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國旗符號是什麼
A. 黃綠紅條紋一個星星的旗幟是哪個國家
黃綠紅條紋一個星星的旗幟是緬甸的國旗。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2010年10月21日,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頒布法令,緬甸正式啟用《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確定的新版緬甸國旗和國徽,國歌保持不變。緬甸的新國旗為黃綠紅三色,中有白色五角星。綠色代表和平、安寧、草木茂盛、青蔥翠綠的環境,黃色描繪出團結,紅色象徵勇敢與決心,白星反映出堅強聯邦永恆不墜的意義。
1974年版緬甸國徽中間為緬甸版圖置於一個十四齒的齒輪,齒數象徵緬甸的省和邦,外飾以稻穗;新國徽中間為緬甸版圖置於橄欖枝中間,兩頭聖獅為守護獸。兩者之間為花卉狀圖案,頂端為一象徵獨立的五角星。下方是綬帶。
B. 哪個國家的國旗是中間一個五角星的
越南和摩洛哥的國旗是中間一個五角星。
越南國旗如下:
摩洛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底顏色為紅色,中央有一顆由五根綠色線條交叉組成的五角星。被稱為「蘇萊曼之印」。
紅色來自摩洛哥古國早期國旗的顏色。綠色五角星有兩種解釋:綠色是穆罕默德後代所喜歡的顏色,五角星象徵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這一圖案是驅病避邪的所羅門護符。
(2)緬甸國旗符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旗的使用慣例: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一個國家的外交代表,如大使、代辦(或臨時代辦),在其駐在國境內執行公務時,可以在交通工具上插掛本國國旗;大使館、大使官邸及其他外交代表機構的辦公地(包括總領館、領事館、辦公室等)和總領事官邸等,可懸掛國旗。
召開國際會議,應在會場懸掛各與會國國旗。有多國參加的展覽會、體育賽事等國際性活動,一般會懸掛相關國家國旗。正常情況下,在建築物或在室外懸掛國旗隨太陽而動,即日出升旗,日落降旗。
在國際交往中,形成了懸掛國旗的一些慣例,為各國家所公認。 在建築物上或在室外懸掛國旗,一般應日出升旗,日落降旗。遇需懸旗致哀,通常的做法是降半旗,即先升至桿頂,再下降至離桿頂相當於桿長三分之一的地方。也有的國家不降半旗,而是在國旗上方掛黑紗致哀。
各國國旗圖案,式樣,顏色,比例均由本國憲法規定,不同國家的國旗如比例不同,同樣尺寸製作,兩面旗幟放在一起,就會顯得大小不一,因此,並排懸掛不同比例的國旗,應將其中一面略放大或縮小。
國旗-網路
C. 世界國家國旗
一般星星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地區或政黨階級或是某種象徵
以中國為例,五星紅旗代表共產黨領導的四個階級
美國的星條旗的星星,代表50個州。國旗星星最多的國家
巴西國旗中間的黃色菱形中以南十字星為中心的二十七顆星,代表首都與二十六個州
菲律賓國旗的三顆星代表三大地區:呂宋、薩馬、棉蘭老
巴基斯坦國旗中的五角星象徵光明
越南國旗中的金星跟中國很像,金星代表越南勞動黨以及工人、農民、士兵和、知識分子
緬甸國旗中的白色五角星象徵聯邦永久長存
澳大利亞國旗除米字旗外,最大的七角星代表六個州與一個區,右邊的星星代表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 與紐西蘭國旗很像,四顆星也代表南十字星座。
其他基本跟以上列舉的國旗相似
D. 緬甸國旗的新國旗
綠色代表和平、安寧、草木茂盛、青蔥翠綠的環境,黃色描繪出團結,紅色象徵勇敢與決心。
白星反映出堅強聯邦永恆不墜的意義。 2006年11月10日的一次憲法會議上提出新國旗方案,新國旗由等寬的綠、黃、紅三色橫條帶和左上角一顆白星組成。2007年9月又提出另一個方案,該方案中白星放在旗面中央並被放大,色條排列也變為黃、綠、紅。
2007年9月提議的新國旗包含在2008年緬甸憲法中,並在2008年緬甸憲法公投中獲得承認。政府官員被要求在當地時間2010年10月21日下午3點前降下舊國旗,還傳出要求保證焚毀所有舊國旗的命令。直到國旗更換後不久,國家媒體才宣布採用新國旗。 陸上:民用旗、政府旗、軍旗
海上:民用旗、政府旗 緬甸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國旗,是在貢榜王朝(1700年-1885年)時期,當時的王朝使用一面繪有孔雀的旗幟。
英屬緬甸時期(1824年-1943年),緬甸是英屬印度的其中一個邦,1939年以前使用大英帝國國旗。脫離英屬印度後,採用了英國殖民地通行樣式的旗幟。
日本於1942年入侵緬甸之後,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緬甸國」,於同年8月1日宣告成立。由巴莫出任總統一職;昂山出任國防部長一職。其國旗旗地為黃綠紅三色橫條,中間的圖案是英國殖民時期緬甸的象徵——綠孔雀。這面旗幟與2010年以後緬甸使用的國旗有相似之處。
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六十多年的的殖民統治,緬甸聯邦誕生。採用了新國旗,一直到1974年奈溫頒布新憲法,此旗廢止。
