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傳統音樂代表性作品有什麼
Ⅰ 緬甸音樂的介紹
雖然緬甸音樂文化受到中國、印度的影響,但並非是這些文化的摹本,而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還是獨一無二的。緬甸的音律與12平均律不同,與中國、印度的音律也有差異,緬甸音階中的第3音,第7音低,第4音偏高,是其基本特點,一般採用五聲音階較多。
Ⅱ 緬甸音樂的彎琴
其實彎琴本來不是緬甸樂器,它起源於古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經過阿拉伯、伊朗、印度、(或印尼)傳入緬甸,但其他地方都已失傳,只有在緬甸得以保存,並得到了發展,這是一個奇跡,也是古代樂器的一件活化石。今天彎琴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仍然十分活躍,有時還與小提琴和圍鼓合奏,既保持自己的風格,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除了彎琴外,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世界上鼓的種類不可勝數,但多為掌握節奏之用。而圍鼓卻是演奏旋律的,標準的圍鼓為21個,音域達4個八度(按5聲音階排列)。這種形體細長的鼓掛在一個圓形的木圍欄的內側,圍欄上精雕細刻,用水晶玻璃鑲嵌,十分華麗,鼓手坐在圍欄中用雙手擊鼓演奏,每個圍鼓鼓皮上還粘有巴沙(用糯米飯和樹木灰製成的混合物)。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凄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
Ⅲ 緬甸音樂的圍鼓樂隊
圍鼓不僅能獨奏,而且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語為賽因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芒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一件緬甸樂器中的珍寶。竹排琴採用20多塊長短不同的竹板用線穿在一起,然後掛在一個船形的共鳴體上,演奏者用兩根頭上包有毛氈的車輪形小木錘敲擊。竹板的選材,製作是很嚴格、細致的,初採的竹板要經過處理、存放三年後才能製作,做成的竹排琴音高穩定音色柔美,不會開裂。竹排琴的共鳴體是用木製成的船形體,在它的表面常常精雕細刻,並用寶石,水晶鑲嵌,十分華美。作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圍鼓則多用於室外,各種佛事活動,喜慶節日,戲劇舞蹈都離不開圍鼓樂隊。
總之,可以說彎琴、圍鼓和竹排琴三件樂器及其音樂是緬甸音樂的珍寶,也是對緬甸對世界音樂的貢獻。
Ⅳ 敏阿拉巴是如何創作的
「敏阿拉巴」的緬甸語為「平安吉祥」。舞蹈《敏阿拉巴》由中國東方歌舞團馮彌、烏蘭、鄭軍編導,謝雅聯、潘影領舞,吸收緬甸舞蹈宮廷舞蹈元素創作而成。由中國東方歌舞團首演,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環球風情大型音樂舞蹈晚會《海風送你維納斯》上,《敏阿拉巴》深受中國觀眾喜愛。
舞蹈動作極具緬甸傀儡舞的特徵。表演時演員穿著緬甸傳統的服飾,金黃色的緬裙有珠寶墜飾,動作以蹲、俯、半蹲的跳為主,手部動作較多,同一個舞姿可變換出多種步法,體現不同的美感和意境,每個動作都有相應的鼓語伴奏,將緬甸姑娘的優美體態刻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音樂充滿著緬甸宮廷意蘊,時快時慢,清脆悅耳。跳舞時要求腳步細碎,膝蓋始終保持加緊,上身動作靈活舒展,裙擺要被跳起的雙腳撩起,裙擺越高越平展,表示舞技越嫻熟。編導馮彌說,緬甸舞蹈風格十分鮮明,看上去很美,但跳起來很累。這個舞蹈凝聚了編導的心血,舞蹈語匯新穎、豐富,具有感染力,也是以中國的編舞將緬甸的舞蹈呈現給世界觀眾的一個作品。中緬兩國相鄰,自古以來和睦相處,有著良好的文化交流,因此,《敏阿拉巴》的編排是增進中緬文化藝術關系的橋梁,也為中國喜愛緬甸舞蹈的舞蹈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Ⅳ 緬甸民歌有哪些
海鷗 曼德里山峰
