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養殖業投資多少
⑴ 在紐西蘭干養植種植人民幣一個月工資是多少
關於養殖種植並不是很清楚,要是買小農場最低也要四百萬人民幣吧。一般型的在兩千萬人民幣左右。根據紐西蘭統計局上月公布的去年全年統計資料顯示,紐西蘭人均收入提高近6%,達到每周586新元。 1紐西蘭元=5.1550人民幣元 一萬元=1940紐。生活成本:住每周250*4即每月1000紐以上電費100,寬頻50,話費50,食500左右,行(公交)100左右,用(基本生活用品)300左右,總共2100紐=1萬零5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費用。當然非常節省,住的差一些1500紐也能活。所以,1萬元人民幣在紐西蘭不包吃住是比較低的水平。 不是本土居民還是不夠檔次,本土居民待遇都特別好,所以會有很多懶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⑵ 我國應該怎麼樣學習紐西蘭畜牧業的有利條件
紐西蘭面積26.8萬平方公里,人口439萬。畜牧業是紐西蘭的支柱產業,其產值約占農牧業總產值的80%以上。紐西蘭是世界上人均擁有牛羊最多的國家,2011年全國有奶牛450萬頭、肉牛400萬頭、綿羊3700萬只、馬鹿200萬頭。同時,紐西蘭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畜產品出口國,畜牧業占農牧業出口總值的90%以上,是全國出口總值的70%,其中,奶製品、羊肉、鹿肉、鹿茸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紐西蘭作為太平洋南部的一個小國,為什麼能創造畜牧業經濟奇跡,保持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成為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出口大國?紐西蘭之所以能成為「畜牧王國」,固然與其廣袤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有關,但更與其長期重視畜牧業發展,重技術、重管理、重服務、重細節等有重要關系。總結紐西蘭草地畜牧業發展經驗,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種草重科學
紐西蘭有草地面積1200萬公頃,全部為人工草地,這些草地產量高、質量好,為畜牧業提供了充足的草料來源。甚至有的人工草地是50年前播種的,至今仍長勢良好。從具體做法看:
一是選擇性播種。根據土壤肥力、酸鹼情況、區域氣候、海拔、降雨量、利用方式等選擇最適宜的草種。土壤肥力差的地塊,種植耐瘠薄的品種;降水量少的區域種植耐旱品種;地勢較高的地方種植耐寒品種;酸性或鹼性較強的區域,種植耐酸或耐鹼的品種。比如:白三葉一般播種在相對溫暖的區域,紫花苜蓿一般播種在ph值為6.2~6.5的土壤中;當土壤的ph值小於6.2時,一般播種白三葉或紅三葉。
二是根據用途播種。放牧型草地種植耐踐踏型牧草品種,供育肥使用的草地種植營養價值較高的牧草品種。同時,注重禾本科、豆科、菊科、車前科等牧草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家畜營養平衡,滿足家畜生長發育需要。
三是重視測土配方施肥。牧草生長要消耗土壤中的養分,為此,紐西蘭各農場非常重視及時補充土壤肥力,一般每兩年要委託專業化的服務公司進行一次測土,測定內容包括ph值、有效磷、硫、主要礦物質(鈣、鉀、鎂、納)等,並由專業服務公司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進行配方施肥。一般每公頃每年補施氮肥150公斤~200公斤。若不定期施肥,將受到政府的嚴厲處罰。
四是普遍實行混播。紐西蘭牧草種植至少要有兩個以上品種進行混播,根據土質(如ph值)和地形(坡地、平地)確定混播牧草品種的適宜組合。黑麥草、白三葉、紅三葉、無芒雀麥、菊苣、車前草等品種是紐西蘭牧草混播時的主要選擇品種。
五是多種措施防除雜草。為防治雜草,在更新草地、重新播種之前,都要使用滅生性除草劑,以殺死雜草、灌叢及其他所需淘汰的牧草。此外,牧草主要選擇在秋天播種,由於氣候較冷,不利於雜草的生長,更有利於所種植牧草的生存。草地放牧以後,要將未放牧的草及時刈割,以便抑制雜草、毒草,並使新生長的牧草修剪整齊。
用草有計劃
紐西蘭放牧草地管理的核心是「配糧」,即以草畜平衡為前提,實施「以草定畜、依畜配草」的策略。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科學測算用草量。各農場都會依據全年牧草生長曲線,認真核算各季節及全年的牧草生長量,並以此確定各季節家畜的適宜載畜量,以及為牧草生長淡季所應提前貯備的牧草量,以實現全年牧草供應的總體平衡。
二是全面實施劃區輪牧。劃區輪牧是紐西蘭最普遍、最基本的做法,採用永久性圍欄與臨時性電圍欄相結合,實現「以欄管畜、以畜控草」。每個農場都會根據自己草地資源情況以及各個季節家畜放牧需求,以固定圍欄的形式將草地劃分為若干區域。在圍欄區域內再以電圍欄劃分更小區域,有計劃進行分區輪牧,確保草地不過牧和草地利用後盡快恢復。
三是重視淡季牧草儲備。為減少生產成本,紐西蘭家畜一般不喂精料,為此,搞好淡季牧草的儲備是紐西蘭畜牧業生產的重要環節。各農場都會在牧草生長旺季收獲最好的牧草進行青貯。青貯工作一般委託專業化的服務公司負責,以保證青貯的質量。同時,各農場還會為家畜越冬預留一定的專門草地,以保證家畜在冬季也有適量的新鮮草料。
