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省哪裡最好
『壹』 緬甸哪個特區好
這幾個特區通用漢語,人民幣。第一特區的老大是四川人,第四特區的老大是廣東人,第二特區就是國內的佤族。都是以漢族為主體,第二特區的人口最多,第四特區最少
建議你先去第一特區看看
『貳』 緬甸有哪幾個省份,詳細點
15個省級行政單位:7個省、7個邦、1個聯邦特區
7個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仰光省
7個邦:欽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孟邦-若開邦-撣邦
1個聯邦特區:奈比多聯邦特區(新首都)
另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自治特區(如靠近雲南的果敢等)
『叄』 緬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萊茵湖是緬甸最大、最美的湖泊,位於緬甸東部的撣邦高原上,海拔約900米,南北長22公里,東西寬約11公里。萊茵湖周圍有很多幽密的水道,散落著200多個村子,獨特的建築是當地的一大景觀。
『肆』 緬甸翡翠哪裡最好
緬甸翡翠 礦區主要位於緬北孟拱西北部的烏龍河上游,不是哪裡的最好,而是沿河幾個好坑都可能出好的,就是各有特色,
1.後江 (也稱坎底):
分老後江與新後江,均產於河床沖擊砂中。其中,老後江產自沖擊層之底部。皮薄呈灰綠黃色,個體很小,很少超過0.3千克,水好底好,常產滿綠高翠,少霧,多裂紋,做出成品的顏色比原石變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製作戒面的理想用材。新後江的皮較老後江厚一些,個頭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與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極硬度也略小,裂紋多,成品拋光後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滿綠、高翠,也難做出高檔飾品 。
2.帕崗 :
屬歷史名坑,開采最早。帕崗皮薄,皮以灰白及黃白色為主, 結晶細,種好,透明度高,色足;個頭較大,從幾公斤到幾百公斤,呈各種大小樂石。一般以產中低檔磚頭料為主。老帕崗以產皮殼烏黑似煤炭的黑烏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場所見烏砂均產自麻蒙。
3.灰卡 :
皮殼雜色,以灰綠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分布不均,但有綠的地方水常較好。 個體大小懸殊,大件的可達幾百千克至上萬千克的。
4.麻蒙(也稱烏砂):
黑烏砂黑中帶灰,水底一般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籃。
5.打木砍 (也稱刀磨砍):
皮殼多為褐灰色、黃紅色,一般水與低均較好,但多白霧、黃霧。個頭較小,一般1--2千克。此地還產如血似火之紅翡 ,也較名貴。
6.抹崗 (也稱抹崗):
皮較粗,皮色灰黃或灰白; 水與底均較好,裂紋少,為綠或滿綠夾顏綠之高翠品種,很少含雜質,玻璃底較常見,但產量少。
7.自壁 (又稱次卑):
皮殼以黃灰為主,水底均佳,裂紋少,但有白霧,其產品以藍花水好聞名,有少量做高檔手鐲的綠花料產出,騰沖有名的綺羅即產於此坑。
8.龍塘 (也稱龍坑):
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9.馬薩 :
屬新廠,無皮或少皮,綠較淺淡,水與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檔手鐲料或大型擺件料。
10.目亂干 :
為新廠,無皮,水好底好,有白霧。以出產紫羅蘭及紅翡為主,一般在一塊料上有紫、紅及淡翠並存,但裂紋多
『伍』 緬甸紅木國內哪裡的好
你好!瑞麗,瑞麗是一個新型的國際紅木傢具市場,瑞麗最大的貿易口岸,得以進口南亞,東南亞優質原木,瑞麗的紅木傢具都是聘請內地的老師傅製作,工藝也不必國內差,甚至還要高,簡單來說,瑞麗的紅木傢具料好,大料多,價格實惠 因為這里是紅木的源頭。當地最大最有名的企業萬寶紅紅木傢具,你可以去了解下。
『陸』 緬甸最富裕的地方是仰光還是南部狹長地帶
是仰光。
