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什麼時候會快速的發展
① 緬甸以什麼發展
(一)緬甸農業機械化發展概況
緬甸現有8家國有農機廠,已建成鑄造生產、齒輪加工、鍛造加工、主軸加工和金屬熱處理 5 條生產、加工、裝配線,主要產品有手扶拖拉機、動力耕整機、割曬機、旋耕機和脫粒機,柴油機、主軸、齒輪等都主要部件都從中國浙江四方集團進口,以進口裝配為主。現每年能生產手扶拖拉機3000台、動力耕整機等機具6000台,由農機局統一銷售到全國99個分銷中心,農民可分期付款購買。但還遠不能滿足農機化發展需求,對小型農機需求非常大,需大量進口,緬甸政府已免除了農機等農用物資的進口關稅。緬甸私人農機銷售企業也多,其中的007,Gooebrother,Yeeshin 等華僑公司規模較大,主要銷售中國、印度、日本的小型農機。中國產品價格占優,市場份額約佔80%。
(二)緬甸石化工業發展概況
緬甸能源部是緬甸石油與天然氣業的主管部門,能源部下設計劃司、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緬甸石油化工公司和緬甸石油產品貿易公司。緬甸有百餘年石油開采歷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開始出口到歐洲,主要分布在緬甸中部和沿海地區。現陸上已開發油田18個,海上、陸上開發天然氣田3個。主要天然氣田為Yadana和Yetagun,已探明儲量分別為6.5萬億和3.2萬億立方英尺。由韓國大宇、印度 ONGC Videsh有限公司和印度GAIL有限公司在若開邦海上A-1區塊和A-3區塊發現了大型天然氣田,預計儲量達到5.7萬億至10萬億立方英尺。1989年以來,截止2006年4月30日,緬甸已與24個國際石油公司簽訂39份43個區塊的產品分成合同,協議外資達26.34億美元,是緬甸引進外資最多的行業。主要的投資方為韓國、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法國和中國等。按照緬甸的地質構造情況,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勘探前景看好,緬甸共有 14 個地質沉積盆地,其中,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僅對位於緬甸中部地區、卑謬地區和伊江三角州地區的盆地進行過廣泛的勘探,緬甸尚有許多地方具有新發現石油與天然氣的可能性。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與外國公司合作,正在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作范圍。同時,依靠自己的財力,在緬甸較偏遠的實階省莫萊鎮區茵多和洪馬林鎮區烏約河邊的耶波密村開始實施陸地石油勘探計劃。
(三)緬甸礦業資源概況
緬甸有大量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主要的礦藏有銅、鉛、鋅、銀、金、鐵、鎳、寶石、玉石等,部分已得到大面積開采。其中銅礦主要位於曼德勒以西105公里的望瀨及望瀨以東11公里處的禮勃東。產品品質較高並已進入國際市場。1994 年緬頒布礦業法,允許外國對寶石、金屬、工業礦產原料、石料進行勘查、勘測和生產。同年10月,緬甸政府宣布過去由緬甸國營部門壟斷經營的金礦和銅礦向外資開放,並於1995年9月、1996年9月和1997年9月先後三次將40塊礦區對外招標。截止2006年4月30日,外國對緬甸的礦業投資項目達58個,投資協議金額為5.3489億美元。加拿大的Ivanhoe公司1994年開始投資開發銅礦,1997年開始生產銅金屬,是較為成功的投資之一。
(四)緬甸汽車行業概況
緬甸國營與公私合營的汽車組裝廠共有三家,分別為:緬甸第二工業部下屬的緬甸汽車與發動機生產公司,組裝生產大型卡車、輕型汽車、Mastar吉普車和生產ZA-2000CC。緬甸第二工業部、緬甸第一私人投資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鈴木(SUZUKI)公司的合資汽車組裝廠,主要組裝生產鈴木小型貨車;緬甸經濟控股公司和日本ISUZU公司的汽車組裝廠,主要組裝生產載重量為1噸的Pick-up汽車。上述汽車生產廠家的零部件均必須進口,因此組裝生產規模和數量均很小。從緬甸國產汽車行業的情況看,絕大部分為組裝廠,主要部件,如發動機和軸承均從日本等國進口,進口的零部件也多為二手貨,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由緬甸國內生產,如:車身和底盤等。目前緬甸共有兩家與外國合資的汽車組裝廠,其中一家是三菱汽車組裝廠,該廠於1998年與緬甸二工業部合資組建,以注冊資金670萬美元起家,日本三菱公司佔65%的股份,緬甸第二工業部佔35%的股份,生產規模為年組裝生產三菱汽車2000輛。自1998年至今,該廠汽車組裝生產的總量為Wagon車1423輛,Mini Carry Truck車2824輛,年均產量僅471輛,遠未達到生產的規模,其原因之一是申請進口部件批文難。緬甸全國人口5400萬,仰光市的汽車擁有量每100人平均僅為3輛,相差很大。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緬甸的政策放開,汽車組裝行業未來前景看好,但前提是政策進一步開放。
