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民防衛軍有多少人了
Ⅰ 緬甸司令可以管多少人
緬甸現在還有很多地方武裝沒有沒有歸降政府
撣東同盟軍(NDAA)
撣東同盟軍(NDAA)。是1989年4月由緬甸G**人民軍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3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以撣族為主體,其次是拉祜族、佤族和議族。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成立於1964年5月。該部主要以緬甸撣族為主體所組成。撣族為緬甸第三大民族,有緬甸撣族和中國撣族(傣族)之分。撣幫聯合革命軍於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了「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約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果敢同盟軍(MDNA)
果敢同盟軍(MDNA),是1989年3月由緬甸G**人民軍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逐了彭家聲,自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成員主要是果敢族(漢族),其次是撣族(泰族)和苗族。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在霍雅。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在多達瑪基。
克欽獨立軍(KIA)
克欽獨立軍(KIA),組建於1961年2月5日,當時,緬軍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 (KIA),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KIC)和「克欽政黨」(KIO)。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國內老牌的反政府少數民族武裝,當地人多稱其為「山兵」,部隊主要沿用英國軍隊的管理體制和教練方法。
1962年2月5日1987年5月,緬甸國防軍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剿,由於時任「克欽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雲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後來由於夏季叢林暴雨突來,阻擋了國防軍的繼續進攻,克欽「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緬甸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共人民軍」瓦解,克欽獨立軍在武器等方面斷了重要來源,形勢對克欽軍不利。於是早邁決定與政府進行停戰談判,1994年2月24日雙方達成停火協議,緬政府承認其為「克欽邦東部第一特區」,46其轄區為位於緬甸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總人口約15萬人。
克欽獨立軍所轄地區是克欽邦最主要的罌粟種植區,但自1991年始即開始禁毒,不僅不準販毒,而且不準吸毒,凡販毒和吸毒者一律處死!經過努力,克欽獨立軍轄區內一度確實做到了無罌粟種植,無鴉片販賣。
克欽自衛軍(KDA)
克欽自衛軍(KDA)。是以克欽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在崗卡。
撣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撣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是以撣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在瑙都。
佤邦聯合黨與瓦邦聯合軍(MNSA)
佤邦聯合黨與瓦邦聯合軍(MNSA),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部分。1989年11月改名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其宗旨是謀求佤邦自治,並成為省級行政區。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個部分。北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控制區以佤族為主體民族,人口數量約占總人口數的70%。依人口數量排列,下面是拉祜族和撣族,再次是克欽、漢、愛尼、僳僳、苗、布朗、回、本、崩龍、阿克、緬、克倫和老棉等民族。佤聯軍成員以佤族居多,主要領導人也大多是佤族人士。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任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趙明(最近去世)、肖明亮。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邦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政府給了正式名分,撣邦第3特區。原主要控制區是北部山區,土壤貧瘠,只能種毒。後來打敗坤沙,擴展了南部軍區。南部可以種水稻。政府派人車把北部居民運到南部,給安家費,在雲南省幫助下替代種植(水稻)。還發現了錫礦。用礦產和水稻來做主要經濟來源。
Ⅱ 佤邦軍為啥有中國人
因為靠近中國邊境,他們的祖先就是中國人。
佤邦聯合軍一支戰斗隊:悍衛佤邦不受外來侵犯,為佤邦和平建設保駕護航,嚴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
