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93師有多少後裔

緬甸93師有多少後裔

發布時間: 2023-08-20 19:18:44

Ⅰ 內戰戰敗後的國民黨軍入緬甸後的歷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據李彌部的動向,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先後集中7個團和4個團的兵力,對越境入竄的國民黨軍數幹人實施圍剿,在耿馬、西盟、孟連、滄源、瀾滄等縣殲其700餘人,余部又逃往國外。

1953年1月,在台灣國民黨當局支持下,逃緬國民黨軍實力曾發展到1.85萬人,編為1個總部、1個指揮所、3個軍區、4個師及16個縱隊,並改番號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1月以後,李彌總部及第8軍、第26軍部分兵力共5400餘人撤往台灣。在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強大政治攻勢下,留緬國民黨軍殘部3000餘人回國投誠。至1957年6月,逃緬國民黨軍僅剩3800餘人,而且內部混亂,對雲南邊境的武裝竄擾有所收斂。

1958年8月,逃緬國民黨軍500餘人竄至滇南孟連縣至勐臘縣附近,進行小股襲擾。解放軍昆明軍區從5個公安邊防團各抽調一部進行堵擊圍殲,給予其沉重打擊。1959年5月,雲南邊防部隊針對逃緬國民黨軍小股入竄的特點,制定和修改反竄擾作戰方案,組織小分隊分地區游擊作戰,粉碎了逃緬國民黨軍數十次竄擾。

1960年7月,台灣當局給逃緬國民黨軍空運大批武器裝備,其實力擴增至9400餘人,又加緊了入境竄擾活動。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軍昆明軍區集中5個團又1個營的兵力,進行了兩次勘界警衛作戰,殲國民黨軍740餘人。

此後,逃緬國民黨軍對雲南潞西、鎮康、孟連等邊境地區進行了8次小股竄擾,遭到雲南邊防部隊的沉重打擊。到1966年9月,逃緬國民黨軍撤往泰緬邊境地區,停止了對雲南的武裝竄擾活動。

1950年至1966年,雲南邊防部隊對逃緬國民黨軍和國民黨武裝特務進行大小戰斗1302次,殲其29800餘人,其中俘虜7600餘人,迫降16000餘人。

(1)緬甸93師有多少後裔擴展閱讀

國共內戰中,國民黨軍雖有巨大的優勢,最終是還被解放軍打敗,逃到了台灣。那時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島還有部分國軍殘余部隊,大陸上幾乎是看不到國軍的影子了。不過,在雲貴川地區國民黨還留有一小部分殘余部隊,他們沒有來得及撤退,在無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緬甸。

這些國軍殘部逐漸在緬甸境內集合,很快就組成一支三萬多人的武裝部隊,還有個番號國民黨93師。蔣介石雖然敗走台灣,但他不甘心就這樣失敗,從來沒放棄過反攻回大陸的念頭。這樣說來,遠在緬甸的93師將會成為國軍之後的重要力量。蔣介石甚至還將他們編入正規軍,和其他部隊一樣給他們發放糧食軍餉。

雖然國共內戰中,國軍被解放軍打得很慘,但他們到了緬甸,和緬甸軍隊的實力比起來還是厲害不少的。緬甸軍隊每次討伐93師都要反過來被93師教訓一頓,緬甸肯定是很不服氣,就告到了聯合國。對於這件事,蔣介石也不能給出合理的說法,只能想辦法把這支部隊運回台灣。

不過在93師中很多士兵並不願意去台灣,他們中很多都是雲南人,這么多年來一直夢想著重回家鄉。出現這種情況蔣介石也沒辦法,只能把願意走的帶回台灣,不想走的就丟在當地,並且斷絕往來。

雖然留在緬甸的國軍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緬甸軍隊還是打不過。不過,這支部隊沒了供給,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他們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區很有名的毒品武裝部隊。緬甸和泰國的部隊來來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敗而歸,泰國政府沒辦法只能主動找他們談判。

