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怎麼是小人國

紐西蘭怎麼是小人國

發布時間: 2022-11-05 16:20:30

A. 小人族存在嗎地球上有可能進化出小人族嗎

真實存在的小人族

弗洛里斯人(Homofloresiensis)身高不過1米,體重也不過25公斤,相比於現代人類是十足的小矮人,所以他們還有一個極其貼切的外號:霍比特人。

而除了體型類似,弗洛里斯人並沒有什麼地方與霍比特人類似,霍比特人擁有正常的智力,但弗洛里斯人卻只擁有製作簡單石器的水平。

總結一下,在通常的進化這路上縮小就意味著「降智」,如果智人的話在地球上是不可能觸發這條線的,智慧一旦點出來就是絕對力量,點不出來大概也就不能算作是人了吧。

B. 人到底是怎麼來的

基督教版本:人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上帝造出第一個人是亞當,而後又用亞當的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當然不是克隆技術)從完整意義上說,亞當作為人類的始祖已經是同神一樣的存在了,而亞當的兒子該隱又是吸血鬼的鼻祖,而聖經上也說夏娃是眾生之母,顯然並非單指人類,該隱和賽特的後人應該是人類的最初,而後神的兒子和人類結合的很多,因而現在的人應該說是既具有神的血統和人的血統的人,所以人源於神。(至於某些論調說,上帝和天使是外星人啊,甚至說人是古猿和外星人的雜交啊,以及亞特蘭帝斯的傳說等暫不討論)可以肯定的是現代人都源於挪亞一系。

道教版本:上古大神盤古不知怎麼都來到這個世界,從卵中孵化出來後(聯繫到異型,寒!),用開天大斧劈開空間,形成世界,化身萬物,其一部分形成上古神族,如盤古族,軒轅族,九黎族等,其中盤古族女神女媧把五色土捏成一個泥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做好後,吹一口氣,那些泥人就一個個變成活人了。女媧感到這種方法太慢,也太著力,就用草搓成一根繩子,把五色土塗粘在繩子上讓太陽曬干,然後用手一拉,泥塊就剝落落掉下來,再吹一口氣,這些小泥塊又變成活蹦活跳的人了。(也有一部分人懷疑上古神族為外星移民,人類是他們做出來的玩具寵物)

佛教版本:梵天大神是宇宙的創造者,周身呈粉色或紅色,有四頭四臂。四張臉朝向東西南北,象徵四部吠陀經。四隻手常握有念珠、水罐、吠陀經、節杖、勺子、樂弓或是蓮花等物,其中念珠用來記載時間,水用來衍生萬物。梵天一般處於蓮花之上,出行時騎天鵝,或者乘坐由七隻天鵝拉的戰車。,婆羅門是從梵天的口腔里出生,居於第一種姓;其次是武士剎帝利,出生自梵天的手臂;商人吠舍從梵天的髖部出生;手工業者首陀羅從梵天的腳下生出。最低層是無種姓者,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不可接觸者」階層,他們出生自地下。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這里居住著古老的毛利人。毛利人在解釋自己來源的時候是這樣說的:有一位神,他有不同的名字,圖、蒂基和塔內,他取河邊的紅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個自己的肖像或形象,有眼睛、手、腿,一應俱全。事實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復製品。他做成這個模特後,就向這個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氣,使他活起來,這個泥人立刻有了生命並打了一個噴嚏。
澳大利亞的造人神話是這樣的:創世者龐德一傑爾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塊樹皮。他在一塊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調好。然後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塊樹皮上面,造成一個人形。他先造了腳,然後造腿,然後是身軀、手臂和頭。就這樣,他在兩塊樹皮上各造了一個人,他對這兩個人很滿意,於是,又從按樹上取下多纖維的樹皮,把它做成頭發,粘在泥人的頭上。然後,他躺在他們的上面,使勁往他們的嘴裡、鼻孔里和肚臍里吹氣,這些小人立刻動了起來,圍著神又蹦又跳。
生活在婆羅洲的達雅克人說:有一個大神,名叫薩拉潘代,天神命令他來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個石頭人,但石頭人不能說話,就被廢棄了。他又造了一個鐵人,而這個鐵人的舌頭比石頭人還硬,天神看了很不滿意。第三次,薩拉潘代造了個泥人,泥人極有靈性,一造好就開口說話,天神十分高興,說:「你造的人能行。讓他成為人類的祖先吧,你必須另造一些像他這樣的人。」
在非洲白尼羅河生活的希盧克人的神話說:創世者喬奧克決定創造人類,他拿起一塊泥土,對自己說:我將造人,但他必須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裡去工作,所以我將給他兩條長腿,像火烈烏一樣。這樣做了以後,他又想:人必須能種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將給他兩只手臂,一隻手拿鍬,一隻手拔雜草。於是他給人安了兩只手臂。按照這樣的構思,他先後給人安上了兩隻眼睛,一張嘴,一個舌頭和兩個耳朵,於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人類。
古希臘的神話說:人類是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創造的,他們先造出了一個黃金人類,這些人像神仙一樣生活,沒有悲哀,沒有恐懼,死亡就像是沉睡一樣;接著諸神又創造了白銀人類,雖然他們不能跟黃金人類相比,但也算得上幸福、安寧;隨後就是青銅人類,因為有了他們,慾望和爭斗便開始咬嚙這個世界,他們不受神的愛護;最後是鐵的人類,這是亂世中的種族,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代人。鐵人類的命運就是日夜勞作和無窮的煩惱,直到種族滅絕時為止。
至今生活在北美洲亞利桑那州的皮馬人認為,是大地之主創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個漂亮的泥像,並稱這個泥像為人。可是人這種東西並不好,不知怎麼搞的,一下子就變出了那麼多,以至水和食物都不夠了。這些人也奇怪,他們從來不生病,也沒有人死去,結果,他們吃光了世界上的所有東西,最後開始互相殘殺,互相吞食。大地之主十分傷心,他抓住天上的掛鉤,把天往下拉,把所有的人和動物都壓成了粉末兒。接著,大地之主用他的手杖將大地鑿穿7一個洞,他來到了大地的另一邊,又開始重新創造世界,創造人類。
阿拉伯的創世神話說,上帝派阿茲列來創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來到阿拉比亞,然後造成了一個人形,並把這個泥人放到一個地方,使它慢慢變干。過了40天,當泥人變干以後,上帝給了他們生命,並賦予他們理性的靈魂。
南美奎什瑪雅人的聖書《波波爾—烏夫》寫到:最初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庫馬茨,他們創造了所有的動物,並對這些動物說:「你們的肉將被撕得粉碎,就這樣,這將是你們的命運。」接著,他們想造一種靈物,「讓我們造出能供養我們的人來吧!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受人祈求,在地上被人禱念呢?……那麼就讓我們造順從的、恭敬的、能供養我們的人吧!」於是,他們用泥土造了一個人,但這個人很不美,雖然會說話,但卻沒有思想。造物主沒有辦法,只好打碎重新來做。他們又用黃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個人,但這些人沒有靈魂也沒有思想,於是,神又找到了可以進入人肉體的東西,人就開始在地球上繁殖。
科學的論斷幾位都說的很明白了,我就不再贅訴了。