四是善於以畜管草。充分利用牛羊採食牧草的不同特性來管理草地。紐西蘭的農場一般都會結合牛羊飼養,即使是專門的養羊場通常也會飼養幾頭牛。羊喜歡吃嫩草,牛喜歡吃老草和枯草,羊吃過的草地再讓牛吃,不僅提高了草的利用率,而且也有利於防止雜草。
管理重細節
紐西蘭人始終堅信只有良好的管理,才會有較好的效益,因此,各農場都把家畜當成工業產品進行生產和管理,特別重視細節。舉幾個例子:
一是家畜每天稱重。通過稱重及時了解每頭(只)家畜的生長速度,並記錄在案,以便及時調整放牧方式和營養結構。同時,通過稱重,及時發現和淘汰不良的家畜。
二是家畜佩戴耳標。紐西蘭所有的家畜都必須佩戴電子耳標,耳標詳細地記錄著家畜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時的羊羔是單羔還是雙羔,防疫、驅蟲時間等。
三是實施簡便易行的管理措施。每個農場都有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小型設備,將羊進行仰面固定,然後在固定架上進行斷尾、去勢、接種、驅蟲、戴耳標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了勞動效率,也保障了家畜健康生長。
四是幼畜分開飼養。幼畜出生後,及時與母畜分群飼養,集中保暖,集中哺乳,並設置單獨的、質量較高的草地供幼畜放牧(牧場根據幼畜的營養需求均種植了專門人工草地)。這不僅有利於增加幼畜的營養水平,也有利於幼畜提前斷奶,更能促進母畜生長,促進母畜發情。
五是善用小竅門。比如:在母畜身體後上部貼上一種可變色的試紙,利用家畜在發情時常常會允許其它家畜爬上其身體,從而在試紙上留下標記這一技巧,來判斷家畜是否發情,並及時進行配種。用不同的顏色來標記奶牛的身體狀況,比如有乳房炎的奶牛,在臀部畫上紅色標記;腳踢發炎的奶牛,在臀部畫上藍色的標記,這樣有利於進行不同的放牧管理,及時進行對症治療,也有利於擠奶時及時處理掉病牛所產的牛奶。
良種水平高
紐西蘭家畜良種化程度很高,比如:目前全國現有的3700萬只羊,基本上都是改良雜交羊,繁殖成活率從50年前的91%提高到目前的130%。在提高良種化水平方面紐西蘭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極其重視家畜育種資源的選擇。在育種材料的選擇上特別重視產羔率、年懷孕次數、存活率、100天和200天的生長速度、奶產量、肉骨比、母性強弱、顏色、牙齒的吻合程度、腳力的好壞、乳房情況、抗病能力等性能指標,尤其是重視產羔率。
二是良種繁育專業化。搞育種的農場就單純育種,不搞商品畜種;搞商品畜種生產的就不搞育種,並且種公畜、種母畜由不同的農場生產,以避免近親繁殖、品種退化。
三是嚴把良種引進關。從國外引進家畜品種到紐西蘭必須經過嚴格的隔離、檢疫、選育等過程,一般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四是雜交改良有針對性。根據不同氣候、飼養條件進行雜交組合。溫暖、平原地方主要發展體型較大的品種;寒冷、高山地方主要發展體型相對較小,且耐寒的品種;飼養條件較好的地方主要發展生長較快品種;飼養條件較差的地方主要發展耐粗飼的品種。
五是全社會的良種意識較強。各農場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日常飼養管理中就非常注意及時觀察、淘汰生產性能較差的家畜個體,在長期的選擇中家畜質量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同時,我們注意到,在家畜拍賣市場拍賣家畜時,外形好、體況佳、毛色正、質量優的家畜拍賣價格明顯較高,這就在客觀上通過市場引導促進了良種化水平的提高。
疫病防控嚴
由於長期嚴格的防控措施,紐西蘭至今未發生過家畜重大動物疫病,這在全世界來說應當是個奇跡。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健全的防疫體系。紐西蘭有官方獸醫150名,負責全國動物防疫的行政管理。此外,還有6000名執業獸醫,這些獸醫都與農場建立了緊密的互惠關系,獸醫與農場簽訂了服務合同,為農場提供防疫方面的技術指導與服務,而農場則給獸醫支付必要的服務費用,雙方的目標和責任非常明確,確保了防疫的質量。
二是嚴格的防疫措施。紐西蘭在疫病防控方面主要採取免疫、隔離檢疫、病畜隔離、驅蟲、育種(選育抗病能力強的品種)、轉移環境(將家畜轉移到不易患某種病的另一個地方)、正確放牧(如:牧草最下面的3厘米~4厘米處寄生蟲多,就盡量不讓家畜吃)等手段。
三是建立產品價格與疫病的關聯機制。在拍賣市場的顯示牌上明確顯示每頭(只)家畜的疫病發生情況(從電子耳標上獲取的信息),患過病的家畜出售價格會較健康家畜低很多。這就從機制上調動了養殖者自覺開展動物防疫的積極性。
四是自宰自售違法。紐西蘭法律規定養殖者自己宰殺的家畜只能自己吃,若自行出售將要受法律制裁。這確保了家畜必須通過拍賣環節出售,不僅確保了家畜產品的質量,也有利於防止家畜疫病在無監控狀況下傳播。
技術推廣實