(五)緬甸家用電器市場概況
緬甸國內家電生產能力薄弱,僅組裝少量VCD和電視機,大部分產品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其他東盟國家、中國、日本和韓國。空調:日本和韓國佔領了大部分空調市場,但價格便宜的中國空調開始進入緬甸市場National, Sanyo, General, Mitsubishi, Sharp ,Samsung,LG 空調質量好,市場佔有率也高。中國產品逐漸提高質量,而且價格上有優勢。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新技術和質量。National, Panasonic 超過其他20個品牌,佔了當地市場30%的佔有率。去年General市場佔有率從15%下降到10%,一馬力或二馬力的價格從27萬緬幣到超過100萬緬幣。Sakura 利用日本技術在中國組裝生產空調,特別適合緬甸市場。引進4個月以來,佔有率已達到10%,平均價格為26萬緬幣。
(六)緬甸紡織業發展概況
長期以來,緬甸因多種原因經濟發展緩慢,尤其是2003年7月28日美國總統布希簽署了《2003年緬甸自由與民主法案》及一份行政令,對緬甸政府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封鎖了美元進出入渠道。這份行政令簽署後,嚴重打擊了緬出口行業和企業,而其中備受打擊的便是緬甸成衣業,原本近400家的外商投資成衣企業迅速減少到只有100多家。以往這些投資者多數來自於台灣、香港等地,採取來料加工方式,產品以內衣、襯衣為主,主要銷往歐美市場。據緬甸官方統計,緬甸2004-2005年度貿易總額為49億美元,成衣出口僅為2.16億美元,2003-2004 年度的3.27比億美元明顯減少。中國向緬出口紡織品也是雙邊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海關統計,2004年1-6月,我向緬出口商品中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金額為7609.2萬美元,占同期雙邊貿易的17.7%。緬甸政府一方面試圖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鼓勵外商投資紡織業,鼓勵紡織產品出口。近年來,中國企業利用中國貸款幫助緬甸修建了賓普、帕克庫和紗倫基紡織廠,還有一家企業向針織廠提供設備和進行安裝,有些廠雖已投入生產,但尚未有大規模效益。
(七)緬甸旅遊市場的發展概況
緬甸風景優美,名勝古跡多。主要景點有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千塔之城蒲甘以及山都威的額不裏海灘等。從1993年起,政府大力發展旅遊業,積極吸引外資,建設旅遊設施。目前有大小酒店469家,擁有客房9420間。較著名的飯店有:仰光的悉都那酒店、茵雅湖酒店、商人酒店、海濱酒店、花園酒店、曼德勒的悉都那飯店、蒲甘的蒂麗畢瑟亞飯店等。據緬甸人口移民部統計數據,2008年1-9月,到緬甸的外國遊客總數188,931人,較2007年同期的251,796人下降幅度為25%。到緬甸外國遊客人數大部分來自亞洲國家,排列前位的分別為:泰國、中國和韓國,其他遊客分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國和法國等。影響2008年緬甸旅遊業的主要是發生於五月的緬甸颶風和始於第三季度的全球金融危機。按照慣例,每年年初均為外國遊客到緬甸旅遊的黃金季節,但由於金融危機影響,截止目前,到緬甸的外國遊客同比大幅減少。據一些市場人士分析,旅遊業回暖的可能性取決於金融危機的形勢,預計金融危機對旅遊業的沖擊將繼續。
② 緬甸在古代什麼時候建國的
1948年1月4日緬甸聯邦共合國已經脫離了英國的控制,於1974年1月改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這個時候已經脫離了英國的控制,這個時候才成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所以1974年1月才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真正成立時間
