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遠征軍獨立團有多少人
❶ 二次世界大戰日軍進入緬甸總兵力
長期保持在20多萬,6-8個師團。
44年下半年序列:
緬甸方面軍
15軍(15、31、33師團)負責西部對英印作戰
28軍(2、54、55師團)負責南部警備及預備隊
33軍(18、56師團)負責北部對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作戰
❷ 二戰期間中國國民黨的遠征軍去了緬甸回來了多少人
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關鍵詞: 二戰 中國遠征軍 國軍 (1):滇湎路戰役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3月至9月,在中日戰爭中,中國遠征軍在雲南省西南部、緬甸·、泰國西北部和印度東北部地區,對日軍第15軍進行的防禦戰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同蘇、美、英及東南亞、大洋洲各國結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是年1月,在美、英兩國建議下,設立中國戰區(最初包括中國、泰國、越南和緬甸北部)統帥部,3月,日軍進攻緬甸(時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守軍告急。中國以陸軍第5、第6、第66軍為主共10萬餘人組成中國遠征軍第1路,在司令長官羅卓英指揮下,進入緬甸與盟軍並肩作戰。 8日,日軍第15軍在司令官飯田祥二郎指揮下登陸仰光,分路北進。一路以第33師團由仰光沿伊洛瓦底江東岸進攻卑繆:一路以第55師團由勃固向仰曼鐵路北犯東吁、彬文那,企圖切斷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 18日,日軍第55師團先頭部隊在彪關以南與第5軍警戒部隊接觸。第5軍騎兵團給日軍以奇襲後轉移至鄂克春地區。接著日軍又發起進攻,經激烈戰斗,鄂克春失陷。日軍繼續向東吁進攻,與第5軍第200師發生激戰,雙方均有重大傷亡。日軍一部向右翼迂迴,第200師向北轉移。此時,第5軍新編第22師由黎達誓方向反擊,給日軍以重大殺傷,雙方在斯瓦河畔對峙。4月11日,日軍第55師團和增援第18師團各一部向黎達誓進攻,經激烈戰斗,新編第22師逐次轉移至彬文那。日軍進犯彬文那地區,被第5軍第96師擊退。後因右翼英軍後撤,陣地突出,第5軍各部放棄彬文那向密鐵拉、敏建方向轉移。16日,日軍第33師團在突破英軍陣地後,將英緬軍第1師及戰車營一部包圍於仁安羌以北地區。第66軍新編第38師一部馳援,與日軍鏖戰兩晝夜,擊斃日軍1000餘人。 日軍攻陷東吁後,以第56師團分向毛奇、雅多進攻。第6軍先後在毛奇、壘固、和榜、雷列姆地區阻擊日軍,並在薩爾溫江以東的緬泰邊境地區,對日軍進行作戰後回國。第200師在和榜地區阻擊日軍北犯,並克復東枝。在轉移途中與日軍發生激戰,師長戴安瀾受重傷後犧牲。此後第200師、第96師經騰沖、維西向怒江東岸轉移。第5軍直屬部隊、新編第22、第38師經太洛、新平洋轉移至印度東北邊境雷多地區。 日軍於24日攻陷雷列姆後,旋即分兩路向臘戍突進,第66軍逐次回援,節節失利,日軍直向中國國境逼進。此後,退回滇西的遠征軍與滇西第11集團軍各一部在龍陵、騰沖地區對日軍實施反擊,以一部進入日軍後方游擊,主力逐次退回怒江東岸,與日軍隔江對峙。至9月16日,戰役結束。 點評:此戰,遠征軍經一個多月作戰,在保衛東吁、解救英軍諸戰中,英勇頑強為世人所贊譽。但由於出國時機過晚,盟軍作戰缺少協同,多頭指揮等原因,使遠征軍始終處於被動態勢,未能達成戰役企圖。
❸ 去緬甸的中國遠征軍有多少人
根據戰後盟軍公布的檔案材料,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兵員為10萬人,傷亡總數達6.1萬人,其中5萬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蹤的。盟軍傷亡及被俘約1.5萬人。
❹ 中國遠征軍有多少兵力入緬甸作戰
1942年1月初,氣焰囂張的10萬日軍分三路入侵緬甸。緬甸戰場上打響了大規模的保衛戰。為了援助緬甸的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也為了保衛滇緬公路,從2月16日起,我國派遣10萬遠征軍奔赴緬甸。遠征軍由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組成,軍長分別是杜聿民、甘麗初、張軫。3月1日,滇緬公路上車輪滾滾,空中有盟軍的飛機護航,在遮放集結的遠征軍乘上英軍的紅頭大卡車,直奔國門畹町而去。這是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一次派遣軍隊出國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後第一次援助他國作戰。