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為什麼要去緬甸
⑴ 關於二戰緬甸戰場的問題
一,緬甸歸印度總督韋維爾管轄,緬甸軍的指揮權在他手裡,同時他還是盟軍南太平洋戰區統帥.但直接指揮緬甸軍隊的是亞歷山大,敦刻爾克大撤退時的英軍指揮官.中國戰區統帥自然是老蔣啦.美國派了史迪威到中國擔任老蔣的參謀長,他還是中國訓練與戰斗司令部司令,盟軍在中國的最高軍事代表.
二,英軍的戰鬥力不弱,怎麼都比遠征軍強.但由於長期鬆懈,裝備陳舊,並且由於英國戰略重心並不在亞洲,所以英軍的抵抗十分消極,打了就跑,沒打也跑...一路上拋下了許多武器裝備給日本.這些都是源自於英國退守印度的戰略方針引起的.印度是英國在亞洲最後的大本營,不容有失,所以英國不願意為了緬甸而分散印度的兵力.(從後來日本 斷 字型大小行動中進攻英帕爾遭到英軍頑強抵抗就可以看出來,英軍也並非是什麼二流軍隊,其空中力量也打得日軍白天不敢露面)
⑵ 遠征軍入緬何以慘敗主要原因不在史迪威,而是英國的傲慢與偏見
1942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形勢極為嚴峻的一年。軸心國的進攻咄咄逼人,各大反法西斯戰場均承受著巨大壓力,戰爭危機仍在不斷加深。
剛剛建立的中美軍事合作關系不僅面臨全球戰爭形勢吃緊和聯盟體系內在缺陷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而且也深受中、美兩國對既定政策和軍事合作關系所持的不同立場和見解的影響,中美關系中潛在的各種問題暴露出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雖然成立了中國戰區,但中國並未在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派駐代表,美、英兩國也沒有具體討論過中國大陸的戰略指揮和部署問題,盟國也沒有地面部隊在中國作戰。中國基本上仍是獨立作戰。中國和盟國進行軍事合作的主要舞台是緬甸戰場。
緬甸戰役是中美(也包括中英)結盟後開展的首次軍事行動,也是初生的中美同盟經受的第一場考驗,貫穿其中的復雜關系及其結果是戰時盟國在亞洲關系的一個縮影。
珍珠港事變後,日軍挾珍珠港奇襲成功的餘威,從印度洋到西南太平洋一線全面出擊,英國的防線頻頻告急。
1942年1月中旬,日軍主力從泰國向緬甸進攻,打響了第一次緬甸戰役。
日軍進攻緬甸旨在切斷從仰光到昆明的運輸線,從軍事上奪取緬甸這樣一個從東南亞到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防線的西南戰略要沖,從政治上迫使重慶政府屈服,並對印度形成強大的軍事政治壓力,使英國在遠東的防線徹底崩潰。
日軍一路所向披靡。3月8日,日軍佔領仰光,並繼續北犯,企圖奪取緬甸全境。
美國對緬甸防禦的思考更多地出於對華政策的考慮。在羅斯福看來,保住緬甸是體現美國對華政策政治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
羅斯福認為,殖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為了自身的安全,西方世界必須拋棄那種把亞洲人視為劣等民族的做法,而平等地對待中國是防止「東西方今後發生根本裂隙」的最好辦法。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從軍事角度考慮,認為要支持中國抗戰,必須守住緬甸,保持援華通道暢通,但英國主要是為了維護殖民統治現狀而戰。
但是美國對緬甸作戰既沒有總的戰略計劃,也沒有為緬甸派出地面部隊,只有陳納德率領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的100架p40老式戰斗機和100多名志願隊員參加了戰斗。
鑒於有關緬甸戰役的各種決定都需要在英、中、美三方之間取得一致,還必須考慮澳大利亞的態度和反應,因此美國對緬甸戰役的作用主要不是體現在前線殺敵,而是體現在負責軍火供給和協調各種關繫上。
預見到仰光可能失守,作為對策,美國軍方提議啟動兩項重大工程,即開辟飛越喜馬拉雅山的航線和修築中印公路。
在1月30日日軍攻佔毛淡棉、仰光難保之時,羅斯福為了鼓舞中國士氣,維持中國抗戰的生命線,在內閣會議上提出了開辟一條空中運輸線和一條陸上補給線的計劃,並責令哈里曼與當時常駐美國的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具體商談。
宋子文更傾向於開辟空中航線。這條航線是從印度東北阿薩姆邦地勢最高的薩地亞到中國昆明,全程七百英里,他估計用100架DC-3型運輸機每月可以將12000噸租借物資運到中國。租借物資可在加爾各答登陸,然後經鐵路北運至阿薩姆邦。哈里曼表示贊成宋子文的建議,只是對該航線飛越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所產生的困難有點擔心,但總統保證任何純後勤問題都能迅速「解決」。
2月初,空軍參謀長阿諾德向總統建議,鑒於緬甸的主要港口仰光危在旦夕,有必要新辟一條從印度進入中國的空運航線。羅斯福便不失時機地予以推動,並於2月9日向蔣介石保證,「我們正在加大經非洲和印度到達中國的飛機渡運航線,無論仰光是否失陷,經過印度到中國的航線都將保持暢通」。
國民政府對於開辟中印航線和修築中印公路的要求最為迫切。
1942年2月9日到21日,蔣介石夫婦在英國駐華大使卡爾陪同下訪問印度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強中、英兩國在共同對日作戰中的合作,並爭取英印當局對於開辟中印陸空交通線的贊同和支持。
中國與英印當局於同年4月達成協議:
在中、美、英三國的共同努力下,1942年5月,從印度阿薩姆邦飛越喜馬拉雅山到中國雲南昆明的空中戰略運輸線——「駝峰」航空線正式開通,從而實施了世界航空史上迄今為止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戰略空運行動。
開辟陸上通道中印公路的計劃也很快啟動。早在日軍打進緬甸境內之前,中國就預見到下緬地區有可能丟失,故1942年1月1日中國便提出用租借物資修築一條公路的請求。
該公路預計從印度阿薩姆邦的利多起,穿過緬甸北部的崇山峻嶺、森林河流,同中國境內的滇緬公路城鎮龍陵連接起來。它要經過一條車輛從未走過的路線,是一項比開辟空中航線更為艱難的工程。
盡管美國工程專家估計要兩年半的時間才能建成該公路,但作戰計劃處把它列為「緊急軍事需要」。 因此,在史迪威到達中國或緬甸之前,這條後來被稱為史迪威公路的修建計劃已經得到有關各方的贊同。但是這條道路能否開通最終要取決於緬甸戰事的進展。
在日軍大軍壓境之際,盟國在緬甸防衛問題上卻陷入矛盾和紛爭之中,首先是中國軍隊入緬作戰的問題。
英國出於輕敵思想、低估中國軍隊戰鬥力,特別是防範中國對亞洲民族主義影響的心理,對中國出兵要求推三阻四。1942年1月19日當日軍攻佔緬泰邊境的土瓦時,雖然迫於戰爭形勢,韋維爾於19日和21日分別答應中國第六軍第九十三師和第四十九師入緬增援,但是對於駐扎在中緬邊境的中國第五軍和第六軍的其餘部分仍不肯放行。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沒有任何政治的或行政的難題足以阻止中國軍隊參加緬甸防禦,羅斯福親自出面干預,他直接和丘吉爾進行磋商。 當時英國防線處處告急,丘吉爾對羅斯福的干預立即作出反應,敦促韋維爾允准中國主力入緬參戰,韋維爾勉強同意,中國遂於2月3日下令第六軍的其餘三個師和第五軍入緬。
如何協調盟軍,特別是英、中在緬甸盟軍指揮權問題上的矛盾,也是這時美國面臨的棘手問題。