紐西蘭高度重視生產技術的推廣、普及和應用,這是確保其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一是教授、專家農民化。筆者通過在紐西蘭的考察學習中了解到,在大學任教的許多畜牧方面的教授專家都有在農場長期工作過的經歷,有的甚至目前還是農場主。豐富的實踐知識為他們開展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他們知道生產中最需要什麼,知道哪是難點和重點,知道怎樣有效解決,使其授課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聽得懂、喜歡聽、學後就能用。二是養殖者專家化。無論是農場主還是雇傭工,都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農場的雇傭工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並取得相應的證書才能被僱傭。在農場就業最低必須持有三級培訓證書(最高為六級),級數與薪酬成正比。三是培訓重視全程、重視能力。培訓課程的設置貫穿畜牧業生產的全過程,即每個學員要完成從牧草種植、管理、收獲、加工到家畜飼養管理各個環節的學習。除理論學習外,要安排大量的實際操作,讓學員自己動手。這樣,使得畢業的學員能很快適應生產的需要。此外,紐西蘭畜牧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技術服務社會化、畜產品交易市場化以及生產者保障畜產品質量的高度自覺性等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前,我國南方草地畜牧業進入了「十字路口」,受到了比較低效益的困擾,一些地方發展草地畜牧業的積極性正在逐步消退。如果我們對照紐西蘭的做法,就不難發現自身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這個產業本身的問題,而是由於我們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比如:紐西蘭綿羊一般6個月就可以出欄,而在我國南方綿羊則需要1年半以上才能出欄,出欄速度是我國的3倍以上。紐西蘭一歲的肉牛平均體重可以達到366公斤,而我國南方地區一般只能達到170公斤左右,不到紐西蘭的一半。紐西蘭家畜的流產率一般不到5%,而我國南方地區羊的流產率為30%~50%,一般農戶養羊的流產率可能更高。顯然,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習紐西蘭經驗就是要學習其抓住一個產業不動搖、不放鬆,堅持不懈、不斷提高的做法,學習其扎扎實實管理和工作的作風,把技術應用到位、管理落實到位、措施實施到位,只有這樣,我們的草地畜牧業才有希望。
⑶ 紐西蘭成為著名畜牧業國家的原因
1。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紐西蘭是位於太平洋西南方向的以一個島國,由於四面環海,加上緯度較低,四季陽光充沛,降雨適量,因此紐西蘭具有得天獨厚發展畜牧業的氣候條件。
2.紐西蘭人對畜牧業資源的合理管理。
紐西蘭之前也出現過因為過度放牧而造成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恢復了正常,從此,紐西蘭人逐步意識到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嚴格遵從「草畜平衡」的原則,即有多少牧草養多少家畜,盡量是草場的產草能力跟家畜所需的牧草量達到平衡狀態。
3.不同時期放牧畜群不同。
紐西蘭的牧場主會針對草的生長過程而決定不同時期放牧的畜群,例如在初春草還是嫩芽的時候,畜群主要由小羊羔組成,因為小羊羔的食量相對較小,對生長期的草場造成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同時,嫩草是優質飼料,有利於小羊生長。
4.良種牧草
紐西蘭人比較注重牧草品種的選育,他們根據當地土壤狀況以及氣候條件選育最好的牧草品種。經過100多年的努力,紐西蘭已建成人工草場910多萬hm2,約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70%,幾乎覆蓋了整個平原和丘陵。人工草場一般是以70%的黑麥草籽和30%的紅、白三葉草籽混播。三葉草喜溫暖氣候,夏季生長量大,起固氮作用,而黑麥草則在冷涼、潮濕的冬、春、秋季節都能生長。這種科學的結合能使全年草量比較均衡。人工草場每半月即可輪牧一次,每公頃可養羊15-20隻,高的可達20隻以上,比植被好的天然草場提高5-6倍。同時人工草場播種一次可使用多年。另外,紐西蘭的農牧場主十分重視人工草場的管理,為防治草場退化,人工草場每年要用飛機施肥1-2次,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區,施肥時還要加入硼、硫、銅、鋅等微量元素肥料,以保證家畜營養的需要。紐西蘭盡管人工草場比重很大,但對天然草場也很重視,採取了一些有力保護措施如根據國家專設的研究機構應用遙感監測和實地調查取得的數據,對不同地區分別確定牲畜頭數。
5.良種牲畜
紐西蘭飼養的牲畜已全部良種化,並按各地的雨量、溫度與自然條件飼養不同畜種,實行區域性專業生產。通過畜種的不斷改良使得畜產品生產能力大大提高。近幾年來,紐西蘭每年的畜產品出口額都佔全國出口總額的50%以上,其中每年出口的胴體羔羊就有3 000萬只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羔羊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國。其中黃油、乳酪等乳製品行銷世界上50多個國家。
