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怎麼成為槍兵
❶ 緬北勸返人員不回怎麼處理
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勸返行動正在全國多地展開。行動所針對的對象,是緬甸北部的逾十萬中國人,他們從事的多是電信詐騙及相關產業,詐騙對象也主要是中國人。
隨著國內對電信詐騙的重拳打擊,國內的電信詐騙團伙現在大多已經轉移到國外,近五年來,緬甸北部逐漸成為這些詐騙團伙首選的棲身之地。 由於身處境外,司法機關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打擊。為了遏制電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全國一些地區採取多種強力措施,勸返電信詐騙人員回國投案自首。(摘編自《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成都商報》)
緬北成電信詐騙者的天堂
電信詐騙,最早於上世紀90年代在台灣出現。當時,電信詐騙人員的主要手段是利用發放傳單和使用「王八卡」電話(冒名申請的電話卡)的方式,聲稱受害人中刮刮樂和賭馬等大獎,但在領獎前必須先寄出一定額度的稅金。在被害人匯出第一筆錢後,詐騙集團再以律師費、手續費、公證費等名目,一次又一次要求被害人匯錢,直到被害人醒悟或錢財被榨乾為止。
後來,在台灣當局的打擊下,台灣詐騙集團開始「產業外移」。2002年前後,台灣行動電話業務在福建建立信號台。由於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可以接收到台灣的行動電話信號,並且兩岸遲遲沒有建立共同打擊犯罪的機制,台灣電信詐騙犯罪團伙找到了「新路線」。他們利用兩岸沒有司法互助條款的空當,將詐騙基地轉移至福建福州,福州成為台灣籍詐騙集團的第一個集散地。不過那時候,台灣人到大陸開窩點主要是為了騙台灣人。因為台灣人的口音破綻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因此台灣詐騙集團在轉向中國大陸行騙時招收了更多大陸本土人員,這也為後續大陸本土電信詐騙勢力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2009年4月,《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簽署,這才讓氣焰高漲的台灣詐騙集團稍微得到遏制。同時,國內也開始加大了各地電信詐騙打擊力度。於是,台灣和大陸的詐騙集團集體出走,開始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建立新的詐騙基地。近五年來,緬甸北部逐漸成為這些詐騙團伙首選的棲身之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地區有十萬餘人從事電信詐騙。
公開資料顯示,緬甸北部主要指中緬邊境上的四個自治區,它們分別由獨立於緬甸中央政府的四個軍事武裝力量所控制,處於「軍閥割據」的狀態。這些地方受中國文化影響頗深,和雲南省在生活習慣和語言上非常相似,官方語言里包括漢語,可以流通人民幣,也可以使用到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的信號。出於經濟發展需求,當地軍政府甚至成立了專門的經濟開發區,為這些從事電信詐騙的犯罪分子提供專門的營業許可證,來支持電信詐騙的發展。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緬北成為了詐騙犯罪分子的天堂。
國家掛牌督辦犯罪人員流出地
湖南省某市公安局打擊電信詐騙負責人王波(化名)介紹,國內電信詐騙犯罪形勢從2019年開始突然變得嚴峻起來,到2021年,電信詐騙已成為全國性的犯罪類型之一。「國家進行研判之後,發現從事涉嫌詐騙的人員基本是在緬北這一帶,開始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王波說。
據公安部發布的相關數據和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13.1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5.7萬人,電信詐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為131.5億元。而到了2020年,上述數據比2017年分別增長0.95倍、4.6倍、1.69倍。公安部表示,以電信網路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已成為上升最快、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突出犯罪。
