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紐西蘭婚禮是什麼樣的
⑴ 在紐西蘭,為什麼婚禮上要送梨
紐西蘭的結婚習俗,寓意婚後甜蜜。
紐西蘭人餐飲以歐洲特別是英式風格為主,口味清淡,牛肉、羊肉、雞肉、魚肉需求量大,烹飪方法多為炒、煎、烤、炸。紐西蘭最常見、最具特色的食品有炸魚、土豆條、芭甫洛娃甜食等。按照他們的習慣,吃飯時不談話,有話一-般要等到飯後再說。他們愛喝濃湯,喜歡啤酒。國家對烈性酒有嚴格限制,有的餐館只售啤酒、葡萄酒。售賣烈性酒的餐館,也只對吃正餐的人出售一杯。
⑵ 中國人和紐西蘭人在紐西蘭結婚需要准備什麼資料流程是什麼
中國人和紐西蘭結婚,在紐西蘭登記結婚,中國人得准備好出生證,單身證明,並完成雙認證
⑶ 紐西蘭結婚要彩禮嗎
紐西蘭結婚當然也是要一定彩禮的。
⑷ 有關紐西蘭的民俗:婚嫁或葬禮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對於婚禮的態度大體都是一致的———終身大事,馬虎不得。先人告訴我們,細節體現美的存在,這婚禮的細節,才能真正體現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下的生活態度。
包括美國和原英殖民地在內的英語國家,所默認的婚禮儀式都是秉承愛爾蘭或威爾士風格的,我們中國人大概認為外國人比較開放自在,可能許多方面沒有我們會「折騰」,其實不然,就拿受英國影響最大的一個國家紐西蘭來說吧,那裡的人們多數是愛爾蘭移民,充滿愛爾蘭保守風味的婚禮,可能會讓很多中國留學生感到特別親切。
傑拉爾德和麗絲都在北部城市奧克蘭的銀行上班,這個工作在當地屬於絕對高薪,因此他們也有高薪階層的通病,那就是晚婚。傑拉爾德今年已經27歲了,雖然這個年齡在中國不算太晚,但在當地不少22歲的男人已經當上了兩個孩子的父親。2004年8月5日,傑拉爾德和同居已經一年多的麗絲駕駛著自家的中產標志車———霍頓房車,前往市政廳領取結婚證明。
市政廳(CityCouncil)的概念和中國的政府機關完全不一樣,不僅結婚要在市政廳登記,連交納超速罰款、公益遊行登記、擴張自家宅基地都要在那裡登記。
報紙廣告在紐西蘭當地不僅僅是商業用途,各個城市的主要報紙都有一個版是用來刊登出生、死亡、婚姻信息的,免費。所以傑拉爾德在2005年1月就注冊了一個廣告,在2月7日的那天,將有無數陌生人看到這條廣告為他們祝福。我們天津人的習慣,是下午新婚,其他的城市新婚選擇在上午,紐西蘭也不例外。
我們的傳統是新郎家有義務負擔婚禮的一切,新郎也要早早趕到婚禮場所,迎接新娘一家的到來,以證明「我家族的經濟實力足夠讓你們的女兒過得幸福」。而紐西蘭的傑拉爾德則與新娘前後腳趕到教堂(不知為什麼不能同時),親戚朋友早就等待在那裡了,他們都是婚禮的「證人」,來見證婚姻的可靠。隨後他們在教堂門口拍照,這才是外國人的婚紗照,而不是呆坐在影樓里的那種。
飯局在2月8日當天的家裡舉行,麗絲的父親從福斯特啤酒廠借了一個綠色的大帳篷,母親則義務為所有女性嘉賓化妝,傑拉爾德的父親叫來了自己的弟弟們,他們是出色的業余樂手,而新郎新娘的兄弟姐妹們則都帶著自己的拿手絕活兒趕來,在愛好熱鬧這一點上,歐洲和中國沒有任何區別。
下午3點左右,各種活動都停當了,巨型洗澡盆里放滿了碎冰碴兒和啤酒、自家樂隊已經調試完了音響、燒烤爐子已經搬到了屋外,麗絲的媽媽在廚房裡准備了豐盛的美食,包括由蘇打餅干、酸黃瓜片、非塔乳酪、酸貝肉、水果片組成的傳統冷拼,由酒醋攪拌的生菜、紫葉生菜、水蘿卜纓、胡蘿卜纓、豆苗、柿椒、番茄、鱷梨組成的沙拉。
一聲招呼,很快一家人就聚集到了後院,連鄰居也加入了。在簡短的祝福儀式後,傑拉爾德的叔叔奏響了輕快的波爾卡,大人們拿著冰涼的啤酒在烤爐旁等待著燒烤的香腸,孩子們則抓著一把零食在草叢和蹦床間躥上躥下。橄欖球是男人們永恆的話題,僅就討論上星期的比賽過程這么一個話題,每個男人能幹掉5瓶啤酒。沒有中國式的酒席把盞,沒有傳統的鬧洞房儀式,整個婚禮過程好像就是一場自由的聚會,每個人都在悠然地享受狂歡的喜悅。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的飲食實在乏善可陳,桌子上的英國式食品沒有足夠的凝聚力讓人們正襟危坐,但是因此而換來的自由卻也妙不可言。
轉天早晨,興奮的傑拉爾德和妻子搭上了飛機去斐濟度假,這個民族信仰「Workhardplayhard(努力工作拚命玩)」,能離開案頭工作一個星期,實在是難得的享受,雖然他們的工作壓力遠比中國人小得多。
文:從周/天津
澳際出國留學轉自:天津日報澳際編輯
毛利人的另類狂歡 喪葬禮 真正的切膚之痛
http://abroad.lotour.com/o/20101129/n540503.shtml
