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下馬渡有多少人在緬甸

下馬渡有多少人在緬甸

發布時間: 2023-06-19 08:15:58

A. 緬甸的禪邦和中國有聯系嗎

有。

唐時,南詔興起於雲南西部,天寶十四年以後,形成了一個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轄的地方民族割據政權。緬甸境內的傣族或傣撣民族的先民均處於南詔的統治下。

緬人勢力崛起,建立了蒲甘王朝。蒲甘王朝興起後,緬族的勢力在向南部孟人地區和西南部阿拉甘地區擴張的同時,也開始向北部和東北部的傣撣民族地區擴張。

大理國時期的西部邊疆一直與印度為界,元朝時期雲南行中書省的西部邊界線亦沿襲不改,這一帶地區的傣撣民族仍在中國元朝的管轄之下。

蒲甘王朝末期,緬甸一度控制了「金齒」 的一些地區,元緬戰爭以後,蒲甘王朝衰亡,元朝先後於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今緬甸太公城一帶設了太公路。

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在今瑞麗縣西南部境外的瑞麗江南北兩岸設了蒙憐路和蒙萊路,後又在今緬甸興威一帶的木都之地設了木邦路,後至順四年(1333年)又在緬甸本部設了邦牙等處宣慰司。

因緬王領地「處雲南極邊」,雲南行省鞭長莫及,於1342年撤消了邦牙等處宣慰司,將其轄地仍交由緬王治理,作為元朝的屬國,不再隸屬雲南省,雲南行省西南部的一段邊界仍退回到太公路南部地段。這一帶地區的絕大部分傣撣民族當時仍在中國元朝的統治下。

元朝末年,今雲南西部中緬邊境一帶地區的傣撣民族以麓川為中心逐漸擺脫元朝的控制,明朝初期除了車里等地區外,今中緬邊境兩側幾乎所有傣撣民族地區均被「麓川」所兼並。

建文元年 (1399年),思倫法卒,原先被麓川兼並的傣族各部,紛紛脫離麓川政權而自立,明廷分別建立了許多土司政權,先設了孟養、 木邦、 孟定三府 ,隸雲南,又設干崖 、 潞江、 大侯 、 灣甸四長官司,隸金齒。重新控制了傣撣民族的廣大地區。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緬甸東吁王朝統治者莽應龍攻佔阿瓦後,便開始向今緬甸撣邦地區和德宏境內侵擾。

先後奪去了木邦,侵佔了隴川、干崖、孟養等地。莽應龍死後,莽應里繼續為東吁國主,進一步向傣撣民族地區進犯,並一度侵入內地。明代後期,許多原先屬於中國的傣族地區淪於緬甸。

清朝初年, 一些早先附緬的傣族首領又在中緬之間徘徊 。

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後,英國佔領了緬甸王都曼德勒,隨即揮師北上佔領整個緬甸,其殖民統治也隨之向上緬甸擴展。

1886年,英國將除了撣邦的上緬甸劃定為規劃區,即無須議會通過法律,總督可自行頒布行政法令直接管理的地區。眾撣邦仍然由撣族土司們統治,不隸屬緬甸本部。

1887年6月,南撣邦投降,1888年1月, 英國軍隊佔領了北撣邦,基本上控制了撣邦大部,1890年,英軍才越過薩爾溫江,征服了撣邦的最後一個地區景棟。

1920年3月,撣邦土司接受了建立撣族聯邦的計劃。

1922年8月,英屬印度政府批准了該計劃。撣族聯邦由北部撣邦6個地區和南部撣邦35個地區組成,是與緬甸本部同級別的行政區,由總督直接管理。

1925年,改名為撣族聯邦行政區,為撣族聯邦專員所管轄,專員駐東枝。

1947年,撣邦與緬甸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共同從英國手中獲得了聯合獨立,是年基於彬龍協議與緬甸組建了緬甸聯邦。

1949年,緬甸以驅逐中國國民黨殘軍為名進入撣邦。

1960年,中緬雙方協商劃分邊界線,本來名義上屬於中國的果敢、佤邦、小勐拉、南坎、木姐等地,正式劃入緬甸撣邦。


(1)下馬渡有多少人在緬甸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撣邦位於撣邦高原,著名的山嶺間有江河谷地有黑河盆地、錫波盆地、登尼盆地和景棟盆地等。主要河流為薩爾溫江,該江發源於中國,流經撣邦,南流去。撣邦和寮國之間有湄公河界河。

B. 脫險!緬北線人帶回105人受騙者名單,噩夢終於結束了,對此,你怎麼看

緬甸北部為什麼會成為網路詐騙的天堂?