C. 人的起源的故事

在古希臘的傳說中,關於人類的起源便有好幾種。
其中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眾神將創造人類的任務託付給普羅米修斯和他的兄弟伊比米斯去做。普羅米修斯的名字是『先慮』的意思,他的智慧甚至超過了眾神,而伊比米斯的意思則是『後見知明』,他總是很沖動的行事且生性浮躁,往往做完事後就後悔。
在創造人類之前,伊比米斯把體力、速度、勇氣等優點和羽毛、皮毛、翅膀還有硬殼之類的都贈給了動物,到了人類時便沒有一樣長處。人類既沒有遮體的輔蓋物,也沒有可以和動物相匹敵的優點。
他又後悔莫及了,便向普羅米修斯求救。於是普羅米修斯便接下了創造的工作,他想出了一個好的辦法,可以讓人類優於動物。他把人類的外貌造得和神一樣高貴,並前往天庭借了太陽的一點火種,點了一把火炬帶到了人間,成為了人類最好的防身之物,這可比毛皮、體力、速度、勇氣更為有用。
「人類有了火種,
可習得種種藝能「
中國人類起源的傳說
傳說一:女媧為伏羲氏,具人首蛇身,摶土做人,練五色石來補蒼天。
傳說二:女媧為伏羲氏之後的母系社會統一各部落的女酋長,後來治理洪水、倡導繁衍生育有成,於是乃被神話為造人之母,補天之神。
傳說三:盤古開天闢地。天地本為混沌,盤古在其中,後來天逐漸高一丈,地逐漸厚一丈,盤古也長高了一丈。長此以往,盤古越來越高,直到盤古將死的時候,他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血液變成江河,筋肉變成田土,頭發變成星辰,皮毛變成草木,身上的虱、蟲乃變成了人類。

在很久遠的年代裡,西藏山南地區雅隆 河谷的窮結地方,氣候溫和,山深林密。山上住著一隻獼猴。後來,這只獼猴和岩羅剎女結為夫妻,生了六隻小獼猴。老猴把它們送到果實豐茂的樹林中去生活。過 了三年,老猴再去看時,已經繁衍成五百多隻猴子。由於吃食不夠,有的在互相爭奪斗毆,抓破了臉皮,揪掉了耳朵。猴子都飢腸轆轆,吱吱悲啼。看見老猴來了, 便圍上來呼號:「拿什麼給我們吃啊!?」舉手相問,其狀至慘。老猴看見這種情景,心裡十分不忍。於是領它們到一處長滿野生谷類的山坡,指給群猴道:「你們 就吃這個吧!」從此,眾猴便吃不種而收的野谷,身上的毛慢慢變短,尾巴也漸漸消失,以後又會說話,遂演變成人類。
盤古開辟了天地,用身軀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殘留在天地間的濁氣慢慢化作蟲魚鳥獸,替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氣。

這時,有一位女神女媧,在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呀!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說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

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

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他們在女媧身旁歡呼雀躍了一陣,慢慢走散了。

女媧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熱乎起來,她想把世界變得熱熱鬧鬧,讓世界到處都有她親手造出來的人,於是不停工作,捏了一個又一個。但是世界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雙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這樣下去不行,就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條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漿向地上揮灑。結果點點泥漿變成一個個小人,與用手捏成的模樣相似,這一來速度就快多了。女媧見新方法奏了效,越灑越起勁,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女媧在大地上造出許多人來,心中高興,寂寞感一掃而空。她覺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處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樣。

一天,她走到一處,見人煙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細察看,見地上躺著不少小人,動也不動,她用手撥弄,也不見動靜,原來這是她是最初造出來的小人,這時已頭發雪白,壽終正寢了。

女媧見了這種情形,心中暗暗著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卻不斷衰老死亡。這樣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豈不要永遠不停地製造?這總不是辦法。

結果女媧參照世上萬物傳種接代的方法,叫人類也男女配合,繁衍後代。因為人世間是仿神的生物,不能與禽獸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別於禽獸亂交。後世人就把女媧奉為「神媒」。

當神的祖先,奧丁、威利和維用(木岑)木和榆木創造出人類的祖先阿斯克
和愛波拉以後,就讓他們居住在用伊米爾的肉體創造的大地的中央;為了不讓
巨人或者其他邪惡的生靈危害到他們,三位神祗又用巨人之祖伊米爾的眼睫當
成柵欄,把大地的中央團團圍了起來,圍起來的這塊大地,就是人類的家園—
中間園。阿斯克和愛波拉就在中間園中建起了家園,生下了許多子孫後代。這
樣,人類就在這一片大地上繁衍開來了。但是,渺小的人類卻從來也走不出這
用伊米爾的眼睫做成的柵欄,除了被選擇到華爾哈爾宮的死亡戰士和到海兒的
死亡之國去的凡夫俗子。
人類是那樣的渺小,他們的生命、健康、財富和命運,全部操縱在烏特泉
邊的三個命運女神手中。她們紡織、測量和剪裁人類的命運之線,任意決定人
類壽命的長短、健康的好壞以及財富的多少。
人類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們生活著的大地不過是九個世界中的一個而已;
他們永遠也走不到盡頭的遼闊世界,不過是宇宙樹尤加特拉希中間部分的枝幹
而已。
樹枝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人類稱為高山和峽谷。
樹枝表面窪下去積了水地方,人類稱為湖泊和海洋。
樹枝上生長了青苔的地方,人類則稱其為森林。

在人類的大地上面的是火焰國摩斯比海姆,精靈國愛爾夫海姆和神國亞薩
園。亞薩園里的神祗們是人類的保護神,掌管人類的知識、智慧、詩歌、歷史
、和平、戰爭、力量、財富、狩獵、漁業、海港、愛情、婚姻、生育等各種事
情。人類戰爭中犧牲的勇士則被選擇到亞薩園中的華爾哈爾宮,繼續為神祗服
務。
在大地的外面,和人類並居著巨人國約頓海姆,以及華納神的家園華納海
姆。居住在約頓海姆的都是一些強壯有力而性情邪惡的巨人,他們不僅是亞薩
神的敵人,而且隨時都在企圖破壞人類的中間園,是人類的最大威脅。
大地的下面是侏儒們居住的黑精靈之國、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和海兒的死
亡之國。侏儒住得與人類最近,就在大地下面的岩石洞穴里或黑色的土壤下面。
他們個子矮小,深藏在日光照不到的地方。當黑夜降臨的時候,他們有時也來
到人類的中間園,向人類借東西使用,或者和人類做少許生意。他們通常是人
類的朋友。海兒是死亡之國的主人,所有因為疾病和衰老死亡的人類都將到她
在死亡之國中的巨大宮殿中,為她服務。

另外的: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這里居住著古老的毛利人。毛利人在解釋自己來源的時候是這樣說的:有一位神,他有不同的名字,圖、蒂基和塔內,他取河邊的紅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個自己的肖像或形象,有眼睛、手、腿,一應俱全。事實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復製品。他做成這個模特後,就向這個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氣,使他活起來,這個泥人立刻有了生命並打了一個噴嚏。

澳大利亞的造人神話是這樣的:創世者龐德一傑爾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塊樹皮。他在一塊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調好。然後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塊樹皮上面,造成一個人形。他先造了腳,然後造腿,然後是身軀、手臂和頭。就這樣,他在兩塊樹皮上各造了一個人,他對這兩個人很滿意,於是,又從按樹上取下多纖維的樹皮,把它做成頭發,粘在泥人的頭上。然後,他躺在他們的上面,使勁往他們的嘴裡、鼻孔里和肚臍里吹氣,這些小人立刻動了起來,圍著神又蹦又跳。

