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重大節日有哪些
㈠ 11月26號是緬甸人的什麼節日
點燈節
緬甸以節日多著稱。緬甸人每年的節日慶典很多,休息日很多。其中,政治節日有6個,計休息6天。即獨立節、聯邦節、農民節、建軍節、五一節、烈士節,各休息1天。傳統節日,緬甸每年大約有24個之多,大多數與佛教有關。主要傳統節日有6個。其 中,潑水節,休息4天;浴榕節、安居節、點燈節、光明節、拜塔節,各休息1天 ,總計休息9天。 緬甸政府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每周休息2天。再加上每年的政治節日和傳統節日在內, 緬甸人每年大約有節假日110多天。
緬甸節日一覽
1月14日獨立紀念日
2月12日聯邦紀念日
3月2日 農民節
3月10日乾旱季慶典
3月27日抗日勝利日
4月潑水節
5月1日 勞動節
7月19日烈士日
11月26日 點燈節
12月25日 聖誕節
12月或1月新年
㈡ 緬甸一年有幾天的法定節假日
緬甸法定節假日如下:
1、獨立節
1月4日,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獨立節有很多官方和民間的慶祝活動。許多佛塔也將在1月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寺院里會看到堆積如山的供品,晚上還有戲劇歌舞演出。
2、聯邦節
2月12日,紀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各地的少數民族都會穿上民族盛裝遊行。
3、農民節
3月2日,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無論是仰光中心大街還是偏遠的農村,到處是歡樂慶祝的人群
4、建軍節
3月27日,初為抗日節,1955年改為建軍節,在仰光會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晚上放五彩繽紛的煙花。
5、潑水節
4月13日前後(緬歷新年),節日期間,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互相向別人潑水,表示洗舊迎新。水是幸福的象徵,人們便潑的越多反倒會越高興。在潑水節期間,人們還會向寺廟施捨食物與日常用品。
6、工人節
5月1日
7、烈士節
7月19日,是紀念在獨立前夕1947年遭到暗殺的昂山將軍和他的志士的先烈者日。
8、民族節,
12月1日,紀念1920年12月1日仰光大學學生抗英罷課。
(2)緬甸重大節日有哪些擴展閱讀
緬甸其他節日
1、豐收節是緬歷的第二個月(在公歷四月至五月之間
4月到5月之間,緬歷的第二個月舉行,豐收節會令遊客胃口大開,正是品嘗緬甸傳統甜點:一種用江米,加入各種果料,如果仁、芝麻、花生仁和薑片做的點心。
2、浴榕節
4月下旬,緬歷2月月圓日舉行。緬甸將菩提樹(榕樹)視為佛的化身,在最炎熱乾旱季節給菩提樹淋水,有希望佛教弘揚光大之意
3、五月節
7月到8月之間,是緬歷的第五個月,紀念佛祖的節日,五月節將以隆重的儀式重現佛祖在世的一生,即從他出生到涅磐的全過程。五月節期間不要錯過仰光大金塔里舉行的儀式,其中最動人的場面是由虔誠的緬甸婦女頂著水罐,朝象徵佛祖頓悟的菩提樹灑下凈水。
4、點燈節
10月,緬歷7月月圓日。傳說佛祖在雨季時到天庭守戒誦經3個月,到緬歷7月月圓日重返人間,凡間張燈結綵迎佛祖歸來。
5、敬老節
10月,緬歷7月。傳說眾僧侶在雨季守戒3個月後跪請佛祖訓示,後人效法,在此期間舉行敬老活動。
6、獻袈裟節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緬歷7月月圓至8月月圓期間。善男信女要向僧侶敬獻袈裟,在8月月圓日點燈迎神,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此日又稱「光明節」。
7、作家節
12月上旬,緬歷9月1日。古時舉行拜神活動,從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獎勵「像神一樣崇高的」大作家們。1944年緬甸作協正式確定為「作家節」。
㈢ 緬甸10月份有什麼節日
緬甸10月份有點燈節、敬老節、獻袈裟節。
緬甸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先後經歷了蒲甘王朝、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三次英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8年9月,以國防部長蘇貌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1988年9月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新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2011年2月,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2016年3月,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 ,2018年3月,吳廷覺辭職。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 。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4月16日,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布成立民族團結政府,溫敏任總統 。
㈣ 緬甸十月份有什麼節日
十月份是沒有節日的。
緬甸的主要節日具體如下:
1、獨立節:1月4日,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
2、聯邦節:2月12日,紀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
3、農民節:3月2日,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
4、建軍節:3月27日,初為抗日節,1955年改為建軍節。
5、潑水節:4月13日前後(緬歷新年)。
6、工人節:5月1日。
