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現在和中國外交處於什麼階段

緬甸現在和中國外交處於什麼階段

發布時間: 2022-03-05 11:28:15

A. 中國與緬甸各方面的關系

中國與緬甸各方面的關系:中國與緬甸是友好關系,雙邊關系平穩向前發展。
西方國家對緬甸實施的單方面制裁是沒有根據、不公平和不道德的,也違反了國際法。
事實上,美國和歐盟近年來一直以民主問題為由不斷加緊對緬甸政府的制裁,緬甸軍政府在國際上日益孤立,經濟更遭受嚴重損失。從而迫使軍政府更尋求得到中國的支持。
考慮到中國在解決國際問題上的成就,對於緬甸局勢,國際社會同樣希望中國發揮其應有的影響力!
中國的態度為何成為各方的焦點呢?中國在緬甸有什麼利益?
從基建項目上說
自從中國與緬甸在1950年建交以來,北京除了向緬甸提供了大量的無息和低息貸款外,興建很多基礎建設包括十幾座水電站。
中國最大金礦企業之一的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它公司也計劃大規模投資緬甸,開展采礦業務。
由於緬甸缺乏受過教育的專業人才,工程項目的主要技術人員和管理層由中國派出。
據統計,在過去10年間,至少有26家中國企業在緬甸參與了62項大型項目。
從能源戰略上說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中國石油巨頭在緬甸都擁有勘探項目。
大型項目包括:興建從雲南通往緬甸西南的印度洋海岸的石油及天然氣輸送管道。
這條輸油管長達2380公里,將能夠協助中國把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燃油直接輸送到中國境內,免去了繞道馬六甲海峽的麻煩。
雖然緬甸目前還沒有出口天然氣到中國,但是對於迫切尋找能源的中國來說,緬甸無疑是一個便捷而且相對可靠的來源。
從經貿利益上說
由於軍政府長期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中國成為緬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數據顯示,今年首七個月中國對緬甸的出口額增加了50%,總值達到9.64億美元。其中,軍火貿易占很大比重。而今年一月到七月,中國從緬甸的總進口量則為1.46億美元。
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緬甸也居住了大量的華人,他們很多都從事貿易。由於經營有方等因素,華人一般經濟條件都不錯,屬於當地的中產階級。
然而,緬甸政局的每次動盪都會嚴重影響那些從事貿易的華商,對華人造成巨大的財產的損失也難以估計。
中國因素
同蘇丹、朝鮮一樣,緬甸也是在世界受到孤立、但是又與中國保持密切關系的國家。
從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等角度考慮,中國和緬甸發展關系都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

對於中國來說,緬甸與雲南接壤,同軍政府保持良好關系,不但有利兩國經貿往來,而且也為中國的西南邊境提供一定的戰略保障。
可是隨著緬甸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中國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聯合國上甚至行使罕見的否決權去支持緬甸!但在巨大國際社會的壓力下,中國還是小心翼翼的暗示軍政府,要求其保持克制。
無論中國對緬甸軍政府有多大的影響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國不在外交上做出積極斡旋的姿態的話,歐美等國一定會把緬甸局勢的惡化的帳算在中國的頭上(正如西方早前大肆批評北京在達爾富爾危機上的不作為一樣)。西方總想當然的認為中國肯定能對緬甸施加足夠的影響,給中國施壓比直接施壓緬甸更有效。

B. 現代中國外交哪四個階段

是3個階段,分別為:

1、第一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80年代末——「獨立自主」「不結盟」。隨著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鄧小平同志對中國外交戰略和策略進行了重大調整,提出了「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第二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國外交經受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的激烈動盪與巨大考驗。

3、第三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至黨的十八大——「和平發展」 「互利共贏」。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前進,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

(2)緬甸現在和中國外交處於什麼階段擴展閱讀: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及做法: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為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1、中國積極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

2、按照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

3、秉持正確義利觀,推動同發展中國家合作提質升級。

4、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拓展全球治理平台。

C. 緬甸現在跟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我大學學的是緬甸語,畢業之後又在緬甸工作過一年,所以對中緬兩國的關系稍微了解一點。
緬甸是個獨裁國家,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受西方制裁。中國出於地緣和政治因素給予緬甸或明或暗的幫助和支持。不過緬甸本身也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等,中國對緬甸的投資屬於完全雙方互利的,我們可以得到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緬甸的地理位置又十分獨特,在緬甸可以發現很多中印兩國戰略交鋒的痕跡。而且緬甸也是破解中國馬六甲困境的重要砝碼。現在中石油正在投資興建的中緬油氣管道就是國家戰略項目,同時我國在緬北投資了大量的水電項目,這都是造福兩國人民,尤其是促進緬甸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總之,緬甸和中國的合作是一種互利雙贏的合作,從政治上,經濟上都是如此。