生活在婆羅洲的達雅克人說:有一個大神,名叫薩拉潘代,天神命令他來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個石頭人,但石頭人不能說話,就被廢棄了。他又造了一個鐵人,而這個鐵人的舌頭比石頭人還硬,天神看了很不滿意。第三次,薩拉潘代造了個泥人,泥人極有靈性,一造好就開口說話,天神十分高興,說:「你造的人能行。讓他成為人類的祖先吧,你必須另造一些像他這樣的人。」

在非洲白尼羅河生活的希盧克人的神話說:創世者喬奧克決定創造人類,他拿起一塊泥土,對自己說:我將造人,但他必須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裡去工作,所以我將給他兩條長腿,像火烈烏一樣。這樣做了以後,他又想:人必須能種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將給他兩只手臂,一隻手拿鍬,一隻手拔雜草。於是他給人安了兩只手臂。按照這樣的構思,他先後給人安上了兩隻眼睛,一張嘴,一個舌頭和兩個耳朵,於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人類。

古希臘的神話說:人類是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創造的,他們先造出了一個黃金人類,這些人像神仙一樣生活,沒有悲哀,沒有恐懼,死亡就像是沉睡一樣;接著諸神又創造了白銀人類,雖然他們不能跟黃金人類相比,但也算得上幸福、安寧;隨後就是青銅人類,因為有了他們,慾望和爭斗便開始咬嚙這個世界,他們不受神的愛護;最後是鐵的人類,這是亂世中的種族,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代人。鐵人類的命運就是日夜勞作和無窮的煩惱,直到種族滅絕時為止。

至今生活在北美洲亞利桑那州的皮馬人認為,是大地之主創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個漂亮的泥像,並稱這個泥像為人。可是人這種東西並不好,不知怎麼搞的,一下子就變出了那麼多,以至水和食物都不夠了。這些人也奇怪,他們從來不生病,也沒有人死去,結果,他們吃光了世界上的所有東西,最後開始互相殘殺,互相吞食。大地之主十分傷心,他抓住天上的掛鉤,把天往下拉,把所有的人和動物都壓成了粉末兒。接著,大地之主用他的手杖將大地鑿穿7一個洞,他來到了大地的另一邊,又開始重新創造世界,創造人類。

阿拉伯的創世神話說,上帝派阿茲列來創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來到阿拉比亞,然後造成了一個人形,並把這個泥人放到一個地方,使它慢慢變干。過了40天,當泥人變干以後,上帝給了他們生命,並賦予他們理性的靈魂。

南美奎什瑪雅人的聖書《波波爾—烏夫》寫到:最初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庫馬茨,他們創造了所有的動物,並對這些動物說:「你們的肉將被撕得粉碎,就這樣,這將是你們的命運。」接著,他們想造一種靈物,「讓我們造出能供養我們的人來吧!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受人祈求,在地上被人禱念呢?……那麼就讓我們造順從的、恭敬的、能供養我們的人吧!」於是,他們用泥土造了一個人,但這個人很不美,雖然會說話,但卻沒有思想。造物主沒有辦法,只好打碎重新來做。他們又用黃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個人,但這些人沒有靈魂也沒有思想,於是,神又找到了可以進入人肉體的東西,人就開始在地球上繁殖。

