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酒王是什麼酒

紐西蘭酒王是什麼酒

發布時間: 2022-11-15 07:59:38

Ⅰ 世界有哪些葡萄酒比較有名的

1、 赤霞珠
英文名稱(Cabernet Sauvignon)卡伯納·蘇維翁。別名解百納、解百納索維濃、解百納蘇味濃。曾用名雪華沙和蘇維翁。原產法國,是法國波爾多(Bordeaux)地區傳統的釀制紅葡萄酒的良種。世界上生產葡萄酒的國家均有較大面積的栽培。我國於1892年首先由煙台張裕公司引入。是我國目前栽培面積最大的紅葡萄品種。該品種容易種植及釀造、適應性較強、酒質優,可釀成濃郁厚重型的紅酒,適合久藏。但它必須與其他品種調配(如梅鹿輒)經橡木桶貯存後才能獲得優質葡萄酒。它與品麗珠、蛇龍珠在我國並稱「三珠」。在河北的昌黎,種植面積最大,葡萄的表現最好。
2、 品麗珠
英文名稱(Cabenet Franc)卡伯納·佛朗。別名卡門耐特、原種解百納。原產法國,是法國波爾多(Bordeaux)及羅亞河區(Loire)古老的釀酒品種,是赤霞珠、蛇龍珠的姊妹品種。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台。該品種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的釀紅酒良種,富有果香,較清淡柔和,大多不太能久藏,它的酒質不如赤霞珠,適應性不如蛇龍珠。通常與卡伯納·蘇維翁及美露(Merlot)搭配。加州近年來也出現愈來愈多的卡伯納·佛朗單一品種葡萄酒。
3、 梅鹿輒
英文名稱(Merlot)。別名梅鹿汁。原產法國,在法國波爾多(Bordraux)地區與其他名種(如赤霞珠等)配合生產出極佳干紅葡萄酒。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台。該品種為法國古老的釀酒品種,作為調配以提高酒的果香和色澤。
4、 佳麗釀
英文名稱(Carignane)。別名佳里釀、法國紅、康百耐、佳釀。原產西班牙,是西歐各國的古老釀酒優良品種之一。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台。所釀之酒寶石紅色,味正,香氣好,宜與其他品種調配,去皮可釀成白或桃紅葡萄酒,且易栽培、豐產,可用作紅酒調配與制白蘭地。
5、 黑品樂
英文名稱(Pinot Noir)皮諾·諾瓦。別名黑品諾、黑比諾、黑皮諾等。原產法國,是古老的釀酒名種。我國最早在1892年從西歐引入山東煙台,1936年從日本引入河北昌黎。該品種是法國著名釀造香檳酒與桃紅葡萄酒的主要品種,早熟、皮薄、色素低、產量少,適合較寒冷的地區,它對土壤與氣候要求比較嚴格,去皮發酵可釀制干白、白酒及非常好的氣泡酒,是香檳最主要的葡萄品種之一。所釀的酒顏色不深,適合久藏。這是一種非常難種植又難釀造的葡萄品種,在加州的酒廠,被稱之為令人頭疼的葡萄。這種嬌弱的貴族葡萄品種,最好的種植區在勃根地,在那裡它有最佳的表現,同時,來自勃根地的紅酒可能是世界上最奢侈昂貴的酒了。它香氣十足,年輕時有豐富的水果香(也有人戲謔稱之為馬尿味道)及草莓、櫻桃等漿果味,陳年成熟後,富有變化,帶有香料及動物、皮革香味而且成熟老化,有著回甜、非常討好的味道。在德國稱之為晚勃根地品種(Spatburgun der),主要用來生產清淡、色澤柔和、早熟的紅酒。在美國加州、俄亥岡州以及奧地利、紐西蘭也有很好的表現。
5、蛇龍珠
英文名稱(Cabernet Gernischt)。原產法國,1892年引入。
6、 佳利釀
英文名稱(Carignan)。曾用名佳醴釀。原產法國,1915年引入。
7、 神索
英文名稱(Sinsaut)。原產法國,1980年引入。
8、 佳美
英文名稱(Gamay)加美或嘉美。曾用名黑佳美,紅加美。原產法國,1978年引入。是法國勃根地南方及羅亞河區的重要葡萄品種,占勃根地紅酒一半以上的產量。一般都要趁新鮮飲用,不過,若是產於寶酒利特級產區(Braujolais Cru)如(Moulin-A-Vent)則例外,該地所產的紅酒也可陳放。低單寧、有豐富的果香及美麗的淺紫紅色澤是其特色,常帶西洋梨及紫羅蘭花香,尤其是寶酒利新酒(Braurjolais Nouveau),常帶西洋梨、香蕉及泡泡糖的香味,是入門者的最佳選擇之一,低澀度,高果香,冰涼之後容易入口。
9、 歌海娜
英文名稱(Grenache)。曾用名格倫納什。原產西班牙,1980年引入。
10、 美露
英文名稱(Merlot)。原產法國,1892年引入。為波爾多的偉大紅葡萄酒品種之一,產量大而且早熟,富有濃郁的果香,酸度低、單寧柔順,可提早飲用,也可久藏。頗適合個性較急的飲用者。
11、 彌生
英文名稱(Mission)。原產西班牙。
12、 內比奧羅
英文名稱(Nebbiolo)內比歐羅。曾用名納比奧羅。原產義大利,1981年引入。屬於高果酸、高色素、高單寧、晚熟型的品種。主要分布在義大利皮蒙省(Piedmont),其中巴若羅(Barolo)、巴瑞斯可(Barbaresco)為最著名產區。所釀的酒品質可媲美一級波爾多紅酒。酒色深如席哈,香味豐富,口感強實,帶有丁香、胡椒、甘草、梅、李干、玫瑰花及苦味巧克力的香味,非常適合久存。
13、 味而多
英文名稱(Petit Verdot)。曾用名魏天子。原產法國。1892年引入。
14、 寶石
英文名稱(Ruby Cabernet)。曾用名寶石百納。原產美國,1980年引入。
15、 桑嬌維塞
英文名稱(Sangiovese)山吉歐維斯。原產義大利,1981年引入。主要種植在義大利中部(Tuscany),其中香堤(Chianti)、(Brunello di Montalcino)、(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最為著名。色素少、酸度高、單寧高,酒的類型簡單清爽,也有濃烈渾厚型,帶有煙草及香料的味道。
16、 西拉
英文名稱(Syrah/Shiraz)席哈。原產法國,1980年引入。主要種植在法國南方的隆河區,同時也是澳洲最重要的品種。適合溫暖的氣候,可釀出顏色深黑、香醇濃郁、口感結實帶點辛辣的葡萄酒。年輕時以花香(尤其是紫羅蘭香味)及漿果香味為主,成熟後會有胡椒、丁香、皮革、動物香味出現。陳化能力絕不亞於卡伯納·蘇維翁。
17、 增芳德
英文名稱(Zinfandel)金芬黛。原產義大利,但發現於美國,1980年引入。全世界只有加州才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是物「盡」其用了。在加州它可以釀出很多不同類型的酒,從清淡、帶清新果香及甜味的淡粉紅酒(White Zinfandel),一直到高品質、耐存、強單寧、豐厚濃郁型的紅酒,從有氣泡到沒有氣泡的酒,甚至甜味的紅酒中也有它的存在,可以說是葡萄里的演技派。

Ⅱ 宴請女性朋友,為什麼選「梅洛紅酒」比較好

宴請女性朋友,選什麼紅酒好?

想到這個問題,很多朋友會愁眉苦臉。

因為女士們總抱怨,這個紅酒很澀,這個紅酒很酸,弄得這些朋友不知道怎麼挑紅酒了。

不過,這個問題讓鄭小塔我來回答,我會毫不猶豫地說,

「選 梅洛紅酒 !」

商務宴請、朋友聚會場合上,只要有梅洛紅酒出現,女性朋友們幾乎都會喜歡上。

跟女孩約會吃飯,你要准備紅酒,我的建議也是首選梅洛紅酒。

或者,你也可以留意下飯局上的紅酒。

同樣是紅酒,梅洛紅酒跟赤霞珠紅酒、西拉紅酒、蛇龍珠紅酒,一起出現在酒桌上,女性朋友們更寵愛的,還是梅洛紅酒。

可能,你會疑惑為什麼?

聽我慢慢道來。

在講原因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下,什麼是梅洛紅酒?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聽了我這個建議後,在餐廳里請一幫女同事吃飯。

點單時,他跟服務員說,「我要一瓶梅洛牌的紅酒,嘿嘿,這個姑娘們喜歡喝」。

話還沒說完,周圍幾個懂酒的女同事笑翻了天。

這讓朋友很是困惑。

拜託!

梅洛,不是一個紅酒品牌呀!

它是一個釀酒葡萄的名字!

跟赤霞珠、黑皮諾、 長相思 、雷司令一樣,梅洛就是一種釀酒葡萄,如下圖。

那什麼是梅洛紅酒?

這瓶紅酒是由百分之百的梅洛葡萄釀造而成,所以,它就叫做梅洛紅酒。

(有些國家允許在梅洛紅酒中,添加極少量的其他葡萄紅酒,也可被稱為梅洛紅酒)

比如,酒店裡常見的智利蒙特斯精選梅洛紅酒、澳洲黃尾袋鼠梅洛紅酒,等等。

蒙特斯 Montes(如下圖)、黃尾袋鼠 Yellow Tail ,才是紅酒品牌。

所以,我那個朋友點酒時,應該說,「我要一瓶蒙特斯牌子的梅洛紅酒」、「有沒有黃尾袋鼠品牌的梅洛紅酒」。

這樣說才對嘛!

如果,你在紅酒酒標上看到「Merlot」的英文字樣,如下圖,代表著這就是一瓶梅洛紅酒。

「梅洛」,這個中文名字,是從它的英文名字 「Merlot」 翻譯過來的。

有時,你還會在餐廳的各種酒單上,看到「XXX美樂紅酒」、「XXX梅鹿輒紅酒」,其實,這些同樣是指梅洛紅酒。

「美樂」「梅鹿輒」,也是「Merlot」的中文翻譯名字,只是不常用。

飯局上,女性朋友們喝開心了,讓我形容下梅洛紅酒的味道特點。

我會用兩個字概括,「柔美」!

