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阿奴律拓王生活在什麼時候
Ⅰ 歷史上緬甸的阿育王是誰
阿奴律陀因大力護持佛教而被尊稱為「緬甸的阿育王」。他與莽應龍、阿瑙帕雅一起被稱為緬甸「三大民族英雄」,是緬甸蒲甘王朝的創建者。
阿奴律陀是混修恭驃之子,即位後,先後征服了南部的打端、西部若開族的阿拉干王國,並和北方的南詔國維持和平均勢,統一群雄割據的局面,為蒲甘王朝奠定了基業。當時王朝的領域,北起八莫,南濱大海,東部統領撣族諸部,西臨北阿拉干,是緬甸最早統一的王國。
公元1071年應錫蘭王之請,阿奴律陀派遣多名高僧攜經典至錫蘭講經弘法。在遠征波帝迦耶國時,又接受國王呈獻的公主和許多工匠,其威信超越緬甸國境。公元1077年阿奴律陀去世。
Ⅱ 東南亞佛教詳細資料大全
佛教傳入東南亞,最早的地區應在今日下緬甸之卑謬或泰國中部之佛統。古代東南亞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興廢交替,以南傳上座部勢力較大。西元七世紀末,下緬甸、泰國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蘇門答臘則在婆羅門教支配下。十二世紀,錫蘭大力改革佛教,統歸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後二百年,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均弘揚以錫蘭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國文化薰陶,受傳大乘佛教。至於馬來西亞、爪哇、蘇門答臘則始終婆羅門教、大乘、小乘佛教並行,迄十三世紀,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傳入後,傳統宗教亦隨之覆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東南亞佛教
- 外文名 :Buddhi *** in South East Asia
- 傳播范圍 :高棉、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
- 史料記載 :《南州異物志》、《太平御覽》
- 派系 :南傳上座部
- 時間 :公歷紀元前後
東南亞佛教概述
東南亞佛教(Buddhi *** in South East Asia) 以南傳上座部為主的佛教。主要傳播於寮國、高棉、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區。據有關史料記述,公歷紀元前後,上座部佛教已在東南亞流行。《太平御覽》引萬震著《南州異物志》稱:「林陽在扶南西七千餘里,地皆平博。民十餘萬家,男女行仁善,皆侍佛。」《水經注》引竺枝著《扶南記》中也有「扶南舉國事佛」的記述。扶南即高棉的古稱。2~6世紀,東南亞佛教已很隆盛。比佛教傳入更早的婆羅門教,經與佛教文字並存和融和的階段之後,雖為佛教所取代,但對佛教的影響仍然存在。婆羅浮屠、吳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以及其它一些寺廟建築、佛像雕塑和佛事儀式,都帶有一定的婆羅門教色彩。十世紀以後,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國家封建領主的推崇和提倡,並加強了同錫蘭(今斯里蘭卡)的聯系,互派僧侶留學,根據巴利語音序創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寫定音譯巴利三藏典籍,確定了摩訶尼迦耶和達磨育特兩派僧王制度,佛教被尊為國教,在大眾中產生了深刻影響。18世紀到現代,泰文、緬文、高棉文、寮國文的巴利三藏音譯編纂工作逐漸完備,並進一步將部分經卷譯為本民族文字,使上座部佛教得以更加廣泛地流傳。東南亞佛教實況
寮國
1世紀初期,大乘佛教和婆羅門教曾一度流行於南部地區。14世紀中葉,由高棉傳人上座部佛教,被尊為國教,並確立了達磨育特和摩訶尼迦耶兩派僧王制度。16~17世紀,曾一度成為東南亞的佛教中心,修建了許多寺塔,雕塑了佛像,創立巴利語佛教學校和實行僧侶考試制度。19世紀末,淪為法國殖民地後,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寺塔被毀經像被劫僧侶慘遭殺戮。隨著20世紀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佛教又出現復興的氣象,成立全國統中的佛教組織機構,整理出版了寮文巴利三藏典籍,並恢復以寺院為主的巴利語教學的教育中心制度。 寮國:寮國史上載有佛教信仰始於法昂王之建立南掌國(十四世紀中葉)。十五世紀初,拍耶三成泰王曾建寺提倡佛學,並鑄巨大青銅佛像供奉於摩那蘭寺 (Wat Manorom),今此寺已毀,佛像僅存頭、胸部。悉達提拉王於一五六六年造大舍利塔(Dha^tu Luang),寮語稱為寮塔,高三層,為寮國歷代最偉大之建築物,十九世紀末曾遭盜匪損毀,至一九三零年方重修。一九五九年,寮國 *** 公布寮國僧伽法例,規定僧尼須服從僧王。今全境內有佛寺千餘所,僧人最多時達一萬二千名,古都琅勃拉邦附近之富士寺為佛教中心,寺中供奉錫蘭於十五世紀所鑄重四七八公斤之金佛像;距古都以北二十公里處有北墟洞,有『萬佛洞』之美稱,每年佛誕節,寮王均親臨舉行浴佛盛典。首都永珍有華僑所創中寮佛教社一處。(參閱『寮國佛教』5975)高棉
