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魚有什麼病毒

紐西蘭魚有什麼病毒

發布時間: 2022-02-04 12:47:47

❶ 魚類的病毒性疾病應該怎麼預防和控制

魚類的病毒性疾病是水產養殖業中危害最大的一類疾病,通常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治療困難、死亡率高、經濟損失大。目前,預防魚類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辦法是免疫預防,我國已經有針對如草魚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中草葯的使用也是預防和控制魚類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中草葯不僅可以殺滅一些病原,而且可以整體提高魚體的免疫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從而免受病毒病原的感染。一些殺滅病毒的消毒劑,如碘制劑,可以較為有效地殺滅水體中的病原,從而控制疾病的迅速傳播。此外,魚類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一定要具備一些魚病的基本知識,不要誤將病毒病診斷為細菌或其它疾病,延誤治療時機或加重病情。在預防和控制魚類病毒性疾病的過程中,還要有良好的衛生和健康操作習慣,比如工具消毒、病死魚處理、葯物的正確施用、人流物流管理等,特別注意疾病的傳播和發展。

❷ {急}水產養殖魚類中重要的病毒性病原

1.傳染性胰臟壞死病

病原 病原體為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病毒。

傳播途徑 垂直傳播:帶病毒親魚的卵,精液;水平傳播:病魚的糞便、尿、分泌物將病毒帶入水中,感染途徑為鰓和口。

症狀 體重5克以上幼魚多為慢性,死亡速度較慢,外觀腹部膨脹,體色變黑,眼球突出,鰭基部和腹部充血發紅,肛門大多拖線狀糞便,游動緩慢,攝食不良。體重5克以下魚苗多為急性,死亡速度快,病魚活動遲緩,側游或緩慢旋轉游動後沉底,腹部膨脹,體色變黑。

流行及危害 該病主要危害鮭科魚類的魚苗及幼魚。開食2月齡的苗種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一般開食後7周開始出現死亡,較大魚苗首先發病,20周齡以上幼魚一般不再發病。發病水溫為10℃~15℃,水溫在10℃~12℃時死亡率可達80%~100%,該病潛伏期與魚大小及水溫有關,魚越大潛伏期越長,水溫越高潛伏期越短。

預防 不使用帶病原的親魚繁殖幼體;不從發病區運輸魚及卵;採用獨立水體進行產卵、魚苗孵化、培養;魚苗、魚種應放置於漁場最上游,以防止水平傳播;防止水源污染;病魚及死魚應及時銷毀;養殖設施及工具用高濃度氯制劑徹底消毒;魚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毫克/升消毒15分鍾。

治療 發病池一般通過提高水溫的方法來控制病情發展。

2.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

病原 病原為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毒。

傳播途徑 垂直傳播:帶病毒親魚的卵和精液,由卵傳播幾率更大;水平傳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經鰓和消化道入侵魚體。

症狀 該病往往在魚苗及幼魚期引起突發性批量死亡,一般感染後7天~14天發病。病魚游動遲鈍,旋轉活動,有時沉底,體色變黑,腹部膨大,鰭基充血,肛門懸掛不透明、粘液狀糞便,體側肌肉呈「V」形出血。慢性病魚眼球往往突出。

流行及危害 主要危害鮭科魚類如虹鱒、大麻哈魚、河鱒等魚苗及當年魚種,發病水溫4℃~13℃,8℃~10℃時發病率最高,15℃以上停止發病,2月齡以下魚苗在水溫10℃時死亡率達100%,2月~6月齡魚種死亡率大於50%,大於7月齡魚種死亡率約為10%左右,近年發現7克~100克虹鱒也有發病案例。

預防 養殖設施及工具嚴格消毒;魚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1%有效碘)50毫克/升浸洗15分鍾,但當pH顯鹼性時可將濃度提高至60毫克/升,因為在鹼性條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效用降低;病魚徹底銷毀;魚苗池設在孵化場最上游。