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女性朋友適合喝梅洛紅酒」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梅洛紅酒,其實是一款很女性化的紅酒。

就像星巴克的 拿鐵咖啡 一樣。

我們常見的赤霞珠紅酒、西拉紅酒,口感太過於「強勁「雄厚」「結實」。

才剛入口,酒液就已經在口腔里「左右開弓」「橫沖直撞」,「霸道」地讓女性朋友們直呼受不了。

而梅洛紅酒,則顯露出「柔情似水」的一面。

「絲綢般的柔順」,或是,「輕撫絲綢的那種細膩感」,是人們對優質梅洛紅酒的典型評價。

我更喜歡用巧克力在口中融化後的那種「流質感」,來形容梅洛紅酒的味道,好似德芙巧克力的廣告語,「縱享絲滑」。

這樣的紅酒,女士們能不喜歡嗎?

當然,我還會繼續跟女性朋友們解釋,梅洛紅酒這種「柔美」味道的由來。

真得感謝梅洛葡萄的「特性」——單寧中等或偏高!

赤霞珠和西拉葡萄,都是高單寧,釀成的紅酒多少有些「沖」,讓很多姑娘不喜歡。

特別是國內很多酒局上,還活躍著很多廉價低劣的赤霞珠紅酒、西拉紅酒。

這些便宜紅酒喝起來,真當是「稜角分明」(酸澀明顯),打破了姑娘們原本對紅酒的美好幻想。

「紅酒不好喝」,這種誤解也是這么來的。

2019年,是鄭小塔我做品酒師培訓的第5個年頭。

我有不少學生,是公司辦公室主任或是經理助理,因為職業需要,他們來學習葡萄酒知識。

在商務接待方面,我也會直截了當地給他們建議,

「最好准備幾種紅酒,分而待之,男性喜歡陽剛,給男客人上 赤霞珠紅酒 、西拉紅酒,而女性喜歡柔美,給女客人倒梅洛紅酒。」

「同時,用餐時也講解下這樣做的用意,突出我們對客人的用心。」

宴席餐桌上,貼心的你,給女士們准備了梅洛紅酒,也別忘了做下介紹。

「梅洛紅酒,是一種全球流行的紅酒」,你可以這樣做開場白。

梅洛葡萄,是國際主流的釀酒葡萄品種之一,跟食用葡萄界的巨峰葡萄一樣有名。

什麼叫「國際主流」?

就像是娛樂圈中的鞏俐、章子怡、湯唯,她們是國際化的明星,活躍在世界舞台,好萊塢電影中都有她們的身影。

你看!

法國出產梅洛紅酒,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也有出產。

美國的葡萄園種著梅洛葡萄,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南非、中國也有種植。

幾乎全世界能釀葡萄酒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在釀造梅洛紅酒。

梅洛紅酒,是口紅圈的YSL,手袋中的香奈兒,汽車界的豐田,是紅酒界響當當的人物。

可不像義大利、喬治亞、摩爾多瓦的一些地方小眾釀酒葡萄,飯局上一聊起,連資深酒友都會困惑,「這是什麼葡萄?啊,我都沒聽說過!」

這一番介紹,讓女士們對梅洛紅酒開始熟絡起來,更加細細品味她的味道,也讓場面上的氣氛更加活躍。

你看在眼裡,心裡也有了滿足感,再也沒有比自己的精心准備,得到大家的認真對待,更讓人開心的了。

「而且,這種梅洛葡萄,還釀出過世界頂級紅酒呢」,你又繼續介紹道。

法國的柏圖斯紅酒 Petrus,跟 拉菲紅酒 並稱為世界酒王,但價格賣得拉菲還要貴,也是梅洛葡萄釀造的。

里鵬紅酒 Le Pin,美國富豪最熱捧的波爾多紅酒之一,年產量據說只有7000瓶,也是梅洛釀的。

馬賽托紅酒 Masseto,國際紅酒界冉冉升起的新貴,被人贊美為「義大利的柏圖斯」,一樣是梅洛葡萄的傑作。

「就好像名師出高徒,強將手下無弱兵,天王巨星般的梅洛葡萄,釀造出眾多世界名酒,也就理所當然啦」,你最後補充道。

聽了你的這番話,平時只不過把紅酒當做應酬工具來喝的女士們,忽然對梅洛紅酒萌生了敬意。

同時,對你的印象,也有了新的改觀,「跟他吃飯,能學到好多哦!」

「鄭小塔,你說梅洛紅酒是『賢內助』 」,女領導滿臉的不可思議。

「對呀,梅洛紅酒,就是一位偉大的『賢內助』 」,我指著飯局上的梅洛紅酒,又一次重復道。

有些事情要說出來,大家才知道。

梅洛紅酒,一直就是「成功男人背後默默無私奉獻的女人」呀!

在紅酒世界裡,素有「赤霞珠是國王,梅洛是王後」的說法。

但最初的時候,壓根兒不是這樣!

全靠梅洛紅酒的鼎力相助,赤霞珠紅酒才建立了如此豐功偉業,才有了舉世聞名的波爾多紅酒!

這個故事要從三四百年前講起。

那時候的法國波爾多還是一片沼澤地,後來荷蘭人來了,攔海設壩,排干海水,形成了一片片葡萄園。

在選擇種植什麼葡萄上,波爾多人們選擇赤霞珠。

誰讓赤霞珠肯吃苦、好生養、種哪哪活呢,波爾多這種剛排完海水的地里,可不是什麼葡萄都能種好的。

就這樣,赤霞珠開始了它的艱苦創業生涯。

但種著種著,突然冒出個大問題,在波爾多的這種氣候下,赤霞珠葡萄不容易成熟。

釀出的赤霞珠紅酒,總有些生青味道,類似於青椒的氣味,讓皇室貴族們喝得不太愉快。

而且,波爾多氣候跟姑娘心情似的,瞬息多變,一會兒降水多,一會兒下冰雹,弄不好,地里的赤霞珠葡萄就顆粒無收了。

「那時候的赤霞珠可糾結了,這么好的出人頭地機會,恐怕到最後,要拱手讓人了」,我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鄭小塔,那後來怎麼樣了」,女領導聽得有些焦急。

這時候,梅洛葡萄出現了。

她挺身而出,「我來幫你吧!」

在釀好的赤霞珠紅酒里,混入一定比例的梅洛紅酒。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混合後的紅酒更加濃郁醇厚,那股討厭的生青味好像不見了蹤影。

而且,梅洛葡萄容易熟透,混調後的酒液,又有一種飽滿圓潤感,讓最大的顧客英國人大呼,「好喝!過癮!」

就算當年的赤霞珠葡萄收成不佳,也不用擔心,梅洛紅酒多加一些唄,口感更柔順,那些歐洲貴婦喜歡著呢!

於是,在梅洛的全力支持下,赤霞珠一舉成名,成為葡萄酒世界的王者,聞名於全世界。

他們混合而成的紅酒,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波爾多紅酒,比如拉菲紅酒、瑪歌紅酒。

這種混合的方式,也叫做「波爾多經典混釀」,誕生出一大批世界名酒,比如美國酒王作品一號 Opus One,智利酒王活靈魂 Almaviva,等等。

「所以啊,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女人,赤霞珠現在能名滿天下,當初梅洛這位賢內助,真是功不可沒」,我看著女領導說。

「趙總(女領導的丈夫)現在生意做得這么大,其實背後也是你的功勞!」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趙總的成就,還不是你的心血鑄成的!」

「就像這梅洛紅酒,讓人敬佩啊!」

女領導聽著,開心地笑了。

「來,鄭小塔,讓我們為梅洛紅酒乾杯!為無私付出的賢內助精神乾杯!」

Ⅲ 哪個國家的紅酒好啊

很多國家的葡萄酒都很不錯,傳統的有法國、西班牙、德國等,新興的國家有澳洲、紐西蘭、美國等,每個國家的葡萄酒風格各異,都體現了當地特有的風土氣候。至於哪個國家好,就視乎個人的喜好了!

Ⅳ 紅酒知識

一、什麼是葡萄酒:
果糖(葡萄或其他含糖水果)+酵母(自然存在於葡萄中、提純加馴化)=酒精和CO2
二、葡萄酒的酒度:8%—16.2%
8%的葡萄酒主要產地在德國、主要以白葡萄酒為主
高於14%的葡萄酒主要在法國南部教皇地區
三、葡萄酒的釀造歷史據考證有6000多年歷史
四、葡萄酒的分類
1、從釀造工藝分
A、天然葡萄酒 一次性自然發酵
B、起泡酒 二次發酵
C、強化葡萄酒(釀造過程中加入酒精、酒度在16%—20%左右)主要代表西班牙雪利酒、葡萄牙波特
D、葡萄蒸餾酒 百蘭地 威士忌等 二次蒸餾酒 (穀物蒸餾酒即中國白酒)
2、天然葡萄酒
A、紅葡萄酒 紅黑葡萄帶皮梗釀造 葡萄皮中最重要的是顏色和單寧物質、單寧物質構成葡萄酒的骨架和靈魂
B、白葡萄酒 白葡萄品種和紅黑葡萄去皮以後發酵釀造 單寧物質少、果香濃郁、澀度很少、很適合初次接觸葡萄酒的人士
C、桃紅葡萄酒 紅葡萄品種在釀造過程一半的時候去掉皮渣
五、葡萄品種
1、食用葡萄 甜(太甜發酵酒精度就太高)、個大
2、釀酒品種 含糖低 個小 皮厚 控制產量
3、好葡萄酒三分工藝 七分原料
4、十種紅葡萄品種 (飲用溫度 8—18度)
A、赤霞珠 翻譯名稱有卡本尼、卡本尼蘇維濃、解百納,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釀酒葡萄品種、但好酒都是用赤霞珠釀造的,最好的赤霞珠品種在法國波爾多梅多克地區 口味辣刺激、單寧強勁 適合搭配口味濃烈的菜 (如土豆燒牛肉)
B、梅洛 翻譯名稱有美樂 梅耶鹿等 種植面積世界第二 口味比赤霞珠柔順一些適合搭配較清淡一點的菜(如魚香肉絲)
柏翠酒庄 法國波爾多酒王之王 用的葡萄品種就是梅洛
C、西拉 翻譯名稱有色拉子 最早在法國羅納河谷地區種植、現在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主要以西拉品種為主要原料,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香,口味濃烈,最適合搭配燒烤、烤肉
D、黑比諾、世界上最嬌氣的葡萄品種,主產法國勃根地地區和紐西蘭,法國能生產黑比諾的地方都不多,資格的黑比諾釀造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小資的葡萄酒,黑比諾葡萄酒口感柔順爽滑 適合搭配口味較清淡的菜 (如宮煲肉丁)
E、佳美 AOC的寶珠麗新酒、身價比較低 生產出來需盡快喝掉 保存時間較短、也無意義,但很有特色、果香濃郁清新,口感柔順、適合搭配較清淡的菜
F、歌海娜 像佳美 命比較賤、品種檔次低、花香果香濃郁
G、馬爾貝克 原產法國 傳到阿根廷以後發現更適合生長、發展更好,口感辣刺激、味濃重
H、卡麥尼 智利葡萄酒的代表、幾乎只有智利還有原產歐洲、歐洲葡萄種植事故毀掉了大部分的葡萄園,移植到智利的卡麥尼得以保存 和馬爾貝克相似 但口感要柔和一點 適合搭配口味濃重辛辣的菜 (如麻婆豆腐)
I、聖祖維斯 義大利 皮革味 煙熏味 適合搭配義大利美食 如匹薩 面點
J、金粉黛 美國加州 水果味 果香很濃 粉紅色居多
只有ABCD四種葡萄可能做好葡萄酒
EF兩種葡萄不可能做好葡萄酒
5、白葡萄品種 (4—8度 冰鎮口味更佳)
A、沙當妮 最普遍最廣泛的白葡萄品種 最柔順最淡雅,保鮮解膩(熟悉而激情不夠如和前妻)原產法國勃根地地區
B、雷司令 白葡萄酒中的貴族 阿爾薩斯 搭配海鮮 芝士 沙拉 乳洛等
C、塞米翁:甜白葡萄酒 波爾多地區一種被蟲吸食果汁以後,只剩下含糖部分,已經腐爛的葡萄釀酒,波爾多地區滴金酒庄(貴腐酒)據說可以保存100年 配鵝肝 沙拉 水果
D、長相思 花香 果香 淡 酸一點 配海鮮
E、瓊瑤漿 格烏茲沙明娜 香味濃郁 德國產 專配鵝肝醬 鵝肝(紅酒配淡一點的如黑比諾)
F、維歌尼爾 智利產 配水果 蔬菜沙拉
G、密斯吉 主產西班牙 麝香味 最配海鮮 陳皮兔丁
H、灰比諾 義大利和阿爾薩斯 燒烤煙熏味 配面點適合
六、葡萄酒的產地
舊世界 新世界 歐洲 澳大利亞 法國 德國 美國嘉州 義大利 希臘 南非 智利 西班牙 葡萄牙 阿根廷 中國 奧地利 匈牙利