Ⅱ 歷史上的93師在金三角的現狀是什麼

他們現狀是在民俗村裡:這支隊伍的後人一部分獲得泰國國籍,另一部分則以難民身份生存在美斯樂。

「我們沒有國籍,只有難民證,永遠不能離開那個山頭。只有隨身攜帶表明路線的『移動證』與『打工證』才可以下山在這里辦一個展覽來謀生,還不能離開這個展覽區,一出大門泰國警察就可以抓我們!」

因此1970年,經泰國皇室出面、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親自招安,占據金三角的前國民黨殘軍余部,在段希文將軍的率領下終於向泰國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戰武器,全體將士和所有眷屬加入泰國國籍,享受與泰國軍隊及家屬同樣的待遇。

這一條新聞,占據了當天世界各大傳媒的顯著位置。至此,這個由李國輝兵敗大陸潰逃到金三角地區、由蔣介石派國民黨中將司令李彌指揮的、創造了金三角神話的國民黨軍隊,終於正式解體。

(2)緬甸93師有多少後裔擴展閱讀

國民黨93師隸屬於原國民黨雲南地區的第八軍,經歷了呂國銓、李國輝、李彌、段希文四位統帥,在1949年戰敗後由於沒有退路,不得已在中將團長李國輝帶領下,進入現在的金三角地區與滯留在當地的原國民黨抗日遠征軍殘部合並為93師。

49年後,他們作為國民黨殘部由於無法退回台灣島,被蔣介石訓令畏縮於金三角地區,等待所謂的"光復大陸"的時機東山再起。

半個世紀過去了,"原國民黨九十三師"的番號已經只是一個特定的歷史符號而已,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被淡忘。但是,這支原國民黨部隊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從中國大西南敗退後流落泰北、繁衍生息,已經使他們寄居的美斯樂名聞遐邇。

當時,這支部隊逃出中國大陸後進入緬甸境內。緬甸政府不想接納,兩次派兵圍剿想把他們趕出國境,卻連遭慘敗。

由於當時台灣地區作為聯合國的成員國,因此緬甸政府上訴聯合國,理由是"非法在他國領土駐軍",請求聯合國出面干涉。台灣對於這個客觀的軍事力量的存在也無法否認,先後派出兩任原第八軍高官要求他們一路撤回台灣。

由於種種原因,只有極小部分的人員經歷千辛萬險抵達了台灣,絕大部分人不得不武力反抗當地軍政力量的武裝圍剿。由於國民黨殘部的背景,加之時不時騷擾中國邊界。

50年代末期我國政府也曾應緬甸政府請求派兵剿滅。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歷經磨難和滄桑的軍隊進入了泰國在金三角的國土。讓泰國第一次正視這股勢力的是幾次圍剿的失敗。在解放軍手下屢戰屢敗的國民黨殘部93師對於幾倍於自己的當地軍隊卻是小試牛刀,雖然每次伴隨著勝利而來的就是戰士的傷亡。

終於,泰國政府明白他們不是93師的對手,加之自己國內有不少令他們非常頭疼的販毒武裝,需要有強有力的幫手為自己解決這些難題,於是主動謀和了。

泰政府願意提供一片地區供93師定居,但不得離開圈地。唯一的條件是要求93師作為僱傭軍協助泰國政府軍圍剿也同樣感到棘手的泰國販毒武裝。93師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答應在別國的領土上為別國政府去出生入死。

唯一值得他們慶幸的是,最終泰國政府還是履約了。那塊土地就是今天著名的金三角地區。具體地說,是金三角泰國境內的美斯樂鎮,當年93師的總部和全部眷屬均在該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三師