治療 將病魚池水溫提高至17℃~20℃可控制病情嚴重惡化。另外患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病魚肛門所拖糞便較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病魚所拖糞便更粗、更長。

3.病毒性出血敗血病

病原 病原體為彈狀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維德病毒。

傳播途徑 水為傳播媒介,通過親魚垂直傳播,另外池底淤泥及無脊椎動物為其水平傳播途徑。

症狀 分為急性、慢性和神經型三種。一般由急性轉為慢性,最後轉為神經型。但三種表現型不易明確區分,主要表現為突發性大量死亡,皮膚出血。急性期魚體表現為體色發黑,死亡量大,鰓蒼白有出血點,眼周可見出血點,體內脂肪組織、生殖腺、肌肉、腸系膜有出血點,肝臟色淡,腎臟變薄充血。轉為慢性後,死亡下降,體色更黑,眼球嚴重外突,貧血更加嚴重,尤其是鰓及肝臟顯示嚴重貧血,鰾及腎臟腫大,腹腔充滿積液,使病魚外觀呈腹腔膨脹樣。轉為神經型後,病魚作旋轉運動,有時急劇掙扎後沉底。內臟嚴重貧血,體表出血症狀不明顯。

流行及危害 主要危害魚種及5齡以上幼魚,一般魚體大於9厘米才發病。流行於冬末春初,水溫6℃~12℃發病多,14℃~15℃發病少,累計死亡率可達80%,當水溫變化或移動魚體後易發生。

預防 禁止從發病區運出魚與卵,一旦發病,將全場魚銷毀,池塘消毒3個月後,再重新放養健康魚。目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❸ 淡水石斑魚有哪些病毒

淡水石斑魚(Cichlasoma managuense)為原產於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台灣,是台灣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1996年廣東、江西養殖單位從台灣引入。1999年又引入濟南市淡水養殖科學研究所。淡水石斑魚其生長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強,而且外形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既可以做為商品魚,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是一種很值得推廣的品種。一直以來來,淡水石斑魚的養殖技術的研究已引起國內水產工作者的重視,淡水石斑魚的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一種淡水養殖新品種。
在我國西部的岷江水系,長江支流等河流也有一種本土石斑,體型相對較小,成年體長18~~25CM左右,體重在100~~250g之間,由於其常年生活在淡水,以啃食附著在石壁上得浮游生物和昆蟲水生幼蟲為食而得名。其生長速度較慢,但是其耐低氧、抗病力強,而且外形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既可以做為商品魚,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