Ⅳ 紐西蘭葡萄酒的品牌

和澳洲一樣,一些卓越的大品牌統治著當地的紅酒企業。我們能夠聽到的最響亮的名字是以奧克蘭為公司總部所在地的Montana,擁有像McDonald酒廠那樣的知名紅酒企業。其他支配紐西蘭紅酒市場的公司有Corbans(品牌:Stoenleigh,Longridge), VillaMaria新瑪

利庄園(品牌:Vidal,EskValley), Morton莫頓庄園(品牌:Morton)還有Lefong(品牌:Lefong)。這三家葡萄酒企業同樣是基於全國人口最多城市奧克蘭。這三個企業執掌著百分之五十的葡萄酒產業。而我們平時接觸的紐西蘭紅酒,多數也是系出這三家旗下。
而且Lefong(品牌:Lefong)公司,每年主要針對中國大眾口感,釀造一批專供中國市場的葡萄酒,中文品牌名是:郎楓(金標、銀標等系列)。
除此之外,紐西蘭葡萄酒行業涌現出很多耀眼的新星,而由2個紐西蘭青年創建的南極星葡萄酒無疑是其中的翹楚。紐西蘭酒廠南極星Invivo被評選為2012德勤Fast50紐西蘭發展最快企業。在過去的一年。南極星Invivo葡萄酒以258.9%的高增長速度,位列年度榜單24位,這是自2004年以來第一個成功入選德勤Fast50強榜單的紐西蘭酒廠,成為紐西蘭葡萄酒界乃至世界葡萄酒界最大黑馬。 除了知名設計師設計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酒標外,令酒荘一躍成名的,是酒本身的高品質與親切個性。許多人第一次喝到南極星葡萄酒,便瘋狂地愛上這股奇妙、特殊、又強烈的味道。南極星葡萄酒擁有3個品種5款酒,其中白蘇維翁葡萄酒剛剛獲得了「干白之王」的稱號。南極星白蘇維翁所使用的葡萄,是來自於紐西蘭南島的馬爾堡(Marborough)這塊最適合釀造葡萄酒的產區。除了氣候適宜,還有獨特的礫石土壤條件,孕育了世界一流的白蘇維翁,以及世界一流的蘇維翁白葡萄酒。南極星Invivo葡萄酒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並在中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期待這顆新星閃爍出更亮麗的光芒!

Ⅵ 我想問一下洋酒之王是什麼酒

1、洋酒之王是白蘭地酒,白蘭地酒是最有名的餐後酒,在用餐之後,用來以助消化的酒水。
2、洋酒是指進口酒類的總稱。它包括烈酒、啤酒、葡萄酒、利口酒(Liqueur)等,不同酒精含量的酒水品種。酒的製作過程都少不了發酵這一工藝,它是通過酵母菌的作用,將糖類分解成乙醇(酒精)的可飲用的液體。
更多關於洋酒之王是什麼酒,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a4b91161609216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Ⅶ solelha是什麼紅酒

solvia索拉雅干紅葡萄酒,ANTINORI安東尼世家旗下備受全球推崇的義大利酒王,2014年將給予中國市場更多的支持。

誕生於1978年的索拉雅干紅雖然只有不到40年的歷史,但是已被公認為世界頂級紅酒的經典之作。1997年份的索拉雅干紅被全球權威《酒觀察家》雜志評為「 2000年全球100佳釀」的冠軍,作為第一個獲得此榮譽的義大利葡萄酒,確立了solvia在全球頂級紅酒中的領袖地位。

solvia紅酒此款干紅葡萄酒產自紐西蘭以生產有機葡萄酒著稱的圖永嘉酒庄,該酒由梅洛和品麗珠葡萄混釀而成,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散發著黑莓、李子和香料的香氣,口感多汁,單寧豐富。

Ⅷ 全世界各大葡萄酒王是什麼

1. 白馬庄(Chateau Cheval Blanc)——聖達美隆的驕傲

白馬庄不僅在聖達美隆的列級名庄中排位第一級,也是A組的兩個名庄中排名第一的酒庄,是近年來世人常稱的波爾多八大名庄之一。白馬庄所處的位置緊挨寶物隆法定產區,但它的葡萄園和寶物隆酒的風格卻很不一樣,許多酒評家都說:白馬庄年輕時清雅、和順、自然,陳年後反而有力,濃郁且復雜。

2. 木桐庄(Mouton Rothschild)——波爾多一級庄新晉貴族

盡管從波爾多酒庄的評級時間看,木桐酒庄是五大一級庄中的新晉,但它一直以來卻備受眾多酒評家青睞。美國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品嘗2006年新酒後,在「五大」中給予了木桐最高分數。木桐不僅是極品美酒的同義詞,更凝聚了其它酒庄無法效仿的藝術氣質。米羅、夏加爾、布洛克、畢加索、沃霍爾、巴貢……很多頂級藝術家都為木桐酒設計過酒標。1973年,法國政府對酒庄分級制度進行了唯一一次改動,破格晉級的酒庄只有一家,就是木桐庄。

3. 稀雅絲(Chateau Rayas)——隆河谷頂尖酒王

稀雅絲絕對是一款飲家的酒,如果不經常喝世界各地珍品葡萄酒的話,是不會知道它的,被譽為南法國的酒王之王、法國南部的柏圖斯。因為產量稀少,是南法國葡萄酒中的珍稀藝術品,口感復雜、充滿濃郁的荔枝香甜又不失優雅,單寧圓潤豐厚,就像一個養在深閨的絕色美女,靜靜等待懂得欣賞她的人來掀開面紗。

4. 滴金庄(Chateau D'yquem)——最後貴族的「液體黃金」

滴金庄的酒是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至愛。一瓶1784年的滴金庄葡萄酒,1986年由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高達5.6588萬美元,創下當時白葡萄酒售價的最高紀錄,而它曾經的主人就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18年後,紐約葡萄酒商扎奇斯和洛杉磯沃利斯共同舉辦的葡萄酒拍賣會上,單瓶 1847年的滴金酒拍賣額高達7.1675萬美元,再次刷新白葡萄酒拍賣紀錄。1855年法國實行葡萄酒定級制度時,滴金庄在蘇玳和巴薩區的葡萄酒評級中成為唯一被評為超頂級葡萄酒園的酒庄。這一至高榮譽使得當時的滴金庄比拉圖、拉菲、瑪歌(Margaux)、紅顏容(Haut-Brion)、木桐五大紅酒品牌還高出一個等級。

5. 歐頌庄(Chateau Ausone)——明日頂級貴價明星

歐頌庄是聖達美隆地區兩大超級名庄之一,與白馬庄齊名。它只有7公頃土地,年產2500箱左右,品質極高但產量很少,因此酒評家預測,以後可能會在價格上超過美度五大酒庄和白馬庄,成為可以挑戰美物隆幾大頂級的聖達美隆一級精品。

6. 拉菲庄(Chateau Lafite)——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酒

在世界上各國各地、各門各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應該算是法國波爾多菩依樂村的拉菲庄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一瓶葡萄酒的紀錄保持者,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由美國第三任總統、18世紀最出名的酒評家托馬斯·傑弗遜簽名的拉菲以10.5萬英鎊的高價由《福布斯》雜志老闆投得,至今無出其右者。在拉菲庄,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為了保住這些金貴的葡萄樹,如沒有總公司特約,一般不允許任何人參觀。

7. 拉圖庄(Chateau Latour)——全球最昂貴的酒園

拉圖庄位於法國波爾多的美度區,是一個早在14世紀的文獻中就已提到的古老酒庄,1989年裡昂聯合集團以近2億美元的天價將波森集團的股份購回,每公頃單價1400萬法郎,換算到每棵葡萄樹就價值1800法郎,堪稱全球最昂貴的酒園。1993年,法國春天百貨老闆又以7.2億法郎天價購下拉圖莊主控權。拉圖庄種植的葡萄以嘉本納沙威濃(Cabernet Sauvignon)為主,佔80%,最好陳放10到15年才會完全成熟。成熟後的拉圖庄有極豐富的層次感,酒體豐滿細膩。

8. 羅曼麗·康帝(Romanee-Conti)——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品

在介紹羅曼麗·康帝酒業集團前,可以先看一場拍賣會。2006年10月,在巴黎市政廳舉辦了一次紅酒拍賣會,有6000瓶葡萄酒參與了競拍,而這些葡萄酒的主人是當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克。最終,1986年的「布根地紅酒王」 羅曼麗·康帝以5000歐元每瓶的價格,成為當場單瓶成交價最貴的葡萄酒。用世界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的話說,「羅曼麗·康帝是百萬富翁喝的酒,但只有億萬富翁才喝得到」。

