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為什麼會有難民

緬甸為什麼會有難民

發布時間: 2023-08-28 08:03:53

『壹』 緬甸人湧入雲南 那緬甸人不就要變成中國人了

這是一個關繫到外交方面的事了。雲南一開始也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以及中國外交事宜的情況,才將緬甸難民安置在雲南。這也是一個短暫的事,他們不可能永遠留在中國。現在的緬甸出於內部矛盾之中,引起戰火,導致緬甸難民湧入中國境內,而我們收留他們初衷也是好的,相信在緬甸難民的心中也是這么認為的,而中國在面對這次事情的時候的積極態度也受到國際人道主義的贊揚,贏得了世界的贊譽。面對他們以後是否會留在中國,我覺得他們還是會回到緬甸,因為這是他們的家,盡管曾經他們生命受到過威脅,但是回家的心是不會變的。回去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我也相信中國會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非常時期,即使在他們回家後,中國政府也會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援助去重建家園。

『貳』 為什麼緬甸人要當難民

不是全部的緬甸人,只是緬甸的羅西亞人,這個民族的問題很復雜。

『叄』 果敢人逃到中國不會被驅逐嗎

果敢人逃到中國不會被驅逐的。

『肆』 緬甸難民多嗎,他們的生活怎麼樣

緬甸是我們國家的鄰國,緬甸的南部是主體民族緬族以及高度緬化的孟族、撣族,他們是信奉佛教的,生活觀念比較現代化;而眾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北方的山區,其上層社會多大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者,而平民大多信仰鬼神,生活方式還比較傳統,更有甚者還在刀耕火種。

咱們中國,看著越來越多飢寒交迫、受傷的緬北難民湧入中緬邊境,大手一揮,在中國邊境接納了他們。有傷的治傷,有病的治病,餓肚子的吃飽飯,困不住的還有帳篷睡。

但是他們國家的內戰我們國家還是不能幹涉的,等戰爭一結束,這些緬北難民還要回去重建家園,等著再次家破人亡,再次淪為難民,再次受中國幫助,又再次家破人亡……循環往復。

這就是緬甸難民的現狀,身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是中國人。

『伍』 緬甸內部各民族之間的復雜矛盾,他產生的社會根源是什麼

他產生的根源是單一制與聯邦制國家結構形式的選擇困境。

在緬甸等多民族國家,實行聯邦制有助於緬甸現代國家建設進程。但是,聯邦制強調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權化原則以及當地人退出聯邦的權利,實際上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少數民族地區與緬甸聯邦政府之間的利益沖突。盡管統一制有利於加強中央政權,但在緬甸,種族關系復雜的緬甸,實行統一制仍然存在許多障礙。因此,既不能實行真正的聯邦制也不能實現真正的統一制的困境,已成為阻礙緬甸建立現代國家的重要原因。

『陸』 那些流落緬甸的中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緬甸果敢曾為中國西南邊境少數民族的地域,明末大量漢族湧入雲南省。18世紀,一支漢人移民後裔成為科干山的地方勢力,後受封為世襲果敢土司縣。19世紀末,果敢並入英屬緬甸,成為緬甸境內以華人為主體的土司縣,也開始了百年的罌粟種植歷史。1959年緬甸廢除土司制度之後,果敢陷入了長期的動亂,直到1989年停戰才趨於穩定,成為今日的撣邦第一特區。繞過滇西驚心動魄的崇山峻嶺,經中國雲南省鎮康縣的南傘口岸,跨越一條分界小河,就到了緬甸。這是一塊中緬山水相連的壩子,一牌坊上用中緬文寫著「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這塊名為麻粟壩(「麻粟壩」在傣語里的意思是「最野蠻的地方」,今果敢首府老街的所在地。)的壩子在毒品歷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它在金三角一帶以盛產著名的「麻粟壩煙土」、最早武裝護鏢販運鴉片聞名於世。這塊長約十餘公里、寬不過幾公里的壩子,管轄著緬北薩爾溫江東岸總面積約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邊境線長達250公里。今緬甸聯邦的這個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中國的漢族,他們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