6.草原投資機制合理
紐西蘭政府為了充分發展畜牧業,對不同地區的草場實行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投資辦法。
(1)凡是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方,草場均為牧場主私人所有,投資建設草場由私人負責,草場可以自由轉賣。
(2)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荒漠草場多為國家所有,牧場主要通過合同租用,或者由國家土地開發公司建成可利用的草場後,再賣給牧場主。為了鼓勵牧場主對草場進行開發和建設,國家曾經對大面積圍欄、平整土地、大型水利工程等項目給予一定的投資補助,並發給低息和無息貸款。紐西蘭政府的這種做法改善了草原的整體狀況,草原的載畜能力提高。隨著市場的逐步完善,近年來逐步減少或停止了對私人草場建設的優惠,實行市場化原則,除保留少量的化肥補貼外,投資全部由私人負擔。
7,流通渠道暢通
紐西蘭畜產品流通採用了靈活有效的形式。畜產品流通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通過拍賣市場出售。羊毛和活畜大部分是通過拍賣市場成交的。二是直接出售。目前,少量的羊毛和少量的牛、羊,不通過拍賣市場出售,而由出口商直接到農牧場收購。三是合作社經營。紐西蘭奶品生產者局在全國設有奶製品公司。奶農生產的奶,由公司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出口。
⑷ 紐西蘭牧場養殖月薪3.6萬人民是真的嗎
摘要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如果出國務工,那麼的確是可以。掙到錢的。但是呢,一定要冷靜思考,要看給你推薦這種勞務輸出的公司是否正規的公司。
⑸ 紐西蘭的畜牧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紐西蘭的畜牧業起始於1814年。當年,英國移民將兩頭奶牛和一頭公牛帶進紐西蘭,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隨著牲畜的不斷繁衍和牧場的逐步擴大,帶動了養牛業與奶業等畜牧業的發展。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改造,使得紐西蘭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⑹ 紐西蘭牧場養殖月薪3.6人民幣是真的嗎
我估計是假的,千萬要慎行啊。紐西蘭離咱們大中國可遠著呢。
⑺ 紐西蘭畜牧業對我國畜牧業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1、畜牧業經濟發展
1.1畜牧業經濟發展的三種模式
衡量一個國家採取何種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看這個國家在發展畜牧業過程中,土地、資本和勞動力三大生產要素的投入情況。由於三種生產要素投入的強度不同以及結合的方式不同,形成了土地密集型的畜牧業、資本密集型的畜牧業及勞動力密集型的畜牧業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受三大要素的制約,世界各國分別採取了不同的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與三種模式相對應的分別是:以土地投入為主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草地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澳新模式);以資本投入為主的美國和歐洲的集約化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歐美模式);以勞動力投入為主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傳統模式)。
在歐美模式中,雖然都屬於資本密集型的發展模式,但是,由於經營規模的不同,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北美模式和歐洲模式。北美模式是指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這兩個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土地資源豐富,資金和技術實力雄厚,但勞動力資源緊缺,因此,在發展畜牧業經濟的過程中,選擇了土地、資本和技術密集、以機械作業為主的集約化大農場的發展道路。歐洲模式是指德國、法國、荷蘭、奧地利等幾個歐盟成員國的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相對稀缺,資本和技術實力雄厚,因此,在發展畜牧業經濟過程中,選擇了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以機械作業為主的集約化家庭農場的發展道路。
1.2我國應該借鑒歐洲模式