9. 柏圖斯(Petrus)——波爾多酒王之王

波爾多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頂級紅酒區,那些售價不菲被投資家追捧的名酒大多產自此地。波爾多最著名的四個優質紅酒產區分別是:美度(Medoc)、格拉芙(Graves)、聖達美隆(St.Emilion)和寶物隆(Pomerol)。寶物隆雖然沒有美度那樣光輝的歷史,又是四大產區中最小的區域,但卻是波爾多目前最璀璨的明珠。區內酒庄數目只有不到200個,但這里的酒沒有便宜貨,其中第一把交椅無可爭議由柏圖斯奪得。它不僅受到白金漢宮貴胄們的青睞,曾出現在伊麗莎白二世的訂婚宴和伊麗莎白女王的婚宴上,而且在白宮也曾是肯尼迪總統的至愛。

10. 卓龍(Chateau Trotanoy)——葡萄酒飲家的酒

寶物隆區的卓龍由Giraud家族建立於18世紀末期,很快它已成為該區最有名氣的優質酒庄,當時在寶物隆區能與它相比的只有威登庄園一家。卓龍酒庄的土壤含有豐富的鐵礦質,由於離柏圖斯酒庄只有一公里左右,所種植的葡萄和柏圖斯一樣佔90%梅樂(Merlot),由配製柏圖斯的原班人馬釀制。從上世紀 70年代起,由於樹齡的成熟加上追求完美的釀造工藝的配合,風格很接近柏圖斯,但因為懂得此酒的人不多,價格一般不會超過柏圖斯的20%,是葡萄酒飲家們最愛的酒款。

