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國民黨殘留部隊有哪些

緬甸國民黨殘留部隊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3-03 11:01:51

A. 進入緬甸境內的中華民國國軍部隊的經歷是怎樣的

關於部隊駐地、番號、人員姓名或履歷、聯系方式、編制、性質、裝備種類或數量等信息都是要保密的,部隊的人不能透露給別人家人等。而外人也不能隨隨便便說出來的,所以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問了。

B. 全國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的殘余部隊的分布是什麼

全國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的殘余部隊退至東南沿海部分島嶼,企圖利用這些島嶼作為拱衛台灣和對大陸實施反攻的基地。一江山島位於浙東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兩個島嶼組成,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據守該島的國民黨軍由「一江山地區司令部」所轄之第四突擊大隊、第二突擊大隊、第四突擊中隊及1個炮兵中隊共計1000餘人。

C. 1949年後進入緬甸境內的中華民國國軍部隊的經歷是怎樣的

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國民黨軍李彌殘部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餘的,終於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緬甸政府於是向聯合國投訴,這是後話了。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里是反攻大陸的基礎,然後四處找外援。可是,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使得國民黨軍殘部只想早點回到台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李彌想在蔣介石那裡要資本,留駐雲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後,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93師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後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於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和印度達成了協議,決定由印度出兵協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國民黨軍殘部雖然取勝,但也是慘勝。後聯合國決議,國民黨殘軍余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沒有國籍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么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所謂「滇緬邊區」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李彌在台北卻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餘眾,在一周內連克4縣,說明了「雲南反共復國軍」的戰力是強大的,雲雲。1950年代末,解放軍和緬甸政府達成協議,暗地出兵滇緬邊區,剿滅蔣匪,但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1、國民黨殘部已在滇緬邊境經營多年,又熟悉地形地況;2、解放軍出國作戰,氣候地理不明,補給不足。後來,李彌將老弱病殘的3300人撤回台灣,但留下了約2500人,企圖作為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基本是以兩個團的編制,師部人員撤離了。
1960年代以後共產黨已徹底在大陸站穩腳跟,但隨著1965年國民黨又一次的返攻大陸狂潮的臨近,李彌再次要求滇緬邊境國民黨軍殘部積極准備二次反攻大陸,但國民黨軍殘部清楚自己的實力,能老老實實呆著就不錯了,誰非要出去找死?於是,將士抗命,此事終於不了了之。
1960年代,中國開始向周邊地區進行共產主義輸出,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都先後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緬共和政府軍開始了連綿不斷的戰爭。現在緬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親就是堅決反共、為當年的日本法西斯帶路的緬奸。這時候,93師殘部為獲得緬甸政府的居留承認,又不得不再次和緬共進行戰爭。後來,緬共無法取得勝利,93師殘部也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沒有補給(自從李彌按照聯合國撤兵之後,93師經泰國的補給線也被凍結了。)所以,剩下的兵員越來越少了,在滇、泰、緬邊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武裝,緬甸政府是徹底的沒有辦法了,就想通過收編93師殘部提高自己的戰力,但是93師殘部不願放棄自己的祖國,拒絕加入緬甸籍。
後來,連年的戰亂,沒有補給,93師殘部開始集體在金三角地區種植鴉片,形成了現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加工基地!進入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美蜜月時期,93師殘部大多已經花甲之年。他們向中國政府提出,希望回國。但中國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只有再次轉而請求留居緬甸,但緬甸以上次你們拒絕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終於,敗逃滇緬邊境近40年的93師殘部,成了一支群龍無首的軍隊。
在異國他鄉,為了生存不得不和緬甸政府軍開戰、和印緬聯軍開展、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陸、他們和黑幫開戰、他們和緬共開戰。
1992年,占據金三角的前國民黨殘軍余部,終於向泰國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戰武器。這一條新聞,占據了當天世界各大傳媒的顯著位置。至此,這個由李國輝兵敗大陸潰逃到金三角地區、由蔣介石派國民黨中將司令李彌指揮的、曾「反攻雲南」、並佔領四個邊境縣城、創造了所謂金三角神話的國民黨殘軍,終於正式解體

D. 國民黨退到緬甸多少部隊

1950年4月有兩個團退往緬甸境內:

278團,團長譚忠。

709團,團長李國輝。

兩個團共計約1700人。

他們在中緬邊境逗留了二十多天,人數增加到約3000人。

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年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有很多失蹤人員留在了這里,見到國軍特來歸隊。另一方面是其他零散潰散的國民黨軍也陸續越境,見到有比較大股的潰兵便來相投。這3000人僅僅是軍人的人數。此外他們還有一部分軍官帶著老婆孩子。

