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怎麼回事
① 最近緬甸怎麼打起來了,是什麼原因
8月7日,緬甸軍方以果敢槍械修理廠製造毒品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強搜該廠,隨後緬軍、果敢同盟軍處於對峙狀態,造成果敢居民恐慌。8日至12日,近萬名果敢難民越過國境線奔入雲南南傘躲避;經過中方及時果斷的外交、疏散、收容、遣返等努力,果敢事態已經平息,但目前的局勢還是讓果敢人憂心忡忡,也讓南傘口岸很多中國商人損失慘重。 果敢主席尋求避難 據悉,8日至12日,近萬名果敢難民(包括中國人及緬甸邊民)越過國境線奔入南傘躲避。 與果敢做了20多年生意的百貨批發老闆段中和回憶說,「很多人從8日開始涌進來,11日晚上最亂最多,果敢國境線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那天果敢自治區主席彭家聲自己覺得緬政府要動他了,要求跑到中國避難並且做好開戰准備。」 難民綿延9公里 段中和不少在果敢做生意的朋友就把首飾、手機、摩托車等等商品甚至店鋪賤價賣了跑到南傘,可謂血本無歸;果敢首府老街很快就人去屋空、大門緊閉;11日晚,守在邊境期待出關的果敢人、中國人的隊列整整綿延9公里。 「這兩天每天都會有果敢人跑到南傘來,後來中國政府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成立了前線指揮部,建立了難民營,很多人就從南傘回內地了,絕大部分果敢人也被勸回去了。」 中國商人虧慘了 緬甸果敢特區政府稽查處處長魯正江告訴記者,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南傘人、內地人多達數萬人,老街店鋪90%以上由中國人投資。對峙事件影響巨大,眼下果敢老街店面頂多恢復了30%,大多數中國商人都走了,果敢從未如此凋敝冷清,往日的繁華恍然如夢。 仍在果敢做生意的南傘人段蓮壽說:「中國人在果敢的投資太大,我就投了100多萬啊,如果打起來,緬甸要賠多少個億啊!緬甸哪來那麼多錢,當然不願打。我們就更不願意打了!都想好好在這邊做幾年生意。」 長期對峙影響邊貿 中緬邊貿經常受緬甸國內沖突影響。據當地人的回憶,上世紀90年代就發生過三次較小規模的難民潮,一批果敢人、中國人紛紛奔入南傘躲避可能爆發的沖突,邊貿一時吃緊。 東南亞問題專家賀聖達認為,「8.8事件」提醒中國,緬甸局勢絕不可能就此徹底平息,一方面,收編特區武裝組織將是緬甸政府的長期國策,而緬甸特區仍要極力維護自身利益,因此雙方的博弈將是復雜的、長期的,這對邊境貿易提出了較大考驗。
② 緬甸怎麼了緬甸怎麼了
緬甸1948年獨立以來,一直存在多股少數民族獨立武裝,成立於1961年的克欽獨立軍是較強大的力量之一。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之間多年來的沖突,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以及約10萬克欽族流離失所。
雙方1994年起曾停火長達17年,但卻於2011年6月再次爆發沖突。緬甸總統登盛當年12月下令,停止對克欽獨立軍採取軍事行動,但當地局勢依然動盪。
③ 緬甸這個國家怎麼回事
http://ke..com/view/7227.htm
④ 緬甸和果敢是到底怎麼一回事!
事情起因是果敢兩個正副司令為了爭奪政權,副司令投靠了緬甸政府。
緬甸政府之所以出兵,網上已經分析的很透徹了,個人認為毫無戰鬥力的緬甸軍背後還是有美國佬的支持,今天打的是彭家聲,下次打的可能就是鮑有祥。
從現在佤邦政府全面開張禁毒工作,從聯合國推進糧食計劃,從今年的瓦邦二十年周慶所設立的紀念碑(碑上感人肺腑的經典三段題詞,憶往昔。。看今朝。。展未來。。),種種跡象表明佤邦在一步步向好的方向改變,政府領導人也在逐漸從善以求改變以往大毒梟的姿態,但是金三角對於世界的危害實在太大。。。
可以說,瓦邦政府面臨著內憂和外患,中國政府已經聲明不會出兵干涉內政,現在的瓦邦風雲變幻,讓我們共同關注。。。。
⑤ 誰知道8.8緬甸是怎麼回事呀!