Ⅸ 伏特加酒名

VODKA的中文音譯為:"伏特加"。字面意思為純凈的烈酒,是世界烈性酒之一,同時為世界六大基酒之首。
烈性酒的世界通用分類方式為:琴酒(Gin)、威士忌(Whisky)、白蘭地(Brandy)、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和龍舌蘭酒(Tequila)。伏特加是沒有經過任何人工添加、調香、調味的基酒,也是世界各大調味雞尾酒的鼻祖和必用酒.因為伏特加本身沒有任何雜質和雜味,不會影響雞尾酒的口感。伏特加是源於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вoда」(一說源於港口「вятка」),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但在波蘭,也有更早便飲用伏特加的記錄。
伏特加酒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因此,伏特加酒是最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的一種酒。波爾金卡伏特加奢華系列
俄羅斯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但在德國、芬蘭、波蘭、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能釀制優質的伏特加酒。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由於俄羅斯製造伏特加酒的技術傳到了美國,使美國也一躍成為生產伏特加酒的大國之一。
皇冠伏特加伏特加酒分兩大類,一類是無色,無雜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類是加入各種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伏特加的製法是將麥芽放入稞麥、大麥、小麥、玉米等穀物或馬鈴薯中,使其糖化後,再放入連續式蒸餾器中蒸餾,制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餾酒,再讓蒸餾酒緩慢地通過白樺木炭層,制出來的成品是無色的,這種伏特加是所有酒類中最無雜味的。
伏特加流行的牌子有:
Smirnoff、Stolichnaya、Stolovaya、Wyborowa、Moskovskaya、Finlandia Blue、Absolu、 Bereginka VODKA
[編輯本段]伏特加的起源與歷史
傳說克里姆林宮楚多夫(意為「奇跡」)修道院的修士用黑麥、小麥、山泉水釀造出一種「消毒液」,一個修士偷喝了「消毒液」,使之在俄國廣為流傳,成為伏特加。但17世紀教會宣布伏特加為惡魔的發明,毀掉了與之有關的文件。
在1812年,以俄國嚴冬為舞台,展開了一場俄法大戰,戰爭以白蘭地酒瓶見底的法軍敗走於伏特加無盡的俄軍而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沙皇壟斷伏特加專賣權,布爾什維克號召工人不買伏特加。
衛國戰爭,斯大林批准供給前線每人40°伏特加100g。
帝俄時代的1818年,寶獅伏特加(Pierre Smirnoff Fils)酒廠就在莫斯科建成,1917年,十月革命後,仍是一個家族的企業,1930年,伏特加酒的配方被帶到美國,在美國也建起了寶獅(smirnoff)酒廠,所產酒的酒精度很高,在最後過程中用一種特殊的木炭過濾,以求取得伏特加酒味純凈。伏特加是俄國和波蘭的國酒,是北歐寒冷國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飲料,「伏特加」是原蘇聯人對「水」的昵稱。
[編輯本段]特點
伏特加是以多種穀物(馬鈴薯、玉米)為原料,用重復蒸餾,精煉過濾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異物的一種純凈的高酒精濃度的飲料。伏特加無色無味,沒有明顯的特性,但很提神。伏特加酒口味烈,勁大刺鼻,除了與軟飲料混合使之變得干洌,與烈性酒混合使之變得更烈之外,別無它用。但由於酒中所含雜質極少,口感純凈,並且可以以任何濃度與其它飲料混合飲用,所以經常用於做雞尾酒的基酒,酒度一般在40°~50°之間。
[編輯本段]釀造方法
伏特加的傳統釀造法是首先以馬鈴薯或玉米、大麥、黑麥為原料,用精餾法蒸餾出酒度高達96%的酒精液,再使酒精液流經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雜質(每10升蒸餾液用1.5千克木炭連續過濾不得少於8小時,40小時後至少要換掉10%的木炭),最後用蒸餾水稀釋至酒度40-50%而成的。此酒不用陳釀即可出售、飲用,也有少量的如香型伏特加在稀釋後還要經串香程序,使其具有芳香味道。伏特加與金酒一樣都是以穀物為原料的高酒精度的烈性飲料,並且不需貯陳。但與金酒相比,伏特加干洌、無刺激味,而金酒有濃烈的杜松子味道。
[編輯本段]波爾金卡 伏特加(Bereginka vodka)
BEREGINKA伏特加海報
BEREGINKA VODKA
隱約散發著香草穀物芬芳的Bereginka伏特加是由精選穀物和清純泉水經八次蒸餾、十次過濾萃取而成。其每一批次都必須經過超過50多種質量控制點監控生產的獨特專有的工藝成就了Bereginka伏特加的超凡品質。這是一種真正的超級的奢華伏特加。
盪漾在奢華精美酒瓶中的Bereginka伏特加是來自中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被譽為美食佳餚王國的東方國家.Bereginka伏特加如雕塑般高雅的的玻璃雕琢霧氣瓶身上蝕刻著油畫般自然主義的田園風情:精美、 簡約的色調和圖案的搭配, 以及冰雪交融的雪樹林深處的小木屋……意象,是自然、空靈、明媚、清新的意境與自由、純凈、質真與浪漫感覺的完美融合。
畫面所產生的美妙意境和視覺效果,把Bereginka 伏特加的獨創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Bereginka伏特加的名字來源於這幅油畫意境:心靈的驛站;「心靈的驛站」非常恰當的映射出Bereginka這一超級奢華極致優雅的伏特加所具有的內涵。
[編輯本段]波爾金卡 引領奢華時尚生活
波爾金卡馬天尼(鹽邊味道最佳)波爾金卡薄荷味雞尾酒波爾金卡紅場經典雞尾酒
波爾金卡伏特加
引領奢華時尚生活
享受超級奢華的品味人生
It is a truly ultra luxury vodka .enjoy it .
全世界的調酒師都對伏特加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經過芳香處理的,永遠都保持了其濃烈而又精煉的特質,它使調酒師能夠在創作雞尾酒最豐富的組合搭配時,發揮自己的天才創造力。
紅場酒吧(THE RED SQUARE)是拉斯維加斯最好的酒吧。
美國花花公子認為,這的伏特加馬天尼是全美國最好的。
在大約10米長的覆蓋滿冰的調制台上面,誕生了 這些最著名的伏特加馬天尼(VODKA MARTINI)。
[編輯本段]俄羅斯伏特加
俄羅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麥為原料,以後逐漸改用含澱粉的馬鈴薯和玉米,製造酒醪和蒸餾原酒並無特殊之處,只是過濾時將精餾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樺活性炭過濾槽中,經緩慢的過濾程序,使精餾液與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觸而凈化,將所有原酒中所含的油類、酸類、醛類、酯類及其它微量元素除去,便得到非常純凈的伏特加。俄羅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幾乎沒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勁大沖鼻,火一般地刺激,其名品有:吉寶伏特加( Imperial Collection)、波士伏特加(Bolskaya)、蘇聯紅牌(Stolichnaya)、蘇聯綠牌(Mosrovskaya)、檸檬那亞(Limonnaya);斯大卡(Starka)、朱波羅夫卡(Zubrovka)、俄國卡亞(Kusskaya)、哥麗爾卡(Gorilka)。
[編輯本段]波蘭伏特加
波蘭伏特加的釀造工藝與俄羅斯相似,區別只是波蘭人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實等調香原料,所以波蘭伏特加比俄羅斯伏特加酒體豐富,更富韻味,名品有:蘭牛(Blue Rison)、維波羅瓦紅牌38°,(Wyborowa)、維波羅瓦蘭牌45°(Wyborowa)、朱波羅卡(Zubrowka)。
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伏特加除俄羅斯與波蘭外,其它較著名的生產伏特加的國家和地區還有:
1.英國 哥薩克(Cossack)、夫拉地法特(Viadivat)、皇室伏特加(Imperial)、西爾弗拉多(Silverad)。
2.美國 寶獅伏特加(Smirnoff)、沙莫瓦(samovar)、菲士曼伏特加(Fielshmann』s Royal)。
3.芬蘭 芬蘭地亞(Finlandia)。
4.法國 卡林斯卡亞(Karinskaya)、弗勞斯卡亞(Voloskaya)。
5.加拿大 西豪維特(Silhowltte)。
6. 紐西蘭 42 below
7. 中國製造,出口全球的奢華伏特加 波爾金卡 伏特加(bereginka vodka)
伏特加的飲用與服務標准用量為每位客人42毫升,用利口杯或用古典杯服侍,可作佐餐酒或餐後酒。 純飲時,備一杯涼水,以常溫服侍,快飲(乾杯)是其主要飲用方式。許多人喜歡冰鎮後干飲,彷彿冰溶化於口中,進而轉化成一股火焰般的清熱。 伏特加作基酒來調制雞尾酒,比較著名的有:黑俄羅斯(Black Russian)、鏍絲鑽(Screw Driver)、血瑪麗(Bloody Mary)等。
作為最純凈的烈酒,伏特加「最地道」的首選是純飲。此外,因為伏特加的純凈,伏特加還幾乎可以與任何飲料勾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任何能喝到的飲料,包括果汁、牛奶,都能夠依據飲用者的口味喜好,勾兌不同比例的伏特加。不但不會破壞原飲料的口味,反而更添酒的魅力,正是由於伏特加能夠隨意勾兌的特點,使其成為了世界上銷量最大的烈酒。中國的AK-47伏特加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勾兌飲用的需求,特別推出了「芭力」綽號「藍色子彈」的氨基酸功能飲料與AK-47伏特加進行搭配飲用。現在,在多數能購買到AK-47伏特加的夜店,都有搭配贈送這款飲料。
絕對伏特加
每瓶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都產自瑞典南部的一個小鎮。那裡特產的冬小麥賦予了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優質細滑的穀物特徵。經過幾個世紀的經驗已經證實,絕對伏特加選用的堅實的冬小麥能夠釀造出優質的伏特加酒。絕對伏特加採用連續蒸餾法釀造而成。這種方法是由「伏特加之王」Lars Olsson Smith,於1879年在瑞典首創的。釀造過程的用水是深井中的純凈水。正是通過採用單一產地、當地原料來製造使絕對伏特加公司(V&S Absolut Spirits)可以完全控制生產的所有環節,從而確保每一滴酒都能達到絕對頂級的質量標准。所有口味的絕對伏特加都是由伏特加與純天然的原料混合而成,絕不添加任何糖份。
如今,絕對伏特加家族擁有了同樣優質的一系列產品,包括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絕對伏特加(辣椒味)ABSOLUT PEPPAR,絕對伏特加(檸檬味)ABSOLUT CITRON,絕對伏特加(黑加侖子味)ABSOLUT KURANT ,絕對伏特加(柑橘味)ABSOLUT MANDRIN,絕對伏特加(香草味)ABSOLUT VANILIA以及絕對伏特加(紅莓味)ABSOLUT RASPBERR。
1979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口感豐厚,並富有穀物順滑的特徵。
1986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辣椒味)ABSOLUT PEPPAR的口味混合著芬芳和些許辛辣。它綜合了辣椒中的辣的成分以及特別的墨西哥辣椒的味道。1988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檸檬味)ABSOLUT CITRON取材於桔類水果,其中以檸檬為主,而加入其他的柑橘口味,使得ABSOLUT CITRON擁有了更加豐富的味道——獨特的檸檬口味中夾雜著酸橙的絲絲甜味。
1992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黑莓味)ABSOLUT KURANT原料為黑醋栗(葡萄家族的一種)。那是一種氣味芬芳的深色漿果,在灌木叢中能長到6尺高。帶有濃烈黑醋栗口味的ABSOLUT KURANT的口感酸甜,清新爽口。
1999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柑橘味)ABSOLUT MANDRIN取料於柑桔類植物。為了使其口味更加豐滿,其他桔子類口味水果亦被添加,絲絲甜味,口感豐富。
2003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香草味)ABSOLUT VANILIA由天然的香草製成。為了獲得豐富的香滑口味,取材時選用完整的香草。因此,ABSOLUT VANILIA的獨特口味中還混合著點點奶油香果和黑巧克力的味道。
2004年推出的絕對伏特加(紅莓味)ABSOLUT RASPBERRI選用新鮮多汁的覆盆子的成熟果實,富有濃郁、豐厚的野果口味。絕對之源一個默默無聞的瑞典小鎮,出產了世界聞名的伏特加酒——只因滴滴甘醇的絕對伏特加皆產於此。這個瑞典南部的小鎮,人口僅有一萬人,在世界地圖上都不足以標示出來;然而,這里蒸餾生產出的伏特加酒卻是全球顯赫,舉世矚目。因為,世界上出售的每一滴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都是產自於這里。
2006年(不是太確定)推出了ABSOLUT LEVEL,某報紙上說level一詞這種首尾對稱的形態象徵著平衡,其實這種象徵絕非偶然——level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ibella,而後者是對天平(libra)的別稱。用它來為產品命名,自然象徵著酒品的最高境界。當然,level還有很多涵義,比如形容詞「平穩的」、「冷靜的」,動詞「使平整」、「誠懇的對待」等等,當我們將這些解釋與伏特加聯系起來以後,原先對於酒精的瘋狂和肆無忌憚似乎都變成了淡淡的、近於理性的玩味。從長於北歐嚴寒那堅實的冬小麥,到源自深井的潔凈泉水,全球數以萬計的絕對伏特加,其原料都產自這一傳奇小鎮。延續幾個世紀的釀造經驗已經證實,冬小麥能夠釀造出絕對純凈優質的伏特加酒。也正是因為這樣,每瓶絕對伏特加中含有超過一公斤的小麥原料。採用單一產地、當地原料令絕對伏特加公司(V&S Absolut Spirits)可以全面地掌控生產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從而確保每一滴絕對伏特加都能達到絕對頂級的質量標准。甚至包括絕對伏特加的完美酒瓶——瑞典古老葯瓶的靈感再現——也是在 ?HUS 蒸餾廠附近生產的。酒瓶製造時,特別選用了含鐵量較低的原材料,以保證其晶瑩剔透。而在裝瓶之前,每一個酒瓶都要也必須要經過清洗。
每瓶絕對伏特加的背後都有長達四百年的伏特加酒的歷史,它是多年來釀制傳統的結晶。作為絕對伏特加的前身,Absolut Rent Br?nnvin」 (絕對純凈的伏特加酒)是在1879年推出的,它的創始人就是瑞典伏特加酒的傳奇人物——Lars Olsson Smith。他被人們稱為「伏特加酒之王」。如今,每一瓶絕對伏特加的瓶身都標貼著這位偉大人物的肖像徽章。
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及其家族成員——絕對伏特加(辣椒味)ABSOLUT PEPPAR,絕對伏特加(檸檬味)ABSOLUT CITRON,絕對伏特加(黑加侖子味)ABSOLUT KURANT ,絕對伏特加(柑橘味)ABSOLUT MANDRIN,絕對伏特加(香草味)ABSOLUT VANILIA和絕對伏特加(紅莓味)ABSOLUT RASPBERRI——都是經過數百次的連續蒸餾——才達到真正絕對伏特加的標准。由L O Smith首次採用的連續蒸餾法,被沿用並不斷完善至今。它確保了伏特加酒完美純凈的品質。因此,所有帶口味的絕對伏特加也都是由絕對伏特加酒與純天然的原料混合而成,沒有添加任何糖份。絕對藝術「我愛這完美的瓶子,我愛她的質感……我想為它做些什麼……」
這就是波普藝術的大師Andy Warhol對絕對伏特加ABSOLUT瓶子的感受。正是因為這位傳奇的藝術家對ABSOLUT瓶身充滿幻想又生動有趣的描述,從1985年起,ABSOLUT踏上了它的藝術旅程。Andy Warhol使ABSOLUT開始以另一種全新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絕對藝術(ABSOLUT ART)。Andy Warhol推薦了他的年輕畫友Keith Haring。80年代初,當Haring的匿名作品出現在整個紐約地鐵站的時候,開始贏得人們的關注。1986年ABSOLUT HARING受任推出之後,Kenny Scharf, Ed Ruscha, Armand Arman, LeRoy Neiman, Robert Indiana, Cesar, Julia Wachtel, Pierrre & Gilles等眾多頂尖的藝術家先後參與了ABSOLUT的藝術創作。至今,已有超過400位藝術家為ABSOLUT的當代藝術寶庫貢獻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中有很多作品已經在ABSOLUT的廣告宣傳活動中出現,其原作更是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收藏並展覽。
V&S Absolut Spirits(V&S絕對伏特加公司)與藝術的互動來源於靈感的相互激發。ABSOLUT品牌的無限創意吸引了眾多當代藝術家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藝術作品,詮釋著各自心中的獨特的對ABSOLUT的不同理解。無論藝術家來自何方,以何種形式,擅長何種風格,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們的想像與品牌精神撞擊後,迸發出的智慧火花。
ABSOLUT不僅與繪畫大師合作,還吸取各個領域藝術家的靈感,其中包括:雕塑家,琉璃藝術家,攝影師,室內設計師,建築師和珠寶設計師等等。還有數個絕對藝術的獨特群體創作作品集,包括:
ABSOLUT GLASNOST(1990年)是由26位前蘇聯的藝術家共同完成創作的。這些藝術家包括Aleander Kosolapov、Leonid Lamm和Evegny Mitta等創作的。他們中的不少人還從來沒有在前蘇聯以外的地方展示過他們的作品。
ABSOLUT EXPRESSIONS(1997年)由Anita Philyaw、Frank Bowling、Malaika Favorite等14位非裔美洲藝術家共同完成。作品受到了傳統的非洲藝術、抽象主義、和早期的美洲民間文化等影響,並通過帆布,雕塑甚至棉被等載體形式來表現。ABSOLUT ORIGINALS (1998年—1999年)是由16位前衛的歐洲設計師和ABSOLUT共同合作完成的。這輯獨特的系列作品是由Damien Hirst、Maurizio Cattelan、Francesco Clemente等充滿激情而又令人景仰的大師創作的。
2000年,三個主要的絕對藝術作品展覽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巴黎的ABSOLUT EGO,紐約的ABSOLUT EXHIBITION和斯德哥爾摩的ABSOLUT ART。
2003年ABSOLUT成為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上的以ABSOLUT GENERATIONS為主體的正式參展商。13位來自歐洲頂級的藝術「老將」攜手16位新近崛起的「新丁」的作品組成了ABSOLUT GENERATIONS。每位年輕的藝術家都創作和表達了各自對ABSOLUT瓶子的全新概念。展覽中,新老藝術家的作品的相互映襯從各個側面詮釋了「ABSOLUT GENERATIONS」 的不同年代的主題。絕對數字 1 公頃(約2471畝)的土地可生產出8,000公斤的冬小麥。 1 公斤冬小麥釀造出1升絕對伏特加。 2 個集裝箱/每周的絕對伏特加自 ?HUS 裝船運載,一年超過100船次的絕對伏特加離港。 6 種不同口味存在於ABSOLUT VODKA家族。 8 個員工負責裝運一個集裝箱。 10 種不同的瓶裝規格。 15 %的瑞典南部Sk?ne地區耕地用於種植冬小麥。 25 年前,第一瓶絕對伏特加誕生。 60 %的純凈水存在於絕對伏特加。 126 個國家及地區的銷售。 280 名員工在 ?HUS 的工廠負責生產絕對伏特加。 300 噸冬小麥/每天用於釀造絕對伏特加。 350 個 ?HUS 附近的農場用絕對伏特加的蒸餾殘留物來喂養牲畜。 359 項獎項,自1979年市場推廣以來由絕對伏特加所贏得。 400 名藝術家創作了以絕對伏特加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5,000 個來電要求購買David Cameron設計的銀色迷你裙,這也代表著自1988年,絕對伏特加首次步入時尚界。 20,000 只豬由絕對伏特加的蒸餾殘留物養活。 35,000 頭牛由絕對伏特加的蒸餾殘留物養活。 40,000 年地層過濾滲透的純凈水用於製造絕對伏特加。 61,000 噸原料/每年用於製造絕對伏特加的酒瓶。 80,000 噸冬小麥/每年用於釀造絕對伏特加。 500,000 瓶絕對伏特加/每天從 ?HUS 的工廠生產。 614,076 瓶絕對伏特加, 2004年5月12日所創造的最高日產量記錄。 1,380,000 瓶絕對伏特加裝運在每一艘集裝箱運船上。 37,000,000 枚印有「伏特加之王」 LO Smith頭像的徽章每年出產。 93,800,000 瓶9升裝的絕對伏特加自1979年推出以來裝載銷往世界各地。 841,700,000 升為1979年以來絕對伏特加的總產量。 1,000,000,000 瓶絕對伏特加出產於2004年3月16日。 1,869,000,000 瑞典克郎是2003年V&S Absolut Spirits絕對伏特加公司創造。
AK-47伏特加
AK-47伏特加,強調「純粹」,該品牌創建於2004年,是代表中國伏特加釀造技術達到世界優質水準的品牌,是中國首個向全世界出口伏特加的品牌,首創中國海關伏特加出口編號,宣告著世界伏特加製造歷史上沒有中國品牌的時代就此結束,同時也終結了達到世界優質水準的洋酒只能依靠進口的歷史。AK-47伏特加採用七塔蒸餾和獨特的後期過濾技術,各項技術指標在AK-47進入歐洲市場接受質量檢查時,令進口國質檢官員連聲驚嘆!其純凈程度達到驚人的標准——幾乎不導電。
在中國,AK-47伏特加也有驕人的銷售業績,進入市場以來,AK-47伏特加堅持以「製造人人喝得起的優質烈酒」為目標,去除多餘環節,打破進口洋酒壟斷,向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純凈的伏特加產品。