D. 人類起源神話

人類起源之迷 歐洲,特別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祥地 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猿有著共同的祖先。但人類這一支系是何時、何地從共同祖先這一總幹上分離開來的?什麼是他分離開的標志?原始人類又是何時、何地轉化為真人的…… 對於這一系列的疑問,古人類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正確的回答。多數古人類學家認為:真人是以製造工具為標志,真人出現以前的人類祖先,科學家們稱之為「前人」。直立是前人從人猿共祖主幹上分離的形態學標志,他從主幹分離的地區可謂人類最早的搖籃。真人不斷演化發展,最後成為現代人,同時形成現代不同的人種,這個進化過程完成的地區便是人類演化最後的搖籃。 在探索人類起源時首先要確立一個前提,即人類是一個生物物種,他只能有一個祖先,不可能是多個祖先。不能說黑人有一個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個祖先。因為不同的物種之間雖能婚配,卻不能生育後代,只有同種能育。如果我們主張人類多祖論,就會在生物學上犯常識性的錯誤,現在已證實了人類多祖或多元論是違背科學常理的。 人類從人猿主幹上分離,究竟發生在哪一地區?是在非洲,然後走進亞洲,還是在亞洲? 非洲是人類的搖籃首先是由達爾文提出來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中作了大膽的推測。另一位進化論者海格爾則在1863年發表的《自然創造史》一書中主張人類起源於南亞,還繪圖表示現今各人種由南亞中心向外遷移的途徑。此外,還有中亞說、北亞說以及歐洲說。由於人類的搖籃隨人類化石的不斷出土,而搖擺於各洲。 歐洲,特別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祥地。從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個個體,其中包括猿人階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時代的人骨發現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們打開地圖一看,歐洲布滿了古人類的遺址。而當時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亞洲其他的區和非洲還沒有找到過古人類遺址。還有,最早發現的古猿化石也出土於歐洲,即1856年在法國發現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紀20年代「辟爾當人」的騙局喧囂一時(辟爾當人被有些學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稱他為「曙人」。最後被揭露,所謂「曙人」,原來是來將一個新石器時代的人頭骨和一個現代猿類的下頜骨湊合起來的假品),所以當時許多人認為人類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歐。但隨著亞非兩地更多人類化石的發現,人類搖籃歐洲說才逐漸退出了舞台。 「北京人」的發現不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1887年,荷蘭解剖學家杜布哇,抱著尋找早期人類化石遺骸的熱望,來到印尼的爪哇島,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個名叫垂尼爾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頜殘片,次年又發現一具頭蓋骨,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號頭蓋骨。1892年,又在不遠處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這些材料後,認為它們屬於同一個體,而且正是人們要尋找的人與猿之間的「缺環」。 爪哇直立猿人的發現使南亞說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發現卻遭到許多人的反對,最強烈的反對來自教會。教會堅持說,人類的祖先應是亞當,怎麼可能是猿人呢? 1911年,古生物學家馬修在《氣候和演化》一書中,列舉種種理由鼓吹中亞高原是人類的搖籃。其理由,一是中亞因喜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環境變得不適宜生存,但對動物演化來說,受刺激產生的反應最有益處,所以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進人類的形成;二是哺乳動物的遷徙規律常常是最不進步的類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強盛的類型則留在發源地附近繼續發展,因此在離老家比較遠的地區反而能發現最原始的人類。當時發現的早期人類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與這一假說正好吻合。 1927年,中國發現「北京人」化石,之後相繼發現了「北京人」製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遺跡,這一重大發現不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193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劉易斯在印巴交界處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塊上頜碎塊,該標本從形態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點,他便借用印度一個神的名字「拉瑪」把它命名為「拉瑪猿」。但由於當時他人言輕,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學家皮爾賓姆和西蒙斯對林猿類26個屬50多個種作綜合研究時,注意到拉瑪猿形態上的似人特點,認為它可能是人類這一支系的祖先類型,並將它從猿科中轉到人科中,人類起源南亞說再度興起。然而隨著非洲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的大量涌現,使人類起源非洲說重新嶄露頭角。 在達爾文推測人類起源於非洲時,當時少見化石證據。這種情況在20世紀20年代發生了改變。在南非盛產金鋼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個名叫塔恩的地方,那裡有許多採石場,在採石時經常發現哺乳動物化石。1924年曾發現一具幼年猿類頭骨,後經解剖學教授達特的研究,認為它人形態介於人和猿之間,遂將其命名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蘭士瓦地區斯特克方丹採石場發現一個成年個體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羅姆特萊伊採石場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頜骨和頭骨碎片,南猿逐漸引起學術界的認同和重視。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還是「最接近人的猿」,學術界仍有爭議。解決爭議的關鍵是南猿能否製造工具。雖然人們曾在發現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時還有進步類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製造者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此外,由於南猿化石出土層位不清,故南猿確切的生存年代還一時無法搞清。 正當人們左右徘徊時,東非的化石發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契機。從1931年起,英國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就在東非大裂谷一個名叫奧爾杜威峽谷的分支部分進行發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們是用河卵石或礫石簡單打製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誰是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婦在這里搜索了20多年,終於在1959年7月的一天發現了一具南猿頭骨。它比南非粗壯南猿還要粗壯,學名為「鮑氏南猿」,一般稱其為「東非人」。通過種種理化測年法測得他的生存年代為距今170萬年。 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 「東非人」及「能人」的發現,不僅揭開了東非地區一系列重要發現的序幕,而且將作為「缺環」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躍升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類的先驅者。」以利基夫婦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據此認為人類起源於非 進入70年代,世界范圍內古人類學的重要發現和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後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臘、肯亞和我國發現了大量的古猿化石。雖然它們名稱不一,但基本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大的屬西瓦猿型,小的為拉瑪猿型,而且往往兩者並存。經過各方專家的比較研究,發現它們並非不同的種屬,而是雌雄個體而已。既然拉瑪猿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種屬,焉有人類祖先之說?人類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瑪猿」而明朗過,現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為人們了解自身起源的奧秘打開了一條新的途徑。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分子人類學的發展,不僅從微觀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與其他靈長動物,特別與大猿類密切的血緣關系,而且依據遺傳物質的變異度,可以推算出它們分化的大致時間跨度。原先認為人和猿分離的時間大約為距今2000—2500萬年間,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萬年間! 鑒於此,新的人類演化概念產生了,由此也決定了探索人類的發祥地不能再依據舊說行事。由於非洲大量涌現的南猿和早期人屬化石,人類早期階段的復雜圖景終於開始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自1924年找到首個幼年南猿頭骨以來的70餘年,在非洲有不下20個地點發現了最早階段的人類化石。1974年,由美國古人類學家約翰遜領導的多國考察隊,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發現了一具保存40%遺骸的被稱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過300萬年,以後被訂名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區還曾發現一處埋有13個阿法南猿個體的骨骸,它提供了早期人類群居的證據,為此有人將之稱為人類的「第一家庭」。 90年代,非洲的古人類化石重要發現接連不斷。1992年,在衣索比亞的阿拉米斯發現距今440萬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為「始祖南猿」,經過進一步發掘與研究,更名為「始祖地棲猿」。1996年,來自13個國家4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區,找到了距今250萬年的南猿化石。由於它在形態上混雜著接近人和許多不同類型南猿的特點,被認為是連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屬之間的一個新種代表,被訂名為「驚奇南猿」。在肯亞圖爾卡納湖東岸的庫比福拉地點,則相繼發現了阿法南猿、鮑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號人」的頭骨化石。後者最後被訂名為「盧道爾夫人」,距今年代為190萬年,並被認為是人屬中的最早成員;在湖西岸,1985年曾發現有一具距今250萬年的頭骨,被命名為「衣索比亞南猿」,他是粗壯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點發現的距今410萬年的原始類型南猿化石,被命名為「湖濱南猿」。令人矚目的是,它們的下肢骨顯示出直立行走的特點,而上肢骨卻仍保留著上攀援的特點。這表明分子生物學所推測的距今500萬年人與猿分道揚鑣可能是對的。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 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 早在1907年發現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視作歐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過渡的類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區,發現了80多件人類化石,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78萬年以上,被認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喬治亞東南邊境一個名叫德瑪尼西的地方,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齒列的下頜骨,形態呈直立人型。以後又發現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據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180萬年,故德瑪尼西人被認為是非洲以外已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歐洲最早的人化石。 以色列出土的尼人類型的古人類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製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內有一條約旦河谷,是東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 1959年在這里發現烏貝蒂亞舊石器時代遺址。從該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層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石制器,據古地磁法測得距今年代約在150萬至100萬年間。有些學者認為這個遺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遺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剛從「能人」演化而來的早期直立人。 我國在近半個世紀也發現了大量有關人類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雲南開遠發現古猿以來,70年代和80年代在雲南祿豐和元謀又相繼發現古猿化石,可分大小兩種類型。有些學者認為大型者可謂西瓦猿型,小型者屬拉瑪猿型。拉瑪猿作為人類遠祖的論點其時在我國正風行一時,所以有的學者認為人類遠祖已在中國找到,便將小型古猿命名為「中國古猿」,以表達人類起源於中國的美好願望。然而隨著科學界對拉瑪猿屬性認識的變更,國內有些學者將雲南不同地區的古猿歸屬到一個新屬,即祿豐猿屬之內。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它們只是雲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亞種。 60年代,陝西蘭田公主嶺和雲南元謀大那烏發現了直立人類型的蘭田人和元謀人,他們距今年代超出100萬年,後者甚至達到170萬年,成為目前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人化石。但遺憾的是,元謀人化石目前僅限於2枚上內側門齒,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脛骨,而在非洲發現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卻有完整的骨架。雖然曾經有人將湖北建始地區發現的幾顆化石牙齒看作是與南猿類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獲得學術界的承認。 1989年在湖北鄖縣找到2具原始人頭骨化石,一開始又將其歸於南猿之列,修理後發現乃屬直立人型。1980年在安徽和縣及1993年在江蘇南京也發現了直立人型頭骨化石。雖然對於它們的年代說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萬年。 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縣龍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門齒和一段下頜殘塊,同時還宣稱出土了有人工痕跡的石製品。一開始它們被部分學者鑒定為直立人型,後來國外學者介入,認為與直立人形態差異大,而與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並進一步測定了其年代為距今180萬年以上,甚至超過200萬年。 進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並且這些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演化體系,而亞洲地區出土的化石很難與它相提並論。相較而言,非洲似更有條件作為人類的發祥地。古人類學的研究還表明:能人/盧道爾夫人具有較大的軀體和較重的腦量,故具有較強的體能和較高的智能,不僅已能製造工具,很可能還有較緊密的群體關系。加上新世時期古氣候的變化,引起生態環境的變化和哺乳動物的遷移,由此帶動了古人類群的遷徙。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後期匯成「走出非洲」的假說。部分學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以色列的烏貝蒂亞、喬治亞的德瑪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國的「巫山人」諸遺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類遷徙途中的遺跡。以後,非洲的能人/盧道爾夫人演化為匠人,而在亞洲則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構想出另一種過程,即非洲早期人類首先遷徙到亞洲,演化為直立人後,又返回到非洲,並遷徙到歐洲。不過「走出非洲」尚有另層意思,即現代類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遷移到各洲去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0多萬年前,即所謂「夏娃說」。 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腳跟,更是當務之急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些學者在發掘和研究元謀西猿時,認為在元謀盆地小河地區豹子洞篝發現的古猿伴有石器。能製作石器,豈不是人?故將之訂名為「東方人」,並將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萬年前。而在同一地區的蝴蝶梁子發現的一具幼年頭骨,鑒定為拉瑪猿型,認為是人類的祖先,後來宣稱在地層中也找到了「石器」,將之更名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為距今400多萬年前,並進而構築了「開遠拉瑪猿」——「祿豐拉瑪猿」——「蝴蝶拉瑪猿」(或「蝴蝶人」)——「東方人」——元謀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疇人、麗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當完整的系列。鑒於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鄰區是人類起源的關鍵地區。但遺憾的是,早在70年代後期,學術界已拋棄拉瑪猿是人類遠祖的觀點。後經研究,所謂「蝴蝶人」的「石器」原來是天然石塊;而「東方人」的石器,後來被證明是地表上揀來的,而且時代甚晚。 1997年,我國啟動了尋找200萬年和更早時期人類的「攀登項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獲甚微。後來在安徽繁昌發現了距今200—240萬年的石製品和骨器,發現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積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製品在學術界曾引起很大爭議。此外,光有石器還遠遠不夠,它只是間接證據,關鍵是找到人化石。 1999年在河北蔚縣上新世地層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萬年的石器,這遠遠超過了非洲發現的不超出260萬年的界限,並認為這是對人類非洲起源論的一次挑戰。但該標本發現於1990年,事隔9年後才公布於世令人費解。 中國學者要挑戰非洲起源論,就必須找出更多的早期人類化石。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腳跟更是當務之急。就連目前所認定的我國最早的元謀人化石,國內外有些學者認為其距今只有60萬年!我們必須找到更早時期的人類化石,而且這些化石能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使得非洲材料從屬於這個體系才行。我國的古環境條件不算太差,既然已發現了豐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這樣的生存環境同樣適合早期人類生存。我們並不完全排除人類起源亞洲的潛在可能性,但僅有設想和沖刺的良好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具有說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學性