另外,1951年在滄源縣成功策反了田興武的3000民兵。至此,李國輝所部在雲南迅速擴大到5000餘人。此外,還收編了一些當地武裝,在對付緬軍圍剿時有1萬多人的部隊。加上家屬(很多在當地娶妻生子,達到5-6萬人)

E. 內戰戰敗後的國民黨軍入緬甸後的歷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據李彌部的動向,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先後集中7個團和4個團的兵力,對越境入竄的國民黨軍數幹人實施圍剿,在耿馬、西盟、孟連、滄源、瀾滄等縣殲其700餘人,余部又逃往國外。

1953年1月,在台灣國民黨當局支持下,逃緬國民黨軍實力曾發展到1.85萬人,編為1個總部、1個指揮所、3個軍區、4個師及16個縱隊,並改番號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1月以後,李彌總部及第8軍、第26軍部分兵力共5400餘人撤往台灣。在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強大政治攻勢下,留緬國民黨軍殘部3000餘人回國投誠。至1957年6月,逃緬國民黨軍僅剩3800餘人,而且內部混亂,對雲南邊境的武裝竄擾有所收斂。

1958年8月,逃緬國民黨軍500餘人竄至滇南孟連縣至勐臘縣附近,進行小股襲擾。解放軍昆明軍區從5個公安邊防團各抽調一部進行堵擊圍殲,給予其沉重打擊。1959年5月,雲南邊防部隊針對逃緬國民黨軍小股入竄的特點,制定和修改反竄擾作戰方案,組織小分隊分地區游擊作戰,粉碎了逃緬國民黨軍數十次竄擾。

1960年7月,台灣當局給逃緬國民黨軍空運大批武器裝備,其實力擴增至9400餘人,又加緊了入境竄擾活動。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軍昆明軍區集中5個團又1個營的兵力,進行了兩次勘界警衛作戰,殲國民黨軍740餘人。

此後,逃緬國民黨軍對雲南潞西、鎮康、孟連等邊境地區進行了8次小股竄擾,遭到雲南邊防部隊的沉重打擊。到1966年9月,逃緬國民黨軍撤往泰緬邊境地區,停止了對雲南的武裝竄擾活動。

1950年至1966年,雲南邊防部隊對逃緬國民黨軍和國民黨武裝特務進行大小戰斗1302次,殲其29800餘人,其中俘虜7600餘人,迫降16000餘人。

(5)緬甸國民黨殘留部隊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共內戰中,國民黨軍雖有巨大的優勢,最終是還被解放軍打敗,逃到了台灣。那時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島還有部分國軍殘余部隊,大陸上幾乎是看不到國軍的影子了。不過,在雲貴川地區國民黨還留有一小部分殘余部隊,他們沒有來得及撤退,在無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緬甸。

這些國軍殘部逐漸在緬甸境內集合,很快就組成一支三萬多人的武裝部隊,還有個番號國民黨93師。蔣介石雖然敗走台灣,但他不甘心就這樣失敗,從來沒放棄過反攻回大陸的念頭。這樣說來,遠在緬甸的93師將會成為國軍之後的重要力量。蔣介石甚至還將他們編入正規軍,和其他部隊一樣給他們發放糧食軍餉。

雖然國共內戰中,國軍被解放軍打得很慘,但他們到了緬甸,和緬甸軍隊的實力比起來還是厲害不少的。緬甸軍隊每次討伐93師都要反過來被93師教訓一頓,緬甸肯定是很不服氣,就告到了聯合國。對於這件事,蔣介石也不能給出合理的說法,只能想辦法把這支部隊運回台灣。

不過在93師中很多士兵並不願意去台灣,他們中很多都是雲南人,這么多年來一直夢想著重回家鄉。出現這種情況蔣介石也沒辦法,只能把願意走的帶回台灣,不想走的就丟在當地,並且斷絕往來。

雖然留在緬甸的國軍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緬甸軍隊還是打不過。不過,這支部隊沒了供給,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他們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區很有名的毒品武裝部隊。緬甸和泰國的部隊來來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敗而歸,泰國政府沒辦法只能主動找他們談判。

F. 國軍在緬甸的部隊後來去哪兒了

你說的是遠征軍還是後來李彌帶的殘部?遠征軍廖耀湘新六軍,孫立人新一軍在東北被殲滅,杜律明第五軍在淮海被殲。至於李彌的殘部,進入緬甸後,占據邊境地帶,生存下來,後來一些人輾轉被台灣接回去了,剩下的就定居下來!