Ⅹ 不懂赤霞珠,都不好意思找人喝葡萄酒了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適應能力極強,在全世界產酒國都有種植,其單寧和酚類物質含量豐富,被稱為「紅葡萄品種之王」。很多世界頂級葡萄酒都是用赤霞珠釀造而成的,如大名鼎鼎的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嘯鷹(Screaming Eagle)和西施佳雅(Sassicaia)等。因此,有人說:「如果不懂赤霞珠,那就等於沒有觸碰到葡萄酒世界的大門」。

1、赤霞珠的發展起源

赤霞珠的起源一直都是個謎,目前最早關於赤霞珠的歷史記載是 1763-1777 年編寫的「Livre de raison d』Antoine Feuihade」,上面講述了的是赤霞珠在法國吉倫特省(Gironde)有種植,從而驗證了赤霞珠最有可能是起源於吉倫特省。

19 世紀末期之前,很多人將赤霞珠誤認為品麗珠(Cabernet Franc),因為它們的果粒大小、果皮顏色和成熟期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其釀造的葡萄酒在顏色、香氣和口感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度。1996 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葡萄種植與釀造學部門(UC Davis Department of Viticulture and Enology)的卡羅爾•梅雷迪斯博士(Dr. Carole Meredith)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 DNA 分型發現了赤霞珠的真正起源。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赤霞珠正是由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波爾多(Bordeaux)白葡萄品種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在 17 世紀時通過自然雜交而成。這正好就是赤霞珠在很多方面與品麗珠和長相思如此相似的原因。

18 世紀末,赤霞珠才在波爾多的葡萄園有種植,隨後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曾經的主人布萊•凱特男爵(Baron Hector de Brane)看重赤霞珠的潛力和魅力,結果釀造出來的葡萄酒確實品質優異,之後並不斷將赤霞珠推廣到整個梅多克(Medoc)地區,才會有名震一時的 1855 梅多克葡萄酒分級,才徹底讓赤霞珠走向世界的舞台。之後,赤霞珠隨著移民者一起定居到美國、澳洲、智利和南非等國。

2、赤霞珠葡萄和葡萄酒特點

赤霞珠果穗較小,果實顆粒小且緊湊,發芽和成熟較晚,比品麗珠還要晚 1-2 周,容易感染白粉病和頂枯病,適宜生長在溫暖乾燥的氣候條件下。在冷涼地區,赤霞珠成熟度較差,其葡萄酒帶有明顯的生青味。

赤霞珠果皮相對較厚,顏色較深,單寧和多酚類物質含量高,釀造的葡萄酒通常經過橡木桶陳釀。赤霞珠葡萄酒常帶有黑醋栗、黑櫻桃、略帶柿子椒、薄荷和煙絲等味道,果味豐富,單寧強勁,酒體飽滿厚重,陳年潛力巨大,有些可達 50 年左右,陳年後會有雪松、松露、香草和咖啡等香氣。

3、赤霞珠葡萄酒類型

(1)單釀型 :通常出現在一些炎熱溫暖的產區如納帕谷(Napa Valley)和庫拉瓦拉(Coonawarra)等,這樣赤霞珠成熟度高,釀成的葡萄酒單寧強勁,酒體飽滿,層次復雜。

(2)混釀型 :大多數赤霞珠釀造的單一品種葡萄酒總會少了點魅力,豐富度也不夠,缺乏與強勁單寧和深濃顏色平衡的物質,所以常常與其他品種一起混釀,如在波爾多與梅洛(Merlot)和品麗珠一起混釀,梅洛能提供濃郁的果味,品麗珠可增加酒體,提高葡萄酒復雜性,同時在義大利可與桑嬌維塞(Sangiovese)混釀,在澳大利亞可與西拉(Shiraz)混釀。混釀型赤霞珠葡萄酒比單釀型具有更加濃郁復雜的香氣,強勁柔滑的酒體,復雜的層次感及悠長的餘味。

好的赤霞珠葡萄酒無一例外都會經過橡木桶的陳釀,時間長短從數月到兩年不等,視酒的風格和釀酒師的喜好而定。在與橡木桶的親密接觸中,橡木自身和烘製後的氣息、所含單寧等物質能增進赤霞珠葡萄酒的香氣、口感和復雜度,而且橡木的木質緊實不泄漏,同時又含有很多微小的氣孔,在儲存過程中微透氣使葡萄酒緩慢氧化,從而增進香氣的復雜度和改善干澀的口感。

4、赤霞珠葡萄酒知名產區

赤霞珠在世界多個國家和產區都有種植,在不同風土下會呈現出不同的風味特點。

(1)法國波爾多

赤霞珠在法國的種植面積約為 56000 公頃,其中近一半種植於法國波爾多產區,這是赤霞珠最經典的產區。在波爾多,赤霞珠常與梅洛、品麗珠、小維多(Petit Verdot)和馬爾貝克(Malbec)一起混合釀造成葡萄酒,但左岸和右岸的混合比列不一樣。

①左岸 :主要以赤霞珠為主,梅洛和品麗珠比例相對低一些。葡萄園里到處布滿了排水性能好的礫石,為赤霞珠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這里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單寧厚重,酒體重,酸度高,黑醋栗香氣明顯,多數經小型的法國橡木桶陳釀。其中以梅多克和格拉夫(Grave)的赤霞珠葡萄酒最為著名,如梅多克 61 家名庄,格拉夫的列級名庄等。

知名酒庄 :拉菲、瑪歌(Chateau Marguax)、侯伯王(Chateau Haut-Brion)、拉圖(chateau latour)和木桐等名庄,其中拉圖和木桐均以大面積種植赤霞珠而著稱,大約每 4 株葡萄中就有 3 株是赤霞珠,所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都強壯有力,酒體厚重,層次變化復雜,陳釀潛力強。

②右岸 :主要以梅洛為主,赤霞珠的佔比較小。赤霞珠在這里的長勢也非常好,釀造出來的葡萄酒不如左岸強勁有力,酒體更為柔順細膩,層次變化同樣復雜,陳釀潛力也極強,尤其是波美侯(Pomerol)、聖埃美隆(St.Emilion)產區的赤霞珠葡萄酒品質較為卓越。

知名酒庄 :歐頌酒庄(Chateau Ausone)和柏菲酒庄(Chateau Pavie)是右岸的 2 大「酒王」級酒庄,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酒體均飽滿厚實,同時又柔滑細膩,就如同硬漢有著一顆柔軟的心,陳年潛力大,一般可陳年 20-50 年。

(2)朗格多克-魯西榮

赤霞珠是朗格多克-魯西榮(Languedoc-Roussillon)的第 5 大葡萄品種,種植面積為 18700公頃左右,是法國除波爾多之外最大的赤霞珠產區。由於該產區氣候炎熱,種植的赤霞珠經常需要灌溉,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整體上品質不高,帶有草本植物的味道,酒體復雜度不夠,因為這里的酒農對釀造頂級赤霞珠葡萄酒缺乏信心和專注力,更多追求的是產量。但也有一小部分的酒庄勇於釀造頂級優異的赤霞珠葡萄酒,如瑪德瑪嘉薩酒庄(Mas de Daumas Gassac)和格蘭奇佩斯酒庄(Domaine de laGrange des Peres)等。

知名酒庄 :瑪德瑪嘉薩酒庄是朗格多克-魯西榮的名庄,只用有機種植法釀造葡萄酒,拒絕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葯,只採用母羊產生的有機肥料種植葡萄。酒庄釀造的赤霞珠葡萄酒只採用人工精心挑選的成熟度高,品質好的葡萄釀造而成,在 1978 年初次上市後,就獲得一致的好評。

(3)普羅旺斯

赤霞珠在普羅旺斯(Provence)的種植面積為 3500 公頃左右,主要與西拉(Syrah)一起混釀成紅葡萄酒或桃紅葡萄酒。在釀造桃紅葡萄酒時,赤霞珠的混合比例一般較低。這里的赤霞珠葡萄酒品質遠不如波爾多產區,酒體相對不夠厚重,層次不夠復雜。

知名酒庄 :鐵瓦龍酒庄(Domaine de Trevallon)是普羅旺斯的名庄,15 公頃的土地用來種植品質極佳的赤霞珠和西拉葡萄品種。酒庄秉承「最大程度體現了風土的魅力」的種植和釀酒理念,在施用任何肥料,釀造時不去梗,不添加人工酵母和二氧化硫,其釀造的赤霞珠和西拉具有完美的平衡,呈現了普羅旺斯風土之精華,是任何真正喜歡佳釀的消費者必嘗酒款。

