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紐西蘭政府從哪裡
㈠ 紐西蘭的早期殖民
首批已知到此的歐洲人是奉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命而來的荷蘭人亞伯·塔斯曼所帶領的船隊,在 1642年抵達「南北島」西岸。當時他們不知兩島是分開的,故整體命名為 Staaten Landt(州地)。其後再依照他們在現今印尼巴塔維亞的基地名稱改為 Nieuw Zeeland。該基地原先命名是依照荷蘭本土的西蘭省。
1769年,庫克船長開始仔細研究紐西蘭,先後三次到訪南太平洋和紐西蘭,並為紐西蘭繪制地圖。其最初的地圖,把斯圖爾特島當作一個半島,把班克斯半島當做一個島嶼。庫克的地圖致使歐洲捕鯨船擴增在此地海域的活動,紐西蘭最終成為歐洲的殖民地。
《懷唐伊條約》於 1840年簽訂後,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但該條約有英文與毛利文二版本,英國皇室代表簽了英文版,毛利人簽了毛利文版。毛利文版承諾給毛利人「tino rangatiratanga」,這詞在毛利文意為「自治」,英文版卻翻譯成「首領位置」,雙方對文意及解讀不同。這詞和其他一些問題至今仍為紐西蘭政府與毛利人間的芥蒂。比如《海床和前灘的所有權》歸屬問題。
1905年,紐西蘭北島發生白人與毛利人的北部戰爭。
1907年,紐西蘭決定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而非加入澳大利亞聯邦。1947年,紐西蘭獨立。
希望對你有用
㈡ 紐西蘭政府補償毛利部落2350萬紐幣,為何要進行此類補償
因為移民紐西蘭的白人曾經大量的屠殺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讓他們的人種數量大量減少,而且還侵佔他們的土地。這些西方人的發家史就是這些原住民的血淚史。他們還好意思談論人權。他們像是強盜一樣佔領別人的地盤了,侵略別人的家園。屠殺人家的子民。怎麼好意思說什麼人權。借用諸葛亮的一句話,這世上怎麼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希望這些原住民能夠繼續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好自己的文化。不要被那些西方人洗腦。永遠記得他們曾經做過什麼。有一天自己強大起來。把這些侵略者都趕出去。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相信歷史不會總是站在壞人那一邊。我們中國人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相信那些壞事做盡的西方人,總有一天會受到報應的。毛利人的血和淚,不是賠償幾個錢就能解決的。
㈢ 紐西蘭的政府體制與澳大利亞或者英國相比有什麼獨特之處
紐西蘭政府體制來自英國,都是內閣責任制,總理為行政首腦,都是君主立憲體制,英國國王同時也是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如果說獨特的話,英國議會和澳大利亞議會都是兩院制,英國有議院和下議院,澳大利亞有參議院和眾議院,但是紐西蘭是一院制國會,國會不分兩個院。另外英國和澳大利亞都採取聯邦制,地方政府權力很大,但是紐西蘭採取中央集權制,地方政府權力不大。
㈣ 紐西蘭國家是什麼時候建國的,求介紹
1907年獨立的。
紐西蘭是太平洋西南部的島國,西隔塔斯曼海同澳大利亞相望,南與南極洲隔海遙遙相對,有「世界邊緣的國家」之稱。全境由南島、北島及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面積268046平方公里。人口 330萬(1986)。其中86%是英國移民後裔, 9%是毛利人。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英語,首都惠靈頓。