2021年4月8日,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上傳達了中央重要批示,要求嚴格落實地方管理主體責任,對一些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作案人員集中、黑灰產業泛濫的地方要進行重點整治。國務院聯席辦要繼續實行紅黃牌警告和掛牌整治制度,對問題嚴重、整改不力的地區堅決予以掛牌整治。
國務院聯席辦的全稱是「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從2015年成立起即對「重點地區」實施掛牌整治。所謂「重點地區」指的是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人員流出地。2017年,國務院聯席辦公布了18個掛牌整治的重點地區,其中包括以「假冒QQ好友詐騙」為主要騙術的廣西賓陽縣、以「重金求子」「美女伴遊」為主的江西省余干縣(已摘牌)、以「網路購物詐騙」為主的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已摘牌)、以「冒充領導或熟人」為主的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已摘牌)。
福建省的安溪縣,那時就以「赴境外詐騙窩點作案」上了掛牌名單。之後,該縣將打擊電信詐騙作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主要內容,對涉詐人員採取諸如拆除使用贓款所建房屋、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取消子女就學學位優惠等嚴厲措施。在此次全國針對緬北電詐人員的「大勸返」行動中,一些地方採取的嚴厲措施即參考了安溪以前的做法。早在2018年,安溪縣即針對境外詐騙人員開展「勸返」工作。據相關報道顯示,2018年,安溪縣在召開「打擊電信詐騙百日會戰」會議時,曾提到該縣成立了一支70人的「赴外打擊突擊隊」,並在雲南設立「赴外打擊指揮部」,專門開展打擊、勸返、驅散、管控和宣傳工作。
出國「撈金」?生活比坐牢還苦
2021年4月份以後,中緬邊境地區的各個關口,身處緬北的電信詐騙從業者排隊回國現象就成為一景。在各地「勸返」公告中,這些人被稱為「緬北窩點人員」或「滯留緬北人員」。按最初的政策要求,如果這些人在6月30日之前回國,將獲得從寬處理。不過,按王波所說,目前這一時間已延至10月份左右,一是因為人員數量超出預期,二是疫情防控所致。
湖北省某地一位從事勸返工作的基層幹部透露,為了能早點回來,很多電詐人員不得不找「黃牛」插隊,「誰出的錢多誰先回來」,因為人數太多,到後來連「插隊都得排隊」,沒有錢的則只能乾等。據他介紹,這些人在緬北過的日子「生不如死」,迫切想回到國內。
湖北孝感32歲的阿賢(化名)回憶起2020年深陷緬北詐騙窩點的經歷,仍覺得是一場噩夢。2020年疫情期間,阿賢在打游戲時認識了網友小軍,對方幫他介紹了每月工資1萬多元的「工作」,還給了1000多元路費,讓他到了雲南後再聯系具體的出境事宜。對高薪工作的渴望戰勝了內心的不安,2020年9月底,阿賢終於下定決心去國外「撈金」。偷渡去到緬北詐騙窩點後,阿賢被關進了公司。「高牆、電網、槍兵站崗,那地方給我的感覺就是監獄。」之後,阿賢無法聯繫上小軍,自由也被限制。當天晚上,便有工作人員前來問他們有沒有聽說過「殺豬盤」「刷單」。因為不願意做電信詐騙工作,阿賢被單獨關在一個小黑屋裡。在小黑屋裡,他度過了畢生難忘的一周——每天只有三個饅頭兩瓶自來水,不答應入伙就挨打。萬般無奈之下,阿賢只得同意加入,在跟班學習了十多天後正式上崗。「我們有一個『話術本』,照著話術引導客戶去短視頻平台點贊,點贊會有5元的傭金。客戶嘗到甜頭了,我們就以『搶更多單賺更多錢』為由,誘導他們下載公司的App,說進行充值後才能優先搶單。隨著客戶充錢多了,公司就會凍結賬號,把錢轉走。」阿賢回憶稱,他按照話術一步步引誘客戶踏入騙局,一個月下來,也做成了幾個單子。其中最大的一單,是騙了廣州增城一個20來歲的女孩子1萬多元。
「2020年11月底的時候,當地疫情嚴重,公司關停,要我向家裡要錢贖身。」阿賢回憶說,2021年元旦,公司認為他榨不出「油水」,便派人開車把他丟到了邊境口岸附近的一個廣場,讓他自己想辦法回國。5月4日,阿賢從孟連口岸回國,隔離14天後,於5月18日向公安部專案組自首,供述了在他國詐騙多人的事實。目前,阿賢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逮捕。
跨國打擊行動顯成效
近年來,經公安部統一部署,各省市公安機關與境外(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已開展多次聯合打擊行動,成效明顯。在跨境合作方面,目前中國已與越南簽訂《關於加強合作打擊電信詐騙犯罪諒解備忘錄》,與泰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移交犯罪嫌疑人備忘錄》,與菲律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共同聲明》中提及了「共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
