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有多少名人
❶ 紐西蘭華人有多少
紐西蘭華人有23萬多。
根據2018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紐西蘭人中:歐裔有329萬7864人(佔比70.2%),第二大族裔是毛利裔(77萬5836人),亞裔(70萬7598人)仍然是第三大族群從11.8%增長至2018的15.1%。而在亞裔中最大的族群是華人(23萬1387人)。
語言
大部分紐西蘭華人能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英語,占總人數的73%以上;排在第二位的是廣府話,約有36000人,占總人數的33%左右;排在第三位的是普通話,約有25000人,占總人數的23%左右。
此外,部分紐西蘭華人使用包括泰語、馬來西亞語、越南語、印尼語、日語、法語、斐濟語等約30種語言。
❷ 紐西蘭的著名歷史人物
詹姆斯·庫克(Captain James Cook,1751-1798)
著名探險家和航海家,1769年首次發現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大陸。庫克通過子午線的位置變化觀測金星成為紐西蘭正式科學研究的開始。
❸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12月2日出生的
1、1859年(己未年)——法國的印象派中點描派的代表畫家喬治·秀拉出生。
2、1897年(丁酉年)——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出生。
3、1899年——英國指揮家和大提琴演奏家約翰·巴比羅利出生。
4、1941年——美裔華人物理學家朱經武出生。
5、1946年——義大利服裝品牌范思哲創建人 詹尼·范思哲出生
6、1959年——細野不二彥,日本漫畫家。東京都大田區出生。
7、1962年——香港男演員莫少聰出生。
8、1967年——香港男演員張家輝出生。
9、1968年——好萊塢華裔女星劉玉玲出生。
10、1971年——內地女演員史蘭芽出生。
11、1975年——內地女演員何美鈿出生。
12、1981年——世界級流行天後布蘭妮·斯皮爾斯出生。
13、1986年——泰國一線女明星那琳出生;現為ime的成員
14、1988年——中國內地原創歌手譚佑銘(譚傑希)出生;現簽約天娛傳媒公司
15、1988年——互聯網專家、電子商務專家、電商小王子肖偉林出生。
16、1989年——義大利足球運動員達米安出生。
17、1990年——日本傑尼斯組合Hey!Say!JUMP成員八乙女光出生。
18、1991年——美國歌手查理·普斯出生。
19、1993年——日本偶像組合AKB48成員石田晴香出生。
20、1995年——日本著名聲優水瀨祈出生。
21、1998年——內地童星阿爾法出生。
拓展資料:
12月2日在公歷平年一年中的第336天,在公歷閏年一年中的第337天。2012年——「全國交通安全日」正式設立 。
近年大事:
2010年——俄羅斯和卡達分別獲得2018年和2022年世界盃的主辦權。
2011年——中國國家體操隊隊員郭偉陽和眭祿因在東京世錦賽上有所建樹而成功登榜,隨此分別成為中國體操隊的第55和第56位世界冠軍。
2013年——「嫦娥三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16年——湖北鄂州一客車墜湖,已致18死。
2016年——MAMA音樂盛典在香港舉行。
參考資料:12月2日_網路
❹ 紐西蘭有多少人口
469萬
紐西蘭(New Zealand)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國。首都為惠靈頓,最大的城市是奧克蘭。這個不缺藍天與綠草的國度,會帶給你無比的熱情和生命力。
❺ 紐西蘭的名人
海倫-克拉克(1999年起任紐西蘭總理):
克拉克出生在一個保守的農場主家庭,她的父親曾經是一名堅定的中-右翼國家黨成員.1981年,克拉克正式進入政壇,她成為了工黨候選人,角逐中奧克蘭阿爾伯特山選區的議會席位,並獲得了成功.在此後的6次大選中,克拉克一直牢牢地掌握著這個席位,成為了紐西蘭議會中當議員時間最長的女性,並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議會之母」.
自1981年代表工黨角逐議會席位獲得成功之後,海倫-克拉克在此後的6次議會選舉中連戰連捷,成為紐西蘭議會中當議員時間最長的女性. 1999年,克拉克當選總理.之後,紐西蘭經歷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高增長.2005年9月,她第三次當選.
海倫-克拉克在她的業余時間里是一名熱切的登山和藝術愛好者.她還熱愛運動,對於徒步遠足以及滑雪有著極大的熱情.即使是在她出任總理以後,她也不忘抽空前往非洲和南美洲,繼續她對登山活動的愛好.
