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牛有哪些特點
Ⅰ 牛的特點和性格
牛的特點為:勤勉踏實。性格為:沉默寡言,為人正直,純朴,不願偽裝表面,富於耐性的同情心,具有勤勞,努力、堅毅的習慣,思考力強,堅持己見,容易失去易友,有老大氣概,做事很精細,晚年將鴻圖大展。
Ⅱ 在緬甸,關於「牛」的習俗有哪些
過去到緬甸人對牛無限崇拜,敬若神明。對「神牛」不準鞭打、役使,更不可宰殺。「神牛」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食物奉獻給它。在路上或鬧中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暫時迴避。逢年過節,緬甸人要舉敬牛儀式。
Ⅲ 牛有什麼特點
牛的特點有:
擅長奔跑:
牛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
有反芻習性:
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
每年換角:
牛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換角套。
(3)緬甸牛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牛單胎、雙胎率一般僅占懷孕總數的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
發情周期基本都相似,平均21天左右,妊娠期約280天。牛屬中的4個牛種可相互雜交,其中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公、母牛均有生殖能力,
有的牛種雜交後代(母牛能生殖,公牛則不育。水牛屬中的水牛種相互間也可雜交產生後代,但與牛屬中的任何牛種雜交均不能受孕。
Ⅳ 牛有哪些特點
中國人向來把牛作為吃苦耐勞的象徵。民諺有「牛耕田馬吃草」的說法,魯迅先生把自己比作牛,「吃的是草,擠的是牛奶」。
牛有一個特點,就是能把吃進去的草料再吐回口內重新咀嚼一遍,動物學上稱它為反芻動物。
反芻是一種奇特復雜的消化方式。牛有四個胃,吃草時不經細嚼就吞入瘤胃,再進網胃,在休息時又嘔回口腔,重新細嚼,混上唾液,然後咽入瓣胃或皺胃,完成整個消化過程。
牛有黃牛、瘤牛、水牛和氂牛等。黃牛和水牛比較常見。我國還有兩種特殊珍貴的牛:氂牛和羚牛。
野氂牛生活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山草原上。它個大腹寬,體態魁梧,腳短體短,通身長著黑褐色的長毛,像披掛著一件蓑衣。它的蹄子雖小,卻長得穩健有力;它體形大,脾氣也大,經過藏族同胞的馴養,已成為背負重物、攀登崇山峻嶺的家畜了,所以有「高原之車」的美名。
羚牛長著一身棕黃色的體毛,既像牛,又像羊,生活在四川、甘肅和陝西的高山地帶。它體形龐大,四肢粗壯,重達500公斤。它們喜歡過群居生活。因為生活在高山地區,繁殖率很低,數量十分稀少,被列為珍貴動物。
Ⅳ 爪哇野牛生活習性是怎樣的,有哪些特點
爪哇野牛產於亞洲的緬甸、馬來西亞、泰國以及印尼的爪哇、加里曼丹、巴厘等地。爪哇野牛全長約2米,插圖號:00000120.jpg" />
爪哇野牛肩高1.5米,體色與印度野牛很相似,因此也有人叫它「白襪子野牛」。但它與印度野牛的最大區別是有一塊白色臀斑,因此很容易辨別它們。
爪哇野牛以青草及嫩竹等植物為食,非常耐渴,能很長時間不喝水。它們喜歡生活在樹林中,常成群結隊一起生活,一般每群10~30隻。但也常有個別單獨生活的雄牛,它是被群體趕出來的。爪哇野牛白天在密林深處休息、插圖號:00000121.jpg" />
爪哇野牛以青草及嫩竹等植物為食睡覺,夜間活動,一邊游盪一邊覓食。在休息時它們總是卧成一個圓圈,由一隻成年母牛站立著擔負警戒任務。一遇危險,它便使勁地跺一下腳,牛群於是迅速奔跑起來逃避危險。
爪哇野牛性情膽小怯懦,從不主動攻擊人,也很少到山下侵害莊稼。一般在旱季交配,每年8~10月間產崽,每胎只產1崽。
Ⅵ 牛的特性是什麼
1、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
2、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
3、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6)緬甸牛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牛的常見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Ⅶ 緬甸有什麼特色
緬甸 特色小吃--緬式糯糊
緬式糯糊是緬甸「搭敏呢擺」(糯糊節)所食用一種年節食品。
原料配方:
糯米500克椰子肉100克姜絲25克蒜末50克精鹽10克熟花生仁50克熟芝麻25克花生油50克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漂淘洗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椰肉用刀切成3厘米長的薄片。
2.將鍋加花生油置於旺火上燒至八成熟,放入姜絲和蒜末煸炒,然後倒入糯米和清水(水沒米3厘米為宜)煮沸,待水分快乾時,放入椰肉片、芝麻和花生仁翻攪拌勻,用文水略煮片刻即熟。成品應為稠糊狀,煮時若干,可再加些溫水。
產品特點:鮮香油酥,營養豐富,製作方便
Ⅷ 牛都有哪些特點謝謝!
依不同牛種(屬)而異。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單胎,雙胎率一般僅佔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Ⅸ 牛在緬甸人心中是什麼樣的地位
過去到緬甸人對牛無限崇拜,敬若神明。對「神牛」不準鞭打、役使,更不可宰殺。 「神牛」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食物奉獻給它。在路上或鬧中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暫時迴避。逢年過節,緬甸人要舉敬牛儀式。
Ⅹ 牛的特點
牛屬反芻動物,採食草料速度快而且咀嚼不細,每頓進食量大,飽食後反芻時間長,且有卧槽倒嚼的習慣。
牛胃的容積非常大,分為四室。前三室(瘤胃、網胃、瓣胃)胃壁沒有消化腺,第四室(皺胃)是能分泌胃液的真胃。胃的總容量因年齡、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成年乳用牛胃的總容量最大可達250升,肉用牛或役用牛僅100升左右。四個胃中瘤胃最大,占整個胃總容量的78%~85%,具有大量貯積、加工和發酵食物的功能,是生活體內一個龐大的、高度自動化的「飼料發酵罐」。特別是牛瘤胃中含有大量的纖毛原蟲和對牛體有益的微生物,能幫助消化飼料中的纖維素,還能利用非蛋白質含氮物質合成蛋白質和氨基酸。
牛的消化另一特點是:通過反芻來調節瘤胃的消化代謝。牛採食飼料後,經過初步咀嚼,混以大量的鹼性唾液(pH8.1左右),形成食團,吞咽入瘤胃內浸泡和軟化。一般在喂飼後30~60分鍾開始反芻,每次反芻持續40~50分鍾,然後間歇一段時間再進行下一次反芻。一般一晝夜反芻6~8次,一頭牛每晝夜消磨在反芻的時間可達6~8小時,而每晝夜分泌的唾液約為100~200升,高產乳牛甚至超過約250升。
因此,在牛的實際飼養中,首先應滿足其大量採食的需要,給以飽食的飼料量。飼料的組成應以粗料為基礎,適當搭配精料,做到適口性強、多樣化和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