隨著緬甸政府軍向撣邦第一特區果敢增派軍隊以及果敢政府領導層內部沖突的加劇,剛剛平靜的當地局勢再次緊張起來。8月8日,緬甸政府軍曾與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發生對峙事件。
8月7日,緬甸軍方以果敢槍械修理廠製造毒品為由,派出30名警察欲搜查該廠,遭到拒絕。8月8日,緬甸軍政府向果敢調派軍隊,與果敢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同盟軍形成對峙。在各方協調下,局面有所緩和。
設在泰國的「伊洛瓦底」新聞網25日稱,22日,撣邦警察傳喚彭家聲及其弟彭家富,但他們沒有去。23日,100多緬甸軍人突襲彭家聲在果敢主要城鎮老街的家,但彭家聲逃脫。24日,緬甸軍隊下令果敢軍隊退出同盟軍,加入受政府控制的邊防軍,被果敢同盟軍拒絕,雙方再次對峙。25日,1000多名政府軍乘坐多輛汽車進入老街,許多居民和商人擔心爆發沖突,再次向中國邊界一帶逃離。
同樣設在泰國的《撣邦先驅報》稱,果敢同盟軍內部近來爆發內斗,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希望推翻彭家聲。報道說,分析人士表示,緬甸政府軍希望看到果敢內部沖突擴大,進而從中渾水摸魚,趁機佔領這一地區。
另據經濟參考報一次少見的緬甸境內的武裝對峙正在給中國雲南南傘口岸的邊境貿易帶來重創。果敢,這個鄰邦小城享受的高度自治正在經受緬甸政府更加苛刻的目光,當雙方都維持「強硬」,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膽戰心驚的果敢人,更是大量來自中國的商人、小生意者和打工仔;誰也不能否認,維系繁榮的邊貿互市仍然是呵護整個區域的長治久安與和諧發展的關鍵。我的博客
http://hi..com/zhenglifu1985/blog/item/ab9ed15ecb8b884afaf2c010.html
⑥ 中國和緬甸怎麼了
沒看新聞?都說了緬甸有些人不喜歡我們中國想讓我們發生沖突。然後好拉攏緬甸國內站在我們邊的人倒向反中陣營
⑦ 「緬甸怎麼了
和果敢人民軍打仗,炸彈偶爾輪落到中國境內,還有難民會過來一部分。
⑧ 緬甸怎麼回事誰能講講上次雲南被轟中國與緬甸談話應該說明中國和緬甸關系不壞,可是又經常看見中國人在
果敢即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2011年前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一個以漢族(當地自稱「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首府是老街市。果敢在籍人口約14萬,其中華人占絕大多數,世居緬北的漢族被稱為果敢族,多為明朝末年由於戰亂逃難到此,具有緬甸官方法定少數民族的地位。
1897年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割讓給英屬印度。1948年緬甸獨立,果敢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1960年中緬兩國簽訂了邊界協定,果敢被正式劃入緬甸。2011年3月30日,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幾乎完全自治、實質獨立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被撤銷並成歷史,緬甸中央政府繼續扶植白所成為主席。
原因分析:
一、緬甸軍政府方面:
1、目的。加強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控制力,解決地方武裝割據的問題,爭取以丹瑞為首的軍政府勢力在2010年大選中贏得優勢。在1989年協議中果敢作為高度自治的特區,他們可保持現有武裝力量和管轄地盤,緬政府向他們提供部分經費及其他物資援助,並給予了開發礦產、森林資源,開放邊境口岸和減免進出口稅收等特權。從文化、經濟各方面來說,果敢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現實地說除去外交和戰爭權,相當於一個國中之國,而且與鄰國簡直渾然一體。這個特區沒有給中央政府帶來什麼好處,世界上不存在哪一個中央政府永遠容忍這樣的特區(即使簽有協議)。
2、時機。明年2010年緬甸進入大選,國內反對派勢力的活動,對軍政府當局形成很大的壓力,以加入由政府控制的邊境安全部隊為條件招安,避免果敢當局對大選造成影響,同時轉移國內國際對緬甸政治矛盾的注意力。最為關鍵的是果敢同盟軍內部近來爆發內斗,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希望推翻彭家聲(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而且在軍事行動之後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善後。在行動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高調宣布重返東南亞,國會議員吉姆·韋伯訪問緬甸,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秘密會談,其中肯定有美國支持緬甸的行動的內容,而作為交換,緬甸政府給予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減刑和緩刑。