③ 緬甸現在什麼狀況
不要看緬甸是個偏遠的地方,可是很多值得我們去的旅遊景區。仰光是緬甸最大的的城市,這里的經濟條件也非常好的,遠看這里就是個很多很美的大花園,到處都是花草樹木,還些佛塔,很有很多古老的建築,這些不是經濟差而是一種古鎮美,是留給後人來感受一些傳統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
除了這些有歷史的古鎮還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景區,茵雅湖也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仰光最大的湖泊,這個湖被茂盛的熱帶植物包圍著,再加上碧綠的湖水,風景十分優美。這里的人叫這個湖「燕子湖」,整個茵雅湖都保留著原生形態,這里的經濟條件慢慢發展起來,看到新建的建築物,那樣遠看起來真是碧波盪漾。在湖的南邊還有動物園和歷史博物館。
還有就是仰光的唐人借,這里的經濟條件比較好,聚集了很多華人和華僑。有著百年歷史的觀音古廟吸引了不少遊客了觀光,早上和晚上非常熱鬧,吃的用的玩的一應俱全,這里有很多比較正中的飲食。還有要介紹一下仰光大金寺,這里是供奉佛陀的遺物。它也是在緬甸的一塊藝術瑰寶,還是緬甸的象徵。緬甸的人民都說這個大金塔是他們的驕傲。
緬甸不像人們說經濟不好的國家,有個內比都是緬甸新的首都,這里的經濟條件也是迅速發展,尤其是在旅遊業。這里是時間最空曠的首都之一,是緬甸的第三大城市,這里的農業和林業是內比都的支柱產業。現在還在大規模的建設,相信緬甸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又是遊客們的旅遊勝地。這里都是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就是利用這樣的大自然來建設更優美的旅遊景點。
④ 緬甸遷都是什麼時候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緬甸最近突然將首都遷往中部深山老林里的彬馬那。公務員遷移時還不準帶家屬,就是說要和太太兩地分居。為了防止公務員因不願搬遷而辭職,政府還宣布將對這樣的公務員判處3年監禁。 [2005年11月] 在遷都前,仰光一直是緬甸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而彬馬那就算對緬甸人自己來說,都是個陌生的地名。那是一個只有不到10萬人口的縣級市,中間是盆地,周圍是山林,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政府3年前已採取向各大私營公司攤派任務的方式,對彬馬那進行擴建,每期投入數千億緬元,現已初具規模,據說連高爾夫球場都有了。不過那裡現在還沒有移動通訊網,沒法打手機。 · 免費用QQ打電話超清晰 · 銀行卡 安全快捷換Q幣 · 溝通無極限手機Q時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變心情 · 管中窺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個性真自我 伊拉克戰爭後,緬甸對防範美國軍事打擊的危機感增強了。緬甸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像楔子一樣釘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 東南亞傳統上是美國的勢力范圍,冷戰時期對中國是有敵意的,只有緬甸是個「另類」,它1950年就同中國建交,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第一批國家之一,此後一直同中國保持友好關系。緬甸軍政府當權,長期以來一直被美國以人權、毒品和制憲問題為借口進行打壓。但它的軍政府一直沒有垮台,這和中緬兩國穩固的傳統友誼有關。 這次新首都選在仰光以北更靠近中緬邊境的地方,是意味深長的一個舉動,因為歷史上印支半島的國家都很懼怕「北方的巨人」,能把首都不往南遷卻往北遷,說明它對中國很放心,一旦遇到進攻,也有個退路。原來的首都仰光瀕臨安達曼海,一旦受到美國強大海空軍的打擊,便退無可退,遷到彬馬那,依託周圍叢林山地,背靠中國,可進可退,安全感大大增強。 不過突然的遷都令也給在緬甸的中國商人帶來麻煩,目前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該到哪裡去申請簽證延期和居留許可。一旦沒有合法居留許可,就不得不離開緬甸了。 緬甸首都靜悄悄地遷 多久搬完是國家機密 2005年11月21日 來源: 新快報 半月前毫無預兆突然遷都,半月後有關各種說法仍不絕於耳 緬甸於本月上旬開始悄悄搬遷首都———從仰光搬至中部地區的小城彬文那,一切都十分神秘。