E. 世界各國國旗代碼
AD 安道爾共和國 Andorra
AE 阿拉伯聯激氏合酋長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AF 阿富汗 Afghanistan
AG 安地卡及巴布達 Antigua and Barbuda
AI 安圭拉島 Anguilla
AL 阿爾巴尼亞 Albania
AM 亞美尼亞 Armenia
AO 安哥拉 Angola
AR 阿根廷 Argentina
AT 奧地利 Austria
AU 澳大利亞 Australia
AZ 亞塞拜然 Azerjan
BB 巴貝多 Barbados
BD 孟加拉國 Bangladesh
BE 比利時 Belgium
BF 布吉納法索 Burkina-faso
BG 保加利亞 Bulgaria
BH 巴林 Bahrain
BI 蒲隆地 Burundi
BJ 貝南 Benin
BL 巴勒斯坦 Palestine
BM 百慕大群島 Bermuda Is.
BN 汶萊 Brunei
BO 玻利維亞 Bolivia
BR 巴西 Brazil
BS 巴哈馬 Bahamas
BW 波札那 Botswana
BY 白俄羅斯 Belarus
BZ 貝里斯 Belize
CA 加拿大 Canada
CF 中非共和國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G 剛果 Congo
CH 瑞士 Switzerland
CK 庫克群島 Cook Is.
CL 智利手慶 Chile
CM 喀明薯散麥隆 Cameroon
CN 中國 China
CO 哥倫比亞 Colombia
CR 哥斯大黎加 Costa Rica
CS 捷克 Czech
CU 古巴 Cuba
CY 塞普勒斯 Cyprus
CZ 捷克 Czech Republic
DE 德國 Germany
DJ 吉布地 Djibouti
DK 丹麥 Denmark
DO 多明尼加 Dominica Rep.
DZ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EC 厄瓜多 Ecuador
EE 愛沙尼亞 Estonia
EG 埃及 Egypt
ES 西班牙 Spain
ET 衣索比亞 Ethiopia
FI 芬蘭 Finland
FJ 斐濟 Fiji
FR 法國 France
GA 加彭 Gabon
GB 英國 United Kiongdom
GD 格瑞那達 Grenada
GE 喬治亞 Georgia
GF 法屬蓋亞那 French Guiana
GH 迦納 Ghana
GI 直布羅陀 Gibraltar
GM 甘比亞 Gambia
GN 幾內亞 Guinea
GR 希臘 Greece
GT 瓜地馬拉 Guatemala
GU 關島 Guam
GY 蓋亞那 Guyana
HK 香港特別行政區 Hongkong
HN 宏都拉斯 Honras
HT 海地 Haiti
HU 匈牙利 Hungary
ID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IE 愛爾蘭 Ireland
IL 以色列 Israel
IN 印度 India
IQ 伊拉克 Iraq
IR 伊朗 Iran
IS 冰島 Iceland
IT 義大利 Italy
JM 牙買加 Jamaica
JO 約旦 Jordan
JP 日本 Japan
KE 肯亞 Kenya
KG 吉爾吉斯坦 Kyrgyzstan
KH 柬埔寨 Kampuchea (Cambodia )
KP 朝鮮 North Korea
KR 韓國 Korea
KT 象牙海岸共和國 Republic of Ivory Coast
KW 科威特 Kuwait
KZ 哈薩克 Kazakstan
LA 寮國 Laos
LB 黎巴嫩 Lebanon
LC 聖露西亞 St.Lucia
LI 列支敦斯登 Liechtenstein
LK 斯里蘭卡 Sri Lanka
LR 賴比瑞亞 Liberia
LS 賴索托 Lesotho
LT 立陶宛 Lithuania
LU 盧森堡 Luxembourg
LV 拉脫維亞 Latvia
LY 利比亞 Libya
MA 摩洛哥 Morocco
MC 摩納哥 Monaco
MD 摩爾多瓦 Moldova, Republic of
MG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ML 馬里 Mali
MM 緬甸 Burma
MN 蒙古 Mongolia
MO 澳門 Macao
MS 蒙特塞拉特島 Montserrat Is
MT 馬爾他 Malta
MU 模里西斯 Mauritius
MV 馬爾地夫 Maldives
MW 馬拉維 Malawi
MX 墨西哥 Mexico
MY 馬來西亞 Malaysia
MZ 莫三比克 Mozambique
NA 納米比亞 Namibia
NE 尼日 Niger
NG 奈及利亞 Nigeria
NI 尼加拉瓜 Nicaragua
NL 荷蘭 Netherlands
NO 挪威 Norway
NP 尼泊爾 Nepal
NR 諾魯 Nauru
NZ 紐西蘭 New Zealand
OM 阿曼 Oman
PA 巴拿馬 Panama
PE 秘魯 Peru
PF 法屬玻利尼西亞 French Polynesia
PG 巴布亞紐幾內亞 Papua New Cuinea
PH 菲律賓 Philippines
PK 巴基斯坦 Pakistan
PL 波蘭 Poland
PR 波多黎各 Puerto Rico
PT 葡萄牙 Portugal