美方考慮到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穿越緬甸,曾建議將緬甸置於中國戰區范圍之內,馬歇爾所擬方案中緬甸西北部是在中國戰區范圍之內的,但是韋維爾希望把緬甸防務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出從印度防區的角度能更好地處理緬甸問題。
最後經過折中,將緬甸劃在了韋維爾的美英荷澳戰區,而不是他的印度防區,旨在強調與中國的戰略合作關系。
但是日軍的神速推進使阿卡迪亞會議建立的英美聯合指揮系統受到挑戰,韋維爾的美英荷澳戰區司令部於2月25日解散。
3月8日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決定進行戰區調整,將戰略責任一分為三:
根據這一調整,韋維爾現在是印度防區總司令,緬甸便根據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授權劃歸韋維爾的印度防區。
史迪威的軍隊在印度或者緬甸的軍事行動都在韋維爾的統帥之下,此後不久亞歷山大接替韋維爾任緬甸指揮官。
這種責任劃分在緬甸問題上埋下了麻煩的種子。
首先,上述安排包括蔣介石將在聯合參謀長會議指導下實施地方性戰術行動這一點並未徵求蔣介石的意見,特別是讓英國統帥指揮緬甸戰事的安排,令蔣介石非常憤怒。
這不僅是對蔣介石作為中國戰區參謀長、中國作為大國地位的漠視,而且也不合情理。當時中國在緬甸參戰兵力遠遠超過英軍的數量,結果形成中國出兵,歸英國統帥的局面。蔣介石極力反對由英國人來指揮中國軍隊,主張由史迪威來指揮緬甸戰事。
3月9日蔣介石致電外交部長宋子文,囑其轉達羅斯福總統,鑒於英軍在緬甸只有兩個師,而中國有超過英軍四倍以上的兵力,強烈要求由史迪威來指揮在緬甸的盟軍,希望羅斯福就此事直接與英國政府協商,後又提議將緬北劃入中國戰區。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史迪威與新任緬甸指揮官亞歷山大的許可權劃分問題。
史迪威使華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指揮緬甸作戰,但是英國人卻不樂意看到史迪威出現在緬甸,亞歷山大希望能指揮中國軍隊,而且在他看來,史迪威既沒有參謀部,也不熟悉當地的情況。
丘吉爾補充說,英國人為中國軍隊准備了供給設施,並建立了師級層次的聯絡系統。亞歷山大向總統提出建議,史迪威必須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之下。
對於中、英在緬甸指揮權問題的爭論,美國的立場是堅持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的決定,同時盡力協調中英矛盾。對於蔣介石強烈要求由史迪威指揮緬甸戰事的請求,羅斯福以此事極端敏感,但是相信史迪威會妥善處理為由予以婉拒。
至於英方要求史迪威在其節制之下的請求,羅斯福和馬歇爾也予以應允,並向丘吉爾承諾,史迪威將在指揮權問題上與亞歷山大配合,直到蔣介石同意。
與此同時,史迪威也積極致力於解決中英緬戰指揮權之爭,盡力說服英國人在裝備中國軍隊的問題上盡量讓蔣介石滿意以換取他的合作。
在史迪威的努力下,英軍答應解決供給問題。至於指揮權問題,暫時以史迪威和亞歷山大達成密切合作的協議加以解決。 3月27日亞歷山大訪問重慶會晤蔣介石,中國終於同意將指揮緬甸作戰的最高指揮權暫時交給亞歷山大。
理順在華各種關系、有效指揮入緬中國軍隊作戰也是此一時期美國實施對華政策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史迪威到中國後面臨的局面與他的預想很不一樣。 因為各種原因,美國駐華軍事使團並沒有一個能夠正常運轉的參謀機構供他接管,於是史迪威利用駐華軍事使團的成員,加上自己帶來的一幹人馬組成了一個司令部,於3月4日在重慶成立。
史迪威和蔣介石的第一次會晤於6日在重慶舉行。
史迪威最急於了解的是蔣介石准備授予他的對中國軍隊的指揮許可權及蔣介石的戰略計劃。
雖然史迪威很快就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中國戰區參謀長和指揮入緬軍隊(第五軍和第六軍)的任命,蔣介石還對史迪威說,他已令其將士只聽史迪威的指揮。
但是根據有的美國學者的說法,蔣介石關於中國軍隊的指揮權幾經變動,一開始「給了史迪威,又收回來,然後又給了他」。
關於緬甸防衛問題,蔣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更大。
在史迪威看來,緬甸作戰不僅是為實現保住緬甸,保住中國對外通道暢通這一重要軍事目標,而且是為保住中國抗戰的信心。
史迪威的計劃是,如果仰光失守(在他制訂計劃的那一天,即3月7日,日軍進攻了仰光),他打算利用中國軍隊和英軍一道發動強大反攻,奪回仰光。如果反攻不成,盟軍就退守曼德勒以東的高地,對向北進犯的日軍側翼構成威脅,並控制上緬地區。
10日,在史迪威與蔣介石的談話中,史迪威說,緬甸對於中國的重要性要超過對於英國的重要性,因為英國守緬甸只為防守印度,但中國如失緬甸,就斷絕了與外部世界的交通線。
蔣介石則認為,中國第五軍、第六軍「入緬之目的,原在固守仰光,現在仰光失守,我軍入緬之目的已不存在」。
他擔心敵軍可能乘中國入緬之機,由越南襲擊雲南,「苟此舉得手,滇省告急,大局將不堪設想,故調回入緬部隊以固滇省及長江流域之防務,實為應有之考慮」。
如果說有留駐緬甸之必要,則是收復仰光,而這又非中國軍隊力所能及。而且蔣介石一再強調,第五軍、第六軍是中國的精銳部隊,只能勝不能敗。
可見,史迪威是一心想守住緬甸,保住一個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通道;而蔣介石在仰光失守之後已經無心再戰,希望保住精銳部隊,回防本土。
由於盟國在保衛緬甸問題上紛爭不斷,在緬北保衛戰中,盟軍在指揮和戰術配合方面舉步維艱。 3月11日,史迪威入緬指揮作戰。其間史迪威與蔣介石爭議不斷,中國軍隊和英國軍隊互相指責。
在這種情況下,1942年3月開始的緬甸保衛戰幾乎是災難性的。組織散漫、充滿失敗主義情緒的英國部隊以及指揮失靈的中國軍隊,根本不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並抱有明確目標的日軍的對手。
這是緬甸戰役中最激烈的一場戰斗,顯示了史迪威一貫認為的中國軍隊只要有堅強剛毅的領導就能有不俗表現的良好素質。
中國軍隊雖然損失了不少 汽車 、迫擊炮、野戰炮和高射炮,傷亡人數達20%,但是他們的英勇作戰不僅拯救了緬軍第一師,而且也拯救了其東面的印度十七師。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亮點是由陳納德率領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的出色表現。根據4月份的統計數據,美國志願航空隊與敵機鏖戰於緬甸上空,擊毀日機33架,另外可能還有10架日機也被擊毀,美國志願航空隊僅損失飛機1架,9架遭到炮火襲擊,1名飛行員受傷。
但所有這些並不能挽回整個戰場的頹勢。
4月29日,東路日軍攻佔臘戍,切斷滇緬公路,並於5月8日攻陷該地,同時西路日軍攻入緬印北部邊境。
中國軍隊冒著滂沱大雨,穿越深山密林,突破日軍堵截,歷盡千辛萬苦,一部分退回雲南省,一部分由史迪威率領撤往印度。
緬甸戰役的失敗對1942年的中美關系影響至大,它不僅使史蔣之間相互積怨,使蔣介石對緬甸反攻、對史迪威的指揮和與英國人的合作充滿抵觸情緒,更重要的是它突顯了「保持中國於戰爭之中」的緊迫性與高難度,中美在如何扭轉危局問題上的爭論不斷發酵、升級,終於釀成中美關系中的第一次危機。
緬甸失守後,中國不僅同外部聯絡的陸海路交通被切斷,而且面臨日軍大舉進攻中國西南的軍事威脅。在陪都重慶,素來支撐國民黨堅持抵抗的信念似乎發生了動搖。