這次出兵,受到了緬甸人民的熱烈歡迎。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後,戰局已十分危急。為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遠征軍立即組織了東瓜戰役,集中7個師的兵力,將敵五十五師圍困在仰光北面的東瓜。3月19日戰役打響。遠征軍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採用「深築高坑、坑道串通、廣設埋伏、近距殺傷、利用夜間、短促突擊」的戰術,激戰12天,消滅敵人5000多人,俘敵400多人。這就是有名的「東瓜大捷」。六十六軍於4月上旬入緬。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軍第一師及戰車營已被日軍包圍了兩晝夜,他們糧盡彈缺,水源斷絕,一再告急。六十六軍新38師副師長齊學啟少將率部奉命救援。經過3天苦戰,擊潰了日軍主力,日軍丟下1200多具屍體狼狽退出陣地。是役,遠征軍克復了仁安羌油田,救出友軍7000多人,取得了入緬作戰之後的第二次大捷——仁安羌大捷。大捷後,齊學啟將軍因公與師部失去聯系,與本師負傷官兵18人向深山覓路西進,追趕師部。在離荷馬林20英里處遭日寇騎兵追擊,在機槍掃射之下,16人壯烈犧牲,1人落水逃生,齊將軍頭部中三彈、身中四彈,倒卧血泊中昏迷過去。他蘇醒後,方知重傷被俘,被關在仰光中央監獄俘虜營。1944年5月,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赴仰光勸降,遭齊將軍嚴辭拒絕。1945年3月7日,齊將軍在獄中被漢奸行刺,於13日去世。馮玉祥將軍曾在詩中贊頌齊將軍:「還有將軍齊啟學,寧死不屈世驚嘆……壯烈足稱中華魂,光輝史冊萬萬年。」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輝煌的戰績開始,一度扼制了日軍的猖狂進攻,對整個戰局起到了積極的配合作用。特別是東瓜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和棠吉攻擊戰的勝利,為中國軍隊打出了軍威和國威,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響。
❺ 中國遠征軍有多少人
1942年,中國遠征軍為抵抗日軍入侵、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入緬作戰。前後歷時3年零3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反攻緬北等巨大勝利。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出動103000人,傷亡56480人。緬北反攻戰中,中國遠征軍及駐印軍參戰兵力共計307281人,其中駐印軍10萬人,中國遠征軍第二批20萬人,駐印軍傷亡人數高達12729人,滇西遠征軍達40000餘人。
(5)緬甸遠征軍獨立團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中國遠征軍戰果及意義:
據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0年的調查,日本在緬甸所投入的兵力達303501人,而損失兵員達185149人(不含空軍)。
日本每日新聞社出版的《一億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陸軍史》別冊中記,日軍在緬甸戰場總共投入兵力230800人,戰死160400人,戰死率69.5%,接近其所投入總兵力的七成,中印緬戰場確實牽制和消滅了日軍的重要武裝力量,對亞太地區反法西斯戰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軍隊兩次進入緬甸展開對日作戰,不僅有力地支援了盟軍在中、印、緬戰場的對日作戰,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運輸線,提高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潰,而且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大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❻ 中國緬甸遠征軍有幾位總司令按順序排~~~~謝謝
1942年3月至8月:第一路司令長官 衛立煌(未到任) 羅卓英(繼任) 總參謀長 史迪威 第5軍(軍長) 杜聿明 第200師(師長) 戴安瀾 新編第22師(師長) 廖耀湘 新編第96師(師長) 余韶 游擊支隊 黃翔 工兵團 李樹正 裝甲兵團 胡獻群 炮兵團 朱茂臻 汽車兵團 洪世壽 騎兵團 林承熙 第6軍(軍長) 甘麗初 第49師(師長) 彭壁生 第93師(師長) 呂國銓 暫編第55師(師長) 陳勉吾 第66軍(軍長) 張軫 新編38師(師長) 孫立人 新編第28師(師長) 劉伯龍 新編第29師(師長) 馬維驥 另司令長官部直轄36師(師長) 李志鵬