果敢的明清那些事明末,永曆帝朱由榔在李定國、白文選等護衛下,先是定都南京(編者註:有網友指出永曆帝從未入南京,故不可能定都南京。實則永曆帝先為監國,後為皇帝,駐蹕之地只稱行宮、行在,都城仍是所奉南明的正統首都南京),後敗逃到昆明建立「滇都」(又註:定都昆明是在與原大西軍將帥合流後。)。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月初三,吳三桂三路大軍數十萬人,兵逼昆明。朱由榔帶1500餘人走騰越西逃,進入當時中國的屬國緬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觀望形勢的)緬王「慰留貴客於緬北山區」。1661年,緬京老王駕崩,新王莽白繼位。他看清形勢,派精兵夜襲,砍死了南明數十名遺臣武將,囚禁了永曆帝。同年底,平西王吳三桂大軍飲馬怒江,直逼緬甸。莽白立即獻出永曆帝。朱由榔被押回昆明,囚禁在篦子坡頭的金禪寺(今利民巷)內。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4月,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王朝徹底覆滅。出於對吳三桂叛國降清的義憤,昆明百姓一直稱此地為「逼死坡」。清雲貴總督認為有損大清聲譽,於道光年間,強將「逼死坡」改為「昇平坡」,並勒石立碑以宣揚其「昇平盛世」。但昆明人至今仍稱「逼死坡」。後雲南都督蔡鍔將軍以「三迤士民」的名義,在逼死坡頭立「明永曆帝殉國處」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立在坡頭。永曆帝身後的潰兵上千人,逃到了麻粟壩,開始和這一帶的撣、克欽和克倫等尚處於刀耕火種原始部族生活的原住民們打客家。原住民打不過這群遠來如狼似虎的有謀略的職業軍人,遷到周邊高山,中國改朝換代的難民們,得以在此休養生息。在果敢采訪期間,很多老街(果敢首府)人向記者強調:「我們是漢人,好多人祖上是從南京府過來的。」南京與果敢為什麼有如此深的歷史淵源?原來最早來果敢定居的那跟隨明永曆帝南逃至此的兵將,因南明王朝原在南京定都,所以不管他們後來跑到哪裡、祖籍何鄉,幾百年後統統對外說「祖上來自南京府」。果敢公安局的楊忠校舉例說:「比如羅星漢的第10代祖先,就是永曆帝身邊的偏將。本地幾大姓如原來的土司王楊姓一支、果敢政府主席彭家聲一支,祖上都是跟隨永曆帝南逃至此定居的。」果敢大廟的守廟老人告訴記者:「其實果敢人就起源於昆明的逼死坡。我們以前的老輩人,到了昆明時,都要去那裡看看那塊『永曆帝殉國處』的石碑。」「永曆帝事件」後,在今臘戍附近的登尼,清政府設立「木邦宣慰司」一職,命一楊姓將領為土司王(祖上南京府人)世守其地。現存果敢大廟附近的封誥碑記載了此事。從此清政府對緬北屬地開始統而不治,果敢一帶實際成為「化外之邦」。1852年,英殖民者侵佔緬甸,中國開始失去對這片土地的控制權。英國人發現這里的土壤氣候適合罌粟生長,派人傳授種植技術,並指定東印度公司壟斷收購。再銷往世界各地,後來在鴉片戰爭中吃了敗仗的大清國受害最深。罌粟人稱「懶漢莊稼」,每年10-11月播撒在刀耕火種的坡地上,只消間苗一次就不再料理。直至來年3-4月果實成熟,就可以刮漿制膏,女人孩子都能輕松勝任。果敢人也和緬北眾多民族一樣開始墾荒種煙。百餘年後,種販鴉片成了當地主要經濟來源……到1897年,英人與清王朝(時為光緒帝在位)談判定界,訂立《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勘邊定界後,果敢正式被劃入英屬緬甸。生活在果敢地區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在果敢大水塘(傳統鴉片種植區),記者見到了當年用中英文寫就的大清與英緬堪界碑,以及1941年由英殖民者頒布土司楊文炳次子楊振材為「印襲官」的敕封碑。英人也從中國制,確立了英緬抗日時代楊家的末代土司地位。離此碑幾百米處,建有抗日將士陣亡紀念碑—抗戰時果敢人與中國遠征軍93師配合,在果敢老街、西山區大水塘一帶浴血奮戰,使1000多名日寇在此斃命。因為對緬甸抗日保土有功,1947年在緬甸立國的「班弄」會議,土司楊文炳作為「果敢族」的代表參加了民族加盟緬甸聯邦政府的簽字儀式,緬政府總算正式承認300年來不被接納的果敢族為其境內合法少數民族。

