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要和緬甸打
❶ 中國和緬甸有打過仗嗎
打過,在清朝乾隆年間,即清緬戰爭。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不小。
❷ 中國與緬甸「大戰」!!!!!!!!!!
當然有必要召了
面對緬甸這樣的國際強隊 中國隊召集海歸的目的就是
為了更大的贏球把握。爭取多進一個是一個。2006年世界盃外圍賽不就是吃過虧嗎?再說贏球也能給足協掙得一點顏面,打不過厲害的球隊還不準我們欺負弱小的嗎?
❸ 為什麼緬甸和果敢打,確還死了中國人
第一:投彈失誤並不奇怪,我個人認為不是故意的,因為這會讓緬甸投鼠忌器,對華對果敢全面陷入被動。
第二,果敢全是華人,講漢語,寫簡化字、花人民幣,不向緬甸交稅,人事不歸緬甸政府任免,擁有自己的武裝,歷來就是毒刺一樣的軍閥,
第三:緬甸政府幾十年沒能擺平巴掌大點的果敢地區,你不覺得奇怪?
第四:中國不幹涉別國內政,但是現在,中國有充分理由掣肘緬甸的空中力量,果敢因此勝券在握。
第五:果敢不能獨立,獨立就不能牽制緬甸。果敢不能做克里米亞,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反而中國被牽制。果敢不能被剿滅,剿滅之後緬甸可以直接無視中國的影響。所以緬甸必須保持現狀。
❹ 中國會打緬甸嗎
中國不會和緬甸開戰原因如下:
緬甸是我國友好鄰邦,根據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不會打仗的
雖然撣邦第一特區等少數民族武裝力量屬於漢人,但他們不是中國人。
中國也不會干涉緬甸內政,無理由出兵,中國無意戰事發展才是硬道理。
希望友邦盡早和平,中國也能安寧。
❺ 中國為什麼必須守住緬甸
中國政府認為,由於滇緬公路是中國的一條重要國際通道,緬甸對抗日戰爭具有重要影響。抗戰爆發,日軍侵佔中國的華北、華東以及東南沿海的廣大地區,截斷了中國海上的國際交通。為了打破日軍對中國的全面封鎖,中國急需開辟新的國際通道。
❻ 緬甸為什麼要打內戰
很復雜,首先,緬甸有160多個民族,其中緬族佔了70%的人口並且占據了緬甸的中央平原,其他各少數民族分布在周邊山區。緬族受大民族主義影響長期以來壓制其他民族政治、利益訴求,以維持統治,因而緬甸各民族獨立主義、分離主義嚴重。「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就有多少反政府武裝。」
其次緬甸在歷史上經歷過三個封建王朝以及英國殖民統治和日據統治,1945年日軍戰敗,緬甸重回英國統治。戰後民族獨立浪潮席捲亞非拉殖民地,受此影響,緬甸獨立浪潮頓起,1947年緬甸自治,1948年緬甸正式獨立,在緬甸獨立斗爭中各民族因各自利益不同,因而對獨立斗爭態度並不相同,且緬甸歷經數十年戰亂,民間武器泛濫,各民族皆有自己的武裝,故民間武力紛爭不斷。
緬甸獨立後成立緬甸社會主義聯邦。1958年發生軍事政變,奈溫將軍為首的軍政府上台。緬甸在軍政府執政時期對其他少數民族鎮壓俞發變本加厲,緬族的大民族主義也最嚴重,因而在軍政府時期緬甸反政府活動最為活躍。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緬共,緬共於20世紀90年代分裂為四部分,相互對立爭奪地盤,又相互聯合對抗緬甸政府的討伐。
毒品的爭奪,緬北地處金三角,毒品種植歷史悠久,而緬北同樣也是緬甸內戰的主戰場。緬北也是世界上武裝派系最多的地方,國民黨殘兵、佤邦、克欽獨立軍等等。相互之間為了爭奪地盤而爭斗,爭斗導致擴軍,擴軍需要軍費,為了籌集軍費種植毒品,然後爭奪地盤,繼續擴軍,陷入惡性循環。
當然最根本的就是貧困,緬甸發生過多次軍事政變,局勢動盪,政府官僚腐敗無能,經濟發展長期滯後。就連緬族人民都難以生存更何況其他少數民族。貧困導致民眾對國家沒有歸宿感,為了生存自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總而言之,緬甸局勢混亂原因有5:貧困、毒品、軍閥割據、中央政府對各少數民族鎮壓導致民族獨立分離主義盛行、政治派系之間的爭權奪利。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但最主要還是以上五點。
❼ 是不是要攻打緬甸了 打下緬甸對中國有什麼直接和間接的好處
不會,中國跟緬甸的關系沒到那一步,而且才剛剛訪問,打仗可不是這么開始的。打下緬甸對中國屁好處沒得,頂多多增加一塊地,多點兒人口,然而中國並不缺這個,沒必要為個小國家的內戰搞的自己國內人心惶惶的,不敢說別的,就這時期,中國打誰對自個兒都沒好處,而且還影響自個兒發展,所以沒必要,可能過段時間人民的信心夠了,國家會考慮往海外駐兵等一系列措施,到時候可能會引起某些國家的不滿,或許才會有小規模沖突
❽ 為什麼中國不幫助果敢人打緬甸軍人
1.第一,果敢自己都承認自己是緬甸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國的。所以,中國不管以什麼理由出兵,至少都是干預他國。
2.第二,中國能得到什麼付出什麼,領土不可能的,拿到領土就是侵略。
3.最重要一點就是和緬甸徹底決裂了,前期在在緬甸投資完全泡湯。
4.最後就是在國際上,中國威脅論坐實了。同時再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敵人,中國的發展也受到影響。
❾ 緬甸戰場中國為何要出兵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陷後,日軍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中國整個海岸線的封鎖,中國不可能從海上得到所需的戰略物資補充,各國華僑和友好國家政府所捐贈的物資也運不進來,而中國抗日戰爭又急需大量的戰爭物資。中國出兵緬甸就是在這處情況下發生的。
由於中國經濟不發達,加上一直在還當年不平等條約欠下的外債,中國經濟實際上長期處於窮困狀態,抗日戰爭進行的非常不理想。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急需得到外國援助,而美國政府也擔心蔣介石因為打不下去而投降, 這樣日軍就會提前在太平洋與美軍發生沖突,所以美國決定向中國提供援助,中國出兵緬甸政是為了打通陸上交通線,將美國運到印度的特資,運回國內。
由於第一次出兵緬甸失利,中美不得不開通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駝峰航線氣候惡劣,損失嚴重,成本巨大,當時為了使老蔣能撐下去,美國也是不惜血本。到第二次遠征緬甸成功後,這種局面就大為改觀,美國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運入中國。
❿ 緬甸為什麼打中國
緬甸政府軍中緬邊境附近的果敢同盟軍內戰,緬甸軍機不小心把炸彈扔過界了,是誤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