⑸ 紐西蘭結婚需要哪些流程 紐西蘭領結婚證要注意什麼
紐西蘭結婚證需要雙方到場,帶兩個人的護照原件。
⑹ 韓庚盧靖姍在紐西蘭結婚,為何明星結婚都喜歡選擇國外
明星們選擇國外結婚有3個原因:國外浪漫、國外安靜、明星有錢。
3、明星有錢
到國外結婚需要很多錢,如果是普通人結婚肯定不會想到去國外舉辦婚禮,消費高,而且還要報銷參加婚禮親友的來回、住宿費用,這都不是一筆小數目。明星就不一樣了,幾百萬幾千萬對於很多明星來說都是小問題。而且到國外結婚噱頭比較大,會被國內媒體爭相報道,雖然平時不花錢買熱搜,但是能夠在結婚時上一波熱搜也是可以的。
⑺ 韓庚盧靖姍將在紐西蘭辦婚禮,他們有哪些甜蜜瞬間
去年的十二月三十一號,韓庚和盧靖姍在紐西蘭舉辦了婚禮,結束了他們的情侶身份,變成了夫妻。
結了婚之後,他們的甜蜜也沒有退散,在今年一上來,韓庚就推出了新歌《yes,please》,不要小看這首歌,這是一首隻屬於他老婆盧靖姍的情歌,並且在個人社交平台上直接撒狗糧,單身狗看了,都不用吃飯了,實在是甜的不要不要的,這樣的浪漫,我想只要是女孩子,肯定都會羨慕嫉妒恨吧。不僅如此,他們之後還登上了雜志封面,雜志里處處充滿了秀恩愛的氣息,各種親密的小動作也是向大眾展示了這對新夫妻的恩愛。選在最後一天完婚也是意義非凡,也希望他們百年好合,越來越好。
⑻ 紐西蘭 結婚
在紐西蘭同居一年承認配偶關系並不等同於已婚,和樓上說的一樣是partner,如果分手其中一方有權提出分割財產等,這是在民事關繫上承認一部分權利,在宗教上或者以我們國內登記制的概念來看都不算結婚。
⑼ 紐西蘭婚禮的習俗有哪些
紐西蘭是位於南半球澳大利亞東南面的島國。人口300多萬,90%為英國移民的後裔,土著人佔9%,華人有一萬多。英語為官方語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 紐西蘭人的飲食習慣大體上與英國人相同,飲食以西餐為主。 喜歡喝啤酒,人均年啤酒消費量達110公升。國家對烈性酒嚴加限制,有的餐館只出售葡萄酒,專賣烈性酒的餐館對每份正餐只配一杯烈性酒。飲茶也是紐西蘭人的嗜好,一天至少七次,即早茶、早餐茶、午餐茶、午後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茶館遍布各地,許多單位都有專門的用茶時間。 紐西蘭人性格比較拘謹,見面和告別均行握手禮。在與女士交往中女方先伸出手,男方才能相握。鞠躬和昂首也是他們的通用禮節。初次見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稱呼姓氏,並加上"先生"、"夫人"、"小姐"等,熟識之後,互相直呼其名。紐西蘭人男女之間交往注重禮貌,觀看電影要男女分場。他們崇尚平等,平民可要求高級官員接見,上級對下級態度友好誠懇。時間觀念較強,約會須事先商定,准時赴約。客人可以提前幾分鍾到達,以示對主人的尊敬。交談以氣候、體育運動、國內外政治、旅遊等為話題,避免談及個人私事、宗教、種族等問題。紐西蘭人特別喜歡橄欖球和板球。會客一般在辦公室里進行。
⑽ 紐西蘭結婚制度
紐西蘭法律中,對於婚姻、或者「准婚姻」形式具有完善的法律依據和界定;並且,紐西蘭的法律認可的婚姻既包括紐西蘭境內的婚姻,也包括在紐西蘭境外建立的婚姻。
在紐西蘭,被法律認可(承認)以及保護的婚姻(准婚姻)形式有以下三種:
Marriage,婚姻,指的是一男一女根據《Marriage Act 1955》中的規定建立的夫妻關系的一種法定形式
Civil Union,公民結合,指的是兩個自然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根據《Civil Union Act 2004》中的規定建立的夫妻(准夫妻)關系的一種法定形式
De Facto Relationship,事實婚姻,指的是兩個自然人(同上)共同居住,形成了與婚姻相同的事實關系;但是這種關系沒有發展到「婚姻」Marriage或是「公民結合」Civil Union的狀態
特別註明一下,以上三種形式在辦理紐西蘭移民過程中,都是被紐西蘭移民局認可的伴侶關系。其中,De Facto可能大家在沒有來到紐西蘭之前見得不多;de facto是一個源自於拉丁語的英文單詞,指的是「事實上的、實際上的」;用英文來解釋就是「in fact, in reality, in actual existence, force, or possession, as a matter of fact」。de facto這個單詞在紐西蘭的生活中,需要填寫的各種表格中都很常見,包括銀行開戶、移民局申請、福利申請……;有機會看到這個詞,可別犯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