(4)西南產區

赤霞珠在法國西南產區(South West France)也有種植,通常用來釀造干紅葡萄酒或桃紅葡萄酒。在貝格拉克(Bergerac)及比澤(Buzet)產區,赤霞珠是最重要的葡萄品種,多用來釀造成干紅葡萄酒。在加亞克(Gaillac)和弗龍(Fronton)產區,赤霞珠與內格瑞特(Negrette)混釀,增加其結構感;在貝亞恩(Bearn)、雷基(Irouleguy)和馬德蘭(Madiran)地區,與丹娜(Tannat)一起混釀,增加復雜性和結構感。

(5)盧瓦爾河谷

赤霞珠在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的種植面積為 1300 公頃左右,但遠不如品麗珠的種植量,因為赤霞珠在該產區較難成熟。赤霞珠是安茹卡本內桃紅葡萄酒(Cabernet d』Anjou)的重要葡萄品種。在布爾格伊(Bourgueil)和希農(Chinon)產區,赤霞珠有時與品麗珠一起混釀成干紅葡萄酒。

(6)義大利

在義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地區最早於 19 世紀 20 年代引進赤霞珠,隨後赤霞珠在義大利開始風靡,到了 2000 年,赤霞珠的種植面積達到了 8000 公頃,就連「酒王」西施佳雅(Sassicaia)也是用赤霞珠混釀而成。現如今,赤霞珠已經在義大利各個產區都有種植。

①皮埃蒙特 :赤霞珠在此產區常與巴貝拉(Barbera)一起混釀,主要增加葡萄酒的酒體結構、復雜性及陳年潛力等,主要釀造的知名葡萄酒有嘉雅達瑪吉(Darmagi Gaja)和阿爾伯特•貝特利弗莎爾蒂(Alberto Bertelli』s I Fossaretti)等。

②托斯卡納(Toscana) :在該產區,赤霞珠主要與梅洛、西拉及桑嬌維塞一起進行混釀,這樣能提高本土桑嬌維塞葡萄酒的酒體,同時還能拉動其國際化形象。這種做法常見於超級托斯卡納(Super Tuscan)、經典基安帝(Chianti Classico)和卡爾尼亞諾(Carmignano,DOC)葡萄酒,但布魯奈羅(Brunello di Montalcino)葡萄酒不允許這樣做。西施佳雅是托斯卡納地區最早混釀赤霞珠的先驅,隨後索拉雅(Solaia),藍寶拉(Sammarco),布比耶酒庄(Fattoria Le Pupille),瑪奇奧酒庄(Le Macchiole)等名庄也開始效仿釀造混釀的赤霞珠葡萄酒。

③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 :該產區的科利-布羅格尼斯(Colli Rolognesi)DOC葡萄酒也採用一定的赤霞珠進行釀造。

④ 威尼托(Veneto) :里森-普朗姆(Lison-Pramaggiore)DOC 葡萄酒也採用一定比例的赤霞珠進行釀造。

知名酒庄 :西施佳雅被稱為義大利的「酒王」,採用赤霞珠和品麗珠一起進行混釀,是超級托斯卡納的先鋒和佼佼者,酒體豐滿,單寧緊致,帶有濃郁的黑色漿果和薄荷風味,陳年潛力突出,是義大利少數可媲美波爾多名庄的赤霞珠葡萄酒。其它三大酒王:嘉雅(Gaja)、索拉雅和奧納亞(Ornellaia)的葡萄酒也會採用赤霞珠釀造。

(7)西班牙

在西班牙,很多大牌的葡萄酒生產者也越來越鍾情於赤霞珠。在 19 世紀中期,里奧哈(Rioja)的里斯卡爾侯爵酒庄(Marques de Riscal)和杜埃羅河岸(Ribera del Duero)的貝加西西里亞酒庄(Vega Sicilia)是西班牙最早引進種植赤霞珠的葡萄酒。在 20 世紀 60 年代,米高•桃樂絲(Miguel Torres)和雷恩(Jean Leon)將赤霞珠開始引進到佩內德斯(Penedes)。之後西班牙酒農漸漸意識到赤霞珠品種的潛能和優勢,尤其是看到貝加西西里亞酒庄釀造出偉大的混釀型葡萄酒後,開始紛紛種植赤霞珠。2008 年,西班牙赤霞珠的總種植面積為 19500 公頃左右,而在 2004 年,其種植面積僅為 10000 公頃左右,短短 4 年時間,種植面積已經翻了 1 倍。

在杜埃羅河岸,赤霞珠經常與本土品種丹魄(Tempranillo)一起混釀,主要是為了增加丹魄葡萄酒的酒體、飽滿度、層次性和陳年潛力。在很多 DO 產區如納瓦拉(Navarra)、索蒙塔諾(Somontano)和拉曼恰(La Mancha)等,也釀造混釀型赤霞珠葡萄酒。在高海拔的安達盧西亞(Andalucia)也能看見赤霞珠的身影。在普里奧拉托(Priorat)產區,有些酒農也混釀少量的赤霞珠來提高葡萄酒的酒體和復雜性。

知名酒庄 :貝加西西里亞酒庄是西班牙最知名的酒庄之一,其尤尼科(Unico)葡萄酒更是被稱為西班牙的「酒王」,就是用 80% 的丹魄和 20% 的赤霞珠混釀而成,通常在橡木桶中陳釀 10 年以上,品質極為卓越。1962 年的貝加西西里亞尤尼科葡萄酒就曾獲得帕克滿分的評價,也被稱為是西班牙的世紀之酒。

(8)葡萄牙

在葡萄牙,赤霞珠比較少見,總種植面積僅為 2200 公頃左右,主要用來與當地本土葡萄品種混釀一些口感豐富的紅葡萄酒。塞圖巴爾半島(Peninsula de Setubal)的帕爾邁拉(Palmela)產區和特茹(Tejo)產區是葡萄酒最知名的赤霞珠產地。

(9)德國

由於德國氣候較為冷涼,赤霞珠成熟度較差,相應的種植量也較低,主要集中在法爾茲(Pfalz)和巴頓(Baden)等較溫暖產區。近年來,赤霞珠在這幾個產區的種植面積一直在增加。

(10)奧地利

赤霞珠在奧地利的種植量為 520 公頃左右,是種植量第 3 大的紅葡萄品種,僅次於藍佛朗克(Blaufrankisch)和茨威格(Zweigelt)葡萄品種。赤霞珠主要集中在布爾根蘭(Brugenland)產區,經常與其它本土品種一起混釀,整體上品質較為一般,復雜性和陳年潛力都不如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

(11)東歐

①保加利亞(Bulgaria) :赤霞珠是該國重要的葡萄品種,種植面積達到了 16000 公頃左右,占據葡萄總種植面積的 15%,主要集中在南部產區,不過北方產區出產的赤霞珠會更細膩。保加利亞的酒農們抱有很大的決心和信心,要釀造出和波爾多一樣優異的混釀型葡萄酒,整體上保加利亞赤霞珠葡萄酒品質越來越優異。

②烏克蘭(Ukraine) :赤霞珠在烏克蘭的種植面積也較廣,達 8500 公頃左右,已經成為該國最重要的紅葡萄品種之一。

③摩爾多瓦共和國(Republic of Moldova) :赤霞珠種植面積約為 7600 公頃,可以釀造成單釀型葡萄酒,同時也可以釀造成混釀型葡萄酒。

④羅馬尼亞(Romania) :赤霞珠的種植面積為 3100 公頃左右,在該國的種植量不如梅洛品種。

整體上,東歐的赤霞珠產量較大,但成熟度不高,出產的葡萄酒品質遠不如法國等產國。近年來,東歐也慢慢出現一些追求品質的酒庄,赤霞珠葡萄酒的品質也慢慢在提高。

(12)美國加州

美國加州是除了波爾多之外,最成功的赤霞珠葡萄酒產區。赤霞珠在加州的種植面積為 78000 公頃左右,是種植量最大的紅葡萄品種,主要集中在納帕谷、索諾瑪(Sonoma)和亞歷山大谷(Alexander Valley)。加州的天氣炎熱溫暖,使得赤霞珠的成熟度非常高,通常這里的赤霞珠不需要混釀其他品種來增加酒體和復雜性,本身就有很高的表現,釀造出的葡萄酒通常顏色較深,酒精度比波爾多高,超過 13.5%,散發著黑醋栗、黑莓果醬、李子和煙草等香氣,單寧柔順強勁,酒體結構飽滿復雜,品質非常卓越。

自從 1976 年「巴黎盲品會」後,加州赤霞珠葡萄酒開始走向世界頂端行列,最出名的還要屬納帕谷的赤霞珠。隨後納帕谷涌現了很多知名的膜拜酒庄(Cult Wine),種植和釀造都非常嚴格,也都偏愛用 100% 的赤霞珠釀造葡萄酒。這些膜拜酒產量極為稀少,品質非常卓越,是全球最貴的葡萄酒之一,常受到酒評家和收藏家的喜愛。

知名酒庄 :嘯鷹酒庄是美國最貴的膜拜酒庄,曾創造過全世界「最貴葡萄酒」的稱號,秉承「更少就是更多」的釀酒理念,釀造的赤霞珠葡萄酒品質超群,是美國「膜拜酒之王」。嘯鷹酒庄的赤霞珠干紅葡萄酒一直引領著「美國最貴的葡萄酒名單」,平均每瓶售價為 2556 美元,遠遠高出大名鼎鼎的拉菲古堡。

(13)美國其他產區

美國除了加州外,俄勒岡(Oregen)、華盛頓州(Washington)和紐約州(New York)都種植赤霞珠。

①俄勒岡 :赤霞珠的種植面積為 520 公頃左右,但由於當地的氣候條件較為寒冷,赤霞珠成熟度不高,常帶有明顯的生青氣味。

②華盛頓州 :赤霞珠已經成為了華盛頓州最重要的紅葡萄品種,種植面積達到了 10000 多公頃,這里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帶有濃郁的果香,酒體活潑強勁,與加州赤霞珠相比,多了幾分活力,但酒體飽滿度、復雜性和陳年潛力均不如加州赤霞珠。

③紐約州 :赤霞珠的種植面積為 140 公頃左右,主要集中在長島地區(Long Island)。這里的酒農受加州酒農的影響,喜愛將單一的赤霞珠葡萄酒放置在全新的法國橡木桶或美國橡木桶中陳釀很久,所以該產區的赤霞珠雖然種植量較小,但葡萄酒品質較高。