今年6月17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舉措成效。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克服疫情影響,先後將2620名詐騙犯罪嫌疑人從東南亞相關國家遣返回國,有力震懾了境外詐騙團伙。此外,公安機關堅持立足境內打迴流,先後抓獲從東南亞相關國家迴流的詐騙嫌疑人1.8萬名。在強大的攻勢下,先後有1.6萬名境外詐騙窩點嫌疑人主動停止作案,回國投案自首。
其實,早在2016年,「兩高一部」出台的意見曾明確規定認定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數額標准和數量標准,但受諸多客觀因素限制,公安機關在境外通過警務合作或司法協作等方式辦理電信網路詐騙案時面臨取證難、執法難度大等難題,詐騙的數額和數量較難認定。今年6月22日,《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正式發布。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意見將跨境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作為「重中之重」嚴厲懲處,進一步解決跨境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取證難、定罪難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李睿懿介紹,針對跨境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新特點,《意見二》專門規定,在有證據證實行為人參加境外詐騙犯罪集團或犯罪團伙,在境外針對境內居民實施電信網路詐騙犯罪,詐騙數額雖難以查證,但一年內出境赴詐騙窩點累計時間30日以上或多次出境赴詐騙窩點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外,《意見二》還強調,公安機關查扣在案的涉案賬戶內資金,應當優先返還被害人,如不足以全額返還的,應當按照比例返還。
❷ 第一次英緬戰爭始末
19世紀初,隨著雍籍牙王朝(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存在於1752年到1885年,期間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於1767年消滅暹羅阿瑜陀耶王國,並多次和中國清朝發生戰爭。19世紀中期,南緬甸受到大英帝國入侵,該王朝前後與英爆發三次英緬戰爭,終於在1885年遭受英國全面佔領,貢榜王朝亦覆滅。其領土則被並入英屬印度。 ])的統治者把他們的統治擴大到阿拉干、曼尼坡和阿薩姆,緬甸與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沖突不斷升級,成為英緬戰爭的導因。但是,第一次英緬戰爭的爆發,卻有著更深刻的原因。它實際上是英國資本主義在東方進行的殖民擴張的一個組成部分。
19世紀最初20年,英國已接近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強國。1814年,歷時11年的拿破崙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英國進一步鞏固了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並且得以騰出手來,加緊向東方進行殖民擴張。1817-1818年,英國通過戰爭最後征服了印度馬拉特諸首領,實際上已統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國又占據新加坡,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據點。此後,英國在馬來半島地區取得了檳榔嶼和威斯利省。