她又是工作隊:擔負著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任務;她也是生產隊:積極開展部隊生產,提高部隊生活,減輕人民負擔,還要積極參加地方的建設。
(2)緬甸人民防衛軍有多少人了擴展閱讀
佤邦軍成立於1989年4月17日,由原緬甸共產黨鮑有祥領導的部隊分離出來的地方民族武裝組成,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1989年11月4日改為現名。
現有9個旅,其中北佤4個旅,南佤5個旅,有正規軍約6萬人,預備軍約500,000人,總部設於邦康。
Ⅲ 30萬人的遠征軍回到祖國的有多少人
第一次10萬回來4.3萬,第二次12萬回來10萬。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在緬北、滇西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殲滅日軍4.9萬餘人。
中國軍隊在第一次緬甸戰役中,遠征軍傷亡總數達6.1萬人。以杜聿明指揮的第五軍為例,戰斗動員人數為4.2萬人,傷亡總數達2.2萬人,超過總兵力半數以上 。
緬北反攻戰中,中國遠征軍及駐印軍參戰兵力共計307281人,馬匹15037匹 ,駐印軍傷亡人數高達12729人,滇西遠征軍達40000餘人 。
在緬北戰役中以駐印軍為例,從1943年10月駐印軍由利多反攻起,至1945年3月喬梅中英會師,攻擊線路約70000餘公里,克復緬北50個城鎮,擊斃敵官兵27699人,傷敵官兵42760人,俘敵395人。
據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0年的調查,日本在緬甸所投入的兵力達303501人,而損失兵員達185149人(不含空軍)。
日本每日新聞社出版的《一億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陸軍史》別冊中記,日軍在緬甸戰場總共投入兵力230800人,戰死160400人,戰死率69.5%,接近其所投入總兵力的七成 ,中印緬戰場確實牽制和消滅了日軍的重要武裝力量,對亞太地區反法西斯戰爭起了重要的作用。
(3)緬甸人民防衛軍有多少人了擴展閱讀:
1940年9月,日軍在越南登陸,滇越鐵路被日軍切斷,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1941年1月間,通過滇緬公路運入中國的軍用物資和其他重要物資達13.2萬多噸。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後,日本南方軍先後佔領了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地,進逼緬甸和中國西南地區。
根據日本政府1940年通過的《國策綱要》:「帝國將向繼續解決中日事變的方向前進,攻取緬甸的目的就是要截斷中國與外界的最後一條交通線。」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應同盟國英國的請求,於1942年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協助英軍保衛緬甸,其目標是保衛仰光港,保護滇緬公路暢通。
942年3月,在彪關河西岸,中國遠征軍在掩護英軍撤退時與日軍發生10多次遭遇戰,擊斃日軍上尉兩人,打死日軍500多人。《滇西抗日戰爭史》一書記載說:「彪關河前哨戰初戰告捷,改變了英國對中國軍隊的歧視。」
仁安羌戰役則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憑借約1000人的兵力,擊敗10倍於遠征軍的日軍,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由於援英有功,他後來被授英國「帝國司令」勛章。
盡管遠征軍浴血奮戰,但英軍在緬甸西線的自動撤退,加上遠征軍對東線疏於防範,導致1942年四五月間緬甸臘戍、密支那相繼被日軍攻佔,中國遠征軍回國的後路被截斷,同時造成中英聯軍在緬甸的第一次作戰失敗。入緬作戰的這五個月里,中國遠征軍參戰兵力約10萬人,損失3萬多人。
作戰失敗後,率軍撤退的遠征軍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杜聿明從緬甸北部繞道回國。撤退中,遠征軍在緬北原始森林中穿行,士兵因飢餓、病毒、蟲咬大量死亡。只有孫立人率新38師沿印緬邊境的山林地帶進入印度,較為完整地保持了7000人的建制。
Ⅳ 緬甸遠征軍一個師有多少人什麼裝備
根據戰後盟軍公布的檔案材料,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兵員為10萬人,每個師約有5000人,配有湯母孫沖鋒槍,山炮等裝備,但是傷亡總數達6.1萬人,其中5萬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蹤的。盟軍傷亡及被俘約1.5萬人
天那,樓下,AK47都出來了.第二次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我軍已完全對日佔據上風優勢。中國參戰部隊全部都是美式裝備,每軍成立一個榴彈炮營,每營配備有榴彈炮十二門;每師成立一個山炮營,每營配備山地炮十二門;每個步兵團成立一個戰車防禦炮連,配備戰車防禦炮四門;每個步兵營成立一個火箭排,配備"伯楚克"式的火箭筒兩具;每個步兵營的重機槍連配備重機槍六挺;每個步兵連配有輕機槍九挺;"湯姆森"手提機槍八支;迫擊炮六門及火焰放射器一個
Ⅳ 緬甸軍隊排名第幾
日 · 優質國際資訊領域創作者
此前,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公布GFP的2017年全球軍事力量排行榜,世界軍事力量仍是以美國最強,俄國次之,中國第三,印度第四。那麼因穆斯林族群關系緊張的緬甸和孟加拉國,到底哪個更強?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圖為「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網報道的全球126國軍力排名,圖為前45名列表。全球火力指數,簡稱GFP。GFP排行榜是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之一,其資料庫主要收集世界各國軍隊信息,並進行分析和總結。該榜綜合考慮人口、陸海空戰力、資源、國防預算等50項因素計算出軍力指數。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緬甸中文網訊】根據Global FirePow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26個國家中,緬甸的軍事實力排名31位,而孟加拉國排名第57位。
