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果敢華僑屬於哪裡人
⑴ 果敢是漢族後裔嗎
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當中,朝代更迭,動盪混亂、割據混戰並不足為其,而國土領域也在多不勝數的戰爭割據之中產生變化,歷經千年,最終形成如今的中國疆域版圖。在中國不斷發展變遷的過程中,如今統屬於緬甸管轄的果敢,其實曾經也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果敢族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屬於漢族後裔。
果敢自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也就是明朝時期到清朝時期皆屬於中國的領地,在當時總人口僅有二十幾萬的果敢就有超過九成以上的人血統屬於漢族。果敢一路顛沛流離,歷經幾番變遷,從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到被分割,而後歸緬甸撣邦管轄,再到如今的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⑵ 果敢華人是不是中國人
是的,
果敢族擁有漢族血統,果敢地區在唐代屬於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領土。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中國的漢族。
雖然以前屬於中國人,但現在他們在緬甸國內,屬於緬甸籍的中國人或者說是華人
⑶ 緬甸的果敢族是漢族人么
是的,果敢族就是中國的漢族。
果敢,來自於成語果斷勇敢,是1969年果敢第二任特區主席彭家聲(四川人,第一任為羅卓英)要求回歸中國遭到拒絕後而改的。
⑷ 緬甸話橋是中國移民嗎
緬甸與中國毗鄰,兩國的共同邊界綿延2,171 公里。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即組成商隊,跋山涉水,進行物物交換的貿易活動。由於古時兩國分界並不明確,雲南與八莫間的陸上貿易,導致了「山地中國人」(Mountain Chinese)季節性地移居緬甸。這些中國人與後來從海路來的廣東人及福建人有所不同。
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Kachin State)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個廣東籍商人經新加坡來到緬甸曼德勒王朝古都。不過,大規模移民潮則是發生在1885年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並把它並入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後的事,其後,大規模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
緬甸華人移民在1930年代人數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人數已達19萬4千至3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 。他們創辦華文報章、華校、並設立社團。1950年,仰光有4家華文日報、3家周刊、而全緬甸也有超過200所學校。
緬甸境內還有其它不同的華人族群,有所謂果敢華人(Kokang Chinese),回教華人(Panthays)以及國共內戰期間被擊敗的國民黨部隊。果敢華人並不是移民,他們清一色是雲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緬邊界的果敢地區,由於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條約》,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這些原屬中國人的果敢華人都自動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回教華人據說是忽必烈部隊中阿拉伯人及韃靼人的後裔,原來定居於雲南西部的大理,與當地婦女通婚。1855年,這批回教華人背叛清廷,慘遭清廷大軍屠殺,許多劫後餘生者,翻山越嶺,逃到緬甸東北部的撣邦定居。
1962年,尼溫將軍發動政變,隨即宣布緬甸為社會主義國家,由軍人掌政。1963至1967年間,有超過30萬印度人與10萬華人離境,所有印度人與華人創辦的學校及報紙都被迫關閉。華人大多移居泰國、新加坡、澳洲與南加利福尼亞州。
1982年,緬甸政府通過新公民權法,歧視外籍人,使華人難以立足,於是又掀起另一股離境浪潮,許多人移居台灣、香港、澳洲與美洲。
聚居在城市裡的廣東人和福建人,他們多數經營小生意;有些則與來自新加坡、香港及台灣的投資者聯營較大的企業。1988年以來,緬甸致力於推行開放的市場經濟,華人充分利用這一契機,紛紛增加投資或擴大商業活動。例如,仰光最大的超級市場是華人經營的。
1990年代從通過假身份湧入緬北城市的雲南人,常與果敢華人合作經商,後者是真正緬甸人,會說雲南方言,他們歷代在緬北克欽邦(Kachin State)附近的山區居住,從事玉石的開采、種植鴉片與茶葉。果敢華人現在也到緬北曼德勒經商,包括做珠寶、玉石與販毒的生意。這些龐大的販毒利潤經過清洗後,用來投資地產,使當地地產價格爆漲,引起緬甸人不滿,種族關系因而緊張。
回教徒華人亦多從事商業活動,而且是一流的趕驢好手,也專於走私鴉片。
緬甸華人是復雜的群體。居住在緬甸境內的雲南人與果敢華人,由於身處中緬邊境,不受仰光中央政權的控制,因此同化程度很低,基本上族群認同仍很強。
至於居住在城市的華人,尤其是那些與異族通婚的華人,與其他緬甸人很難區分。緬華大部分在語言、習俗上已緬化,只會說緬語而不會說華語的緬甸華人相當普遍。不過,緬華大都仍喜在住家貼上紅對聯或在家裡設置神龕;而且在生意的聯繫上,仍然表現出族群的認同。
https://ke..com/item/果敢族普遍的說法是,果敢族是1658年追隨明朝永曆帝朱由榔進入緬甸,後來留在果敢地區的「明末遺民」 。由於果敢地區與中國雲南毗鄰,因此果敢族內也包含了各個時期來自雲南的華人。中國部分學者認為所謂「果敢族」,只是華僑、華人中的一個按籍貫劃分的幫派,可稱他們為緬甸華僑、華人中的「雲南幫」(他們中絕大多數屬雲南籍)。
「果敢王」彭家聲https://ke..com/item/彭家聲/3922355 閱兵視頻,一個說漢語、用中文的外國特區,說的還是標準的貴州話https://v.qq.com/x/page/y03963cg1pw.html
⑸ 緬甸果敢華人到底是中國的什麼人
是明朝末年出逃到緬甸北部山區的中國人.