Ⅲ 國民黨九十三師為什麼當時沒被剿滅他們和泰國、緬甸、印度、坤沙什麼關系為什麼能發展到今天10萬人

國民黨九十三師的人也是中國人的。因為內戰,因為政治,九十三師是戰敗而逃的!但是更多程度上是受到台灣的命令:就是逃到邊境以備反攻中國,加上當時的雲南共產黨的軍隊並沒有足夠的軍備,無法進行更大規模的殲滅戰!
我記得印象中九十三師當時出境是才有一萬人,由於疾病、環境等客觀因素逃到泰國邊境的時候才剩3000多人。因為畢竟是國防軍,擁有精良的戰鬥力,在緬甸對抗當地土司的戰斗中幾乎百戰百勝,所以一些膽子小的土司用和親或者加盟的方式來加入到了九十三師的行列中。
由於在緬甸境內沒有足夠的土地和物資(這要參考緬甸歷史啦!很長很復雜,我這里不能說清),很多的緬甸土司和私人武裝進行毒品的買賣已滿足自己的給養,所以在這樣的歷史上九十三師的人不得不從事大煙的種植和銷售!(但是部隊的軍人是不允許自己吸毒,可以販毒的)在大煙的運輸過程中,當地的私人武裝也是不可小窺的力量。九十三師也在這個時候組建起強大的運輸隊伍,其中的一個緬甸華人在運輸毒品的那段歷史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名字就叫坤沙。昆沙的中文名我記不得啦!但是這個人從小孩的時候就跟隨國民黨的毒品運輸隊伍,立下汗馬功勞,到後期幾乎壟斷了緬甸境內的毒品交易,成為金三角的大毒梟(這你可以去找找一些關於金三角的文獻書籍!可以這樣說,昆沙是九十三師的小弟,後來是九十三師開的毒品小賣部的經理!
由於毒品的資金來源充足,國民九十三師也開始了部隊的整備,那些老弱殘兵回歸到部隊中,部隊也得到了足夠的給養,人數也在增加。我覺得應該是當地人參軍和以前那些跑出中國的華人後裔的加入吧!人數也漸漸超過一萬人......也就在這個時候,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才知道,緬甸泰國邊境還有一支自己的部隊,而且還混的不錯。所以這個時候趕緊派人到金三角的九十三師部隊來街頭,已順利接收這個失去聯系很久的部隊!派來的那個軍官我記得姓李吧,在台灣養尊處優,來到這個不毛之地,在加上九十三師的人對他唯命是從。(這個要說到那些九十三師的領導人,像段將軍、雷雨田將軍,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是中國歷史上相當優秀的軍人,是軍紀過硬的那種硬漢。)所以為了向台灣政府領功,所以在部隊還沒有完全修養好的情況下進行了幾個月的對雲南邊境的反攻。打到雲南的時候連克三個縣,部隊的軍人們也在勝利的情況下更加激起打到北京的強烈願望!但是由於後勤無法保障,百姓也痛恨這些土匪(部隊的人很多都是雲南人,可以說他們在打自己的家鄉。)人心的反抗和後勤的不足導致這三個縣也丟拉......反攻大陸的第一次戰爭也就這樣失敗啦!後面好像也進行過幾次吧~但是都失敗啦!
從台灣來的領導人換了又換,九十三師的人也在一次次失望中等待著未知的明天.......前面忘了交待,九十三師除了接受台灣政府的支持外也得到美國的支援!由於時間的流逝,慢慢的九十三師的人也不在做反攻大陸的夢啦,幾次的失敗讓他們認識到,共產黨在中國的政策是正確的,他們不可能打贏沒有百姓支持的戰爭的啦.......還不如專心的賣賣毒品做做買賣好!
由於在歷史上,緬甸和泰國之間因為種族、土地等各種因素幾百年來就沒有和平過。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上,緬甸和泰國的邊境的一些局部戰事一直都是泰國處於下風。泰國政府也一直在尋求解決這個事情的方法!
人數的增加,周圍緬甸土司的挑釁,讓九十三師的領導人不得不重新為手底下的人考慮一條出路。他們和泰國人合作,幫助泰國政府對付緬甸的武裝力量.....像現在的泰國境內的美思樂就是九十三師的先輩用鮮血換來的,現在的在泰華人的地位也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為了換取和平,戰勝後的九十三師也像泰國政府繳槍,也不再從事毒品聲音,為了後代的生存,他們積極融入泰國社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美思樂華人聚集地~推薦你有機會一定要到泰國美思樂看看。那些過去的往事現在沒有發追究錯與對~但是,我敢說的是,我們龍的傳人,不論走到那裡都是最牛b的!

