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石油是怎麼來的
A. 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有石油嗎
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有石油。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戰前,石油是緬甸最大的礦業,最高年產量約100萬噸。
B. 緬甸主要從中國進口什麼產品
緬甸主要從中國進口農產品、畜牧產品、水產品、礦產品、林木產品、工業加工。
目前緬甸各行各業中,對外貿易算是發展得比較好的一個行業,但也不是完全值得樂觀的一個行業,其中貿易逆差問題就是值得擔憂的一個問題,而且在一段時間內該貿易逆差還將繼續存在。
雖然有專家學者指出,一個國家要建設要發展,基礎建設很重要,緬甸現在就處於這種情況,需要進口大量的基建材料,所以進口量大於出口量是必然的,等到這些基礎建設完工開始發揮效益時,貿易逆差就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向順差方向轉變。
(2)緬甸石油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緬甸還向鄰國出口大量的大米、豆類、橡膠、海產品、天然氣、石油、服裝等產品。木姐與瑞麗之間的邊境貿易很興旺,而緬甸其他口岸的邊境貿易相比之下就顯得黯然失色了。目前,緬甸與泰國之間設有4個官方貿易口岸。
緬甸商務部部長Than Aung Kyaw稱:「目前而言,相比中國的商品,泰國商品比較貴。但是隨著緬甸人的購買能力增強,緬泰之間的貿易將會超過緬中貿易。」Than Aung Kyaw此言在好像在暗示:雖然泰國產品更貴,但是其產品質量更好,因為受到人們的喜愛。
海上貿易佔了緬甸國際貿易總額的88%,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正常有序發展,特別是瑞麗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之一後,瑞麗口岸貿易額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C. 緬甸並不是石油大國,為何我國要建設中緬石油管道呢
因為緬甸雖然沒有很好的石油資源,可是緬甸卻是我國連接中東石油管道的重要中轉站,所以為了保證中東的石油能夠順利的進入我國,我國肯定要在緬甸這個國家建設石油管道,當然這樣做同時也是可以帶動緬甸的經濟發展。
緬甸也不是第一個和我國石油合作並且從中獲取巨大利益的國家,在我國前面的還有俄羅斯、土庫曼和烏茲別克都與緬甸合作過。因為和這些國家的合作,中國已經形成了西南、西北、東北陸上還有和海上四個大油氣進口通道的戰略計劃,石油運輸渠道向多元化進行轉變,能源的供應也讓人比較放心。
D. 滇緬輸油管線簡介
建設中緬石油管道不僅僅是一條破解「馬六甲困局」的能源大動脈,更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繁榮、南進印度洋大棋局中的一枚至關重要的高招妙棋:中緬石油管道9月全面開工,是近期我國能源格局的一個重大突破.打通這一整體油氣戰略的西南大通道,將使我國在海上、東北、西北三大油氣管道之外,又開辟了一條新的大通路,形成了一張覆蓋中國全境的油氣輸送網路,對於破解威脅我國能源安全的「馬六甲困局」,其意義無論如何估量都不為過.
我國進口石油的80%都是經馬六甲海峽輸送的,由於該地區政治情勢復雜,充滿變數,國際上各方勢力都試圖染指、控制這條航運咽喉要道,加上恐怖分子、海盜活動頻繁,更增加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處的馬六甲海峽的波詭雲譎,因而我國能源安全一向有「馬六甲困局」之說.如何破局突困,就成為我國確保能源安全大戰略大棋局必須考慮的問題,中緬石油管道的開工建設,不啻是突出重圍的一著高招,一招走好,滿盤皆活,其重要性並不亞於二戰時期的滇緬公路(亦稱史迪威公路).
有關能源專家指出,中緬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年輸送原油能力為2200萬噸,二期工程有望達到4000萬-6000萬噸,接近我國2008年原油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而一旦陸上三條油氣管道全部建成投產,能夠承擔我國40%的油氣進口量.尤其是傳統的經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運輸承擔的油氣進口量可望從當下的八成以上減至六成,大大減輕對馬六甲海峽通道的依賴度,從而能夠更好地維護我國的能源安全.與海上航運相比,陸上管道運送有利於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可控性,遠比海上運輸的風險小.