宋美齡在5月23日寫信給租借物資管理局局長居里說,中國的士氣「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低過」,委員長也「第一次」感到悲觀。
5月27日蔣介石在給羅斯福的信中指出,緬甸路失陷後,日本緊接著擴大對中國至關重要的南部、中部和西北部防禦區的進攻,形勢危急,而聯合國家在太平洋上和亞洲大陸不斷遭受挫折的現實,以及缺乏反攻決心的局面令人沮喪,中國抗戰已經進入了他從未經歷過的決定性階段。
馬格魯德甚至認為,日軍可能在雲南發動進攻,並佔領昆明,從而引起重慶政府的全面動搖,因此建議考慮作好撤離駐華美國軍事人員的准備。
對於中國的現狀,5月8日,高斯大使給國務卿赫爾連發兩封電報,分析了緬甸失守和目前不利的軍事形勢在中國引起的反響。
高斯認為美國應冷靜應對。
在他看來,日軍不會馬上對昆明發動重大攻勢;蔣介石會繼續抵抗;沒有人能搞垮蔣介石,來同日本人媾和;蔣介石仍是盟國最終打敗日本人的依託力量。
因此,美國必須在華穩住陣腳,「只要重慶政府繼續存在並繼續執行抗日政策,就不能作出任何引起中國人缺乏信心的舉措」。赫爾和馬歇爾同意高斯的判斷。
5月9日,馬歇爾向美國駐華軍事代表團發布指示,命令所有駐華美國軍官務必「繼續對中國的前途持沉著和樂觀態度」,無論是在制訂計劃時還是在談話時,都不得讓人覺得美國認為「局勢已毫無希望」,人員的行蹤也必須嚴加限制,避免可能被人誤認為美國人要撤退。
由此可見,緬甸失守後,維持中國繼續抗戰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中心問題。
美國在先歐後亞戰略之下所能設想的亞洲戰略就是支持中國繼續同日本作戰,以便最大限度地牽制日軍,並為最後反攻提供空襲日軍海上航線和轟炸日本本土的基地。
而由於緬甸失守,能夠把人員、武器、供給物資運入中國的一切可用的陸海通道均被截斷,中國能夠從外部獲得任何援助的唯一途徑就是「駝峰」空運。這條飛越世界屋脊的航線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運輸線。
空運在7000多公尺的高空進行,氣候條件惡劣(熱帶的雨季和世界屋脊的冰雪),飛機還可能遭到日軍的攻擊,加之可以提供的運輸機有限,開始時每月空運物資不過幾十噸,對於如此廣大的中國戰場真是杯水車薪。
羅斯福極為擔心中國退出戰爭,一直堅持給蔣介石打氣。
5月5日他要求空軍參謀長阿諾德將軍「研究」將物資空運到中國的「一切可能途徑」,因為「不管多麼困難,我們都必須使航線保持暢通」。
針對中國戰場與外部世界相隔絕這種困難局面,美國陸軍部作戰司於5月26日向馬歇爾提交了一份題為《保持中國於戰爭之中》的重要文件。
作戰司分析了中國戰場的形勢,認為空運並不能給中國提供足夠的供給,「重新開始經仰光向中國運送軍火是極端重要的」,「如不採取措施重新打開通往中國的陸上通道,美國援助中國的承諾就沒有意義」,「保持中國參戰」的政策便難以實現。
馬歇爾建議由史迪威來負責緬甸反攻行動,這得到總統的認可。
史迪威首先考慮的是由美國直接派地面部隊來解中國之圍。
他在5月25日發給陸軍部的電報中重提當初的要求,希望派遣一到兩個美國師用於對南中國海的盟國軍事行動。如果美國的戰斗部隊被派到印度,他打算把這些美國部隊補充到那些得到重新訓練和裝備的參加過緬甸作戰的中國軍隊中,藉助這支軍隊奪回緬甸,將日本人從泰國驅逐出去,然後從中國攻入河內——海南——廣東的三角地帶。
但在先歐後亞戰略下,馬歇爾一心想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根本無意把任何兵力抽調到亞洲戰場,所以馬歇爾只答應第十航空隊重新劃歸史迪威指揮。
訓練、裝備、改革中國軍隊是史迪威用於解除中國困境的根本出路。在史迪威看來,中國現有的政治和軍事組織事實上已經無可救葯,只有依靠一批在「新軍」中重新加以整訓、裝備和指揮的中國士兵,才能取得軍事上的勝利。
史迪威計劃組建兩支新軍。一支在印度建立,由他率領從緬甸撤退下來的中國軍隊余部組成,並招募新兵加以補充。 另一支規模較大的30個師的兵團將在中國雲南省西部調集。這兩個兵團將在美國人的指導下由中國軍官自己指揮,它們在重新訓練和裝備後將出師緬甸,在英軍協助下重新開辟通往中國的陸上通道。
根據上述設想,史迪威於5月26日提出了一個改造中國軍隊的方案,其要點為:
這一計劃如果得以實行,勢必完全打亂國民黨軍隊長期形成的派系,不但會遭到這些派系的拚死抵抗,而且可能從根本上觸動蔣介石的政權基礎。蔣介石對此反應冷淡是可想而知的。
宋美齡在瀏覽了史迪威的報告後所作出的評價是這並沒有超出以前德國顧問所提出的建議,並在20天後的一次會晤時說道,史迪威建議的激進的改革方案是行不通的,「如果頭被砍了,其它什麼都沒有了」。
隨後從5月26日到8月1日,史迪威也提過不少類似計劃,多達13個備忘錄,其中10個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但是為了安撫美方,蔣介石同意在印度訓練一支小規模的中國武裝部隊。
(正文完)
⑶ 英緬戰爭是怎麼回事
緬甸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國家,位於中印兩國之間,是連接南亞與東南亞的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16世紀初葉至17世紀70年代,緬甸就成為歐洲殖民者爭奪的目標。18世紀中葉,英國取得對印度的控制權後,即覬覦緬甸,多次派人前往緬甸談判,企圖迫使緬甸與其簽訂不平等條約,並以此為名進行偵察活動,積極為其對緬甸殖民擴張做准備。19世紀初,英國逐步在印度站穩腳跟,為了打通印度與馬來半島英屬殖民地的聯系,並打開從西南入侵中國的門戶,進一步擴大其對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便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了緬甸。在1824年至1885年的60多年時間里,英國殖民統治者連續對緬甸發動了三次侵略戰爭,最終侵佔緬甸全境,使緬甸淪為英屬殖民地。
英緬戰爭第一次英緬戰爭發生於1824—1826年。英國殖民者在多次誘迫緬甸締結不平等條約失敗後,即不斷在阿拉干、曼尼普爾、卡恰爾和阿薩姆等地區挑起事端,惡化邊境形勢,為其發動侵略戰爭製造口實。1824年3月5日,英印殖民當局以緬甸出兵卡恰爾,進攻有爭議的內夫河口刷浦黎島英守軍,威脅了英屬印度的安全為借口,對緬甸發動了第一次侵略戰爭。
入侵英軍分為三路:第一路沿布拉馬普特拉河進入北方的阿薩姆地區,第二路進攻西南部的阿拉乾地區,第三路從海上進攻緬甸南部。戰爭首先在阿薩姆打響,英軍在遭到緬軍頑強抵抗,付出沉重代價後,於1825年1月攻佔阿薩姆首府。而在阿拉干方向,緬軍在班都拉將軍的指揮下,於1824年5月初,渡過內夫河,主動出擊,一舉攻下英印吉大港地區重鎮拉特納帕蘭和拉木。英國殖民當局極為震驚,唯恐緬軍乘勝進攻吉大港,急忙調兵增援。但由於5月間從海上進攻緬甸的英軍攻佔了仰光,緬軍主力奉命回師南下,阿拉干戰場形勢轉而對英軍有利,英軍轉守為攻,於1825年3月攻佔阿拉干首府,隨後控制了阿拉干全境。從海上進攻伊洛瓦底江流域是這次戰爭英軍主要作戰方向。1824年5月9日,英軍一支由66艘戰艦、1.1萬人組成的龐大艦隊從安達曼群島駛向緬甸南部沿海,乘緬軍主力尚在西部邊境地區,南部沿海兵力空虛之機,在仰光登陸,攻佔了仰光、勃古等海岸城市,從南面直接威脅緬甸中心地區。緬甸政府急調部隊據守仰光以北陣地,並召班都拉率軍回師南線。11月,緬軍6萬多人冒大雨和酷熱,翻山越嶺,趕回仰光前線。12月1日,班都拉率部向駐守仰光的英軍發起總攻,但由於雙方武器裝備差距太大,緬軍最好的武器也只是18世紀的滑膛槍。英軍以逸待勞,緬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又加之英軍增援部隊陸續到達。因此,緬軍幾次進攻失利,傷亡慘重,被迫退守仰光西北掘壕固守。
