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玉石為什麼寄回來加工
Ⅰ 緬甸翡翠是怎麼來到中國的
1、明末清初到民國時期。翡翠的歷史遠遠沒有和田玉的長,翡翠的開采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至今才有400多年的歷史,當時緬甸是中國的附屬國。400多年前雲南騰沖人去緬甸販賣絲綢、布匹,做些生意買賣,無意中發現了翡翠玉石,從此,騰沖人興起了加工翡翠玉石高潮,中國清代乾隆朝間,中國人對翡翠由接觸而了解到非常喜愛,中國皇家宮廷也給予翡翠極高的地位,稱其為帝王玉,因此翡翠在中國興盛起來,從宮廷到民間,所有的中國人都非常珍愛翡翠,不惜以重金購買,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2、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解放後由於我國不提倡佩戴首飾,加工業也隨之蕭條,緬甸翡翠進口量大大下降,緬甸玉石商只得將玉石私運到千里之外的泰國清邁去與港商、日商等進行交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泰國清邁為中心的世界第二大翡翠市場。其市場每年交易額約占緬甸翡翠總產量的70%左右。泰國成為第二大翡翠市場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寶石商人紛至沓來,如:日本、台灣、泰國、新加坡、美國、南韓、英國等,但港澳地區商人更多。香港的許多珠寶商都擁有加工廠,他們把加工後的翡翠出售,利潤更加可觀,但這時翡翠的主要消費者,仍是旅居海外的華人,可以說這個時期翡翠開始走向世界。
3、第三個時期,改革開放後到上世紀9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我國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中國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恢復了翡翠業的貿易及生產加工,中緬邊界貿易隨之又活躍起來了。由於歷史條件和地理條件的優勢,近10年來,緬甸的玉石商又紛紛將玉石運往我國雲南邊界五市(畹町、瑞麗、隴川、盈江、騰沖)等地進行交易。由於我國能經營玉石的國營公司、集商及個人因受資金限制,在翡翠貿易中只能成交中檔或低檔的雕件料石和少量的高檔首飾料,總成交額約占緬甸翠玉的20%或30%左右。好的料石仍被運到泰國清邁去了。這個時期,出現了以歐陽秋眉女士為代表的一批人士,致力於把翡翠推向國際,這個時期翡翠被國際認可為名貴寶石。
4、第四個時期,2000年至今隨著中國人民生活的進一步提高,及中國旅遊業的火熱興起,中國雲南、廣東的翡翠貿易加工再次火爆,中國再次成為緬甸翡翠進口大國,緬甸所產翡翠80%以上被中國進口,融入中國有文化,走進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隨著時間的發展,翡翠也會被更多國家的人們所喜愛。
Ⅱ 緬甸最大的翡翠市場,為何會有那麼多的中文主播
緬甸的翡翠市場之所以有很多中文主播,其實也是跟商家協商好做的網路銷售,畢竟現在網路銷售已經成為了主流。不要以為緬甸銷售就難以帶回國內,其實在緬甸都有很多專門的物流點,只要主播真的能夠出現買賣就可以直接在市場裡面加工或者直接打包寄回國內,要知道世界任何的翡翠市場都是華人的天下,基本上買翡翠的都是華人,因此中文直播出現在緬甸市場則是合理的解釋了。
緬甸翡翠市場出現的中文主播其實是網路銷售,讓更多華人買到自己心儀的翡翠。
Ⅲ 為什麼緬甸人只出產翡翠,卻不愛佩戴及不加工翡翠呢