緬甸北部主要是指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簡稱果敢地區,該地區緊鄰中國雲南,詐騙分子不必遠渡重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境方便,成本低。再一個是與生俱來的族群歸屬感。果敢地區主要是果敢族也就是漢族,漢語是官方語言,降低了詐騙分子異國交流障礙,提供了合適的文化圈子。政局動盪,局勢混亂。1948年緬甸獨立以來,緬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先後組建了數十支大大小小的反政府武裝。最近幾年沖突事件頻發,緬甸國內混亂,無暇和他國合作打擊網路犯罪活動。

C. 日本精兵路遇緬甸古老村落,10萬人進山僅3萬逃生,他們經歷了什麼

在1944年初日本人決定進行英帕爾戰役,打下英軍在印度的前沿據點英帕爾,為進軍印度掃清障礙,當時的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這時迫切的需要來捏捏英軍這個軟柿子,以獲得勝利鼓舞士氣。

當時駐扎在緬甸的日本第15集團軍接到命令,秘密從緬甸向印度進攻,途中必須翻越印緬邊界的高山,師團日夜行進很快就到了深山。

原來那個村落人人都會巫蠱之術,但都是淳樸的村民不會輕易害人,在自身受到生命危險的時候下了降頭,放出毒蠱,所以日本也就遭受了如此下場。

D. 緬甸羅興亞5千人的村子只剩下100人其他人去哪裡了

距離緬甸羅興亞危機的爆發將滿一年,但對於不少羅興亞人而言,逃離仍然是他們的選擇。

此外,還有孩子的教育問題。據英國《衛報》23日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EF)當天發布的報告顯示,身處孟加拉國-難民營的羅興亞難民兒童因為無法接受正常教育,可能會成為「失落的一代」。

報告稱,在難民營生活的38萬兒童的生命和前途面臨險境。

不過,路-透-社稱,難民營目前已有人開始計劃修建學校,而可容納後續難民的避難所也已新建動工。

安置難民,多方的拉鋸戰

2017年8月25日,因緬甸安全部隊遭到「恐怖襲-擊」而引發的交火事件造成數十人死亡。發動襲-擊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被緬甸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緬甸軍方隨後展開清剿行動。

交火持續數日,至少130名羅興亞人在沖突中死亡。居住於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被曝受到驅趕、縱火、轟炸,萬千羅興亞人開始舉家徒步穿越邊境抵達孟加拉國避難,其中以婦女和兒童居多。

不過,根據緬甸軍方後來發布的內部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否認有殺害任何羅興亞人、焚毀羅興亞村莊、強-暴婦女或盜取財物的行為。報告還稱,緬甸安全部隊「從未向無辜的孟加拉人開-槍」或造成「無辜人員死亡」。

在沖突發生後的9月與10月,分別有數十萬人穿越邊境赴孟加拉國尋求難民庇護。

緬甸政-府此前宣布,9月5日後,清剿行動已停止,逃離家園的居民可以返回。但迎接難民返回的進展緩慢。

去年10月12日,昂山素季發表全國電視演講時,宣布緬甸將為若開邦發展建立新機制,推動若開邦居民回歸、重新安置問題的解決以及地區發展與和平。大約兩周後,孟加拉國與緬甸於10月24日商定同意合作遣返羅興亞難民。

去年11月,美國時任國務卿蒂勒森訪問緬甸,先後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和緬甸國務資政、執政黨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季會面,就如何解決羅興亞人危機展開討論。

敏昂萊表態稱,在「真正的緬甸公民」准備好接納他們以前,羅興亞難民將不能夠回到若開邦。

今年1月16日,孟加拉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說,孟加拉國與緬甸計劃在遣返開始後2年內完成羅興亞難民遣返工作。根據安置方案,孟加拉國將建立5個過渡營地,被遣返人員將從過渡營地回到緬甸的2個接收營地。緬方將提供臨時住所並盡快修建房屋來安置被遣返人員。