1825年3月,英軍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對班都拉勸降不成,即對緬軍陣地發起猛攻。班都拉將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不幸中彈身亡,緬軍陷入混亂,英軍趁機攻佔了緬軍陣地。4月3日,英軍又占卑謬,因進入雨季,不敢繼續北上。班都拉之死和英軍不斷入侵緬甸腹地,動搖了緬甸統治者的抗英決心,緬王接受議和派建議,於9月派人與英方談判。英方提出的割地、賠款等苛刻條件引起緬方義憤。10月,緬政府重新組織1萬多人的部隊,向卑謬的英軍發起反攻。緬軍雖給敵以有力打擊,但英軍大批援軍趕到後,反攻仍遭失敗。1826年2月,英軍長驅直入,佔領蒲甘,逼近緬甸首都,緬甸政府被迫接受英方提出的談判條件,於2月24日與英殖民者締結了和約。至此,長達兩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緬戰爭結束。根據條約,緬方割讓阿拉乾和丹那沙林兩地給英方,賠款100萬英鎊。戰爭給緬甸各族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使獨立的緬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殖民當局雖然取得了進一步入侵緬甸的橋頭堡,但在緬甸人民的頑強抗擊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侵緬英軍4萬多人,約有1.5萬人葬身戰場,消耗戰費1300萬英鎊。
第二次英緬戰爭起於1852年。英殖民當局在取得第一次英緬戰爭勝利後,侵略野心惡性膨脹,不但不滿足於割地賠款,還想獲得更多的政治、經濟利益。在與緬甸進行多次締結商約的談判未果後,以緬甸整治仰光港口,懲處英商違法犯罪活動「虐待英商」為借口,派分艦隊進至緬甸沿海地區,掠走緬甸商船,殺害緬方船員,炮擊岸防工事,進行海上封鎖。同時,還向緬甸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挾緬方作出更大讓步。緬方拒絕了英方無理要求,英國將領戈德溫遂於4月初率2萬餘人從丹那沙林向緬甸發起進攻。此次緬甸政府沒有像第一次英緬戰爭那樣組織積極抵抗,英軍僅用了8個月就侵佔了下緬甸地區。不堪忍受英國殖民統治的緬甸各族人民展開了長期頑強的斗爭,英殖民當局用了5年時間才控制了這一地區。1862年,英國殖民者把阿拉干、丹那沙林和勃固三個地區合並組成「英屬緬甸」,加強了對下緬甸的殖民統治。
1885年英殖民者又發動了第三次英緬戰爭。19世紀中葉,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帝國主義列強為擴大商品市場,掠奪原料產地,竭盡全力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英殖民者為將緬甸劃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防止別國插手,於1885年10月22日,借口緬甸政府對英資孟買緬甸貿易公司販運柚木偷稅漏稅活動處以罰款,是迫害英國商人,向緬甸政府發出最後通牒。11月9日,緬甸政府部分答應了英方要求。盡管如此,早已准備好的英軍還是發動了第三次英緬戰爭。11月14日,裝備精良的英軍1萬多人,沿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方向發起進攻。由於緬甸政府沒有必要的思想和軍事准備,英軍未遇多大抵抗,僅用了14天就佔領了曼德勒。1886年1月1日,緬甸被宣布為英屬殖民地。英國殖民者的強盜行徑激起了緬甸各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各地抗英斗爭此起彼伏,聲勢浩大,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英軍佔領曼德勒以後,增兵4萬人,耗費大量軍費,花了10年時間,才把各地的抗英斗爭鎮壓下去。中國人民曾協助緬甸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者。第三次英緬戰爭中,雲南地方官曾派騰越都司李文秀到緬甸了解戰況。後來李文秀率部500餘人去緬甸參加抗英斗爭,最後戰死疆場。
英緬戰爭對緬甸的社會歷史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斷了緬甸封建專制王朝獨立發展的進程,使緬甸從一個獨立的國家淪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為英國大量掠奪緬甸資源,擴大殖民侵略打開了通路。縱觀3次英緬戰爭,緬甸之所以失敗,固然有其是一個落後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經濟、技術上都比不上英國殖民主義者等原因,但戰爭指導上的失誤則是緬甸失敗的根本原因。
首先,緬甸統治階級內部缺乏堅持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決心和勇氣,未能組織有效的抵抗。第一次英緬戰爭,緬甸政府尚能積極備戰,組織抗擊英軍入侵,雖然雙方武器裝備差距很大,但在3個方向上均給英軍以重創,迫使敵進行了長達兩年之久的戰爭,付出了慘痛代價才佔領了阿拉乾和丹那沙林地區。而這次戰爭的失利也在於,緬甸統治集團內部對戰和問題始終未形成一致意見,總是幻想侵略者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在英軍進攻的緊要關頭,主和派就佔了上風,使緬甸政府喪失繼續抵抗的信心,被迫簽約求和。到了第二、三次英緬戰爭,緬甸政府表現得更為軟弱,既無必要的思想和軍事准備,又無實際組織大規模抵抗的能力,以妥協苟且偷安。結果,英軍在兩次戰爭中分別只用了8個月和14天就佔領了下緬甸和上緬甸。而戰後英軍用了10年的時間才平息了各地抗英游擊戰爭,這也從反面說明了,如果各族人民規模浩大的抗英斗爭能有一個堅強統一的領導,緬甸一定能夠打敗英國侵略者的。
其次,緬甸統治者在戰略上顧此失彼,缺乏統一運籌能力。第一次英緬戰爭中,英軍以英屬印度為基地,在戰略上採取聲東擊西,先在阿薩姆挑起戰火,吸引緬軍主力於西線,而後乘緬甸南線兵力空虛,利用海上優勢,以1萬多人在南部沿海登陸,輕而易舉地拿下了仰光。此時,緬軍在西線集結了6萬多人的部隊,並在班都拉的率領下主動出擊入侵之敵,一舉攻佔了吉大港地區的兩個重鎮,引起了敵極大恐慌。這時緬甸政府如能以少量部隊在南線牽制英軍,阻敵北上,並指揮主力部隊乘勝向吉大港、孟加拉方向進攻,必將扭轉被動局面。可緬甸統治者卻舍近求遠,急將主力調回南線。6萬大軍冒大雨和酷熱,翻山越嶺,用了4個月時間,行程500多公里,趕到仰光前線,對英軍發起總攻。而英軍則利用這段時間調整部署,增援仰光方向,以優勢武器裝備,以逸待勞,很快就擊退了緬軍的進攻。此役,緬軍傷亡5000多人,英軍只損失不到400人,使緬方在軍事上遭受嚴重挫折,已無力挽回敗局。
再次,緬甸統治者對英國殖民者的侵略企圖缺乏警惕和戒備。英殖民當局為擴大殖民統治,總是以談判、經商、探險等和平手段為掩護,深入對方境內進行偵察、間諜活動,為其發動侵略戰爭做准備。對此緬甸政府缺乏應有的防備,給了敵人以可乘之機。如:早在1795—1811年,英國就通過東印度公司6次派遣使者進入緬甸,一方面企圖誘迫緬甸當局簽訂不平等條約,另一方面深入了解緬甸社會各方面情況,積極為英國對緬甸殖民擴張出謀劃策。第一次英緬戰爭結束後,英印總督派往緬甸的大使,利用其可參加緬王早朝的特權,暗中了解和掌握了緬甸統治集團內的大量情況,並借機組織間諜活動,給英國當局進一步在緬甸擴張提供了重要情報;英印政府佔領下緬甸後,即加緊向上緬甸滲透,英印駐緬甸總督親自率代表團到上緬甸訪問。他們在上緬甸逗留長達兩個月,雖未達成任何協議,卻收集到了大量的緬甸的政治、經濟、交通、資源、氣候等重要情報。第三次英緬戰爭爆發後,英軍就拿著事先繪制的伊洛瓦底江沿岸緬軍要塞分布和地形圖作戰,掌握了戰場主動。