❻ 紐西蘭歷史,你知道多少
毛利人約在一千年前乘坐一支或多支雙體獨木舟來到鬱郁蔥蔥的紐西蘭。他們是技術嫻熟的航海家,依靠星星的導航,乘風破浪,尾隨候鳥遷移的航跡來到南太平洋。
根據毛利人的歷史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乘坐獨木舟船隊,從哈瓦依基來到北島東北海岸。據說塔希提航海者庫佩是第一艘獨木舟-瑪塔赫羅瓦號的船長。他的妻子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奧蒂羅阿」(意即「長白雲之鄉」)。
玻里尼西亞定居者抵達紐西蘭後,很快在這片充滿飛鳥和近海哺乳類動物的新大陸上,適應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當人口以每30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長,豐富的資源逐漸組建消耗殆盡這些定居者被迫改變生活方式,他們學習根據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將它們貯存起來。與眾不同的毛利文化逐漸形成,出現了許多圍繞移居「長白雲之鄉」的神話和傳說。
歐洲移民史
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偶然發現紐西蘭的歐洲探險家, 尋求的是一個傳說中的南半球大陸。
最早來到這里的是荷蘭船長阿貝爾塔斯曼。 塔斯曼指揮兩艘商船從貿易港口麥瓦出發,於1642年末在南島最北部的一個避風港灣下錨。 塔斯曼船長沒有能夠和當地毛利人建立起友好關系,他的四名船員在流血沖突中被殺死,發生沖突的地點從此得名「屠夫灣」。 後來,一名荷蘭繪圖員沿襲荷蘭一個沿海省份的名字, 從此此地稱為「紐西蘭(New Zealand)。
歷史上記載第二名抵達這里的歐洲人是一個多世紀後的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 他指揮「努力號」進行一次科學探險航行並在茫茫大海終於1769年看到了北島的東海岸。 庫克船長環繞北島和南島航行,繪制了南北島地圖,記錄了有關毛利人的情況並採集了動植物標本。
庫克在1773年和1777年再次來到這里,並記錄了他的所見所聞。 由此引發了歐洲旅行到紐西蘭的浪潮。 新來到這里的大多數人是商人, 捕鯨人, 捕海豹人及傳教士, 短期停留的商人熱衷於開發紐西蘭的資源, 向海外出口大量貴重的商品。 然而,傳教士也希望把基督教傳入紐西蘭。
懷唐伊條約
至1840年,大約有十一萬五千毛利人及兩千名歐洲移民者,歐洲移民顯著的影響了毛利人的文化、經濟生活。毛利人酋長開始日益關注他們的土地和文化所遭受的破壞及無節制的開發。他們向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尋求幫助。作為當時主要的海上強國,英國被視為有能力提供保證以及法律和秩序體系。英國樂意接受這些要求,因為他們想防止法國人和美國人獲得對這片新土地的任何控制。
1840年二月間,五百名酋長簽署了紐西蘭的建國文件-《懷唐伊條約》。該條約賦予女王購買毛利人土地的權利。作為回報,毛利人以夥伴關系享有英國國民的所有權利和優待。保證毛利人擁有其土地﹑森林及捕魚權利的條款使條約順利簽署。
條約簽署時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但在大量移民對土地需求的壓力下以及英國當局堅持其權威,致使條約的影響力減弱。一些毛利人部落拒絕出售土地,或者在他們的部落土地上拒絕接受英國法律,因此觸發了1860年間的紐西蘭戰爭,造成大量土地充公及其它不公正的事件。至1890年間,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紐西蘭土地仍掌握在毛利人手中,四分之一的土地以非常不利於毛利所有者的條件租借給歐洲人。
國家成長史
在十九世紀的中、後期,特別是1882年第一次運送冷凍肉品至英國之後,紐西蘭的成長便是以畜牧業為基礎,在此世紀的中期,由於在南島發現了金礦,亦帶起了一陣經濟的繁榮。
前所未有的社會進展伴隨著 經濟成長,在1893年,紐西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給予婦女投票權的國家,老人年金制度於1898年開始實施,成為1930年代全面性社會福利制度的先鋒,這又是另一個世界第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紐西蘭以英國在歐洲站在同一陣線,在中東則與土耳其並肩作戰,傷亡相當慘重,當時每三個介於20歲到40歲的男人中,就有一個受傷或犧牲於戰場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紐西蘭部隊的足跡從歐洲、中東、東南亞到太平洋地區,戰後紐西蘭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之一。
從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農業為紐西蘭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但在最近幾十年間,成長逐漸趨緩,然而從1984年起,紐西蘭政府便大刀闊斧的推動經濟改革,希望紐西蘭更具生產力,並提高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受理歷史的不公正待遇
過了一個世紀以後,紐西蘭民眾開始認真對待毛利人的訴求,並由政府採取行動。在1975年,政府成立了懷唐伊法庭,開始受理毛利人對違反懷唐伊條約的起訴。
