斷,排華反華,與台灣情報系統合作,縱容國民黨大陸工作組襲擾中國,終於招至大國之怒,受到嚴懲,付出巨大代價後,緬族首領奈溫到北京道歉,中緬又開始“胞波情深”。近年來,緬甸有逐漸遠離中國的趨向。
1.5 中國與緬甸地區少數民族政權的關系
緬甸地區的其他民族曾多次建立政權統治緬甸地區,在白狼羌進入緬甸前,撣族(傣族)在中國的漢朝時期就曾建立過獨立的“撣國”,蒲甘王朝衰落後,撣族取代蒲甘王朝統一了緬甸的大部分地區,1364年,撣族(傣族)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王朝。撣族(傣族)在三國時期還居住在中國重慶南部與貴州北部一帶,接受諸葛亮的領導,重慶市綦江區現仍聳立著的四塊南平遼碑,證明當地確為撣族(傣族)祖居地。

古代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緬甸北部的撣族、印度阿沙姆邦的傣族與中國雲南的傣族在思氏的領導下,建立了統一強大的、以白虎為圖騰的孟仰王國——“前後果占壁”。孟族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緬甸境內,最後定居在下緬甸的東南部一帶。

他們曾在下緬甸建立過強大的孟王朝,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緬甸第二大民族克倫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自稱是來自中國揚子江流域、是四川地區漢族的後裔,二戰時堅決抗日,近幾十年飽受緬族政權打壓,一直在武裝反抗。克欽族是從青海湖附近遷到緬甸的一支古羌人,認為自己與藏族同源,受英國影響最深,基本信仰基督教,是反抗緬族政權最堅定的民族。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無論現在是親西方還是親華,在歷史上都與中國交好,也不好戰。

縱觀古今,緬族一千多年來的發展路徑是,打敗了就走,站住腳就擴張,有機會就往北邊打。他們時常聲稱北方大國對他們形成巨大壓力,北方卻一直是他們的主攻方向。緬族政權並不顧忌中緬雙方的實力懸殊,只要戰事不順出現危機他們馬上稱臣納貢,什麼好話都說得出來。只要中國進入末世衰退期,他們一定會再次進犯。就算打不過中國,緬族也會搞小動作佔便宜。緬族只是在戰略上過分自大,權謀之術則十分精通。中國與緬族政權戰多和少,與緬甸地區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關系一向較好。

❽ 緬甸歷代的政權更迭情況緬甸為何長期處於分裂和戰亂的狀態

緬甸古代主要的文明其實是南方的孟族人接受印度文化而成,緬族是後來從雲南遷入的
主要統一的緬人王朝:
1、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這是第一個緬族的王朝
2、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1531年緬人莽應體二度統一緬甸
3、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在這些緬族王朝中間,還有南方孟族和北方撣族、高族(哈尼族)建立的王朝

緬甸之所以長期處於分裂和戰亂,其實是國內的民族問題。
緬族雖然是主要民族,但並不佔絕對優勢,其他的主要勢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撣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還有欽族、克耶族、克倫族和若開族等等,很多部族都是割據一方的土皇帝,不歸政府管的