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進行侵略的時候,早已把緬甸作為擴張的目標。因為緬甸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位於中國和印度兩大國之間,並且橫亘在英屬印度與馬來半島地區的英屬殖民地之間。在英國殖民主義者看來,如果控制了緬甸,不但有利於鞏固英屬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國在東方的殖民地連成一片,甚至可以進而打開中國的大門。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緬甸。這些英國使者雖然未能成功地誘使緬甸統治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卻並非完全空手而歸。他們利用出使的機會深入緬甸,了解各方面的情況,積極為英國對緬甸的殖民擴張出謀劃策。西姆施在1795年出使緬甸後就提出,緬甸帝國內被稱為「勃固」的那一部分地區對於英屬印度的重要性,是與三個明確的目標相聯系的。這三個目標就是:一,取得緬甸的柚木。二,把英國的產品大量輸入緬甸。三,防止英國之外的國家控制緬甸。坎寧在1810年出使緬甸後則提出,「英印方面派出一支軍隊,就足以征服阿拉干,而佔領阿拉干將給英國政府提供極好的機會,取得從吉大港到尼格萊斯灣的廣闊地區」。
因此,英國殖民主義者在誘使緬甸締約失敗後.沒有也不可能放棄對緬甸進行殖民擴張,而是採取新的手法,積極支持逃入英屬印度的阿拉幹人進行反緬活動,利用他們同緬甸封建統治者的矛盾,在緬印邊境製造事端,惡化雙邊關系,准備侵略戰爭。
雍籍牙王朝的統治者對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打了多年的交道,但並不了解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真實情況。緬甸軍隊在對暹羅、對阿拉干、對曼尼坡等戰爭中的勝利,又滋長了封建統治者盲目自大的情緒。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英國殖民主義者是完全不同於他們過去的對手的新的強大的敵人,一開始並沒有把英國人放在眼裡。1817年,緬甸蘭里島總督致信英屬孟加拉總督說,「我王神力無窮。吉大港、達卡等地屬我王。英國東印度公司應交出統治權,向緬甸政府交納賦稅」。「如果拒絕,將派出大軍水陸兩路進發,直搗英國領地」。
在這種情況下,英緬關系在1820年前後已嚴重惡化。最後,刷浦黎島事件終於成為第一次英緬戰爭的導火線。內夫河口的刷浦黎島,位於阿拉乾和吉大港之間。對於這個島的歸屬,當時緬甸和英印當局有爭議。1823年2月,一支英軍佔領刷浦黎島,豎起英國國旗。緬甸阿拉干總督要求英軍撤離,遭到拒絕。
在這種情況下,1000多名緬甸士兵奉命於9月24日在該島登陸,驅逐英軍。不久,緬軍撤走,英軍重占該島。阿拉干總督警告英軍必須撤離,否則緬方將使用武力,奪回該島。但是,英方置之不理,島上英軍也賴著不走。
1824年1月,緬軍名將班都拉出任阿拉干總督後,立即派出軍隊,再度佔領刷浦黎島,驅逐英軍。蓄謀已久的英國殖民主義者以此為借口,發動了第一次英緬戰爭。英印當局聲稱,由於緬甸方面「進攻和殺害我們在刷浦黎島的守軍」,「實際上已使兩國處於交戰狀態」。1824年3月5日,英印總督阿姆赫斯特(1823-1828)宣稱,「為了維護英國政府的權利和榮譽」,英國正式向緬甸宣戰。
第一次英緬戰爭開始了。這是一場打得十分艱苦的戰爭。雙方都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參戰的英印軍隊前後有近40000人。緬軍在數量上更大,僅在阿拉干一線就不下60000人。緬軍已使用西式槍炮,水軍約有500艘戰船,大船長20-30米,可載士兵100人左右。有的戰船配備了9-12門火炮。
1824年3月到5月,英軍分兵三路,大舉入侵。第一路侵略軍沿布拉馬普得拉河入侵阿薩姆,第二路進攻阿拉干,第三路從海上逼近下緬甸。英軍的主要顧問是曾經三次出使緬甸的伯尼上尉。
戰爭最早是在阿薩姆打響的。1824年3月13日,英軍進犯阿薩姆,沿途散發了「致阿薩姆人宣言」,把入侵阿薩姆說成對阿薩姆人的「援助」,是為了「驅逐緬人」,建立一個「符合阿薩姆人需要的、促進各階級幸福的政府」。1825年1月,緬軍在阿薩姆首府朗普爾與英軍展開激戰,擊斃了許多英軍士兵,打傷侵略軍頭子理查茲。英軍付出沉重的代價,才攻佔朗普爾,在阿薩姆戰場上取得勝利。
在阿拉干一線,緬軍在班都拉的指揮下,於1824年5月主動出擊,渡過內夫河,攻佔英印在吉大港地區的重鎮拉特納帕蘭,擊斃英軍上尉諾頓。駐守該鎮的1000多名英軍士兵,只有約700人逃回吉大港。孟加拉英國殖民當局十分驚慌,加爾各答的一些商人甚至攜帶著財產逃離該城。英印當局急忙調集軍隊增援吉大港。但是,由於從海路入侵的英軍在1824年5月攻佔仰光,班都拉奉命回師緬甸南部地區。這樣,阿拉干戰場的軍事形勢就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英軍開始轉入攻勢。1825年3月,英軍攻佔阿拉干首府末羅漢,隨後佔領阿拉干全境。由於遭到緬甸軍民的頑強抵抗,又因水土不服傳染上流行性疾病,英軍損失極為慘重,傷亡200,病死1400,染疾病的不下4000。英軍總指揮摩利遜將軍也染疾,在送回英國的途中死去。