早期的宗教信仰,除了原始的拜物教和精靈崇拜外,在公歷紀元前後,即深受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影響。5~6世紀時,大小乘佛教開始傳人。由於同中國和印度的貿易往來頻繁,大乘佛教得到較大的發展。其間高僧迭出。碩學沙門到中國傳教、譯經者不乏其人,如6世紀上半葉,即有僧伽婆羅和曼陀羅仙等人。9世紀後,已成為東南亞的佛教中心,但印度教也並行不衰,9世紀末創建、12世紀完成的吳哥城以及以後建立的吳哥窟大伽藍;即為兩教混合在寺廟建築上的反映。此後,由於受到外族的影響,大乘佛教和印度教趨於衰微。14世紀中葉之後,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傳人高棉,逐漸推行兩派僧王制度,並定為國教。國王為佛教的當然護持。20世紀初葉,高棉人民在反抗法國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斗爭中,雖然許多佛寺受到破壞,但佛教仍有一定的發展。很多僧侶參加反殖民主義的斗爭,創辦了巴利語學校、西哈努克大學和佛教研究所,出版了高棉字母的巴利語三藏典籍和高棉文譯文的部分上座部經論。 高棉:舊稱扶南、真臘、柬甫寨,系以印度文化為主體,位於中南半島南端之小國,其語文即自梵語、巴利語轉成。佛教之傳入,最遲在西元三世紀扶南時期,彼時所譯經典以梵文系佛典最多;六世紀以後,婆羅門教與佛教並行;十二世紀末,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Ⅶ)時代,佛教臻於顛峰狀態;十三、四世紀頃,南傳佛教傳入。泰國
古稱暹羅。從那坤巴通發掘出的佛教文物和寺塔遺址判斷,早在公元前,已有小乘佛教的傳人。以後,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才由印度傳人南暹羅及其沿海鄰國。11世紀,緬甸的阿努羅陀王朝崛起,其勢力擴展到暹羅北部和中部的許多地區,阿努羅陀王篤信小乘佛教,並大力支持其發展傳播。因此,小乘佛教又一度在暹羅特別是北部地區流行。13世紀中葉,泰族在速可台建立了獨立的部族國家,勢力逐步向南擴張,將南暹羅地區納入其統治范圍,並接受流行於這個地區的大乘佛教。同時,帶有婆羅門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儀式,也逐步為泰國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此前,錫蘭曾於12世紀時舉行佛教第七次結集,整頓僧團組織,嚴肅戒律,使上座部佛教在錫蘭臻於隆盛。當時北暹羅地區的一些部族國家,都派遣比丘前往學習,並傳人具足戒儀式。速可台王朝建國初期,錫蘭教派勢力,已擴展到南暹羅地區,並在那坤室利塔瑪羅陀建立錫蘭派傳教中心。速可台王朝第三代君主拉馬康亨,曾迎奉錫蘭僧團到都城弘揚教義,使錫蘭教派得以流行,而大乘佛教卻退居次要地位。此後,佛教在封建君主的護持下,逐漸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幾成全民信仰,滲透到日常生活習俗之中。速可台王朝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曾一度出家為僧,開創了泰國國王必須在一定時期內出家為僧的先例。他於1361年迎請錫蘭高僧,用上座部佛教統一了本國的宗教。 1767年,大城王朝的阿瑜陀耶為緬甸攻陷時,王宮和各寺院所藏典籍及經像文物,均毀於兵火。吞武里王朝建立後,國王鄭昭下令收集佛教文獻,匯集整理保存,但不久鄭昭被殺身死,此項工作遂告停頓。曼谷王朝建立後,拉瑪一世繼承鄭昭未竟的事業,於1788年召集230名碩學比丘和30名皇家學者,對已收集的三藏典籍進行整理編定,此即泰國佛教史上的第九次結集,編定的三藏名為「結集版三藏」或「皇家版三藏」,總計288篋。在拉瑪四世統治時(1851~1868),對佛教進行了改革,在上座部內出現了一個要求嚴格遵守戒律的派別,稱為「正法派」而把傳統的佛教稱為「大眾派」。這兩派在教理上沒有重大差別,只在遵守戒律方面有所寬嚴。現泰國佛教主要是這兩派。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王在位時(1868一1910),提出將全部三藏付印的計畫。付印前,不僅對泰文本作了詳盡的校訂,還和高棉文、僧伽羅文及孟加拉文進行了比勘,於1893年出版,共39卷,印行1000部。這次編印的泰文藏經,尚遺小部經8種未曾編入。1925年拉瑪七世繼位,遵照其兄拉瑪六世遺囑,重編泰文三藏,收錄所缺的小部各經,編為45卷,於1928年全部出版。現泰國有90%都是上座部佛教徒。 (三)泰國:佛教傳入泰國,最早可上溯自阿育王時代,彼時所傳為上座部佛教,接受者系高棉先族而非現代泰族。西元八世紀,大乘佛教自印尼、高棉傳入,現存之猜耶(Chaiya)佛塔、六坤原形石塔(後曾加修成錫蘭式)及混合金屬所鑄之觀世音菩薩像等,均系當時之鉅構。十一世紀,泰國北部受緬甸蒲甘佛教之影響,信仰上座部,自素可泰城(Sukhothai)南部以下,則仍信仰大乘佛教。拉瑪四世(1851~1868 在位)時代敕造佛統大塔,至拉瑪六世始告竣工,高約120公尺,周圍約240公尺,為今日泰國最大之佛塔。今泰國約有大小佛寺二萬一千所,巴利文佛學院四百餘所,泰文佛學院近六千所,學生十八萬人。百分之九十九的泰人為佛教徒,僅泰南與馬來西亞接壤處有少數穆斯林。每年有三次佛教紀念日,即六月之衛塞日、三月之摩迦日與七月之初安居日。此三日全國皆放假。我國於此亦有十五個華僑佛教社從事佛教事業與修持。(參閱『泰國佛教』4146)緬甸