罌粟盛開的土地事實上到了上世紀20年代,果敢麻粟壩的鴉片已經在金三角一帶遠近聞名,以交易鴉片的「煙節」,也成了僅次於春節的重大傳統節日。手持文明棍的英國紳士,帶著印度奴僕,雇請「趕洋腳」的馬幫每年從麻粟壩帶走煙土不下上千馱。據老一輩果敢人說,果敢是在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後開始種植鴉片的。《果敢志》記載:20世紀初期,每至春節後三四月鴉片上市時節,中國川、滇趕來的馬幫和印度、泰國來的商賈,都雲集果敢老街趕「煙會」,時間為10天到半個月不等。作為果敢政治經濟中心地帶的老街,當年盡管只是一條小街,卻因這一鴉片盛會而聲名遠播。100餘年來,整個果敢及周邊地區出產的鴉片,幾乎全以老街為集散地。可以說,果敢是金三角地區最早形成的、最負盛名的鴉片集貿地。果敢人也成了最會做鴉片生意的人。在金三角,只要說是果敢人,旁人莫不禮讓三分。這不僅因為他們是金三角地區最早的押運大煙土的保鏢專業武裝,還因為果敢人「一致對外」的強悍武勇與團結。百來年,果敢人靠經營聞名滇緬的大煙集市和販運鴉片為生。早先的果敢人只是靠充當大煙販子的押運保鏢獲取報酬,抗戰勝利後,部分當地豪強如楊家土司、金三角地區第一個世界級大毒梟羅星漢等,開始自己涉毒,並武裝販運鴉片牟取暴利。基於專業販毒的傳統,果敢因此產生了不少代表性人物、國際通緝的大毒梟。「鴉片將軍」羅星漢就是使金三角毒名揚天下的果敢標志性人物,其祖上是亡國的南明永曆帝身邊的一個副將,傳到羅星漢這一輩剛好是第10代;前些年中國抓獲的泛金三角地區新一代大毒梟譚曉林,原來就是盤踞在果敢,後以果敢地區的勐固為基地活動。果敢南面100餘里是另一個著名的大毒梟坤沙的老巢萊莫山,果敢與萊莫山之間歷來有鴉片貿易往來和民間友好交往的歷史。果敢公安局警員劉三透露說:「果敢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都以羅星漢、坤沙是果敢培養出來的大人物而感到自豪!」

果敢如何培養出了金三角兩代毒王?上世紀50年代初,國民黨殘軍93師敗逃果敢,在此地開辦了「果敢軍事學校」。時年14歲的羅星漢和時年15歲、後來的「果敢王」彭家聲(緬共創軍元老、果敢政府主席)成為該軍校首批22名畢業學員之一,羅星漢是其中最小的一個。畢業後他們均被授予「少尉」軍銜。比羅星漢、彭家聲年紀稍小的萊莫山土司的兒子坤沙,20歲時也到果敢入讀這所「果敢軍事學校」。老人們說,該校當年的教官是蔣殘軍系中的老黃埔生,羅星漢、彭家聲、坤沙在此學到了黃埔軍校系統軍事戰術,以及中國遠征軍叢林作戰等軍事技術。「這對以後三人成年後的創業,起了決定性作用。現在連果敢當地知道羅、彭曾是同窗的人,都已經很少很少了。」果敢公安局幹事何峰說。知道兩代毒王羅星漢、坤沙竟然也師出同門的人,當然就更少之又少了。