古代歷史 約公元 950年,波利尼西亞人庫佩由社會群島漂流至紐西蘭,返回後,稱此地為「奧蒂羅」,意為「不夜之鄉」,或「白雲綿綿的地方」。此後,陸續有波利尼西亞人來此,至1350年左右,大批波利尼西亞人中的毛利人遷徙至北島、南島定居。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毛利人的社會組織是部落。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骨器。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狩獵和採集,也有了雕刻、編織等手工藝(見彩圖)。部落由酋長、自由民、奴隸各等級組成。殖民者入侵 1642年,荷蘭探險者A.J.塔斯曼航行至此,稱之為「斯達特恩蘭特」,意為「我國之地」。後荷蘭殖民者認為此地酷似荷蘭的西蘭省,又取名紐西蘭。由於塔斯曼在航行中遇到險惡風浪,並在登陸後與毛利族人發生沖突,因而把紐西蘭描繪成為一片可怕貧瘠的土地,未能引起殖民者的重視。1769~1770年間,英國海軍軍官、探險家J.庫克環繞紐西蘭的島嶼航行,並繪制了該島的海圖。1777年他的航行報告發表後,歐洲人開始移民紐西蘭,捕鯨人、傳教士、商人、移民等接踵而至。他們砍伐木材、捕捉海豹、鯨魚等運往歐洲。1837年英國成立了紐西蘭協會,英國人在紐西蘭購買土地。1839年 7月,英國政府派遣海軍軍官W.霍布森任紐西蘭副總督。在他的威逼利誘下,1840年2月,毛利人酋長被迫在北島懷唐伊鎮,簽訂了懷唐伊條約。迫使毛利人把土地主權「讓給」英國,以換取英王對他們的「保護」。紐西蘭淪為英國殖民地。1841年霍布森任總督。定奧克蘭為首府。1843年首府移至惠靈頓。以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1845年,G.格雷任總督後,制定並實行紐西蘭憲法,主張對毛利人實行同化政策。1862年的《土著土地法》使移民和毛利人之間的私人土地買賣合法化。在這以後的40年中,毛利人失去了他們絕大部分最好的土地。毛利人與殖民者之間的沖突,激起了1843~1872年長達30年的毛利人起義。19世紀50年代,紐西蘭成了澳大利亞的糧食產地。1890年後紐西蘭又成為英國的畜牧業產品的基地。不久,紐西蘭的奧塔戈和西海岸發現金礦,淘金者紛至沓來,移民人口激增,生產和貿易有較大發展。1870年,紐西蘭總督J.沃格爾實行「開發」政策,舉借大量外債興建公路、橋梁、鐵道、電信等公共工程。用援助移民的措施增加勞動力。結果,紐西蘭人口在10年中增加一倍,交通和電信事業也得到發展。但因國際農產品價格下跌和國內黃金產量下降,失業嚴重,經濟陷於蕭條,持續到1895年。
獨立後的紐西蘭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移民及其後裔中新興的資產階級對國內政治生活有較大影響。工人運動、農民斗爭不斷掀起。1907年,英國被迫同意紐西蘭成為自治領,成為英聯邦成員,但政治、經濟、外交各方面仍未能擺脫英國的影響。1891~1912年紐西蘭自由黨執政時期,政府進行了某些改革,開發土地,實行農場主永久租用國家土地的制度。對購買和改良土地及修築道路提供信用貸款,徵收累進稅。給農民以低息貸款。鼓勵工會活動,制訂工業調停與仲裁法案和給婦女以選舉權利等。政治、經濟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了政黨政治的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紐西蘭隨英國參戰,主要是輸送兵員並供應食品和毛織物等軍需品。由於出口市場有保證,工業有所發展,一度出現經濟繁榮。同時,因對德宣戰,紐西蘭佔領了德屬西薩摩亞。戰後,紐西蘭參加了巴黎和會(1919),簽署《凡爾賽和約》,加入了國際聯盟,成為一個主權國家。1920年,國際聯盟將西薩摩亞交紐西蘭「託管」,紐西蘭並和英國、澳大利亞共管諾魯。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紐西蘭自治領對內對外政策的獨立。1935年,工黨執政時期,增加農場主收入和提高工人工資,縮短工時,提供就業機會,興建公共工程與住宅,擴大社會福利事業。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紐西蘭參戰,基於國家安全的原因,紐西蘭轉向依靠美國,加強與美國的合作。1942年後,美軍駐扎到紐西蘭,1951年簽訂了《澳新美安全條約》。