❾ 緬甸是怎樣立國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年至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形勢惡化,緬甸全國爆發遊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隊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1997年改名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宣布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 二、緬甸遠古歷史 5000年前,緬甸的依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曼德勒在文化和地理上將緬甸分成兩部分:曼德勒以北為上緬甸、以南為下緬甸。但緬甸族(緬人)是不是緬甸的土著居民。 緬甸最初的土著是印度尼西亞的尼格黎多人(矮黑人)。公元前4世紀,楚國人庄蹻入滇,擴地數千里,溝通了中緬之間的交往,舉世聞名的「南方絲綢之路」開通。緬甸這時有了部落國家,即占族建立的大公國。占族是涵化矮黑人之後的南島人的後裔。 公元前後,中國哀牢(濮、閩濮)人[南亞語系(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兩支沿湄公河南下,一支占據了今柬埔寨和寮國,即今天的高棉人,另一支進入泰國和緬甸,在緬甸的即今天的孟人(the Mons)。進入緬甸的孟族居住在錫當河(Sittang River)流域。 此後,青藏高原的藏緬人的一部分順山勢南遷緬甸。公元3世紀,緬甸族(Burmese)的一支驃族(the Pyus)南下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建立驃國,以卑謬為都城。802年,驃王派使臣來到唐朝京城長安,表演緬甸古樂和精彩的舞踏。832 年,驃國被同為藏緬系的南詔國滅亡,驃人四處逃散,逐漸與叫棲一帶的同族人緬族融合。 與驃國並立,孟族人(Mon)在毛淡棉西北60公里建立直通國(Thaton杜溫那崩米國)。573年,直通國的兩個王子Thamala、Wimala興建庇固(勃固)城,之後發展成為孟族王朝的最重要的城市。驃國滅亡後,孟族王朝統治了整個下緬甸,直到十一世紀。 三、緬甸古代歷史 11世紀初,定居叫棲一帶的緬族,吸收了驃國、孟人、南詔、撣人的先進文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建立了蒲甘王國,定都蒲甘(Pagan)。1044年,蒲甘王朝國王阿奴律陀(Anurudha)統一緬甸全境,成為緬甸族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政權,1058年始創緬文字母。蒲甘王朝歷代國王世系如下:阿奴律陀----修羅----江喜佗----阿隆悉都----那羅多----那羅帝因迦---那羅波帝悉都----醯路彌路----迦娑婆----烏婆那----那羅梯訶波帝----苴----鄒聶----那羅梯訶波帝。1287年,蒙古在西雙版納設立了宣慰司,忽必烈的兩個大臣由此南攻緬甸,滅了浦甘王朝。 於是,孟族在南部建立起勃固王朝,定都仰光東北80公里的勃固(bago);撣族在北部建立了阿瓦王朝,定都曼德勒附近的阿瓦(ava),形成南北對峙狀態。1386年,兩個王朝間爆發戰爭,史稱四十年戰爭,國力因此消耗殆盡。1539年勃固王朝為東吁(東塢、東固、Toungoo)王朝所滅。1555年阿瓦王朝也為東吁王朝所滅。 15世紀末,原先逃到錫當河流域東吁(仰光-曼德勒之間)一帶躲避戰亂的緬族,大力發展農業,積蓄力量。東吁緬族首領明吉瑜宣布脫離阿瓦王朝,自立為王。1531年,明吉瑜之子達彬瑞蒂正式建立東吁王朝。在達彬瑞和繼任的第二位國王莽應龍在位期間,東吁王朝歷多次南攻北伐,終於實現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1546年遷都勃固。 東吁王朝世系如下:明吉瑜---達彬瑞蒂---莽應龍---莽應里---良淵候---阿那畢隆---彌利提波---他隆---平達格力---白莽---那羅伐羅---彌麗 提----娑尼---達寧格內---摩訶陀摩耶娑底波帝。 東吁王朝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暹羅(泰族)的Ayutthaya(大城王朝)交戰而耗盡了資源。16世紀末,暹羅聯合反叛的孟人包圍了勃固,東吁王朝聯合阿拉干國(今緬甸若開地區和孟加拉國南部),才得以解圍。 1599年勃固城於被阿卡族(又名哈尼族、高族)佔領,東吁王朝被迫遷都阿瓦(Ava)。1752年阿瓦被孟族人攻佔,東吁王朝滅亡。 四、緬甸近代史 1753年,瑞波平原(伊洛瓦底江和欽敦江之間)的緬族首領壅籍牙派兵多次南下討伐孟族人,終於再次實現了全緬甸的統一,建立了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 1782-1819年雍笈牙國王波道帕耶(Bodawpaya)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1824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侵緬戰爭。英軍從印度由陸路向緬甸西北部進攻,被緬軍統帥班都拉重創於吉大港附近的班瓦河地區,迫使英軍全線潰退。1826年,英軍走海路從仰光登陸,一路攻城奪池,最後攻佔緬京阿瓦附近的楊達波村。緬王被迫議和,放棄對阿薩姆、克車和曼尼坡的宗主權,將若開(阿拉干)及附近島嶼劃歸英國管轄。 1852年,英軍第二次侵緬,佔領緬甸南部沿海,將勃生、勃固、若開、德林達依合並為緬甸省,歸屬印度聯合省管轄。 1885年英軍第三次侵緬戰爭,輕取京都曼德勒,生俘錫袍王。英軍繼續北進,隨即佔領了整個上緬甸。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從此整個緬甸淪為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1897年,英國將緬甸升格為「自治省」由英駐印度副總督兼任省督。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緬甸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的唯一一次選舉中,巴穆(Ba Maw)當選為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國內政治。 日本在1942年佔領緬甸。當日本戰事逐漸失利時曾同意讓緬甸獨立,但事實上卻仍舊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緬甸國父翁山(Aung San)於是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二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翁山則在公元1947年7月遇刺身亡。在翁山的繼承人大欽努(Thakin Nu)的領導下,英國議會終於在公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五、當代的緬甸 由於「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因此獨立後成為執掌政權的政治力量,這一狀況一直延續到1962年。自由同盟政府宣布緬甸共產黨為非法組織,從此緬甸共產黨被迫轉入農村開展斗爭。這時,自由同盟內部發生分歧,主張同緬共和談的一派在遭到鎮壓後,加入了反政府的武裝行列。此外,由於緬甸特殊的民族問題,一些主要的少數民族也都建立起反政府武裝,一時間反政府浪潮幾乎遍及全國。 執政的自由同盟內部斗爭日趨尖銳,終於分裂為以吳努和德欽丁為首的「努丁派」,和以吳巴瑞與吳覺迎為首的「瑞迎派」。在1958年6月召開的人民議會上,努丁派以微弱優勢取得了暫時勝利。事隔三個月,吳努迫於內外壓力,不得不宣布將政權移交給以奈溫為首的軍人看守政府。1960年4月,吳努再次當選為總理,然而在貫徹其施政綱領時,處處遇到困難和阻力,人民生活不見好轉,社會混亂加劇。 1962年,奈溫趁吳努政府處於危機四伏的境地,宣布成立革命委員會接管政府。繼後,組建了「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宣布了《企業國有化法令》,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然而,在奈溫執政的二十多里,緬甸經濟並沒有多少起色,反而出現不少新的困難和問題。 1988年,奈溫在各方壓力之下辭職,以蘇貌為首的軍政府成立了」國家法律秩序恢復委員會」,接管了聯邦政府。緬甸的官方名稱由Union of Burma改為Union of Myanmar。 蘇貌許諾舉行多黨民主大選,於是160多個政黨取得了合法地位,其中以昂山素季(緬甸國父昂山之女)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影響最大。1990年,軍政府許諾的全國民主大選如期舉行,綱領黨改名後的「民主團結黨」獲票極少,而「全國民主聯盟」則以壓倒多數取勝。但是軍政府至今還沒有交出政權。 軍政府於1997年11月改組,成立」全國和平暨發展委員會」,繼續執掌政權。軍政府於1999年7月再度重新改組,目前軍政府的重要領導人物是譚水(Than Shwe)、貌艾(Maung Aye)、欽牛(Khin Nyunt)、溫明(Win Myint)等。 參考文獻: 學說連線

❿ 緬甸的古代史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Ba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Aung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