我國的畜牧業經濟,由於受土地、資本、技術等要素投入制約,所以,總體上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發展模式。目前,正處於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轉型時期,面臨著發展模式的選擇問題。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人均土地資源少,土地資源非常稀缺,這是基本國情。受土地資源供給的約束,我國在發展畜牧業經濟過程中,不可能採取澳新模式走以草地畜牧業為主的發展道路。同時,由於受土地、資本及技術等條件約束,我國在畜牧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亦不可能採取北美模式走以大農場為主的發展道路。唯一可供我們選擇的(也是可行的),只有歐洲模式。
為什麼我國要選擇歐洲模式?因為歐洲模式更適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那麼。什麼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呢?我國的基本國情就是:草地大產草少,人口多耕地少,農戶多農場少。草地資源質量差,決定了我國發展畜牧業經濟無法採用澳新模式。我國雖有約4億公頃天然草地資源(其中,3億公頃為北方草原,1億公頃為南方草山草坡),差不多相當於耕地面積的4倍,但是,仔細分析,這些資源的質量很差。南方草山草坡開發利用難度大,潛力有限。北方草原大都地處北方的寒冷地帶,無霜期短、寒冷、乾旱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徵。受氣候條件及社會經濟條件制約,我國天然草地的生產力水平很低,資源質量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存在天壤之別。
1.3我國的畜牧業應該實現由農戶向家庭農場的轉變
人口的二元結構及耕地資源稀缺,決定了我國畜牧業經濟發展亦不可能採用北美模式。草地大產草少,決定了我國畜牧業經濟發展不具備選擇澳新模式的基本條件。我國人口的65%屬於農村人口,農業勞動力供給過剩是我國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的主要特徵。這一特徵意味著我國農業勞動力成本低,同利用機械相比,利用廉價勞動力更具有比較優勢,這就是為什麼我國畜牧業經濟發展是勞動密集型的,而不是資本密集型的主要原因。從業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科技素質差,人均耕地面積小,決定了我國的畜牧業經濟發展不可能是技術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
畜牧業生產的規模化是世界性的發展潮流,可以肯定,我國的畜牧業生產發展也不可能逆潮流而上。換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畜牧業生產也必然會朝著規模化的方向邁進。但是,實現規模化生產可以有不同的途徑,例如,培育家庭農場、建設規模化的飼養小區、發展大規模的商業化大農場,等等。我國目前的畜牧業生產從業者多數是小規模的農戶,這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基於這樣的基本國情,我國實現畜牧業生產規模化途徑應以培育家庭農場為主,即逐步實現由農戶向家庭農場的轉變。但是,毫無疑問,我國畜牧業生產的規模化進程將取決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漫長,所以,我國的畜牧業生產由農戶向家庭農場的轉變將面臨各種挑戰。
2、歐洲模式的發展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2.1歐洲家庭農場的基本特徵
筆者曾經先後考察過匈牙利、芬蘭、奧地利、義大利、荷蘭、德國等幾個歐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畜牧業生產發展,包括養豬業、家禽業、肉牛業、奶牛業,都是緊緊依賴於家庭農場,像北美那樣的牧場在歐洲幾乎找不到。家庭農場有兩個基本特徵,特徵之一:就是農場所需要的勞動力主要是家庭成員,包括夫妻和子女,很少有僱工。一般情況下,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與家庭勞動力的供給水平相適應。特徵之二:就是經營規模都不大。在德國,奶牛存欄量40頭以下的家庭農場佔66%,生豬存欄量600頭以下的家庭農場佔83%。在荷蘭,家庭農場平均飼養奶牛59頭。在奧地利,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更小,在飼養奶牛的農場中,養牛10頭以下的農戶占養牛農場總數的38%,養11—50頭的佔55%,養50頭以上的佔7%;在養豬農場中,年存欄量在100頭以下的,占養豬農場總數的92%;年存欄量101—400頭的,佔7%;年存欄量400頭以上的;佔1%。
2.2歐洲的家庭農場經歷了由農戶到農場的轉變