佛教傳人較早。根據《島史》記載,印度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曾派須那與憂多羅兩位長老到金地傳教,有人認為金地即今之下緬甸塔通地區,但此說不能認為確鑿的史實。公歷紀元前後,從東南印度到緬甸有航路可通,錫蘭與緬甸的交通通過東南印度為中心而發展起來,因此錫蘭的上座部佛教大概是通過海道傳人的。據驃族(緬甸族一支)古都卑謬發現的碑文記載,5世紀時,錫蘭已流行上座部佛教。6世紀後期,佛教密宗的阿闍利耶教,叉傳人緬甸的蒲甘地區。11世紀中葉,蒲甘王朝阿努陀羅王統一緬甸全境,他排斥了阿閡利耶教,立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尊阿羅漢長老為國師;1058年始創緬文字母,音譯了上座部佛教三藏典籍,奠定緬甸上座部佛教的基?4撕竺宓櫫醭?浼婦?淝ǎ??恢斃歐罘鸞獺?3世紀末,蒲甘王朝崩潰,緬甸出現了南北朝分立,但南北朝都信奉佛教,北方在阿瓦大造寺廟佛塔,南方也修建大金塔。此後歷代國王都將大金塔增高,並敷金箔,增設回顧,形成現代所見的形態。18世紀中葉,緬甸南北朝為雍籍牙王朝所統一,佛教十分繁榮。這個王朝的孟雲王在明恆費時l1年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磚塔和一口大鍾。12~19世紀末,僧伽羅僧伽派和末羅姆摩僧伽派逐漸分裂,形成善法派、瑞琴派、門派等。1871年,明頓王曾召集備派長老2400人於曼德里舉行第五次結集,重編緬文巴利三藏,後將全部經典刻在729塊大理石碑上,以垂永久。隨著20世紀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緬甸僧侶建立了佛教組織,參與反英殖民主義的斗爭。緬甸獨立後,曾於1956年釋迦牟尼涅盤2500年紀念時,邀請各國佛教界代表,舉行了有2500人參加的第六次結集,校勘上座部緬文巴利三藏,印行結集版藏經51卷本。1961年,宣布佛教為國教,繼又取消國教的地位,執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目前緬甸佛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0%以上。 緬甸:佛教傳入緬甸,有信史可征者,約在西元五世紀以後。十一世紀阿奴律陀王即位於蒲甘,締造佛教之黃金時代。彼時建有瑞喜宮寶塔,塔內藏有自錫蘭迎入之佛牙,自卑謬請入之佛前額、鎖骨,因此至今香火極盛。十八世紀緬王孟隕建立當時世界最大之敏貢佛塔,今仍供奉有清高宗所齎送之佛舍利一顆。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緬甸受英人統治,佛教遭到漠視,唯仍有緬甸佛教青年會成立於一九○六年,號召獨立。今日緬甸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伊斯蘭教、印度教各百分之三,基督教百分之二,其他百分之二。佛教徒只有比丘、沙彌、信士男、信士女,並無比丘尼、沙彌尼、正學女,全國佛寺共有二萬余所。(參閱『緬甸佛教』6120)印度尼西亞
在公歷紀元前後,印度尼西亞是海上交通的要沖,居民都為印度人,主要信仰婆羅門教。5世紀初,法顯去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及爪哇)時,據他著的《佛國記》所載,當地盛行婆羅門教,但亦有少量的佛教。稍後,印僧求那跋摩赴華,路經闍婆時,已見佛教甚為流行。據中國史籍《宋書》、《南史》和《梁書》的記載,5世紀中葉至6世紀上半葉,蘇門答臘、爪哇和巴厘等地已廣信佛法,崇仰三寶。7世紀末,在蘇門答臘地區建立了室利佛逝王國。中國高僧義凈往返印度時都在此落腳,據其所述該地大小乘並舉;但從出土的文物看,密教系的觀世音菩薩和多羅菩薩信仰也很普遍。8世紀初,到中國的印度高僧金剛智,曾在室利佛逝滯留,不空即在闍婆拜金剛智為師。可見8世紀前後大乘佛教特別是密教一系在室利佛逝十分流行。8世紀以後佛教由室利佛逝向馬來半島發展,當地王室都信奉密教,在馬來半島建交了大批密教寺院,民間亦多信奉者。 5世紀以後佛教在爪哇廣為流傳。8—9世紀,在中爪哇建立的夏蓮特拉王朝諸王,都信奉大乘拂教與印度教混合的密教,建立了很多寺院,如世界馳名的婆羅浮屠大寺,高達十層,代表十法界,石砌迴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庄嚴雄偉,是世界美術史上的奇觀。 10世紀初,室利佛逝的高僧編集了著名的佛教教義書《聖大乘論》。13世紀庚-安祿在東爪哇創建的新訶沙里王朝和14世紀韋闍耶建立的滿者百夷王朝都信奉佛教。爪哇佛教是大乘密教和印度教濕婆派的混合物。他們把佛陀和濕婆看作一體,在崇拜的對象中雜有印度教的很多神祇。15世紀伊斯蘭數傳人爪哇後,佛教和濕婆派的信仰逐漸衰落,以致絕跡。 印尼:西元五世紀初,爪哇已有不少佛教徒,法顯訪問該島時(414),婆羅門教正盛而佛教方興。六世紀,佛教正式傳入蘇門答臘、巴鄰旁,後者且為東南亞諸小島國研究佛法之 重鎮,常住僧侶千人以上,可媲美印度那爛陀寺,當時南海諸國皆信奉上座部,唯此處稍有大乘。七世紀時,室利佛逝帝國興起,全國上下普遍信仰佛教。八世紀時,孟加拉佛教徒同時亦引入密宗,直至十二世紀,密宗始衰。十五世紀荷蘭人入侵後,佛教備受摧殘,僅靠華僑所建寺院維系生機。二次大戰後,佛教復甦,一九七一年,信徒已在一千萬人以上,寺院三百餘所。(參閱『印尼佛教』2204)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約西元二世紀時,佛教傳入馬來西亞,至十五世紀,始終與婆羅門教並盛。麻六甲王朝自十五世紀起,提倡伊斯蘭教信仰,佛教日衰。近一百年來,由於華僑佛教徒與南傳佛教徒之再度移入,佛教方有復興之趨勢。一九五九年,馬來西亞佛教會(後改稱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成立於檳城,出版無盡燈月刊,努力弘闡佛法。此外並設菩提國小、中學、佛教義學以教育青年佛子。我國圓瑛、會泉、會機、法舫等諸師並曾先後於怡保佛教會弘法。佛教刊物除華報、星 無盡燈外,尚有中國報、光檳報等,每月特刊『佛學』一次,藉以宣揚佛法。(參閱『馬來西亞佛教』4343)新加坡
新加坡,為一九五九年獨立之華人國家,人口二百餘萬。太虛大師於民國十五年(1926)曾於此建立中華 佛教會,目前最興盛之道場首推光明山普覺寺,每次法會參加者均在數千人;最大之叢林為雙林寺,頗有中國大陸叢林之風。另創辦有女子佛學院,生活、思想教育均獨立於寺院之外,此點迥異於台灣之佛學院。(參閱『新加坡佛教』5466)菲律賓