仰光位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上,地勢低平,河道成網,雨季時一片汪洋,村鎮均建在高地之上。三角洲地區,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里以種植水稻為主,是緬甸全國稻米的第一中心,享有「緬甸谷倉」之盛譽。全國有耕地240多萬公頃,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為230多萬公頃,而三角洲則幾乎占緬甸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一半。僅伊洛瓦底省(佔三角洲面積的2/3以上)的水稻種植面積就有180萬公頃,1980~1981年度的稻穀產量達428.7萬多噸,佔全國稻穀總產量的32%。該省在全國14個幫、省中是水稻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多、平均畝產最高的一個省,1980~1981年度全省每英畝(每英畝約合40.5公畝、6市畝)平均產量可達60籮,而全國平均畝產只有52.9籮。該省的興實塔鎮區每英畝平均產量高達100多籮,居全國首位。大米是緬甸人民的主要食品和出口商品,也是緬甸的主要外匯來源之一。
仰光位於三角洲東側,背依勃固山脈,面臨水深浪靜的仰光河,雖距河口35公里,但萬噸海輪可直抵仰光碼頭,是全國最大商港,年吞吐量佔全國的93%,也是全國最大的吞吐海港,輸出入商品,絕大部分通過仰光集散,是緬甸國內外交通總樞紐。仰光還可通過仰光河下游與伊洛瓦底江、來敦江和三角洲上的港口聯系。全國的鐵路和公路都匯集到仰光。
『柒』 緬甸有哪七個省分別七省所在位置
緬甸一共下轄七個省、七個邦和一個聯邦特區。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
行政區 首府 面積(平方千米)
伊洛瓦底省 勃生 35 138
勃固省 勃固 39 404
馬圭省 馬圭 44 820
曼德勒省 曼德勒 37 024
實皆省 實皆 94 625
德林達依省 土瓦 43 343
仰光省 仰光 10 171
欽邦 哈卡 36 019
克欽邦 密支那 89 041
克耶邦 壘固 11 733
克倫邦 巴安 30 383
孟邦 毛淡棉 12 297
若開邦 實兌 36 778
撣邦 東枝 155 801
內比都特區 內比都
『捌』 緬甸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很大,對於很多人來說緬甸是具有神奇色彩的國家,這個國家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緬甸離中國是非常近的,所以每一年都會有很多的中國遊客去緬甸玩。說到緬甸,緬甸給人還有一個印象,這個國家給人感覺是比較貧窮落後的。緬甸的全國總面積是67.6581萬平方千米,人口約計五千三百萬,這里就可以看出,緬甸是一個比較小的國家。
緬甸2017年的GDP總量(人民幣億元)為4524.22296億元,在全球總排名中排到了71名,而中國2017年的GDP總量(人民幣億元)為827121.94656億元,在全球總排名中僅次於美國,排到第二名。這樣看來,中國是不是甩了緬甸好幾百條街都不止呢?緬甸的GDP總量和國內的海南省是最接近的,海南在2017年的GDP總量(人民幣億元)為4462.53億元。這個對比是不是萬萬都沒想到呢?雖然數據是這樣的顯示,但是實際上海南人民的生活比緬甸好的多的多。在海南交通便捷,環境優美,人民生活也比較幸福。而且海南是不允許大建工廠的,過熱發展會給海南當地人的生活帶來很大沖擊,所以不大發展就是海南最好的發展方式。
我們不大發展的海南,都和正在努力發展的緬甸GDP差不多,緬甸是怎麼富不起來的呢?緬甸和泰國的自然條件是差不了多少的,而且緬甸還是一個中南半島資源最豐富的一個國家,歷史上曾經是泰國的敵人,但是在抗英戰爭失敗之後,緬甸就點站不起來了,在二戰中緬甸是非常慘烈的,大多數城市、村莊都成了炮灰,人也死傷無數,國家也淪為了殖民地長達63年。
大家都知道緬甸是有一部分出家人的,這就意味著這部分的人是不幹活的。緬甸人就算不出家的有很大一部分,但是大多數都是比較安於現狀的,緬甸的一大片一大片土地都是荒廢的,很少有人會去辛勤勞作。緬甸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就是他們豐富的木材資源,一旦木材賣不出去,或者運不出去的話,就會損失一部分的經濟。加上木材賣出一批,就會少一批,一棵樹的生長期又長,買木材為主要經濟來源也是一個不太妥善的行為。