迄今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如今,新首都彬文那與舊首都仰光的生活與運轉一切正常嗎?而圍繞著本次大搬遷,說法卻越來越多…… 三年前就已選址 近日,來自西方媒體的披露稱,盡管緬甸首都於半月前的搬遷行動來得十分突然,但是事實上,緬甸軍政府的選址工作於三年多前就開始啟動了,只是正式對新首都的動工興建是在12個月之前。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自從選址之後,緬甸軍政府直到12個月前才開始在當地動工興建,而在彬文那地區,當地的新建築包括有機場、國會大樓、外國使館區、軍政府領袖官邸及其他政府官員宿舍。據透露,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一切都是「靜悄悄」的,所有行動完全保密,禁止外界人員進入。 多久搬完是「國家機密」 從11月6日開始,緬甸政府便開始悄悄的搬遷行動,當天共有至少9個部已部分搬遷到了新首都,包括商務部、外交部、內政部等。 據緬甸新聞部長覺山表示,遷都是因為緬甸要建設一個現代化首都,選擇彬文那做首都,因為它處於緬甸的中心地帶,與緬甸各地交通都很方便。 然而,在各種場合,政府高官都始終拒絕透露用多長時間完成遷都計劃,也拒絕回答記者的各種提問。有關多長時間搬遷完畢似乎變成了緬甸的國家級機密。 不過,目前仍有不少人對彬文那能否成為完全成熟的新首都表示了強烈的懷疑。有人甚至放出風來說「他們肯定會回到仰光」。盡管緬甸高層早就看上了彬文那,但對於到底要不要搬,什麼時候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緬甸政府比較猶豫,因為高層仍存在著分歧。 遷都經費從何而來? 據報道,緬甸遷都的經費來源只有三種可能:一是多年來的積累,換句話來說是國庫所有,來自於政府稅收;第二種可能是向各大公司攤派費用,以解決建設和搬遷過程中的部分問題;另一種可能則是有多少花多少,年復一年,直至建完,而不必一步到位。 新舊對比 新首都生活仍不便 彬文那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目前常住人口估計不足10萬。 自從緬甸搬遷新都以來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然而在新首都生活並不如意。據悉,由於許多政府官員被要求不得攜家帶眷同往新都,因此突然遠離家人使他們極不適應;其次,由於許多生活設施仍未完善,當地的生活條件仍顯簡陋,比如一些低級官員目前還只能睡在辦公室的地板上,甚至連吃飯的問題也無法很好地解決。此外,從彬文那至仰光雖然只有390公里的路程,但是由於並非高速公路,因此回仰光與家人團聚的一個單程往往需要一天的時間。 舊首都將成經濟文化中心 仰光面積352.86平方公里,人口300萬,仰光在緬語之中有「和平之城」的意思。 自從搬遷開始以來,在緬甸的舊首都仰光,一切仍然正常,絲毫沒有受到搬遷的影響。包括中國駐仰光的大使館在內的各國大使館依然與往常一樣正常進行著辦公,而大使館仍未接到搬遷的通知。與此同時,仰光的旅遊業也絲毫未受影響,來自各國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一些在大使館工作的外國人表示,現在,他們覺得與平常並沒有什麼不同。 分析人士認為,在今後不排除仰光漸漸成為一座經濟與文化為核心的首都;而彬文那則將變成國家政治與軍事的中心。這意味著緬甸將可能同時存在兩個首都。而這樣的情況在其它國家是有先例的,比如拉各斯與阿布賈就分別是奈及利亞的經濟與政治首都。(姜書) 國際觀察:遷都為什麼如此突然? 王介南教授是我國研究緬甸問題的最知名的學者之一,是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緬甸問題專家。他分析說,緬甸突然遷都,主要有兩大原因: 此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就緬甸的毒品等問題向緬甸軍政府施壓。緬甸軍政府十分緊張,他們意識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攻緬」信號燈已經亮起。在緬甸政府高層看來,當初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在沒有任何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發起的,而現在則有了現成的(針對緬甸)的聯合國決議,這等於有了行動的依據。因此,就在國際社會還未完全反應過來時,緬甸政府悄悄開始了首都的搬遷。這極有可能是緬甸軍政府在秘而不宣的情況下悄悄搬遷首都的主要原因。 至於另一個原因,王教授則分析說,遷都彬文那將使軍事指揮中心更靠近有反政府武裝活動的邊境地區,會對這些旨在謀求獨立的民族武裝起到極大的威懾作用,並且更有利於控制和打擊這些武裝組織