第一次英緬戰爭的主戰場,是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軍艦組成的龐大的英國海軍艦隊,載著11000多名士兵,離開安達曼群島,駛向緬甸南部沿海地區。當時緬甸沿海地區兵力空虛。5月11日,英軍佔領仰光。當地居民已帶著糧食和牲畜撤離,留下一座空城。英軍遠道而來,「既無所掠,糧運又不繼」,處境十分狼狽。此時雨季已經到來,只剩下4000人還能作戰,其中大約2700名是印度籍士兵。
但是,英軍佔領仰光和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鎮,從南面威脅緬甸中心地區,的確震動了緬甸封建朝廷。緬甸政府急忙從首都阿瓦調集士兵,同時決定召回在阿拉乾的緬軍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領60000士兵,其中槍兵35000,步兵10000,騎兵700,攜帶著數百門火炮,冒著季風雨和酷熱,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干山脈,於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此舉使得英國侵略軍軍官也大為震驚。後來,有的西方史學家把它看作可以與古羅馬時期迦太基的大將漢尼拔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相媲美的壯舉。
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揮緬軍,向仰光英軍發起進攻。此時,從印度開來的援軍已到達仰光,英軍實力大為增強,而緬軍翻山越嶺,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參戰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軍落後,因此,幾次進攻瑞大光寶塔附近地區,都被英軍擊退,造成軍事上的失利。仰光之役緬軍傷亡不下5000人。英軍也損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帶著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達柳漂。
1825年3月,英軍大舉北侵,准備進攻達柳漂。英國將領科頓寫信給班都拉,要他率軍投降。班都拉在復信中義正詞嚴地回答說:「你會看到,我將堅定地保衛我的祖國。如果你作為朋友而來,我讓你參觀達柳漂;但是,如果你作為敵人而來,那就來吧!。」
在科頓誘降失敗後,英軍就進攻達柳漂,但被緬軍擊退。3月25日,英將坎貝爾率領增援部隊趕到。4月1日,英軍發起大規模進攻。班都拉臨危不懼,從容指揮作戰。不幸,一顆炮彈落在他身旁。這位傑出的愛國將領當即身亡。緬軍失去總指揮,陷入混亂之中。英軍攻佔達柳漂後,繼續北上,佔領卑謬重鎮。只是因為雨季來臨了,英軍才沒有繼續北進。
班都拉之死和達柳漂、卑謬的相繼失陷,在緬甸上層統治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一些官員主張同英軍議。1825年9月,緬王派出代表到卑謬以北30多公里的良彬集同英軍談判。英國侵略軍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緬甸割讓阿拉乾和丹那沙林,賠款200萬英鎊。這是緬甸封建王朝聞所未聞的,緬王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緬方宣稱割地賠款不符合緬甸的習慣,拒絕了英方提出的條件。
談判失敗,戰局重開。緬甸統治階級想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挽回敗局。1825年10月,緬軍60000多人,包括約8000名從撣邦徵集來的撣族士兵,向集結在卑謬的約6000人的英軍發起反攻,曾一度重創英軍,擊斃英軍上校諾克道爾。但英軍畢竟是用先進武器裝備起來的近代軍隊,而緬軍匆匆召集起來,僅在人數上占優勢,反攻很快就遭到失敗。卑謬之役,英軍傷亡180多人,而緬軍死傷2000多名。
卑謬反擊戰失敗後,緬軍力量大受削弱。英軍沿伊洛瓦底江而上,長驅直入,於1826年1月攻佔敏巫和仁安羌,2月初攻佔緬甸古都蒲甘,進抵距離緬甸首都阿瓦只有一日之程的揚達波。緬甸封建王朝在英國侵略軍威脅到它的存亡的嚴重關頭.完全喪失了繼續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揚達波與英方進行談判,無條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項要求,於1826年2月24日正式簽定了喪權辱國的揚達波條約。
揚達波條約共有11款並有一項附款。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一、緬甸政府放棄對阿薩姆及其鄰國的要求,今後不得干預他們的事務;承認曼尼坡原來的統治者的地位。二、緬甸國王把阿拉乾和丹那沙林割讓給英國。三、緬甸政府賠款1000萬盧比(在當時摺合緬甸上等銀225000公斤),分四次還清。四、英國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駐緬甸首都,使臣可以擁有一支50人的衛隊。五、英國船隻可以自由進入緬甸港口,商船免稅。
