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ng在緬甸姓氏中是什麼意思
❶ 緬甸人是否用漢姓
緬甸沒有姓氏,只有名字。。。黏貼一篇文章給你。。。
漫談緬甸「姓氏」: 德欽、貌、哥、吳、瑪、杜
作者: 貌強 Maung Chan (緬甸華族)
讀者:貌強先生,我們是您的忠實讀者。您最近介紹許多緬甸政壇名人名將,如德欽昂山、德欽努、德欽梭、德欽丹吞、德欽巴登頂。。。。名字前面無不帶『德欽』。『德欽』是否如釋迦牟尼的王族姓氏『釋迦』?或像歐陽修那樣的復姓歐陽?。。。。然而,您又說緬甸人無姓,我們糊塗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貌強: 這些緬甸風雲人物本來叫吳昂山、吳努、吳丹吞、吳巴登頂。『德欽』來自德欽黨,不是姓氏--緬甸人是真的無姓氏的。
眾所周知,英軍1824年占據了下緬甸西南部與南部,1852年吞下了半個緬甸,1885年佔領了全緬甸。緬甸亡國後,與英國統治者講話、寫信、會面時,緬甸人必須尊稱他們為主人或老爺即德欽(Sir, Master,Majesty)。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緬甸民族意識覺醒,認為緬甸是屬於緬甸人民的, 1930-31年,高度自尊自強的緬甸民族主義者,就組織了『我緬人協會』(Do Bama Asi Ayon),其斗爭口號是:『緬甸是我們的國家,緬甸語言文字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國家,提倡與尊重我們自己的語言文字』。大家一致認為他們本人即緬甸人民,才是緬甸的真正主人即德欽(Thakin),於是,『我緬人協會』的會員們就一律在自己名字前冠之以『德欽』,取代了傳統的貌、哥、吳等--大家自稱或互稱『德欽某某』。『我緬人協會』創始人就自稱德欽巴當(Thakin Ba Thaung)、德欽巴盛(Thakin Ba Sein),德欽登貌(Thakin Thein Maung),德欽吞瑞(Thakin Tun Swei)。大家也這么叫他們。『我緬人協會』因而也稱為『德欽黨『。
讀者:二戰前後罷工、罷課領袖,工會、農會、學生會、軍隊領導人,發現都是德欽某某。他們是否都是德欽黨人?
貌強:對!1935年3月,德欽黨舉行首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總部機構,不久該總部成為全國民族運動的領導核心。1938年7月,德欽黨人就領導了震撼國內外的緬甸石油工人大遊行大罷工,後又倡建、領導了全國性的工會、農會、學生聯合會,積極開展風起雲涌的民族獨立斗爭。
讀者:緬共、緬甸出路派、緬甸獨立軍、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領導人也好像都是德欽某某,這些組織都發展得不錯嗎?
貌強:說得對!
緬共:1939年8月15日創建緬共的是德欽昂山、德欽丹吞、德欽梭、德欽巴亨(Thakin Ba Hein)等。1946年德欽梭為首的部分中央委員另組紅旗緬共,堅決走蘇聯武裝奪取政權的路線,1970年11月徹底戰敗,德欽梭被政府俘獲。而原緬共則稱為白旗緬共,由德欽丹吞繼續領導,執行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斗爭路線, 1968年9月24日德欽丹吞被奈溫(獨立前叫德欽秀貌)的特務所殺害,德欽辛(Thakin Zin)繼任其位,把暴力革命堅持下去。1975年5月25日德欽辛陣亡,德欽巴登頂(Thakin Ba Thein Tin)繼任主席,德欽佩丁(Thakin Pei Tin)為副主席,繼續武裝革命。1989年緬共分崩離析。
緬甸出路派:它是1939年德欽黨出面邀請當時各行其是的緬共、貧民黨、議會民主派、緬甸人民革命黨(德欽妙、隨後德欽覺頓領導)等求同存異,在該年10月共同成立的統一戰線,主席是貧民黨領袖巴莫博士,總書記是緬共總書記德欽昂山。德欽努、德欽妙、德欽拉波等則是領導成員。