通用雲南話.
最後一個南明政權,朱由榔,就是逃到緬甸.一同逃去的文武大臣和百姓也有好多.
後來,吳三桂進雲南,武力逼迫緬甸王交出了朱由榔,淹死了朱由榔,南明最後一個朝廷覆滅.
⑹ 緬甸果敢地區和佤邦的人都說的漢語,他們是中國人嗎
果敢是緬甸的一部分,但當地都是華人,據說是明末的時候,抵抗清朝的明軍後裔,聚集在那裡生存。緬甸有大緬主義,對其他的少數族裔都不太好。加上2戰後,北方的少數族裔,都擁有自己的武裝,所以,自然沖突不斷。果敢只是眾多武裝力量中的一個,因為都是華人,所以受到關注。
⑺ 果敢人到底來自哪裡
在毗鄰中國雲南省,位於中國和緬甸之間的禪邦高原,有一塊面積僅有2700平方公里,30萬餘人口的土地。理論上,它是屬於緬甸的國土。
但是,在這塊區域的人民說著漢語,90%以上的人是華人,流通的是人民幣,甚至連手機的信號都是移動、聯通,可以說,除了歸屬地不同,這塊土地與中國國內沒有任何區別。這塊與眾不同,與中國淵源極深的土地,就是果敢。
明朝中南半島所設宣慰司
一直到1852年,英國侵佔緬甸,將緬甸置為英國殖民地,並在1897年與一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後,中國才失去了這片領土。也從那時候開始,緬甸的華人開始被稱為了果敢人,而罌粟,也就是鴉片的原材料,成為了當地的主要經濟來源。
第三,則來自於國民黨的潰兵。三年解放戰爭,國民黨一潰千里之後,位於雲南的部分國民黨殘兵退往了緬甸,這部分國軍殘兵,就是國民黨李彌兵團的殘部。
正是這支國民黨潰兵,在中南半島上創造了大名鼎鼎的金三角,甚至還多次擊敗了緬甸政府軍,某種程度上也可算是在異域揚我國威。最終,由於沒有支援,這支孤軍在多方勢力的共同打擊之下失敗,有一部分人選擇加入了緬甸,這其中也包括去往果敢,最終生活在果敢地區的國軍後裔。
⑻ 緬甸果敢族是中國人嗎
果敢人就是漢族人,和我們同族。由於緬甸政府採取緬化政策,不允許當地人說漢語,為保留漢語。改稱果敢人,說的是果敢語。果敢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跡。在大理國時期,劃屬永昌府孟纏甸范圍。元代,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分。明代,其地流轉於傣族鎮康土司、孟定土司、耿馬土司、木邦土司。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大規模的漢族平民隨著永曆帝的明軍遷徙到此。
清朝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范圍。
二戰時期,中國國民政府,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五強之一。為得到中國在反法西斯的支持,英國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果敢獨立。
1960,中緬劃界。當時中國與美(朝鮮戰爭)蘇(關系破裂)印(中印戰爭)關系緊張,國際形勢危險,國內自然災害,為得到緬甸支持,將果敢地區主動讓給緬甸。引起雲南人民的強烈不滿。
果敢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果敢人永遠是中國人的一部分。他們為了祖國,離開了祖國。
⑼ 果敢人到底是明軍後裔,還是國民黨殘軍後代,還是漢化的土司呢
果敢漢族人最早的祖先是明軍,後來又變成了土司,後來國民黨殘軍也去過果敢,有的還在果敢定居了,所以有一部分的果敢人,也是國民黨殘軍的後代。
九戶人家中有一位自稱祖籍南京的大理人楊高學的軍官,是他帶領九戶和其他民族爭斗,後來開始了楊土司家族持續三百多年的統治。後來又有國民黨殘軍去了果敢,還有一部分人定居在了果敢,所以也就成為現在一部分果敢人的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