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明朝為什麼割讓土地給緬甸

明朝為什麼割讓土地給緬甸

發布時間: 2022-03-02 03:43:39

❶ 明朝是怎麼佔領緬北,又怎麼失去的

認為江心坡屬於中國的固有領土的主要根據,是江心坡地區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養、里麻等地土司(孟養土司的管轄地還要越過江心坡以西)曾受過明、清兩代王朝冊封。土司制實是中國控制邊遠少數民族的一種政治手段,絕大多數原冊封的土司領土,後來成為中國的領土。

中緬邊境地區,數百年來一直有著大小不一的爭奪戰。明代開設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緬甸東吁王朝建立,逐步統一緬甸,並不斷進攻明朝所屬的土司。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載:「緬甸(東吁王朝)統一的最後完成,是在莽應龍統治時期(1551-1581年)。莽應龍先於1555年佔領阿瓦,1556至1557年建有徵服了北部撣族諸小國,東部國境到達泰國境內。經過三次戰役,先後佔領孟養、孟拱、蠻莫、孟密、伽沙、猛別等地……」

清朝與緬甸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戰爭:第一次是為了消滅逃入緬甸的南明殘餘力量。結果就是緬甸將南明永曆帝交給清軍,李定國病死,南明在緬境內的最後殘餘力量瓦解。清軍達到目的即返回雲南,隨後清廷與西南清軍主將吳三桂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內部權力斗爭上,由於此次戰爭目的本身不在緬甸,所以對於邊境沒有多大影響。第二次是在乾隆年間,清軍再次擊敗緬甸,緬向清廷臣服,成為中國的外藩。這導致英緬第三次戰爭後,緬本部全境淪為英殖民地,但正式的吞並條約是在中英之間簽定的。

江心坡指的是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以東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一個狹長地帶,北起西藏察隅縣,南到緬甸尖高山。不過網上流傳的7萬平方公里說,其實是指密以北的大部分緬北地區(台版中國地圖中,把它們都劃入中國版圖)。現在多屬緬甸克欽邦。而所謂「江心坡問題」,其實就是中緬邊界問題,確切的說,主要是北段邊界是如何勘定的。

爭議
江心坡為中華民國政府法定領土的一部分,1941年被中華民國以「永久租借」的方式租借給當時的英國。1949年以後歸於緬甸的地方政府自治。依據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喪失其主權,但中華民國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其與他國簽訂的邊界條約。

香港《開放》雜志執行編輯(自稱「學者」)蔡詠梅指出,江心坡即是位於雲南省高黎貢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長約2000里,寬約500里;北起西藏察隅縣,南至緬甸尖高山,在清朝乃屬於雲南省騰越州的大塘、止那等由土司控制之地。當地的一支少數民族濮曼族人自承是蜀漢諸葛亮平南時所遺漢兵後裔,至今仍祀奉諸葛武侯。

通常江心坡指緬甸北部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即中華民國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版的中國地圖相比西南部多出的地區),約7萬平方公里,現在屬緬甸克欽邦的大部轄境及實皆省的最北境。

❷ 明朝末年如何丟掉緬甸北部的呢

嘉靖年間,明朝在西南地區所設立的金字紅牌和信符制度逐漸崩潰,曾經被緬甸各邦作為最終裁決者的大明王朝不僅長期無法公正裁決土邦的糾紛,甚至連例行的冊封儀式與信物都逐漸荒廢。萬曆四年(1576),緬甸莽氏在征服木邦之後,又大舉進攻孟養,而孟養所處的緬之地正是歷史上與雲南關系最為密切之地。

經過這場戰爭,明王朝喪失了對孟養和木邦兩宣慰司的統治,其范圍相當於今緬甸八莫、 開泰以北,那伽山脈以東直到撣邦東北部的廣大地區。這些主要是由撣族、佤族、克欽族 (景頗族)居住的地區,最終淪為了緬甸異族的領土,只留下今天果敢、佤邦等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❸ 緬甸東北部,北部明朝時是中國的,隸屬雲南省,後來為什麼會獨立了

思想的混亂讓我感到恐怖,難得有幾個懂的也裝神弄鬼。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清朝的南部疆界與現在相同,也就是說,緬甸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很早,並不是英國殖民者的事(法國人占的越南,沒敢往西走)。
說為什麼會獨立,當時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實行土司制,名義上效忠中央政府,實際上自治,一旦他們亂起來,中央有力就管,沒力就放棄。明朝從洪武到萬厲,丟掉了緬甸三分之二的直屬土地,明清的動亂,再丟一些,也很正常。我是從85年出的簡明中國歷史地圖冊上看的。
各位說的割給英國人,意思不對,應該說中國放棄對緬甸的宗主權並將其移交給予英國,對中國的直屬土地沒有影響。