緬甸獨立軍:它是德欽昂山、德欽吞歐(Thakin Tun Ok)、德欽秀貌(Thakin Shu Maung 即奈溫將軍)等30位志士1941年12月26日在泰國招募1500人成軍,引領12萬日本法西斯軍進入緬甸的。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它是德欽梭、德欽丹吞領導的緬共,德欽昂山領導的緬甸國防軍,德欽妙、德欽覺頓領導的緬甸人民革命軍以及少數民族團體1944年8月在仰光秘密組成的抗日統一陣線,首任主席為德欽昂山,總書記為德欽丹吞。1945年3月領導全國抗日,1946年7月反對英國重返緬甸。9月,因對臨時政府觀點分歧,緬共退出。1947年4月,昂山組織臨時政府,7月,主席德欽昂山、領導成員德欽妙等遇害,由德欽努繼續領導兼任臨時政府總理。1948年緬甸獨立後,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一直是執政黨。1958年4月,該同盟分裂為『廉潔派』(努丁派)與『鞏固派』(瑞迎派)。1960年大選,吳努領導的廉潔派獲勝後,就改黨名為『聯邦黨』,而『鞏固派』仍用同盟原名。1962年3月2日奈溫將軍(前德欽秀貌)發動政變奪權,所有政治人物被投入監獄,1964年3月所有政黨都被取締。
讀者:絕大多數中國人與台灣人誤以為1948年前姓德欽的領導人,在緬甸獲獨立後一律改姓吳,形成吳姓統治大家族。
貌強笑:緬甸獲得獨立後,掌權的德欽們認為人民已當家作主,於是要求所有德欽黨人取消德欽稱號,恢復傳統稱呼『吳某某』,如總理德欽努改稱吳努,國防部長德欽秀貌改稱奈溫將軍。
但認為『革命尚未成功』的其他革命家與愛國志士,他們在緬甸『獨立』後仍續稱德欽某某。他們為原定目標繼續奮斗終生--如緬共紅旗領袖至死仍自稱德欽梭,緬共白旗歷屆領袖們至死仍自稱德欽丹吞、德欽幸、德欽巴登頂。記得國師級愛國詩人貌倫(Maung Lwin)吧?他至死一直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德欽哥德邁』 (Thakin Ko Daw Hmaing)。
讀者:是那位50-60年代聞名中外,中國人民親密好友與獲史大林和平獎的緬甸愛國作家兼詩人吧?
貌強:對!他1875年生於卑謬(Pyi Myo)縣農民家庭,童名貌倫,年輕時出家,在寺院刻苦學習巴利文佛經與緬文文學。19歲還俗,在報社排字與校對為生。1911年任『太陽報』編輯,後艱苦創建了緬甸第一所國民大學--巴罕國民學院,親自教授緬甸歷史與文學,緬甸國家領導人與革命領袖多為其門生,深受全國人民愛戴。他1934年被推舉為德欽黨名譽主席,改名為德欽哥德邁,積極反英與抗日,爭取民族解放。他1945年榮任德欽黨主席,儼然成為緬甸國師。緬甸獨立後,他老人家強烈反對緬甸內戰與世界兩大陣營的對立,1949年他熱烈歡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先後擔任緬甸國內和平委員會主席、緬甸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緬中友好協會名譽主席、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緬甸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1950年榮獲緬甸政府『文學藝術卓越者』稱號、1955年榮獲『加強國際和平』史大林國家獎金。1964年逝世--國內外獨裁者與戰爭販子們都熱烈叫好,而全國人民卻無比哀慟。
讀者:當時東南亞排華反華,緬甸炎黃子孫也被『合法』洗劫與掃地出門,一批一批地逃難到港澳台灣,中國與美國也收容了一大批。這不是人間慘事嗎?
貌強:1963-64年奈溫軍政府以緬甸社會主義國有化名義,無償沒收了華僑華人的工商企業,無償作廢了50緬元-100緬元大鈔票,無償沒收與永久關閉了華文學校,並嚴限華僑華人合法活動,讓華僑華人在經濟上轉瞬間一無所有,經商方面無正常活動空間,從此一蹶不振,文化教育上緬甸炎黃子孫也從此跟中華文化絕緣,上大專院校時遭受諸多無理限制與為難。緬甸華僑華人求天天不靈,呼地地不應,孤苦無助,只好任人宰割--名副其實是海外孤兒!他老人家又不在--別誤會!我是指德欽哥德邁,於是就更無人為水深火熱中的華僑華人敢說句同情語,敢講句公道話。
讀者:您自稱『貌強』,大家稱您『吳強』,但同輩好友卻叫您『哥強』。為什麼?