(14)加拿大

赤霞珠的種植面積為 680 公頃左右,但由於本地的氣候特別寒冷,不合適釀造赤霞珠干紅葡萄酒,因此,很多酒庄將赤霞珠釀造成冰酒。加拿大赤霞珠冰酒帶有濃郁的果香,口感飽滿細膩,層次較為復雜。

(15)澳大利亞

赤霞珠在澳大利亞依然非常成功,是澳大利亞種植面積僅次於西拉的葡萄品種,總種植面積為 28000 公頃左右,主要集中在庫拉瓦拉(Coonawarra)、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和巴羅薩(Barossa)等產區。

①庫拉瓦拉 :澳洲最著名的赤霞珠產地,以赤霞珠單釀葡萄酒聞名於世,其葡萄酒一般具有強烈濃郁的果香,散發有黑醋栗、櫻桃、桑葚、薄荷、雪松、桉樹和胡椒等芳香,單寧豐厚成熟,且十分細密,沒有生澀與苦感,口感極為均衡,具有長久的陳年潛質。年輕時的赤霞珠葡萄酒單寧強勁細膩,沒有任何粗糙感,余香持久,陳年後飲用,通常具有雪茄和薄荷的香氣,單寧變得飽滿柔順,層次變化也變得復雜。庫拉瓦拉赤霞珠葡萄酒既可以年輕時飲用,也適合陳年後飲用,這也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

知名酒庄 :醞思酒庄(Wynns Estate)是澳洲的雙紅五星酒庄,其葡萄酒多次榮登澳洲蘭頓分級的最高等級,它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最典型,品質最優質,是整個澳洲赤霞珠葡萄酒的標桿。

②瑪格麗特河 :主要以類似波爾多的赤霞珠-梅洛混釀型葡萄酒而享譽國際,其混釀的葡萄酒顏色深邃,香氣復雜濃郁,稠密濃厚,帶有強勁的酒體及豐富緊致的單寧。瑪格麗特河葡萄成熟期因為溫暖無降雨,其果實糖分、單寧和多酚類物質成熟的快,所釀造的葡萄酒比波爾多葡萄酒單寧結構強勁,酒體更加飽滿,酒精度也更高,但由於酸度低,酒體平衡感和細膩度不足波爾多葡萄酒,也不如波爾多葡萄酒耐存。

知名酒庄 :慕絲森林酒庄(Moss Wood)是西澳最著名的葡萄酒酒庄之一,也是澳洲雙紅五星酒庄,旗下產品多次榮登澳洲蘭頓分級,其混釀的赤霞珠葡萄酒品質非常卓越,酒體結構強大,單寧強勁,層次豐富,是澳洲混釀型赤霞珠葡萄酒的旗幟。

③巴羅薩 :主要出產 100% 單品種赤霞珠葡萄酒和赤霞珠西拉混釀型葡萄酒,通常酒體厚重,帶有明顯的巧克力香氣,在層次復雜性方面不如庫拉瓦拉葡萄酒,在酒體厚重程度上不如瑪格麗特河葡萄酒。

(16)紐西蘭

紐西蘭是黑皮諾(Pinot Noir)和長相思的理想國度,這里也種植赤霞珠,但總量較少,僅為 520 公頃左右,約為黑皮諾種植面積的 1/10。由於紐西蘭氣候較為寒冷,赤霞珠在這里表現並不如人意,品質不如鄰國澳大利亞,不過紐西蘭赤霞珠也常常與其他品種一起釀造成類似「波爾多風格」的葡萄酒。

知名酒庄 :克拉吉酒庄(Graggy Range)是紐西蘭最知名的酒庄之一,出產的赤霞珠混釀型葡萄酒是紐西蘭的標桿,酒體結構強大,單寧厚重,層次變化復雜,絲毫不遜色於波爾多的名庄。

(17)智利

赤霞珠大約於 19 世紀中期引入智利,目前大多數產區都種有赤霞珠,種植面積達 40000 公頃左右。整體而言,智利赤霞珠顏色深厚,酒體飽滿,單寧緊實,還有濃郁的果味和多汁的黑醋栗風味,主要集中在阿空加瓜山谷(Aconcagua Valley)、科爾查瓜山谷(Colchagua)、邁坡谷(Maipo)和庫里科谷(Curico)等產區。

①阿空加瓜山谷 :智利溫度最高的產區,這里盛產赤霞珠,其葡萄酒單寧和酒精度較高。

②科爾查瓜山谷 :被稱為智利的「納帕谷」,所產葡萄酒常位於世界前列,葡萄酒單寧厚重,酒精度較高,酒體強大飽滿,絲毫不遜色於納帕谷。

③邁坡谷 :被譽為南美洲的「波爾多」,這里陽光充沛,非常適合赤霞珠種植,同時來自邁坡河的河水含有大量鈣質成分,這正是賦予葡萄酒個性的關鍵所在,更是葡萄酒單寧品質的保證。因此,邁坡谷的葡萄酒一般口感干凈,成熟多汁,單寧優雅圓潤,很多智利最頂級和最昂貴的赤霞珠葡萄酒就來自於這里。

④庫里科谷 :氣候較為溫暖,這里赤霞珠的長勢較好,出產的葡萄酒顏色深厚,香氣濃郁,帶有黑醋栗、藍莓和薄荷等香氣,酒體較重,單寧強勁。

知名酒庄 :活靈魂酒庄(Almaviva Winery)是 1997 年由法國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與智利產量第一的干露酒庄(Concha y Toro)合作建立,位於邁坡谷。活靈魂被譽為「智利酒王」,由波爾多經典的葡萄品種混釀而成,以赤霞珠為主。活靈魂是智利和法國葡萄酒的精髓,既完美體現了智利的風土,又展現了法國精湛的釀酒技術。

(18)阿根廷

赤霞珠在阿根廷的地位不如馬爾貝克(Malbec)和伯納達(Bonarda),種植面積為 17800公頃左右,主要集中在門多薩(Mendoza,13000 公頃)、聖胡安(San Juan,2200 公頃)、拉里奧哈(La Rioja,1000 公頃)和薩爾塔(Salta,400 公頃)等產區。整體上阿根廷的高海拔出產的赤霞珠香氣較為濃郁,單寧飽滿且細膩,但層次復雜性和陳年潛力稍遜色。

知名酒庄 :卡氏家族酒庄(Catena Zapata)是帕克《世界頂級葡萄酒及酒庄全書》一書中唯一收錄的南美洲酒庄,其莊主尼古拉斯•卡帝那(Nicolas Catena)被《醇鑒》( Decanter )雜志評為 2009 年「年度人物」。卡氏家族出產的艾斯提巴珍藏赤霞珠干紅葡萄酒(Catena Zapata Estiba Reservada)被稱為「阿根廷酒王」,也是由赤霞珠釀造而成。

(19)南非

赤霞珠在 20 世紀末以來,備受南非酒農推崇,截止到 2008 年,南非的赤霞珠種植面積達到 13000 公頃左右,是僅次於白詩南(Chenin Blanc)的葡萄品種。赤霞珠主要種植在斯泰倫布希(Stellenbosch)產區、帕爾(Paarl)產區和馬姆斯伯里鎮(Malmesbury)產區,其中以斯泰倫布希產區最為著名,被稱為「南非的波爾多」。

斯泰倫布希 :紅葡萄酒主要沿用法國波爾多的釀酒風格,以調配的混釀型葡萄酒為主,採用多種紅葡萄品種混合釀造,以赤霞珠和梅洛為主,通常具有醋栗和黑色果實的香氣,口感較為飽滿,酒體相對厚重,結構強勁有力,層次也較復雜。斯泰倫布希混釀赤霞珠葡萄酒比波爾多酒體更加厚重,但細膩程度不如波爾多。

知名酒庄 :勒斯滕堡酒庄(Rustenberg)具有悠久的血統,於 1683 年創立。酒庄赤霞珠和梅洛混釀的勒斯滕堡約翰X梅利曼干紅葡萄酒(John X Merriman Bordeaux Blend)口感柔順,既有梅洛細膩的肉質口感,也有赤霞珠結構強勁的風格,是一款頂級的類似波爾多風格的南非葡萄酒。

(20)中國

赤霞珠是中國最重要的紅葡萄品種之一,受到越來越多酒農的喜愛,種植面積為 21000 公頃,在各大產區都有種植,例如寧夏、新疆、煙台和昌黎產區。赤霞珠在中國一般釀造成單品種葡萄酒,通常經過長時間的橡木桶陳釀,香氣濃郁復雜,酒體強勁飽滿,單寧厚重,可陳年 10 年。

5、赤霞珠葡萄酒飲用和配餐

喝赤霞珠干紅葡萄酒的時候,不適合吃清淡精緻的菜餚,因為赤霞珠的濃郁口感會徹底掩蓋菜餚本身的味道,讓人體味不到菜餚本身的特色。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菜餚可以柔化赤霞珠的單寧,並可以與它的種種復雜風味達成協調。

年輕的赤霞珠干紅與烘烤肉類菜餚實屬「絕配」,因為烤肉的焦味和赤霞珠的單寧澀感可以互相中和,大大減少彼此的苦味,比如牛排、羊排和烤乳鴿等,一般侍酒溫度為 16-18℃。

赤霞珠干紅經過陳年之後,其中的單寧就會逐漸變得圓潤柔順,從而使得赤霞珠可以搭配很多簡單的菜餚,包括野雞、燉牛肉或者燉排骨等,一般侍酒溫度為 14-16℃。

赤霞珠桃紅芳香濃郁,口感純凈細致,酸度微高,是非常合適的開胃酒,適合搭配火鍋、蔬菜和小炒類菜餚等,一般侍酒溫度為 10-12℃。

總結

(1) 混釀型赤霞珠最好產區有 :法國波爾多、澳大利亞瑪格麗特河、南非斯泰倫布希和智利邁坡谷等。

(2) 單釀型赤霞珠最好產區有 :美國納帕谷、澳大利亞庫拉瓦拉和智利阿空加瓜山谷等。

(3) 赤霞珠種植面積最大國家 :美國。

(4) 進步最快的赤霞珠國家 :中國、阿根廷和南非等。

(5) 赤霞珠用來釀造桃紅的產區 :普羅旺斯和盧瓦爾河谷。

(6) 赤霞珠最顯著的香氣特徵 :黑醋栗。

【作者簡介】 酒妹(siswine),紅酒網路全書資深編輯,高級品酒師,超級無敵美女歌手,以「吃是為了肉體,喝是為了靈魂」為人生理想,不聊國事,只談吃喝順聊風月。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