G. 中國解放戰爭後國民黨軍在緬甸的歷史及現狀

1949年末,國民黨第8軍在湖南戰敗之後,李彌退往台灣,將手下的將士丟下不管,一個人跑了。其中,93師一路敗退南下,從廣西,逐漸退到了緬甸和泰國、寮國的交界處,才安頓下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敗退途中,曾經有一個士兵因為實在是飢餓難忍,跑到旁邊的莊稼地里,偷摘了農民的紅薯,被連長當場槍斃。——誰說國民黨軍隊都是沒有軍紀的?正規軍一樣也是很嚴格的。整整半年的時間里,第8軍93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在50年的除夕之夜,終於逃出了共軍的追殺,進入了緬甸的領土。在逃跑中,93師和另外一個團、一個師的殘部,將不願意投降共軍的7千名士兵和家屬帶到了異國的土地上。

但是,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國軍將士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餘的。三下五處二,將緬甸軍打的落花流水。終於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緬甸政府於是向聯合國投訴,這是後話了。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里是反攻大陸的基礎,然後四處找外援。可是,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使得國軍官兵只想早點回到台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李彌想在蔣介石那裡要資本,留駐雲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後,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國軍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後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於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和印度達成了協議,決定由印度出兵協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國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是慘勝。國民黨殘兵以不足萬余之力,硬是打敗了印緬聯軍。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後來聯合國決議,國民黨余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么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滇緬邊區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影響力是很大的!李彌在台北更是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餘眾,在一周內連克4縣,說明了「雲南反共復國軍」的戰力是強大的,雲雲。話也有道理,國軍打了共軍一個措手不及,後來緊急調派3個師數萬人,才擺平。此後在昆明成立軍區和建設軍校,也和當初的繳匪有很大關系。

50年代末,共軍和緬甸政府達成協議,暗地出兵滇緬邊區,剿滅蔣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1、國軍已經在滇緬邊區經營多年,又熟悉地形地況;2、共軍出國作戰,氣候地理不明,補給不足因此,此次進剿成了追擊作戰,共軍一撤,人家又回來了後來,李彌將老弱病殘的約3300名將士撤回台灣,但還是留下了約2500名將士作為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基本是以兩個團的編制,師部人員撤離了。

60年代以後GCD已經徹底在中國大陸站穩了腳跟,但隨著1965年國民黨又一次的返攻大陸的狂潮的臨近,李彌再次要求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積極准備二次反攻大陸,但是留守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能老老實實呆著就不錯了,誰非要出去找死?於是,將士抗命,此事終於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國開始向周邊地區進行共產主義輸出,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都先後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緬共和政府軍開始了連綿不斷的戰爭插說一段——現在緬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親就是堅決反共的。這時候,93師的國軍將士為了獲得緬甸政府的居留承認,又不得不再次和緬共進行戰爭。後來,緬共無法取得勝利,國軍將士也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沒有補給(自從李彌按照聯合國撤兵之後,93師經泰國的補給線也被凍結了。)所以,剩下的兵員越來越少了,在滇、泰、緬邊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武裝,緬甸政府是徹底的沒有辦法了,就想通過收編國軍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戰力,但是93師的將士不願放棄自己的祖國,不想加入緬甸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後來,連年的戰亂,沒有補給,國軍和緬共還有支緬分隊的共軍將士開始集體在金三角地區種植鴉片,形成了現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加工基地!種植鴉片籌集軍費的做法,在中國很流行。進入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美蜜月時期,留守滇緬邊區的93師的老兵大多已經成為花甲之年了。他們向祖國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畢竟50年前的那場戰爭,已經成為過去了……但是,不知道處於什麼原因,大陸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只有再次轉而請求留居緬甸,但緬甸以上次你們拒絕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終於,留守滇緬邊區近40年的93師官兵,成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

他們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他們每年還在過著春節、端午、中秋,唱著中國的民歌,講著中國的語言……

在異國他鄉,為了生存不得不和緬甸政府軍開戰、和印緬聯軍開展、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陸、他們和黑幫開戰、他們和緬共開戰……

