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為什麼喜歡日本侵略者

緬甸為什麼喜歡日本侵略者

發布時間: 2023-07-06 04:21:23

1. 為何曾被日本侵略的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並不怎麼討厭日本

確實如此,雖然二戰時期,日本曾侵佔了整個東南亞,但是如今的東南亞人似乎對日本並不反感,也並未對日本的曾經侵略行為和帶來的傷害的表現出如何的憤恨。相反,日本成了東南亞國家嚮往和羨慕的對象,日貨在東南亞更是大行其道。


日寇

第三,則由於日本處心積慮的宣傳。二戰失敗後,日本依靠美國的扶持和朝鮮、越南戰爭的機會,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經濟發展之後,為了洗白自己,也為了進一步拓展日本的利益,日本需要在全世界塑造一個新的、更有利於日本的形象。

日本也深知自己當年的侵略行徑對自己形象的影響,因此,日本一直大量的進行文化輸出,同時處心積慮的在各個國家打造日本的新形象。甚至不惜花費巨資在東南亞諸國進行宣傳引導,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取得成功:在許多東南亞人看來,日本形象頗為不錯,已經沒有多少人將其視為侵略者。

2. 為什麼二戰中被日本侵略的泰國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不怎麼討厭日本呢

40年代初的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此時,日本開始實踐南下政策,在太平洋戰場上連打了幾個勝仗,順利的挺進了東南亞。日本高呼的是」大東亞共榮「口號,美其名曰:亞洲人解放亞洲人,即,同為亞洲人的日本人幫助東亞、東南亞的」同胞們「趕走英美、法國等白人殖民者。

果不其然,這個口號真的打動了不少人,像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殖民地國家出現了不少「聯日抗英」、「聯日抗美」、「聯日抗法」的隊伍。

此時的緬甸,27歲的昂山將軍決定聯日抗英,組建「緬甸獨立軍」,趕走英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大家可以體會到,原來,東南亞的這些國家(泰國除外),跟咱們東亞國家境遇完全不同。

看咱們中國,幾千年來大一統的格局,有著統一的民族、文化認同,沒有被外族大規模侵略殖民過(什麼胡人南下,匈奴入侵,元蒙、滿清其實那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不是這里所說的外族,尤其是滿族,被漢人同化的就剩下兩個遺產——跳大神和」薩其馬「小零食,倒是為現今的影視娛樂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