昂山素季形象受損

羅興亞危機發生之後,昂山素季於9月6日首次就此發表評論,稱大量有關若開邦局勢的「虛假消息」正在流傳,目的是製造矛盾、助長恐怖勢力。9月19日,昂山素季首次就這一問題發表電視講話,並譴責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

昂山素季當日表示,對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感到「擔憂」,但緬甸不懼國際調查,會努力調解羅興亞危機。

11月2日,昂山素季還首次訪問若開邦地區,並與當地民眾交流。這被認為是此次羅興亞危機緩和的標志。

不過,昂山素季在若開邦問題上沒有如西方所想那樣嚴厲批評軍方、為羅興亞人發聲,導致曾作為西方理念標桿人物的她遭受西方輿論批評。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昂山素季在今年8月21日對新加坡的訪問期間曾罕見地為緬甸政-府處理這場危機的做法進行辯護,她認為政-府和軍方的關系並不是很「糟糕」。同時,她一再重復,若開邦事件的首要元兇是「恐怖主義行為」。

據《衛報》統計,由於拒絕譴責軍方對羅興亞人所施的暴力行為,昂山素季將被剝奪「愛丁堡榮譽市民獎(Freedom of Edinburgh award)」。這也是她在過去一年中被剝奪的第七個獎項。

目前,緬甸政-府還在努力幫助羅興亞人的回歸。6月6日,緬甸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開發署簽署諒解備忘錄,三方建立合作框架,為羅興亞避亂-民眾自願、安全、有尊嚴、可持續地重返家園創造條件。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隨後歡迎緬甸政-府向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第一步,以幫助解決若開邦沖突的根源性問題。

眼下,一些羅興亞人的回歸願望也十分迫切。據美國廣播公司(ABC)23日報道,難民努爾·阿拉姆(Nurul Alam)就表示,「我還是想回去(緬甸),因為那裡還埋葬著我的父母。」

國家的錯。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E. 中緬邊境貿易口岸有哪幾處

中緬邊境貿易口岸包括:

1、木姐

2、雷機

3、拉扎

4、清水河

邊境貿易在中緬貿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滇緬邊境貿易又佔了中緬邊境貿易的絕大部分,目前緬甸在中緬邊境正式開通的貿易口岸有木姐105碼、雷基、清水河和甘拜地4個口岸。木姐口岸是中緬邊貿中的主要貿易點,也是緬甸最大的邊貿口岸,貿易額佔全緬邊境貿易額的70%。

(5)下馬渡有多少人在緬甸擴展閱讀

緬甸從邊境口岸出口的商品中最多的是玉石,其次是綠豆、生橡膠、芝麻、玉米、鱔魚、芒果、魚、花生、螃蟹、蓖麻子、腰果等,農產品在中緬邊境貿易中的出口形勢較好。

近年來,受氣候變化影響,中國對糧食和動物飼料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從而使緬甸向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大增,出口價格上漲,出口品種增多,其中豆類和玉米的出口較多,水果的出口也超出了往年的銷售量。

2017年8月,雲南省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邊疆黨建長廊建設的意見》,緊扣邊疆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守土固邊、脫貧攻堅、服務開放、維護團結、凝聚人心的職責。

以「五個深化、推進五邊」為抓手,深化政治引領、推進組織強邊,深化「國門黨建」、推進開放活邊,深化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推進富民興邊,在祖國西南邊疆築起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線。