❹ 魚中都含有哪些細菌

三、魚類細菌性疾病
3.5. Red spot diseases (赤點病)本病正如其病名,以體表的點狀出血為其特徵。70年代初期首次被報告的,比較新的鰻魚細菌性疾病。本病不僅在台灣、日本經常發生,80年代初期在英國也有此病的發生報告。(1)病 因 此病的病原菌乃由Wakabayashi和Egusa所報告的Pseudomonas anilliseptica。此菌屬Gram陰性的短桿菌(0.5×1~3μm)。具有單鞭毛,有運動性。倍培養溫度超過25度以上時,運動性變弱或消失。使用普通培養基培養時,細菌增長速度緩慢,20度培養2~3天後,方產生直徑1mm左右的透明,具光澤且黏稠性的菌落。培養溫度范圍是5~30度,至適溫度15~20度。培養pH值范圍是5.3~9.7,至適pH值7~9。培養食鹽濃度范圍是0.1~0.4%,至適食鹽濃度是0.5~1%。本菌在淡水中生存日數不超過一天以內就死亡,但在海水或稀釋海水中可生存200天以上而不死亡。(2)症 狀 病鰻皮膚,特別在下顎、腹部及肛門內周圍的皮膚有顯著的點狀出血。因病原菌侵入表皮基底膜或在真皮繁殖,使分布在表皮基底膜及真皮組織內的毛細血管充血,發生滲出性出血或破綻(裂)性塊狀出血病變。此外,尚可見鰭的出血,肝臟鬱血,脾臟褪色萎縮,腎臟萎縮,腸管、胃變赤,腹膜點狀出血。有的病例可見各內臟貧血現象。(3)診 斷 根據病鰻典型的體表點狀出血之病理特徵,大概可以診斷為本病。但有些病魚的症狀和其他細菌性疾病的症狀類似,因此尚需進行細菌學診斷。將疑似本病的鰻魚的肝、脾、腎臟或血液,用普通培養基培養進行細菌分離。20度2天培養後,如有透明感的菌落出現,則可進一步鑒定是否為本病原菌。用凝集反應和直接免疫營光法可以同定本病原菌。(4)對 策 飼養水溫保持在26~27度,池水盡可能使用淡水等是有效的對策手段。但保持水溫必增加燃料投資。理想的預防措施是使用疫苗,但實用性的疫苗尚待開產。Chloramphenical等抗生素對本菌雖有較強的殺傷作用,但在養鰻場使用抗生素治療是有實際困難的。因為本病潛伏期較長,當發病時,病魚大都已失去食慾,經口投葯效果甚差。另外,本病常發生於剛剛過冬時,此時,鰻魚尚未開始攝食,也是經口投葯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設備完善的養殖池,可將水溫提高到26度,同時投葯治療,一般都會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3.6. Pasteureliosis (巴斯德桿菌症)本病1969年6月在日本西部 魚養殖場首次流行發生過,以脾臟出現多數,明顯的小白點為特徵,隔年,日本全國都流行發生本病,而且每年均有反復發生,被害甚大。(1)病 因 病原菌首次由本村和北尾兩位專家所分離,在美國大西洋岸也分離出同一性狀的病原菌。本病原菌Pasteurella piscide屬Gram陰性短桿菌(0.6~1.2×0.8~2.6μm)。但隨著培養條件的變化,有的呈球狀,有的呈長桿狀。此菌無運動性,無芽胞。 在普通培養基上,本病生長不良。在血液培養基(含1.5~2.0%食鹽)上,則繁殖良好。BHI培養基上的菌落呈圓形、無色、半透明、露滴狀,且有黏稠性,在MaConky培養基上增殖良好,但在SS、BTB培養基上不繁殖。培養溫度范圍是17~32度,至適溫度25~30度。培養pH值范圍6.8~8.8,至適pH值7.5~8.0。培養食鹽濃度范圍0.5~5.0%,至適食鹽濃度2~3%。(2)症 狀 病況進行急速,病魚先失去食慾,然後離開魚群,游入水池底部靜止不動而死亡。體表稍變黑,除了魚鱗脫落的體表有顯著的變色外,無其他可見的變化。剖解時,可見脾、腎臟上有多數的小白點,其他如心臟、肝臟、腸間膜、腹膜、鰾、鰓有時也會出現較少數的小白點。白點大小自針頭大至直徑數厘米大,但大多數在1厘米左右。白點為一個大菌落或幾個小菌落所組成,多被纖維組織包圍形成結節樣構造,內部細菌則已死亡。這些菌落乃由於細菌耐過白血球,內皮網狀細胞之吞食後,在病變部位繁殖起來的。在毛細血管及間質組織內,細菌雖然增殖快,但因不產生菌素,故對實質組織沒有太大的影響。(3)診 斷 內臟出現小白點的病變除本病以外,還有Nocardiosis,Ichthyophthyriasis。本病在肌肉中不形成結節或膿瘍,且肝臟及腎臟也不腫大,因此肉眼可以與Nocardiosis, Ichthyophthyriasis之發生區別。確切的診斷還需以細菌檢查,血液塗抹標本及病變組織直接塗抹片等方法為輔助。如有兩端濃染的桿菌,則可判是本病。(4)對 策 因為傳染來源乃保菌魚、非海水,因此預防上,重點要盡快地除去重症魚及病死魚。