3. 二戰緬奸為什麼幫助日本殺害中國遠征軍戰俘傷兵

緬甸一直是英國殖民地,日本的到來讓他們看到了獨立的希望,他們希望藉助日本的力量獨立,中國遠征軍是站在同盟國一邊,和部分緬甸人站在了對立面,所以才有這樣的矛盾產生

4. 緬甸與日本關系怎麼樣

只要是中國的鄰居,日本都會買通。

5. 為什麼東南亞國家從來不抗議日本侵略

為什麼東南亞國家從來不抗議日本侵略?
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咱們中國人民和韓國人民就會跳出來抗議日本的侵略歷史,抗議日本不反省歷史,等等。我們滿腔熱血義憤填膺時,卻發現曾經同樣遭受日本侵略的那些東南亞國家都無動於衷,跟沒事人似的。以至於有時我們都懷疑,是不是咱們中國人和韓國人太小題大做了?人家東南亞人怎麼就能忍下這口氣呢?他們咋就這么想得開的呢?
既然這是個歷史問題,那麼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1943年大東亞會議左起:緬甸總理巴莫、偽滿洲國總理張景惠、汪精衛、東條英機、泰國代表萬外、菲律賓總統勞威爾、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領鮑斯)
咱們中國和韓國之所以「鬧的凶」是因為我們自古以來都是獨立國家,從來沒有被外族侵略殖民過(說什麼胡人南下,匈奴入侵,其實那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不是這里所說的外族)。
雖然朝鮮半島那片土地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但我們是尊重他們的人民的,尊重他們的國王的,並且按照十分溫良恭儉讓的禮儀待之,並非入侵。朝鮮人民自然對我們無話可說,再說了每年送幾根高麗參就能換回去一大批黃金珠寶,嘴都笑得合不攏了。所以朝鮮歷史上也從來是在中國的庇佑下愉快地生活著。
可是突然來了日本人,要佔領你的國土,要奴役你的人民,甚至屠殺你的人民,這怎麼行,那還不奮起反抗?不僅以前奮起反抗,就是現在也得討要一個說法,以防曾經的歷史再次上演。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和韓國「鬧的凶」的原因。
再說東南亞,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西方殖民者殖民著,民族意識本就沒那麼強,家國領土意識也沒那麼強。他們的最高理想大概就是擺脫西方殖民。這時候日本人來了,說要建立一個大東亞共榮圈,要趕走西方殖民者,讓亞洲人自己當家作主。儼然一個高大上的解放者形象。
面對來「解放」他們的日本軍隊,東南亞人當然滿心歡喜,滿心歡迎了。我們看到一些老照片上顯示,東南亞人夾道歡迎日本兵,我想這應該是真的,是他們的真實表達。跟日本人非得強迫中國人夾道歡迎那種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體上東南亞人是比較歡迎日本人來「侵略」的,所以日本人對他們不那麼狠,跟對待咱們的那種殘忍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強烈反抗侵略,日本人就更加殘酷地鎮壓、殺害,這就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日本人一看東南亞人不怎麼反抗,那當然好,大家合作愉快。
當然,不是說日本人在東南亞就沒有干過大屠殺的事兒。殘忍是他們的本性,走到哪裡他們都會手癢搞血腥屠殺的。比如日軍佔領新加坡後就殺了很多人,這其中最多的是華人。
最讓日本兵感動的大概是菲律賓了。美軍撤出馬尼拉後,菲律賓人便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於是日軍兵不血刃的進入了馬尼拉。那情景直到現在日本和菲律賓想起可能還感動的眼淚直流。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那時候東南亞人民確實把日本人當成解放者了。
而且在日本侵略期間,東南亞各國很多領導人都是與日本有合作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領導緬甸獨立的昂山將軍,即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組建的緬甸獨立軍就是日軍訓練的,然後他們跟日本人一起與英軍作戰,與中國的遠征軍作戰。
現在在緬甸能找到很多日本軍人的墓碑,甚至緬甸人還把他們當作「再生父母」似的祭奠。而我們的遠征軍因為是幫英軍打仗的,在他們看來就是幫助殖民者奴役他們的。因此在緬甸你絕不會看到當地人祭奠遠征軍的情景。所以啊,有些事情,你真的很難說什麼,仔細想一想,似乎緬甸人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實事求是來說,日本人佔領下的東南亞確實比西方殖民者在的時候要好一點。至少日本人讓更多當地人來參政。如在印尼全部43名議員中,有41名是印尼裔。而在荷蘭統治時期,印尼裔議員只佔議會人數的一半。日本讓東南亞人自己組建政府,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度,除了少數高職位由日本人擔任外,大部分政府官員都是當地人。
你想,幾百年來受到殖民的東南亞人民何時擁有過這等「當家作主」的感覺?日本人一來至少讓他們嘗到了這種甜頭,不管說是真的還是假的,但他們確實實實在在感到了一些變化,感到了一些被解放的感覺。這都是客觀存在的!
我們真不能要求東南亞人民跟我們一起來罵日本,他們真心不那麼恨日本啊。我們與他們所處的位置和出發點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不恨日本很正常,我們恨日本也很正常。畢竟我們是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老國家,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領土意識和家國情懷、文化認同。東南亞畢竟沒有這種高度,所以你不能要求他站在這種高度看問題。

6. 緬甸人為什麼不恨侵緬日軍

二戰期間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
而日軍打著解放亞洲殖民地的名義進攻緬甸,得到了緬甸當地人的支持;日軍還扶持起了緬甸人的政府(只是名義上的,各個部門都是日本顧問說了算)。
在初期日軍的軍紀還能維持的時候緬甸人還是比較服從日軍的。但是當戰爭後期日軍開始劫掠百姓補充後勤之後,緬甸人才知道他們是引虎驅狼。

7. 日軍為何進攻緬甸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東北與中國接壤,西北和印度相鄰,東南和泰國、印支交界,西南瀕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是中南半島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1885年起,緬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改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緬甸是東南亞惟一未被佔領的國家。成為同盟國在亞洲大陸的南翼屏障。從仰光到昆明的中緬公路是美國向中國國民黨政府運輸戰爭物資的惟一陸上通道。