菲律賓是遠東唯一之天主教國家,然自西元八世紀至十三世紀,佛教曾隨著印尼室利佛逝帝國之勢力傳入此地,從今菲人土語中尚保存若干梵語成份,即可資證。惜除少數之佛像出土外,佛教並未在菲律賓文化上產生任何影響。民國二十年,華僑組織旅菲中華佛學研究會,乃菲島最早之佛教團體,曾出版『海國伽音』,惜僅一期,並建大乘信願寺以弘揚正法。除信願寺外,馬尼拉市區有普陀寺、宿燕寺,皆為中國寺院之分院。近代菲律賓佛教均隨華僑而來,故迄今亦大多流行於華僑之間。(參閱『菲律賓佛教』5259)越南
佛教傳入越南,至遲在西元二世紀。此後至十世紀前半為佛教移入期;自十世紀後半至十四世紀末為發展期,其中十一至十三世紀初之二百年為鼎盛時代。佛教在越南始終有賴於王室之保護與提倡,又雖受中國影響,然義學並未能生根,故越南佛教之特色僅限於盛行我國南方之禪宗支系,教義理論上並無宏大之發揮與表現。十五世紀以後,明朝文化移植,儒學、文學並盛,道教、喇嘛教兼行,佛教獨衰,此後,佛教混合了儒道思想。寺院建築貌似中國,正殿中央備有五六段壇台,最前列通常供奉佛之誕生像,左右為阿難、目犍連二尊者,其它另供奉有儒家諸聖及道教諸神等。除南部曾受上座部佛教影響外,大多數均為北傳形式,經典亦多中國文字。一九六三年,南越吳廷琰政權企圖利用政治權力迫害佛教,導致廣德等七位僧尼自焚殉教。後又經楊文明、阮高棋、阮文紹等之統治。一九七五年,美軍撤退,越南亦隨之淪亡。(參閱『越南佛教』5278)
Ⅲ 緬甸佛教的起源
根據當地出土的文物,約可推定上緬甸是北印度的文化系統,下緬甸文化則是來自南印度。有關緬甸的宗教,首先傳入的是印度的婆羅門教,稍後佛教由孟加拉、奧立沙等地傳入。最初傳入緬甸的是上座部佛教,西元十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及密教才開始傳入。
在十一世紀以前,緬甸有一種「大乘阿利僧派」存在,這一派的僧眾,身著藍色法服,蓄發,認為如果造惡,只需念誦救護咒,就可不受因果報應。可以說,這一派較印度性力派更為極端,他們是阿奴律陀王之前,西元一〇四四年,阿奴律陀統一全國,建都蒲甘,稱為蒲甘王朝(一〇四四至一二八七),一〇五七年,征服打端,請回比丘、三藏聖典、佛舍利、寶物等,又由高僧阿羅漢( Arhant )領導改革僧團,虔誠信仰上座部佛教,原先的大乘佛教、密教、婆羅門教逐漸消失。不久,在蒲甘修建瑞德宮佛塔,歷經兩代才完工。錫蘭國王毘舍耶婆訶一世曾遣使到緬甸,求賜三藏,請派僧團,一時緬甸成為南傳佛教的中心。
Ⅳ 緬甸興盛時期的蒲甘王朝,它為緬甸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緬甸興盛時期的蒲甘王朝統一了緬甸,統一了緬甸的文字。並且在文化和宗教上面蒲甘王朝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小乘佛教確立了在緬甸的統治地位,並且新建了很多的寺廟。為後世留下了眾多的佛教文化資料。對緬甸的文化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蒲甘王朝初期大量使用孟文。緬文系根據孟文發展而來。已發現的最早的緬文碑銘,是1058年的雷謝德碑。12世紀後,緬文成為緬甸最重要的文字。但由於小乘佛教的經典都用巴利文寫成,僧侶研習經典仍必須學習巴利文。蒲甘的寺塔中有大量佛像和壁畫。
Ⅳ 為什麼說去緬甸要趁早
蒲甘經歷滄桑歲月900多年,歷史變遷和地震災害已使它的昔日輝煌不再,但今天仍保留著的約2000座大小佛塔和佛教遺跡,正見證著歷史,吸引著遊人。
蒲甘最初是由19個村落匯集成的小鎮,古稱「阿利摩陀那補羅」。
公元849年,頻耶王在蒲甘築城,建城門12座,並挖護城河相圍。
1044年。阿如律陀王在這里創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
來到這里,你會不禁回想起吳哥窟青灰色的磚石,但這里沒有遮天蔽日的大樹,也沒有如此巨大的破敗宮城,卻一直如其名辦美好、神聖。
從此,蒲甘開始成為歷代蒲甘王朝的京都。當時,阿奴律陀王篤信佛教,他在征服緬南部直通王國時曾獲32部《三藏》經、300名高僧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多人。於是他開始在蒲甘大造佛塔,蒲甘亦遂之成為緬甸文化、宗教的聖地之一。
漫步在約25平方公裡面積的古城蒲甘,處處可見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頭巷尾。真可謂:「出門見佛塔,步步遇菩薩」。據統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後建造的佛塔就達萬余座,故蒲甘也被稱為「萬塔之城」。數百年來,雖歷經戰火兵災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餘座。
現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容華貴。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千姿百態,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餘;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薈萃」、「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
據緬甸考古調查局1973年登記共有2217座佛教建築物。僅僅這2217座佛塔,就已經足以震撼人心了。這些造型各異的佛塔,記載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它們使蒲甘成為同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尼的婆羅浮屠齊名的東南亞三大奇跡之一,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朝拜。
蒲甘是一個「建築藝術保護區」,包括了老蒲甘、裊烏、明南村和新蒲甘等幾個地區。老蒲甘是其中最重要的地區,她就在伊洛瓦底江的轉角處,這塊三角形的區域集中了阿南達、施維谷機等保存得最好的十幾座廟宇,蒲甘的博物館也在老蒲甘。