Chloramphenical,Tetracyclin等抗生素對本病原菌有效,但磺胺劑則沒有殺菌效果。在梅雨期的易流行的季節里,應進行投葯預防措施,減少發病。3.7. Bacterial gill disease (細菌性鰓病)鰓組織表面上因長桿菌繁殖,刺激而引起的上皮細胞異常增生使鰓薄板癒合為本病的特徵。(1)病 因 Flavobacterium sp.是屬於Gram陰性長桿菌(0.3~0.5×5~15μm),無運動性。分離時,一般使用cytophaga培養基,於18度培養5天後,可形成直徑0.5mm、淡黃色、半透明的微小菌落。菌落周圍圓滑,加入5%仔牛血清將促進細菌生長。培養溫度是10~25度,食鹽濃度是0~0.05%。(2)症 狀 病魚食慾減退,離開魚群,浮於水面。病狀加劇後,分泌多量的黏液,將鰓蓋覆蓋使鰓鬱血、腫脹。組織病理學所見,鰓組織細菌增殖,上皮細胞增生,特別是從鰓薄板先端開始,最後漸擴散到鰓板全體,使鰓薄板完全愈者,鰓瓣變為棒狀。以上病變,阻害血液中二氧化碳與水中氧氣的交換,使魚的呼吸受阻害,是魚死亡的原因。(3)診 斷 採集鰓瓣的一部份直接進行顯微鏡檢查,確認有無細長的細菌存在,上皮細胞的增生,及鰓薄板的癒合,就可以初步斷定本病。菌數不多或與組織緊密附著不能直接觀察時,則將採集的組織放在載玻片上塗抹,經固定、染色後再用顯微鏡檢查。(4)對 策 避免過密飼養是相當重要的。預防措施過去常用硫酸銅,有機水銀制劑來治療,但依公共衛生上而言現已廢棄不用了。目前一般可用過錳酸鉀(1~2ppm),1小時葯浴。在日本用5%食鹽水浸漬2分鍾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且安全的。但規模大的養殖池則需消耗大量的食鹽。3.8. Columnaris disease 被Flexibacter columnaris感染的魚,首先在與外界接觸的器官:鰓、鰭、皮膚上出現病變。隨魚的種類、年齡等因素,病變常常出現於魚體不同的部位。因此常被稱之為gill diseases、cotton mouth等。此病不僅在日本,而且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都有發生。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稱之為summer disease。發病魚種多,危害甚大。(1)病 因 病原體是Flexibacter columnavis,屬Gram陰性長桿菌(0.5~0.7×4~8μm)。長時間培養後,細菌形狀不一,有的呈細長形、波浪狀或輪狀。此菌雖無鞭毛,但具有特異的運動性,即菌體一端固定,另一端擺動的屈曲運動和在培養基或載玻片上的滑走運動。使用Cytophaga、TY培養基分離時,菌落呈周圍樹根狀、黃色扁平的菌落。用液體培養基靜止培養時,液表面上形成一層黃色的強韌膜。培養溫度范圍是5~35度,至適溫度27~28度。培養pH值范圍是6.5~8.5,至適pH值7.5左右。培養食鹽濃度0.5時發育良好,超過2%時將不發育。(2)症 狀 症狀隨魚種多少有些差異。首先在鰭、嘴吻、鰓板的先端或體表上出現黃白色的小斑點,然後漸次擴大。體表的患部周圍變赤,鰭白先端裂開。鰓黏液分泌劇增,鰓葉變成帚狀,部分出現脫落。其他內臟一般正常。 皮膚患部因病原菌增殖,使真皮組織內毛細血管充血,最後破裂引起出血。真皮壞死時,魚鱗將脫落。鰓板被病原菌感染,導致病魚呼吸困難,是致死的原因。本病和3.7.的Bacterial gill disease不同之處是鰓組織容易出現壞死現象。(3)診 斷 病變僅限於體表,易從外觀觀察病變來診斷。與黴菌感染有類似病變,但病巢表面上無黴菌感染之特異毛狀菌絲,卻附著黃色的黏液。鰓有病巢時,打開鰓蓋,也可以觀察到同樣的症狀。從患部採集黏液,用400倍的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正在做滑走及屈曲運動的多數細長菌體,開始分散的菌體互相結合變成特異的圓柱狀。病原菌的分離,培養將從患部採集的黏液塗抹於Cytophaga或TY培養基上,於25度培養48個小時。根據菌落的形態,基本上可以判斷為本菌。通常以抗血清,用凝集反應來做輔助診斷。(4)對 策 本病乃接觸而感染,特別是鰓及皮膚有損傷時易感染,因此流行期盡可能避免撈取或移動魚。治療使用葯浴最有效。發病初期可以用磺胺劑及抗生素經口治療。雖有疫苗的研究報告,但距實用階段尚待進一步開發。四、4.7. 鯉魚鶪疹病毒感染症 (Herpesirus Infection of Carp)本症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表皮性腫瘍,俗稱鯉魚痘(carp poo),雖在1964年已由Schubert以電子顯微鏡在病變組織內發現了病毒顆粒,但病毒的分離直到1984年始由Sano完成。