⑷ 想問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緬甸戰場進行作戰的英軍是英國從本土抽調過來的主力嗎
應該不是,二戰中亞洲戰場的英軍以殖民地部隊為主。
1、從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兵力中抽調部隊,防守不太重要的緬甸,不合常理
解釋:二戰的過程想必大家都清楚,敦刻爾克之後,英國防守本土尚有困難,甚至向民間發放了大量的槍械准備焦土抗戰,也不講「個人財產不可侵犯」了,連民宅的鐵柵欄都拆了來支援武器生產;
分析:這個現象很不一般,由於國家制度,資本主義國家貌似很少有這么發動群眾的,可見當時局面相當危險,此時的英國的核心是一切為本土防禦服務,只會從殖民地抽調精銳部隊回來,而不太可能再向外派遣(皇家海軍出海護航,其實也是為了保證本土物資不枯竭,可以說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英國一切都在為了自保服務);
2、二戰的印度、緬甸應該有不少歐洲人後裔,一如美國獨立戰爭時那樣,別忘了,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本營可是那一帶,隨著東印度公司過來的英國人在印緬一帶枝繁葉茂不奇怪;
3、英軍精銳雖然在二戰中不算突出,但是不至於像緬甸、馬來崩潰的英軍那麼慫;
解析:要知道,英軍雖然一開始優勢兵力都被隆美爾打的很狼狽,但也沒有馬來、緬甸英軍兵力優勢那麼大,而日軍就算再強,又能比隆美爾的德軍強多少?
要知道,仁安羌英軍可是表示,一個帶裝甲部隊的師被人家一個步兵團包圍了,而且是包在里頭打,差點被全殲……這戰績快趕上62年的印度人了(所以我們明白了,為什麼62年印度是那個樣子,這是有傳統的……)
⑸ 第3次英緬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第3次英緬戰爭是英國又一次進行侵略而引起的。為了徹底兼並緬甸,英國利用英商貿易公司就緬甸政府處以罰金問題提出控訴作為發動這場戰爭的口實。10月22日,英國向緬甸政府提出最後通碟,要求賦予英國監督緬甸外事活動的權力。緬方接受了這項要求。
盡管如此,預先部署好了的英軍還是發起了進攻。11月14日,英軍佔領明赫拉邊防炮台,直撲緬甸首都曼德勒。緬甸正規軍抵擋不住在數量和裝備上佔有優勢的英軍。11月28日,英軍開進曼德勒。
1886年1月1日,緬甸被宣布為英國領地,作為一個獨立省劃歸印度。
為了反擊英國的奴役,緬甸境內開展了反對佔領者的游擊戰爭,直至19世紀末才被英國人鎮壓下去。
⑹ 在歐洲誓死不降的英軍,為何在緬甸看見日軍就跑
說起英國,他在軍事領域有著響當當的名號。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皇家軍隊以及世界殖民者的稱謂,都是形容的他。但是在二戰的時候他的影響力就沒這么大了,並且英國軍隊在歐洲和亞洲的戰場上簡直是兩個不同的角色。
1942年,亞洲地區的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但從總體上來看,盟軍仍然在戰略上占據著主動權。在當年的3月7日,日軍開始東西兩個方面對緬甸發起攻擊,當時駐守緬甸的英軍毫無戰爭鬥志。在不抵抗的情況下,很短的時間內就撤出了緬甸。在這一段時間里,緬甸的失守對於其他盟軍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尤其對於我國的抗日作戰,其不利影響更是難以估計。
⑺ 我的團長我的團 為什麼會在緬甸這是什麼戰爭
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分兵進犯東南亞各國。12月15日,日軍佔領了緬甸最南端的城鎮高東等地和三個機場。12月23日至25日,日軍轟炸仰光,緬甸形勢岌岌可危。英國為了挽救其在緬甸的危機,於12月25日與中國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在美、英兩國的建議下,於1942年1月2日成立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該戰區包括中國、越南、泰國和緬甸,由蔣介石任總司令,美國將軍史迪威任參謀長。從此,中國人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組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1942年1月初,氣焰囂張的10萬日軍分三路入侵緬甸。緬甸戰場上打響了大規模的保衛戰。為了援助緬甸的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也為了保衛滇緬公路,從2月16日起,我國派遣10萬遠征軍奔赴緬甸。遠征軍由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組成,軍長分別是杜聿民、甘麗初、張軫。3月1日,滇緬公路上車輪滾滾,空中有盟軍的飛機護航,在遮放集結的遠征軍乘上英軍的紅頭大卡車,直奔國門畹町而去。這是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一次派遣軍隊出國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後第一次援助他國作戰。這次出兵,受到了緬甸人民的熱烈歡迎。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後,戰局已十分危急。為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遠征軍立即組織了東瓜戰役,集中7個師的兵力,將敵五十五師圍困在仰光北面的東瓜。3月19日戰役打響。遠征軍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採用「深築高坑、坑道串通、廣設埋伏、近距殺傷、利用夜間、短促突擊」的戰術,激戰12天,消滅敵人5000多人,俘敵400多人。這就是有名的「東瓜大捷」。六十六軍於4月上旬入緬。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軍第一師及戰車營已被日軍包圍了兩晝夜,他們糧盡彈缺,水源斷絕,一再告急。六十六軍新38師副師長齊學啟少將率部奉命救援。經過3天苦戰,擊潰了日軍主力,日軍丟下1200多具屍體狼狽退出陣地。是役,遠征軍克復了仁安羌油田,救出友軍7000多人,取得了入緬作戰之後的第二次大捷——仁安羌大捷。大捷後,齊學啟將軍因公與師部失去聯系,與本師負傷官兵18人向深山覓路西進,追趕師部。在離荷馬林20英里處遭日寇騎兵追擊,在機槍掃射之下,16人壯烈犧牲,1人落水逃生,齊將軍頭部中三彈、身中四彈,倒卧血泊中昏迷過去。他蘇醒後,方知重傷被俘,被關在仰光中央監獄俘虜營。1944年5月,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赴仰光勸降,遭齊將軍嚴辭拒絕。1945年3月7日,齊將軍在獄中被漢奸行刺,於13日去世。馮玉祥將軍曾在詩中贊頌齊將軍:「還有將軍齊啟學,寧死不屈世驚嘆……壯烈足稱中華魂,光輝史冊萬萬年。」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輝煌的戰績開始,一度扼制了日軍的猖狂進攻,對整個戰局起到了積極的配合作用。特別是東瓜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和棠吉攻擊戰的勝利,為中國軍隊打出了軍威和國威,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響。