1943年至1945年3月:司令長官 陳誠 衛立煌(1943年冬繼任) 副司令長官 黃琪翔 總參謀長 蕭毅肅 副總參謀長 司可庄 第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 宋希濂 副總司令 黃傑 第2軍(軍長) 王凌雲 第9師(師長) 張金廷 新編第33師(師長) 楊寶 輜重團 段壽清 第6軍(軍長) 黃傑(史宏烈繼任) 預備第2師(師長) 顧葆裕 新編第39師(師長) 洪行 輜重團 鄭殿起 通訊營 馮行之 戰車防禦營 梁中介 第71軍(軍長) 鍾彬 代軍長-陳明仁 新編第28師(師長) 劉又軍 第87師(師長) 張邵勛 第88師 (師長)胡家驥 輜重團 吳濤 另集團軍直轄第36師(師長) 李志鵬 第200師(師長) 高吉人 第5軍炮兵營 指揮官不詳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 霍揆彰 副總司令 方天 第53軍(軍長) 周福成 (趙鎮藩繼任) 第116師(師長) 趙鎮藩(劉潤川繼任) 第130師(師長) 張玉挺(王理寰繼任) 輜重團 劉寶華 第54軍(軍長) 方天 闕漢
1944年7月繼任:第14師(師長) 龍天武 1944年4月轉隸新六軍 第50師(師長) 潘裕
1944年4月轉隸新六軍:第198師(師長) 葉佩高 第36師 (師長) 李志鵬 1944轉隸54軍 工兵第2團 林松 通訊部隊 指揮官不詳 第8軍 何紹周(軍長) 李彌(副軍長) 榮譽1師(師長) 汪波 第82師(師長) 王伯勛 第103師(師長) 熊綬春 另集團軍直轄高炮第49團3營 第6軍山炮營 輜重團 雷震波 第93師(師長) 呂國銓 炮兵部隊指揮官 邵百昌 工兵部隊指揮官 傅克軍 通訊營 滇康緬特別游擊區總指揮 鄭坡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總指揮 史迪威 副總指揮 鄭洞國 新編第1軍(軍長) 鄭洞國(兼任,孫立人、潘裕昆先後繼任) 新編第30師(師長) 胡素(唐守治繼任) 新編第38師(師長) 孫立人(李鴻繼任) 第50師(師長) 潘裕昆 新6軍回國後轉隸新1軍
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後組建,軍長) 廖耀湘 新編第22師(師長) 廖耀湘(李濤繼任) 第14師(師長) 龍天武 第50師(師長) 潘裕昆 新6軍回國後轉隸新1軍 直屬部隊戰車指揮官 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擊支隊指揮官 黑格准將 第一支隊隊長(新編第38師第88團) 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隊隊長 韓特上校 美軍第5307混成旅(代號加拉哈特部隊)指揮官 梅利爾
1943年3月:正式改編為美國第十四航空隊 指揮官 陳納德少將
❼ 二戰時期日本在緬甸投入了多少軍隊
二戰時期日本在緬甸投入日軍緬甸方面軍下屬三個軍,其中本多政材的33軍負責防守緬甸北部,處於中國軍隊的進攻范圍之內,其中四18師團主要對抗從中國駐印軍,第56師團負責對抗雲南方向的中國遠征軍。
緬北滇西戰役背景:1942年春,日軍入侵緬甸。中國應英軍要求,派遠征軍入緬支援英軍作戰。1943年10月,為執行盟軍魁北克會議關於在緬甸對日軍發動攻勢和打通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的決定,駐印軍在總指揮史迪威指揮下逐次集結於印緬邊境的雷多地區,准備向緬北日軍發動進攻。
駐滇西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決定以騰沖為目標對日軍發動進攻。駐緬北和怒江西岸的日軍共4個師團,轄9個步兵聯隊、8個特種兵聯隊,在第33軍司令官本多政材指揮下實施防禦。
(7)緬甸遠征軍獨立團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戰役影響
緬北滇西反攻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唯一獲得徹底勝利的大規模進攻作戰,這次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而且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緬北滇西之戰被後來的軍事學家稱為「東方諾曼底之戰」。
滇西緬北反攻的勝利,再一次表現了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使全國軍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從而重新振奮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❽ 9名緬甸遠征軍詳細資料~~!!