40年了,他們為了生存,進行著不懈的戰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堅忍……

相關資料

去泰國旅遊的人都知道,到芭堤雅時被安排參觀的一個景點,是「93師泰北民族村展館」。

國軍93師,原系東北軍所部,在國內戰爭中敗北,而逃亡金三角地區,最後定居泰北山區,迄已60年了。

館內陳列圖片和文字說明,將60年的風雨歷程,盡現參觀者眼前,且有實物和模型展示,以直觀地介紹他們的艱難困苦。尤其講解員是該師第三代傳人,其聲情並茂的講述,很能打動聽眾,以致整個參觀過程令人感到壓抑。

據說,93師後裔已多達數十萬人,除部分因戰功獲得泰藉身份外,多數仍無任何身份,只能圈禁在貧窮山區而不能外出謀生。我曾提問:你們第二、第三代那麼多人,都是純中國人嗎?答稱:是的。又問:當年當官的帶隨軍家屬可以理解,難道當兵的都有家眷可帶?答:出國前,在雲南等地邊境,每個士兵都「找」了姑娘結婚,然後外逃。

時間讓繁育已達數十萬的華夏子孫,脫離祖國,飄泊在外,寄人籬下。不是有首歌嗎?沒媽的孩子象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他們甚至連聯合國確認難民身份都不可得,境況堪憐啊!

也許,只憑講解員一面之辭難以足信?然而,你想呀,誰願意在陌生人面前自曝其「丑」?直覺讓我相信那是真的。因此,回來後一個多月來,我心中老掛著這檔事,他們畢竟是華裔呀!我想:如果祖國母親收留了他們,做子女的必更愛母親。以前在《博客日報》上看到多篇討論有關愛國的大作,竊以為能大度地接納流浪子孫回來,是感召人們愛國的有力舉措,效果肯定比說教強。

從走進93師民俗村開始,心情就十分沉重。看到村裡解說員那一身襤褸的迷彩服;看到那一雙年輕的卻滿是滄桑的眼睛;看到他們不卑不亢的態度;聽到他們改不了的鄉音;聽到他們因為沒有國籍而不能上學悲哀處境;聽到他們為了獲得國籍而為泰國政府賣命的經歷;聽到他們無數次申請卻無能獲得一個國籍的心酸…… 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這一群中華民族的後裔,成了沒有家,沒有國的難民,流落異鄉,幾多悲苦,他們最大的盼望是祖國早日統一,台灣盡快回歸,那一天,他們也就回家有望了。

H. 解放軍當年為什麼沒有去緬甸清理國民黨殘軍

中國先後出兵兩次進入緬甸剿滅國民黨殘軍,但是由於國民黨殘軍已在當地紮根多年,對地形地勢非常熟悉,善於隱藏,基本上就是中國軍隊一進入緬甸,殘軍就跑,中國一撤出,殘軍又回來。所以最後中國也不參與剿滅了,一直到1980年左右,殘軍成建制被泰國收編,全部加入泰國國籍成了泰國人。

I. 國民黨殘軍逃到緬甸後的命運如何

一樓回答重要錯誤:說什麼國民黨余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
呵呵,李彌有什麼權力違抗台灣命令?李彌是台看在他是這支部隊的長官派他來的,後調回台灣……事實上這支部隊一到緬,一面自力更生養活部隊一面打仗,也一直努力跟台灣聯系,後終於聯繫上,台灣方面供養補給一切,帶來台灣軍政人員及美軍訓練指導等等,建飛機跑道等等,反攻基地熱火朝天……
後三國交界政府真不幹了,到處國際訴求,台灣分別於1953和1961年不得不將大部分軍隊撤回台灣,剩下少數沒走,因李文煥不是正規軍人出身余部沒走,還有一些投靠過來約佤族祭司土司的武裝,並段希文部隊大部雲南當地人難舍故土,這些總共近2000多人留了下來,台宣稱概不負責了,結局是這支國軍殘軍大部分都撒退到台灣了……其餘少部分從此開始開創金三角生活

J. 印緬戰場國軍用了幾個師或軍

第一次有杜聿明第5軍轄戴安瀾將軍200師廖耀湘新22師余韶新96師。甘麗初6軍轄彭壁生49師呂國銓93師陳勉吾暫55師。張珍的66軍有下轄孫立人新38師劉伯龍新28師馬維什麼新29師。
第二次、新一軍轄新30師新38師50師。新六軍轄22師14師50師(50師先隸屬新六後隸屬新一。)另還有2軍71軍53軍54軍8軍等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啊!我中華民族必勝!中國遠征軍不朽!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6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0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95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6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2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9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5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76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