進攻緬甸是日軍在東南亞發動進攻期間所進行的最後一次戰役。由於兵力不足,日軍大本營指示南方方面軍,在南方作戰期間,首先相機奪取緬甸南部的航空兵基地;當作戰告一段落後,在情況許可的范圍內,再繼續發動進攻。日軍佔領緬甸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大陸屏障,截斷美、英對中國國民黨軍隊進行補給的中緬公路交通線,以便早日結束中國戰場的軍事行動;同時,進逼印度,促使其脫離英國。擔負對緬作戰的兵力是陸軍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陸軍中將,下轄第33師團和第55師團,共3.5萬餘人。開戰後增至4個師團,6.3萬人。支援作戰的飛機564架。為了進攻緬甸、控制泰國,日本第15軍於1941年12月8日在曼谷登陸。12月19日,日軍一部進入緬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地區,奪取了3個機場,切斷了英軍從印度、緬甸對馬來亞的空中支援。此後,日軍加緊構築道路,加強偵察,組訓緬甸反英親日分子,厲兵以待。

英國在戰前認為日本不會進攻緬甸,只把緬甸作為美、英對新加坡和中國進行陸空補給的中轉站。因此,緬甸在英國的防禦體系中未被重視,它曾先後隸屬印度司令部、新馬司令部、南亞盟軍司令部,最後又歸屬了駐印英軍,但緬甸的防禦始終未能建立。1942年初,盟軍在新、馬、菲和荷屬東印度地區相繼失敗之後,緬甸這個南亞大陸的前哨屏障的作用才被重視起來,但已為時過晚。當日軍向緬甸大舉進攻時,英國的防禦兵力只有1個印度步兵旅、1個緬甸步兵旅和一些分隊,另1個印度旅還沒有到達。總兵力只有2.6萬人。部隊都組建不久,裝備訓練不足,戰鬥力很弱。支援作戰的有美、英各1個戰斗機中隊,共有飛機36架。英國在印緬戰區已無兵可派。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英首相丘吉爾要求澳大利亞把正從非洲調回的1個師改道運至仰光。但澳政府認為,由於荷屬東印度地區被佔領,澳大利亞本土已岌岌可危,因而拒絕了丘吉爾和羅斯福的強烈要求。當時,緬甸之戰已經開始,英國轉向蔣介石求援。

中國國民黨政府應英國政府的請求和為了保持中緬公路的暢通,同意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但交涉過程頗為曲折。自1940年日本侵佔海南島和印度支那,切斷了中國經南海和印支的海、陸對外交通之後,中國國民黨政府對緬甸通道的安全日益擔心。1941年2月,國民黨政府派遣一個高級軍事代表團赴緬甸、印度和馬來亞進行考察,探討和英國聯合保衛緬甸問題。但英國顧慮較多,不願擔負中國遠征軍的後勤供應。1941年夏,韋維爾以印緬戰區總司令的身份到重慶活動時,蔣介石曾當面提出派遣部隊入緬和英國部隊共同保衛緬甸,但韋維爾態度消極,強調中國軍隊以防守中緬、中老邊界為宜。蔣介石對此大為不滿。1941年12月下旬,中國國民黨政府和英國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准備先以3個軍入緬作戰。但英國一直不同意遠征軍提前入緬,雙方爭執多時,中國遠征軍歷經三次動員和變更行動時間,直到仰光不保,英國才最後同意中國軍隊入緬作戰。國民黨遠征軍統稱「中國遠征軍第1路軍」,先由衛立煌任司令,後改派羅卓英為司令,杜聿明為副司令,下轄3個軍;即第5軍,軍長杜聿明兼;第6軍,軍長甘麗初;第66軍,軍長張軫。在中國遠征軍入緬前後,英國、美國和中國國民黨政府又在指揮權問題上爭吵不休,各有打算,最後同意由英國的亞歷山大上將和美國的史迪威中將實行雙重領導,蔣介石也在幕後指揮,實際仍是各行其是,嚴重地影響了遠征軍的作戰。

1941年12月23日和25日,日軍對仰光猛烈空襲。1942年1月4日和19日,日軍2個師團從泰國向緬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發動進攻,至1月31日,佔領了毛淡棉及其以南地區。此後,日軍急速向仰光推進,於2月21日渡過薩爾溫江,突破了英軍在米鄰河和錫唐河的防禦,英印守軍第17印度師只餘下3000餘人棄械逃回東吁。日軍於3月4日前到仰光東北的勃固,仰光受到嚴重威脅。3月6日,緬甸戰區新任司令亞歷山大上將下令撤出仰光。此時日軍已對仰光形成包圍之勢,幸而北面日軍機械地執行命令,在達成合圍之後,沒有等待接替部隊的到來即自行撤離,仰光守軍得以僥幸撤出。3月8日,日軍進入仰光時,該市已是一座空城。

