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紐西蘭
(2)D(2分)
(3)環太平洋亞歐印度洋
(4)A(2分)
㈢ 根據下面的圖文信息比較日本和紐西蘭,完成下列各題.材料1:北京時間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時51分,紐西蘭
(1)結合日本和紐西蘭地圖,圖幅大小相等,其中面積更大的國家是日本,由此得知紐西蘭地圖的比例尺大;
(2)結合圖示得知:兩國都位於溫帶地區;日本位於北半球,紐西蘭位於南半球;兩國領土大部分位於中緯度;敘述正確;結合紐西蘭的經度范圍屬於西半球;日本位於東半球上;
(3)紐西蘭與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國家,它們都位於環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帶上;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紐西蘭位於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4)南北半球的季節正好相反;位於北半球的日本發生強震時,下列國家的居民不可能在白天收看到電視新聞報道的是美國;
(5)遇到地震時頭腦要冷靜,首先應該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趴下,同時盡量護住頭、頸部,待地震過後再撤離到室外開闊地帶等;為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還想到應該採取的措施有加強對地震的監測和預報;加強房屋建築的防震能力和質量監管;提高人們的自救和互救意識;防震演習等.
故答案為:(1)日本;紐西蘭;(2)D;(3)環太平洋;亞歐;印度洋;(4)D;
(5)遇到地震時頭腦要冷靜,首先應該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趴下,同時盡量護住頭、頸部,待地震過後再撤離到室外開闊地帶等;為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還想到應該採取的措施有加強對地震的監測和預報;加強房屋建築的防震能力和質量監管;提高人們的自救和互救意識;防震演習等.
㈣ 日本和紐西蘭不是都在東半球嗎 為什麼紐西蘭在西半球
因為紐西蘭方位本來就在西半球,很顯然曰本和紐西蘭踞離至少也有上千公里又不是鄰居,怎麼會在一個地方。
日本所跨的緯度約為15°N~45°N,屬於中緯度,溫帶地區,在北半球,所跨的經度范圍約為130°E~145°E,在東半球;紐西蘭所跨的緯度約為34°S~40°S,屬於中緯度,溫帶地區,在南半球,所跨的經度范圍約為166°E~178°E,在西半球.
㈤ 日本和紐西蘭氣候特徵差異和原因求答案
日本為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紐西蘭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
原因:日本位於亞歐大陸以東且距大陸較近,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形成季風氣候;紐西蘭附近的澳大利亞大陸面積較小且距離較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小,沒有形成季風,且紐西蘭西部基本沒有大陸對西風的阻擋,所以全年受西風影響。
㈥ 紐西蘭和日本都是地理相似的島國,為什麼相差甚遠
就兩國人的心態來說,我覺得是國家政策,人口密度和國際上的地位所決定的。日本人口多,自然競爭就激烈,而且日本現在屬於復甦期,政府啥的都希望能盡快恢復原來的地位,自然這方面就要比NZ緊張。紐西蘭人少,福利還好,所以「懶惰」的人就多了。其實,紐西蘭人大部分還是和i有工作的,只不過不會那麼拚命。第一,人家心態好,有個工作,能過日子就成了。第二,反正生病國家管,失業國家管,買房子啥的能貸款。第三呢,紐西蘭這國家基本是與世隔絕,去個最近的澳大利亞也要飛3個小時才到,其他國家就更別說了。所以呢,紐西蘭這國家的人也是與世無爭的,歧視問題也相對沒那麼嚴重。紐西蘭也不像日本,和周邊國家有對立關系。紐西蘭的國防都是和澳大利亞聯合的,基本上屬於很安逸的狀態,所以也導致紐西蘭的人處事和日本不同。
㈦ 日本和紐西蘭的地形
日本和紐西蘭的地形都是以山地和丘陵為主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
紐西蘭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國面積的75%以上,平原狹小。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紐西蘭最高峰。
㈧ 同樣是島國,日本北海道和南半球的紐西蘭的自然景色有很大不同嗎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都不同。
中文名稱:北海道
羅馬音譯;Hokkaidou
地理信息:
日本四主島中最北的島嶼。日本第二大島。位於日本列島最北部(北緯40度33分至45度33分,東經139度20分至148度53分之間)。南北寬420公里,東西長 540公里,面積83,520平方公里(32,247平方哩),與鄰近小島構成行政單位「道」,佔全日本陸地面積的21%。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宗谷海峽)同俄國庫頁島(薩哈林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北部邊防前哨,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以涼爽的氣候和近期形成的山脈、火山為地理特點。
政治:
曾長期被原住民蝦夷人占據,日本人定居始於1869年。札幌(Sapporo)為本島行政、工商業和旅遊中心。北海道大學於1876年設立。其他重要港口城鎮有函館、小樽和室蘭。經濟以鋼鐵、木(紙)漿、乳品和漁業為主。農作物有水稻、大豆、菜豆、燕麥、大麥和馬鈴薯等。島上有日本最大煤礦儲藏。1964年開始修建橫跨津輕海峽以連接本州的海底隧道,已於1988年完工。人口5,644,555人(2004年)。1964年開始修建橫跨津輕海峽以連接本州的海底隧道,已於1988年完工。
北海道島古稱蝦夷島,原住阿伊努人。12世紀初,日本人開始進入。1807年,日本幕府控制全島,設開拓使。1869年,置北海道,改現名。1886年,設北海道廳。1945年,美軍進駐,1951年,結束佔領,仍有千歲營地和十勝太、稚內的通信設施供美軍使用。島上主要軍事基地有千歲、丘珠、函館等。
特色:
北海道因為櫻花和擁有極大魅力雪景,以及不輸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花海享譽全球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北海道雖然行政上是個道(日本目前所剩下的唯一一個道級行政區域),它是和縣平等的。支廳為第二級行政區,有14個:
宗谷支廳
根室支廳
網走支廳
釧路支廳
十勝支廳 北海道行政圖
日高支廳
膽振支廳
渡島支廳
檜山支廳
後志支廳
石狩支廳
空知支廳
上川支廳
留萌支廳
各支廳下有市、郡、町、村。
[編輯本段]歷史
以前『日本書紀』作為渡島登場,與阿倍比羅夫有接觸,奈良時代,平安時代與出羽國進行了交易。當時的居民,與東北地方北部的居民同被叫蝦夷,兩者可能為同一民族,並且可能是現在的愛努族的祖先。
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新政府決定在蝦夷地設置箱館裁判所,隨即把名稱改為箱館府。1869年蝦夷地改稱北海道,設置11國86郡(地理分區)。同年7月設置北海道開拓使(箱館府因此廢除)之後,北海道的開拓正式進行。1882年廢止開拓使,設置函館,札幌,根室三縣取代開拓使。1886年代替3縣設置北海道廳。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許多日本人從內地的各地移住,開拓的熱潮湧入了道內
有長白雲之鄉(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譽的紐西蘭屬於大洋洲,位於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亞東南方約1,600公里處,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新喀里多尼亞、湯加、斐濟,在南緯34度至47度之間。紐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面積27萬多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面積75%以上,但這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北島第一峰魯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紐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積616平方公里。南島橫跨南緯40°~47°,島上有全國第一峰庫克山。阿爾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腦湖面積342平方公里,是紐西蘭第二大湖。蘇瑟蘭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森林覆蓋率:31%(2005年統計)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31,570.33708千公噸(2004年統計)
使用改良水資源的人口比例:97%(1995年統計)
氣候
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紐西蘭的12月至2月為夏天,6月至8月為冬天。夏季平均氣溫25℃,冬季10℃,全年溫差一般不超過15℃。各地年平均降雨量為400~1200毫米。
環境
紐西蘭約於一億年前與大陸分離,從而使許多原始的動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環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獨特的植物和動物之外,這里還有地形多變的壯麗自然景觀。紐西蘭從岡瓦納古陸(Gondwanaland)分離之後,這些原始的物種便在這塊獨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著名的自然學家大衛·貝拉米(David Bellamy)稱這里是「摩亞方舟」(Moa's Ark),此名稱來自紐西蘭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鳥「摩亞」(moa,又名恐鳥),但現在已絕種。自從人類開始在紐西蘭定居以來,短短1000多年的時間已經使許多原生物種消失,但近年來紐西蘭政府加大了自然保護的力度,情況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保護措施包括消滅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國家公園、3座海洋公園、數百座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區、1個海洋與濕地保護網路,以及保護特別的河流與湖泊。紐西蘭總計約有30%的國土為保護區。另外,像kakapo鸚鵡、垂耳鴉、幾維鳥和大蜥蜴等珍稀與瀕危物種的研究和管理計劃也開始執行。
㈨ 日本和紐西蘭,城市分布有何相似之處
排列布局和工廠位置。
1、日本和紐西蘭的城市分布在排列布局上很相似。
2、由於人口分布相同,工廠位置分布位置也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