貌強:緬甸人男女都無姓。貌(Maung)、哥(Ko)、吳(U)是緬甸男性冠於名字前首的稱號。貌是弟弟的意思--用於男性對平輩自稱或長輩稱呼小輩。『哥』是兄長的意思--用於稱呼平輩男性。『吳』是叔叔、伯伯的意思--用於尊稱長輩或有地位的男性。
我從出生至小學中學整段時期,都自稱『貌強』(Maung Chan),大家也一律叫我『貌強』。我大學時期雖仍然自稱『貌強』,但小輩與平輩開始昵稱我為『哥強』(Ko Chan)。我讀大學期間擔任過中學教師,畢業後在緬甸工業發展局任職,1967年排華時期差點被殺因而出國留學避難,在德國荷蘭一直工作至今。。。。我大學後的大半生,雖仍然自稱『貌強』不變,但緬甸人卻無不稱我為『吳強』(U Chan)。
緬甸女性名字前首則冠『瑪』(Ma)或『杜』(Daw)。『瑪』是姐妹的意思--用於女性自稱或平輩互稱或長輩稱呼小輩。『杜』意即嬸嬸或姑姑--用於稱呼年紀較大的女性或受人尊敬的已婚或未婚女性。
如昂山素姬:她讀小學中學時,自稱『瑪昂山素姬』(Ma Aung San Suu Kyi),大家也都叫她『瑪昂山素姬』。她大學及在聯合國工作時期,雖依舊自稱『瑪昂山素姬』,但大家卻無不尊稱她為『杜昂山素姬』(Daw Aung San Suu Kyi)。
❷ 如何稱呼緬甸人
緬甸人不論男女,都是有名無姓的。通常在名字前冠上一個稱號,以表示性別、長幼、社會地位和官階的區別。
一般青年男性自稱「貌」(以表示謙虛),對晚輩也稱「貌」(意思是弟弟,以表示友善,熱情)。
對陌生青年稱「郭」(意思為小夥子,以表示熱情,友好);對與自己平輩的人也稱「郭」(意思是哥哥)。
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稱 「吳」(意思是叔叔或伯伯,以對他表示尊重)。
對於婦女,無論結婚與否,或自稱時都稱「瑪」(意思是姐妹);在緬甸農村叫幼小的小姑娘時稱其「密」,相當於「乖」。
年齡較大或受人尊敬的婦女,不論已婚或未婚, 都稱「杜」(姑、姨、嬸的意思),而且緬甸婦女在結婚後,仍然保持自己原來的名字,不改為夫。
許多愛國者,凡是參加德欽黨的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德欽」(以表示自己不做奴隸,要做自己國家的主人)。獨立後,也有一些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耶波」(意思是同志)。
在常用的尊稱中,還有其他一些稱呼,如「波」意為「軍官」。如果一個人自稱「波」,那麼,這個人就是曾經當過軍官,或者現在正在軍隊任職;「塞耶」,意為「老師」。
緬甸孟族男子一般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孟」的稱號,以表示自己是孟族人;在撣族土司的名字前,要加上「蘇巴」;「蘇」既可用於撣族土司,也可加在一般男子的名字前;在克倫族男子的名字前也加「蘇」或者「曼」;而克倫族女子的名字前都加「諾」;在過去,克欽族土司的名字前要加「杜瓦」。
(2)aung在緬甸姓氏中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緬甸人在人際交往中待人十分謙恭、友好,他們所採用的見面禮節,主要有下述三種。
其一,合十禮。由於緬甸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他們在社交活動之中,一般都習慣於向交往對象行合十禮。在緬甸,關於行合十禮,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見到僧侶時,對其只能行合十禮。二是在行合十禮時不僅要問候對方,而且戴帽子的人必須首先將帽子摘下來,並且夾在腋下。
其二,鞠躬禮。緬甸人在見到長輩、上級或學者時,大都要向對方行鞠躬禮,以表示自己特殊的敬意。
其三,跪拜禮。在民間交往中,緬甸人在參見父母、師長或者僧侶時,往往講究要"五體投地",向對方行跪拜大禮。這種禮節,其實出自佛門。按照佛教教規,在行跪拜禮時,行禮者須使自己雙手、雙腳、雙肘、雙膝、額頭同時接觸地面,並且在此前後雙手合十舉至頭頂。
在日常生活中,緬甸人對長輩尊重有加。他們講究,晚輩在向長輩遞送東西時,必須使用雙手。在遞細小物品時,可單用右手,但應同時以左手托扶右手下部。
在長輩面前通過時,晚輩應當躬身低首,輕輕走過,不允許昂首闊步,或是奔跑通過。長輩來到室內時,晚輩必須迅速起身迎侯。向長輩告辭時,晚輩先要躬身施禮,然後後退兩步,方可離去。
❸ 緬甸姓氏大全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❹ 為什麼緬甸總統都姓吳
3月28日,緬甸前人民院(下院)議長吳溫敏高票當選為緬甸新總統,也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第10任總統。縱觀緬甸歷任男性總統的名字吳溫敏、吳廷覺、吳登盛……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