為有效地保護蒲甘文化遺產,1994年,緬甸成立了以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秘書長欽紐中將為首的緬甸文化遺產挖掘保護中央委員會,並把蒲甘地區劃分為古代建築區、古代丘陵區、保護區和接待遊客的旅館區。
Ⅵ 請簡要概括緬甸歷史的幾大部分
蒲甘王朝(1044年~129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阿朗西都國王(1111年~1167年)在位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鼎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緬中行省
(1286年~1290年)
1286年,中國元朝設置「緬中行省」(又稱「征緬行省」)。1290年緬中行省撤消,但之後的蒲甘國王幾乎都是元朝的傀儡。
後來緬甸分裂,撣族和孟族分別在緬甸東部和南部建立勢力。
東吁王朝
(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之後莽應龍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交戰而耗盡國力,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
(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1875年,西部克倫尼邦被確認為主權國。
殖民時期
(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
1885年,英國發兵滅緬甸,並入大英帝國所下屬的印度,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中國清朝政府命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
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英緬戰爭,中國被迫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中國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支配權,但緬甸對中國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貢。至於中緬邊境未定界,應由兩國會商勘定。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伊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890年~1947年,撣邦、佤邦成為大英帝國的保護國。克欽邦、欽邦則為分開的行政區。
1894年,薛福成在倫敦與英國簽訂《中英滇緬商務條款》。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
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自治。緬甸脫離英屬印度,成為大英帝國的緬甸本部(英屬緬甸)。
1942年5月,二戰,日本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傀儡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
1942年,昂山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及中國遠征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
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傀儡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
1944年,日軍在戰場節節敗退,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
1945年,全緬抗日勝利,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
民主化歷程
1947年,眾撣邦、克欽邦、欽邦及緬甸本部於撣邦境內彬龍(也譯為班弄)小鎮上,簽署《彬龍協議》,協議之目的為:聯合緬甸、撣邦、克欽邦、欽邦等,聯合向英國爭取獨立。
1947年7月,昂山將軍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繼續領導獨立運動。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國60多年的殖民統治,緬甸獲得獨立,蘇瑞泰為首任緬甸總統。
1948年~1958年,以吳努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為緬甸聯邦的執政黨。
1958年~1960年,吳奈溫將軍強迫吳努讓其成立「看守政府」。
1960年~1962年,吳努的緬甸聯邦黨(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廉潔派改名)在1960年緬甸大選獲勝而執政。
Ⅶ 緬甸的古代史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Ba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Aung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Ⅷ 宋代中國與蒲甘有什麼文化交流