揚波達條約的簽訂,標志著長達兩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緬戰爭的結束。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在緬甸軍隊的抵抗和人民的打擊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參加侵緬戰爭的40000名官兵中,有15000多人葬身緬甸,全部軍費開支高達1300萬英鎊(以2005年幣值計算,約合3.79億至9.85億英鎊)。高額的費用導致1833年英屬印度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此次軍費比12年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400萬英鎊還高)因此,第一次英緬戰爭被稱為「英國軍事史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場戰爭」。緬甸人民的抗英斗爭雖然由於武器的落後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妥協而遭到失敗,但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地抵抗,表現了反抗外國侵略的英勇氣概。在抗英戰爭中犧牲的班都拉將軍,被緬甸人民尊為民族英雄。
第一次英緬戰爭對緬甸 歷史 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是緬甸古代史與近代史的一個分水嶺。這次戰爭打斷了緬甸封建 社會 獨立發展的進程,使得統一的封建的緬甸被肢解為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 社會 和緬王統治下的封建 社會 兩部分,從而開始了緬甸殖民地、封建 社會 的 歷史 。對曼尼坡、阿薩姆等地控制的喪失,使緬甸國王統治的地域大為減小,而阿拉乾和丹那沙林的割讓,使緬甸喪失了10萬余平方公里的領土,主權受到嚴重損害,並且隨時面臨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威脅。英國船隻可以自由出入緬甸港口,向緬甸大量傾銷廉價商品,又使緬甸的封建經濟直接受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沖擊。緬甸封建王朝為了支付巨額賠款,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從而加劇了國內階級矛盾。緬甸的國力因為戰爭、割地、賠款而受到極大的削弱,從此一蹶不振。緬甸封建 社會 面臨著空前的危機。
❸ 《帝國時代2》各國特殊兵種的詳解是什麼
阿茲特克
美洲虎武士,步兵,綜合素質較高的單位,對其他步兵有隱藏攻擊加成,為反步兵部隊,加上阿茲特克步兵+4攻擊的金冠可獲得極高的殺傷力。
衣索比亞
彎刀武士,步兵,血量極低且護甲為0,升級精銳後比長槍兵還脆皮。但移動速度和生產速度都極快,可以快速批量大幅爆兵,形成大規模的部隊,基礎攻擊力很高,可以造成很大的傷害。
柏柏爾
駱駝射手,騎射手,可以替代騎射手的單位,比普通騎射手貴10木材,但各項數值都高於騎射手,並且對騎射手有攻擊加成。
標槍騎兵,騎射手,可以替代擲矛手的單位,可以理解為馬上擲矛手,比擲矛手貴25食物,但能力值更出眾,速度更快。
拜占庭
甲胄騎兵,騎兵,造價高於游俠,但面板數值低於游俠。不過對步兵有攻擊加成,傷害要比游俠高,並且研究金冠後帶有踐踏傷害效果,對步兵優勢十分明顯。但考慮到整體作戰能力,性價比不及一般的重騎兵系。
保加利亞
龍騎兵,騎兵,能力與重裝騎士相當,但造價更便宜,死後可以生成一個弱化版的步兵,能力相當於雙手劍士,其實相當於加了一個隱藏血條。性價比高於重裝騎士的騎兵,可以代替重裝騎士使用。
波斯
戰象,象兵,龜速牛血的大怪物,攻擊力極高。對付各種兵都有壓倒優勢,對建築物攻擊有加成,可以用作攻城武器使用。由於價格比較貴,大批生產不容易,而且速度過慢導致會被僧侶克制,尤其波斯沒有異教,被招降後後果會很嚴重。
不列顛
長弓兵,步弓手,超長攻擊范圍的弓兵,基礎攻擊范圍6,基礎科技+3,民族加成+2,金冠+1,滿技能以後射程12,比城堡還遠,攻擊力也可以,可以造成非常恐怖的遠程火力,配合攻城武器可以打出非常具有特色的不列顛戰法,防守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地形造成強大的傷害。
韃靼
怯薛,騎兵,性價比較高的騎兵,可以替代重裝騎兵使用。攻擊時候每2秒產出1黃金,基本就是個噱頭,勉強補足一些黃金消耗,當用這個賺錢基本是胡扯。