❹ 明朝為什麼打不過緬甸

吏治敗壞,衛所糜爛無可用之兵
況有北虜心腹之患
倭寇禍亂東南

❺ 為什麼緬甸佔領中國領土的歷史被淡化

緬甸和中國頗有淵源,可以說 現在的緬甸上 有很多中國人後裔,歷史上也基本沒什麼大的沖突,但俄羅斯就不同了,外表不一樣,且發生在最近的一二百年,再加上 歷史教科書的影響,造就了目前的這種情況

❻ 明朝本來佔領了緬甸,為何最後被緬甸打得落荒而逃

因為當時緬甸誕生了最強的東吁王朝,將緬甸重新統一。還有當時明朝內憂外患,而且緬甸環境惡劣不適合居住,不僅無法為朝廷創收,還要花費大量財政去維持,這樣不劃算。

❼ 為什麼明清兩朝都是向西擴張領土,不向南方(越泰緬越)擴張

明清兩兩朝都向南實施了擴張,只是不太成功而已!主要原因有:

<一>經濟方面的原因。

1,南方雖富饒,但地處偏遠,遠離帝都。南方的物產運往帝都的成本太高,甚至遠高於西北的貨品運入帝都的代價。因此古代大肆在南疆開疆拓土,投入高,所獲少,並不合算。


南方地形復雜丶氣候多樣,不利於朝廷實施全面統治,因此歷朝歷代都在南方實施土司制,南方大半為土司轄地。朝廷不怎麼索取,也不怎麼關照。改朝換代對於土司來說也就是換個營業牌照而已。

南方土司都沒搞定,還要到南方之南去開疆拓土,顯然明清兩朝的興致不高。

而且明清兩朝征討土司甚至比征討南疆更賣力。

2,明清兩朝,南方日益繁榮富足。南疆諸國已有很大發展,中原王朝已喪失了對南疆的絕對武力優勢,攻伐南疆不易。明清在南疆都打過敗仗。可以說,明清兩朝兼並南疆的歷史機遇已經失去了。

可以毫不客氣說地南疆諸國的實力要遠強於西北游牧部族。明清兩朝平定南疆,要比征討游牧部落難得多。不但打下很困難,守住就更困難。

蒙元鼎盛時期也搞不定南疆。而明清時代的南疆實力遠比蒙元時期要強大,其征服難度可想而知。

總之,明清兩朝征服南疆在天時丶利地、人和方面都不具備,當然也不具備征服南疆的歷史機遇。這或許就是天意!

❽ 明朝時為什麼對緬甸作戰

南明時還有李定國和白文選對緬甸的作戰。

❾ 大明被緬甸逼迫放棄領土,難道是因為實力不濟嗎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所創建的封建王朝,明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相比起漢朝的和親,宋朝的納貢,明朝的國策“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則顯得更加的讓人熱血以及振奮。然而這些口號也都是以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的。

不僅沒損失,還換來了西南方邊境的和平,促進了雲南等地的漢化,甚至使得明朝能夠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草原之上。

——對於明朝而言,緬甸的威脅遠遠不如草原上的威脅來的大,草原勢力是心腹大患,而緬甸只是小疾。兩害取其輕,明朝更願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草原上面,對於緬甸明朝是完全瞧不上的,能夠簡單解決就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掉。

其實站在我們現在的上帝來看,明朝放棄如此多的領土,毫無疑問是錯誤的,而且有些窩囊,畢竟是大國居然讓地給小國,甚至還是在打了無數勝仗的情況下。但是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明朝這項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是經過了朝廷深思熟慮作出了完美決策,因為在當時的格局下,明朝繼續佔有這些地盤確實是弊大於利。

❿ 為什麼明朝打不過緬甸

1、不佔天時,緬甸氣候潮濕。濕度高,北方人很容易患上皮膚疾病。
2、不佔地利,緬甸樹林湖泊眾多,不利於騎兵推進,也不利於大兵團展開作戰。
3、古時當地民風彪悍,戰鬥力也強。從數很少,也敢於作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5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0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94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5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1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9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4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75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7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