果敢的「小三國」糾葛當地人稱果敢有個「小三國」。即果敢在二戰結束後初步形成了三大勢力主導局面:楊家土司的地方民族武裝、受緬政府扶持的羅星漢「自衛隊」武裝,以及彭家聲領導的緬共民族武裝。因果敢是金三角地區最早最專業的鴉片販運地區,果敢政要歷來涉毒販毒,20世紀80年代初,彭也曾被國際社會宣布為金三角毒梟之一。1989年3月11日,彭家聲成立「果敢同盟軍」,實行果敢民族自治,實行民族和解,提出了禁毒口號。從此緬甸境內的16支民族武裝中,有15支放下了武器與政府講和。「果敢之父」彭家聲一時成了緬甸的「民族英雄」。1992年11月,因推行禁毒,彭家聲與掌握兵權、大肆販毒的副司令楊茂良發生內訌,雙方兵戎相見。楊轉而向強鄰佤邦求助。因果敢歷來與南部萊莫山的歷史淵源,彭家聲與坤沙的關系較為密切,而緬政府軍那時正聯合佤邦軍和坤沙交戰,佤邦於是「助楊倒彭」,派出1500人的佤聯軍支援楊氏兄弟。1993年5月,彭家聲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區。楊茂良開始主政果敢。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官員說,在楊茂良主政期間,果敢地區的毒品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楊氏兄弟本身就是大毒梟,大毒梟主政果敢,更主要的是他們把毒品出口的主通道,指向了中國境內,一度給中國雲南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中國公安部當時把楊氏兄弟列為對中國危害最大的大毒梟。1994年,楊茂賢在潛入中國臨滄地區販毒時被抓獲,同年由臨滄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其死刑。楊氏兄弟先是宣稱要給中國政府出多少多少錢,想贖回楊茂賢的命,中國方面不為所動。楊氏兄弟於是叫囂要武力報復,楊茂賢的兒子還猖狂地把一尊鋼炮架到了相鄰的中國南傘口岸海關前,以示威脅。中國方面迅速調集部隊,嚴查封關,這使得果敢的主要經濟來源斷了(無論是日常消費還是商貿都是靠中國),一下導致果敢民心倒向。1995年11月12日,彭家聲與其女婿「果敢東部同盟軍」司令林明賢,聯合緬政府軍數營兵力,入駐果敢。楊氏兄弟被迫從此逃離果敢地區。「果敢王」彭家聲重新控制了果敢。而緬政府軍則趁機控制了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幾乎所有的軍事制高點。1995年12月20日,緬政府、彭家聲、果敢三方成立了「果敢臨時政府」。為了調查大煙種植的原生態,2002年4月20日,記者去到果敢西山區大水塘。副區長李樹林和派出所所長趙小德帶記者到附近山頭,看3月底4月初收割了的罌粟地。地里是一片片已經枯幹了的罌粟,偶爾還能看見有晚熟的罌粟青果生長。地里堆著一地已經收割過的鴉片果。當時緬政府軍和同盟軍一直在做鏟除種植罌粟的工作。政府人員在大水塘砍掉了種植面積在2000拽左右的罌粟(當地人沒有畝的概念,以產鴉片量緬斤「拽」來計數產地面積。「一拽」是指一緬斤,合3.3市斤)。舊歷的八九月間,正是往常種植毒品的時候,緬政府提供了豌豆、麥子種子,改種了1000多拽麥子、蠶豆。但山民還是習慣性種了很多罌粟,政府人力有限,也難以監管到那麼偏遠的地方。一般只要有四五個勞力的家庭,很容易就可以種上七八畝罌粟,每畝大約可產一拽鴉片。一般四五拽可以生產出一件貨(750克)的海洛因。大水塘地區煙農零零星星收了1000多拽鴉片。在沒有禁種前,這一地區每年可以產4000多拽鴉片膏。收購者往往在每年下種罌粟的時候就來了,他們賒賬給煙農,到收購時再扣除。收購價錢不好時,每拽才賣1600-1700元人民幣。年成好時,一拽就可以賣到5000-6000元。年年發財的都是收購者與製造海洛因者,煙農貧窮依舊。

留著余香的罌粟地果敢特區政府承諾在2003年全境成為無毒區,2000年就對煙農下達了禁種令,2001年允許限量種植最後一季罌粟。從2002年起,再不許任何人種植罌粟。記者指著一地曬著的罌粟種子,問:「曬這些種子做什麼用?」煙農笑了,說:「那些是曬幹了用來磨粉熬芙蓉湯喝的,成熟的罌粟種子完全無毒,鴉片子的含油量超過50%,還可以榨油。真正用來播種的種子是不能曬的。」煙農告訴記者:「一般是每年農歷的八月份播種罌粟,一個來月苗就長成綠油油的了。到開花前上坡除一兩次草,基本不用再經管。春節過後幾十天,就到了鴉片果收獲的時候了。」果敢在中國開展的跨境替代種植幫助下,鏟除毒品經濟,與世界主流文明接軌,重新融入現代社會。記者所著《解毒金三角》一書提到「據雲南植物學家多年研究,因生物間奇妙的作用,凡種植過罌粟的土地,改種大葉種普洱茶後,茶葉別具一種香氣。」這段話被果敢當地的美樂茶莊拿來當作商標貼注,向中國推銷他們在鴉片地里進行的替代種植產品茶葉。煙農反映:替代種植如茶葉的價錢,都遠遠低於鴉片的收入。果敢壩子上搞的替代種植品是橡膠和甘蔗,因為這幾年中國那邊糖價下挫,南傘糖廠也不怎麼來收購了,茶葉也賣不出去,因此本煙農對替代種植熱情不高。是年4月初,中國派出20多人配合緬甸禁毒人員在果敢查抄毒品,當地煙農說,這一行動後「沒人敢公開擺賣了,煙價跌到了金三角罕見的低價。」果敢公安局官員承認「禁煙使得毒源地百姓生活水平下降」,但他們說:「禁煙是無條件的。」