Ⅳ 為什麼很多泰國華人導游都說自己是國民黨93師的後裔

泰國華人導游都說自己是國民黨93師的後裔的原因是:拉近和中國遊客的距離,在行程中能更好的溝通。

國民黨 93 師的後裔之前基本上都住在美斯樂鎮 (ดอยแม่สลอง) Santikhiri 村 (หมู่บ้านสันติคีรี)。

那塊地是華人居住集中區(都是他們啦),那邊的泰華沒有多大「泰化「,個個都還能講漢語,所以需要使用漢語的行業中,比如旅遊業,對外貿易(台灣,香港,大陸),就會經常碰到他們。

(4)緬甸93師有多少後裔擴展閱讀:

國民黨 93 師原隸屬於國民黨雲南地區的第八軍,經歷了呂國銓、李國輝、李彌、段希文四位統帥,1949 年戰敗後由於沒有退路,不得已在團長中將李國輝帶領下,進入現在的金三角地區與滯留在當地的原國民黨抗日遠征軍殘部合並為 93 師。

49 年後,他們作為國民黨殘部由於無法退回台灣島,被蔣介石訓令畏縮於金三角地區,等待所謂的「光復大陸」的時機東山再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歷經磨難和滄桑的軍隊進入了泰國在金三角的國土。

讓泰國開始正視這股勢力的是幾次圍剿的失敗。在解放軍手下屢戰屢敗的國民黨殘部 93 師對於幾倍於自己的當地軍隊卻是小試牛刀,雖然每次伴隨著勝利而來的就是戰士的傷亡。

終於,泰國政府明白他們不是 93 師的對手,加之自己國內有不少令他們非常頭疼的販毒武裝,需要有強有力的幫手為自己解決這些難題,於是主動謀和了。

泰政府可以提供一片地區供 93 師定居,但條件是要求 93 師作為僱傭軍協助泰國政府軍圍剿也同樣感到棘手的泰國販毒武裝,同時不得離開圈地。

93 師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答應在別國的領土上為別國政府去出生入死。唯一值得他們慶幸的是,最終泰國政府還是履約了。那塊土地就在今天著名的金三角地區。具體地說,是金三角泰國境內的 Santikhiri 村,當年 93 師的總部和全部眷屬均在該處。

Ⅳ 那些流落緬甸的中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流落緬甸的中國人有四支:

一是果敢族:約14萬人,生活在以果敢為核心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轄1縣、1市、2鎮、15個鄉。第一特區設1縣1市1經濟特區,即果敢縣、老街市、清水河經濟特區。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遷移至此,世代居住於果敢地區。

三是華族: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個廣東籍商人經新加坡來到緬甸曼德勒王朝古都。1885年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並把它並入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後發生大規模移民潮,大量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目前華族占緬甸總人口的3%,

緬甸華人移民在1930年代人數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人數已達19萬4千至3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 。他們創辦華文報章、華校、並設立社團。1950年,仰光有4家華文日報、3家周刊、而全緬甸也有超過200所學校。

四是勐穩族,主要以居住在緬甸北撣邦貴概大勐宜。是早年從德宏芒市一帶遷徙出去的漢族,目前人數大約為一萬左右。

Ⅵ 緬甸果敢地區和佤邦的人都說的漢語,他們是中國人嗎

果敢是緬甸的一部分,但當地都是華人,據說是明末的時候,抵抗清朝的明軍後裔,聚集在那裡生存。緬甸有大緬主義,對其他的少數族裔都不太好。加上2戰後,北方的少數族裔,都擁有自己的武裝,所以,自然沖突不斷。果敢只是眾多武裝力量中的一個,因為都是華人,所以受到關注。

Ⅶ 國民黨93師後裔 人數

在金三角地區泰國境內,有一個叫美斯樂的村落里,現在住著十萬居民,其中有六萬左右華人,他們是國民黨93師(大部分人來自雲南)的後裔,美斯樂也被稱作泰國的「雲南村」、「小中國」。