火焰駱駝,駱駝兵,自爆單位,和爆破兵比,爆炸范圍更廣,主要是針對騎兵有攻擊加成,但對建築物攻擊力更弱,但價格比爆破兵更貴,性價比一般。
法蘭克
擲斧兵,步兵,有遠程攻劈砍擊力的步兵,沒有太大的作用,主要是克制敵方的步兵單位。與法蘭克強大的騎兵單位配合,因為法蘭克弓兵部隊貧弱,擲斧兵主要是替代弓兵來打擊地方的反騎兵的槍兵系部隊。
高麗
戰車,騎射手,但是攻防都強於一般騎射手,擅長對付步兵,弓兵,建築物,野戰清兵和屠城拆建築效果都非常不錯,但造價過高導致性價比過低。
龜甲艦,炮艦,堪稱海上坦克部隊,防禦力和血量矚目,攻擊速度非常快且十分強力,雖然攻擊距離短,但速戰斗很強,幾乎殺遍海上無敵手的船,但同樣造價也很高。
高棉
重弩戰象,象兵-攻城器,可以視為是一種血量極高的加強型弩炮。號稱全做最不實用單位,其實成批生產殺傷力非常可觀,但作為遠程單位性價比遠不及普通弩炮,因為過於昂貴,實戰中很少有人使用。
哥特
近衛軍,步兵,反弓兵部隊,遠程防禦力最高的步兵,弓兵基本打不穿他,箭塔,城鎮中心和城堡的遠程火力幾乎完全不起作用,對弓兵有攻擊加成,這個單位主要作用是拆塔攻城兼打擊遠程部隊。因為哥特的民族特色加成,可以大批量產出,形成可觀的部隊。
凱爾特
靛藍突襲者,步兵,戰鬥力很強,精銳能力與冠軍劍士略強,但造價也略高。能夠快速移動,再加上凱爾特本身步兵就加速移動,所以機動性很強的步兵,可以替代冠軍劍士作為主力步兵。
庫曼
欽察射手,騎射手,雖然面板數值不如騎射手,但射出的箭的速度高於普通騎射手,另外還有三隻副箭,因此攻擊能力實際上要強於騎射手,可以坐騎射手的替代品使用。
立陶宛
皇家騎士,騎兵,可以無視護甲造成劈砍傷害的騎兵,因此這個兵種到後期科技越完善的時候輸出越強,尤其對游俠等單位。另外對條頓武士、貴族鐵騎等高護甲單位有天生的剋製作用。
馬來
爪刀勇士,步兵,除了移動速度很高外,各項屬性都很低的單位,但同時造價也很低,只佔半個人口,因此是可以大量生產的高機動性垃圾兵。
馬里
飛刀女兵:步兵,有6射程,是遠程劈砍傷害。攻擊力相當可觀,與冠軍劍士相當,而且是高命中,高移動速度。除了有一個抬手動作導致攻擊間隔較長以外是非常理想的遠程兵種。
馬扎爾
馬扎爾驃騎:騎兵,速度同輕騎兵一樣,為全游戲移動最快單位。單位造價便宜,升級金冠後可以免黃金生產,可以替代輕騎兵。對攻城武器有攻擊加成,是突襲敵人輜重的法寶。
瑪雅
羽箭手,步弓手,面板數值低於一般靶場的步弓手,但其高速移動的特性十分顯著,由於瑪雅沒有馬匹,因而此兵種可以充當騎射手使用。
蒙古
蒙古騎射手,騎射手,攻擊射程比普通騎射手少1,但射擊速度快於騎射手,且移動速度也更快,而且對攻城武器有攻擊加成,可以用作騎射手的替代品。
緬甸
飛鏢騎兵,騎射手,攻擊力極強的遠程騎射手,精銳飛鏢騎兵裸攻擊高達19,射速也很快,但命中率很低只有30%。因為緬甸沒有指環,所以普通騎射手命中也只有50%。可以作為騎射手替代兵種。
葡萄牙
風琴炮,攻城武器-火葯單位,對人火炮,不適合對建築物。可扇形發射,發出一個主炮和四個副炮,是合狙擊成群的敵人。
卡拉維爾戰艦,戰艦,發射帶有穿透傷害的弩炮,適合對抗成群密集的地方戰艦。
日本
日本武士,步兵,攻擊力不俗,攻擊速度和移動速度都高於普通民兵系的劍士,對其他民族的特殊兵種攻擊全部都有加成,可替代兵營的民兵系部隊,但貴10黃金,尤其是對付其他民族的特殊兵種大批量爆發時,效果非常不錯。
薩拉森
馬穆魯克,駱駝兵,可進行遠程劈砍攻擊,對騎兵有極高的攻擊加成,就算最強的法蘭克騎兵也打不過馬穆魯克,對馬爆戰術幾乎是絕殺效果。但對其他不對效果不足,因為消耗大量黃金,性價比較低,因而無法大量生產。
斯拉夫
貴族鐵騎,騎兵,高防禦的重型騎兵,移動速度較其他重騎兵更慢,但有6護甲和3盾牌,可以說是超級肉盾。
條頓
條頓武士,步兵,全游戲最肉步兵,精銳條頓武士護甲達到10,且有100血,加上攻擊力極高,在戰場可以獨當一面。但移動速度極其緩慢,會被弓兵克制,正常情況下無法追趕普通的步弓手,因此可能會被放風箏。
土耳其
蘇丹親兵,火葯單位,加強版火槍手,攻擊范圍更遠,攻擊力更高,射速更快,且沒有最小射程。但因為過於昂貴,性價比很低,難以大量生產。
維京
狂戰士,步兵,各方面還算不錯,特點是可以自動回血,這樣的話就省去了僧侶的治療了,不是太中用的兵,可以作為維京主要戰力。
龍頭戰船,戰艦,火力密集的箭船,攻擊距離遠而且攻擊帶三個副劍,因此為大范圍攻擊力效果,另外對建築攻擊加成,可以用來控制海岸線。
西班牙
西班牙征服者,騎射手-火葯部隊,可以看成是馬上火槍手,攻擊力和火槍兵幾乎一樣,不過機動性、生命、防禦力都強於火槍兵,對攻城武器有攻擊加成。雖然價格更昂貴,但因為其機動性而生存率較高,是含金量家搜高的部隊。
傳教士,僧侶,騎驢的僧侶,移動速度和生命值高於一般僧侶,治療友軍速度也更快,但招降能力上弱於一般僧侶,且無法搬動聖物。是隨軍治療醫師,不但適合做主力招降。
匈奴
答剌罕騎兵,騎兵,對建築物有攻擊加成,而且對防禦建築效果更明顯,是整個有游戲中拆城牆最快的非攻城器部隊,再加上機動性,中期可以當攻城武器兼重騎兵使用,但後期重騎兵和沖車起來後定位就比較尷尬了。
義大利
