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螢火蟲長什麼樣子圖片
A. 螢火蟲長什麼樣
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呈扁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6~7節,末端有發光器,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
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呈扁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6~7節,末端有發光器,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
B. 什麼是螢火蟲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
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類被稱為熒光素酶。
熒光素能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並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熒光素,當氧化熒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
(2)紐西蘭螢火蟲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螢火蟲的生物學特性
1、棲息環境:
螢火蟲依其生活環境區分為陸棲和水棲兩個大類,前者佔大多數。陸棲螢火蟲幼蟲多棲於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對濕度高地方,水棲螢火蟲每一蟲態都有不同的生態棲位;蛹期在水旁邊度過。成蟲則以雄蟲及雌蟲分為水上方開闊水域及水邊的植物上,卵產於岸邊。
2、活動時間
螢火蟲成蟲依種類不同,活動的時間也有差異,白天和夜晚各有日行性和夜行性的種類,夜間活動的種類出現的時間,由18點至清晨3點、4點都有。
一般說來,多數種類是在日落後開始活動,而且大多在晚上20點、21點停止活動。螢火蟲幼蟲在夜晚出現的時間大抵和成蟲相仿,但它們卻可以整夜活動。
C. 亮蟲長什麼樣子
亮蟲就是螢火蟲,它的樣子如下所示: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
形態特徵
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呈扁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6~7節,末端有發光器,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
D. 螢火蟲的外形是什麼樣的
外形如下:
螢火蟲的模樣是:它們的身體長而扁平,體壁與鞘翅柔軟。前胸背板平坦,常蓋住頭部。頭部狹小。眼半圓球形,雄性的眼常大於雌性。腹部7~8節,末端下方有發光器,能發黃綠色光。螢火蟲是一種神奇而又美麗的昆蟲。
簡介:
螢火蟲以捕食水田中對農作物有危害的田螺、蝸牛等害蟲為食,蝸牛喜歡吃一些比較嫩的蔬菜嫩芽,而螢火蟲喜歡吃蝸牛。螢火蟲是環境品質的指標之一,它生存的地方必須空氣清新水質純凈。所以這樣看起來,螢火蟲屬於益蟲之一。
E. 螢火蟲的特點和外形
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呈扁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6~7節,末端有發光器,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
螢火蟲屬於完全變態,一生經過卵幼蟲一蛹成蟲4個階段,水生螢火蟲通常4個月便可以完成1個世代,1年有2個世代。而陸生螢火蟲則1年才能完成1個世代,幼蟲從卵孵化到蛹要經過6次蛻皮,蛹歷期因種類而不同,最長的可達40多d。成蟲野外壽命一般為3-7 d,但也有長達20-30d者。
F. 螢火蟲長什麼樣子
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呈扁平絲或鋸齒狀;腹部可見腹板6~7節,末端有發光器,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
G. 螢火蟲是什麼樣子的
螢火蟲小至中形,長而扁平,體壁與鞘翅柔軟。頭小,前胸背板發達,蓋住頭部。眼半圓球形,雄性的眼常大於雌性。在額的前方,兩眼之間具觸角1對,觸角左右相接近,11節,鋸齒狀。
上顎彎曲,貫穿有溝。雄蟲—般有鞘翅,蓋住腹部和後翅。雌蟲常無翅,但黃螢屬雌、雄均有翅。鞘翅表面密布細短毛,鞘翅緣折基部寬。
前足基節圓錐形,有亞基節;中足基節圓筒狀,兩基節左右接近;後足基節橫闊形。足細長,無特殊膨大的部分,跗節5節。腹部7~8節,第6、7節有發光器,能發黃綠色光。
(7)紐西蘭螢火蟲長什麼樣子圖片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該科昆蟲喜歡生活在水邊或濕潤的環境,通常在夜間活動。
肉食性,捕食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和蚯蚓等環節動物,獲得獵物後,用上顎將分泌液注入獵物體內,進行體外消化,然後再吸入體內。
通常一隻蝸牛會有許多隻螢火蟲來分享。卵、幼蟲、蛹和成蟲都能發光,成蟲的發光有引誘異性的作用。
H. 螢火蟲的特點和生活特徵是什麼
螢火蟲的特點身子長而扁平,頭部小,兩眼的上方長有一對觸角,觸角呈鋸齒狀。營火蟲通常是雄性有翅,雌性無翅。腹部有發光器,所發光為黃綠色。螢火蟲體長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體壁和鞘翅較柔軟,頭部被較大的前胸蓋板蓋住。雄蟲觸角較長,有11節,呈扁平絲或鋸齒狀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
螢火蟲的生活環境是喜歡生活在水邊或濕潤的環境。螢火蟲依其生活環境區分為陸棲和水棲兩個大類,前者佔大多數。陸棲螢火蟲幼蟲多棲於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對濕度高地方,水棲螢火蟲每一蟲態都有不同的生態棲位;蛹期在水旁邊度過。成蟲則以雄蟲及雌蟲分為水上方開闊水域及水邊的植物上,卵產於岸邊。
發光原理
螢火蟲的發光是生物發光的一種。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類被稱為熒光素酶。熒光素能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並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熒光素,當氧化熒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
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甲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製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蟲的腹部下部有著很多白色斑塊。其實是它的甲殼中對光透明的部分。在內部有一塊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間這個部位呈現白色。
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成蟲利用物種特有的閃光信號來定位並吸引異性,藉此完成求偶交配及繁殖的使命,少數螢火蟲成蟲利用閃光信號進行捕食,還有一種作用是作為警戒信號,即當螢火蟲受到刺激時會發出亮光。
I. 螢火幼時是什麼樣子
螢火蟲幼蟲的身體長而扁平,頭部除了一對可伸縮百的觸角,二個單眼和其他附屬器外,最明顯的便是深褐色的針狀大顎。
胸部有三節,腹部九節,和六隻細長的腳,第八腹節有兩枚發光器,度第九腹節有一個如吸盤般的尾足,可用來吸附於物體上。圖片上才是螢火蟲的幼蟲。
螢火蟲的幼蟲是吃肉的,陸生的螢火蟲的幼蟲大多都吃一些較小型的蝸;牛水生型的螢火蟲幼蟲大多數吃的都是水中的螺類,有時候也吃些小魚、蝌蚪之類問。
如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