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和70年代西歐的一些主要發達國家,許多農場都是兼業型農場,他們種糧、種菜、養豬、養牛同時從事幾個行業,甚至有些農民是一邊到工廠打工一邊經營農場,農場的經營規模都比較小,專業化程度也很低。這些農場實際上相當於我國現在的農戶。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奧地利的多數農場屬於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的農牧結合型農場,即使是單純從事養殖業的農場也都既養豬又養雞,兼業型農場依然占農場總數的70%。2007年4月,筆者在考察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畜牧業時,訪問了一個農場叫弗拉格納農場(Fragner),這是一個經歷了三代人經營的世家農場。1961年農場只有20頭豬,13頭奶牛,同時還經營幾公頃耕地,當時屬於一個兼業性農戶。但是,40多年後的今天,該農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專業化的奶牛農場,奶牛存欄量達200頭,同時還經營著104公頃的土地用來生產奶牛所需要的飼草飼料。可以說,弗拉格納農場由一個兼業農戶轉變為一個專業化的農場,是在城市化和工業進程中實現的。它所在的村莊,1945年時有167個經營奶牛的農場,但現在全村只剩下他一家了,其他的農場有的轉產,有的轉讓,有的出租,有的進城成為城市人口。弗拉格納農場通過購買和租賃別人的土地擴大了自己農場的規模。弗拉格納農場所經歷的變化,記述了許多歐洲現代的家庭農場由農戶向農場轉變的歷史進程。
2.3以家庭農場為中心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
歐洲的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以家庭農場為服務對象,圍繞家庭農場而建立的。政府出台的相關產業扶持政策是針對家庭農場的;科技推廣體系是針對家庭農場設計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科技創新項目是針對家庭農場設計的;成立的各種行業協會是直接為家庭農場提高服務的。這種服務理念和制度設計貫穿於機械製造、動物育種、飼料營養、草場改良、疫病防治、糞污處理、農場管理等各個環節。這種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造就了具有歐洲特色的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的現代畜牧業。事實上,歐洲的許多國家都是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發展現代畜牧業的。例如,荷蘭和德國都是在家庭農場的基礎上,實現了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
荷蘭的家庭農場在上個世紀50年代,手工擠奶相當普遍,一個擠奶工一天最多可以擠10~15頭奶牛。60年代初開始推廣機械擠奶,到60年代末機械擠奶得到普及。目前,荷蘭的擠奶方式正在由機械擠奶向機械人擠奶轉變。荷蘭在歐洲各國中是採用機械人擠奶最多的國家。歐洲各國已經投入使用的擠奶機械人總共有500套,其中,在荷蘭就有250套。荷蘭的農場主們一直高度重視利用現代科技來發展奶牛業。他們緊跟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步伐,及時把最新的農業科研成果運用到奶業的生產實踐中去。例如,他們採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現代生物技術改良牛群,利用計算機技術從事飼養管理,利用現代環保技術從事奶業生產,等等。
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州,奶業生產通過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的飼養體制也實現了由傳統奶業向現代奶業的轉變。筆者所訪問的所有奶牛農場都採用現代的品種、現代的技術和現代的管理。從品種上看,他們所利用的德系西門塔爾在乳肉兼用型品種當中,無疑屬於世界頂尖水平(母牛的平均單產水平約為7噸,同時,公犢有很好的育肥能力)。從技術上看,他們利用的草場全部為人工配方草場,每塊草場上有10種以上牧草配伍,保證了飼草營養的多樣性;牧草青貯及全株玉米青貯技術得到了普及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在家庭農場中得到了普遍採用。從管理上看,普遍實現了完全舍飼與TMR技術的完美結合;高產奶牛的補飼實現了由計算機控制;牛的糞便全部實現了無害化處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對糞便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環境中的異味小,所以除了一些大型的奶牛場實現了場村分離外,還有相當數目的小型奶牛場依然在村莊內經營。
2.4我國應該以家庭農場為中心發展現代畜牧業