(1)病 因 由Herpesvirus cypirini所感染,本病的分離以EPC、FHM等細胞株,接種腫瘍組織的過濾上清,在20℃經2~3星期後,出現圓形化的病變細胞,並漸次細胞融解,在EPC細胞內可出現核內包涵體(即Cowdry type A)。(2)症 狀 本病多發生在2公斤左右的成魚,於口吻周圍、鰭、皮膚等部位常發現突起腫瘤,不大引起死亡,卻對觀賞用的錦鯉魚造成觀賞價值的損失。組織病學上的病變,屬上皮乳頭腫(epithelial papilloma),人工接種後所形成的腫瘤也有相同的組織變化。(3)診 斷 本症病理組織變化屬epitealial papilloma的腫瘤構造,以病理診斷非常容易,但病毒的分離率依Sano等人自1981~1983年間,由8個病例成功地分離來看,如果能以病毒分離來輔助診斷則更能確診。本病毒由Sano等人更證實人工感染鯉魚經10個月有50~70%的再現率。(4)對 策 本病毒在魚體內呈不顯性的終身感染(latent infection),去除本病毒的再傳染在目前是相當困難的事。養殖池的一般衛生管理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4.8. 鰻魚病毒感染症 (Viral Infection in Eel)自鰻魚已分離的病毒很多,由於其病原性及疫學多未確定,在此僅列表於表三(7月份刊出)並稍加說明。由歐洲鰻(在歐洲所捕獲的幼鰻)之腎臟所分離的EVE病毒,其特性和前述的IPN(French 21 Strain)病毒一致,而且稍後也在日本鰻(在日本、亞洲各國所擄獲的幼鰻)被分離到,EVE病毒主要引起鰻魚之腎臟充出血,腎小管內蛋白滲出物出現及肝脾之壞死 ,鰓發紅、充出血等病變。由美洲鰻所分離的EVA病毒已知屬Rhabdovirus,臨床症狀與歐洲EVE病毒類似,在日本曾發生自古巴進口的幼鰻死亡例子。4.9. 病毒性紅血球壞死症 (Viral Erythrocytic Necrosis)本症舊稱魚紅血球壞死症(PEN),現以VEN稱之。(1)病 因 本病毒屬Iridoviridae的DNA病毒,病毒顆粒大小,不同報告有很大的差異,Walker (1971)在鱈魚的報告是330nm,及在鶼魚的155nm,白鮭魚的230nm。但病毒的分離尚未成功。(2)症 狀 在感染魚的紅血球細胞質內,可見1~4μ的嗜鹼性包函體為主要病徵,感染嚴重的病魚,其紅血球90~100%都有包涵體。由於紅血球嚴重的被破壞,死亡的魚所呈顯著貧血,病魚的紅血素值多降至2~10%左右。在一感染魚群,各慢性至急性病程都同時可被發現,特別是弧菌症混合感染時,其死亡率、型態趨於復雜。(3)診 斷 因本病的病毒尚未分離成功,故其診斷得以血液抹片來檢查,抹片以Giemza或 Wright染色,在光學顯微鏡就可發現紅血球的質內包涵體。最終的確可利用電子顯微鏡檢查出iridovirus病毒顆粒的特徵。病毒顆粒大小,直徑154~300nm。(4)對 策 本病的傳播機序尚未十分明了,防治之對策只能依病毒疾病的一般措施進行。4.10. 魚病毒學的一般實驗技術(1)細菌之培養 病毒分離所用的細胞,應正值分裂旺盛的正常細胞,且需同時使用2種細胞株供分離。細胞株應事先且定期確定未被Mycoplasma所污染。培養液內添加penicillin 100 IU/ml和Streptomycin 100μg/ml,或Gentamycin 100μg/ml和Mycostatin 25 mg/ml。(2)病材之採取及處理(a)自5尾病魚所採的病材,同一器官組織同時一起做成一個接種乳劑。盡可能的話,應采有上述之2個接種乳劑。(b)同時採取不同魚群的病材供比照。(c)病材之採取應根據下列之原則:1. 孵化不久的幼魚得除去卵黃,使用全魚化驗。2. 5cm未滿的幼魚,採取包括腎在內的全部內臟器官。3. 5cm以上的成魚,只要採取脾及腎。(d)為輸送及保存上的需要,可加入含倍量的抗生素的pH7.0~7.8緩沖液。(e)為抑制及減少供檢材料之被污染,添加含800IU/ml之penicillin及800μg/ml之streptomycin,400units/ml之mycostatin緩沖液,在室溫2小時,或4℃一夜緩慢攪拌,或乳劑通過0.45μm小大的milipone。(3)接種及培養依各所使用的培養瓶或培養皿大小來接種多少量的乳劑,但至少每一個乳劑應接種2個培養瓶(皿),培養時間應至少觀察14日以上。培養溫度如下:(a)IHN、IPN、VHS病毒15℃。(b)CCV病毒27~30℃。(c)Herpesvirus salmonis病毒5~10℃。

