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緬甸色勒走哪個口岸
Ⅰ 在緬甸,現在的反動勢力集中在哪個地區
在緬甸,現在的反動勢力集中在哪個地區呢,現在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由於緬甸反抗勢力主要有三個,因此分布的地區並不非常分散,因此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回答:
三、果敢同盟軍控制兩千七百平方公里土地:
果敢同盟軍是泰國一個非常出名的武裝組織,甚至前幾年我們還聽說果敢同盟軍和緬甸部隊交火的新聞,果敢同盟軍實力很強,因此一直是緬甸政府的心頭大患。
Ⅱ 景康屬於緬甸哪個特區
景康屬於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南板地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來接壤,東與寮國相鄰,西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相連。總面積4952平方公里,人口8.5萬人,轄勐拉、南邦、色勒三個地區。
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源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百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
(2)去緬甸色勒走哪個口岸擴展閱讀:
1、運輸
為配合勐瓦電站建設,撣邦第四特區於2016年開通了勐拉至靖康的第二條道路。
截至2019年6月,共有15條主幹道641公里(其中禁毒期間聯合國援助的碎石路12公里),其中90%以上的主幹道採用瀝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除主幹道外,共建成農村公路網500公里。
1999年,第一座大橋——大賓南雷河大橋建成。南雷河上的第三座橋是南雷河上的曼干橋。南雷河第四座大橋為涇陽大橋,2014年1月20日開工,2014年8月6日竣工。
2、礦產資源
來庚礦產錫。
班別礦(東吉市)發現於1963年。主要生產鋼鐵,生產能力63噸。
此外,蒙葯、京東、毛麥、靖康等城市也出產鐵礦石。海鹽、嘎、蘭河等城市產銅,而薩爾溫江則互產黃金。
撣邦各地產銻、雲母,和平市產錳,來友、錫伯、南瑪、南奔、東吉、蒙東、蚌八井、嘎羅、大吉等市產煤,蒙古、蒙米、蒙蘇等地產各種寶石,撣邦有許多未發現礦物的地區。
Ⅲ 孟連縣到緬甸有哪幾個出口
孟連縣到緬甸只有一個口岸,即孟連(勐阿)口岸。x0dx0a勐阿口岸地處南馬河與南卡江的匯合處,以南卡江心為界,江東岸為我國,江西岸為緬甸。海拔偏低,平均只有500米;是一個盛產水稻、甘蔗、橡膠、菠蘿、香蕉、蕃木瓜的亞熱帶邊沿壩區,這里的水稻一年兩熟。勐阿又名"芒允",傣語意為被水分開的壩子,口岸區共有常住人員約4000餘人。這里歷來是中緬邊民往來探親和互市的重要口岸,原在勵阿西北的籠海渡口設有木船,提供邊民往來。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雙邊互市逐漸繁榮,從原來在綠樹叢林中的商業經貿市場,轉變成如今的規范化、統一化市場,勐阿的邊民互市主要以當地的民族土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中外時裝、食品、家庭用品等為主,每逢趕集日,這里都熱鬧非常。x0dx0a在出境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可以乘車從勐阿通過國境口岸大橋,到緬甸佤邦邦康市作邊境跨國旅遊,這里兩個國家的市鎮,僅是一江之隔。緬甸佤邦邦康市已開發開放的有購物市場、百貨商場、賭場、水上游樂團,在柒塗山,建有4000平方米的風景旅遊區,稱為「來涼旅遊山莊」。x0dx0a孟連對外貿易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是我國與緬甸、泰國以及東南亞各國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之一,擁有勐阿、芒信、臘福、公信、富岩、班順六條陸路通道。其中勐阿、芒信兩條通道為指定通道,分別設置了海關、檢驗檢疫、邊防武警聯檢機構。x0dx0a勐阿通道距縣城51km,位於勐馬鎮勐阿村隴海小組旁。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首府所在地邦康市隔江相望。是雲南省重點通道之一,是普洱市進出口貿易量最大的通道。從邦康市經丹陽、臘戌、曼得勒可達緬甸原首都仰光,公路里程約1300km;從邦康市經勐波、勐拉、景棟、大其力可達泰國米塞,公路里程約500km。x0dx0a芒信通道距縣城31 km,位於芒信鎮芒信村。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勐波縣賀島區接壤。其經濟通道從賀島經色勒、勐拉、景棟、大其力可達泰國米塞。x0dx0a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簡稱孟連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轄的自治縣,是通向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為省級開放口岸。x0dx0a孟連縣東接瀾滄縣、北臨西盟佤族自治縣、西部和南部與緬甸相連,國境線長133.399公里。截至2012年,孟連縣轄3鄉3鎮,面積為1893.4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127870人。x0dx0a孟連系傣語諧音,意為「尋找到的一個好地方」,有「邊地綠寶石」、「龍血樹故鄉」的美稱。旅遊資源以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孟連大金塔、孟連宣撫司署、勐馬溫泉、臘福大黑山風景名勝區等。
Ⅳ 關於緬甸第二第四特區的介紹
第二特區佤邦的面積3萬平方公里,這里居住著佤、拉祜、撣、克欽、漢、愛尼等16種民族,其中佤族佔70%,人口約60萬。
佤邦(撣邦第二特區)位於中國、泰國和寮國三國交界處,面積4萬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區,人口60萬,有25個民族,70%為佤族,全區分為3個 特區、4個縣,首府邦康。據稱,北美地區出售的非法毒品有50%來自這個地區。1996年,佤邦聯合軍配合緬甸政府軍打敗毒梟坤沙後,成為金三角地區勢力 最大的地方武裝,現有軍隊2萬多人。
佤邦北部現有勐冒縣、溫高縣、勐波縣和邦康特區、南鄧特區、龍潭特區,簡稱三縣三特區。各縣、各特區皆有自己的特色景觀、文物古跡和自然資源。尚 有不少項目期待開發。佤邦南部即"金三角"一隅。是世界上最為神秘、最具魅力的傳奇之地。曾出現過多種地方勢力。歷代梟雄在此叱吒風雲,逐鹿問鼎,終成過 眼雲煙。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是由南北兩個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北緯22度--23度,東經98度--100度之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臨滄地 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以及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部地區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東面與緬甸撣幫第四特區相鄰,西 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中國稱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為1.3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20萬。南部與北部之間隔著緬甸政府軍的管轄區,重要的城市是景棟和大其力。