我們都知道,市面上的翡翠基本都來自於緬甸,作為玉石之王的翡翠深受我們中國人的歡迎,種水好些的翡翠更是受到熱烈的追捧。可作為翡翠的產地緬甸,喜歡翡翠的人卻並不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緬甸人之所以不喜歡翡翠,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1、緬甸格局動亂
我們老祖宗有句古話叫做「亂世黃金盛世玉」,意思是在亂世中,黃金更受歡迎,因為黃金是相當於貨幣存在的硬通貨。在亂世中能直接換到生活必需品和想要的東西,而玉石和古董之類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則很難出手。
緬甸這些年來戰亂頻繁發生,政局不穩定,當地人更喜歡黃金這樣的硬通貨以保障他們在戰亂中生存,像翡翠這樣不能直接變現的自然就不受他們的喜歡了。
2、緬甸的翡翠量很大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中國,翡翠都是通過商人去產地挑選、購買並加工後才最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尤其是種水好的翡翠更是數量稀少,自然非常珍貴;而緬甸本身就是翡翠的產地,翡翠的數量遠大於在中國的數量,緬甸的許多寺廟甚至用翡翠原石直接砌牆、鋪地,在中國人眼裡,這簡直是暴殄天物的行為。
被用來砌牆鋪地的翡翠原石
3、緬甸玉文化缺失
我國自古就有玉文化的氛圍,翡翠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是一件值錢的物件,更代表著一種品行和傳承。我們以佩玉為美,甚至將玉當成傳家寶,悉心保存後傳承給下一代繼續佩戴。而緬甸並不存在玉文化的氛圍,自然不會覺得翡翠代表著品行和美好的事物,也就談不上如何喜愛翡翠了。
4、緬甸翡翠加工技術落後
中國的玉商從緬甸買回來的翡翠基本都是原石,再通過國內的加工和雕刻工藝,最終才呈現出精美的翡翠飾品。而緬甸的加工技術非常落後,戒面已經是他們能加工的極限了,那些精巧絕倫的吊墜雕工他們是很難做到的,緬甸人看的最多的就是翡翠原石這種幾乎沒有美感的石頭,肯定是提不起對翡翠的喜歡的。
5、緬甸經濟條件落後
我們都知道,緬甸的經濟水平相對落後很多,而在落後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才是最首要的需求,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所以像翡翠這樣主裝飾和養生效果的東西對緬甸人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
而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對珠寶首飾的購買和收藏力也很弱,直到後來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的經濟條件上來了,才開始把眼光瞄準到兼具裝飾和收藏升值能力的玉石上來。
常見的翡翠處理品都是會進行染色的,只有這樣才能買個高價。無色翡翠處理品比較少見,識別難度也更大。對翡翠處理品的肉眼鑒別,主要是從三個角度去看:表面、結構、顏色。至於測量硬度、密度、折射率等,僅憑肉眼是做不到的。
(1)看錶面
翡翠處理品因為經過強酸處理,表面會有類似「橘皮」的坑坑窪窪,用十倍放大鏡即可觀察到,這是最容易觀測到的翡翠處理品特徵。也有部分質地較差的翡翠,或者是出土的老翡翠由於天然腐蝕,表面會有類似的效果。
(2)看結構
天然翡翠都有「蒼蠅翅」結構,但不要以為有「蒼蠅翅」結構的就是天然翡翠,翡翠處理品同樣也會有此特徵。翡翠處理品的結構鬆散,不夠緻密,充膠以後大多數表現出蠟狀光澤。染色翡翠內部往往呈現出「網狀結構」的色根,還有部分有色素沉澱的點狀色根。
在一次翡翠原料拍賣的時候,我看見一件冰種無色翡翠,種水極好但是質地鬆散,心理一直比較疑惑。後來有朋友告訴我,那件原料是經人酸洗處理過的,這類沒充色、沒加工成成品的翡翠處理品原料迷惑性極大。