❺ 請問紐西蘭有沒有什麼危險的動物如毒蛇毒蜘蛛毒魚水母等。 像澳大利亞就有許多,且有些城市中也存在。

完全沒有,放心吧,連蛇都沒有哦!這也是為什麼紐西蘭有很多沒有翅膀的鳥,因為缺少天敵

❻ 紐西蘭特產有哪些

紐西蘭的水產品特別的好,在紐西蘭吃到的三文魚、生蚝綠貝都非常的新鮮美味,大漢堡、羔羊肉和毛利菜都是當地人的最愛,我比較喜歡奶油蛋白酥,和眾信旅遊團去的時候吃過一次,外表酥脆內里香甜耐嚼,真的很好吃。

❼ 魚身上是什麼病毒

人和魚之間直接傳染病毒的情況一般不會發生的哈,因為魚與人的細胞結構差異很大,魚身上的病通常是不能感染人類的。你這種情況弄傷手後第一要用酒精或者是碘伏消毒的,第二就是要包紮的,第一時間碘伏沖洗消毒是可以消滅絕大病菌的

❽ 魚真的感染病毒了嗎

有可能的朋友。

❾ 野生魚有病毒嗎

您好;

魚一般來說是還好的,特別是常見的一些魚類,但盡量做好衛生防護工作和良好的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0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2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1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6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2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4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3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9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