然而,事與願違,因盟軍指揮失策,協作不力,加之日軍於1942年4月28日偷襲臘戍成功,切斷了我方後路,16萬盟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由主動陷入被動,並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大悲劇——兵敗「野人山」(克欽山)。在這場災難性的國際大撤退中,中國遠征軍除了第90師、第96師、第200師、新28師、新29師的殘余部隊得以撤退回國外,歸路被截斷的其他幾個師只好於5月15日通過胡康河谷的原始森林撤往印度,其中新編38師跟隨英軍撤入印度利多,保住了隊伍。北撤的遠征軍殘部進入克欽山,彈盡糧絕,飢寒交迫,在縱橫千里、地老天荒的原始熱帶叢林中艱難跋涉,與野獸和熱帶傳染病進行殊死的拚鬥……這片地球上的黑三角,竟吞噬了無數遠征軍官兵!一個半月前出征時浩浩盪盪的10萬之眾,僅殘剩4萬多人,那6萬人多數不是在戰斗中死傷,而是在潰敗中被俘虜、被炸死、被餓死和被傳染病奪去生命。於是,緬甸全境淪陷。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晤,決定在中印緬戰場反攻日軍,奪回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供給線,並重組遠征軍戰區,由陳誠任司令長官(不久衛立煌接任),節制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14個師,總兵力達16萬餘人。中國駐印軍6萬人,也已早有準備,於同年10月從印度阿薩姆省出發,反攻緬北日軍,形成了三麵包圍日軍的有利態勢。12月,中國駐印軍在於邦打響了反攻緬北戰役的第一仗。1944年3月,肅清了胡康河谷之敵,並攻入勐拱城,直逼緬北重鎮密支那。與此同時,滇西遠征軍於年初強渡怒江天險,進入高黎貢山地區,與駐印軍對敵形成東西夾擊的態勢。8月底,中美盟軍以傷亡5000多人的慘重代價,奪取密支那,挫敗了曾經在中國發動蘆溝橋事變的日軍「常勝師團」——第五十六師團。10月中旬,中美盟軍南攻八莫,12月收復南坎。1945年1月27日,中國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在中緬邊境的芒友會師。至此,緬北戰役取得了勝利,接著揮師南下光復臘戍,重新開通了滇緬公路。
根據戰後盟軍公布的檔案材料,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兵員為10萬人,傷亡總數達6.1萬人,其中5萬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蹤的。盟軍傷亡及被俘約1.5萬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為中緬關系史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患難與共的中緬兩國人民,將永遠珍惜這經過戰火考驗的「胞波」友誼。
⑻ 英國侵緬戰爭
逐步蠶食的英國侵緬戰爭
19世紀20~80年代,英國為了征服緬甸,先後進行了三次殖民戰爭。第一次戰爭從1824年開始,到1826年結束。
19世紀20年代拿破崙帝國解後,英國加緊向亞洲進行殖民擴張。1834年 3月 5日,英印總督以緬甸威脅英屬印度安全為借口,對緬宣戰。英軍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先在西線阿拉乾地區挑起沖突,吸引緬軍主力,然後以主力乘虛在緬甸南部沿海登陸,向北進攻,攻佔全緬甸。緬軍統帥部未能識破英軍的陰謀,計劃集中主力向西出擊,企圖迅速攻取吉大港和達卡,把英軍逐出孟加拉,因而忽略了本土特別是南部沿海的防禦。1824年 5月,緬軍統帥班都拉率領緬軍主力橫渡納夫河,於拉穆地域大敗英國殖民軍,從而震動了加爾各答的英國殖民當局。但就在這個時候,由坎貝爾指揮的 1.1萬名英軍,經海陸直達緬甸南部沿海,在仰光登陸後,攻陷了該城。班都拉聞訊,立即回顧救援。12月,緬軍在仰光地區與英軍展開激烈交鋒,受挫後退守德努漂城。1825年 4月初,英軍開始向德努漂城發動猛攻,班都拉不幸在激戰中壯烈犧牲,緬軍被迫撤至楊達波防守。10月,雙方進行停戰談判。1826年2 月24日,緬甸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楊達波條約》,割讓阿拉干、丹那沙林,放棄對阿薩姆和曼尼普爾的主權,賠款1000萬盧比。
第二次戰爭是1852年進行的。1837年 3月,孟坑緬王即位後,宣布不承認《楊達波條約》,英國決定再次入侵。1852年,英國海軍分艦隊以保護英商為名,劫掠緬甸船隻,並對岸防工事開炮。 4月 5日,英海軍又對馬達班港進行炮擊。12日,戈德文指揮 2萬英軍在仰光強行登陸,隨即乘船溯伊洛瓦底江北上,於10月 9日佔領卑謬。12月,英國宣布下緬甸並入英印殖民地。
1885年又進行了第三次戰爭。英國乘緬甸內戰之機,以緬甸迫害英商為借口,再次挑起戰爭。1885年11月,由普倫德加斯特指揮的 1.1萬英軍,分成水陸兩路,沿伊洛瓦底江北進。14日攻佔要塞城市敏赫拉,28日佔領緬北重鎮曼德勒,緬王錫袍被俘。1886年 1月 1日,英國宣布整個緬甸為英國的殖民地。
⑼ 三次英緬戰爭的起因結果如何
1823年,緬甸國王孟既向當時上任不久的印度總督阿美士德勛爵便要求換東孟加拉的全境以控制吉大港,但遭到阿美士德的強烈拒絕。1824年2月24日對緬甸宣戰,第一次英緬戰爭正式爆發。
當時英軍以英屬印度為基地,在戰略上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先在阿薩姆挑起戰火,吸引緬軍主力於西線,而後乘緬甸南線兵力空虛的時候,直接利用海上的優勢,在緬甸南部沿海登陸意圖搶占仰光。英方在戰爭中勝出,通過不平等的楊達波條約強制緬英通商,獲得戰爭賠款100萬英鎊,並從緬甸取得丹那沙林,阿拉乾和阿薩姆,取得了進一步入侵緬甸的橋頭堡。這也是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從此,獨立的緬甸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一次英緬戰爭戰爭爆發後,英國的侵略勢力漸漸深入到緬甸的內部,緬甸已經開始走入半殖民地的道路。第二次英緬戰爭是英國首先挑起的,1852年,英國分艦隊對緬甸進行挑釁活動,英國艦隊以保護仰光英商為借口,不僅劫持了緬甸的船隻還炮擊岸防工事。當時的英國政府還向緬甸下了最後的通牒,要緬甸對英國做出最大的讓步。英國的無理要求沒有得到緬甸的同意,於是英軍從4月5日開始就在海上開始炮轟馬大班港,當時英國軍隊的炮兵佔有絕對的優勢,因為光是分艦隊就有159門大炮。雨季過後,英國戈德文將軍帶領加強軍團開始沿著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10月9日,英軍攻佔了卑謬,後來因為作戰計劃的問題,英軍又退到仰光,所以最後第二次英緬戰爭以休戰結束。
⑽ 第一次英緬戰爭始末