PY 巴拉圭 Paraguay
QA 卡達 Qatar
RO 羅馬尼亞 Romania
RU 俄羅斯 Russia
SA 沙烏地阿拉伯 Saudi Arabia
SB 索羅門群島 Solomon Is
SC 塞席爾 Seychelles
SD 蘇丹 Sudan
SE 瑞典 Sweden
SG 新加坡 Singapore
SI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SK 斯洛伐克 Slovakia
SL 獅子山 Sierra Leone
SM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SN 塞內加爾 Senegal
SO 索馬里 Somali
SR 蘇利南 Suriname
ST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Sao Tome and Principe
SV 薩爾瓦多 EI Salvador
SY 敘利亞 Syria
SZ 史瓦濟蘭 Swaziland
TD 查德 Chad
TG 多哥 Togo
TH 泰國 Thailand
TJ 塔吉克 Tajikstan
TM 土庫曼 Turkmenistan
TN 突尼西亞 Tunisia
TO 湯加 Tonga
TR 土耳其 Turkey
TT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
TW 台灣省 Taiwan
TZ 坦尚尼亞 Tanzania
UA 烏克蘭 Ukraine
UG 烏干達 Uganda
US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Y 烏拉圭 Uruguay
UZ 烏茲別克 Uzbekistan
VC 聖文森特島 Saint Vincent
VE 委內瑞拉 Venezuela
VN 越南 Vietnam
YE 葉門 Yemen
YU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ZA 南非 South Africa
ZM 尚比亞 Zambia
ZR 扎伊爾 Zaire
ZW 辛巴威 Zimbabwe
F. 緬甸國旗
緬甸政府在2010年根據2008年通過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有關國家標志的規定,修改國旗圖案。並於2010年10月21日正式啟用新國旗,國旗樣式為黃綠紅三色加一顆白色五角星。外觀為黃綠紅三條線,中間有一顆白色巨大五角星。黃色象徵團結,綠色象徵和平、安寧以及代表青蔥翠綠的國家,紅色象徵勇敢和決心。白色五角星代表聯邦永久長存。
前任國旗採用於1974年1月3日,吳奈溫執政時期。是一面紅底旗幟,左上角為藍底,上有白色十四五角星,象徵十四個行政單位。中間為齒輪和稻的圖案,是工農的象徵。紅色象徵人民的英勇和果敢,白色弘揚了緬甸人純潔的天性和美德,藍色則是和平與統一的象徵。
G. 各國國旗的含義和象徵
蒙古國國旗:紅色象徵歡樂和勝利,藍色象徵忠於祖國。左側黃色圖案是民族自由和獨立的象徵,火、日、月表示人民世代興隆,三角形和長方形象徵人民的智慧、正直、忠於職責,陰陽圖案象徵和諧。
緬甸國旗為紅色,長9英尺,寬5英尺,左上方有一深藍色長方形,裡面的白色圖案由麥穗和齒輪組成,分別代表農業和工業。齒輪外有14顆星圍繞,代表14個省、邦。紅色象徵勇敢,白色象徵純潔,藍色象徵和平。
菲律賓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白色等邊三角形,中間是放射著八束光芒的黃色太陽,三顆黃色的五角星分別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旗面右邊是紅藍兩色的直角梯形,兩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調換。平時藍色在上,戰時紅色在上。太陽和光芒圖案象徵自由;八道較長的光束代表最初起義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八個省,其餘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顆五角星代表菲律賓的三大地區:呂宋、薩馬和棉蘭老。藍色象徵忠誠、正直、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和平和純潔。
巴西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旗地為綠色,中間是一個黃色菱形,其四個頂點與旗邊的距離均相等。菱形中間是一個藍色天球儀,其上有一條拱形白帶。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該國廣闊的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天球儀上的拱形白帶將球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象徵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白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秩序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