佤邦的歷史很簡單,基本上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68年以前的若干年漫長的原始部落時代,第二階段為1968--1989年的緬共時期,第三階段為1989年至今的和平建設時期。
【佤邦聯合黨】
佤邦聯合黨於1988年12月20日籌建。原名為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由於形勢的需要,1989年11月4日,改名為佤邦聯合黨。它是由緬甸第二 特區(佤邦)各族人民的優秀兒子組成的先鋒隊組織,是領導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革命運動、人民團體、武裝部隊、人民政權的核心力量。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 中制。1992年12月20日,佤邦聯合黨在邦康召開了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章程。選舉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趙明、肖明亮為黨中央政治 局常務委員。並推舉了趙尼來為總書記,趙明、肖明亮為副總書記。
【佤邦的基本政策路線】
根據緬甸國內幾十年戰爭造成的災難的狀況,佤邦聯合黨中央及時地制定了"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爭取民族區域自治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軍事實力為後盾"的策略路線。在經濟建設和商貿活動中,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制定了"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的對外開 放政策。根據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多民族聚居的實際,制定了"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各民族一律平等,團結和睦, 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狹隘的地方民族主義"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在不分裂國家、不分裂緬甸第二特區(佤邦)、不分裂民族,不 干與政權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制定了"團結和睦,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互不幹涉內部事務"的對外關系政策。
第四特區
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於1989年6月30日成立,位於撣邦高原東北部邊陲,與中國西雙版納州毗鄰。面積為4952平方公里,居住著愛伲族、撣族、布 郎族、佤族、果敢族、緬族等13個民族,人口74000多人,首府勐拉。特區分為3個地區,即:勐拉、南邦、色勒。佛教與第四特區的文化、生活習俗,有著 非常密切的聯系,第四特區村村有寺廟,寨寨有佛塔,自然景觀獨特,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第四特區是彭家聲的女婿林明賢控制。勐拉和老街是著名賭城。90年代 中期,第一特區內部分裂,因楊某等反對禁毒,楊某造反,彭家聲不敵,帶部隊從中國借路逃到第四特區投靠女婿,後來才東山再起,當然彭部進入中國境內交出了 武器。
撣邦及克欽邦四個特區,大都以毒品為軍事活動資金來源,禁毒之後,四個特區有三個靠賭博和色情業為接替產業,只有第三特區沒有賭場。
特區政治史
緬甸特區與中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過去曾經是中國的領土,雲南省的一部分,1962年中緬劃定邊界時才把這一部分土地正式確定為緬甸領土。有很 多人知道外蒙古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卻很少有人知道現今的緬甸也有一部分曾經的中國領土,而且這一部分領土劃歸緬甸的時間更近。這一部分現在緬甸,也就是現 在稱之為特區的地方,在方面還保留著中國的深深的烙印。出到緬甸,跟在國內差不了多少,講的是漢語,用的是人民幣,耳朵里聽到的是中國流行歌曲,錄像廳里 放的是中國武打片,各種店鋪都是只有中文標牌,店中陳列的商品清一色的"MADE IN CAINA"。只是偶而幾個衣著不整的緬兵的出現告訴人們,這里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的緬甸的特區。與保山接壤的是緬甸的第三特區,特區司令是丁英, 丁英及緬甸政要作為保山市人民政府的客人常到保山來。
雲南當地人到緬甸去,根本無須辦理出國護照之類的東西,只要拿上自己的身份證,辦一個邊境出入證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國了。更有人嫌辦證麻煩,乾脆從小路直接走出去,再從原路返回國內,沒有人會給他扣上"偷渡"的帽子。當地就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出國容易出省難。
文革後期,保山許多知識青年到緬甸去當緬共,當時的口號是要"把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插到世界各地".這些出去的知青中一部分人為了"緬甸人民的 幸福"和在緬甸實現"英特納雄耐爾"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一部分人玩起了失蹤,不知到哪個列國去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槍林彈雨中保全了生命,打 出了一片天地,在緬共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槍桿子。這部分人後來與緬共決裂,在緬甸境內與中國邊界一側各自佔山為王,成為軍閥。保山一中同 學中影響最大的是李自如,是緬甸四個特區中勢力最大的第二特區佤邦軍的副司令。李自如其實是佤邦軍的創始人和總指揮,由於他認為自己不是佤族不利於在佤邦 立足,才推出他的手下鮑友祥任總司令而自己副之,而實際上重大決策仍是由他作主。李自如文革時是保山一中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在緬甸特區任副司令後還常回保 山老家探親訪友,後於2005年病故。
這部分前緬共的軍事領導人,也是事實上的軍閥,在通過與緬甸軍事當局談判後,將所佔地盤以特區為名繼續進行軍閥統治。下面介紹一下各個特區的情況:
1986年以後至1989年緬共徹底解體,其原屬武裝統轄地一分為四,成為今天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撣邦東部第四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