從發達國家的畜牧業經濟發展趨勢上看,畜牧業生產的規模化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這一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美國、加拿大選擇了大農場的發展道路,而歐洲各國則選擇了家庭農場的發展道路。雖然他們選擇的發展道路不同,但都分別實現了現代畜牧業這一產業發展目標。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正處於選擇何種規模化發展道路的交叉路闊。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的差異性大,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形成了農戶、專業戶、大農場、規模化飼養小區等多種經營成分並存的局面。但從全局上看,我國的畜牧業生產仍然是以農戶的家庭經營為主的國家,借鑒歐洲模式,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把越來越多的農戶打造成家庭農場,是畜牧業走向規模化經營的現實選擇。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要特被強調針對家庭農場,科技創新、技術推廣、高科技的研發都要服務於家庭農場,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發展現代畜牧業。
3、發達國家畜牧業組織化特徵及對我國的啟示
3.1發達國家畜牧業的組織化特徵
發達國家的農業屬於高度組織化的產業之一。在農業內部,畜牧業的組織化程度要遠遠高於種植業、林業和漁業。這是因為:第一,許多畜產品屬於鮮活產品,貨架期很短,要提高銷售效率需要把生產者組織起來,進行有組織地銷售;第二,畜禽屬於活的動物,不能被人類直接消費,需要經過屠宰、加工後才能食用,所以畜牧業的產業鏈比種植業、林業和漁業都長,為了改善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協調性,需要建立產業組織。
發達國家畜牧業的產業組織,按照性質和功能可分為三類,即政治組織、經濟組織和技術組織,與三種組織對應的名稱分別是農民聯合會、農業合作社及農會或農業協會。農民聯合會屬於農民自己的政治性組織,獨立於任何黨派和政府部門,其主要職責是代表農民利益,在參與政府決策中,為農民說話,反映農民的意見和要求。如果政府出台的某項政策招到它的反對,這項政策就很難付諸實施。農業合作社屬於農民自己的經濟性組織,合作社向農民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①銷售服務(銷售合作社),例如,向社員銷售機械、飼料、獸葯等投入品;②加工服務(加工合作社),社員生產的牛奶、肉類都是經過合作社加工後進入市場的;③金融服務(信用合作社),社員可以通過合作銀行進行儲蓄和貸款。農會屬於農民的技術組織,主要對農民提供各種技術咨詢,經常為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在育種、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防疫等許多方面為農民提供上門服務。
3.2發達國家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特徵
發達國家畜牧業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我國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存在著本質區別。我國目前的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模式為「公司+農戶」或者「公司+協會+農戶」,而發達國家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模式為「合作社+公司+農戶」。這兩種模式存在著本質區別。我國的「公司+農戶」模式,公司與農戶之間基本是一種買賣關系,屬於鬆散型的合作,公司與農戶之間沒有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甚至有時存在經濟利益紛爭,彼此之間缺乏誠信與關愛。國外的「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合作社是公司的所有者,農戶是合作社的股東,因此,農戶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經營的好壞與農戶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年末農民可以享受分紅。公司和農戶之間在開拓市場、打造品牌方面存在一種互動力,形成了「品牌—市場—收益—品牌」良性循環。而「公司+農戶」很難形成這種良性循環。
3.3我國應該讓行業組織發揮更大作用
發達國家的畜牧業產業組織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既可以維護農民利益又可以為農民提供公眾服務,起到了政府部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發達國家政府賦予農民組織許多權利,例如,行業的規章制定、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標准和規范的制訂、技術推廣、政府補貼的發放、質量認證、市場監督等許多工作都交由行業組織辦理。而我國目前行業管理的許多權利掌控在政府部門手中,但由於人力資源缺乏,許多事情想管而無力去管,很容易形成管理漏洞,不利於產業的發展。政府部門將來應該逐步放權,把自己無能力管的事情交由行業協會來管,讓行業組織發揮更大作用。