迫於毛利人的壓力,1984年的工黨政府同意該法庭受理對政府不當作法的起訴,時間追溯到1840年。這種轉變使政府可以統籌考慮幾代人尚未解決的不公正待遇問題。《懷唐伊條約》目前在維護紐西蘭民族觀系中佔有中心地位,作為民族和解的依據而受到毛利人和白人的共同承認。在近年中,政府一直積極地處理以條約為基礎的起訴,以便解決歷史上的不公正待遇。
❼ 在紐西蘭留學過的名人
Philippa Boyens, 奧斯卡最佳編劇獎得主(《指環王》三部曲)
Ashley Lawrence (1934–1990), 前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指揮
Jeffrey Grice, 世界著名鋼琴家
Vincent Cheng, 匯豐銀行總裁
John Hood, 牛津大學前校長
Harry Hawthorn, 著名的加拿大人類學家、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Vaughan Jones, 菲爾茲獎得主、范德堡大學教授、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奧克蘭大學教授
Marya Martin,世界最著名的長笛家之一、曼哈頓音樂學院教授
Stephen Parke, 著名物理學家、費米國家加速區實驗室物理系主任、超對稱量子色動力學鼻祖
Peter C. B. Phillips, 計量經濟學家,奧克蘭大學、南安普頓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
William Sage Rapson, 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化學研究實驗室主任、開普敦大學教授
Rory Sweetman, 歷史學家、奧塔哥大學教授
David Wills, 著名翻譯家、紐約州立大學教授
Ronald Syme, 世界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及古典主義者
Gary Cao, 馬來西亞歌手
Niki Caro, 著名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Helen Clark,紐西蘭前總理,現任聯合國發展計劃署成員
David Lange, 紐西蘭前總理
Jeanette Fitzsimons, 紐西蘭政治家及環保倡導者
Jonathan Hunt, 紐西蘭前眾議院議長
Vangelis Vitalis, 紐西蘭外交官及貿易談判代表
Sian Elias, 紐西蘭大法官(自1999年5月17日起)
Winston Peters, 紐西蘭政治家、領導人
Anthony Randerson, 紐西蘭首席高等法院法官(自2004年12月起)
Anand Satyanand, 紐西蘭總督
Mike Rann, 南澳大利亞總理
Viliami Latu, 湯加警察部部長
Tuilaepa Aiono Sailele Malielegaoi, 薩摩亞總理
Jo Aleh, 世界冠軍和奧運會冠軍
Mahé Drysdale, 世界冠軍和奧運會冠軍 賽艇運動員
Russell Coutts, 著名帆船運動員
Michael Jones, 橄欖球運動員(被譽為「世界最出色的三位橄欖球運動員」之一)
Gavin Hastings, 蘇格蘭橄欖球運動員
Lucy Lawless, 影星(《蜘蛛俠》、《斯巴達克斯》)
Christine Tan, CNBC新聞主播、「亞洲經營者」主持人
李在有 設計學院
方克文 工程學院
❽ 紐西蘭有哪些名人,發明過什麼
5塊錢紙幣上的那個冒險家,名字忘了,說是第一個登上喜馬拉雅山的人,後來做了很多慈善
❾ 紐西蘭華人有多少
紐西蘭華人人口共計24.7萬人。平均年齡為33.1歲。其中,女性為13.15萬人,男性為11.62萬人。
華人大部分都住在奧克蘭地區。奧克蘭的華人比例為69.1%。
有73.3%的紐西蘭華人都不是在紐西蘭本地出生的,可見紐西蘭的華人群體以新移民居多。
紐西蘭華人情況:
人口普查當中也顯示出紐西蘭華人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有78.5%的紐西蘭華人可以講英文,能夠講雙語的華人佔全體華人的43.5%。
有12%的華人是從事技工工作,11.5%的華人從事銷售工作。也就是說,10個華人當中,大概有一個是干銷售的。
紐西蘭華人的收入中位數為21600紐西蘭元。其中,海外出生的華人的收入中位數為21700紐西蘭元,而紐西蘭本地出生的華人收入的中位數為20900紐西蘭元。
作為對比,紐西蘭歐裔的收入中位數為34600紐西蘭元。其中,海外出生的歐裔的收入中位數為36800紐西蘭元,而紐西蘭本地出生的歐裔收入中位數為34100紐西蘭元。
❿ 紐西蘭有多少人
受紐西蘭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吸引,中國成為這一時期紐西蘭最大的移民來源國。十幾年間,中國共有6200人移民來到紐西蘭,緊跟其後的是印度(6100人)以及英國(5800人)。
位於紐西蘭奧克蘭的chiwi移民中介中心,去年的客戶數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負責人Ming Tiang表示,來自中國的移民中,有一半是投資移民。還有一些人因為子女在這里上學而移民。Ming Tiang稱,這里最大的吸引力在於「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生活水平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