『柒』 緬甸羅興亞人的歷史 難民潮是怎麼發生的

緬甸人認為,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羅興亞人」(Rohingya),它是孟加拉非法移民自己造出來的,以求在字面和發音上與若開邦的英文「Rakhine」接近,給人以他們很早就生活在若開邦的假象。在英國殖民期間,他們先是被稱為「吉大港穆斯林」,後來叫作「孟加拉穆斯林」,緬甸獨立後,長期生活在若開邦的穆斯林才有了「阿拉干穆斯林」的稱謂。
緬甸獨立後,阿拉干成為若開邦。聖戰黨要求成立自治的穆斯林邦,結果遭到緬甸聯邦政府的拒絕。聖戰黨隨即發動了針對聯邦政府的聖戰,搗毀了若開邦北部倖存的佛教徒村莊,控制了整個若開邦北部和緬巴邊境(當時孟加拉國尚未獨立,屬於東巴基斯坦),使得更多的孟加拉貧民得以湧入若開邦。緬甸政府軍曾數次與穆斯林武裝交火,聖戰士們數度投降或被消滅,但總是在不久之後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隨著印巴分裂、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建國,以及孟加拉國的經濟長期處於每況愈下的狀態,越來越多的孟加拉難民逃進了若開邦,進而蔓延到緬甸內陸。按照緬甸人的統計,現在,僅若開邦的已知孟加拉人口就超過了100萬,而若開邦總人口不過300萬。
在緬甸眾多的少數民族中,若開族是僅有的幾個曾經自己建國、後來被緬族吞並的族裔之一(克欽人、克倫人歷史上都沒有真正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若開人卻是緬甸軍政府最強有力的支持者。如此耐人尋味的一幕緣自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總理吳努在參加選舉時,為了獲得若開邦非法移民的支持,曾許諾給予他們公民權,這遭到了軍方的強烈不滿,也成為吳奈溫發動政變把吳努趕下台的原因之一。此後的軍政府雖然把國內經濟弄得一團糟,政治空氣也極其壓抑,但是,在對待穆斯林的問題上,卻堅定地與若開人站在一起,這就是他們在若開邦得到大力支持的原因。
軍政府上台後,奈溫發動了幾場平息穆斯林聖戰的清剿行動,其中以1978年和1991年的兩次戰爭最為猛烈。緬甸軍隊以奈溫特有的鐵血無情,將若開邦境內的穆斯林武裝基本上剿滅干凈,收回了大片土地,許多穆斯林農民也因失去土地而淪為貧民。所謂的「羅興亞難民」就在此後越來越多地見諸穆斯林的媒體,進而逐漸被國際社會使用。
要地盤還是要民主
即使在聖戰武裝被清剿之後,若開邦民間穆斯林與佛教徒的沖突從來沒有停止過。最近一次大的沖突,發生在2012年,是由三名穆斯林強奸一名佛教徒女孩致死而引發的,動亂持續了數個月之久,造成近百人死亡,眾多清真寺和佛寺被燒毀。
沖突發生之後,西方的媒體和NGO組織一股腦地偏向羅興亞人,在報道中異口同聲地批評緬甸人民和政府沒有給予羅興亞人基本的人權。聯合國也出面施壓,三番五次要求緬甸政府給予羅興亞人公民身份,否則,緬甸的改革開放就不能被視為徹底地走向民主。