⑤ 緬甸是什麼時候統一的
1753年,瑞波平原(伊洛瓦底江和欽敦江之間)的緬族首領壅籍牙派兵多次南下討伐孟族人,終於再次實現了全緬甸的統一,建立了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
1824年,英國對緬甸發動了第一次掠奪戰爭。緬王放棄對阿薩姆、克車和曼尼坡的宗教主權,被迫議和,將若開(阿拉干)及附近島嶼劃歸英國管轄。1852年,英軍又一次佔領緬甸南部沿海地區,將勃生、勃固、若開、德林達依合並為緬甸省,歸印度聯合省管轄。1885年,英軍發動第三次侵緬戰爭,輕取京都曼德勒,生俘錫袍王。英軍繼續北進,隨即佔領了整個緬甸北部。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從此整個緬甸淪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日本在1942年佔領緬甸。隨著日本的戰場失利,日本表面上同意讓緬甸獨立,但實質上仍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於是緬甸國父翁山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二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後來,英國議會終於在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在此之後,緬甸的發展較之前穩定,政府也高度注重文學藝術的發展,設立了國家歌舞團,1953年前後在曼德勒、仰光成立音樂舞蹈學校,如緬甸國立藝術文化大學等,整理、發掘古代樂舞資料,舉辦各類舞蹈音樂比賽。在仰光和曼德勒的文化大學內設有音樂系和舞蹈系。1993年後,緬甸國內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傳統藝術比賽,包括舞蹈、音樂、戲劇、話劇等,規模宏大。由於緬甸對宮廷舞蹈、戲劇舞蹈的保留完整,因此緬甸的舞蹈傳承和發展較為系統。
⑥ 緬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緬甸地處東亞,在它的東南西北部分別和我國、泰國、寮國、孟加拉和印度為鄰,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我國的青海省面積相當,總人口根本無法相比我國,只有5300萬。2005年,緬甸國都從仰光遷到了內比都。
去過緬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里的旅遊資源的確很多,而且環境也不錯,茵萊湖、蒲甘、納帕裏海灘等都是必要的打卡之地。
每年差不多有八十萬國外遊客來緬甸了旅遊,其中我國遊客佔了大部分,因為這里的氣候問題,很多遊客都會選擇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之間來緬甸旅遊。
如果按照每個人五千人民幣的花費算的話,每年緬甸的旅遊產業會給緬甸老百姓帶去40億人民幣收入。
而且,這里落後的經濟發展也帶給了緬甸更多的問題,經常發生動亂,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外國遊客並不願意來緬甸旅遊,如果緬甸國內局勢穩定的話,相信來這里的遊客要遠遠超過80萬,給緬甸百姓帶來的收入也會更多。
⑦ 緬甸戰役是什麼時候
緬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隊從1942年1月20日至5月20日在緬甸進行的一次進攻戰役。戰役目的是切斷連接中國與英美盟國的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佔領緬甸,並推進到印度邊境。
緬甸戰役是日本第15軍實施的。這次戰役於1月20日從泰國領土發起。英國軍隊曾企圖將敵人阻止在薩爾溫江、米鄰和錫唐河地區,但未成功。1月31日,日軍佔領毛淡棉,2月23日奪佔了錫唐河上唯一的一座橋梁,3月8日進入仰光。中國的3個軍開到緬甸也未能扭轉局勢。日軍繼續進攻,佔領了東吁、仁安羌、臘戍、曼德勒等城市。英國軍隊和中國軍隊隨即退卻並形成毫無組織的潰退。日軍佔領了緬甸,並侵佔了中國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及騰沖、龍陵等城市。
為了防止英國海軍可能參加作戰而影響緬甸戰役的結局,以及為了徹底擊潰英軍,日本海軍對在錫蘭的英國海軍基地進行了襲擊,迫使英國海軍退駐馬爾地夫群島海域。日軍採用了迂迴、包圍和果斷深入敵人後方等戰術,其作戰行動比英軍更為機動靈活。