19世紀初,隨著雍籍牙王朝(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存在於1752年到1885年,期間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於1767年消滅暹羅阿瑜陀耶王國,並多次和中國清朝發生戰爭。19世紀中期,南緬甸受到大英帝國入侵,該王朝前後與英爆發三次英緬戰爭,終於在1885年遭受英國全面佔領,貢榜王朝亦覆滅。其領土則被並入英屬印度。 ])的統治者把他們的統治擴大到阿拉干、曼尼坡和阿薩姆,緬甸與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沖突不斷升級,成為英緬戰爭的導因。但是,第一次英緬戰爭的爆發,卻有著更深刻的原因。它實際上是英國資本主義在東方進行的殖民擴張的一個組成部分。
19世紀最初20年,英國已接近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強國。1814年,歷時11年的拿破崙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英國進一步鞏固了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並且得以騰出手來,加緊向東方進行殖民擴張。1817-1818年,英國通過戰爭最後征服了印度馬拉特諸首領,實際上已統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國又占據新加坡,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據點。此後,英國在馬來半島地區取得了檳榔嶼和威斯利省。
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進行侵略的時候,早已把緬甸作為擴張的目標。因為緬甸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位於中國和印度兩大國之間,並且橫亘在英屬印度與馬來半島地區的英屬殖民地之間。在英國殖民主義者看來,如果控制了緬甸,不但有利於鞏固英屬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國在東方的殖民地連成一片,甚至可以進而打開中國的大門。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緬甸。這些英國使者雖然未能成功地誘使緬甸統治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卻並非完全空手而歸。他們利用出使的機會深入緬甸,了解各方面的情況,積極為英國對緬甸的殖民擴張出謀劃策。西姆施在1795年出使緬甸後就提出,緬甸帝國內被稱為「勃固」的那一部分地區對於英屬印度的重要性,是與三個明確的目標相聯系的。這三個目標就是:一,取得緬甸的柚木。二,把英國的產品大量輸入緬甸。三,防止英國之外的國家控制緬甸。坎寧在1810年出使緬甸後則提出,「英印方面派出一支軍隊,就足以征服阿拉干,而佔領阿拉干將給英國政府提供極好的機會,取得從吉大港到尼格萊斯灣的廣闊地區」。
因此,英國殖民主義者在誘使緬甸締約失敗後.沒有也不可能放棄對緬甸進行殖民擴張,而是採取新的手法,積極支持逃入英屬印度的阿拉幹人進行反緬活動,利用他們同緬甸封建統治者的矛盾,在緬印邊境製造事端,惡化雙邊關系,准備侵略戰爭。
雍籍牙王朝的統治者對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打了多年的交道,但並不了解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真實情況。緬甸軍隊在對暹羅、對阿拉干、對曼尼坡等戰爭中的勝利,又滋長了封建統治者盲目自大的情緒。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英國殖民主義者是完全不同於他們過去的對手的新的強大的敵人,一開始並沒有把英國人放在眼裡。1817年,緬甸蘭里島總督致信英屬孟加拉總督說,「我王神力無窮。吉大港、達卡等地屬我王。英國東印度公司應交出統治權,向緬甸政府交納賦稅」。「如果拒絕,將派出大軍水陸兩路進發,直搗英國領地」。
在這種情況下,英緬關系在1820年前後已嚴重惡化。最後,刷浦黎島事件終於成為第一次英緬戰爭的導火線。內夫河口的刷浦黎島,位於阿拉乾和吉大港之間。對於這個島的歸屬,當時緬甸和英印當局有爭議。1823年2月,一支英軍佔領刷浦黎島,豎起英國國旗。緬甸阿拉干總督要求英軍撤離,遭到拒絕。
在這種情況下,1000多名緬甸士兵奉命於9月24日在該島登陸,驅逐英軍。不久,緬軍撤走,英軍重占該島。阿拉干總督警告英軍必須撤離,否則緬方將使用武力,奪回該島。但是,英方置之不理,島上英軍也賴著不走。
1824年1月,緬軍名將班都拉出任阿拉干總督後,立即派出軍隊,再度佔領刷浦黎島,驅逐英軍。蓄謀已久的英國殖民主義者以此為借口,發動了第一次英緬戰爭。英印當局聲稱,由於緬甸方面「進攻和殺害我們在刷浦黎島的守軍」,「實際上已使兩國處於交戰狀態」。1824年3月5日,英印總督阿姆赫斯特(1823-1828)宣稱,「為了維護英國政府的權利和榮譽」,英國正式向緬甸宣戰。
第一次英緬戰爭開始了。這是一場打得十分艱苦的戰爭。雙方都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參戰的英印軍隊前後有近40000人。緬軍在數量上更大,僅在阿拉干一線就不下60000人。緬軍已使用西式槍炮,水軍約有500艘戰船,大船長20-30米,可載士兵100人左右。有的戰船配備了9-12門火炮。
1824年3月到5月,英軍分兵三路,大舉入侵。第一路侵略軍沿布拉馬普得拉河入侵阿薩姆,第二路進攻阿拉干,第三路從海上逼近下緬甸。英軍的主要顧問是曾經三次出使緬甸的伯尼上尉。
戰爭最早是在阿薩姆打響的。1824年3月13日,英軍進犯阿薩姆,沿途散發了「致阿薩姆人宣言」,把入侵阿薩姆說成對阿薩姆人的「援助」,是為了「驅逐緬人」,建立一個「符合阿薩姆人需要的、促進各階級幸福的政府」。1825年1月,緬軍在阿薩姆首府朗普爾與英軍展開激戰,擊斃了許多英軍士兵,打傷侵略軍頭子理查茲。英軍付出沉重的代價,才攻佔朗普爾,在阿薩姆戰場上取得勝利。
在阿拉干一線,緬軍在班都拉的指揮下,於1824年5月主動出擊,渡過內夫河,攻佔英印在吉大港地區的重鎮拉特納帕蘭,擊斃英軍上尉諾頓。駐守該鎮的1000多名英軍士兵,只有約700人逃回吉大港。孟加拉英國殖民當局十分驚慌,加爾各答的一些商人甚至攜帶著財產逃離該城。英印當局急忙調集軍隊增援吉大港。但是,由於從海路入侵的英軍在1824年5月攻佔仰光,班都拉奉命回師緬甸南部地區。這樣,阿拉干戰場的軍事形勢就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英軍開始轉入攻勢。1825年3月,英軍攻佔阿拉干首府末羅漢,隨後佔領阿拉干全境。由於遭到緬甸軍民的頑強抵抗,又因水土不服傳染上流行性疾病,英軍損失極為慘重,傷亡200,病死1400,染疾病的不下4000。英軍總指揮摩利遜將軍也染疾,在送回英國的途中死去。
第一次英緬戰爭的主戰場,是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軍艦組成的龐大的英國海軍艦隊,載著11000多名士兵,離開安達曼群島,駛向緬甸南部沿海地區。當時緬甸沿海地區兵力空虛。5月11日,英軍佔領仰光。當地居民已帶著糧食和牲畜撤離,留下一座空城。英軍遠道而來,「既無所掠,糧運又不繼」,處境十分狼狽。此時雨季已經到來,只剩下4000人還能作戰,其中大約2700名是印度籍士兵。