緬甸人塗抹標語發泄對支持羅興亞人的NGO組織的不滿。
這么大的一頂帽子,居然被緬甸政府毫不客氣地給抵制了,總統吳登盛駁回了聯合國的要求,異常決絕地表示,「請不要干涉我們的內政。」同時,緬甸政府正在醞釀立法限制羅興亞人的出生率,新近通過的婚姻法中也著重強調了跨宗教通婚中不許強令一方改變宗教信仰的條款(與穆斯林通婚的緬甸女性此前都需要放棄佛教信仰)。此外,2014年,緬甸政府下令、要求媒體和出版物在全境之內禁用「羅興亞人」這個詞。
被美國《時代周刊》稱作「佛教界本拉登」的緬甸僧人維拉督(Wirathu),不僅帶領緬甸佛教界發起抵制穆斯林的運動,還於2015年年初出言不遜,將譴責緬甸人權狀況的聯合國特使李亮喜罵為「娼妓」、「婊子」。盡管維拉督的言行在緬甸佛教界受到了一些批評,卻絲毫不能阻止這位言語激進的反穆斯林宗教人士成為緬甸民眾擁戴的領袖性人物。
2013年,昂山素季在歐洲訪問時,曾接受英國BBC的采訪,當被問及羅興亞人是不是屬於緬甸國民時,她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回答:「我不知道。」為此,昂山素季不僅招致西方媒體的批評,認為她沒有勇氣幫緬甸的弱勢群體說話;也導致很多緬甸人的不滿,認為她在非法移民的立場上不夠堅定,真是兩頭不討好。
2015年5月19日,也就是最近的一次羅興亞難民潮爆發時,昂山素季再次被媒體問及這個問題,她的回答變成了:「這個問題,應該由(緬甸)政府來解決,你最好去問政府,別來問我。」不管是從前的含糊其辭,還是現在的無可奉告,昂山素季必然清楚,在這個問題上,如果她出面聲援羅興亞人,就違背了緬甸的民心所向,不啻於自動交出了競爭下任緬甸國家領導人的機會。
對於這個問題,昂山素季的發言人那溫(Nyan Win)的說辭更為直截了當:「我理解,西方國家在羅興亞人的問題上正在給我們施壓,根據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法律,我們不能接受羅興亞人。」這個表述代表的正是以昂山素季為領袖的緬甸民盟的立場。

緬甸若開邦,一小夥子向我展示一件T恤,上面印有反NGO標語,他們正在准備一次反NGO的遊行

『捌』 緬甸羅興亞5千人的村子只剩下100人其他人去哪裡了

距離緬甸羅興亞危機的爆發將滿一年,但對於不少羅興亞人而言,逃離仍然是他們的選擇。

此外,還有孩子的教育問題。據英國《衛報》23日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EF)當天發布的報告顯示,身處孟加拉國-難民營的羅興亞難民兒童因為無法接受正常教育,可能會成為「失落的一代」。

報告稱,在難民營生活的38萬兒童的生命和前途面臨險境。

不過,路-透-社稱,難民營目前已有人開始計劃修建學校,而可容納後續難民的避難所也已新建動工。

安置難民,多方的拉鋸戰

2017年8月25日,因緬甸安全部隊遭到「恐怖襲-擊」而引發的交火事件造成數十人死亡。發動襲-擊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被緬甸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緬甸軍方隨後展開清剿行動。

交火持續數日,至少130名羅興亞人在沖突中死亡。居住於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被曝受到驅趕、縱火、轟炸,萬千羅興亞人開始舉家徒步穿越邊境抵達孟加拉國避難,其中以婦女和兒童居多。

不過,根據緬甸軍方後來發布的內部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否認有殺害任何羅興亞人、焚毀羅興亞村莊、強-暴婦女或盜取財物的行為。報告還稱,緬甸安全部隊「從未向無辜的孟加拉人開-槍」或造成「無辜人員死亡」。

在沖突發生後的9月與10月,分別有數十萬人穿越邊境赴孟加拉國尋求難民庇護。

緬甸政-府此前宣布,9月5日後,清剿行動已停止,逃離家園的居民可以返回。但迎接難民返回的進展緩慢。

去年10月12日,昂山素季發表全國電視演講時,宣布緬甸將為若開邦發展建立新機制,推動若開邦居民回歸、重新安置問題的解決以及地區發展與和平。大約兩周後,孟加拉國與緬甸於10月24日商定同意合作遣返羅興亞難民。

去年11月,美國時任國務卿蒂勒森訪問緬甸,先後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和緬甸國務資政、執政黨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季會面,就如何解決羅興亞人危機展開討論。