這是一個長達半世紀的尋親故事,93歲的重慶遠征軍老兵朱凱在緬甸已病入膏肓,今年5月第一批遠征軍戰士回國,他因找不到在重慶的親人而放棄。昨日,在記者的多方聯系下,終於找到了他在重慶的親人。朱老在緬甸的女婿藺以富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他最近生病了,快死了,真的想回家。」
「我打死過很多日本兵」
昨日上午,緬甸密支那南堤(音),當女婿將話筒遞到朱老手上時,朱凱自顧自地用鄉音對記者說:「我快死了,可能真的回不來了。」記者聽出他的口音是川東口音。
朱凱的女婿藺以富說:「他聽力下降得很快,最近老說自己要死了,回不來。」朱凱會說緬甸語和四川方言,這么多年來,他堅持收看收聽中國電視頻道和廣播。朱凱總說:「怕自己到家了,家鄉話都不會說,找不到家人。」
朱依稀記得自己的部隊番號,他是國民黨第五軍第22師第66團第二營第二連重機槍手。女婿藺以富用很不流利的中文說,他是被國民黨軍隊當時抓壯丁抓去當兵的,早年隨第五軍在廣西昆侖打過仗,1942年進入緬甸在密支那和印度邊境打仗。朱至今還保存了當年國民黨發的遠征軍勛章。他對女婿說:「我在密支那打死了很多日本兵。」這段經歷,藺以富也是最近才聽他說的,此前根本不知道這個拄拐杖的瘦弱岳父竟然是個重機槍手。
緬甸遠征軍戰斗尾聲,朱凱由於撤退時和部隊失去聯系就留在緬甸印多舉,這一留就是60餘載。從20年前開始,70多歲的朱凱就開始找尋國內的親人,他當時寫了一封信寄回重慶,也收到了回信地址為「合川縣尖山鄉朱家場武街(音)」的家鄉信,這讓老人十分興奮。
目前老人手上僅有的信息是一系列親人名字,哥哥朱紹雲(榮)、侄兒朱中良、朱中林。而這些人究竟在哪?今年5月,緬甸第一批遠征軍老兵回國,他因沒有找到親人而失去了回國的機會,女婿記得那天他一直念著:「回不去了,這輩子回不去了。」
尋親川女想給他一個家
而就在這個老人尋找家人的同時,家在四川眉山但在無錫打工的女子鄒璐也在尋找她的家人。
鄒璐說:「自己有家人參加過國民黨軍隊,也出國打仗。」她指出自己的家人跟老人的家人提供的名字一模一樣,鄒璐丈夫的爺爺名叫朱中林,家人中也有叫朱中良的。她找的也是朱凱。鄒璐得知朱凱在緬甸時欣喜若狂,她說:「那天全家人都非常高興,終於找到了。」第二天,鄒就通過緬甸遠征軍老兵找到了朱凱的電話號碼,而這次通話並不十分愉悅,鄒說:「他說自己是重慶的,不是四川眉山,也沒有去過眉山。」
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鄒璐真錯了,鄒昨日對記者說:「我不知道是對是錯,如果錯了,我想如果老人能夠回國,我願意去圓這個善意謊言,給老人一個家。」
67年來首和重慶家人通話
記者昨日在網上只搜到合川尖山鎮,而朱家場武街則無法查找,隨後記者致電合川政府部門,一工作人員稱,如今的尖山鄉已合並到大石鎮,而大石鎮工作人員稱,時隔這么多年,地名肯定有變,這個地名沒聽過。
記者隨即通過合川戶籍民警查尋,尋找到一個1924年生的朱紹雲,但已過世,他的後人否認曾有家人到緬甸作戰。經多番尋找,大石鎮方面終於傳來消息,朱老侄兒朱中林就在大石鎮玻侖村二社,朱中林和朱凱終於通上電話,這是他到緬甸67年後第一次聽到重慶家人的聲音。
❾ 第一次遠征軍入緬甸作戰中日雙方人數
開始的時候,日本派2個師團入侵緬甸,攻佔仰光之後,又調入2個師團,此時一共9.5萬人。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派出第5軍、第6軍和第66軍,3個軍,兵力一共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