但是,英軍佔領仰光和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鎮,從南面威脅緬甸中心地區,的確震動了緬甸封建朝廷。緬甸政府急忙從首都阿瓦調集士兵,同時決定召回在阿拉乾的緬軍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領60000士兵,其中槍兵35000,步兵10000,騎兵700,攜帶著數百門火炮,冒著季風雨和酷熱,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干山脈,於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此舉使得英國侵略軍軍官也大為震驚。後來,有的西方史學家把它看作可以與古羅馬時期迦太基的大將漢尼拔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相媲美的壯舉。
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揮緬軍,向仰光英軍發起進攻。此時,從印度開來的援軍已到達仰光,英軍實力大為增強,而緬軍翻山越嶺,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參戰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軍落後,因此,幾次進攻瑞大光寶塔附近地區,都被英軍擊退,造成軍事上的失利。仰光之役緬軍傷亡不下5000人。英軍也損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帶著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達柳漂。
1825年3月,英軍大舉北侵,准備進攻達柳漂。英國將領科頓寫信給班都拉,要他率軍投降。班都拉在復信中義正詞嚴地回答說:「你會看到,我將堅定地保衛我的祖國。如果你作為朋友而來,我讓你參觀達柳漂;但是,如果你作為敵人而來,那就來吧!。」
在科頓誘降失敗後,英軍就進攻達柳漂,但被緬軍擊退。3月25日,英將坎貝爾率領增援部隊趕到。4月1日,英軍發起大規模進攻。班都拉臨危不懼,從容指揮作戰。不幸,一顆炮彈落在他身旁。這位傑出的愛國將領當即身亡。緬軍失去總指揮,陷入混亂之中。英軍攻佔達柳漂後,繼續北上,佔領卑謬重鎮。只是因為雨季來臨了,英軍才沒有繼續北進。
班都拉之死和達柳漂、卑謬的相繼失陷,在緬甸上層統治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一些官員主張同英軍議。1825年9月,緬王派出代表到卑謬以北30多公里的良彬集同英軍談判。英國侵略軍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緬甸割讓阿拉乾和丹那沙林,賠款200萬英鎊。這是緬甸封建王朝聞所未聞的,緬王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緬方宣稱割地賠款不符合緬甸的習慣,拒絕了英方提出的條件。
談判失敗,戰局重開。緬甸統治階級想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挽回敗局。1825年10月,緬軍60000多人,包括約8000名從撣邦徵集來的撣族士兵,向集結在卑謬的約6000人的英軍發起反攻,曾一度重創英軍,擊斃英軍上校諾克道爾。但英軍畢竟是用先進武器裝備起來的近代軍隊,而緬軍匆匆召集起來,僅在人數上占優勢,反攻很快就遭到失敗。卑謬之役,英軍傷亡180多人,而緬軍死傷2000多名。
卑謬反擊戰失敗後,緬軍力量大受削弱。英軍沿伊洛瓦底江而上,長驅直入,於1826年1月攻佔敏巫和仁安羌,2月初攻佔緬甸古都蒲甘,進抵距離緬甸首都阿瓦只有一日之程的揚達波。緬甸封建王朝在英國侵略軍威脅到它的存亡的嚴重關頭.完全喪失了繼續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揚達波與英方進行談判,無條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項要求,於1826年2月24日正式簽定了喪權辱國的揚達波條約。
揚達波條約共有11款並有一項附款。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一、緬甸政府放棄對阿薩姆及其鄰國的要求,今後不得干預他們的事務;承認曼尼坡原來的統治者的地位。二、緬甸國王把阿拉乾和丹那沙林割讓給英國。三、緬甸政府賠款1000萬盧比(在當時摺合緬甸上等銀225000公斤),分四次還清。四、英國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駐緬甸首都,使臣可以擁有一支50人的衛隊。五、英國船隻可以自由進入緬甸港口,商船免稅。
揚波達條約的簽訂,標志著長達兩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緬戰爭的結束。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在緬甸軍隊的抵抗和人民的打擊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參加侵緬戰爭的40000名官兵中,有15000多人葬身緬甸,全部軍費開支高達1300萬英鎊(以2005年幣值計算,約合3.79億至9.85億英鎊)。高額的費用導致1833年英屬印度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此次軍費比12年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400萬英鎊還高)因此,第一次英緬戰爭被稱為「英國軍事史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場戰爭」。緬甸人民的抗英斗爭雖然由於武器的落後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妥協而遭到失敗,但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地抵抗,表現了反抗外國侵略的英勇氣概。在抗英戰爭中犧牲的班都拉將軍,被緬甸人民尊為民族英雄。
第一次英緬戰爭對緬甸 歷史 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是緬甸古代史與近代史的一個分水嶺。這次戰爭打斷了緬甸封建 社會 獨立發展的進程,使得統一的封建的緬甸被肢解為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 社會 和緬王統治下的封建 社會 兩部分,從而開始了緬甸殖民地、封建 社會 的 歷史 。對曼尼坡、阿薩姆等地控制的喪失,使緬甸國王統治的地域大為減小,而阿拉乾和丹那沙林的割讓,使緬甸喪失了10萬余平方公里的領土,主權受到嚴重損害,並且隨時面臨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威脅。英國船隻可以自由出入緬甸港口,向緬甸大量傾銷廉價商品,又使緬甸的封建經濟直接受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沖擊。緬甸封建王朝為了支付巨額賠款,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從而加劇了國內階級矛盾。緬甸的國力因為戰爭、割地、賠款而受到極大的削弱,從此一蹶不振。緬甸封建 社會 面臨著空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