日軍佔領仰光後,海上補給得到了保障,經短期休整補充,並得到2個師團的增援後,分三路向曼德勒推進。右翼第56師團經勃固、東枝,直插臘戍,以切斷英軍和遠征軍的退路;中路第18、第55師團沿鐵路向曼德勒進攻;左翼第33師團沿伊洛瓦底江向卑謬、仁安羌進擊,以佔領仁安羌油田,從左側包圍曼德勒守軍。由仰光撤出的英軍邊打邊退,戰鬥力已大為削弱,至4月初英軍約6萬人在曼德勒以南240公里防守一條由西至東的防線。英軍東側由中國遠征軍防守。其中第6軍防守景棟、孟迤地區,第5軍防守東吁至曼德勒一線,第66軍為預備隊。第5軍先遣部隊第200師於3月7日開抵東吁後,立即掩護英軍退卻,並抗擊北進的日軍。雙方激戰12天,日軍傷亡較大,這是日軍人緬以來遇到的最頑強的抵抗。由於遠征軍上層指揮混亂,守軍得不到有力增援,於3月29日棄守東吁。左路日軍3月23日佔領緬甸南部主要機場勃生,從此英軍失去了空中掩護。4月中旬,日軍佔領卑謬後,逼近仁安羌,並對該地英軍形成包圍。英軍緊急要求駐守曼德勒以南的中國遠征軍前往解圍。第66軍所屬第38師1個團擊退了日軍,使英軍七千餘人,其中包括英軍司令亞歷山大安全轉移。4月下旬,佔領東吁之日軍又攻克東枝,並換乘汽車向深遠後方臘戍猛插,於29日攻佔臘戍,從而切斷了遠征軍和英軍的退路。至此,英軍和中國遠征軍未能實現在曼德勒以南與日軍會戰的企圖,部隊被迫後撤。5月1日,曼德勒失守,英軍丟棄了大量武器裝備,爬山越嶺,歷盡艱辛,退至印境阿薩姆邦的英帕爾。中國遠征軍一部進入印度的利多,大部退回國內。遠征軍在撤退中組織指揮混亂,給養缺乏,又兼雨季已到,山洪暴發,蚊蠅螞蟥為害,疾病流行,部隊非戰斗減員比作戰傷亡還大。日軍圍追堵截,西路到達親敦江以西,東路佔領了八莫和密支那,並進入中國雲南境內,於5月10日佔領騰沖,前出至怒江西岸,雙方沿江兩岸對峙。至此,日軍已達成其作戰目的。這次戰役英軍傷亡約1.3萬人,中國遠征軍傷亡約3萬餘人。日軍傷亡4600餘人。

日軍在進攻緬甸的同時,為了保障緬甸的海路補給,於1942年3月23日,以陸海軍一部佔領緬甸南端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英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對日本的進攻能力估計不足,在新、馬、緬都吃了大虧。新加坡失守之後,印度洋門戶洞開,印度、錫蘭失去屏障。英國十分擔心東印度洋這兩個殖民地的安危,在緬甸兵力非常缺乏的情況下,立即動員了6個旅防守錫蘭,還於3月間在錫蘭成立一支新的艦隊。日軍深怕英國海軍勢力的增長危及它由海路向仰光的增援,於1942年4月5日和9日出動了由南雲指揮的第1航空艦隊為主的機動編隊,對錫蘭科倫坡港和亭可馬裏海軍基地進行了空襲,共擊沉英軍輕重巡洋艦5艘、航母和驅逐艦各1艘,擊落飛機約90架,同期還在孟加拉灣等海域擊沉艦只30餘艘。英國在遭受襲擊之後,將東方艦隊主要力量撤往東非,實際上除了非洲東部海岸以外,全部放棄了印度洋。英國以焦慮的心情擔心日本會在掌握印度洋制海權之後,大舉進犯印度大陸。但日本這時已成強弩之末,力量有限。日艦隊解除了對仰光的海上威脅之後,已收兵回營。其陸上兵力的擴張能力亦達極限,再也無力佔領錫蘭、特別是印度這樣的大國了。

在太平洋戰爭第一階段作戰中,日軍實施戰略進攻,達到了預期目的。盟軍處於戰略防禦,遭受了嚴重的挫折。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打敗了美、英、荷在遠東的部隊,相繼佔領了泰國、香港、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以及西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島。強占的土地面積達380萬平方公里,人口1.5億。日本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戰前周密准備,開戰時集中兵力實施突然襲擊,一舉奪取了海空控制權,海戰力求速戰速決,不間斷地實施登陸和進攻戰役,從而使同盟國完全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