公元10至11世紀,對中緬兩國來說,都是重要的轉折時期。在中國,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統一了中原和東南沿海地區,政治中心南移。北方的陸上交通因受遼、金、西夏所阻,對外聯系只好以海上交通為主。但同時,宋王朝也加強了從西南途經緬甸的陸海兩路交通,從而與東南亞、南亞和西亞各國有了更多的經濟文化交流。當時,緬甸國王阿奴律陀也把分裂割據的緬甸統一了起來,建立了以蒲甘(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為中心的蒲甘王朝。由於其北方的雲南有段氏大理國相隔,蒲甘要與宋朝中央政權打交道,就必須通過大理,一旦受阻便不能自由往來。在這種情況下,海上交通對於兩國來說就變得重要起來。公元1057年,阿奴律陀在攻佔了下緬甸孟族的直通王國之後,控制了地處東西方海上要沖的直通和丹那沙林沿海地區,並開始與宋朝進行海上貿易。宋朝在東南沿海的海港城市設市舶司,鼓勵海外貿易的發展。宋人趙彥衛所撰《雲麓漫鈔》中,就有福建市舶司與蒲甘國進行貿易的記載。曾任桂林通判(官名,地位略次於州府長官)的周去非,在其《嶺外代答》「注輦」條中說:「注輦國是西天南印度也,欲往其國當自故臨(令印度奎隆)國易舟而行,或雲蒲甘國亦可往」;又在「蒲甘」條中說:「蒲甘國自大理國五程至其國。」
宋代,大理國是以「白蠻」為主體所建立的封建領主政權,轄境相當今雲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其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冶鐵技術均很發達,接近漢族水平,主要以馬與內地進行貿易。其王曾被宋朝皇帝封為雲南節度使、大理王。據緬甸《琉璃宮史》記載,緬王阿奴律陀執政(公元1044~1077年)不久,因聞知中國大理崇信佛教,並有一枚神聖的佛牙,便親率其子江喜佗和四員大將至雲南大理求取佛牙。他們在大理逗留了三個月之久,受到了大理王的隆重接待。雖未取得佛牙,卻通過彼此的接觸增進了了解和友誼,回國時,雙方互贈禮品,大理王贈送阿奴律陀一尊碧玉佛像。回蒲甘後,緬王把佛像供奉在蒲甘王宮中,被認為是中緬兩國有著共同信仰的象徵,成為緬甸歷代國王頂禮膜拜的聖物。在緬甸民間,關於緬王阿奴律陀親赴「乾陀國」(指中國的雲南大理)求取佛牙並受到大理國王隆重禮待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中國史書記載的蒲甘第一次正式遣使人宋,是阿奴律陀之子江喜佗時期(公元1084~1112年),即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當時的蒲甘王朝已經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國力日益強盛,國際地位也隨之提高,所以來王朝在接待蒲甘來使時,應該採用什麼樣規格,尚書省是進行了認真研究的。最終,朝廷同意以大國之禮接待蒲甘使節。從《宋史·蒲甘傳》的相關記載中可知,宋朝廷對當時緬甸的情況是十分了解的,對中緬關系也非常重視。學者們認為,蒲甘使節這次是取海路入宋的。
蒲甘第二次遣使人宋,是公元1136年緬王阿隆悉都時代。對此,中國典制文獻《宋會要》(宋歷朝官修《會要》的總稱)以及龔鼎臣所撰《東原錄》中都有記載。這一次,緬使是由陸路經大理國並與該國使者一起人宋的。
緬甸同雲南大理的地方政權,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其與宋朝中央政權的交往,也大多是通過大理進行的。宋朝因西北產馬區被遼、金、西夏所佔,戰馬缺乏,於是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楊佐受命出使雲南選購戰馬。大理產的「越賧聰」(賧:dǎn)是著名的良馬,而蒲甘也產馬。據《諸善志》「蒲甘」條載:「其國多馬,不鞍而騎。」緬甸的馬最早也是從大理傳人的。因此,大理在販馬中,在宋王朝與蒲甘之間,起的是互通有無的媒介作用。除此之外,許多經典著作和葯書也在兩國間相互傳播,對於各自的宗教哲學、醫學和葯學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蒲甘是緬甸的古都,既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又是古代的佛教聖地。至今,蒲甘還遺存著舉世聞名的數千座佛塔,這些佛塔來歷不同,形制各異,尤以阿難陀塔最為著名。.在阿難陀寺中。珍藏著1500幅壁畫,不僅可與中國敦煌石窟的壁畫相媲美(媲:pi),而且還有許多相似之處。
Ⅸ 來自大理的南詔後裔皮邏閣為何能統一緬甸
緬甸部落三巨頭
縱貫全境的伊洛瓦底江將緬甸南部三角洲地區沖擊成大片的沃野良田,也為中部的河谷平原帶來充足的水利資源。大約2000年前,兩支來自中國的部落先後沿著大江從雲南遷徙到緬甸,其中一支在伊洛瓦底江河谷安家,另一個則在沿海地區紮下根來。
在河谷地區安家的驃族老家在青海、甘肅一帶,是緬甸有文字記載的最早居住者,盡管在他們之前,早就有熱帶地區的土著生活在伊江兩岸,但驃族顯然代表了更為先進的文明。他們在河谷地區開始了農業和畜牧業,並作為中間商,壟斷了中國和印度之間南方絲綢之路上的貿易。
從魏晉到唐朝,中國的史籍上都記載過驃族的情況,比如唐朝詩人白居易就曾寫下過新樂府《驃國樂》記錄貞元十七年(801年)驃國樂舞到長安表演的場景:「玉螺—吹椎髻聳,銅鼓千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斗藪龍蛇動」,可見這種樂舞的主要樂器是螺號和銅鼓,舞者頂髻紋身,舞姿聳動跳踴,時而搖擺旋轉。至公元8世紀,驃族在伊洛瓦底河谷平原上聚集成18個城邦,以卑繆為都城,建立了驃國。
2014年6月,現存的3個驃族城鎮遺址被聯合國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緬甸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古跡。