緬甸、孟加拉國的軍事力量對比
軍事力量對比
緬甸
孟加拉國
兵力
50萬(總人數5200萬)
22.5萬(總人數1.63億)
國防預算
24億美元
15.9億美元
軍用飛機(包括戰機)
166架
133架
直升機
61架
86架
坦克
592輛
534輛
裝甲車
1358輛
982輛
裝甲自行火炮
108輛
18輛
火箭彈發射車
108輛
32輛
軍艦
150艘
90艘
潛艇
無
2艘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在以上幾項對比數據來看,除了潛艇和直升機外,緬甸的軍事力量均比孟加拉國強,尤其是裝甲自行火炮和火箭彈發射車,緬甸的數量遠高於孟加拉國。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下面是排在前10名的國家:
1.美國:有人會真的對此感到吃驚嗎?美國可能在人力上不能排第一,但他們確實在陸地系統、空中力量、海軍力量以及後勤等很多其他方面勝過所有國家。
2.俄羅斯:俄羅斯的陸地面積世界第一,這對於自衛戰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有外來侵略者時。
3.中國:除了在人力方面領先外,中國還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購買力。
4.印度:對印度的主要對手巴基斯坦來說很不幸的是,印度擁有世界第4強的軍隊,而巴基斯坦排在第13位。
5.法國: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幽靈隱約可見,但法國人非常善於投射區域力量,特別是在他們的前殖民勢力范圍。
6.英國:英國和法國乍看很相似,但真正的差別在於固定翼飛機、艦隊力量和經濟。法國的外債更少,雖然防務預算少得多,但軍隊規模更大。
7.日本:雖然日本可用的人力似乎遠遠多於英國,但該國自衛隊(根據法律)用於國土防衛,並聚焦於海上力量和火炮。但該國經濟遠遠超過英國。
8.土耳其:土耳其的龐大人力儲備和陸上力量緊隨日本之後。然而,該國背負巨額外債,並且海上力量缺乏多樣性,這令第7名與第8名之間的差距相當大。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土耳其也是北約成員,該國軍隊可能是圍繞它很可能不得不參與的戰爭而設計的。
9.德國:德國經濟遠遠超過土耳其。但德國在可用人力方面落後。
10.義大利:從飛機和陸上力量到海上力量,義大利在幾乎每個方面都超過德國。雖然義大利可用的資源幾乎多出一倍,但它運作這些資源的人力少了一半。
Ⅵ 從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開始,到戰爭結束,中國遠征軍共陣亡多少人有那些軍官
一次遠征陣亡50000多人。。
二次緬北滇西 駐印軍陣亡11000多人 遠征軍陣亡29000人
總計近十萬人吧。。
軍官不好統計吧。。
大點的有戴安瀾 胡義賓 凌則民 柳樹人 覃子斌。。。
Ⅶ 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究竟誰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雖然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但是從武器方面,管轄土地范圍和軍隊人數方面對比,佤邦軍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由緬甸第六大克欽族支持的克欽軍隊預計總人口約100萬。克欽軍規定,13歲以上的人必須在軍隊服役,終身不能退休。每個家庭的子女都必須按一定比例參軍,因此據稱兵力已達到總人口的7%,即7萬人。不過,這只是為了嚇阻政府軍而誇大其詞。克欽軍的武裝戰士大約有15000人,其中包括攜帶槍支的平民和政府人員,總人數為32000人。佤族方面,佤族國軍管轄的人口有66萬,沒有克欽邦軍隊那麼多,但佤族人民更加團結,年輕人參軍意願很高,武裝戰士有3萬人。
Ⅷ 緬甸軍為什麼和果敢軍打起來果敢軍有多少軍隊果敢軍地區有多少人民果敢軍是不是很窮還有果敢軍那
進入2015年,緬甸北部的戰事就由零星交火逐漸發展到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也逐漸吸引了國人關注的眼球,如今戰火已經綿延近三個月,而擁兵數萬,還有飛機、坦克等重武器的緬甸政府軍,卻始終奈何不了只有千把人,裝備也是多為輕武器的果敢同盟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參加閱兵的緬甸政府軍。
首先是士氣,緬甸發動的緬北戰事更多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現在的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2009年時還是個普通的少將,之所以在短短幾年間就如同坐火箭那樣飛速晉升到大將,並且超越很多同輩執掌三軍帥印,就是因為2009年他主導的收復果敢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勝利。今年是緬甸的大選之年,如果在他領導下,再能拿下一兩個民間地方武裝,那麼他在緬甸政壇上的地位,即便不能取代吳瑞曼成為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能鞏固現有地位,讓新總統不敢小覷。所以這場沖突更主要的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利益,而與普通官兵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更沒有師出有名的道義上的正義,基層官兵的士氣自然不會太旺盛。