緬甸位於東南亞,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它的文化受到中國和印度的雙重影響。在古代,緬甸和中國就進行過文化交流,早在9世紀時緬甸的驃國王就曾派遣了30多名藝術家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了20多種樂器,10幾種樂曲,在唐朝的首都長安舉行了成功的演出,著名詩人白居易也為之感動,寫下了動人的詩篇「驃國樂」,詩中寫道:「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這說明古代緬甸的音樂舞蹈藝術是很有特點的,並且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觸發了詩人的靈感,寫下了千古絕句。緬甸北部民族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文化藝術方面也有相通之處。緬甸中南部則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較深。緬甸的古典戲劇、舞蹈大都與印度的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有關。緬甸古典音樂中的調式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喜慶,悲哀、婚禮、葬禮等均應採用不同的調式,不能混淆,這也與印度古典音樂中的拉格相似。
雖然緬甸音樂文化受到中國、印度的影響,但並非是這些文化的摹本,而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還是獨一無二的。緬甸的音律與12平均律不同,與中國、印度的音律也有差異,緬甸音階中的第3音,第7音低,第4音偏高,是其基本特點,一般採用五聲音階較多。此外,不同的調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尼因龍調式要在宮庭音樂中特別是皇帝出場時採用,錫基調式則用來表現哀怨、悲傷的情緒。黑包歐扁調式用於敬神迎賓等。緬甸歌曲、器樂曲中的節拍重音常常是前弱後強,並落在偶數節拍上。掌握節拍的必備樂器是西(一對金屬小鈸)和瓦(用竹或木製的一副拍板)。緬甸人喜愛自然、純朴、的民族唱法,他們不重視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寬度,而刻意追求表現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並常常採用輕聲吟唱的方式。
緬甸音樂的最大特點還在於它的樂器和器樂。緬甸最主要的民族樂器是彎琴(緬語為桑柯)這是緬甸所特有的弓型豎琴,我國唐朝時稱它為風首箜篌。彎琴的外形很美,高高聳起的彎曲琴頸頂端的金葉是菩提樹葉的象徵,它的共鳴體是用一塊木頭雕成的,形狀像一條船,上面蒙上一塊紅色的鹿皮,四周飾以金色的波浪形花紋,再加上飄舞在琴頸上的紅色飾帶和穗子,使這件樂器顯得十分雍容華貴,精緻典雅。彎琴的琴弦一般是13根至16根,按五聲音階定音,音樂家將琴放在腿上抱在胸前演奏。它最早的用途是為歌唱伴奏。現在常獨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彎琴的音色清新雅緻,娓娓動聽。演奏彎琴的大師過去被冠以「天上的音樂家」的稱號。在緬甸,不僅是音樂家會演奏彎琴,廣大的知識分子又都以會演奏,欣賞彎琴音樂為自己必需的文化修養。而且彎琴的音樂特點、音色影響了緬甸整體器樂風格。其實彎琴本來不是緬甸樂器,它起源於古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經過阿拉伯、伊朗、印度、(或印尼)傳入緬甸,但其他地方都已失傳,只有在緬甸得以保存,並得到了發展,這是一個奇跡,也是古代樂器的一件活化石。今天彎琴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仍然十分活躍,有時還與小提琴和圍鼓合奏,既保持自已的風格,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除了彎琴外,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世界上鼓的種類不可勝數,但多為掌握節奏之用。而圍鼓卻是演奏旋律的,標準的圍鼓為21個,音域達4個八度(按5聲音階排列)。這種形體細長的鼓掛在一個圓形的木圍欄的內側,圍欄上精雕細刻,用水晶玻璃鑲嵌,十分華麗,鼓手坐在圍欄中用雙手擊鼓演奏,每個圍鼓鼓皮上還粘有巴沙(用糯米飯和樹木灰製成的混合物)。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凄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