日軍進攻獲勝的一個有利因素是,為數頗多的緬甸居民相信,靠日本人的幫助,就可以使國內反對英國統治的長期斗爭最後完成。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迅速發展壯大。許多城市為緬甸獨立軍派出的隊伍所佔據;這些地方建立的政權機構,對入侵的日軍分隊均善意相待。
但是,緬甸獨立軍的領導人很快就看清了日本「同盟者」的狡詐和虛偽。不過,要撲滅對昔日殖民者的怒火,尤其是要使怒火轉向日軍,已很困難,這需要時間。至5月底,倖存的英國軍隊的大部分到達印度境內的英帕爾城。
在翻越山嶺之前,他們丟棄了自己所有的武器。到達印度的只有1.2萬人,只佔參加緬甸戰役的英軍的1/3左右。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的第38師殘部也開到了英帕爾。日本在完成緬甸戰役之後得到了一次暫息的機會,遂利用這一機會鞏固了在緬甸的地位。
⑧ 緬甸主要產業是什麼
緬甸主要產業是農業、林業。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良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19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強力管束並處罰,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⑨ 緬甸政府採取什麼這來推動未來發展
隨著緬甸總統之爭告一段落,緬甸的國內政局逐漸走向清晰。雖然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緬甸國內的大局是人心思定,國際社會對於緬甸的轉型也多有支持與期待,但是民盟仍然面臨不小的考驗。未來民盟如何推進「經濟發展、政府改革與國內民族和解」這三大任務,將是緬甸國運興衰成敗的關鍵。
民盟掌舵不會改變緬甸謀求和平發展的國家策略
雖然外界對於民盟上台之後,緬甸的國家戰略仍然存在諸多疑慮,但從目前來看和平與發展將是緬甸最重要的主題。作為東南亞最大也曾經是歷史上最強的國家,緬甸淪落到如此積貧濟弱的地步是所有緬甸人都無法接受的。這也是鞏發黨在投入了大量金錢來討好選民之後,仍然在大選中一敗塗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最受惠於鞏發黨政策的公務員階層、軍隊家屬,也同樣希望能夠通過換將的方式來解決國家的發展問題。
這樣的一種「人心所向」既是民盟最大的資源,也給了民盟最大的壓力。它一方面讓心懷不滿的官僚集團、軍方勢力、少數民族武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破壞國內的和平穩定,一方面也讓民盟的執政面臨著快速改善國內經濟狀況、提高民生水平的壓力。只有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經濟發展成績,民盟才能為自己進一步增強合法性基礎,才能為進一步的體制改革乃至軍隊國家化的嘗試做好准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緬甸軍方在今天的態勢有點像埃爾多安上台前土耳其的軍方,只要它願意它隨時可以重返政治舞台的中心,隨時可以發動政變、撤換總統。它之所以能夠甘於雌伏,除了外界制裁與缺乏道義基礎之外,最大的理由就是執政成績太差,自己都覺得自己干不下去。土耳其的埃爾多安這是把握住了危機中的機會,通過卓越的政績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並一步步馴服了軍方。昂山素季能否走一條類似的道路,關鍵就在於其能否讓緬甸獲得快速的經濟發展。正因為此,民盟不會因為在意識形態上親近美國,就會採取對中國的疏遠策略。這是因為美國人在情感上和民盟很近,但是在投資上和緬甸很遠。民盟更可能採取更為開放與靈活的姿態,以最大的可能吸引外國的投資,而在這其中中國的投資不僅將是最主要的,而且由於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於電力、港口、公路、鐵路等事關緬甸經濟起飛基礎的領域,它也將是最重要的。由於自身沒有歷史包袱且相對干凈,民盟將在與中國的合作中邁出更大的步伐,許多鞏發黨時期擱置的工程(比如密松項目),都很可能重新啟動。
昂山素季將面臨官僚集團、軍方勢力與少民武裝的嚴峻挑戰
雖然吳廷覺當上傀儡總統,在許多中國人看來是一個非常不嚴肅的政治鬧劇,昂山素季兼任部長似乎也有走下神壇之嫌,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昂山素季在國內的威信。昂山素季以傀儡總統行垂簾聽政的方法,基本上得到了緬甸國內各方的認可,而且也符合緬甸長期以來高層人物垂簾聽政的習慣。坦率而言,昂山素季並不僅僅是民盟的領袖,而是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整個緬甸的國家偶像。她不僅對一般民眾擁有很高的號召力,而且也得到了緬甸公務員階層、鞏發黨中低層黨員和軍隊中下級軍官士兵的廣泛支持。一些鞏發黨官員雖然對民盟抱有比較強烈的懷疑甚至敵意,但對於昂山素季仍然充滿敬意。在昂山素季在內比都進行的政權交接斡旋中,現任政府的高級官員與軍方的核心人物都對昂山素季表現出了合作甚至恭順的態度。雖然緬甸軍方與少數民族武裝手裡有槍,對昂山素季的許多政策並不買賬,甚至暗中杯葛,但昂山素季及其父親昂山將軍,在緬甸軍方與少民武裝的中下級軍官、士兵中擁有極高的威望。這讓激烈的武裝暴亂或是軍事政變很難順利的發生。