E. 紐西蘭被譽為「世界邊緣的國家」,這是為什麼

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稱呼,是比較南端的陸地,可以見到一些比較奇特的景觀。

F. 西遊記中的小人國是怎麼回事

如圖,《西遊記》中的小人國指的就是比丘國。

情節梗概

《西遊記》中有比丘國的故事。在第七十八,七十九兩回,情節梗概: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過比丘國,發現國王被妖魔所纏,身染重病。昏庸的國王聽信妖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個男孩的心肝做葯引。為此傳下聖旨,命百姓選送小兒,裝入鵝籠,聽候使用。為了搭救孩童,孫悟空深入王宮,識破「國丈」和國王寵愛的「美後」是南極仙翁所騎白鹿和一隻白面狐精變化,於是施展神威,降伏白鹿,打死狐精。二妖現了原形,國王羞慚難當,低頭認錯。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孩的性命得救了,全城百姓感恩戴德。[1]

請採納,謝謝!

G. 小人國怎麼形成的

小人國的形成主要是裡面的人大多數是小孩,小孩子居多,小孩子引發的事正在運行,形成了小人國。

H. 紐西蘭的神話、故事(可以編成話劇等的)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這里居住著古老的毛利人。毛利人在解釋自己來源的時候是這樣說的:有一位神,他有不同的名字,圖、蒂基和塔內,他取河邊的紅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個自己的肖像或形象,有眼睛、手、腿,一應俱全。事實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復製品。他做成這個模特後,就向這個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氣,使他活起來,這個泥人立刻有了生命並打了一個噴嚏。

澳大利亞的造人神話是這樣的:創世者龐德一傑爾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塊樹皮。他在一塊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調好。然後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塊樹皮上面,造成一個人形。他先造了腳,然後造腿,然後是身軀、手臂和頭。就這樣,他在兩塊樹皮上各造了一個人,他對這兩個人很滿意,於是,又從按樹上取下多纖維的樹皮,把它做成頭發,粘在泥人的頭上。然後,他躺在他們的上面,使勁往他們的嘴裡、鼻孔里和肚臍里吹氣,這些小人立刻動了起來,圍著神又蹦又跳。

生活在婆羅洲的達雅克人說:有一個大神,名叫薩拉潘代,天神命令他來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個石頭人,但石頭人不能說話,就被廢棄了。他又造了一個鐵人,而這個鐵人的舌頭比石頭人還硬,天神看了很不滿意。第三次,薩拉潘代造了個泥人,泥人極有靈性,一造好就開口說話,天神十分高興,說:「你造的人能行。讓他成為人類的祖先吧,你必須另造一些像他這樣的人。」

在非洲白尼羅河生活的希盧克人的神話說:創世者喬奧克決定創造人類,他拿起一塊泥土,對自己說:我將造人,但他必須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裡去工作,所以我將給他兩條長腿,像火烈烏一樣。這樣做了以後,他又想:人必須能種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將給他兩只手臂,一隻手拿鍬,一隻手拔雜草。於是他給人安了兩只手臂。按照這樣的構思,他先後給人安上了兩隻眼睛,一張嘴,一個舌頭和兩個耳朵,於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人類。

古希臘的神話說:人類是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創造的,他們先造出了一個黃金人類,這些人像神仙一樣生活,沒有悲哀,沒有恐懼,死亡就像是沉睡一樣;接著諸神又創造了白銀人類,雖然他們不能跟黃金人類相比,但也算得上幸福、安寧;隨後就是青銅人類,因為有了他們,慾望和爭斗便開始咬嚙這個世界,他們不受神的愛護;最後是鐵的人類,這是亂世中的種族,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代人。鐵人類的命運就是日夜勞作和無窮的煩惱,直到種族滅絕時為止。

至今生活在北美洲亞利桑那州的皮馬人認為,是大地之主創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個漂亮的泥像,並稱這個泥像為人。可是人這種東西並不好,不知怎麼搞的,一下子就變出了那麼多,以至水和食物都不夠了。這些人也奇怪,他們從來不生病,也沒有人死去,結果,他們吃光了世界上的所有東西,最後開始互相殘殺,互相吞食。大地之主十分傷心,他抓住天上的掛鉤,把天往下拉,把所有的人和動物都壓成了粉末兒。接著,大地之主用他的手杖將大地鑿穿7一個洞,他來到了大地的另一邊,又開始重新創造世界,創造人類。

阿拉伯的創世神話說,上帝派阿茲列來創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來到阿拉比亞,然後造成了一個人形,並把這個泥人放到一個地方,使它慢慢變干。過了40天,當泥人變干以後,上帝給了他們生命,並賦予他們理性的靈魂。

南美奎什瑪雅人的聖書《波波爾—烏夫》寫到:最初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庫馬茨,他們創造了所有的動物,並對這些動物說:「你們的肉將被撕得粉碎,就這樣,這將是你們的命運。」接著,他們想造一種靈物,「讓我們造出能供養我們的人來吧!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受人祈求,在地上被人禱念呢?……那麼就讓我們造順從的、恭敬的、能供養我們的人吧!」於是,他們用泥土造了一個人,但這個人很不美,雖然會說話,但卻沒有思想。造物主沒有辦法,只好打碎重新來做。他們又用黃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個人,但這些人沒有靈魂也沒有思想,於是,神又找到了可以進入人肉體的東西,人就開始在地球上繁殖。