而反觀果敢軍一方,既有 2009年的前仇未雪,又有眼前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是既懷著一雪前恥的復仇之志,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哀兵之勇,士氣之高昂,自然不需再多說什麼了。兩相對比,孰高孰低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其次是地形,緬北是連綿的山地,又是亞熱帶叢林地帶,在這樣的地形作戰,大兵團未必就有優勢,因為受到地形限制,即便是數萬大軍也很難部署。集中主力吧,機動也好,攻擊也好,都很難迅速展開。分散兵力吧,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果敢軍各個擊破。真是個兩難的選 擇。而果敢軍方面,雖然只有千把人,反倒是個最理想的兵力規模,你若是大兵壓境,我就可以化整為零,讓大部隊在這潮濕悶熱的叢林里兜圈子,就像高射炮打蚊 子;你若是分兵合擊,我就集中著千把人選擇有力地形,針對你一路,打你沒商量。所以在這樣的地形上,兵力上的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戰鬥力上的優勢。
果敢軍在密林中挖掘的地道。
再就是武器方面,盡管緬甸政府軍有飛機,有坦克,裝備方面的優勢更是壓倒性的。但是,在緬北復雜的地形上,緬甸空軍缺乏精準的目標指引,加上飛行員訓練水準也不咋的,要想真正有效地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緬甸軍機一再進入中國領空發生誤炸事件的客觀原因。至於坦克部隊在緬北的復雜地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施展出坦克部隊橫掃千軍的雷霆之威,弄得不好,反會像陷入泥潭的大笨牛,成為果敢軍火箭筒的活靶子。倒是果敢軍的輕武 器,在這種戰場環境最能發揮出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效能,要知道,在叢林中,一支AK47可遠比一門榴彈炮更有作用。
復次,就是緬軍步兵戰鬥力 並不那麼強悍。現在只需站在臨滄—南傘的公路邊,就能看到「果敢戰爭直播」。公路下方是大竹箐村,與這個雲南省鎮康縣村落正對面的,是緬甸果敢地區的扣塘 村。當地村民楊老三說:「真是嚇死人了,緬甸的重炮昨天早上8點就開始狂轟扣塘村山頭上的果敢同盟軍陣地,然後是步兵沖鋒。步兵在第一波攻擊中退下陣線, 再用重炮轟擊。10點40分左右,緬軍發動第二波步兵沖鋒,結果又敗了。後來,緬軍又從老街東城和其它地方調兵來,雙方一直打個沒停。」村民楊老三正在和 記者說著。談話間,眼看著1公里遠處的山上,就有果敢同盟軍部隊在追擊潰逃的緬軍。緬軍以多打少,發動3輪進攻都已失敗告終,最後還被對方的反沖鋒,打的 到處跑。可見戰斗能力和意志並不高。
果敢軍重機槍陣地。
這幕情景引來不少過往人員駐車圍觀,以至於過路的公安巡邏車不得不用廣播警告:「趕緊散了,小心流彈危 險!」果敢同盟軍最高指揮員告訴記者,自16日起,緬軍地面部隊和炮兵先後對鄰近中國南傘國門的同盟軍211旅防區、311旅的扣塘防區發動猛烈進攻,果敢同盟軍17日下午1時42分也突襲了緬軍由臘戌至老街的運輸車隊。
最後,果敢軍還有一條退路,就是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大不了退入中國境 內。盡管中國方面會出於維護治安的考慮,收繳果敢軍的武器,但是一般不會拘禁果敢軍的官兵,一旦避過風頭,果敢軍的官兵又會回到緬北,雖然只是赤手空拳, 但要知道在緬北,要搞到槍支武器,可是比搞到蘋果手機更容易啊。而緬甸正規軍由於國境線的限制,是根本無法實施迂迴包抄的戰術,而且漫長的邊境線也使政府軍防不勝防。甚至可以說,就是由於背靠中國,就使果敢軍有了即使被打敗也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不死金身」。
隱蔽在山地中的果敢軍地堡。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果敢軍有這么 多的有利條件,怎麼在2009年會被緬甸政府軍打得丟盔卸甲,連彭家聲也只帶了兩三個人落荒而逃,整整潛水了四五年才重新露頭?2009年緬甸政府軍的大勝,關鍵是當時彭家聲家族掌控果敢地區的政治經濟大權,引起手下不滿,最後堅固的堡壘還是被從內部攻破,要是沒有內部的里應外合,當年果敢軍也絕不會輸得如此之慘。而現在東山再起的彭家聲顯然已經吸取了這一深刻教訓,必然會有所改進,政府軍這回再要想靠內部分化來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了。這也正是這次武 裝沖突持續了近三個月,政府軍空有兵力、裝備上的巨大優勢,也難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的原因所在。何況,本來緬甸政府軍先是和克欽獨立軍交火,而克欽獨立軍 可是緬北眾多民間地方武裝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兵力和裝備都在果敢軍之上,緬甸政府軍在進攻果敢軍的同時,還得提防克欽獨立軍會不會從背後來一刀,數敵太多,也是緬甸政府軍此次緬北戰事的戰略失策之一。
Ⅸ 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兩次去緬甸分別傷亡了多少人
第一次入緬坐戰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司令長官衛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職,繼任羅卓英。下轄有第五軍第六軍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出動103000人,傷亡56480人(絕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第二次入緬作戰,滇西遠征軍司令長官陳誠衛立煌(1943年冬繼任)下轄第十一,二十集團軍等,同時還有第一次撤往印度的被整編為中國駐印軍約有3萬五千人,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滇西中國遠征軍傷亡67403人,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