同樣讓一些朋友困惑的是,中國媒體對緬甸當選總統的報道出現了「吳溫敏」和「溫敏」兩種名字的表述,新華社的歷史報道中也有上述兩種版本,而中國外交部網站上使用的則是「溫敏」。
緬甸語是單音節語言,每一個字可以單獨表意成詞,這一點和漢語類似。因此緬甸人的名字大多音節較少。一個孩子的名字里,一般會有一個字示意出生在星期幾——這是因為緬甸人認為人的命運與星辰相連。同樣,他們起名的講究也與中國人的習慣類似:大多數名字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緬甸人名的翻譯問題上也有講究。緬語界泰斗、北京外國語大學退休教授粟秀玉曾表示,翻譯緬甸人名應依據緬甸語發音,而不是英文拼寫和發音,因為從緬文到英文可能已經走樣,再從英文到中文就有可能偏離更遠。
雲南大學緬甸研究院院長李晨陽指出,外國領導人名字的翻譯要以符合對方國家語言發音為第一原則,要尊重對方的文化傳統。
在緬甸工作超過二十年的新華社資深緬甸問題專家張雲飛還表示,對於老地名老名人,按照約定俗成為好;另外還必須考慮中文詞義的褒貶,避免選用生僻字;此外,緬甸少數民族的名字翻譯,也要照顧到少數民族的稱謂習慣。
❺ 要古代緬甸統治者的稱呼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❻ 既然緬甸沒有姓氏,對於緬甸人應該如何稱呼呢
緬甸人很重視在名上區分性別、長幼、尊卑。因此,他們在每個人的名前面都加一個前綴稱呼。
這個「前綴」一般表示自謙或尊敬,且隨著年齡增長或社會地位改變而改變。
一般來說,男人名前加「貌」、「郭」、「吳」字等,女人名前加「瑪」、「杜」字等。
男性對少年或幼輩稱「貌」(意思是弟弟、小弟),對青年或平輩稱「郭」(意思是小夥子、兄長),對長輩或上級稱「吳」(意思是大叔、先生)。
年輕的女性無論婚否,或自稱時,一般在名前加「瑪」字(意即少女),長輩或有地位的婦女則名前加「杜」字(意即夫人、太太),以示尊敬。
常用的尊稱中,還有其他一些稱呼,是軍官的,前面加「波」字;是老師的前面加「塞耶」;愛國青年知識分子,名前加「德欽」二字,表示「主人」;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名前加「耶波」,意思是「同志」。
(6)aung在緬甸姓氏中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緬甸人在人際交往中待人十分謙恭、友好,他們所採用的見面禮節主要有三種。
1、合十禮
由於緬甸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他們在社交活動之中,一般都習慣於向交往對象行合十禮。在緬甸,在行合十禮時不僅要問候對方,而且戴帽子的人必須首先將帽子摘下來,並且夾在腋下。見到僧侶時,對其只能行合十禮。
2、鞠躬禮
緬甸人在見到長輩、上級或學者時,大都要向對方行鞠躬禮,以表示自己特殊的敬意。
3、跪拜禮
在民間交往中,緬甸人在參見父母、師長或者僧侶時,往往講究要「五體投地」,向對方行跪拜大禮。這種禮節,其實出自佛門。按照佛教教規,在行跪拜禮時,行禮者須使自己雙手、雙腳、雙肘、雙膝、額頭同時接觸地面,並且在此前後雙手合十舉至頭頂。
在日常生活中,緬甸人對長輩尊重有加。他們講究,晚輩在向長輩遞送東西時,必須使用雙手。在遞細小物品時,可單用右手,但應同時以左手托扶右手下部。
在長輩面前通過時,晚輩應當躬身低首,輕輕走過,不允許昂首闊步,或是奔跑通過。
長輩來到室內時,晚輩必須迅速起身迎侯。向長輩告辭時,晚輩先要躬身施禮,然後後退兩步,方可離去。
❼ 緬甸新舊國名各是什麼
緬甸聯邦簡稱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境內最大城市仰光遷至新都內比都。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 緬甸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Ba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Aung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http://ke..com/view/7227.htm