F. 緬甸的佤族和佤邦歷史和現狀如何

緬甸的佤族居住在金三角緬甸撣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西南部邊境接壤。約在北緯22℃~23℃、東徑98℃~100℃,緬甸薩爾溫江和中緬邊界界河南卡江之間的縱山峻嶺地帶。佤原意為「住在山巔的人」,佤族的村寨一般建在山巔的雲海之中,茫茫雲海彷彿把佤族和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隔絕開來,千百年來,佤族長期停滯在原始部落社會。佤族在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這是這一地區最古老的民族,屬於濮系統,稱呼為「哈刺」、「古刺」、「哈瓦」、「卡瓦」等。據清朝和民國的記載,「卡瓦」分為「熟卡」和「生卡」,「生卡」也稱「野卡瓦」,即保留獵頭祭谷原始習俗的佤族。「熟卡」即接受了中國漢族、拉祜族、傣族等影響,社會生產和社會習俗有所變化的佤族。中緬邊境地區的佤族,歷史上與中國邊境的地方民族政權和內地封建中央皇朝都有聯系,漢語和漢字是中緬邊境佤族地區民族共同通用的語言和文字。現代民族學把佤族列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語支。 緬甸封建時代,靠近薩爾溫江以西接近平原地區的少數佤族與緬甸王朝的關系較為密切。十九世紀中葉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其勢力擴張到薩爾溫江以東的佤族地區,對殖民地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曾在佤族地區建立過佤邦「WA.STATE」。二十世紀中葉緬甸獨立後,由於緬甸政府內大緬族主義抬頭,又因交通不便與緬甸的本土聯系較少,處於自我封閉,自我管理的原始自然狀況,大多數佤族部落沒有統一,缺少強有力的領導和整體的力量等其他的種種原因,佤族要求成立佤邦的要求沒有實現,佤族地區仍然是三不管地區,原始農業的落後生產方式和獵頭的社會習俗沒有改變。 1969年緬共應部分佤族民族武裝的要求,進入該地進行武裝革命,結束了佤族的原始部落時代,統一了佤族地區,建立了中央根據地,使緬甸佤族地區前進了一大步,為緬甸佤族現代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在緬共時代,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和毒品種植經濟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 緬甸佤族武裝在1989年4月17日脫離緬甸共產黨,與緬甸政府實現民族和解,成立民族自治政府,提出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緊握自衛的武器,發展經濟。 緬甸佤族地區的和平發展是艱難和曲折的,民族自治政府成立的初期,罌粟種植、鴉片貿易和海洛因加工仍然是經濟的主體。一方面緬甸國內經濟落後,拿不出多少資金幫助地方發展經濟。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緬甸政府,中斷了對緬甸禁毒的援助。緬甸佤族地區只能在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的生產條件下,依靠歷史上遺留的毒品經濟的原始積累來生存和發展。同時,為了爭奪金三角中心的控制權(泰、老、緬邊境地區),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與坤薩長期激戰。緬甸佤族地區成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90年——1995),經濟發展緩慢,但卻獲得了對坤薩販毒武裝集團作戰的勝利。 坤薩覆滅後,緬甸佤族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佔大金三角種植面積的1/2,產量佔1/3。緬甸佤族地區成為了金三角主要的種毒、制毒、販毒(包括冰毒)地區之一。給周邊地區的國家及國際社會帶來了毒品泛濫的巨大災難。美國稱緬甸佤族地區政府的主要軍政領導人是金三角第三代世界鴉片毒梟,中國警告緬甸佤族地方政府個別領導人向中國境內走私販毒,緬甸政府也認為佤族地方政府走在十字路口。在國內外的強大壓力下緬甸佤族地方政府領導層認真地思考了何去何從的問題。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1996年至2000年)開始加快了發展步伐,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交通、能源、寶石製造、商業、城鎮建設、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替代種植方面也有進展,地方政府的經濟和民眾的生活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並沒有改變毒品經濟仍然是佤族地方經濟主要來源的狀況。這種矛盾又特殊的過渡狀況,又使緬甸佤族地區蒙上了一層不散的濃霧,懷疑、威脅、恐懼┅緬甸佤族地區向何處去?受到舉世的關注。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概況 一 地理位置: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面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徑98—100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 二 歷史: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67年以前的幾千年。是佤邦漫長的歷史階段。這段歷史是原始社會末期,封建社會初期的變革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世襲的山官、頭人統治整個社會,其表現形式是部落制度。整個佤邦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佤語叫「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由於外來武裝勢力的干預,佤邦境內出現了布來吳、岩帥、永和、岩小石、扎跌等部落武裝組織(稱自衛隊)。這些武裝組織和部落之間互相殘殺械鬥,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第二階段(1967—1989年):在部落混戰、各族群眾處於暗無天日的危難時刻,佤邦許多有識志士勇敢地站出出來。他們認識到,要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須推翻反動的部落制度。