1947年,紐西蘭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獲得完全自主,但仍為英聯邦成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紐西蘭國民黨和工黨都主張鼓勵加工工業,維持福利國家。但經濟不穩定。紐西蘭經濟仍以農牧業為主,是世界畜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廢除了對紐西蘭產品的進口特惠關稅,紐西蘭產品的出口貿易受到很大影響。1974年後,又受石油危機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直至1977年後,對外貿易才逐漸轉為順差。1972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84年 7月大選,工黨獲勝,工黨領袖D.R.朗伊出任總理。1987年8月15日全國大選中,工黨再次獲勝,朗伊繼任總理。1987年6月,紐西蘭退出澳新美安全條約組織。
㈤ 紐西蘭首都在哪裡
紐西蘭,又譯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紐西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惠靈頓是紐西蘭的首都,位於紐西蘭北島南端,它是紐西蘭的第二大城市,與悉尼和墨爾本一起成為大洋洲的文化中心。許多藝術家在此定居或活動,還有許多藝術咖啡館和生動的夜生活。
剛開始的時候紐西蘭的首都是奧克蘭,後來多數為毛利人的南島人民抗議去首都辦事情太遠、不方便,於是在1865年選定了惠靈頓作為紐西蘭的首都。惠靈頓氣候溫和濕潤,是南太平洋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
㈥ 紐西蘭奧克蘭市政廳
船帆之城」——紐西蘭海港城市奧克蘭
紐西蘭第一大城市、最大海港奧克蘭(Auckland)地處紐西蘭北島懷特馬塔港灣和馬納考港之間狹窄的奧克蘭地峽上,寬僅26公里。整座城市建在火山灰堆上,境內已熄滅的火山噴口和火山峰約有50座。奧克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城南的威卡托河流域是紐西蘭最富庶的牧區之一。
奧克蘭1840年開始建鎮,1841—1865年曾是紐西蘭的首都。1871年成為市。經過1個半世紀的開發建設,奧克蘭已成為紐西蘭工商業中心,人口逾百萬,其中屬於波利尼西亞人的毛利人和太平洋島國的移民多達十餘萬人,被稱為世界波利尼西亞族中心。
奧克蘭是紐西蘭的主要工業基地,包括服裝、紡織、食品、電器、傢具、鋼鐵、皮革、汽車裝配、玻璃、塑料、化工等,以及建築材料、機器製造、造船和製糖等產業都很發達。
奧克蘭交通便利,是國家海空交通的樞紐,鐵路、公路與全國各地相連,港口規模和吞吐量位於全國第一,航線通往南太平洋、東亞和歐美許多國家或地區。在茫厄雷有全國最大的國際機場。懷特馬塔港灣既廣且深,可供外洋和沿海船隻出入停泊。奧克蘭海港橋把市區與北岸近郊住宅區和德文波特(主要海軍基地和船塢)連接起來。
市區主要文化機構有戰爭紀念博物館、奧克蘭市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奧克蘭大學、市政廳和師范院校等。有供游泳和沖浪運動的海灘、高爾夫球場、體育場、公園和保護地。
奧克蘭是座美麗的花園城市,旅遊業發達。有南太平洋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奧克蘭獅子園,有紐西蘭最大的游樂場「彩虹仙境」,有佳釀飄香的釀酒廠,有集海洋動植物之大成的「海底世界」,有陳列出自毛利人祖先之手的工藝品歷史博物館,也有展示運輸和科技新發展的現代博物館。環抱著奧克蘭的懷特馬塔港和馬納考港是開展海上帆船活動的勝地。每逢周末,藍色的海灣里,扯著五顏六色風帆的帆船在海上穿梭。奧克蘭因而又有「船帆之城」的美譽。
1989年奧克蘭與中國廣州市結為友好城市。1995年2月奧克蘭港與中國上海港達成姊妹港協議。
㈦ 奧克蘭是紐西蘭首都
應該說奧克蘭曾經是紐西蘭首都。現在紐西蘭首都是惠靈頓。
奧克蘭
(Auckland)紐西蘭最大城市
和首要港口。位於北島北部奧克蘭半島南端寬僅26公里的奧克蘭地峽上。東
岸瀕太平洋的豪拉基灣。市中心區人口28.5萬,連同郊區及工業衛星城鎮計