圍鼓不僅能獨奏,而且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語為賽因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芒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一件緬甸樂器中的珍寶。竹排琴採用20多塊長短不同的竹板用線穿在一起,然後掛在一個船形的共鳴體上,演奏者用兩根頭上包有毛氈的車輪形小木錘敲擊。竹板的選材,製作是很嚴格、細致的,初採的竹板要經過處理、存放三年後才能製作,做成的竹排琴音高穩定音色柔美,不會開裂。竹排琴的共鳴體是用木製成的船形體,在它的表面常常精雕細刻,並用寶石,水晶鑲嵌,十分華美。作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圍鼓則多用於室外,各種佛事活動,喜慶節日,戲劇舞蹈都離不開圍鼓樂隊。
總之,可以說彎琴、圍鼓和竹排琴三件樂器及其音樂是緬甸音樂的珍寶,也是對緬甸對世界音樂的貢獻。
Ⅵ 緬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泰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查了一下,緬甸和泰國沒有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東南亞地區入選的有:
1、雅樂——越南宮廷音樂,15—20世紀中在越南王宮的各種風格的音樂和舞蹈。它的作用不限於宮廷儀式的伴奏,還可以敬奉神靈和國王,同時它也傳輸著越南人的哲學思想和對宇宙的認識。
2、哇揚皮影偶戲,這種古典偶戲以精工製作的木偶和復雜的音樂風格而聞名,是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古老的故事講述形式。
3、柬埔寨皇家舞劇,也叫高棉古典舞,與高棉宮廷緊密相連,已經有1000多年的淵源。這種舞蹈以其優雅的手勢和色彩艷麗的服飾而著稱。
4、哈德哈德聖歌,聖歌通常都很長,由40個篇章組成,如果要把這樣一部完整的聖歌全部吟誦一遍的話,需要3到4天的時間。吟誦聖歌是一種很古老的傳統。菲律賓伊富高人在播種、收獲稻穀、守喪日或其他儀式上,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吟誦哈德哈德聖歌。
5、馬克-揚戲劇,這一古老的戲劇形式由馬來西亞的馬來族社會創造,包括表演、聲樂、器樂、手勢以及華麗的戲裝。特別是這一傳統的形成地——馬來西亞西北部吉蘭丹州的鄉村,馬克—揚主要作為儀式中的娛樂形式而舉行,這種儀式與康復實踐相關。
6、印度尼西亞配劍,是印度尼西亞一種獨特的不對稱配劍,由於它常被認為擁有魔力,所以既是武器,又是一種精神產品,屬於傳統知識技藝。所知最早的配劍鑄於1360年左右,它很可能通過爪哇島傳遍東南亞。
7、銅鑼文化空間,越南人又稱之為「西原鑼鉦音樂」。有人稱銅鑼文化空間起源於古代東南亞的東宋(Dong Son)文明。越南的銅鑼文化以其演奏方式為特徵。每個演奏者攜帶一個直徑在25到80厘米不等的鼓。男女村民們依據村別以3到12面鼓分組。不同的排列和節奏配合不同的儀式,例如,祭獻小牛犧牲的儀式,為稻米祈福的儀式,悼念儀式和收獲慶典。
8、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斯貝克托姆」是一種以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為主要演出劇目的傳統的柬埔寨高棉皮影戲。
Ⅶ 求音樂:海鷗 緬甸民歌
你是要緬甸歌詞還是中文歌詞,中文詞:晚霞籠罩著伊洛瓦底江,潔白的海鷗在海面飛翔......................。緬文歌以前我學緬甸語中會唱,沒有緬文輸入法,所以打不了字。開頭幾句是(漢語拼音唱):qing ka si sa mi ei ya bo, biang ga wei ga ne xie ying 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