國民黨93師歷經磨難和滄桑的軍隊撤到了泰國在金三角的領土清萊府、美塞縣的美斯樂鎮,經泰國政府出於對國內形勢和某種程度上的人道主義的允許,總部就駐扎在美斯樂。

(7)緬甸93師有多少後裔擴展閱讀:

居住在美斯樂的華人現狀。據去過美斯樂旅遊的華人記述當地導游的話語(該導游是93師後裔):

「我們沒有國籍,只有難民證,永遠不能離開那個山頭。只有隨身攜帶表明路線的『移動證』與『打工證』才可以下山在這里辦一個展覽來謀生,還不能離開這個展覽區,一出大門泰國警察就可以抓我們!」

93師曾打敗緬甸、泰國兩國政府軍,他們中間還出了個有名的人物——張蘇泉,他是上世紀世界毒王坤沙的總參謀長,93師在金三角地區,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參與種植鴉片、販賣海洛因,建立武裝……

93師被泰國招安後,他們的後人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美斯樂種植茶、咖啡,這里也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區。

Ⅷ 逃到「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成了緬甸「土皇帝」,留下6萬後代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金三角」這個地方,它緊靠緬甸、泰國、寮國的邊境。因為當地泛濫的毒品交易和「三不管」的狀態,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混亂區域。很少有人知道,當年國民黨軍隊打了敗仗後,有一支殘軍輾轉流亡到了這個地方,不僅定居下來,還在當地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解放戰爭接近尾聲時,國民黨敗局已定,但是這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國軍軍官不甘於就這么認輸,抱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想法,1950年2月20日,國民黨第8軍237師709團少將團長李國輝,率領1000多名殘軍從我國雲南的西盟佤山進入緬甸境內。他們希望通過暫時退守,爭取休 養生 息的時間,以便在合適的時機「反攻大陸」。

幾天後,李國輝率軍到達位於老緬泰三國交界處的大其力市,在這里他們遇見了第26軍278團副團長譚忠率領的600餘人,之後又與流亡在緬甸車佛南的原中國遠征軍第6軍93師200餘人匯合,三支部隊共計1500餘人。

剛來到異國,這些人兩眼一抹黑,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組織」。通過唯一的一部電台,李國輝等人與台灣的國民黨取得了聯系,詳細匯報了目前情況,請求支援。然而這時台灣那邊情況也不樂觀,分身乏術,哪有多餘的精力管他們?只能表示目前形勢危急,無力支援,隨後匯來5萬泰銖,讓他們自行解決出路。

這下子,大陸回不去,台灣也去不了,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到了4月,大家對當地的環境適應得差不多了,既然現在哪兒也去不了,經過集體討論,三支部隊決定合並起來,由李國輝擔任總指揮,譚忠任副總指揮。就這樣,這支殘軍修建營地、招兵買馬,還建設根據地,做好了長期駐扎的准備。

此後一段時間里,有些滯留在大陸的國民黨殘兵或者土匪偷渡前來投奔,這支殘軍很快擴充至3000餘人,自稱為「中華民國復興部隊」。

李國輝認為,要想在異國生存下來,除了自己人要團結一致,更重要的是和當地人搞好關系。當年遠征軍曾經在緬甸與日軍作戰,因此當地人對國民黨接受度比較高。而且,緬甸的華僑也有不少,靠著他們的接濟,這支殘軍才得以正常維持生活。

寄人籬下終究要看人臉色,李國輝覺得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有好幾千人要養活,於是他把部隊的人進行了分工,一隊人馬負責警衛、備戰,守衛大家的同時也為以後「反攻」做准備;一隊人馬負責建造房屋、田地,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還有一隊人馬負責賺錢,比如從事運輸工作,給商人做保鏢,也參與販賣鴉片等活動,如此一來,部隊的財政狀況迅速好轉。

從長遠考慮,李國輝發起「軍民聯姻」運動,鼓勵未婚的士兵迎娶當地女子,他的屬下里有人甚至和當地大土司結成了姻親關系。「朝里有人好做官」,在李國輝的苦心經營下,這支國民黨殘軍終於在緬甸站住了腳跟。