卑繆的驃族古城於2014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遺產。驃族是緬甸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移民。
在沿海地區盤踞下來的孟族,是柬埔寨高棉人的近親,他們擅長漁業和海上貿易,逐漸在緬甸東南沿海和泰國南部建立起了幾個城邦,並將觸角伸向泰國內陸,甚至到達寮國。孟族人從斯里蘭卡引入了小乘佛教,並將其傳播至中南半島,被稱為「東南亞的佛教信使」。孟族人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緬甸現在的文字就是在孟族文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孟邦首府毛淡棉的佛寺。孟族是將小乘佛教傳播到中南半島的「信使」。
盡管驃族和孟族很早就進入緬甸並建立了城邦國家,但真正一統緬甸全境的卻是另一支來自雲南的族群。
緬族:從南詔到緬馬
公元8世紀,以現今雲南大理州巍山縣為中心的彝族城邦——蒙舍詔——吞並了洱海周圍的另外幾個城邦,史稱「統一六詔」,從而建立了南詔國。蒙舍詔的第四代君王皮邏閣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遠見卓識的帝王,他統一六詔後,將都城搬到了現在大理古城附近,憑借洱海周圍的肥沃土地和蒼山天險,使南詔迅速稱雄於莽莽雲貴高原。
南詔是一個尚武的國家,身處大唐與吐蕃兩個強大王朝的夾縫中,時而聯蕃據唐,時而棄蕃歸唐,左支右絀,竟然也打下了不小的一片天地。
707年,吐蕃進犯南詔國境,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率兵與南詔軍隊並肩作戰,擊退吐蕃軍隊,拆除了吐蕃建在漾濞江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洱海地區的交通。唐九征在漾濞江邊豎立了一根鐵柱,用來表彰戰功,並以之標記大唐與吐蕃的邊界。這就是後人孫髯翁在昆明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里寫到的「唐標鐵柱」典故。
而到了755年,中國北方發生「安史之亂」時,南詔又聯合吐蕃軍隊進犯大唐後方的四川,攻城略地,搶奪人畜。據唐朝末年樊綽所著《蠻書》記載,南詔歸化了西南地區眾多蠻族部落,士兵身披虎皮,生食畜肉,陣中以大象猛獸開道,南征北伐,所向披靡。
832年,彪猛善戰的南詔大軍翻過橫斷山脈,一路殺進伊洛瓦底河谷,攻破驃族城池,滅掉了驃國,並擄走三千多人、帶回大理做奴隸。
然而,進入公元9世紀後期,由於連年的征戰,南詔國力漸衰,隨後發生了王室內亂,權臣篡位。其後的幾十年間,大理地區經歷了多次政權更迭,最後於937年由白族人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才算安定下來。
在南詔大軍征討驃國時,一部分軍民留在了伊洛瓦底河谷。他們留下的目的起初是為了幫助南詔鎮守大後方,並開拓新的屯田基地,以保障南詔征戰的後援。但是,到了南詔王國逐漸衰落的時候,這些遠離家鄉的徵人漸漸意識到「故國不堪回首」,歸程遙遙無期。伊洛瓦底河谷為他們提供了廣袤的牧場和良田,連年征戰培養了他們的紀律性和團隊精神,很快,他們就成了河谷地區的新主人,並逐步修建了城堡,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城邦。
從那時開始,他們漸漸摒棄了「南詔人」或「哀牢人」的稱謂,而自稱為「緬馬」(Mranma),意思是「強大的騎士」。緬甸現在的國名——Myanmar——就是從這個稱謂發源而來的,而這些留在伊洛瓦底河谷的南詔人從此變成了後來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
緬族人先後在今天曼德勒省伊洛瓦底江和她最大支流欽敦江的匯合處建立了數個城邦,其中最早的一支是於849年建立的蒲甘國。
蒲甘古城現在已經成為緬甸最重要的旅遊地,大約有2000多座佛塔和寺廟得以倖存。
南詔後裔首次統一緬甸
關於蒲甘王國的起源,現代學者的考古研究與緬甸古代皇家編年史的記錄有很大的出入。緬甸人將蒲甘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幾個世紀,而由於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及考古學的佐證,很多皇家的記錄大多來自後人編織的傳奇故事。
緬甸和越南一樣,為了擺脫中國的「陰影」,在神話故事中編造出一個自己的始祖,以示「正本清源」,表明自己的民族是現在國家版圖上的世襲土著,與中國沒有任何關系。在緬甸人的傳說中,蒲甘的締造者是太陽神之子與神龍之女結合而生,長大成為一個巨人,百步穿楊的神箭手,長壽110歲,等等。而現代科學研究和鄰國文字記載的歷史,則會得出另一種結論。
不管怎麼說,在蒲甘建國的年代,蒲甘只是伊洛瓦底河谷地區眾多的城邦小國之一。附近驃族的城邦仍舊苟延殘喘,南方孟族的城邦也漸成氣候,更多的民族部落翻山越嶺而來,棲息在高原與河谷之間。直到蒲甘國成立了將近200年後,1044年,一位緬甸人民心目中的偉大英雄——阿奴律陀,登上了國王的寶座。
阿奴律陀從兄長手中奪下王位,在隨後的30年裡,他騎著戰象,親自率兵東征西戰,逐個兼並了河谷地區的其他城邦,統治了整個伊洛瓦底河谷。然後,他的軍隊繼續四面出擊,向北一直打進雲南,與大理國劃地為界;向南消滅了孟族城邦,占據了沿海港口,扼住了通往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貿易通道;向西南殺進阿拉干王國(現緬甸若開邦)的領地,令阿拉干國王納貢稱臣;向東南佔領了德林達依海岸,擊退了高棉帝國的擴張大軍。