敏昂萊表態稱,在「真正的緬甸公民」准備好接納他們以前,羅興亞難民將不能夠回到若開邦。

今年1月16日,孟加拉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說,孟加拉國與緬甸計劃在遣返開始後2年內完成羅興亞難民遣返工作。根據安置方案,孟加拉國將建立5個過渡營地,被遣返人員將從過渡營地回到緬甸的2個接收營地。緬方將提供臨時住所並盡快修建房屋來安置被遣返人員。

昂山素季形象受損

羅興亞危機發生之後,昂山素季於9月6日首次就此發表評論,稱大量有關若開邦局勢的「虛假消息」正在流傳,目的是製造矛盾、助長恐怖勢力。9月19日,昂山素季首次就這一問題發表電視講話,並譴責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

昂山素季當日表示,對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感到「擔憂」,但緬甸不懼國際調查,會努力調解羅興亞危機。

11月2日,昂山素季還首次訪問若開邦地區,並與當地民眾交流。這被認為是此次羅興亞危機緩和的標志。

不過,昂山素季在若開邦問題上沒有如西方所想那樣嚴厲批評軍方、為羅興亞人發聲,導致曾作為西方理念標桿人物的她遭受西方輿論批評。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昂山素季在今年8月21日對新加坡的訪問期間曾罕見地為緬甸政-府處理這場危機的做法進行辯護,她認為政-府和軍方的關系並不是很「糟糕」。同時,她一再重復,若開邦事件的首要元兇是「恐怖主義行為」。

據《衛報》統計,由於拒絕譴責軍方對羅興亞人所施的暴力行為,昂山素季將被剝奪「愛丁堡榮譽市民獎(Freedom of Edinburgh award)」。這也是她在過去一年中被剝奪的第七個獎項。

目前,緬甸政-府還在努力幫助羅興亞人的回歸。6月6日,緬甸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開發署簽署諒解備忘錄,三方建立合作框架,為羅興亞避亂-民眾自願、安全、有尊嚴、可持續地重返家園創造條件。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隨後歡迎緬甸政-府向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第一步,以幫助解決若開邦沖突的根源性問題。

眼下,一些羅興亞人的回歸願望也十分迫切。據美國廣播公司(ABC)23日報道,難民努爾·阿拉姆(Nurul Alam)就表示,「我還是想回去(緬甸),因為那裡還埋葬著我的父母。」

國家的錯。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玖』 中緬邊境的難民是中國人,還是緬甸人

緬甸人,因戰爭因素在等待求援,中國政府有提供援助

『拾』 為什麼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

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原因:民族復雜各有武裝,且和解進程實現未果。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按地理劃分為8個大族群。緬甸共有7個省和7個邦,緬族占緬甸人口的六成左右,主要生活在緬甸的7個省,剩下7個大的少數族群分別生活在7個邦。撣族主要生活在撣邦,而撣邦中又有33個民族,包括果敢族。

緬族掌握國家的主要政治和經濟資源,少數民族多數生活在邊境地區,那裡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滯後,不少少數民族擁有武裝力量並各自占據一片地盤,有的還建立特區實行自治。

比如,果敢族在果敢地區建立了「撣邦第一特區」(現果敢自治區),其軍隊稱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果敢同盟軍。

另外一支由克欽族人在上世紀60年代為爭取獨立而組建的反政府武裝名為「克欽獨立軍」。1994年與政府停火,成立「克欽邦第二特區」。

隨著緬甸民主進程的推進,2008年緬甸通過了新憲法。為保證2010年大選順利進行,緬甸中央政府著手收編少數民族武裝。

有些武裝比較順利地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有些則進行了強烈抵抗。

(10)緬甸為什麼會有難民擴展閱讀:

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在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英國殖民緬甸時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分裂。

1947年2月,為了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幾個國家的圖謀,緬族與主要少數民族在彬龍會議上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陰影還是讓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與中央政府對抗。

在緬甸,緬族雖然是主要民族,但並不佔絕對優勢,其他的主要勢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撣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還有欽族、克耶族、克倫族和若開族等等,很多部族都割據一方,並不服從政府領導。

1988年以來,緬甸軍政府實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截至2011年年初,先後有40支武裝與政府實現和解,有的完全放棄了武裝,有的被改編成民兵或編入中央領導的邊防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