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修長城在哪裡
⑴ 長城修築在哪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長城超過5000公里的有三個朝代:一是秦始皇時修築的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萬里長城;二是漢朝修築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1萬三千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築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的長城,全長8851.8公里(2009年修訂)。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總計起來,在5萬公里以上。這些長城的遺址分布在我國今天的北京、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新疆、天津、遼寧、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東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就有遺址1.5萬多公里。其次是甘肅的長城。
⑵ 長城是從哪個地方開始修的
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 古、山西、陝西、寧夏 、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 .
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仝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⑶ 哪二十個國家修過長城
公元1世紀,古羅馬人在萊茵河多瑙河之間修築了一道防禦牆,以後不斷延長,這道長城總長584公里,英國,哈德良長城,位於英國的英格蘭蘇格蘭之間,羅馬人在征服英格蘭後,為抵禦來自北方土著居民修築了這道防禦工事,希臘,公元前5世紀在巴爾干半島上當時,古希臘的雅典城與海港比雷埃夫斯之間有一條寬闊的直道,為了保障戰時雅典與海上的聯系,雅典人就在其直道兩旁修築了兩條長達八公里的城牆,印度長城,一道全長70公里的防禦工事,朝鮮,從朝鮮西北部的鴨綠江下游起,沿著山嶺到東朝鮮花海灣,370多公里,朝鮮人1033年至 1044年修築的,美國,南部邊境,之前已經修建,現在在繼續大量修建,中國,這是華夏民族擴張到北方,為了防止游牧民族的侵略而修建的,嬴政統一華夏後,進行了連接,不同時期的長城位置結構作用等是不同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國長城,用料講究,結構復雜,配套齊全,是一完整防禦體系。
⑷ 長城在哪裡
bei jing
⑸ 緬甸曼德勒皇宮的城牆局部坍塌了,修繕起來容易嗎
特別不容易,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也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並且修復的難度也是很高的。
⑹ 秦始皇修的長城在什麼地方
秦始皇修的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鴨綠江。
秦始皇三十三年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築長城萬余里,以防匈奴南進,史稱秦長城。秦長城實際是在原先戰國時期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
秦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鴨綠江(今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區)共築萬余里,故史稱:「萬里長城」。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秦長城。
(6)緬甸修長城在哪裡擴展閱讀:
秦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建築上的奇跡,更是我們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燦爛文化的象徵。
如今雖然被歷史的風雨剝蝕成了斷垣殘基,但仍以蒼蒼莽莽的氣勢,威武雄渾的壯闊,濃縮成了一種厚實的文化積淀,以永恆的蒼涼和悲壯,永遠留在華夏文明的史冊里。
⑺ 世界上曾經修建長城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長城:印度人民為了抵抗外來侵略,建築了一道全長70公里的長城。城上設有烽火台32個,是除中國外至今保存最好的長城。
朝鮮長城從朝鮮西北部的鴨綠江下游起,沿著崇山峻嶺伸到東海的東朝鮮花海灣,有一道370多公里的城牆,被稱為朝鮮的千里長城。它是高麗人於1033年至 1044年,歷時12年修築的。
德國長城這是國外修建最早的長城。大約在公元1世紀時,古羅馬人在萊茵河和多瑙河之間修築了一道「防禦牆」,以後不斷地擴建延長。這道長城總長為58 4公里,德國的這條長城要比中國的長城晚出現一個世紀。
英國長城為了抵禦外族的侵略,古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築造了名為哈德良的長城。這條長城位於英國的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沿著分界線有一條逶迤的土牆,這就是哈德良長城。
古希臘長城:外國最早的長城是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築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兩條長城。當時,古希臘的雅典城與重要的海港比雷埃夫斯之間有一條寬闊的直道,為了保障戰時雅典與海上的聯系,雅典人就在其直道兩旁修築了兩條長達八公里的城牆,稱之為「長城」。
等等等等....
⑻ 南長城在哪裡,什麼時候、誰修的
南長城是中國南方長城的簡稱,因其為中國南方的唯一的長城而得名。它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所以又稱苗疆長城。苗疆長城大體位於鳳凰縣境內,全長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一說旦武營),南到貴州銅仁的亭子關,多修建在陡峭的山脊上。苗疆長城的防禦目的不是為了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是為了隔離生苗(未服從朝廷的苗族)和熟苗(服從朝廷的苗族)以防止生苗造事。長城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由朝廷撥款四萬兩白銀修建而成。明朝末年,苗族把邊牆夷為平地。清朝政府則在邊牆舊址上重新建設了新的城牆。
⑼ 長城建造在哪裡
建造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