希望可以幫到LZ

I. 東西方有關造人的傳說

女媧造人、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上帝造人、馬杜克創造人類、阿圖姆創造人類

1、女媧造人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 ,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2、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

在希臘神話中,人類是提坦神普羅米修斯創造的。(普羅米修斯含義是深謀遠慮)他也充當了人類的教師,凡是對人有用的,能夠使人類滿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給人類。

同樣的,人們也用愛和忠誠來感謝他,報答他。但最高的天神領袖宙斯(Zeus)卻要求人類敬奉他,讓人類必須拿出最好的東西獻給他。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辯護時觸犯了宙斯。

3、上帝造人

創世之前,一片混沌,地球在黑暗、沉寂無聲的太空飄浮,沒有陸地,只有滿滿的海水。上帝耶和華用六天時間創造了世界。第一天創造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創造空氣和天;第三天創造了地、海,山川平原,花、草、樹木;

第四天創造了天上要布滿星辰,用來劃分季節和年,夜晚是休息的時間,就讓寧靜的月亮給那些穿越沙漠的漂泊者指明方向,幫他們找到棲身之處;第五天上帝創造了魚、鳥等各種動物;第六天上帝創造了人;第七天上帝休息了。

4、馬杜克創造人類

埃利什與水神阿普蘇和蒂馬特產卵生育了數代天神,這些晚輩天神中伊阿是長兄,他的身邊有許多個弟弟。然而,這些年紀不大的小天神很吵鬧,讓阿普蘇和蒂馬特無法入睡,於是阿普蘇密謀策劃要殺死這些小天神,然而消息不脛而走,伊阿搶先動手首先將阿普蘇殺死。

蒂馬特得知噩耗後發誓要進行報仇,她創造了許多怪物,其中包括:瘋狗、蠍人、半牛人和巨龍等。伊拉和女神達姆基娜創造了馬杜克(長著四個眼睛和四個耳朵),馬杜克成為了伊拉和達姆基娜的保護武神,在馬杜克和蒂馬特的惡戰中,馬杜克用一支箭射中了蒂馬特的心臟。

馬杜克將蒂馬特的身體撕成兩半,創建了天與地,之後馬杜克創造了人類,讓人類去做天神不願做的苦力差事,如:耕作和商業買賣等。

5、阿圖姆創造人類

在埃及古代神話中,最初世界是混沌無序的。天神阿圖姆希望自己具有靈魂和肉體,之後他創造了一座小山,否則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裡他沒有立足之地。

阿圖姆是一個沒有性別的天神,他的眼睛能看到一切事情。他從嘴裡吐出一個兒子舒——空氣之神;然後又吐出了一個女兒特夫努特——濕氣女神。

他們兩個天神負責重新改變宇宙混沌狀態的任務,舒和特夫努特建立了土地之神格布和天空之神努特,起初格布和努特互相纏繞在一起,但是格布將努特舉了起來,逐漸新的世界秩序建立了起來,但是舒和特夫努特消失在黑暗之中。

阿圖姆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用來尋找舒和特夫努特,最後舒和特夫努特再次返回到阿圖姆的身邊,阿圖姆十分高興,眼淚激動得流了下來,當每滴眼淚落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個人類。

J. 全球十大最安全的國家

出國旅行選擇目的地,我們最關心的自然是安全問題。雖然全球和平指數顯示,世界變得愈發危險了,但以下這10個國家,總體上還是出行的極佳選擇。

1、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國家之一,繁榮的經濟、大量工作機會以及開放的移民政策,讓人們在這個具有多元文化的北美國家,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和自由。壯闊且豐富的自然資源,更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西北部鄰美國阿拉斯加州,東北與格陵蘭(丹)隔戴維斯海峽遙遙相望,南接美國本土,北靠北冰洋達北極圈。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這里的旅遊業發達,加拿大在世界旅遊收入最高國家中排名第九,它亦是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最多國內城市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在加拿大廣袤的國土上,有著難以計數的奇觀美景,獨特的清涼夏季和楓葉般艷紅的秋天,境內有著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巍峨的高山,雄渾的高原,富饒的谷地,眾多的湖泊以及縱橫交錯的河流與星羅棋布的島嶼一起構成了加拿大神奇、獨特而別具魅力的自然風光。主要旅遊城市有溫哥華、渥太華、多倫多、蒙特利爾、魁北克市等。

最佳季節:5月-10月最佳。加拿大旅遊的最佳季節是5月到10月。加拿大幅員遼闊,氣溫、氣候有所差異,整體而言,在日照時間較長,氣溫較高、舒適的初夏到初秋,是最佳旅遊時間。 特別是加拿大洛磯山脈等山嶽地區、冬季較長的大西洋加拿大Atlantic Kanada等地6~9月可以看到加拿大優美的綠意。 9月下旬~10月中旬一個月,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則可以觀賞楓葉層林盡染的秋天。

加拿大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jianada/

2、紐西蘭

紐西蘭常年位居全球最安全的國家排行榜。這個傾向於與澳大利亞形成經濟聯合體的國家,保持著極低的犯罪率,政治穩定、尊重人權與自由和對新移民的歡迎政策,讓紐西蘭對於到訪者具有著友好的態度。紐西蘭純凈的自然之美、極高的生活水準和善良的人們,對想體驗慵懶閑適生活的旅行者而言,都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紐西蘭(New Zealand)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國。首都為惠靈頓,最大的城市是奧克蘭。這個不缺藍天與綠草的國度,會帶給你無比的熱情和生命力。當你置身於斯,伸手在參天巨杉,就有如觸摸到原始森林的力量;暢游於海灣區,時常有海豚跳出海面,穿梭在旁;在人煙罕至的原野上搭起帳篷,更有一種完全深入大自然的感覺。這個滿布天然花園的國度,四季景緻恰人,置身其中,滿目蒼翠綠林、仰首但見藍天白雲。延綿遼闊的沙灘和湖泊、高聳人雲的叢林、攀綠田園、深谷峻嶺、美不勝收的景緻,猶如一幅幅不假修飾的自然風景畫,教人目眩神往。即使是城市也洋溢著一股獨特風格,別致的建築、熱鬧的市集。紐西蘭由北島、南島兩個主島和斯圖爾特島、坎貝爾島等幾十個小島組成,境內多山,河流多短而湍急。北島多火山、溫泉,南島多冰川、湖泊。雖然紐西蘭歷史較短,文化古跡較少,但決不缺乏雄壯的自然風光。奧克蘭、北島溫泉城-羅托魯瓦、陶波、基督城、皇後鎮等,是不錯的去處,看看熱鬧的集市、以及波利尼西亞風格的建築,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最佳季節:3月-5月,9月-11月,氣候溫暖,是最佳旅行季節。旅遊高峰期是12月20至次年1月中旬,最好提前預訂房間。

紐西蘭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xinxilan/

3、瑞士

以滑雪勝地而聞名的瑞士,也是全球和平指數很高的國家之一。穩定的經濟、良好的教育與就業水平都贏得了極高贊譽。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國家,不同語言、種族和觀點的人們都可以和平相處。

瑞士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或歸類於西歐)的聯邦制國家(雖沿用舊稱「瑞士聯邦」,但在1848年改憲後已實行聯邦制),與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及列支敦斯登接壤。瑞士也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國,歷史上一直保持政治與軍事上的中立,但瑞士同時也參與國際事務,許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瑞士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旅遊資源豐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雖然從地理上看,瑞士只佔歐洲的一小部分,但這個國家豐富的旅遊資源卻帶給旅行者莫大樂趣。整個大陸具有各種引人入勝的地形和景觀、自然和人工融合、多姿多彩的瑞士,隨處都能找到令人感興趣的事物。