D. 中國和印度緬甸什麼時候建立外交的

1950年4月1日,中國與印度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真正具有現代國際法意義的兩國關系自此展開。緬甸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

E. 談談中國目前與鄰國的外交狀況

以下是個人看法:在中國南方除了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以外所有國家在政治和軍事上對中國都有敵意,現在以上四國的軍隊對中國還是友好的、但是在政治上都有所偏離的意思了。日本就不用說了,從來就沒有把中國當做友好國家,一直都在防範中國報復二戰時期結下仇恨(我恨日本)。韓國也不是好東西,政治和軍事上都一直針對中國。朝鮮雖然是盟友,但是朝鮮現在有點拿盟友當擋箭牌的意思。巴鐵,現在國內很多軍迷都說巴基斯坦是中國准盟友,但是我看是和平盟友,最後大難臨頭各自飛。北方俄羅斯雖然是戰略有好國家,但是一直對中國的防範不比日本防中國差。蒙古,很多人在軍事上都把這個東西忽略了,說是中國和俄羅斯的緩沖地,但是一旦中國有事、這里是最大的隱患。我覺得中國在外交和政治上基本快被孤立了,軍事上好一點,但是都不是很有利。有人說中國已經騰飛,我看中國現在只是在為騰飛做准備而已。看吧,中國現在三軍都在換裝時期,等到空軍殲20,殲31,戰略轟炸機達到量產,海軍052c和新型護衛艦(說是056)大批服役,航母至少要兩艘核動力。軍費要達到美國的80%(現在是1:7),那時候才叫騰飛。

F. 緬甸目前是中國關系最鐵的國家,這說法有根據嗎

表現為:1.軍事上互相依賴:緬甸需要中國撐腰,中國需要緬甸的位置做一個緩沖區,避免被歐美勢力包圍(中國的四周也就只剩緬甸了)。
2.經濟上互相依賴:緬甸相對落後而資源豐富,各種礦石和石油,中國相對進步需要能源。在緬甸差不多80%的電子產品和日用品都是中國產的。
3.外交上緬甸依賴中國,而中國也需要緬甸這個盟友!緬甸是第一批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國家之一(當時美國在內的不承認共產黨,只認台灣的國民黨)。
4.在文化上,兩國歷史淵源很深,大概可以追溯到好遠的歷史,而近代又有胞波情誼,同飲一江水,彼此情無限。
5.跟中國沒有領土糾紛,沒有貿易摩擦,沒有文化沖突,沒有軍事對立,沒有外交孤立。這些在中國周邊的國家,比如朝鮮和越南、俄羅斯是找不到的。而這些國家通常認為是中國的鐵哥們的,在關鍵時刻總是會咬中國,而緬甸沒有,當然以後的話,就不知道了!
還需要知道什麼的話,把你的QQ給我,我來為你解答!

G. 據說目前和中國關系最好的國家是緬甸,次種說法有根據嗎

國與國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國由於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每個時期和別的國家的關系也不同。比如上個世紀50到60年代,和越南國家好,後來又與越南發生戰爭。與朝鮮的關系也很好,但自從與韓國建交後,就與朝鮮的關系冷淡了。中國與緬甸的關系也是一樣的,因為緬甸的武器90%都是由中國提供的,而緬甸又每年提供給中國許多能源、石材、木材等。國家關系也很不錯。但是,目前來說與中國關系最好的接壤國家應該屬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這兩個國家每年都獲得不少利益,所以對中國也十分友好。再加上執政黨是共產黨(毛派),對中國本身就懷有敬畏,所以比較聽中國的話。巴基斯坦就更不用說了,看看巴基斯坦的飛機和軍艦吧,幾乎都是中國造的,所以也一直被西方稱為中國的盟國,這也讓印度阿三很不爽。因為只要中印開戰,巴基斯坦肯定站在中國這邊。

H. 緬甸與中國建交了么

緬甸當然和中國建交了,時間是1950年6月8日,而且中緬關系還是不錯的,但是近年來隨著美國的插手,中緬關系有點微妙。

I.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外交分為哪幾個階段

一、奠基時期,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新中國外交的開創奠基時期。

  1. 確立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

2.採取「一邊倒」策略,堅定站在社會主義陣營。

3.處理好與各國關系,提出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二、外交艱難時期,主要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1. 反對蘇聯的修正主義,與蘇聯交惡。

2.反對美國霸權主義,與美國外交幾乎完全中斷。

3.聯合廣大亞非拉國家,積極參與不結盟運動。

三、外交開拓期,主要是上世紀七十年代

1.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

2.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關系正常化。

3.1971年,中國在亞非拉國家支持下,進入聯合國。

四、外交新時期。改革開放以後。

1.1978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

2.1978年中美關系正常化。

自此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國日益融入國際政治舞台。

(9)緬甸現在和中國外交處於什麼階段擴展閱讀:

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

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

中國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中國政府和人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6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1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96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6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2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0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77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8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