然而,李國輝的動作也引起了緬甸軍方的注意。要知道,緬甸這個國家一直很動盪,上世紀50年代時緬甸也是剛獨立,自己國家局勢還不穩定,邊境就來了一支身份敏感的他國軍隊,緬甸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決定出兵剿滅。

5月,緬甸國防軍集中6000人兵力、3個炮兵連、1個戰車連,,在做好戰斗准備後,緬軍責令這支復興部隊限時繳械投降。李國輝比較有志氣,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緬甸人的通牒,決定為生存而戰。

國民黨軍隊雖然在解放戰爭中敗給了我軍,但戰力並不弱,勝過緬甸還是不難的。緬甸國防軍雖然提前做好了准備,但是被復興部隊擊敗,哪怕後來陸軍總司令奈溫將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也沒能扭轉敗局。本來,緬軍可以憑借人數優勢慢慢「磨死」殘軍,但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緬甸人大多信仰佛教,多年來軍隊很難遇到對外的戰爭,再加上殘軍俘虜了不少緬軍,怕戰俘被殺,老百姓紛紛向政府請願:馬上與殘軍談判,釋放俘虜。

既然打不贏,緬甸只好提出談判。畢竟在人家國家的地盤上,李國輝也很給面子,釋放了全部俘虜,撤回新佔領的城市,回到自己的老地盤,重新安營紮寨。

其實,李國輝同意和談,跟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國民黨陸軍中將李彌。殘軍剛到緬甸時,聯系在台灣的國民黨,很多人都認為這支部隊兵力太弱,難成氣候,只有李彌,因為自己來到台灣後失去了實權,希望借殘軍翻身。李彌不僅成為了殘軍在台灣的聯絡人,還自掏腰包10萬美元給殘軍當作軍費。

趁美國的「東南亞軍援團」訪問泰國時,李彌與代表團團長厄斯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表示復興部隊可以反攻雲南,牽制大陸軍力,希望美國能給予援助。美國自然是同意了,表示在不違反國際法的前提下,願意提供武器裝備和經濟援助。

美國都表態了,台灣方面自然得跟上。1951年2月,台灣方面和美國中情局將一批武器裝備運抵曼谷,再經由泰緬邊境送到殘軍手裡,李彌也來到了緬甸,直接指揮這支部隊。

3月,李彌將部隊進行了改編,下轄第93師和第193師,這時的復興部隊總兵力超過3萬人(包括隨軍家屬),勢力范圍面積達到了20萬平方公里,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金三角」。

一次,殘軍組織1000多人,護衛2萬多公斤鴉片從緬甸到寮國,想通過寮國將毒品銷往世界各地。這一舉動實在太猖狂,寮國陸軍司令拉迪功將軍接到情報後非常憤怒,出動空軍對對殘軍攻擊、轟炸,經過一天激戰,消滅殘軍500多人,繳獲全部鴉片。

由於復興部隊身份敏感,再加上李彌公然通過毒品斂財引起了他國不滿,從1953年開始,寮國聯合緬甸、泰國政府不斷向聯合國提出抗議,要求台灣當局撤回殘軍。蔣介石一方面迫於聯合國的壓力,一方面又不想輕易放棄這支隊伍,於是只能磨磨蹭蹭地撤軍,聯合國每要求一次要求撤軍,蔣介石就撤走幾千人,直到1962年6月,殘軍共撤回台灣2萬多人。

當然,撤軍都是做給外人看的,蔣介石不甘心輕易放棄這支部隊。1955年,蔣介石派原第8軍副軍長柳元麟秘密潛入緬甸,指揮剩餘的殘軍。柳元麟到任後,一直很低調,在暗中積蓄實力,等待時機。

然而,時機沒等來,卻等來了絕望。1960年,中緬簽訂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以及《中緬兩國邊界問題協議》。為了兩國關系的發展,也為了解除緬北國民黨殘軍的威脅,我國主動提出幫助緬甸政府解決殘軍。這一提議正中緬甸政府下懷。