⑻ 紐西蘭發展牧業的自然條件
紐西蘭發展畜牧業的條件
自然方面: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土壤肥沃,牧草茂盛,牧場遼闊。(任答3點得3分)
人文方面:畜牧業專業化水平高,商品化程度高,市場廣闊,管理科學,重視發展人工牧場,重視科學技術的運用。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面積約26.87萬km2,由北島、南島及其他一些島嶼組成。除北島北部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外,決大部分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其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農業勞動力約有13.2萬,占經濟活動人口的8.6%。全國2/3的土地適宜農牧,耕地面積38.5萬hm2。大部分工業仍以農牧業產品為原料,農牧業的各種產品約占國民收入的3/4,以農牧業產品為原料的出口值將近占總出口的一半。
⑼ 紐西蘭哪些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紐西蘭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銀行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鹿茸、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
農業
紐西蘭的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2012年,乳製品出口額為116.25億新元,肉產品出口額為51.14億新元。
畜牧業
紐西蘭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生產佔地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
漁業
紐西蘭漁產豐富,擁有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每年商業性捕撈和養殖魚、貝類約60至65萬噸,其中超過半數供出口。2012年,漁業產品出口總額為13.74億新元。(資料來源:紐西蘭統計局)
林業
紐西蘭全國森林面積為810萬公頃,其中自然林630萬公頃,人造林180萬公頃。主要出口產品有原木、木槳、紙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場為澳大利亞、中國、韓國、美國、印尼、中國台灣、日本等。2012年,林業出口總額為30.6億新元。
工業
紐西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紐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塑料、紡織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陸續建立了一些重工業,如煉鋼、煉油、煉鋁和製造農用飛機等。
外貿
紐西蘭嚴重依賴外貿。2012年外貿總額為932.83億新元,其中出口額460.64億新元、進口額472.19億新元。主要進口石油、機電產品、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等,出口乳製品、肉類、林產品、原油、水果和魚類等。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貨幣
攜入或攜出紐西蘭的外國貨幣金額並無限制。不過攜入或攜出超過10,000紐西蘭元的現金必需填交「攜帶現金報告表」(BorderCashReport)。外國貨幣可輕易在銀行、部分旅館、國際機場和大城市中設的兌換處兌換為紐西蘭貨幣。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紐西蘭使用。
⑽ 在紐西蘭或者澳大利亞買個小型農場需要多少人民幣
影響農場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土地、水源、交通、附屬設施、已有作物等等,很難對澳大利亞的農場做一個客觀的估價。
比如在城市發展規劃地帶買一塊生產或非生產型農用地,若干年後城市規劃,此地段可以變為民用住宅區,此塊農用地在幾年時間所獲得的增值是十分可觀的。
在比如一個帶小麥種植農場,羊,牛養殖場,新買主發現農場上的玉,大理石材比糧食種植更有價值。更有最近關於中國企業在澳洲買農場,實際是為了開采農場地下礦產,都很難把購買的農場價格與投資回報做一個合理的估算。
(10)紐西蘭養殖業投資多少擴展閱讀
最普遍的演算法是資產的估值和現金流動的倍數。資產估值是把農場的所有資產(住宅,糧食產量,牲畜數量,機器,設備等)進行估價而所得的價格。
現金流的倍數是除去農場的動產,不動產價值外,生產流動資金所產生的利潤作為投資回報作為決定農場價格尺度。其倍數可參考同類已售出的農場,比較籠統的演算法是農場價格等於動產,不動產加現金流的一至三倍。想了解更多澳洲農場,澳洲加油站,澳洲酒庄等直接致電恆泰國際詳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