(3)看顏色
大部分翡翠處理品都是有顏色的,經過酸洗洗掉雜質,充色然後充膠。通過顏色,能識別大多數翡翠處理品。翡翠處理品的色根一般都浮於表面,色根的邊緣模糊不清,基本上以團狀、塊狀為主,不會深入到翡翠內部。天然翡翠的色根則非常清晰有力,明顯可見色根走向。
以上三種方法,是鑒別翡翠處理品的主要方法,需要結合起來綜合判斷。比如看種水和顏色的關系,有些翡翠質地極差,卻有極好的顏色,這就是明顯的「種水和顏色不相符合」,基本上可以斷定為翡翠處理品。
Ⅳ 緬甸玉為啥從連雲港發貨了
產量多。
連雲港東海縣本身就是水晶翡翠的產地,是全國有名的玉石市場,產量比較多,商家也多,所以一般緬甸玉都從連雲港發貨。
連雲港,古稱海州,別稱港城,江蘇省轄地級市,因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又因為海港,得名連雲港。
Ⅳ 從緬甸帶玉石回國合法嗎
中緬玉石交易頻繁,從緬甸購買的玉石帶回國是合法的,但要注意進出口報關事宜。
緬甸玉石國家珠寶展覽館每年這里都要舉行4次玉石拍賣會。2005年10月的拍賣會有1236名外商參加,交易額高達4800萬美元。隨著中國人購買力的不斷提高,對翡翠的喜愛程度日益增加,中國玉石商人逐漸成為仰光拍賣會的主角。
要買玉石毛料,首先要備足資金,至少數百萬元人民幣。有了資金,可以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前面提到的國家珠寶展覽館,參加拍賣會,另彎桐亮外一個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家私人公司。在這些地方能否買到如意的玉石毛料,就要看是否懂行。當然,還要注意符合緬甸的玉石出口政策和有關手續。
擴埋寬展資料
隨著緬甸當輪掘局在2018年10月對中國遊客開放落地簽以來,中國赴緬遊客大幅增長,截至2019年9月已同比增長約140%。對於赴緬的絕大多數中國遊客,除了游覽佛塔、寺廟這些緬甸的「國家名片」,逛緬甸玉石市場、淘翡翠也成為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無論是緬甸國內規模最大的曼德勒玉石市場還是仰光的地標性建築昂山市場內,都不乏中國遊客的身影。此外,隨著通信技術的提高,微信及手機直播軟體在玉石的銷售環節中越來越普及,曼德勒玉石城不乏直播主播們對著手機屏幕拿著玉石,詳細介紹顏色、質地、透明度、雕工、重量等玉石的基本情況,並進行報價、砍價。
而為了便於中國遊客購買玉器,緬甸各大玉石市場已逐步普及支付寶、微信移動支付技術,並支持人民幣付款。
Ⅵ 老緬為什麼不把翡翠切了加工自己賣,而是千里迢迢賣到中國
「緬族尚金,漢族尚玉」的文化風俗,以及中國有更完整的翡翠玉石供應鏈體系,是老緬把翡翠賣到中國而不是自己加工銷售的原因。
雖然世界上最優質、規模最大的珠寶級翡翠礦藏在緬甸,但緬甸人民整體上並不崇尚玉,緬甸人民更喜歡收藏黃金、佩戴黃金飾品。緬甸宗教信仰以南傳的上座部佛教為主,儀式和建築中最常見的是物質就是黃金。
緬甸很多村落都修建佛塔,佛塔一般以白色為主體,塔尖上面裝飾有金光閃閃的風鈴、佛像或神獸,塔內供奉的佛像即使不是純金打造,也會是鎏金包裹。反觀中國的翡翠玉雕題材里,最普遍的就是菩薩、佛公和度母,以及各種用和田玉、壽山石、岫玉、南陽玉、青田石等玉石雕琢的觀音或佛陀擺件、掛件。
Ⅶ 為什麼緬甸規定翡翠加工後方能出口
世上唯一的珠寶級翡翠的出產國就是緬甸,多年以來都是出口原料,少有加工好的成品,這也導致緬甸國內的翡翠加工業水品低下,就連加工一個手鐲,邊緣也是常見不規整,就像是被耗子啃過一樣,被業內詬病已久。這幾年好毛料出產的數量水平均有下滑,為了提高翡翠的附加值,多收點稅,這才出台新規------翡翠行業歡迎到緬甸投資設廠,日後減少原料出口,冰種以上不準出口,逐步擴大翡翠成品的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