82.07萬(1986)。始建於1840年。1841—1865年間曾為紐西蘭首都。城四
周丘陵起伏,市區有許多火山錐。地峽兩側均為良港,海運便利。是全國工
業、貿易最大中心和交通樞紐,北部地區的畜產品集散地。重要海軍基地。
主要工業有機械、造船、肉乳加工、製糖、造紙、化肥等;附近有鋼鐵廠。
有定期航線聯系澳、英、美等國。主要輸出乳製品、肉類、皮革、羊毛和木
材。設有奧克蘭大學,博物館富藏毛利人文物。
㈧ 關於紐西蘭
紐西蘭首都惠靈頓位於紐西蘭北島的最南端,扼庫克海峽咽喉。她三面青山環繞,一面臨海,懷抱著尼科爾遜港。整個城市滿目蒼翠,空氣清新,四季如春。惠靈頓地處斷層地帶,除臨海有一片平地外,整個城市依山建築。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嚴重破壞。現在的惠靈頓是1948年後重建的。人口42.4萬(2001年12月)。 公元10世紀,波利尼西亞人來此定居。1840年,英國同當地毛利人族長簽訂條約後,大批英國移民來到這里。最初,英國人稱該地為「不列顛利亞」,意思是「英國的地方」,以後逐步擴建城鎮,發展到今天的規模。1815年以戰勝拿破崙的英國名將惠靈頓公爵的名字為該鎮命名。紐西蘭淪為英國殖民地後,一度把奧克蘭定為首都,但紐西蘭南島居民認為奧克蘭遠在北島北部不宜作為首都,幾經爭議,終於在1865年選定了惠靈頓為首都。 惠靈頓居民中9%為毛利人,其餘大部分為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紐西蘭通用英語,毛利人講毛利語。居民多數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惠靈頓是紐西蘭全國政治、工業、金融中心。惠靈頓的尼科爾遜港是僅次於奧克蘭的全國第二大港,港寬5公里,長20公里,航道入口最窄處為1097米,水深為11米。港區面積達83平方公里,錨地良好,可停泊萬噸巨輪。尼科爾遜港分市內碼頭區和市郊碼頭區。市內碼頭區建有皇後碼頭、國王碼頭、遠洋旅客碼頭以及鐵路公路輪渡碼頭等10多個碼頭;市郊碼頭區建有伯納姆碼頭、米拉馬爾碼頭和霍華德角碼頭。尼科爾遜港年貨物吞吐量達700萬噸。惠靈頓市內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私人小汽車。市內交通方便,市內電話服務先進。 惠靈頓是太平洋著名的旅遊勝地。市內保存的古建築有1876年修建的政府大廈,它是南太平洋最宏偉的木結構建築之一,1866年修建的雄偉的保羅大教堂,1904年修建的市政大廳。著名的戰爭紀念館建於1932年,裡面的鍾琴上有49個吊鍾,鍾上鐫刻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紐西蘭人參戰戰場的名稱。 惠靈頓市區西南部有風景秀麗的維多利亞山,山坡上保存著1893—1906年的總理塞頓使用過的辦公室。塞頓曾對紐西蘭政治立法有過重要影響,他使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婦女有選舉權的國家。維多利亞山附近是英國航海家庫克的紀念碑島,1769—1777年庫克曾先後5次到達紐西蘭。維多利亞山北面的卡因加羅國家人造森林,佔地15萬公頃,綿延1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林之一。 惠靈頓動物園以其特有的珍奇動物著稱,園內珍藏著紐西蘭國鳥「幾維」鳥。這種鳥沒有翅膀,沒有尾巴,長長的嘴,形象奇特有趣。紐西蘭還有一種水果也以「幾維」命名,它是本世紀初從中國南方引進的獼猴桃。這種水果經紐西蘭人民的精心培育和改良,已經成為紐西蘭最重要的出口果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惠靈頓有許多火山公園,公園里的沸泉、沸泥塘、噴氣孔等地熱景觀,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旅遊者。著名的詹姆斯·庫克飯店的每個房間均備有電話、冰箱、空調設備和電視。惠靈頓的一些飯店還為旅遊者安排了打獵、釣魚、水上快艇游覽、直升飛機旅行、自行車越野、雕刻、吹玻璃等各種各樣的體育和娛樂活動。 惠靈頓地區與紐西蘭其它地區一樣,有一個整套完備的教育系統,包括小學、中學、職業學校、師范學院和大學。不少婦女在完成強制教育法規定的10年學習後,參加工作,結婚生育,待到自己的子女長大成人,又進入職業學校學習,因此惠靈頓市的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十分發達。惠靈頓擁有全國最大的圖書館──亞歷山大·特恩布爾圖書館,每天可以為5000名讀者提供服務。惠靈頓著名的維多利亞大學,不僅學科門類齊全,圖書館和實驗設施完備,而且還擁有許多研究機構,每年都有來自五大洲的各國留學生到此學習。</p></p>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㈨ 紐西蘭首都是哪裡