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反復表明,西部地區包括西南、西北部一向是我國的戰略大後方,是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依託的「大三線」.隨著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對能源需求日益緊迫,從國外進口油氣有增無已,能源領域的「兩洋」戰略也愈加凸顯.這種戰略大棋局的博弈,時下在東海和南海油氣田開采方面的雙管齊下固然刻不容緩,而北線和南線陸路進口油氣管道的建設,南北對進,更是大棋局中份量極重的兩枚大棋.東北、西北油氣進口源地是俄羅斯和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中亞諸國,西南油氣進口通路則是瀕臨印度洋的南亞多國.中緬石油管道的開工打造,也是我國南出印度洋大棋局中的重要環節.這條石油管道的原油從產地中東、非洲抵達緬甸西海岸實兌港,仍需海上運輸,由海及陸,只是避開了馬六甲海峽,卻也無法避免印度洋航線及必經的亞丁灣海域.從去年12月26日起至今,中國海軍先後派出三批護航編隊巡弋印度洋、亞丁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護我國包括油輪在內的商船的安全航行.依筆者管見,我國的「兩洋」攻略應取「南出、東峙、北守」布局,以保障能源「一盤棋」的攻防均衡,即在瀕海三個主要戰略方向,南海應積極進取,東海宜以峙制動,渤海要拱衛北線.其中的「南出」,就是打通大西南——東南亞陸上通路,直達印度洋. 國內一些戰略分析人士近期提出,我國傳統的「一洋」戰略正在發生變化.21世紀的中國大戰略必須依託大陸,面向大洋,一出太平洋,二出印度洋.西部印度洋通道與國家安全緊密相關,在地緣政治環境中,中國將緬甸作為戰略屏障甚或戰略後方,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從國際政治角度看,緬甸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虎踞於馬六甲海灣出口,北可依託中國,輻射寮國、泰國、柬埔寨等東盟國家,西可制約印度向南海、東南亞伸展拳腳的空間.
正因為如此,中緬陸上石油管道的開建就具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和影響.中國真誠地希望緬甸國內形勢保持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盡快盡善地化解果敢地區的危機,消除各種不確定因素,這也有利和平崛起的中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周邊環境和可靠的緩沖地帶.如是而觀,建設中緬石油管道不僅僅是一條破解「馬六甲困局」的能源大動脈,更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繁榮、南進印度洋大棋局中的一枚至關重要的高招妙棋.
請採納
E. 緬甸有石油嗎
緬甸有石油,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戰前,石油是緬甸最大的礦業,最高年產量約100萬噸。
石油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以及實兌南部諸島。1960後,又陸續在阿亞多、棉昂、卑謬、瑞卑達、曼、力班多等地發現石油。
F. 緬甸真有這么多油氣資源嗎
緬甸
擁有非常豐富的天然氣儲備,尤其在海上。包括3個主要海上油氣田和19個陸地油氣田在內,該國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18.012萬億立方英尺。估計緬甸海上和陸地天然氣儲存總量達89.722萬億立方英尺。據官方統計,緬甸原油儲量估計達32億桶。
緬甸官方資料顯示,2005-06財年前11個月(四月份至來年二月份)緬甸原油產量達到728.1桶,天然氣產量達105.3億立方米。同期天然氣出口量達80.6億立方米,出口額達9.42億美元。
G. 緬甸最大油田
緬甸毀橡最大油田仁安羌油田。仁安羌油田是緬甸最古老的油田,同時也是緬甸陸上最大的油田,崛起仁安羌因石油而不凡從悔判緬甸最大城市仰碧余改光一路向西北方向,經過兩段飛行和兩個小時的車程,循著緬甸的母親河伊洛瓦底江,便可以來到緬甸最古老的兩大油田——仁安羌油田和稍埠油田,它們分別是目前緬甸陸上第一大和第三大油田。
H. 世界上是誰第一個發現石油的
沈括。關於石油這個名稱的最早記錄,國內和世界上公認的第一人就是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石油的發現和開采。
在鄜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神秘的黑色物體,當地人稱之為石油,古代書中記載的高奴縣脂水,指的就是石油。石油產自地下,與石頭、泉水混雜在一起,偶爾會流出地面。當地百姓見到了,就用東西將石油收集起來,放進瓦罐中保存。這種石油可以點火,但是產生的黑煙特別大。
沈括發現這些黑煙也可以利用,就用掃上它的煙煤來做成墨,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就連正經的松墨都沒它好用,於是開始讓手下大批製造這種墨,並給它起名叫做「延川石液」。根據現在的史料記載,沈括是第一個加工石油,並且使用石油的人。
沈括發現石油的故事:
有一次,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高奴縣有一條河叫洧水,可以燃燒)」這句話,覺得很奇怪,「水」怎麼可能燃燒呢?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
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並動員老百姓推廣使用,從而減少砍伐樹木。
I. 地球上的石油那麼多,究竟都是從哪裡來的
大多數地質學家戚豎認為石油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生物成油說被教科書採納並被廣泛傳播,認為石油是古代生物死亡後沉積,並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其實這些說法幾乎都將人類往石油不可再生的方向所引導的,然後地球上既然有石油的生成,必然是有原因的,只不過目前人類的科技比較落後而已,暫時無法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