最佳季節:7月-8月是瑞士旅遊的最佳季節,瑞士地處溫帶的北部,由西向東伸展的阿爾卑斯山,成為該國的氣候分界線。氣候自西向東由溫和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向冬寒夏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阿爾卑斯山以南是海洋氣候,阿爾卑斯山以北有時受西歐海洋氣候的影響,溫和而潮濕,有時受東歐大陸性氣候影響,有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天,溫差變化幅度大。瑞士全年平均氣溫8.6℃。6-9月夏季的溫度為20-25°C,這個季節適合戶外和探險活動,4-5月的春季和10-11月秋季的溫度為7-14°C,這時候適合徒步等,而且遊客較少。12-2月冬季的溫度為2-6°C,最適合去阿爾卑斯山區去滑雪。

瑞士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

4、芬蘭

和其他北歐國家一樣,芬蘭在教育、醫療、生活標准等方面都有極高的水準,同時,在腐敗、貧富差距和性別歧視方面的指數很低。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芬蘭的歷史上產生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托以實用功能性主義的浪漫風格設計建造的建築為芬蘭留下了眾多凝固的藝術珍品。

最佳季節:11月-5月最佳,芬蘭的冬季漫長而寒冷,北部降雪期由十月一直持續到次年五月中旬。但由於氣候乾燥,寒冷顯得並不難以忍受,所以芬蘭一直受到冬季運動愛好者的喜愛。二月份是傳統的滑雪旺季,而在北拉普蘭十二月和一月會出現極夜,黑暗晴朗的天空正好欣賞瑰麗多姿的北極光。

芬蘭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fenlan/

5、丹麥

丹麥人從容的生活方式一直讓許多人倍感羨慕,這完全得益於整個國家賦予公民的安全感。遠離武裝沖突、專注於發展本國經濟,在丹麥,醫療問題、兩性平等、社會責任是最主要的優先事項。

丹麥是歐洲最古老的王國之一,是歐洲大陸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橋梁。丹麥面積為43094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境內低平,最大的湖泊是阿勒湖。人口531萬。丹麥位於哥本哈根以北約45公里的北西蘭島,有3座舉世聞名的古城堡為背景。該城堡建於1514—1584年。丹麥小城北隆市有個聞名遐邇的「樂高公園」,其佔地面積25公頃,是一個用3200萬塊積木建成的「小人國」。公園以其新穎獨特的積木藝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使它成為僅次於哥本哈根的丹麥第二旅遊勝地。丹麥有多樣化和充分發展的工商貿易部門。1973年丹麥便是歐洲聯盟的成員並且被認為是歐洲聯盟內有最強經濟實力的成員之一。 丹麥國家基本信息 首都:哥本哈根 國家代碼:DK 國花:雛菊 國鳥:雲雀 貨幣:丹麥克朗 人口:551.94 萬( 2009 年 1 月) 面積:4.31萬 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蘭和法羅群島)。 人口:551.94 萬人( 2009 年 1 月),丹麥人約佔95%,外國移民約占 5 %。 國名釋義:在古高德語中,「丹」為「沙灘、森林」之意,「麥」為「土地、國家」之意。 國家元首: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Margrethe II ),1972 年1 月 14 日 即位。首相拉爾斯·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2009年4月5日就職。 國徽:為盾徽。金色的盾面上橫置著三隻頭戴王冠的藍色獅子,周圍點綴著九顆紅心。獅子和紅心象徵勇敢、忠誠、善良。盾上端是一頂華麗的王冠,象徵丹麥是一個古老的王國。 國旗:丹麥國旗是現今仍在使用的國旗之中最為古老、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面,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7:28。旗地為紅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圖案,稍偏左側。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此時為丹麥的夏季,陽光充足,鮮花盛開,眾多戶外節目上演。

丹麥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

6、比利時

比利時雖然是個彈丸小國,但在二戰後卻成為了世界政治的中心。北約總部和實際上的歐盟「首都」都位於布魯塞爾。極高的教育及醫療水平,貼心的公共設施,連同其雄偉的建築、歷史遺跡和藝術作品一樣,都是比利時引以為傲的資本。

比利時(The Kingdom of Belgium,Le Royaume de Belgique),位於歐洲西北部,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西臨北海,與英國隔海相望。地形多為丘陵和平坦低地,最低處略低於海平面,全境分為西北部沿海佛蘭德倫平原、中部丘陵、東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點海撥694米。主要河流有馬斯河和埃斯考河。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 比利時國土面積雖不大,但各種特色的旅遊景點遍布全國。首都布魯塞爾 (BruxeIles)不僅有聞名於世的滑鐵盧古戰場;同時也是眾多國際機構的駐地;北部港口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en)是著名畫家魯本斯的故鄉,目前世界上許多美術館都陳列著他的傑作;布魯日(Bruge)有「歐洲最美麗的風景城市」之稱,其精巧的建築和布滿全市的運河,每年吸引著200多萬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遊客;南部的山城那慕爾(Namur)有許多別具風格的城堡。比利時擁有長達65公里的海岸線,寬闊的海灘上布滿細沙;著名的阿登山 (Ardenne)高地的丘陵和森林是享受大自然的勝地,也是冬季滑雪的好地方;斯巴(Spa)是有名的礦泉水產地和溫泉療養地。 官方法語和荷蘭語為主,60%的居民以荷蘭語為母語,但大多數居民會講法語,沿海港口城市則同時流通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這和比利時人民飽受戰爭侵略是有重要關系的。

最佳季節:四季皆可。比利時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天由於受到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不是特別冷,都在零度以上,而且市內暖氣很足。夏天,更加溫和,平均溫度在22度左右,可以說四季都適合旅遊。但最佳的旅遊季節應該是每年5月至9月。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這里經常下雨,尤其是進入夏天,所以要時刻備好雨具。

比利時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

7、冰島

雖然歷經了2008~2011年的經濟危機,但100%的識字率始終是冰島人的驕傲。較低的軍費開支、低犯罪率和暴力率,都讓冰島成為世界上讓人感到最幸福的國家之一。這里火山、冰川等壯麗的自然景觀,對旅行愛好者而言更是極大的饋贈。

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國家,位於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極圈,冰川面積佔8000平方公里,為歐洲第二大島。 全境3/4是海拔 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蓋。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多座。華納達爾斯赫努克火山為全國最高峰,海拔2119米。 冰島幾乎整個國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開墾,是世界溫泉最多的國家,地熱資源豐富,所以被稱為冰火之國。多噴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錫尤爾騷河長227公里。 冰島全境遍布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其中最壯觀的是Myvatn自然保護區與Tingvellir、傑古沙龍、史卡法特(Skaftafell)等國家公園。史卡法特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史瓦提(Svartifoss)瀑布;傑古沙龍國家公園內的傑古沙龍湖是在冰河底端所形成的一個湖,深達100公尺。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 冰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6~9月涼爽宜人,平均氣溫為10度左右,最高溫度可達24度。冰島因為靠近北極圈,夏季日照時間較長,6月中下旬尤甚,有極晝現象。 從6月初至8月底的冰島幾乎沒有天黑,所有的活動全部活躍起來,甚至可以搭帳棚,巴士也行駛至午夜12點,所有的戶外活動的可以輕松規劃。 5月至9月是不錯的旅遊季節。 這時候的觀光客比較少一點,避掉尖峰的觀光月份,不過有些巴士的班次會減少以及更改時間表。8月底起,北高地的巴士是停駛的,有些旅客服務中心與博物館也會暫時關閉。 到了9月30日,幾乎整個冰島進入冬眠的狀況,所以必續非常小心行程計畫。 冬天是從10月到隔年的4月,這段期間尤其是聖誕假期時,在雷克亞維克將有機會看到難得一見的極光,並且也可以做滑雪的活動。 冰島的冬季時間較長且多風雪,冬季日照時間則非常短,一般遊客較少。