熱那亞弩手,步弓手,為反騎兵的步弓手(一般步弓手為反步兵單位),對騎兵和艦船有特殊加成的,可以對敵方主力不對造成不俗的遠程傷害。
義大利傭兵,步兵,反火葯單位,對火葯單位攻擊加成,所有義大利盟友均可生產的單位。
印度
象射手,騎射手,牛血騎射手,精銳象射手生命達到300,移動速度很慢,射速高於普通騎射手,對建築物有加成。不過因為造價太高導致性價比低下。
帝王駱駝兵,駱駝兵,普通駱駝兵升級版,反騎兵單位,不解釋。
印加
印加槍兵長,步兵,可以看成是加強版的長槍兵,反騎兵部隊,對騎兵有攻擊加成,各項數值都高於長槍兵,但造價也更高。
投石手,步弓手,反步兵部隊,對步兵攻擊有攻擊加成,但對其他單位攻擊較低,不過價格也比價片便宜。
越南
藤甲弓兵,步弓手,屬性和一般步弓手差不多,但有6盾牌,具有較強的抗弓箭傷害能力,生存能力較強。
帝王擲矛手,步弓手,擲矛手升級單位,反弓兵部隊。
中國
諸葛弩,步弓手,攻擊范圍較短,但射速高,攻擊間隔短,且每次射擊帶有四個副箭,可造成大范圍的弓箭攻擊,因此只要數個諸葛弩就可以產生相當密集的箭雨傷害。
❹ 關於戰象的歷史資料
起源
大約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開始馴象。但是象並未完全家養化,人們必須在野外捕捉象來使用。首先被馴化的品種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
人類首次驅使象上戰場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當時吠陀時代的印度有幾首聖歌對此加以記載。大約同時的中國商朝人也最先將象編入軍隊。商朝人馴化的是棲息於黃河流域的象。
象的軀體魁偉龐大,是世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但象並不笨拙。它生性聰明,通人性。象雖行動緩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陡峭山路視若坦途。
所以,盛產大象的亞非地區自古就有利用象做運輸工具、當郵差的傳統。它那讓人望而生畏的體態巨力更是兵家青睞的戰鬥力。
發展
波斯帝國在數場戰役中使用從印度獲取的戰象。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波斯帝國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會戰,很可能是歐洲人首次面對戰象。布置在波斯軍隊陣列中央的十五頭戰象給馬其頓軍帶來極大的震撼。
以致亞歷山大在會戰前夜感到有必要為此向恐懼之神獻祭。高加米拉會戰是亞歷山大的輝煌勝利。但是他對敵軍的戰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征服波斯後,亞歷山大認可了戰象的使用,並將一隊戰象編入自己的軍隊。
五年後,攻入印度的亞歷山大在與皮魯斯的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中,已經知道如何對付戰象了。當時統治(如今的)旁遮普和巴基斯坦國的皮魯斯在此會戰中投入了八十五頭戰象,形成對亞歷山大的巨大威脅。但是最終亞歷山大戰勝。
正當此時,在當代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的摩揭陀國擁有六千餘頭戰象。不久之後,「旃陀羅笈多·孔雀」擁有九千多頭戰象。這兩個巨大的數字是波斯人和希臘人使用的戰象數量望塵莫及的。
戰象的使用開始傳播。亞歷山大的繼業者們在戰爭中投入了數百頭來自印度的戰象。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人和迦太基人開始為了戰爭馴化非洲象。努米底亞人和庫什人也開始馴象。他們馴化的是非洲的森林象。
(4)在緬甸怎麼成為槍兵擴展閱讀:
象在軍事上有諸多用途。象龐大的體型可運載沉重的物資,在近代機動車輛取代它們之前,象一直是一種有效的運輸方式。在會戰中,戰象通常被布置在軍陣的中央。位於中央使戰象能有效地挫敗敵方的沖鋒,也便於它們自己發動沖鋒。
戰象在沖鋒時可達到30千米每小時(2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戰象的沖鋒並不能簡單地被裝備長矛的步兵方陣化解,這一點與騎兵不同。戰象沖鋒的威力在於它們巨大的力量。它們沖垮敵人的陣型,踐踏敵方的士兵,揮舞長牙破壞廝殺。
敵方沒有被沖垮的那部分軍隊,至少會被戰象的沖鋒驅趕到一邊,或者是其壓迫下後退。除此之外,戰象並不需要與敵人接觸就能引起恐慌,在它們的沖鋒面前敵人會因為恐懼而望風披靡。
即使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團有時也不免如此。騎兵在戰象面前也不能倖免,因為戰馬不熟悉象的氣味,很容易在象面前受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