惠靈頓(英語:Wellington 毛利語:Te Whanganui-a-Tara或Poneke)
惠靈頓,早期譯為威靈頓,是紐西蘭New Zealand的首都,僅次於奧克蘭的第二大城市,面積266.25平方千米,人口448,959(2006年3月),市區人口340,719。惠靈頓地區(包括卡皮蒂、波利魯瓦、哈特谷和懷拉拉帕)是紐西蘭第三大人口居住區,占紐西蘭總人口的11.3%。夏季溫度在13—20攝氏度之間,冬季溫度在6—11攝氏度之間。平均年降雨量1249毫米。
惠靈頓地處紐西蘭北島的南部,扼庫克海峽咽喉,是往來南北二島的交通樞紐。惠靈頓也是世界最佳深水港之一。惠靈頓三面青山環繞,一面臨海,懷抱著尼科爾遜港。在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下,天氣和暖,陽光充沛。惠靈頓地處斷層地帶,除臨海有一片平地外,整個城市依山建築。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嚴重破壞,現在的惠靈頓是1948年後重建的。由於惠靈頓瀕臨海灣,加之地勢較高,時常受到海風的侵襲,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風,因而有「風城」之稱。
惠靈頓是紐西蘭地理、文化和政治中心,城市緊湊,文化氣息濃厚並充滿了個性。城市位於港口和小山之間,市區步行就可逛遍,商店、咖啡館、交通、住宿和市區主要景點都集中在市內,步行非常方便。來惠靈頓的遊客可以參觀博物館、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和美術館,包括享有很高聲譽的蒂帕帕國家博物館。就食物和葡萄酒來看,這個城市是非常令人愉快的。夜晚的娛樂包括專業劇院、現場音樂會、喜劇表演和舞蹈表演。
來到惠靈頓,當然還要去市內觀光。紐西蘭國會大廈建築群是這里最吸引遊客的名勝之一,每天對外開放,可為遊人提供免費講解和參觀。國會大廈建築群位於惠靈頓的市中心,從這里短程步行即可到達國家檔案館、聖保羅大教堂及從前的政府大廈(該大廈為世界第二大木製建築)。主要景點有:議會大廈、政府大樓、湯布爾圖書館、植物園、舊聖保羅教堂、多明尼恩博物館、國立美術館、維多利亞山、惠靈頓動物園等。如果要離開市區到郊外旅行,可以十分方便地達成心願。遊客可搭乘纜車從蘭伯頓碼頭出發,很快就會到達佔地26公頃、布滿奇花異草的植物園內。植物園里有許多種滿土生植物的林蔭小道,在鮮花簇擁之中,漫步其間,心曠神怡。惠靈頓市區附近的懷拉拉帕、馬爾堡及納爾遜等地區有景緻優美的鄉村、風光迷人的海濱、開發良好的國家公園、葡萄種植園,以及設施雅緻的鄉村旅館和家庭旅館,可以讓回歸自然的人士得償心願。
1865年,紐西蘭首都從奧克蘭遷到這里。惠靈頓是世界上第一個草擬國家福利事業的首都,是最積極鼓勵成立民族自治政府的城市,現在是全國政治、工業、金融的中心,是僅次於奧克蘭的第二大港、歐亞遠洋船隻的補給站,也是最大的客運港。市區東南端有填海移山建成的現代化航空港。紐西蘭的鮮花常從這里運往國外。
這里的古老建築和博物館向您講述紐西蘭的歷史,再現紐西蘭的傳統。幾乎所有惠靈頓居民離海邊距離不超過3公里,您可以在20分鍾內從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惠靈頓是世界電纜線最多的國家中電纜線最多的城市,惠靈頓有世界最快和最大的光纖電纜線路之一,為市中心商業區提供高速數據轉換和網路進入。
惠靈頓與中國廈門市於1987年結為友好城市。
惠靈頓在1993年與日本堺市結為友好城市。
2006年5月10日北京市與惠靈頓結為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