在這里你還可以看到有很多緬甸小孩抱著外國遊客的大腿乞討,也有很多小孩是根本沒有接受過教育的,瘦小的孩子只能簡單的做一些工資極低的苦力活動來掙錢。大多數緬甸人的生活都是過的很清貧的,可能是因為宗教的原因,他們對一切隨緣,大多數人的內心都是比較安寧的,他們對物質沒有特別高的追求,能吃飽穿暖就已經很滿足了,這樣的緬甸和我們中國以前的文革年代經濟有的一拼。
這里的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緬甸富人還是不少的,在仰光的房價比國內北上廣的都還要貴,豪車、別墅,隨處可見,但是在緬甸窮人家裡只要有一根電線就已經非常的好了,所以我曾問過一個緬甸美女對中國的看法,這個妹子大概比較耿直,她直接說了一句中國發展真的好,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來到中國遊玩
『玖』 緬甸有幾個省
截止2019年緬甸一共下轄7個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仰光省。
1、伊洛瓦底省
伊洛瓦底省,是緬甸南部的省。主要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組成,西北包括若開山脈的余脈,西瀕孟加拉灣,南和東南臨安達曼海。緬甸人口最稠密、耕地最集中、通航河道最稠密的省份,又是主要稻米產區和主要漁區。主要城鎮有興實達、堅景和毛淡棉遵等。
2、勃固省
勃固省,緬甸的一個省。位於該國中南部平原。面積39,404平方公里。下分四縣。緬甸全國分7個省(taing / division)和7個邦(pyi ne / State)。首府勃固。
3、馬圭省
馬圭省位於緬甸中西部,與實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開邦和欽邦相連。面積44,819平方公里 。馬圭省共設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個縣和25個鎮區。
4、曼德勒省
曼德勒省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行政區,位於國家的中央。與撣邦、克倫邦、勃谷省、馬圭省和實皆省相接。面積為14295平方英里。
5、德林達依省
德林達依省,舊名「丹那沙林」時緬甸的一個省,位於緬甸的最南部,克拉地峽以南的狹長地帶。
德林達依省分五區:吉坎眉, 墨吉區、土瓦區、直通區和東吁區。萬曆明緬戰爭以後丹那沙林國長時期為緬甸藩屬國,但也曾臣屬於暹羅素可泰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 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後,丹那沙林成為英國殖民地下緬甸的一部分。
『拾』 緬甸哪裡好玩
緬甸皇家植物園
原名國家植物園(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s),現總面積177公頃,海拔1000米,距離曼德勒僅69公里,是到緬甸的遊客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國家湖植物園始建於1915年,當時只有30公頃,整體按照英國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s of England)風格構建,1917年正式被官方承認,1924年成為政府植物保護區(Government Botanical Reserve),1942年12月1日緬甸林業部認定其為「森林保護區」,2000年12月1日正式更名為「國家湖植物園」。
緬甸皇家植物園內種植了514種本土林木和74種國外品種,共有75種竹子,75種巴豆;300種花卉中有25種玫瑰,6種百合花,而且園內還有一些葯材植物。此外,植物園還有許多諸如麋鹿、緬甸星龜、羚牛等野生動物,臨近水的地方也有許多水鳥,為植物園增添了許多生機。緬甸皇家植物園內還有化石館、硅化木館和蝴蝶館三個博物館,化石館內收藏了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古化石;硅化木館以展示五彩石、棕櫚樹根和其他一些植物的化石;蝴蝶館內有來自尼泊爾、台灣、南美、日本和東南亞的各種品種,翩翩起舞,精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