7、烈士節:7月19日,紀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等人遇難。
8、民族節:12月1日。
甸是個佛教的國度,生活中的各種禮俗都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在仰光的大街小巷,花間樹叢,常可見到各種鳥在追逐嬉戲,原因在於當地人養成了不殺生的習俗,他們視烏鴉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
他們對牛也敬若神明,在鬧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迴避讓路。不論何人,即便是外國遊客,進入佛塔或寺廟時,也都必須脫鞋。
㈤ 緬甸一年有幾天的法定節假日
緬甸一年有19天法定節假日。
㈥ 10月20日是緬甸什麼節日
2021年10月20日是緬甸的點燈節,點燈節的由來,對於緬甸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其影響力僅次於潑水節。
自2019年起,緬甸政府將點燈節法定假期由3天上調至5天,也凸顯了點燈節在緬甸的重要地位。通常在緬歷七月月圓之日舉行。在這期間,所有僧侶要安居坐臘,信徒也要避免遷居嫁娶。
活動已成為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舉辦中波狂歡節,進一步增進中緬兩國人民的友誼,擴大中緬胞波的交流與合作,加快中緬邊境四城一區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國、緬甸地區的旅遊、邊貿、文化及社會繁榮與進步。
同時,通過舉辦中緬胞波狂歡節,搭建起文化與經濟融合的平台,使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民族節日文化活動項目的開發利用,使企業走進文化,讓文化與市場相融合,真正做到社會投入、社會承辦,從而,進一步推進企業與文化的大發展。
中國瑞麗第十六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於2016年10月1日在瑞麗隆重舉行!中緬兩國10萬遊客激情匯聚!屆時請看小掌在第一時間為廣大掌粉呈現的雲南·瑞麗第16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最全精彩畫面。
㈦ 緬甸的文化與習俗
緬甸的傳統文化、習俗如下:
1、緬甸當地人生活。緬甸當地人都非常淳樸好客,非常熱情。除了做體力活的人以外,緬甸人一日兩餐(9:左右第一餐,15:左右第二餐)。當地人每天會洗澡但是不一定洗頭,喜歡在頭上抹上很多類似於發蠟的東西。
2、宗教與文化。緬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響,緬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學藝術、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以及風俗習慣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近現代以來,緬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獨立後,始終維護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文化遺產。目前傳統文化在緬甸仍有廣泛影響,占據主導地位。僧伽在整個緬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3、避諱旅途遇蛇,若遇蛇,必返回並推遲行期。
4、忌在「安居期」結婚、宴請、遷居、娛樂、僧人亦不得外出。
5、吃飯時須按男右女左入座。
6、進佛塔或寺廟,不論男女、高官或外國使節都必須一律脫鞋。黃金法則:要想知道什麼時候脫鞋合適,你要留心其他人。有時經常是可以將鞋留在門外,或隨身攜帶。特殊情況可以穿腳套。記著繞聖壇的時候是從左往右的方向。
7、遊客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動作,不要背對佛陀,也不要對佛陀拍照。
8、座位一般不應高過和尚座位。
9、在公共汽車上,如果是男士應避免坐在婦女旁邊。在車上盡量避免和地位較高的僧侶坐同排座位。
1、中午過後給僧侶吃東西是不合適的,甚至是罪惡。按照修行的規定,僧侶要在午後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禁食。
11、參觀佛塔時請注意著裝,男士盡量穿長褲,女士不要穿短裙和過於暴露的衣服。
12、仰光人不吃牛肉,對牛無限崇拜,敬若神明。過去不得對牛進行鞭打,更不可殺牛。路遇「神牛」行人、車輛都要避讓,還會拿出好吃的給「神牛」吃。逢年過節,要舉行隆重的敬牛儀式。
㈧ 緬甸新年習俗
緬甸潑水節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為緬歷新年,類似我國的春節。
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三到四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相互潑水,表示除舊迎新。潑水節期間,不論男女老幼,都不會因為被潑水而不高興,因為潑水節的水象徵著吉祥幸福。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緬甸重大節日有哪些擴展閱讀
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我國的春節。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3、4天。
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香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澆。小孩用水槍向大人噴,也不會被責罵。
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我國雲南省的傣族與緬甸東北部的撣族,也有潑水節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