必須組織革命的武裝力量,以實現佤邦的統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昆馬游擊隊。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龍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岩城游擊隊。 1968年,以魯興國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戶雙游擊隊。 1969年2月以趙尼來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紹帕游擊隊。 這些游擊隊的出現,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願望,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傳遞情報,隊伍發展迅速。但這些游擊隊組織都是自發的、分散的。對統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擊隊領導人不謀而合地意識到:必須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趙尼來、鮑有祥、魯興國、岩肯等領導人加強了聯絡,經過很多曲折,找到了緬甸共產黨。以誠懇的態度請緬甸共產黨來領導游擊隊鬧革命。 1969年三月,緬共代表來到紹帕、戶雙,7月到昆馬、岩城。緬共代表與游擊隊領導經反復協商,密切合作,對各游擊隊進行了整編。以戶雙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4048營,以紹帕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4049營,以昆馬游擊隊的基礎,成立了502營,以岩誠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501營。 部隊成立後,組成了江東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周昆系、郭志明、楊福康、魯興國、郭志、趙尼來、鮑有祥等人。指揮部成立後,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隨後解放了營盤、邦腰、金廠等地。根據東北軍區的命令,4048、4049部隊到外區域作戰,501、502部隊留佤邦地區作戰。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隊和民兵群眾參加了滾弄戰役。 1972年3月,緬共東北軍區總部遷到勐冒,進駐佤邦的部隊有4045、4046、4047、3035、炮營等。本年底,佤邦境內大都獲解放,北佤南佤實現了統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區,孟延地區的大部分及勐寧等地區。1973年4月,東北軍區總部遷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總部也遷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緬甸共產黨在佤邦地區20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斗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市、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為方針路線,解放了佤邦、統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與枷鎖,佤邦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20年來,緬共除以上部隊編號外,還先後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師、68師等部隊編號。在地方,還廣泛地成立了民兵,各縣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三結合體制。 在地方政權方面,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傘特區。 緬共在佤邦20年,為佤邦辦了20多所學校、5個醫院,動員群眾修了乾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開田挖溝等農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緬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趙明同志,被選為中央委員。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緬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內部發生了許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斗爭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領導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宗派主義日趨明顯,幹部中培置親信,拉幫結伙。連年戰爭,群眾生活逐年下降,部隊供給短缺……對此形勢,當時許多中下層幹部提了許多改進意見,但緬共主要領導聽不進,還加上「反黨」帽子。在這種情況下,3月11日,原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彭家聲在果敢宣布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 在對待和處理果敢問題上,緬共內部有兩種主張:一是和平解決,二是軍事鎮壓。主張軍事鎮壓的佔了上風。他們組織了指揮部,命令當時任北佤縣縣長、12旅旅長的趙尼來和當時任中部軍區副司令員的鮑有祥,率部隊前往鎮壓。他們倆人都是主張和平解決的幹部。在這即將發生兄弟互相殘殺的危急時刻,趙尼來、鮑有祥左右為難,一邊是上級領導,不執行軍令不行;一邊是20多年同一戰壕的戰友,不忍心互相殘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最後決定:脫離緬共領導。這就是震驚內外的《4.17》事件。 第三階段:和平建設時期(1989—1999年): 1989年4月17日,佤邦舉義旗,脫離了緬其錯誤領導,組建了佤邦聯合黨、佤邦聯合軍。5月18日和政府對話,達成停戰協議。4月17日是佤邦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從此佤邦進入了和平建設的新時期。