蒲甘王國控制的地盤基本上覆蓋了今天緬甸領土的面積,阿奴律陀成為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了全境的國王。這位「緬始皇」隨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快將蒲甘發展壯大成為在東南亞與高棉比肩的強大帝國。
Ⅹ 什麼是蒲甘碑銘文化
蒲甘 (pugam) 是緬甸的一座歷史名城。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到緬甸佛教文化的燦爛輝煌,而且可以看到象徵中緬「胞波」友誼的蒲甘涼亭。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曼德勒西南150多公里處. 這里曾是古代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蒲甘(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的首都。這里最初是由19個村落匯集成的小鎮,古稱「阿利摩陀那補羅」。公元849年,頻耶王在蒲甘築城,建城門12座,並挖護城河相圍。1044年。阿如律陀王在這里創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從此,蒲甘開始成為歷代蒲甘王朝的京都。當時,阿奴律陀王篤信佛教,他在征服緬南部直通王國時曾獲32部《三藏》經、300名高僧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多人。於是他開始在蒲甘大造佛塔,蒲甘亦遂之成為緬甸文化、宗教的聖地之一。 漫步在約25平方公裡面積的古城蒲甘,處處可見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頭巷尾。真可謂:「出門見佛塔,步步遇菩薩」。據統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後建造的佛塔就達萬余座,故蒲甘也被稱為「萬塔之城」。數百年來,雖歷經戰火兵災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餘座。在現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榮華貴。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千姿百態,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餘;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薈萃」、「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
==============================================================================================================
緬甸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著名旅遊勝地蒲甘(Bugam),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東北距曼德勒150多公里。蒲甘是緬甸最早的統一王朝蒲甘王朝(1044~1287)的首都,是緬甸最重要和最大的佛教聖地,有「四百萬寶塔之城」、「萬塔之鄉」的美譽。
蒲甘地區面積約四十二平方公里,可分為舊蒲甘、新蒲甘和娘烏三部分,舊蒲甘是中心,是佛教遺址所在地,蒲甘地區的大部分精華就集中在這里;從舊蒲甘往南3公里為新蒲甘,集中了居民居住點和商業點,是一個整齊的新城鎮;而從舊蒲甘往東北行約4公里便到了另一個小鎮娘烏。三個部分之外是大片的荒野。
蒲甘最初是由20個村落匯集成的小鎮,古稱「阿利摩陀那補羅」。849年建城,擁有12座宏偉的城門,並有護城河環繞。1044年,阿奴律陀國王在這里創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蒲甘從此成為蒲甘王朝歷代君王的都城,前後長達240年之久。
阿奴律陀國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加之在統兵征服直通王國時,獲取30多部寶貴的《三藏經》,俘降300名博才的高僧和大批技藝精湛的各類工匠,便在蒲甘大興土木,營建大量佛塔、佛寺。據說在前後200多年間建造1.3萬多座佛塔,也有的說在蒲甘方圓數十公里范圍內建了444萬余座,使蒲甘享有「四百萬寶塔之城」的稱號。總之,佛塔的數量超過城市居民的人數,建築精巧、風格各異的佛塔遍布城內城外,一片片,一簇簇,舉目便是,密如蛛網。有的高聳於鬧市區,有的座落在郊外的山麓嶺坡上,有的排列在伊洛瓦底河岸,有的潔白素雅,有的金光閃閃。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卧、姿態萬千;有的高約半米,有的頂天立地,大小高矮各不同;塔內壁畫,精雕細刻,技藝高超,獨具匠心,巧奪天工。蒲甘王朝的建塔規模之宏偉,堪稱緬甸建塔歷史上的頂峰,建塔藝術幾乎集緬甸建築藝術之大成,使蒲甘城成為當時緬甸文化、宗教的中心,迄今依然保持著緬甸宗教聖地的地位。
1961年1月8日,中國總理周恩來曾率中國友好代表團訪問過這里,並為保護蒲甘的文物捐了款。訪問後,緬甸人民為紀念中緬友好和周恩來總理訪問蒲甘,便用周總理的捐款在著名的瑞喜宮佛塔東門外修建了一座蒲甘涼亭。在涼亭正面用緬文鐫刻了「人民群眾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所捐之款做的善事」。今天,蒲甘涼亭已成為中緬友誼的象徵。陳毅副總理訪問蒲甘時,也曾賦詩曰:「蒲甘聖地欣同游,佛塔百萬四野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