❽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緬甸人的房屋有竹質結構、木質結構的和水泥結構的。一般城市裡常見的是水泥結構和木質結構的,農村則常見竹質結構的。緬甸人習慣每天吃兩頓飯,上午十點吃一頓,下午五點吃一頓,早起洗澡後,只喝杯茶,吃些點心或炒米飯、煮豆等充飢。緬甸人的主食是米飯、面條。副食有雞、魚、蝦、雞蛋、豬肉以及洋蔥、空心菜等。緬甸人不吃牛肉,不買活雞、活魚吃。吃魚只喜歡吃淡水魚,如她魚、黑魚、鯨魚等。緬甸人每餐必吃的一個菜是炸蝦醬,他們說;「沒有魚蝦醬,就不吃飯。」緬甸的飲食有六大特點:辣味濃、油膩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
緬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門辦事,認為在這一天出門辦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辦兩次才行。如在星期二有急事要辦,出門前,邁出幾步之後,必須再退回屋內,然後才上路,以示反復兩次。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星期二把事情一次辦成功。�送物:緬甸人崇拜佛教,樂善好施,但送給他人物品時,有一定的規定。一般來說,送物必須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間,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籠送給別人。在星期一,緬甸人禁忌送牛給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頭、竹子等送給別人;星期三,禁忌把稻穀贈給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銀製品。此外,緬甸人還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錢給別人。用手在緬甸、印度,有一個禁忌常會被初到者忽視,即當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潔凈的。這是因為他們上廁所時用左手(緬甸的廁所里,不論檔次高低,都有洗手設施,或是面盆,或是水龍頭,亦或只有一個筒易水池,加上一把水勺),所以平時送茶、上菜、接物、遞東西都不允許用左手,見面時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我是左撇子,心中暗下決心,定要刻骨銘心記住這點,以免狂忌。�
建塔、拜塔的傳統風俗
緬甸素以「萬塔之國」著稱,在這里,到處可見大大小小金光燦燦風格各異的佛塔。據緬甸學者考證,古代在蒲甘地區實際有佛塔5000多座,這些佛塔,全是緬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誠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願。他們平日捨不得吃穿,臨終前把一生辛苦的積蓄捐獻出來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願。正如緬甸人自己說的:「我們緬甸人在施捨時手決不會發抖」。不過,緬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積德,以便擺脫苦海,來世升入天堂。
緬甸人無姓氏,只有名字,一般人在自己名字前冠一稱號,以區別其性別,輩分。男人或晚輩自稱為「貌」,稱前輩為「吳」,稱平輩為「郭」,女人通稱「瑪」,年齡大的稱「杜」,緬甸人喜歡扎素色頭巾,稱為「崗包」。
緬甸人為了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不論男女老幼,下身都喜歡穿著五光十色的紗籠,就象我們說的圍裙一樣,穿起來看似有些邋遢,但卻方便涼快。如果是在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男子穿的紗籠還講究配套,即是用一條布巾以一定格式扎在頭上,這叫戴「崗色」,上身則穿沒有衣領的對襟式長袖短衫。女子穿的紗籠看起來比較薄,但多配有底裙,腰間還會繫上銀帶或安上紐扣作裝飾。
男人必須當和尚
緬甸的男人雖然生活悠閑,但他們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出家次數不限,時間可長可短,有的終身當和尚,更多的則是幾年、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星期。除信仰因素外,出家的理由也千奇百怪:窮人為了有個地方吃住,富人為了長命百歲,體弱者為消災去病,強壯者為福上加壽,運氣好要當和尚高興些日子,運氣不好也要當和尚去去晦氣,婚前為婚後幸福要出家,婚後為重溫婚前獨身生活也要去做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