1960年11月,解放軍第13軍39師聯合雲南邊防部隊在邊境集結,緬甸國防軍也調集了5000精銳,發動「湄公河之春」行動,共同圍剿國民黨殘軍。

同時,緬甸政府繼續向聯合國控訴,台灣方面又一次受到譴責。蔣介石只能無奈命令柳元麟撤軍。但是,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這支軍隊紮根「金三角」多年,不少高級將領都在這里成家立業,不願回台灣,因此有不少人選擇了留下。

柳元麟撤走後,第5軍軍長段希文和第3軍軍長李文煥接替了他,管理剩下的人,後來,台灣當局想讓殘軍全部撤回,雙方進行了多次談判,但始終達不成共識。眼看著台灣方面指望不上,反攻大陸也沒有可能了,段希文、李文煥宣布不再與大陸為敵,斷絕與台灣的關系,轉而投靠了泰國政府。

為了獲得泰國的信任,段希文和李文煥受命出兵,鎮壓國內的武裝反動派,付出重大傷亡後平定叛亂,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投名狀。作為交換,泰國政府賜予了他們公民權和居留權,他們終於可以坦坦盪盪地生活下去。

之後,復興部隊又為泰國打了幾次仗,終於被徹底認可,幾年後軍隊逐步解散,武器上交,殘軍全部成為泰國的合法公民。從1992年開始,這支身份敏感、沒有國籍、流浪在金三角的中國人已經有了大約6萬人的後代,他們全部成為了泰國的公民,過上了自食其力的平靜生活。

Ⅸ 逃往金三角的1500名國民黨孤軍,70多年過去,後代生活現狀如何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我國1949年建國,但 建國之路並不一帆風順 ,在建國後的幾年裡,除了國際局勢的變化,最大的問題就是 國內邊境的國民黨流竄部隊

當時國民黨殘軍大都被我軍在1950年 或殲滅或收編 ,但有這么一支孤軍,眼看不是解放軍的對手於是 逃到了金三角地帶 ,這一去就是70年,不但他們中一部分人再沒回來,就連 後代也無法回國

在1950年的那場殲滅戰中,國民黨團長李國輝帶著最後幾百人拒不投降,順勢 逃往緬甸方向 ,與他們一起的還有 另外一個團副譚忠的幾百人以及兩百多殘兵。

這么一隻殘軍在國內被解放軍追著打,但是在緬甸卻稱起了大王。

雖然是殘軍,但是依舊 使用著國民黨第93師的番號 ,沒有後援,沒有給養,只有 1500條人命就踏上了流亡之路

這支部隊馬上就受到了緬甸政府的重視,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緬甸政府派出上萬人的部隊 准備對這伙「流寇」進行殲滅

十比一的比例讓緬甸方面覺得勝券在握。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1500人卻 把緬甸軍上萬人打的節節敗退 ,甚至連最重要的城鎮大其力也沒有守住。

雖然在國內他們跟不上我軍縱隊作戰的節奏,但李國輝 對付緬甸軍卻綽綽有餘

打過一仗之後,緬甸政府終於肯坐下來談判,而最終的結果也可謂是雙方 退一步海闊天空 。李國輝本意不想佔山為王,只求一地養活這跟他的1500餘眾,而 這片地就是臭名昭著的金三角。

有了棲息地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盡管國際輿論的矛頭一直指向他們,李國輝卻毫不在意。穩定了局勢,李國輝就開始 聯絡台灣方面 ,希望能將他們接引回去,但 始終沒有回應 ,最後等來的只有一點泰銖。

蔣介石的意思很明顯,李國輝的殘部名聲不好,接回去也是個大麻煩,留下點錢 讓其自生自滅才是本意 。但這里有1500張嘴要吃飯,李國輝就 走起了歪門邪道,開始開荒種毒品

李國輝可謂是當時的最大毒梟,賺得盆滿缽滿,並且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成了名副其實的地頭蛇。他建立了一個 很完善的種毒、銷毒體系, 成為了國際上的毒瘤。