然而即便如此,昂山素季面臨的仍然是一個潛流橫涌的爛攤子。一方面,緬甸的國家機器存在普遍的裙帶、腐敗、人浮於事、官僚主義盛行的現象。如果想讓這部機器動起來,成為發展的推動機,就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意味著要裁撤機關、精簡編制、嚴肅法紀,而這無疑將對政府公務員階層尤其是許多從軍方退役在政府里吃紅利的部級老幹部,構成嚴重的沖擊。更糟糕的是,民盟雖然有改造政府的決心,但是卻並不具有充分的執政經驗與足夠的人才儲備。這讓緬甸未來的政治體制改革充滿了變數與風險。另一方面,軍隊仍然是緬甸政治當中的最主要力量。雖然外界的壓力以及昂山素季刻意的籠絡與贖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軍方政變的危險,但是軍隊利用自己在國內少數民族問題上的高度自決權,卻可以隨時打打停停以謀求自身的利益。緬族與少數民族的深刻矛盾,曾經讓昂山素季的父親喋血官邸,今天的昂山素季也未必能夠擺脫這樣的危險。此外,少數民族武裝也是昂山素季面臨的大問題。緬甸政府軍隊戰鬥力羸弱,難以在軍事上消滅少數武裝,這讓緬甸的北部地區實際上長期處於割據的狀態。雖然目前尚沒有少數民族武裝公開提出獨立建國,但如何開啟政治對話、重建中央對民族地方的統治,卻仍然任重而道遠。更為關鍵的是,部分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域毗鄰中國,一旦戰端重啟,緬甸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必將大受影響,而這將嚴重影響緬甸的經濟發展。
中國將在緬甸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更大的競爭
由於緬甸豐富的資源、敏感的戰略位置以及可能的發展前景,日益開放的緬甸正在吸引日益多元的外國投資。這一方面意味著,發展中的緬甸將為中國企業提供越來越多的市場機遇;一方面也意味著,傳統上中國一家獨大的態勢將會為多家激烈博弈的局面所取代。從目前來看,日本、韓國、東盟將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而印度、歐洲也有可能在未來擴大其對緬甸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基礎建設方面,主要包括:密松等系列水電站建設、皎漂經濟特區項目建設(含深水港、公路、鐵路)、中緬石油管線、礦產開發以及北部山區的林木砍伐等。在緬北克欽、瓦邦、果敢地區,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占據毫無疑問的統治地位。日本的影響力則主要體現在媒體、通訊、金融、公路、汽車(主要是二手走私汽車)等方面。在緬甸南部日方投資了迪拉瓦特區以及泰緬邊境土瓦特區的建設,在這一地區日方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東盟、韓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在緬甸的金融、通訊、地產等項目上的投資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盡管很多的中國人對於緬甸與中國的黏附性下降而深感不滿,但坦率來說,這種比重的下降和總量的上升是同時發生的。這並不意味著緬甸會在民主化之後走上一條親西方遠中國的道路,而只是意味著隨著緬甸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中國與緬甸的關系也將向正常狀態進行轉變。中國人其實並不應該擔心這種正常狀態,因為在正常狀態下,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仍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事實上,緬甸人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昂山素季所言,緬甸無法選擇鄰居,也必須和鄰居搞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