3、實力。近年來緬甸與少數民族武裝妥協贏得和平發展機會,在經濟的帶動下軍事實力有一定的增長,武器裝備得以部分更新。
二、果敢特區方面:
1、內因:緬北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落後地區,2002年底,順應時代潮流加上中國的援助,果敢根除了罌粟種植。通過邊貿和文化交流,果敢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作為「一個國中之國」,特區政府領導當然不會讓中央政府幹預分享自己的權利。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利益的分配容易出現問題,彭家聲在果敢影響很大,在果敢做生意的人要按所從事行業和大小都交納一定數額給他,無疑這引起其他領導層人員的不滿。
2、實力對比及環境。果敢同盟軍常年和政府軍周旋,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在同盟軍內部分裂,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的情況下,在天時、人和方面喪失優勢,而地利在熟悉當地環境的叛將帶領下,政府軍並非出於劣勢,而且由於分裂在兵員人數、士氣方面的不利影響,彭家聲的同盟軍只能避過政府軍鋒芒撤進山區,保存實力等待外部斡旋。利用東南亞國家和周邊的壓力和中國不希望出現邊境動盪和保護華人利益影響軍政府舉行談判,盡量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三、中國的應對:
1、對中國的利益影響。首先影響邊貿和邊貿城市經濟。果敢特區從文化、經濟各方面來說,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可謂與中國唇齒相依、血脈相連。雖然是緬甸的內政,但是很多中國人到果敢做生意,投資巨大,在經濟上、感情上關聯密切,如果處理不好,任由沖突造成大量傷亡和對無辜百姓和投資商人的殘害,無疑這引起國內人民群眾對政府保護海外公民和華人方面的不作為更加不滿。
在國會議員吉姆·韋伯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的秘密政治交換中,由於損害的是緬甸華人的利益,美國當然樂意交換,而且可以惡心中國,順便測試在涉及緬甸內政和華人利益時,中國和緬甸的親密程度。如果有縫隙,美國就以民主、西方投資等等作為誘惑撐大這個縫隙,把中國在緬甸至關重要的石油管道能源戰略布局給斬斷。中國在緬甸巨大的政治、經濟投資將受重創。
2、措施。由於果敢地區主要涉及到邊貿和邊貿城市經濟以及中國公民的投資和人身安全,並沒有涉及到重大的戰略安全(保持和周邊國家的和睦發展、作為重要的能源通道),所以筆者反對採取軍隊越境介入保護那裡的中國公民和華人,這將送給自己一個陷阱,這從根本上損害了中緬的互信,就算把石油管道修好了,能好用嗎?而且與俄羅斯在喬治亞的軍事行動不同,喬治亞侵害的是俄羅斯的底線——格烏不能加入北約,而且事先有一定數量的維和部隊駐扎在阿布哈茲。筆者提倡政府對此事高度關注,保證我國公民和有庇護要求的難民(都是自己兄弟)得到有效的安置,再者向緬甸當局傳達希望看到停火各方和解談判的信號,施加壓力。因為無論是政府軍和彭家聲的同盟軍對抗還是以華(人)制華(人),讓投靠政府軍的白所成等人對抗彭家聲,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一是不利於邊境穩定和當地經濟,二是眼看被別人利用,華人打華人嚴重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⑨ 緬甸的情況怎麼樣啊
那邊真的不怎麼樣啊
學習環境比較差
還是不要去的好
可能還有戰爭
⑩ 那些流落緬甸的中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流落緬甸的中國人有四支:
一是果敢族:約14萬人,生活在以果敢為核心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轄1縣、1市、2鎮、15個鄉。第一特區設1縣1市1經濟特區,即果敢縣、老街市、清水河經濟特區。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遷移至此,世代居住於果敢地區。
三是華族: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個廣東籍商人經新加坡來到緬甸曼德勒王朝古都。1885年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並把它並入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後發生大規模移民潮,大量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目前華族占緬甸總人口的3%,
緬甸華人移民在1930年代人數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人數已達19萬4千至3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 。他們創辦華文報章、華校、並設立社團。1950年,仰光有4家華文日報、3家周刊、而全緬甸也有超過200所學校。
四是勐穩族,主要以居住在緬甸北撣邦貴概大勐宜。是早年從德宏芒市一帶遷徙出去的漢族,目前人數大約為一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