G. 中緬戰爭是哪年

中緬戰爭是1762年—1769年。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

時隔18年後,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雲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系,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此事才結束。

清緬臨時和約的正式文本沒有保留下來,而雙方向各自國君稟報的內容又有出入,雙方戰後交涉還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7)下馬渡有多少人在緬甸擴展閱讀

中緬戰爭的影響:

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的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清朝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扎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朝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

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了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皇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十八世紀中緬戰爭,總體而言,沒有勝利者。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晚年也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但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與中國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系。這又是當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雖然清緬戰爭以緬甸入侵中國為開端,但卻是一場雙方以爭奪地區利益與霸權為目的的戰爭,戰爭以中緬議和、緬甸名義上對中國稱臣為結局,兩個國家都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量兵員,耗費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

而當時在東南亞稱霸一方的緬甸也因為這場戰爭元氣大傷,整個國家的路線發生了變化,對泰國的吞並戰爭也因為清國的巨大軍事壓力由接近完成最終化為泡影,而這也是清國對緬戰爭對東南亞產生的深遠影響之一。

H. 我的團長我的團 為什麼會在緬甸這是什麼戰爭

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分兵進犯東南亞各國。12月15日,日軍佔領了緬甸最南端的城鎮高東等地和三個機場。12月23日至25日,日軍轟炸仰光,緬甸形勢岌岌可危。英國為了挽救其在緬甸的危機,於12月25日與中國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在美、英兩國的建議下,於1942年1月2日成立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該戰區包括中國、越南、泰國和緬甸,由蔣介石任總司令,美國將軍史迪威任參謀長。從此,中國人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組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1942年1月初,氣焰囂張的10萬日軍分三路入侵緬甸。緬甸戰場上打響了大規模的保衛戰。為了援助緬甸的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也為了保衛滇緬公路,從2月16日起,我國派遣10萬遠征軍奔赴緬甸。遠征軍由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組成,軍長分別是杜聿民、甘麗初、張軫。3月1日,滇緬公路上車輪滾滾,空中有盟軍的飛機護航,在遮放集結的遠征軍乘上英軍的紅頭大卡車,直奔國門畹町而去。這是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一次派遣軍隊出國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後第一次援助他國作戰。這次出兵,受到了緬甸人民的熱烈歡迎。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後,戰局已十分危急。為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遠征軍立即組織了東瓜戰役,集中7個師的兵力,將敵五十五師圍困在仰光北面的東瓜。3月19日戰役打響。遠征軍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採用「深築高坑、坑道串通、廣設埋伏、近距殺傷、利用夜間、短促突擊」的戰術,激戰12天,消滅敵人5000多人,俘敵400多人。這就是有名的「東瓜大捷」。六十六軍於4月上旬入緬。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軍第一師及戰車營已被日軍包圍了兩晝夜,他們糧盡彈缺,水源斷絕,一再告急。六十六軍新38師副師長齊學啟少將率部奉命救援。經過3天苦戰,擊潰了日軍主力,日軍丟下1200多具屍體狼狽退出陣地。是役,遠征軍克復了仁安羌油田,救出友軍7000多人,取得了入緬作戰之後的第二次大捷——仁安羌大捷。大捷後,齊學啟將軍因公與師部失去聯系,與本師負傷官兵18人向深山覓路西進,追趕師部。在離荷馬林20英里處遭日寇騎兵追擊,在機槍掃射之下,16人壯烈犧牲,1人落水逃生,齊將軍頭部中三彈、身中四彈,倒卧血泊中昏迷過去。他蘇醒後,方知重傷被俘,被關在仰光中央監獄俘虜營。1944年5月,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赴仰光勸降,遭齊將軍嚴辭拒絕。1945年3月7日,齊將軍在獄中被漢奸行刺,於13日去世。馮玉祥將軍曾在詩中贊頌齊將軍:「還有將軍齊啟學,寧死不屈世驚嘆……壯烈足稱中華魂,光輝史冊萬萬年。」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輝煌的戰績開始,一度扼制了日軍的猖狂進攻,對整個戰局起到了積極的配合作用。特別是東瓜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和棠吉攻擊戰的勝利,為中國軍隊打出了軍威和國威,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響。
然而,事與願違,因盟軍指揮失策,協作不力,加之日軍於1942年4月28日偷襲臘戍成功,切斷了我方後路,16萬盟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由主動陷入被動,並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大悲劇——兵敗「野人山」(克欽山)。在這場災難性的國際大撤退中,中國遠征軍除了第90師、第96師、第200師、新28師、新29師的殘余部隊得以撤退回國外,歸路被截斷的其他幾個師只好於5月15日通過胡康河谷的原始森林撤往印度,其中新編38師跟隨英軍撤入印度利多,保住了隊伍。北撤的遠征軍殘部進入克欽山,彈盡糧絕,飢寒交迫,在縱橫千里、地老天荒的原始熱帶叢林中艱難跋涉,與野獸和熱帶傳染病進行殊死的拚鬥……這片地球上的黑三角,竟吞噬了無數遠征軍官兵!一個半月前出征時浩浩盪盪的10萬之眾,僅殘剩4萬多人,那6萬人多數不是在戰斗中死傷,而是在潰敗中被俘虜、被炸死、被餓死和被傳染病奪去生命。於是,緬甸全境淪陷。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晤,決定在中印緬戰場反攻日軍,奪回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供給線,並重組遠征軍戰區,由陳誠任司令長官(不久衛立煌接任),節制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14個師,總兵力達16萬餘人。中國駐印軍6萬人,也已早有準備,於同年10月從印度阿薩姆省出發,反攻緬北日軍,形成了三麵包圍日軍的有利態勢。12月,中國駐印軍在於邦打響了反攻緬北戰役的第一仗。1944年3月,肅清了胡康河谷之敵,並攻入勐拱城,直逼緬北重鎮密支那。與此同時,滇西遠征軍於年初強渡怒江天險,進入高黎貢山地區,與駐印軍對敵形成東西夾擊的態勢。8月底,中美盟軍以傷亡5000多人的慘重代價,奪取密支那,挫敗了曾經在中國發動蘆溝橋事變的日軍「常勝師團」——第五十六師團。10月中旬,中美盟軍南攻八莫,12月收復南坎。1945年1月27日,中國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在中緬邊境的芒友會師。至此,緬北戰役取得了勝利,接著揮師南下光復臘戍,重新開通了滇緬公路。
根據戰後盟軍公布的檔案材料,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兵員為10萬人,傷亡總數達6.1萬人,其中5萬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蹤的。盟軍傷亡及被俘約1.5萬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為中緬關系史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患難與共的中緬兩國人民,將永遠珍惜這經過戰火考驗的「胞波」友誼。