盡管名聲不好,但好歹填飽了肚子。包括所有的緬甸地方官,全部聽從李國輝的調遣,他的左膀右臂 羅星漢和坤沙,日後也都成為了讓緬甸頭疼不已的大毒梟。

但這么一來,蔣介石的興趣勃然而起,既然李國輝在金三角扎了根, 何不用這個地方做大陸根據地 ?但李國輝他已經難以駕馭,於是 派出李彌前去接應 ,給了他相當大的權力。

李彌來到金三角可謂是比李國輝的官威還大得多,他甚至不把緬甸政府放在眼裡,勒令 周邊地方官不允許私售或私種毒品 ,所有的毒品只能由李彌接手。

但這一切都是蔣介石想東山再起的棋子,金三角這邊沒過多久就不斷地接到蔣介石的命令, 要求他們反攻大陸 。但實際上李彌心知肚明 不是解放軍的對手 ,於是帶著部隊在我國邊境打起了游擊。

我軍一進他便退,我軍一退他便進

這樣反反復復讓李彌消耗不起,最後還是乖乖回去種自己的毒品養活軍隊,雖然行為不恥,但卻有奇效,李彌竟然靠著不入流的手段 有了上萬人的部隊

當時的李彌就連緬甸、印度兩軍合一也不是他的對手。但這已經嚴重 偏離了蔣介石計劃的路線 ,於是 李彌被帶回了台灣被拘押 ,只留下空盪盪的上萬人在金三角逗留。

在經歷了一次換帥後,這支部隊大不如前, 被緬甸軍打得四分五裂 ,蔣介石也不再抱有希望,直接宣布與這支部隊斷絕聯系。言外之意就是說 這些人不再是中國人

最終接納了這支殘軍的是泰國政府, 泰國借刀殺人 ,用國民黨孤軍的武力 消滅了反政府武裝游擊隊 ,這對長年與解放軍周旋的他們來說簡直易如反掌,而酬勞就是泰國撥出一片土地讓他們定居。

這片地就是美斯樂,但泰國政府並沒那麼好心,美斯樂其實就是 一片無主的荒地 ,一切都要國民黨殘軍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

但也因為如此, 殘軍把美斯樂當做自己的家來經營

很多國軍都 在當地娶了媳婦,有了後代

整個美斯樂成了華人的天下,包括嫁到美斯樂的緬甸媳婦也都學會了中國話,至今這些殘軍士兵的 後代已達到六萬多人 ,依舊保持用中國話進行交流。

不只是語言,這些人 生活的習慣也全部與中國人無異 ,包括過年要吃餃子。很多老兵年邁也堅持 希望有一天能落葉歸根 ,即使不能光宗耀祖,也不想在異鄉歸逝。

很多老兵和他們的後代在美斯樂生活的其實並不如意,最難熬的就是中秋佳節, 想著遠在大陸的父母家人 ,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這讓他們更覺得自己被世界所拋棄。

好在國內並沒有放棄他們,對於美斯樂的前國軍老兵及其後代,我國政府 願意接受其回國並且和家人團聚

他們當中一個叫做唐陽山的營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唐陽山是率先提出回國探親的,當時包括他在內八個人全部由我國政府安排, 讓他回家與家人團聚

緊接著軍長呂維英等人也紛紛效仿, 幾十年間斷斷續續上千人成功回國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他們的親人早已逝世,但在美斯樂組建了新的家庭,所以 不願回國生活 。政府也很同情並理解,此事乃個人意願,並不強求。

金三角的發展是 歷史 的塵埃,有因必有果,由於國民黨長期對金三角的控制, 很多士兵有苦說不出 ,望著同一輪明月卻不能坐在家人身邊,導致很多士兵 錯失與家人見面的機會

至今在金三角腹地美斯樂的 中國人後裔仍不在少數 ,中國士兵回國尚且方便,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在美斯樂的後代問題,他們都是混血難以成為真正的中國人,而 這些後代才是最終的受害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