冰島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

8、日本

科技發達、高度秩序化與禮貌友好的禮儀,是很多人對日本留有的印象。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日本位於亞洲大陸東邊的太平洋上。整個國土由四個主要島嶼組成,在這四個島嶼的周圍還有約4,000多個小島,日本的國土面積大致相當於德國和瑞士這兩個國家面積的總和,與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相比要稍微小一點。日本海岸線復雜多變、火山眾多,峽谷深邃。境內山地崎嶇、河谷交錯,山地面積佔80%,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6%。地熱和漁業資源豐富。日本礦藏資源極為匱乏,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和燃料都依賴進口,但它卻是世界經濟大國,其工業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均居世界前列,農業單位面積產量很高。日本是一個地勢多變、水力資源豐富的國家,由此構成了優美壯麗的景色,那裡有山中積雪的湖泊、怪石嶙峋的峽谷、湍急的河流、峻峭的山峰、雄偉的瀑布以及大大小小的溫泉,這些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常年吸引著大量遊客來到日本觀光 .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北海道、東北地區夏季與冬季; 關東地區、中國地區、四國、九州地區春季與秋季; 中部地區、關西地區全年皆宜。

日本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riben/

9、奧地利

奧地利的醫療與教育水平在歐洲位居前茅,商業領域發展迅猛。維也納更是世界上最舒適的宜居城市之一。

奧地利意為「東方的國家」,是歐洲著名的山地國家,主要河流為多瑙河。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北靠德國、捷克,東與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相鄰,南部與斯洛維尼亞、義大利接壤,西部是瑞士和列支敦斯登,是中歐大陸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交通樞紐。阿爾卑斯山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國面積為 83,858平方公里,人口818萬。水力,森林,礦產豐富,經濟發達。石墨,菱鎂礦儲蓄量居世界前列。 奧地利(The Republic of Austria)旅遊業發達,壯美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登山愛好者和冬季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去處;數百個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閑和水上運動的好地方;超過四成的森林覆蓋率和大面積草地牧場提亮了國家的綠色主色調;尊尚歷史的人們,可以在首都維也納緬懷奧匈帝國的盛世;熱愛音樂的遊客,則可探訪音樂家的故居,聆聽一場難以忘懷的音樂會。 奧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區,著名的阿爾卑斯山由西向南,一直延伸到維也納盆地;北部和東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帶;薩爾茨卡默古特與克恩滕境內湖泊眾多,點綴著粗獷豪邁的山巒,蔚為壯觀。奧地利境內的最高峰為海拔3797米的大鍾山(Grossglockner),最著名、最美麗的河流是多瑙河(Donau)。

最佳季節:5月-9月最佳,奧地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均適合旅遊,但總體來說5~9月是最佳。

奧地利旅遊行程:http://www.xwlxw.com/aodili/

10、挪威

像所有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一樣,挪威的罪案率極低,在上個世紀,挪威就憑借石油生產,積累了雄厚的資金。可以說,挪威是世界上既友善、和平,同時又富有的國家之一。高福利也令挪威非常適合居住。數不盡的峽灣和北極光也讓挪威非常值得一游。

挪威是北歐國家,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與瑞典接壤,西鄰大西洋。海岸線極其蜿蜒曲折,構成了挪威特有的峽灣景色。此外,挪威還與芬蘭、俄羅斯接壤。挪威的領土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自2001年起挪威已連續六年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 挪威(Norway)--國名原是「通往北方之路」,據傳說古代北歐人來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一條沿島北部海岸的「北路」,故名。挪威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其北部延伸到歐洲最北端。南與丹麥隔海相望。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異常曲折,沿海島嶼很多,達15萬個,故被稱為「萬島之國」。挪威是歐洲山脈最多的國家之一,高原、山地、冰川約占國土面積的75%,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基本以南北走向縱貫全境。 挪威境內多山,國土面積一半以上都是海拔高於500米的山地。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全境,山脈最南端的分水嶺被稱為「長嶺」,是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長嶺以北,山脈逐漸抬高,並在松恩峽灣里端達到頂峰。這裏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峰有150多座。挪威的最高峰、海拔2467米的加爾赫峰就在這一地區。長嶺將挪威南方地區割成了地形、地勢不一的東、南、西三大塊:東部平緩、綿長,這里有挪威最長的格洛馬河(580公里)以及最大的米約薩湖(375平方公里);西部較窄且陡峭;南部隨著山脈不斷向南海岸延伸,其山勢逐漸降低。挪威北部地區是一條窄長的山脈,被稱為舍倫山脈。舍倫山脈往東的延伸地帶是芬馬克高原,這是一片幾乎沒有樹木生長的荒地。在這里正對著巴倫支海的是一些高達300多米的絕壁和懸崖。 挪威三面環海,自北沿西向南依次為巴倫支海、挪威海和北海。由於境內多峽灣,使得挪威的海岸線曲線長達21000公里。豐富的海洋資源,使挪威的漁業生產得到大幅增長。挪威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魚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海產品出口國之一。 挪威經濟是高度發達的開放型市場經濟,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最富裕的發達國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末挪威大陸架發現石油後,石油業的掘起成為挪威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從70年代初開始石油生產至今,石油生產規模已有了大幅增長。現在挪威已成為世界第七大石油生產國,是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 挪威基本資料: 國名:挪威王國(The Kingdom of Norway,Kongeriket Norge) 譽稱:「萬島國」 國名釋義:挪威一詞,大約出現於9 世紀, 它是由Norreweg轉來,意為""通往北方之路""、""北方航道""。 所屬大洲:歐洲(北部地區)。 語言:挪威語 民族:日耳曼族挪威人佔95%,北部有薩米族約2萬人。 貨幣:挪威克朗(krone)通常在國際匯市寫成NOK,在北歐寫成Nkr,挪威境內則是kr。 1挪威克郎=100歐雷(Ore)=1.34元人民幣=0.123歐元。 習俗:挪威人非常喜歡握手。無論何時,當陌生人相會,總要握手及互道姓名。 電話:挪威電話號碼無區域碼,所有國內電話號碼皆為8碼。公用電話收1、5、10克郎硬幣,查號台:180。 打長途電話用卡式電話會較方便,電話卡面額有35、98及210克郎3種,可在報攤(Narvesen)購得。17:00-8:00的通話費是其它時段的1/3。

最佳季節:5月-9月最佳。 挪威一年中受太陽光照時間很短,7、8月為挪威人享受陽光的黃金季節,大多數挪威人選擇在這個時段休假。此外,聖誕節前二周及後三周,復活節前一周也是挪威人休假旅行的時段。因此,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在這些時段辦事、談生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