I. 在緬甸的撣邦地區為何多漢族人

由於撣邦在地理上同我國雲南省相毗連,撣族與我國的傣族又是同源異流的民族,因而歷來同我國有很密切的關系。英國殖民者並吞緬甸前,撣邦土司一方面向緬甸國王納貢稱臣,同時也向中國皇帝進貢並接受其冊封。元、明、清三代在現今緬北的木邦、摩密、蠻莫、孟養等緬甸地方土司,均歸雲南布政司管轄。明末桂王永曆帝逃入緬甸時,曾以撣邦為基地與清政府作戰,隨永曆帝逃入撣邦的部分漢人後來與撣人通婚,並定居撣邦。現今的撣族還分為普通撣族與中國撣族(即漢擺夷)兩大類。後者不僅人數居多,文化較高,而且有中國漢族的血緣關系。由於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撣族很多生活習慣乃至服飾都與漢族相似。撣傣關系極為密切,雙方結親者甚多,他們跨國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親串戚,親如一家。
撣邦在經濟上也同中國有密切的關系。我國古代有一條從四川成都,經雲南的大理、保山、德宏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即「蜀身毒道」,被稱之為西南陸地的「絲綢之路」。在這條古商道上,中國商人與撣國(今緬甸)或身毒(即印度)的商人進行貨物交換,用絲綢或邛竹杖,換回金、貝、玉石、琥珀、琉璃製品等。古老的蜀身毒道的路線,與今天的川滇公路、川緬公路、緬印公路的走向大體一致,並且有不少路段完全重合在一起。交通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從古到今兩國邊民的商業往來,邊民互市,源遠流長,始終沒有間斷過。
戰前雲南商人每年運大批布匹、食鹽、鐵器等日用品交換撣邦的白銀、葯材等土產。中國的礦工和建築工人在開發撣邦資源上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南渡礦場(老銀廠)即為旅緬的中國人參加創建,二次大戰前該礦場工人有半數以上是中國人,雲南每年往撣邦謀生的季節工人約有七八萬人之多。1938年8月滇緬公路全線正式通車,中國同緬甸撣邦之間往返更密切。1942年日本侵佔緬甸後,「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轉戰於緬北撣邦一帶,抗擊日本侵略軍。戰後「中國遠征軍」返國,其中一部分人留在撣邦一帶專事買賣。目前,在撣邦境內有華僑七八萬人,他們大多數是雲南人,在當地多從事商業和建築事業,這些華僑華人對溝通撣邦城鄉物資交流和繁榮城鄉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